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民生”。民生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比如:饭有所吃、居有所住、病有所治、学有所教、钱有所赚、事有所为、老有所养,等等。民生是一个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的根本,是一个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大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牢牢把民生抓好了,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大局。所以,笔者认为:“民生是个纲,纲举目张。”
第一,关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与民生关联最密切的问题,总是人民群众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当前最现实的问题,首推“物价”。因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成为最现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CPI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2003~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不断增长,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创5年新高,强烈的需求必然促进CPI上升,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自然结果;其次,是国际市场的影响,如石油和粮食上涨,推动了我国社会消费品生产和运输成本的增加,这是国内无法控制的因素;其三,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如城镇居民提高工资和补贴陆续兑现,国家对农民***策倾斜和农副产品涨价的双重作用下收入增长;其四,居民对未来预期信心的提升,由于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覆盖面不断扩展,降低了居民未来支出的压力,提升了未来生活信心的预期,相应增加了当前消费的增长。
CPI上涨是否就是通货膨胀?CPI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前提和基础,但还不完全等于通货膨胀。当CPI上涨不是很严重、而且也不太普遍时,还不能够说是通货膨胀。我国自去年以来CPI上涨出现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等各个方面,不少人认为这属于结构性物价上涨,不算是通货膨胀。实际上,物价结构性上涨与通货膨胀并没有本质区别。这里的关键是怎样看待通货膨胀。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宏观经济管理人员,大可不必忌谈通货膨胀,不必“谈胀色变”。通货膨胀也分有各种类型:有局部的通货膨胀或者全局的通货膨胀,也有温和或者奔腾的、剧烈的通货膨胀。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2007年CPI上涨了4.8%,2008年2月又上升到7.1%。这样高位的CPI结构型上涨已经是通货膨胀,不过还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国家不必下猛药治理,而是要高度警惕和严加防范温和的通货膨胀演变为奔腾的、剧烈的通货膨胀。
治理通胀、平抑物价必须要有多种思路和多种手段。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我国自身,都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国家已经高度重视通胀问题,多管齐下治理通胀和平抑物价,例如紧缩银根,采取稳健的财******策,增加生产,关注低收入阶层,扩大社会保障阶层,等等。
同时,国民应该在思想上以平和、理智、科学的态度认识CPI上涨与通胀。应当看到,无论是理论上的分析,还是各国的经济实践,经济高速增长一般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通胀,既要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又要没有任何CPI上涨和通胀,是相当难以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以严厉的手段、特别是行***手段强制压价,势必严重打击生产者积极性,造成经济衰退。应该有这样的思想,难以避免的、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是人们在享受经济增长成果时应当支付的一定成本,这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
第二,关于住房价格
物价本身就包括住房价格。我国自从告别住房福利化***策、推进住房商品化以来,住房作为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要受价值规律的调节,价涨价落都不足为怪。问题在于,住房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不一样,是一种特殊商品,有着各种不同的特殊用途:消费品(居住)、投资品(买卖)、奢侈和炫耀品(精神需求)。作为不动产的房屋不是一次性居住或者买卖就消失了,而是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实物还存在,其价格变动就非常复杂。这首先是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旺盛,住房需求严重大于供给;其次是国家对土地的从严管制,使住宅开发商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其三是人们对未来住房价格预期看涨的心理推进了当期的购房需求,这也推动房价上涨。房价情况的复杂性还在于,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土地供应及其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千差万别,住房价格也悬殊很大,而住房价格的暴涨和波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国家对住房的价格调控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向理性的。2007年8月,***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24号文件,2007年12月,国家***、建设部等九部委又联合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近几个月来,住房价格回落,表明国家对住房宏观调控和管理***策发挥出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这种回落,并不能证明房地产巨头王石所预言房价“拐点”的到来。房地产价格在不同的时期还会有波动,在波动中逐渐走向理性。但住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如果太低了,一会打击开发商的积极性,从而会减少住房的供给,还是会拉动房价上涨;二是会影响银行的货币回笼,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我国目前的住房价格与国际上的情况相比还是很高的。世界上住房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房价的基本规律是:各个社会收入阶层与住房价比大约是5年的收入总和可以购买一套相应层级的住房,如低收入者5年的收入总和可以购买一套小户型住房,中等收入者5年的收入总和可以购买中户型住房,高收入者5年的收入总和可以购买一套大户型住房。但在我国,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5年的收入总和远远买不起一套相应的小户型住房和中户型住房,而高收入者尤其是特高收入者5年的收入不知能买多少套豪宅别墅。我国对住房开发用地在长时期内都必须从严从紧,住房的供给很难大幅度增加,住房价格不会长期走低。因此,国家对住房市场的调控是关键点,主要着眼于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重点开发70~90型住房;同时在金融等***策上对高收入者多购房、购大房进行调控和限制。
第三,关于股市
18年来,我国股市几经井喷,几经低迷,几经牛熊,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出现远超原先预期的高速增长,股票市场看热,总市值、流通市值、股指都创新高。总市值达34万亿,流通市值达8.8万亿,股指最高达到6220多点。这也引起了股民的疯狂。18年来,我国的股民越来越多,股市投资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是好事,因为越来越多的国民持有股票,成为资本所有者;有利于更多的国民有直接投资收益,这是一个国家推进中产阶层人数不断增长的重要途径。股市“疯狂”上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二是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外国资本也进入我国股市,使得我国的股市不断国际化,受国际股市上涨和波动的带动;三是流动性日益涨潮;四是我国股民对我国经济前景的信心高涨,大大促进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今年的股指衰落2000多点,引起了股民的“熊市”恐慌。我看大可不必。我觉得这几个月的股落是暂时的,从长趋势来看,是在“伪熊市”中缓慢爬坡。但国家绝不能以行***手段托市,只能通过宏观调控稳定宏观经济,影响和引导股市理性发展。这主要包括:第一,优化资本市场结构;第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第三,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防治和制裁少数人操纵股市行为;第四,建立创业板市场;第五,加快发展债券市场,使资本市场品种多样化。我国的股民要在股市的振荡和调整中不断提高理性。股民的理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要用闲钱即眼前不使用的钱炒股,绝不可用养命钱炒股,更不能搞住房抵押贷款和借款炒股,第二,要搞组合投资,不要搞单一投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三是要具有“逆对股向情结”,股市冷则股情热,股市热则股情冷。
股市永远是高赢利和高风险并存之地,谁也不要幻想成为永远的常胜将***。因此,有志于搏击股市者,既要有运作的大智大勇,又要有赢输的坦坦荡荡。这里可创造一句胸怀大度的股家名言:“赢得风光,输得潇洒。”
(摘自3月19日《中国改革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我国当前民生热点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