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在乎它,所以怕失去。石库门对于上海,就像马可对于威尼斯,因为太钟情所以从不敢照耀。
外滩、南京路、豫园、石库门是上海的四大标志性景观,石库门在仅有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在上海辗转于极度的风华与飘摇,却始终保持着对上海文化的忠贞。有人说是上海成就了“石库门”文化,也有人说是“石库门”一直秉承着上海的民风。石库门的生命犹如老上海那些流传至今、老得泛着枯黄的美女海报――随着上海的浮沉摇曳,繁华时它风光旖旎、萧条时它几度飘摇,如今它又不得不端坐以往昔的“丰姿”――施好粉、画好眉,在现代繁华的商业场所继续衔接上海早已消弱了的文脉。
石库门的青春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它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中期,农民起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震落迫使浙江一代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涌入租借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于是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居民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可以说“石库门建筑”的灵魂就是他的黑色大。它是整个“石库门”建筑物立面的重力中心,与高墙青砖浑然一体,凝重、端庄、在古拙之中混合着乡村财主的陈旧趣味和那个时代的财富审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库门建筑抖擞出最潇洒的热情,与上海这个大都市共舞在世界东方的风口浪尖上。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石库门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和欧洲联排式风格,与老式石库门截然不同。
此时上海正值风月无边,东方小巴黎的美轮美奂着石库门花园洋房的海派风情,成为上海最性感,最使人流连忘返的姿态――***客和显贵们的隐秘会所,文化名士们的学术沙龙,还带着富商与交际花的火热青春――上海正兴冲冲地踮着脚,站在石库门上雕刻着维纳斯像的二楼阳台,点着烛火眺望,既骄傲又浪漫;她的奢华和高高在上像针尖一样划过了上帝俯瞰大地的脸,让上帝和上海的城市平民共同感到了轻微的痛楚;它为权利和富有代言,在那个时代把自己最曼妙的形容,最灿烂的青春挥霍殆尽。
石库门的生命力
20世纪中期的战乱使上海疲惫又憔悴,战争使得权贵和***客们乔迁,石库门建筑逐渐沦为城市流民的栖息之所。随着上海居民家庭向小家庭结构化,居民生活习惯也明显不同,石库门住宅的结构和样式也随之变化,开始形成适宜小家庭居住的“单进”(既无厢房)和“两进”(一客堂一厢房)。当时全上海四分之三的平民生活在石库门建筑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住房越来越紧张,部分住户将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他人,所以大多数石库门建筑改变了原来的设计初衷,成为多户同住一门的住宅。由于居住密度不断增加,居住空间过度逼仄,居民之间的融合与摩擦也随之密切,邻里间的其乐融融与唇***舌战在石库门建筑里沸腾至今――它像野草般蔓溯、坚韧地生长,任凭隔着岁月的打量,依然不变其顽强的生命力。至此石库门建筑的外貌已经消退了当年显赫时的妆容,它的沧桑已堕化为上海民俗的“市井”,成为滋生市民“小气主义”最中心的摇篮。
同此时上海外滩的马路一侧,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相比,石库门则寒酸得像一只被折断了翅膀的麻雀。闻名世界的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毫不留情地抢夺了石库门曾经的夺目光辉,在这些摩天大楼的顶部,聚集着石库门的无奈与哀伤――上海是个要强的女人,总想屹立潮流,旧旗袍还没来得及安顿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洋装。
地道的上海人对石库门的暧昧就像老道的上海话,不知不觉自然地流泻出来。弄堂口舔着冰棍、衣衫褴褛的小孩即使到了暮年住惯了和平饭店,也总愿意回到老房子,坐在弄堂口石库门下怀旧――想想那时候捉弄邻家没了牙的阿婆、同伴争抢新施法条车和当年祖母厨房里的本帮菜……这其实就是石库门的生命力――邻里巷尾,寻常百姓家的“上海式”生活。
讽刺语意下的石库门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民宅摇身变成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马克思也早在150年前就把这种景观称之为“异化”――“善变若在哥特式建筑的金属尖顶上,仿佛一个焦虑的呼唤和祷词。”在上海,这种呼唤与祷词并没有让石库门的命运得到庇护。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上海老式的石库门建筑大多数已经被拆迁完毕,但在上海最娱乐的场所,却闪现出了石库门的时尚魅影。
位于上海黄陂南路和淮海路上的上海“新天地”,成功地完成了对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移植和改写。为了寻求逼真的效果,它甚至精密地复原了石库门建筑的外形,并小心翼翼地移植了石头上的青苔和野草。石库门建筑从“新天地”建成开始,在功能上就被蓄意篡改――质朴的青砖上镶嵌着大块透明玻璃和掷地有声的金属门框,大门的石料仍旧高耸肃穆,雕刻的纹理依然咄咄逼人――往昔贫民窟的象征转化成了奢华的商业中心。这是视觉和功能上的双重反讽――当下享乐的天堂、消费的胜地,与曾经肮脏不堪的贫民窟的鲜明对照。
在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中,有高档的画廊、礼品店、咖啡店、酒吧和时尚餐厅……情人们在这里透过忽明忽暗的烛光相互打量着对方的脸,企***寻找初恋时的感觉;酒吧女郎性感姿态下也满是粗俗的赚钱欲望和新时代的“万丈豪情”――地道的上海加地道的国际化,在新天地的石库门里――岁月是岁月,佳人是佳人,城市的压抑被一个个小放纵、小狂欢置换得一干二净。
因为上海人的聪明里带着狡黠的睿智,他们善于粉饰世故,粉饰过去,粉饰真实……所以,石库门的商业文化在上海发达一定是必然之事。
上一次去上海出差,在宾馆楼下吃饭的时候同事们要了一瓶上海“石库门”――这是上海的一种老牌的经典黄酒,在中档的上海饭店超不过四十元钱,同事惊讶:“在北京可卖到了一百零八元呢!”那同事当时就买了两瓶准备带回家。谁知大伙喝上了瘾,回到房间打牌的时候对他那两瓶酒依旧念念不忘。“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那同事放下这句话立刻贡献了他的两瓶“石库门”……那个晚上大家撒着酒疯但都睡得很香。
我想这可能也就是石库门的催眠术。
浅谈石库门文化
对于上海,石库门是中国建筑史上永远的兴趣,也是中国文化长廊里滔滔不绝的话题。为了更多了解石库门建筑背后满怀诱惑的文化内涵,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彭俐,进一步解读石库门背后的文化内涵。
【人物介绍】
彭俐:北京日报评论部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传媒策划专家,出版《醒木惊天连阔如》、《行走在纸上》等多部传记、诗歌、杂文专著。
《小康・财智》:石库门建筑中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他的“中西合璧”,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
彭俐:这种“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既体现了中国近代式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也同样是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标志,它于中国近代史开端1840年的后20年在上海出现,于1919年现代史开始后以最主要的民宅建筑形式在上海消失了,那么至今在建筑上我们就会失去这种历史过渡的痕迹,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上海重点保护。
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农耕社会,这点在中国建筑上能鲜明地体现出来。中国的建筑以一种“臣服”叩拜的形态虔诚地紧贴着大地,很少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建筑,基本都是一层,它表达的是一种对封建王权匍匐式的崇拜和膜拜。但在欧洲的工业社会里,居民很早就出现了联排式多层结构的建筑,更加开放,更加拥抱阳光(比如阳台)。石库门吸收了这种思想理念,多是二层,有的是三层,所以说它“中西合璧”,开始逐渐走向“工业”,走向现代都市。从这一点看,它突破了以往的跪拜模式,以眺望的姿态小小地“屹立”起来。但这种“屹立”还毕竟是封闭的,因为它最终没有到漆黑的大门和围抱式的封闭结构,在“天井”里的人们依旧坐井观天。可以说它是――关起来想独处,站在阳台想远望,是从封闭到开放的一种过渡形态。从颜色上来看,中国的建筑色彩多以灰黑色为主,多是凝重和压抑的色调,但石库门吸收了西方建筑的色彩,雕刻和屋顶,都充满了色彩。特别是屋顶,以鲜艳的红色最为常见,从这个方面说,它也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色彩交融的一个标志。
《小康・财智》: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石库门应该是哪一种音乐呢?
彭俐:我是这样理解的,你说到音乐我忽然想起周璇在电影《马路天使》里――就在上海老石库门建筑的二层楼梯下对着赵丹唱起了那首《天涯歌女》,我想这首歌最像石库门。歌女走遍天涯寻觅知音的美丽,飘零人生,石库门也有同样的魅力和飘零,同天涯歌女一样有着灿烂的青春和悲伤的经历。它还有独特的标志,比如说起小说你就想起张爱玲,说起音乐你就想起周璇,说到建筑那只能是石库门。它们在共同记录着上海独特的地域和文化气氛。
《小康・财智》:说石库门是文化的,这种文化集中体现在哪?
彭俐:一种建筑形式,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有时也是一种精神标识。石库门的文化,恰恰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结缘,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谓的大上海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大都市,中国各种文艺形式都红红火火,在全国引领时尚风气之先。而这一切也体现在居住于石库门里的文化名人身上。鲁迅、巴金、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沈雁冰、郁达夫、周立波等,还有刚才提到的周璇、赵丹、阮玲玉、胡蝶、金燕这些电影明星,都是石库门里走出来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相信,石库门如同上海文化的***母,哺育了一代上海文化人,也给他们创造文学艺术的灵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石库门:含义在沉浮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