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甫诗歌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身份高贵的贵族妇女、技艺超群的歌舞伎、高洁多情的大家闺秀形象。但是有一类形象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饱受战乱之苦的老妇形象。她们是那个特殊时代底层劳动劳动妇女的缩影。本文对这一类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仅反映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创伤,而且反映出了杜甫积极进步的妇女观。
关键词: 杜甫诗歌老妇形象妇女观
杜甫号称“诗史”。他的诗歌堪称是描绘唐代中期社会生活的一副历史画卷。在这幅长卷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但是在形形的女性形象中,值得一提的是老妇人的形象。老妇人形象的塑造和其他女性形象塑造相比虽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人物塑造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丝毫不逊色。下面以《石壕吏》和《又呈吴郎》为例。
一、坚强隐忍的老妇形象
杜甫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和底层的劳动人民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但家道中落,仕途不顺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更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也就越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他写的诗歌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特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诗人的文笔更加犀利更加现实,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饱受战乱之苦的底层妇女形象。比如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春天的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上疏救房琯,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冬晚曾回洛阳,次年春由洛阳返华州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数十万大***在邺城全线溃败,李光弼等退守河阳,并到处抽丁以补充***力。杜甫在洛阳至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强行拉夫的残暴景象,以及人民遭受的痛苦,写下了三吏三别。
在《石壕吏》中诗人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描写了一幕发生在现实中的悲剧,诗歌中塑造了一个不幸的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杜甫途中投宿石壕村,恰巧碰到了官吏来抓壮丁补充兵源。有一户人家,老头听说官吏来抓丁逃走了,这家人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了,其中的两个儿子不幸战死沙场了,家中只剩下二老和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儿媳妇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向官吏诉说家里的不幸无果后自愿到***中做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天底下最悲哀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诗歌中的老妇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白发人母亲,她承受着世间平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造成她痛苦的原因就在于无休止的战争。虽然整首诗歌没有正面场景描写战争的残酷,但是从三个侧面反映了战争对劳动人民的伤害。一是官吏在夜里壮丁,如果是和平年代国家需要补充兵员,就会贴榜公开征募不会有官吏半夜闯入抓壮丁的现象;二是老妇的三个儿子中就有两个战死沙场,可见战争的激烈程度;三是当听闻夜里官吏抓人时,一个上了年龄的老头竟然是***逃跑的,不可思议的举动中透露着无奈的辛酸。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坚强的、伟大的女性都被人民群众赞美着、传诵着。《石壕吏》中的老妇可以说是一位坚强伟大的女性。三个儿子在战场上拼杀甚至战死沙场,为了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保住家里剩下的男丁,保护自己的老伴自己毅然且无奈地被官吏带走。当时正逢安史之乱,李光弼的***队对付的是安禄山的叛***,这次抓丁的目的是阻止叛乱,从性质上说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但是正义的战争也同样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和痛苦。诗中的老妇勇敢、坚强,富有牺牲精神,让人读后在同情的同时不禁对她的行为肃然起敬。
二、孤苦无依的老妇形象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杜甫曾写下了一首反映贫苦老妇诗歌——《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圃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中塑造的是一位在战乱中变得一无所有的老寡妇形象。在战乱中她失去了亲人,也没有维持生计的来源,为了生存她怀着一颗恐惧的心不得不偷打诗人草堂门前的枣子充饥。杜甫理解老妇人的心情,也同情这位可怜的老妇人的不幸处境,所以放任不管。可好景不长,当诗人由草堂搬到东屯把草堂借给一位吴姓的亲戚之后,这位老妇人的处境就更加悲惨了,吴郎为了不让老妇人打枣,竟然在草堂的门前插上了篱笆,杜甫听说后立即修书一封,劝阻他不要这样做。为了让吴郎能够接受,杜甫采用委婉的说法:“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意思是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可是你插了篱笆,让老妇人当真误以为你不想让她再打枣了,其实插不插篱笆对你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对这样一个无夫无儿无女的又被苛捐杂税夺去土地财产的老妇人而言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了。全诗的最后,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正思戎马泪沾巾”感动对方。
诗歌中的老妇人的形象塑造是在诗人叙事的过程中完成的。全诗虽然没有描绘出老妇人摘枣时的心情和场景,但是通过诗人的叙述,我们能够想象她在摘枣时和摘不到枣子的复杂心情,虽然她“无食无儿”,但并不代表她失去了人格上的尊严,老妇人是有自己的尊严的。设想如果她有相依为命的老伴,有承欢膝下的儿孙,有可能她的生活是清贫的,但起码是一个能维持生存的状态,也不至于沦落到偷别人家门前枣子的处境。吴姓的亲戚搬来后在门前设了一道篱笆,老妇人的处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有可能会因为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枣子而活活饿死。设想老妇人当时的心情是沮丧的,甚至是绝望的。因为摘得到枣和摘不到枣就会使老妇人有两种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命运呢?这就是杜甫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之一:导致老妇人也是导致千千万万老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根源一是官吏们无休止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的“征求”;二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争。
三、结语
杜甫笔下的两位老妇人形象,虽然塑造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残酷战争的牺牲品。在诗人的笔下,他们是善良的、坚强的、隐忍的。杜甫在塑造他们的时候心中充满着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与关爱,如果没有这种深厚的感情,则写不出这样动人的诗句。诗人诗中类似写底层妇女艰辛的诗句还有很多,杜甫能写出这么众多的描写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诗歌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儒家的“恻隐之心”、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使杜甫和这些不幸的妇女一样有了共同的感受。先秦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孔子就对妇女持有不公正的轻视态度,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杜甫虽然“一生只在儒家界内”,但是对儒家学说杜甫并不是全都接受的。杜甫尊重、同情妇女,真诚关注妇女思想与生活的积极进步的妇女观,其实就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突破,这恰恰体现了杜甫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善于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的可爱之处。
参考文献:
[1][唐]杜甫.杜工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4]王娜.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8).
[5]黄静.略论杜甫诗中的劳动妇女形象的悲剧美[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杜甫诗歌中的老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