摘要:听说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听说技能是获取信息、吸取语言营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听说法外语教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评述了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和教学理念,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听说法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操作步骤,帮助教师提高英语听说法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说;英语教学
中***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74-02
一、理论链接
听说法形成于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是在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两者的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外语教学法。一方面,听说法仍然强调语法规则的学习,因为听说法仍然支持传统语法的观点,认为语言是由结构上相关联的不同部分组合而成的,语言学习者想要理解语言的意思就一定要学习并理解连接这些语言成分的语法规则;而另一方面,听说法认为语言学习可以通过强化来实现。听说法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授正确的句子、词汇以及语言模式,学生则应不断重复和记忆这些正确的语言。听说法认为语言是说的话,而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语言是一套习惯;教语言,而不是教有关语言的知识;语言是本族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个人认为他们应该如何说的话;语言是不同的,操一种语言的人的口头语与该种语言的传统语法有些地方是不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口语是活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是学习口语。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提出了刺激—反应(S—R)公式。而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的S—R联结过程,他把教学过程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布龙菲尔德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并通过杰克(Jack)和吉尔(Jill)的实验得出结论:语言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二、典型课堂
听说法只是一种模式,不可绝对化,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言材料的难易程度灵活运用。各个步骤在时间安排上也要根据教学实际有所侧重。为了使大家更具体地了解上述教学过程和听说法的教学技巧,下面列举一个听说法的课例,供大家参考。
教学过程如下:
(一)Review and practice
1、Reading and recite
2、Pattern practice
(1)Substitution
(2)Conversion
(3)Selection
(二)Presentation of the new material
1、Presentation of the new words
2、Presentation of the new pattern
3、Oral introduction of the story
(三)Reading the text
(四)Consolidation and test questions
(五)Assignment
三、案例解析
在上述课例中,教师运用了一些听说法的教学理念和原则。下面我们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具体解释这些理念和原则。
(一)课堂教学实践:教师通过示范朗读来介绍新对话。教师在对话过程中介绍生词,且生词量要限定。教师示范正确读音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听说法理念与原则: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给学生做出好的示范(正确的语音),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模仿准确发音。教师在对话过程中介绍生词,而且生词量要得到限定。
(二)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只用目标语,排斥或限制母语,用动作、***片和教具来辅助解释意义。
听说法理念与原则:本族语和目标语有各自的语言系统,因此课堂上只用目标语言,尽可能减少母语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但它不像直接法那样完全排除母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或语法结构,可用学生的母语作简短解释。
(三)课堂教学实践:在视频短片和老师朗读之后,学生把新对话的每一句都重复几遍。教师应该不断举起***片来提问学生,给予学生提示和鼓励,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听说法理念与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重复强化越多,习惯越牢固,学习越有效。听说法认为外语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形成习惯的过程。
课堂上除了教师尽量用外语上课外,还大量使用录音、录像和电化教具作为刺激手段,并采取模仿和机械操练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发起对话练习,学生相互问答。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该给与鼓励与肯定。
听说法理念与原则: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语言来进行人际交流,相互沟通,获取信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简析听说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