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宝玺(上)

公元1644年,清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定鼎燕京。清承明制,继承和发展了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吸收了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多民族特点的东方文化传统。清代皇帝宝玺制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清代皇帝宝玺,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种,即代表皇权的国宝和为皇帝收藏、鉴赏用的宝玺。这两种宝玺,都是中国古代印章文化艺术在清代宫廷中的反映。

代表清代皇帝权力的国宝,最典型的莫过于二十五宝玺。从清入关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到统一中国后的顺、康、雍时期,是清朝皇帝宝玺制度初创和形成时期。努尔哈赤的后金汗国,宝玺刻制尚无章法。他所管辖的势力范围,仅限于东北松辽地区。为了有效的行使***治权力,努尔哈赤用当时的老满文刻制了两方后金汗国的宝玺,即“天命金国汗之宝”和“后金国天命皇帝”。当时汉族和汉官在后金***权内还地位不高,在这两方汗国宝玺上,仅有满文而无汉文。皇太极即位后,改后金为大清国,其统治范围不断扩大。在大清国***权内部,汉族成份日益增多,部分汉族豪强和士大夫已在清***权中做官,而且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这在代表皇帝权力的宝玺制度上也有所体现。其时宝玺名称多依明制;玺文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外,其他宝玺开始满汉文并用,数量亦有增加,除“皇帝之宝”外,还有“奉天之宝”、“敕命之宝”、“饬命之宝”等。顺治、康熙、雍正等清初诸帝面对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思想文化又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局面,如何统治和管理这偌大帝国便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清初统治者除了大量吸收汉族官员参与***权,实行满汉官员并用外,他们又不得不勤奋学习和大量吸收汉民族丰富的思想文化,按照历代王朝的礼制典章,结合满族贵族占统治地位的实际,逐步塑造清王朝。皇帝宝玺的刻制和使用,基本沿袭明制。清初皇帝宝玺已达二十九方。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收藏在交泰殿的皇帝宝玺,已有三十九方之多。其许多宝玺名称与明代皇帝的前十七宝相同或相近,初步形成了清代皇帝的宝玺制度。清初的皇帝宝玺制度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其一,宝玺的数量和设放地点尚未制度化。乾隆皇帝弘历在《国朝传宝记》中,明白指出了这一不规范地方:“尝考《大清会典》,载御宝二十有九,今交泰殿所贮三十有九。《会典》又云:‘宫内所贮者六,内库收贮者二十有三’,今则皆贮交泰殿,数与地皆失实。”其次,用途不规范。清初皇帝宝玺,除少数宝玺如“皇帝之宝”、“敕命之宝”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外,大多数宝玺的使用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文献记载也不详实,基本上沿用明代皇帝宝玺的册档记载使用。所以乾隆皇帝批评说:“盖缘修《会典》,诸臣无宿学卓识,复未尝请旨取裁,仅沿明时所书册档,承伪袭谬,遂至于此”。其三,玺文篆刻不一。清初宝玺,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清文篆书外,其他宝玺皆满汉两文并用。按,此前历朝皇帝宝玺皆篆书,清初国玺汉文亦篆书,而满文皆是本字,与宝玺皆篆书之制相悖,所以乾隆皇帝也认为清初国玺刻制不合规章,“因思向之国宝、官印,汉文用篆书,而清文则用本字者,以国书篆体未备也”。清初皇帝宝玺制度的不完备,与其同时的各种典章制度的不完备有密切关系。到乾隆时期,清代的***治、经济和文化已发展到鼎盛时期,世所谓的“康乾盛世”即指这一时期。为适应统治的需要,各种典章制度,必然要有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得以制度化、规范化。皇帝的宝玺制度也是如此。

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对当时所有皇帝宝玺加以整理和完善。首先,考定宝玺的数量,“今交泰殿所贮,历年既久,纪载失真,且有重复者。爰加考正排次,定为二十有五,以符天数。”其次,确定了二十五宝玺的名称、尺寸、钮式和用途,其质有玉,有金,有檀木。玉之品种有白,有青,有碧。钮有交龙、盘龙、蹲龙等。二十五宝玺分别用于***治、法律、***事、文教、宗室、外交等诸方面,反映了国家一切******大权集于皇帝一身,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其三,统一篆刻。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命内务府造办处工匠改镌宝文,满汉统用篆体,左为清篆,右为汉篆。乾隆皇帝在《交泰殿宝谱序后》说:“既定为篆法,当施之宝印,以昭画一。按谱内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自是而上四宝,均先代相承,传为世守者,不敢轻易。其香‘皇帝之宝’以下二十有一,则朝仪纶所常用,宜从新制。因敕所司一律改镌,与汉篆文相配。”其四,固定二十五宝收藏地点于交泰殿。清初宝玺大部收藏交泰殿,至乾隆十一年前已全部收贮于此殿,但制度上没有明文规定。到乾隆十一年考定二十五宝后,才“详定位置,为文记之”,固定收贮交泰殿。其他诸宝,除重复十宝令贮清帝龙兴之地东北盛京凤凰楼上,其他国玺则藏之别殿。从此,有清一代的皇帝宝玺制度,在乾隆时始成定制。

乾隆皇帝二十五宝玺的考定,反映了清代典章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化,也体现了他的历史观和治国安民的思想,表现出乾隆作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所具备的风度和品格。乾隆皇帝将皇帝宝玺核定为二十有五,取意于《周易》大衍天数之义。其义有说乎?乾隆皇帝自己作了明确的回答:“有说。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而涉笔记事之玺,即其次也。我国家礼服,饰以朝珠,祖宗所御,典礼攸存。定宝数之时,密用周姬故事,默祷上苍,祈我国家若得仰蒙慈佑,历二十五代以长,斯亦韪矣,此亦侈望。然郏定鼎,卜世卜年,已著其例。敬思自古以来,未有一家恒享昊命而不变者,此意恒存于心而不敢言。兹予以难期八十有六岁之侈望,而得符望传位授权,实赖鸿眷,或者侈望我大清得享号二十有五之数,亦可俯赐符愿乎。夫卜世卜年固在人,而赐世赐年则在天,叨天之佑,非敬天爱民别无道。”这段发自乾隆皇帝内心的独白,反映了乾隆皇帝承认事物无不万变的历史观。乾隆通晓中国的历史,他看到了历代王朝,没有一个是“恒享昊命而不变者”,多者二三百年,少者十几年或几十年,不是亡于峻法酷剥,就是在诸侯贵族割据混战中殒命,***权的生存长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乾隆皇帝得出了结论,若大清王国能传二十五代之久,就算侈望,甚至可以说“实赖鸿眷”,天之“赐世赐年”了。这里,乾隆皇帝的历史观虽然不是唯物史观,但他已看到了历史的实际发展状况,而且能够承认这个现实,不再固守天命和万世不变的观点,敢于说出大清王朝能传二十五代即是侈望的话,这可说是难能可贵的了,是乾隆皇帝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历史观上的表现。这段独白,更突出反映了乾隆皇帝的德重宝轻的思想。宝玺是皇帝权力的凭证,但这种凭证作用的大小和存在,不在宝玺本身,而在于皇帝的修养道德和品质。不论是汉武、唐宗的盛世,还是元世祖、明太祖的雄才大略,都在于他们勤***治国的美德。乾隆皇帝引用唐梁肃对德玺之间关系的论述,说明自己对德玺的看法,“鼎之轻重,玺之去来,视德之高下,位之安危”。也就是说,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皇帝,只有“日新厥德,居安虑危”,把国家长治久安放在首位,才能治理好国家,号令全国,行使宝玺的凭证作用,这就是“德足宝重,而宝以愈重”。否则,皇帝宝玺再多也没有用处。清初几代皇看到了这一点,注重勤***爱民,才出现了当时将近一个世纪的稳定发展的盛世。清代中叶以后,由盛变衰,至清未,由于统治者昏庸和内乱外患,传至末代皇帝宣统溥仪,清王朝终于被轰轰烈烈的辛亥***,乾隆皇帝侈望清代传至二十五代的幻想也随之破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清代皇帝宝玺(上)

学习

法国:典雅普罗旺斯

阅读(27)

推荐理由:法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7月平均气温15―25°C,这时正值是城市的暑假,大家纷纷前往南部尼斯、戛纳等地度假,巴黎人几乎走了一半,卢浮宫、凡尔赛也不用排长队了,难得可以细细品味巴黎的浪漫风情。法国的普罗旺斯,12世纪

学习

网葬与书写平民历史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葬与书写平民历史,内容包括古代平民都葬在哪里,古代平民死了怎么葬。作为文化传承与积淀的载体之一,墓地在人类历史记忆的保存与书写上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到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曹操墓,历史一再证

学习

国际著名大学风水解析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著名大学风水解析,内容包括大学教授讲风水,哪个大学有风水学科。摘要:作者对风水知之不深,对大学校园考查不多,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翼有更多的风水大师、风水专家及相关学者能重视此课题,研究此课题,并最终形成一

学习

“善行天下”应成为时代哲学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善行天下”应成为时代哲学,内容包括善行天下的下一句话是什么,善行天下经典语录。与天为善,其乐无穷;与地为善,其乐无穷;与^为善,其乐无穷。善行天下,大爱无疆,理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慈善哲学。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深邃。文化的

学习

哈尔滨街名略考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哈尔滨街名略考,内容包括哈尔滨外国街名,哈尔滨各街道街名。一座城市,最具特点的当属街名。笔者认为,街名凸显城市风骨和品味,通过街名可以品味出一座城市的格调;同时通过考察街名的演变过程,可以从中找寻出其所在城市的发展脉络

学习

“师傅”与“师父”的区别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师傅”与“师父”的区别,内容包括师父与师傅的不同,师父与师傅的故事。“师傅”与“师父”是两个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师傅”与“师父”区别在哪里,往往混用这两个称呼。因此,有必要通过梳理“

学习

雨露计划范文

阅读(184)

本文为您介绍雨露计划范文,内容包括雨露计划表怎么写范文,雨露计划是什么部门负责。雨露计划范文第1篇一、对当前及“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培训工作形势的基本看法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只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那么“农民工”这个

学习

精彩老来伴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精彩老来伴,内容包括老来伴文章,老来伴经典语句。本栏目与东方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精彩老朋友”节目合作,报名电话:021-52980079;也可登录“老爸老妈网”报名并了解有关讯息:姓名:陈伟东出生年月:1958年职业:现任公务员兴

学习

旅行社营销策略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旅行社营销策略,内容包括旅行社线上营销策略,旅行社营销策略哪家好。Internet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媒体之一,这给传统旅行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但同时也是旅行社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遇,在论述了旅行社面对的冲击和机遇的基

学习

黄光裕身边的女人们

阅读(31)

步步为营的大妹黄秀虹,锋芒毕露的小妹黄燕虹,圆融玲珑的妻子杜鹃,黄光裕身边最亲近的三个女人的明争暗斗,演绎出国美的一部“外史”。在“后黄光裕时代”,失去了黄光裕的强力控制,这种家族权斗,终于成为国美“黄陈之争”的催化剂,并微妙

学习

如何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内容包括针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是否应诉,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案件。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美国是我国苹果汁出口的主要国家。1995年我浓缩苹果汁对美国出口量2660.72吨,金额为368万美元,到1998年对美国的出

学习

走进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容包括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攻略图,苏州上方山森林公园门票预约。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3.53平方公里,拥有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园内有著名的“九洞十二峰”。九洞是:天王洞、九

学习

试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概念、分类和分期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概念、分类和分期,内容包括农村题材电视剧需要新视角,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历程述评。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展现农村风貌、刻画农民心灵的一个重要窗口,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中国第

学习

王艺霖:青春随音乐一起飞翔

阅读(28)

王艺霖,艺名宝宝林子,17岁,别看小小年纪,却获得了许多奖项,被誉为“比赛专业户”。从十一岁开始,她就获得2002年第二届艺术新人选拔大赛全国“金奖”、第九届推新人选拔大赛“全国十佳”、第十届推新人选拔大赛“全国十佳”,2003年全国校园歌手

学习

多姿多彩的清代椅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多姿多彩的清代椅子,内容包括清代靠背带花椅子,明清椅子靠背案。阳刚之气的苏作明式椅明式家具的年代上限为明代,下限包括清、民国以及当代的仿作。明式椅子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最大特点是造型美观、榫卯精巧牢靠和极少纹饰点缀

学习

和尚皇帝的“杀威棒”

阅读(26)

看过老戏的人都知道,旧时犯人收监前,狱吏总要对其施以棒打,少则三五棒多则几十棒。狱吏们这样做,是想杀杀罪犯的威风,使之以后低眉垂眼。和尚兼乞丐朱元璋坐上金銮殿后,也学到了这一手,不过,朱皇帝的“杀威棒”打的不是弱势的犯人,而是前朝牛气兮

学习

清代西宁人口社会变迁研究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西宁人口社会变迁研究,内容包括西宁古代历史简介,同治年间西宁人口。[摘要]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地方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若想对清代西宁府社会经济状况有一全面了解,就不能不研究清

学习

嘉靖皇帝与蟠龙菜

阅读(30)

列入《中国菜谱》的“蟠龙菜”,味美香浓,食者均赞叹不已。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据史书记载:明成化23年7月,明宪宗朱见深封次子朱佑杭为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长寿县,并于弘治四年修建了兴王府。正德元年,朱佑杭生下世子朱厚璁。正

学习

清代河南自然灾害概况及其特征分析

阅读(26)

【摘要】清代处于我国气候冷暖变迁最寒冷的阶段,河南区域内水旱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与之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不过在气候总体寒冷的时期内,仍存在小幅度的冷暖变化,因此清代河南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即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冷期相

学习

乾隆皇帝赐名“大红袍”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乾隆皇帝赐名“大红袍”,内容包括乾隆大红袍,乾隆皇帝喝的大红袍原文。金风送爽的秋天,又到了吃橘子的时候。剥开橘皮,分出一瓣橘子轻轻放到口中,享受咬开橘肉的甜美汁液,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我曾经很讨厌剥橘子,因为掰橘

学习

以清代园林为例浅议中国皇家园林特点

阅读(21)

中国皇家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源流,而清代皇家园林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如今我们徜徉其中,仍旧可以感受到其宏大的气派、无尽的威严和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控制思想。本文主要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从建园意旨、规模

学习

文物界上演“皇帝的新衣”

阅读(25)

Recently,thearticleTheFantasticHistoryRaftingTripofYoungMaonSinamicrobloghasarousedincreasingattention,whichwaswrittenbyfamousmasterMaBoyongafterhisvisitingJibaozhaiFolkMuseumofH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