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我是去了多次了,其中两次是有点特殊的:有一次是1997年春节去的,一个人背了一个大旅行包,在延安和安塞的沟沟峁峁里转悠了13天,拍摄了一大堆现在看起来后悔得要死的照片;另一次便是两年前了,还是
春节去的,这次准备的也好,感觉也好,要比上一次春节到陕北满意得多了。从选点看,这次的最大特点,就是我和朋友王永强直接选择了一个深山里的小山村,住了下来,一呆就是5天,这个年才算过出来真正的陕北年味来。
关于腰鼓的起源
就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我们在山村里转悠了一天之后,迎来了一个叫李成元的老汉,由于我们是奔着村里的老腰鼓来的,于是,我们就聊起了他再也熟悉不过的老腰鼓。
“横山腰鼓”广泛流传于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然而,在张存有地村,至今也没有女性打腰鼓的先例,他们依然秉承着那样的老规矩。
关于腰鼓的起源,李成元说,说法有几种。其一,基于横山地处陕西北部边缘,与鄂尔多斯部的乌审旗相连,自古就是兵家逐鹿的地方。相传最早戍守长城的***士,身戴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一传十,十传百,以此传递消息。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作战斗志。鼓是战场上指挥将士前进冲锋的号令。锣是收***的号令。打了胜仗,将士们夜间燃着熊熊
篝火,鸣锣击鼓,狂欢起舞,庆祝胜利。走的场子“大滑四门”“黑驴滚昼”“转九曲”“十二莲灯”等便是战时的阵***。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的应用逐渐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长久演变下来,便形成今天的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带有***旅战阵色彩的腰鼓艺术。
也有传说,古时牧羊人,为了调整自己孤寂单调的放牧生活,用一截树根挖成空洞,两头绷上死羊皮,制成鼓,敲而训羊,兼作娱乐。后来加上即兴表演动作,再同吹打乐配合,就发展为今天的淳朴奔放、自由洒脱、富有山野风格的腰鼓艺术。
还有种说法,腰鼓是从祈神的迷信活动中逐渐由祭祀舞蹈发展而来的。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遇庙会,用打腰鼓的方式娱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模仿战鼓形式,把它挂于腰间,加进去形似蒙古人“跳鬼”的动作和自己兴高采烈时的表演,形成一种带迷信色彩的腰鼓形式。
李先生倾向于第一种。从张村有地村龙王庙古石碑上得知,张村有地村腰鼓源远流长,因腰鼓表演豪放激昂、刚劲有力,并带有***旅战争色彩,历久弥新,广为流传,现在人称其为“老腰鼓”。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老腰鼓子依然成为了当地人逢年过节不可缺少的东西。由此可见,腰鼓艺术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完整而富有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它根植于劳动群众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946年春节,张村有地村腰鼓艺人李应海、李树祥、李应和、李生章和李开旺等带领其他艺人在延安组织秧歌队演出轰动延安城,受到和朱总司令的高度赞扬。那时候,张村有地村腰鼓被称为“胜利腰鼓”“翻身腰鼓”,最具有时代气息的群众性歌舞活动。随着***战争的胜利,腰鼓很快普及至各个行***区乃至全国。最近几年,县里市里慢慢对老腰鼓重视起来,老腰鼓又焕发了青春一般,如今已经走出了黄土高坡,走近了各种庆典,也走进了大都市人的视野,更走进了中央电视台,通过荧屏又走向了全国、全世界。
除夕夜里的欢腾
在陕北,每年春节来到,“锣鼓一响,喉咙发痒”,人们就开始筹办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也叫“热闹”或“闹红火”。在张存有地村,这件事可是大事。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是有组织的,主管一
年间村里热闹事宜的人叫会头,基本的安排都要靠他,村庙也要他来管理。此外,每年的春节老腰鼓打完以后村里还会通过一种仪式选定管理老腰鼓以及服装道具的人,叫社家。三十这天,会头要安排人到村庙打扫卫生,社家要集中所有老腰鼓队的家当,从自家仓库里取出来,先是清扫再是晾晒,以便第二天使用。
天色将晚,村中各家各户都冒起了阵阵炊烟,农家的除夕宴开始准备了。这顿饭很讲究,鸡、鸭、鱼、肉就不必说,更有自家的粉汤炖羊肉和自酿的黄米酒,通常都是双数,十大碗、碟,满得冒尖,***的是年年有余。年宴前放炮、烧香、叩拜完神仙祖宗年宴这时就正式开始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不时还会唱起了酒曲。这顿饭吃得很长,你若这时出去走走,定会被每家每户传出的欢声笑语所感染。除夕夜还有守夜的习惯,全家人一起玩耍,大人要在小孩的枕头下放炮仗、大蒜、面花和压岁钱。院中要挂起长明灯,院子里用炭堆起来高高的“旺火”,通红的火堆照亮了整个院子,昭示着当年全家兴旺红火。年纪大的人按习惯在自家的锅里放些吃的东西,这叫“照锅”,代表一年不愁吃喝,在门口放把菜刀或斧子,这叫“照门”,驱邪避魔,四季平安。鸡叫头遍,人们争先放炮迎灶神,开始和面包饺子,饺子里还放一些硬币,谁吃到运道好有福禄。
除夕的晚上,我们得知村里人会在零点过后抢先到村委后面的村庙里上香,谁抢得了第一注香,谁将是村里一年中最幸运的人。我们在自己动手吃过饺子后,不到零点的时候,王永强说,我们先去村庙里放一挂鞭炮吧,因为我们只有鞭炮。后来老王一个人跑到了村庙放了一挂鞭炮回到村委,高兴地说,我们成了村里最幸运的人了。似乎我们的鞭炮声提醒了村人,很快村庙里就有了连续不断的鞭炮声,那一定是村人们开始到村庙里敬香了。于是,我们又拿起相机,来到了村庙,一直拍摄到黎明时分。
尽管外边是寒气逼人,拿相机的手也被冻得发麻,但看到如此的热闹,城市里怎么也不会见到的如此淳朴独特的年俗,让我们沉醉了,只是记得拍摄。身边周围的炮竹声越是脆响,越是显得年夜陕北的这个小山村的寂静。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影影绰绰的灯笼,像极了洒在高高低低的山丘之上的星星,红红的,又像是一簇簇火苗。这火苗正燃烧着陕北人的年夜,燃烧着小村人的幸福和希望。
新年头一天就“闹秧歌” 闹腾了大半夜的村庄似乎累了,快天亮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安静,曙光慢慢地在村里起起伏伏的山间铺开来,暖暖的调子,令人着迷。当阳光慢慢放大,照亮整个大地的时候,村里似乎突然又醒来,村里过年最热闹的“节目”就要上演了。
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至今不允许女人打,这在陕北不多见了。作为横山老腰鼓的发祥地之一,张存有地村也是今天老腰鼓保存最原始和最完整的地方,它保持着老腰鼓自清以来的完全传统的东西。而新年头一天就出门“闹秧歌”也是这个村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大特点。张存有地村要比别的地方提前两天,就开始了“热闹”。
初一一大早,我们被社家邀请到了他们家,一是代表了村人的热情,二是为了拍摄方便。吃过早饭,村里人已经开始三三两两的前来聚集。每年过年打老腰鼓,不用人喊,只需敲鼓,人就集中了,村里只要身手还能跳得起来的,可以随意参加,整个活动结束参加的人会有犒赏,其实也只是当地的一些土特产再掺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香烟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这年依然是老规矩,长长的唢呐一吹,直径快一米的大鼓一敲,社家的院子里马上热闹起来。一般来说,过年闹老腰鼓先从社家开始,等到人员到齐披挂整齐了,社家依旧做过老腰鼓开始的祭拜仪式,队列排好,院子里立刻喧腾起来。这就像是从初一到初三整个活动的序幕。
终于见识了古老的老腰鼓了,果然不一样,果然气势不凡。据说,横山腰鼓分文、武两种。“文腰鼓”俗称“老人腰鼓”,一般由老人和孩子组成,3个老人配一个孩子,意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动作表演又称“下三路”,“即缠腰打”“掏腿打”“转身打”。表演显的稳沉平缓,风趣诙谐。“武腰豉”俗称“后生腰鼓”,也叫“上三路”。均由小伙子表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速多变,舞姿强健有力,“快而不断,犯而不乱”。动作为“转身击鼓踢腿打,跑跳腾空接跪打,蹩蹦有力跨步打,翻个斤斗蹲步打”。作为横山腰鼓的代表,张存有地村的老腰鼓传统表现形式有: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4种。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4种。
社家一结束,老腰鼓队就边敲打便向村庙行进。这更是不可变更的。每年的老腰鼓闹红火,首先就要到村庙表演,叫拜庙。接着是离村稍远的龙王庙,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口平安六畜兴旺。龙王庙又是每年选社家和祈雨的地方。龙王庙完毕,时间已是下午两三点了,队员们累了也饿了,就各自回家吃饭。初二早上,又是集中从社家院子里出发,年节最热闹最长的活动“沿门子“也就开始了。这便是陕北的“秧歌拜年”。
更有意思的是,两天的沿门子总算结束后的初三晚上,全村人会集中到社家院子里,堆起两堆高高的“旺火”,先是老腰鼓队表演,算是给全村人的集中展示和娱乐,表演中不断穿插玩旱船、地方小戏等等节目,一时间,村子里的年节达到了又一次的高潮,欢声笑语、锣鼓声声、伞头放歌,孩童耍闹,整个山村在红彤彤的旺火中升腾了。“沿门子”也就在这热腾腾的气氛中结束了。几天下来,我们在老腰鼓队的前前后后跟着跑遍了全村的沟峁山坳,累着并快乐着,同时在拍摄中陶醉了。热闹完了,村人们走亲戚、串朋友,开始了新一轮的激情和快乐。其实,这里的年还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后才算慢慢消停下来,更为火爆更能点燃人们身心愉悦和精神火种的陕北年俗,会像往年一样一个都不会少。这似乎预示着陕北人一年中美好新生活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欢腾老腰鼓:在陕北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