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原理,以说明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往往决定着木桶的容量,也就是决定一个组织或一个人的素质与竞争力。因此,要提高一个组织或一个人的素质和竞争力,就要想方设法把木桶的每个板子做长,尤其是要把木桶中那块短板做长,以使这个短板不致于影响到整体。倘若这块木板无法做长,就釜底抽薪,把短的这块木板除去,组成一个新的木桶。
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这块短板可以做长,或者是这块短板允许除去。但这个前提不是无时不在的。我以为,把握和运用好木桶原理,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短板”与“水”的含义,把握好“短板”与“木桶”、“短”与“长”的辩证关系。
其一、短板与木桶的关系。就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是一个木桶,我们姑且称之为大木桶;就一个企业的部门来说,每个部门都是一个单独木桶,姑且称之为中木桶;就一个人来说,每个人也是一个单独的木桶,我们姑且称之为小木桶。而一个小木桶,只是中木桶中的一块板,一个中木桶也只是大木桶中的一块板。大木桶能够盛多少水,取决于作为木板的中水桶或小水桶向大水桶中注入了多少水。只有所盛的水超过所构成木桶最短那块板时,短板才会影响到木桶的容量。如果这个假定成立,那就告诉我们,既要注意做好短板加长的工作,以保证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同时其它木板也必须(实际上它是一只只木桶)向木桶中注入足够的水,以防止木桶所盛的水达不到短板的高度。达到短板的高度,这是个人或企业生存的基本保障,不断做长短板,这是保持个人和企业竞争活力的需要。
其二,在一个木桶中,短板是比较而存在的,善于化短为长乃做长之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群体特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种特质和性格对一个群体和个人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你可以通过改变群体特质或个人性格适应岗位需要,也可以不改变特质和性格而是寻找适合这一特质或性格的职业。这是做长短板的两种方法。因此,重组是做长短板的有效方法。重组,不是简单地将短板除去,而是在一个群体的不同木桶之间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每一块板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其三、从决策的角度来看,短板决定全局。短板的存在是一种自然规律,必须顺应这种规律。曾经读到有关决策的一篇文章。某个县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应该说,引进之后对这个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是经过论证之后,这个项目最终没有落地。这个县域所处的地理位置,风向不适合建造这么个企业,如果建造了,将会影响空气环境。风向是这个项目的短板,这块短板导致了这个项目的夭折。因此,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一味强调把短板做长,不是明智的、科学的。
“短”与“长”是辩证的。既要善于做长短板,又要懂得顺应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