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是一个静默的存在,任凭这里发生过那么多,它还是心沉气定地保持着一贯的风貌,就像海边的礁石,潮起潮落,又怎奈何?
它不像香港那般喧嚣而时尚,也不像对岸的大陆城市那般充满朝气而有序,它像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不尖锐,不张扬,既包容又疏离,既复古又摩登。
不能不说的业
每一年这里接待的游客量大概2200万左右,每一个澳门居民几乎要接待40个外来的来宾,每个月的收入中位数大概是9000澳门元,本地生产总值在1693亿澳门币,平均每一个居民的生产总值达到3.9万美元。在亚洲区澳门是第一的,曾经有一个世界银行的报道,如果按照购买力,澳门3.9万美元是世界第二位。但澳门的财富还是比较集中的在有钱人的口袋里。这近1700亿左右的本地生产总值,毛收入大约是1200亿。也就是说几乎60%的本地生产总值由业贡献。
除了威尼斯人度假村,澳门还有葡京、永利等著名的点。在澳门是一个有着相当长历史的产业,旧时的澳门除了拿、支持***府的税收,还用的方法做了一些慈善活动,维持当时华人的福利。1922年澳门***府批准仁慈堂章程重新修正。当时批准它可以用的形式集中一些资金帮助贫困的华人。不光是仁慈堂客,还有镜湖医院也是的资金筹办的,1926年澳门***府允许镜湖医院发行筹资办医院。澳门回归祖国以后,这里的业得到规范的管理。
港澳大不同
很多年来,人们总是习惯说“港澳”,在这两个地方尚未开通内地居民自由行之前,大部分人的认识里澳门和香港是差不多的,而事实上,澳门和香港实在是有很大的区别。
阿丽是地道的成都人,她分别在香港和澳门居住了不少年头。在她看来,香港是一个高速运转着的大都市,香港人努力打拼、为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而不懈努力,香港女人更物质化,追求的东西也很实际。而澳门更懒散悠闲,生活节奏比香港慢不少,随着两地人们频繁交流互动,澳门女人追求的东西和香港女人也开始趋同,除了那些土生土长在澳门的本地人,这些人安于自己的生活,不被所谓的灯红酒绿所吸引,反而过得怡然自得。
女人在澳门
澳门回归后,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澳门人在这方面的福利提高得很快,现在澳门施行的是十五年免费教育。本土拥有90%以上的大学升学率,选择境外大学念书(包括大陆的学校),可向***府申请负担大学教育学费;十年制免费教育,幼儿学前班至初中三年级教育学费全免。这个***策也帮助了女性的教育,因为在以前的澳门,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女的读一点书就可以了,小学毕业就够了,但是男孩子要养家,要负担整个家庭,一定要有文化才能赚钱,所以机会多给家里男孩子。现在在大学里,在一些专业学校里,女性的比例比男性还要高,所以女性教育程度就提升得很快。
澳门发展得很快,劳动的职位比较多,现在女性已经占全部劳动人口的47%。最初的时候,中年妇女再就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经过培训,还有美容班、托儿所班、服务员班学习以后,她们就投身社会。
近年,澳门妇女在参***议***、医疗卫生、文化育、商业服务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一定成绩。女性受高等育也呈现上升趋势,高中毕业女生升大学的比例近八成,年一代女性学历的提高,增加了她们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的竞争力。
附:标题:他们生活在澳门
“对于长期居住在台北市的我,每天都在与人潮车潮奋战,为了避过颠峰时间,总得早早出门,晚晚回家。而在澳门是看不到这种景象的。在澳门的生活步调是慢的,澳门地小,有多处的大楼都是填海造地,生活在澳门是幸福的,交通便利只要2.5元澳门币,几乎每一处公车都可到达。在澳门当行人是幸福的,只要有斑马线的路段,路上来往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路人优先通过。”――《生活在澳门T是幸福的》
“初到澳门,第一感觉就是物价贵,什么都很贵,矿泉水一般要五块,吃个快餐也要二十块,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花费。时间久了,才想到,这物价水平也是和当地居民收入较高相匹配的。起初,自己的心态烦躁不适应不习惯不开心,后来只能慢慢接受,试着去喜欢澳门,去发现它的亮点。想必来过澳门的大陆人都还记得,澳门的机动车靠左行驶,虽然机动车较多,但人人遵循交通规则,所以很少见澳门在上下班高峰时期有塞车现象。此外,几乎所有司机在人行道前都会减速停车,让等待的行人率先通过。”――――澳门大学生的BLOG
“今天澳门大学进入了25周年庆祝活动的高潮部分。上午10点在澳门大学的文化中心举办了庆典仪式。已经十点了,一男(英语)一女(粤语)两名司仪在***台的左前方就位,提醒所有人关闭手机。此时,还有人陆续进入会场。没办法,澳门的活动总是不准时!或许生活节奏比较舒缓之故,在这里根本就没有赶时间的习惯。我已经有此预期,所以,带了本书可以随手翻看,不至于等得无聊,浪费时间;同时,也可以保持自己守时的习惯。”――曾琦的博客
“这学期我给小学教育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和学位后教育的一年级学生都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按照常理,经验越多的人,观点也应当更为深刻而丰富。学位后的教师比小教的同学有更多的教育经验,我发现,他们讨论问题时会有一些更理智的观点和更深入的思考(比如,他们会深入追问什么样的鼓励会有长久的激励作用,而不仅仅是短期效应?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当用不同的方式来鼓励等。)但是,小教同学讨论问题的角度却更为广泛,观点也更为丰富。这使我深切感受到:经验的价值不只取决于数量,更取决于质量。”――曾琦的博客
“几杯酒下肚,话题自然离不开澳门,我们三个前驻澳门的记者,有许多与之割舍不开的情结。比如2002年6月我到澳门,对澳门的干净的印象深刻,也可能是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看惯了灰头土脸的东西,澳门街道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一尘不染,像水洗过的一样,我带的眼镜在北京一天擦一次,在澳门,一星期擦一次就可以。比如你走在街上,左顾右盼地找路,可能就会有当地人问你:‘先生,我可以帮你做什么?’比如有澳门人和你初次见面,他会问:‘我怎么称呼你更亲切些?’这些都让我觉得陌生和新鲜。”――冯雪松的博客《今夜请让我回到澳门》
“在澳门,“早晨”(早上好的意思)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晨曦初露,在公园在路边晨练的人,认识或不认识的,相遇的一刹那间,都会扬手道声:“早晨!”七、八点钟,是小孩上学、大人上班的时间,在楼层过道、电梯旁,在楼座大门口、走廊上,在马路边、巴士站,扬手、颔首互道“早晨”的太多太多。当你掏钱要份早点,或者买报纸时,听到的是“早晨”;当你走进银行,走进商场,或到什么单位办事时,门口的保安、接待你的人都会面带微笑,恭恭敬敬地跟你说“早晨!””――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体悟:每日一语“早晨”使生活笑靥常开》
“在澳门,你好我好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作为多元化社会,澳门只有52万人口,然而他们所建立的社团就多达4000多个。有着相同志趣和愿望的市民,结成各种目的的社团组织,开展着广泛的社会活动。庞大的社团力量,既弥补了澳门社会结构和体制中的一些不足,又促进了相互间团结、理解、支持,和增添了相互间尊重、道义、礼数。” ――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体悟:每日一语“早晨”使生活笑靥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