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报道,或称爱心新闻,在本文中并非仅指有关慈善事业的报道,而是指一切能够体现媒体关爱社会之情,激发受众爱心,弘扬仁爱精神的新闻报道。媒体上有关公益性事件、慈善活动以及各类爱心行动的新闻报道,均可称为爱心报道。媒体将人本主义精神灌注在新闻报道之中无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对爱心题材的广泛关注,使得贫弱孤寡在媒体的呼吁下得到救助,令许多善行义举通过媒体传播得到弘扬,凡此种种,既达到了通过新闻报道救弱扶贫,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和仁爱的目的,也生动体现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为媒体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客观上传媒业竞争加剧,主观上新闻传者对人本主义理解的肤浅,新闻报道操作中存在浮躁心态,加上媒体及其从业者受到名利欲望驱使等多种因素作用,当前许多有关爱心活动的报道,貌似“以人为本”,实际上并未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放在中心位置,严重背离了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精神和要求,使一些爱心报道的内容偏离了新闻的主旨和本意,令整个报道显得别扭不和谐,本文中将这种现象称为“伪人本主义”。
总结起来,各类爱心报道中的“伪人本主义”表现有多种形式。本文仅就以下几种主要形式进行剖析。
一、为求轰动效应,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一些爱心报道,为了产生轰动效应,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受众的情绪情感,故意夸大新闻事实,或者对新闻事实进行筛选,误导受众,使新闻变得虚假而不可信。新闻失实既伤害了受众,也伤害了报道对象。受众会觉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愚弄与欺骗,而歪曲性报道对被报道对象的心灵伤害更是十分严重,既伤害了被报道者的尊严,也给其社会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名列“2005年度十大假新闻”之首的《女大学生捡剩馒头充饥近两年》,讲述了一名贫困女大学生的故事。报道中称,这名女生的餐卡消费明细显示,整个2004年她才花了8.35元,并由此推知这名女生基本是靠到食堂捡吃剩饭剩菜度日。而事实是,这名女生的学习生活经济来源能得到基本保障。作者本是良苦用心,希望通过报道能引起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同情,结果却是连基本的新闻事实都弄错了。①
曾经有一则关于贫困家庭中的孩子自立自强的新闻,报道写得十分感人,并描述说这个孩子不仅勇挑家庭重担,在学校里还品学兼优,实际上报道中的主人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只能算中等水平,报道见报以后,同学们都认为她向记者吹嘘说了假话,不愿意再和她交往,使其在学校里陷入了孤立。
二、媒体积极介入爱心事件,导致新闻违背客观性原则
一些媒体对爱心事件不仅积极报道,还出于策划新闻甚至炒作新闻的考虑,积极介入事件之中,抛弃了媒体的客观性原则,当公正的天平发生倾斜时,报道中的人本主义立场便也悄然变了味道。而有些媒体则因为介入新闻事件过深,被卷入事件的漩涡之后,反而令自己陷入了难堪。
前一段时间,“贫困父亲为给女儿看病写信求助六大富豪”的新闻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有评论认为,这名贫困父亲与媒体的行为,是为富豪们挖的一个“道德陷阱”。②应该说贫困父亲救女心切给富豪们写信的行为无可厚非,媒体跟踪报道这起新闻事件希望能尽一点爱心也不应苛责,但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显得过于热情,不但在媒体上公布了这些富豪的实名,还在求助信发出以后,分别给几位富豪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有救助的意向。这时媒体的行为应该说已不仅是传播信息了,面对媒体的报道以及媒体背后的舆论压力,此时的富豪们应该说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媒体积极介入报道的本意是善良的,但对于新闻事件中的另一方――六位富豪显然不够平等与公正,这是有违人本主义精神的。
2005年年末的“浪子捐肾换尊严”新闻,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索的地方。马建华是名曾经“四进宫”的刑满释放人员,他希望通过捐肾来回报社会,换回做人的尊严。有的媒体在对这一事件报道后,还积极牵线搭桥,让马建华和受捐者来到福州总医院进行移植手术,由于马建华身体条件不符合手术要求,移植没能进行,舆论风潮顿时由赞扬变成了批评,一时间这个事件中的捐赠者、受捐者和组织策划的媒体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2006年1月20日央视《社会记录》栏目在节目《一件好事》中,对媒体在这一事件中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进行了有益的反思。
三、传者在采访报道中过于注重自我,缺乏对报道对象的尊重与关怀
媒体组织爱心报道时的目的无疑是高尚和美好的,但目的的美好并不意味着任何采访报道手段和方式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由于爱心报道常常要面对社会底层人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尊重和关爱他们,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以免对报道对象的心理造成伤害。
在《社会记录》的节目《一件好事》中我们看到,医院里的马建华无论走到哪里,后面都跟着一堆记者,以至于马建华就在记者眼前,给朋友打电话诉苦道:现在我的生死荣辱都操控在他们的手里(大意如此)。此时的媒体和记者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发行量和收视率,似乎已经将这件关于爱心的新闻,改造成了具有娱乐趣味的报道。
在一些爱心报道的新闻要素中,包含着被报道对象的悲惨故事和屈辱经历,一些记者为了尽量挖掘感人细节,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就故意去触痛采访对象的伤心处,或者将他们的隐私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去博取廉价的同情。
在一些爱心报道中,采访者往往在道德上和地位上怀着强烈的优越感,以一种俯视的心态来采写刊播新闻,尤其是面对一些负面报道对象时,有的记者在采访提问中完全是一种审问的口气,写出的新闻报道也是极力丑化对方,评论常常尖酸刻薄,俨然已经将被报道者送上了媒体设立的“道德法庭”上进行审判。
还有一些媒体积极倡导爱心活动,这本是利人利己的好事,但其中部分媒体对自己所参与的公益活动进行大肆自我宣传和炒作,往往是事情不大,动静不小。由于这些媒体的本意就是希望通过炒作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服务社会公益的作用,但新闻事件中的被救助者等报道对象俨然成了媒体的道具,这已经是“伪人本主义”的极致表现了。
四、忽视报道内容对被报道对象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
人本主义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新闻报道的采访和刊播过程中,还体现在对新闻报道刊播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关注上。在爱心报道中,如果传者仅仅关注即时的效果,采用简单化或者片面化的新闻处理方式,而忽视报道过后对被报道对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无疑是有悖于新闻伦理的。
在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爱心报道中,媒体往往不是将公众的议论引导到对慈善救助机制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上,而只是简单地对被报道者的悲苦故事进行煽情报道,结果当四面八方的捐助涌来以后,一些受到媒体关注的被救助对象的丑陋一面暴露了出来,比如滥用捐助款等,令公众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而这种现象又挤占了有限的慈善资源,对一些没有被媒体关注到的需要救助的人群来说显然不公平,而且也对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还有一些爱心报道,由于对其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在报道中只强调其光辉的一面,而故意忽略了其平常的一面。片面的报道使被报道对象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给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导致陷入现实的困境之中。
应该说,爱心报道中的“伪人本主义”表现不仅只有上述四类情况。传者个人素质的欠缺、媒体相应采访报道规范的缺乏、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新闻报道中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精神成为一句空话,而无法落实到新闻实践的每个细节中去。
“伪人本主义”充斥在新闻报道之中,伤害的不仅是新闻事件中的被报道对象,同时也伤害了受众的情感,进一步的泛滥必将激起受众的逆反心理,削弱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并严重危害媒体的社会形象,甚至会对社会舆论与风气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例如片面渲染弱者的无助与痛苦,会感染社会情绪,形成仇富心理)。
所以,我们应关注当前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伪人本主义”倾向,寻找其出现的根源,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注释:
①《2005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06(1)。
②谢焕权:《遭遇“道德陷阱”的富豪们会怎么做》,《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24日。
(作者为中华新闻报副总编辑)
编校:张红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谨防“爱心报道”掉入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