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传承与积淀的载体之一,墓地在人类历史记忆的保存与书写上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到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曹操墓,历史一再证明,墓地中出土的资料不仅能够增益历史的血肉,有时甚至会改写人们既有的历史认知。
当然,由于逝者社会属性的不同,实体墓在建设的规制与文化含量上不免存有差异,从而导致人类对既往记忆存在明显差别。从考古发掘来看,帝王将相或达官显贵的墓穴一经发掘,通过出土文物与史学典籍的勘比,一般都能够还原墓主身份,进而加深对过往的认识。而普通百姓的墓穴即使被发现,也很难对其生活情状有一清晰的了解。原因很简单,一般百姓的墓大多很简陋,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并且,墓中一般也不会有多少有价值的传世资料。由此,关于历代普通百姓的历史记忆,多数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湮没无闻。
网葬的推行,则有望使这种境况大大改观。关于网葬,按照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的理解,就是将逝者的遗像、挽联、唁电、唁函、悼文等录入电脑,在网络上建立墓地,并予以祭祀的丧葬形式。这样一种葬式,目前尚未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其原因除与网葬在我国的推行时日尚短以及人们传统的生死观念依然在顽强地发生作用外,最重要的还与国人对网葬在文化意义的挖掘上仍很不够有关。其实,除去网葬中“葬”的这一核心内涵外,如果经营得当,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记录生命、见证生命、延续生命的历史空间,成为普通民众书写自身历史的一个平台。
与实体墓明显受到逝者社会属性的影响不同,在网墓中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这一空间,不分等级、无论贵贱地详细记录下先辈的所有信息,包括身份、婚姻、工作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家族繁盛,甚至可以在网墓中建立家族墓群,将家族世系清晰地保存下去。要知道,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对祖辈的全盘了解最多也就在三四代左右。再往前推的话,可能多数祖辈都只是一些抽象干瘪的符号。即使是借助家谱,因其有限的记载也不会太过详尽。显然,网葬的推行突破了这一限制。试想,千百年后,后人依然可以通过网络对其先祖的事迹、生平以及音容笑貌有着详尽而直观的了解,那种直面家族历史的欣喜与欣慰之情,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
于光远先生在《殡葬文化研究》中发表过一篇小文章。他的这篇文章着重强调了殡葬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并特别指出在“殡”(指祭祀悼念等相关礼仪)和“葬”(指对遗体及其骨灰的处置)之外,还应有一个“传”。这个“传”,顾名思义,就是使逝者(特别是普通民众)生前有意义的东西能够流传于后世。因此,应大力提倡“墓志铭文学”,希望墓地能够成为生者与逝者对话的地方。其实,这篇文章所提倡的“传”,恰恰是网葬最具优势之处。网络的巨大空间,是实体墓面远远不能比拟的。由此,网葬不仅在墓志铭上能够大做文章,也能把逝者的生平事迹详尽而生动地“传”给后人。
网葬在保存先辈生活印记的同时,在延续并缩短后人对先辈的情感上也有独到之处。在传统的祭祀以及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动中,后人的情感抒发多少是受到某种限制的。即以悼词或祭文为例,当后人在先辈的墓冢前念完这些文字后,一般都会焚烧掉。除了有限的文稿有幸能够得到保留外,多数文字以及当事人的情感便同时消失在历史的尘封之中。而在网络这个空间中,后人却可以随时随地倾吐对逝者的思念与缅怀之情。如若网络维护得当,这些文字还将长久保留下去。当后人在网络上看到一代代的祖辈对其先祖的缅怀文字时,势必会深受感动,拉近与先辈的情感距离。
如能明了于此,今人何不自觉地来做个保存家族历史的有心人呢?在与祖辈、父辈朝夕相处时,有意识地记录一下他们的属相、爱好、习惯性动作、口头禅……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用DV拍下他们生活中的某些瞬间:一个回眸、一声浅笑、一个手势、一个背影……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极其普通但又注定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如果能够捕捉到这些,想来不光对自己将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对构建家族历史也将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谈到写史,可能一般人都会想到“盖棺”才能“定论”。其实,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又何妨不可为自己书写历史呢?如果能够参透生死,也不妨在网络中为自己开辟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是自身历史的书写者。在这里,人们可以将流逝岁月中所经历的种种事件,按着编年的形式如实地书写下来;将在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与心路历程凝练成文字记载下来……有些事或有些话,在世的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便向外人讲,那索性在网络上“立此存照”……在进入暮年之后,也为自己预置一个网墓,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全部资料上传上去。如此,既是对个人人生的一种负责与总结,也可以成为后世子孙的一种镜鉴和参考。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一代代地坚持下去,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后,不单是某个家族的后人能够清晰地感知其先辈的历史,对于后世的史家来说也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福分。当他们点击鼠标翻看这些历史记录时,直接体悟到的可是不同时代的心跳声。当后世史家敲击键盘为普通民众修史时,肯定不会再为史料的贫乏而愁蹙无计,在人物的塑造上也不再会是时下单向的简单描摹。代之而起的,必将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像和直逼人物内心的深度刻画,以及充满感情的历史笔触。
100多年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将一部二十四史直斥为帝王家谱。言外之意,是说在传统的史籍之中,很难见到普通民众的身影。尽管他的这一批评,并不能赢得后世史家的一致认同。但无疑,他也点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历史书写的话语权掌控在社会精英手中时,普通民众往往面临普遍失语的境地,很难成为历史书写的主要对象。当人类进入电子化、信息化的今天,普通民众能否在网络中开辟出一片空间来书写自身的历史呢?如果有心的话,假以时日,这种憧憬也许有一天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