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6日,上海圆明园路1号热闹非凡,近代上海银行业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中国征信所成立了。作为近代中国银行业第一个专业征信机构,其主要活动是为会员制银行及其他信用调查委托者提供信用调查业务。
中国征信所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专业征信机构。它的成立与发生在天津的一桩金融诈骗案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天津金融诈骗案的发生,才促成了中国征信所的成立。
经营拉拢名人
20世纪初发生的天津金融诈骗案,主要是协和贸易公司经理祁奚利用公司骗取各大银行借款,最后由于协和贸易公司破产,导致了天津金融危机的发生。
协和贸易公司注册成立于1918年,是由出身洋行和华商贸易行业的李组才、丁懋英、祁奚等人以7000元资金注册,主要经营进出口业务。经理祁奚是福建人,曾经留学美国,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独自经营协和贸易公司。
在经营管理方面,祁奚采用多种手段,想方设法拉拢金融界的社会名人参与。首先,他请许多社会名流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前交通银行董事王正廷的侄子王恭宽被任命为协和贸易公司副理;段祺瑞的女婿、美国留学生奚伦,前天津市名流严修的孙子、美国留学生严仁曾,英国留学生黄培生,美国留学生王晋生、王蕉洲等都担任协和贸易公司的要职。其次,他结交金融界的朋友。祁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频频宴请金融界人士,并赠送协和贸易公司的股份。如中南银行王孟钟、中华懋业银行总经理张伯龙等人均是协和贸易公司的股东。就连一般银行人员业余经营的工商业务,协和贸易公司也积极参与,协和贸易公司出股本,赚了大家分账,赔钱就记在协和贸易公司的账上。人人有利可***,难怪各银行都争先恐后向协和贸易公司放款。再次,协和贸易公司还故意做“戏”,将一家银行的存款取出,装入大皮包,用轿车运往另一家银行存入,谎称“卖面粉”所得。受蒙蔽的华洋银行看到这些“繁荣”景象,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贷款给协和贸易公司。
利用假栈单进行诈骗性贷款
民国时期的银行放款比较重视抵押担保,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信用风险,银行仓库的仓单或堆栈栈单往往成为放款抵押的凭证。祁奚作为熟谙信用担保的行家,当然知道怎样利用仓单或栈单进行诈骗。他与美国人合伙开设瑞通洋行,利用瑞通洋行开出的假栈单向银行骗取借款,最后酿成协和贸易公司金融诈骗大案。
1925年秋天,协和贸易公司和美国人康尼斯联合设立了瑞通洋行。康尼斯任经理,主要经营仓库业务和仓库内物品的押款业务。瑞通洋行只不过是祁奚拉拢美国人设立的一个皮包公司,目的就是为协和贸易公司出具栈单,方便协和贸易公司向各银行抵押借款。实际上,瑞通洋行的资本、办公场所、仓库等都由协和贸易公司支持,仓库管理人员也是协和贸易公司调过来的,并一直由协和贸易公司发给薪金。瑞通洋行存货的户头也仅有协和贸易公司一家,所存货物主要是从美洲和澳洲进口的面粉、大米、五金等,出口货物则主要是蛋黄白、羊绒、皮张、地毯等。仓库所存货物甚至连具体的数目都没有,管理一片混乱。协和贸易公司和瑞通洋行相勾结,利用瑞通洋行开出的假栈单做抵押贷款业务,轻易骗得金融机构数额巨大的贷款。
“协和”破产
“协和”的倒闭,仅仅是因为中国实业银行“顶票”,“协和”付不出储户1万元现金。1928年秋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有一个客户向“协和”提取1万元现金存款,“协和”像往常一样,开给对方一张由中国实业银行贴兑的支票,客户到中国实业银行支取时被拒付,客户重返“协和”,要重新开一张支票。按照金融界旧例,星期六下午1时半即停止对外营业,如果要兑现支票要等到星期一。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坚持只要现款,然而,已被掏空了的“协和”,当时却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1万元现金。风光无限的协和贸易公司竟然付不出1万元现金,这一消息泄露出去之后,协和贸易公司的信用一落千丈,债权人纷纷前来讨债,协和贸易公司因此破产。此事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天津金融诈骗案。
一些银行因为受到天津金融诈骗案影响,信用遭到损失,引发了金融危机。1928年的天津金融诈骗案导致天津中原银行和德华银行、中法银行、远东银行的在华账房及6家钱庄倒闭,中南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浙江兴业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上海银行、大陆银行等遭受损失。外国在华银行机构中,中美合办中华懋业银行、美商花旗银行、英商汇丰银行等受骗。
成立中国征信所
天津金融诈骗案的发生,在金融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天津市各大银行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市民对银行丧失了基本的信任。由于上海各大银行在天津开设有分行,分行所受损失最后得到了总行的救助,才使得天津金融业不致整体。
受到天津金融诈骗案的影响,上海乃至全国银行界充分认识到银行间联合开展信用调查的重要性,银行界联合创设征信机构的需求更加强烈。1932年成立的中国征信所正是为了满足全国银行界联合征信的强烈要求。由于中国征信所为银行间联合征信机构,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对于防范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大大减少类似天津金融诈骗案的案件发生。(摘自2007年第2期《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