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民间俗神中,“财神”是著名的神仙之一。
在世俗人们的心目中,财神可以和福、禄、寿3神相提并论。财神在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其一认为,到了明代,财神的职位被固定在某一个或几个神身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武财神”赵公明、关羽,“文财神”比干、范蠡。
“文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手执如意金钩、身穿蟒袍,足登元宝,五绺长髯,飘洒胸前。据说这就是比干。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为人忠正耿直。比干见纣王荒***无道,不理朝***,常常直言劝谏。对于比干的劝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有一次,比干强谏,使得纣王大怒,说道:“我听说圣人心中有7个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7个窍!”说完便叫人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比干心地纯正,率直无私,是我国上古时期最有名的大忠臣,因此后代世俗将其奉为“财神”。民间传说,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掷于地上,走出王官,来到民间,广散财富。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的灵丹妙药,并没有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没偏没向,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和称赞,并被人们供奉为“财神”。
另一位“文财神”,倒是一个曾经从商、发了财的大富豪。他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范蠡本是越王勾践手下的一位大臣,他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霸业。越王大赏功臣,但是不见了范蠡。原来,他隐姓埋名逃到齐国去了。在齐国,他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因为他是在功名利禄场中经受过风吹雨打的,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所以他3次发财,3次都把所得钱财分散给穷人和亲戚朋友们。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于民,在人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因此被奉为“文财神”。
在民间,“武财神”多指赵公明。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但是他成为财神,却源于元明间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书中所描绘的赵公明形象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黑而金须,身骑黑虎。这是后世所供武财神赵公明元帅的典型形象。在《封神演义》里,赵公明是峨眉山的道仙,他武艺高强,并有黑虎、铁鞭和百发百中的海珠,缚龙索等法宝。姜子牙封神时,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统领下有招财神、纳珍神、招宝神、利市神4位正神。他们专司“迎祥纳福,追逃捕亡”。至此,赵公明已真正有了财神的模样。
至于赐财功能,《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
赵公明司财,使人致富的功能深入人心,深受人们的欢迎。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著战袍,执铁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等物,以加强财源茂盛的气氛。
此外,民间还以关羽为“武财神”。关羽是一位“身兼数职”的神仙,财神是其功能之一。
崇拜财神,希望财神保佑自己发财,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旧时除夕之夜,人们“迎财神”、“祭财神”,以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在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大年五更开房门,高高兴兴迎财神;摇钱树上拴金马,聚宝盆里站金人。”所有这些,都充分地体现“财神”这位“吉祥神”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其崇拜的程度。
(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神的由来》 编著:陈泰先)
链接:
南方人迎财神的日子是正月初五,因此,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迎接财神爷。民间讲究迎财神要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所以现在一般初四晚上大家就准备接财神了。——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