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的神仙之梦

北宋名臣张咏(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以长于治郡、能独当一面而称颂于时人,他治乱断狱的事迹也广泛见之于各种典籍,成为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北宋文士。张咏谥号“忠定”,①可以说精当地概括了他一生的行事为人和事业功绩。张咏危身奉上、纯行安民,显示他似乎是一位儒家的忠实信徒,他自己也宣称以儒学为其言行之本。然而,从其生活方式和交游来看,张咏与道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如许许多多的宋代文人一样,张咏也表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一方面,他是积极用世、企望有所作为的士大夫,显示出强烈的个性;另一方面,他又是心慕神仙、清高超逸的清心寡欲之士,既修心养性,又沉迷于道教神仙方术。这种复杂的思想和生活,正是宋代文人特有的表征。

一、与修道之人的交往

张咏与道教中人多有交往,首先是北宋著名道士陈抟。陈抟(871-989,字***南)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教学者,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②陈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宋史・陈抟传》称陈抟“能逆知人意”,“好读《易》”。

张咏与陈抟的交游,始于未入仕之前。宋人释文莹生动而又详细地记叙了二人相交之过程:

乖崖公太平兴国三年科场试《布阵成功赋》,盖太宗明年将有河东之幸,公赋有“包戈卧鼓,岂烦师旅之威;雷动风行,举顺乾坤之德”。自谓擅场,欲夺大魁。夫何有司以对偶显失,因黜之,选胡旦为状元。公愤然毁裂儒服,欲学道于陈希夷抟,趋豹林谷,以弟子事之,决无仕志。希夷有风鉴,一见之谓曰:“子当为贵公卿,一生辛苦。譬犹人家张筵,方笙歌鼎沸,忽中庖火起,座客无奈,惟赖子灭之。然禄在后年,此地非栖之所。”乖崖坚乞入道。陈曰:“子性度明躁,安可学道?”果后二年及第于苏易简榜中。希夷以诗遗之云:“征吴入蜀是寻常,鼎沸笙歌救火忙。乞得江南佳丽地,却应多谢脑边疮。”初不甚晓,后果两入蜀,定王均李顺之乱。又急移余杭,翦(有)左道僧绍伦妖盅之叛,至则平定。此征吴入蜀之验也。累乞闲地,朝廷终不允,因脑疮乞金陵养疾,方许之。③

文莹之叙述对张咏从学陈抟之因描绘相当细致。张咏因科场失意而愤然欲学道,情绪激愤竟至于“毁裂儒服”,其冲动暴躁的性格由此可见。陈抟的拒绝除了预见张咏日后的事业富贵,更为重要的是张咏性格“明躁”,不适宜学道。这些记载既刻划了陈抟高深莫测的形象,同时也暗示着张咏对道教的兴趣并不在于他真正有从道之心,而更多的是在于逃避世事。

陈抟存有《归隐》、《题西峰》二诗,有“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寄言嘉客,此处是仙乡”之句。张咏帅蜀有《过华山怀白云陈先生》诗寄赠陈抟:“性愚不肯林泉住,强要清流拟致君。今日星驰剑南去,回头惭愧华山云。”④后自成都诏还,又有诗寄之:“世人大抵重官荣,见我西归夹路迎。应被华山高士笑,天真丧尽得浮名。”⑤陈抟虽然隐世,却鼓励张咏积极入世:“张忠定公咏布衣时,希夷先生一见奇之。公曰:‘愿分华山一半居之可乎?’先生曰:‘非公可及。’别赠以毫褚。公曰:‘是将婴我以世务也。’后公显贵,以名德重天下。”⑥ 张咏的仕宦之路和其道德性命在一定程度上与陈抟有极为亲密之关系。宋太宗曾经召问修养之道,陈抟回答:“炼养之道皆所不知,然纵使白日升天,何益于治?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洞达古今治乱之旨,诚有道仁圣之主。正是君臣合德以治天下之时,勤行修练无以加此。”⑦陈抟以天下之治期望于有道君臣,正如他委婉地回绝了有道之主宋太宗追求炼养之术一样,也以“治天下”寄望于有公卿之才的布衣张咏。正是如此,张咏一生不以功名富贵为念,而以忠心报国为其人生责任:“寄语巢由莫相笑,此心不是爱轻肥。”⑧自己虽然没有如华山高士那样隐居,但其奔忙于红尘之世却并非是为一己之显达富贵。这种淡薄名利的思想境界使得张咏完全脱离了庸俗官吏之面目而成为清廉之治世能臣。

傅霖,字逸岩,青州人。少与张咏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三十年不可得。⑨此人行迹难明,颇为神秘,惟有与张咏相关之二事流传。一是“谈驱夜,梦得乡书”:“傅霖,张乖崖之密友也。开宝中,尝会于韩城,终日谈话,邻有病者,为之不作。每有书与傅,必先梦之。”⑩故张咏《每忆家园乐蜀中寄傅逸人》诗有“剧谈祛夜,幽梦验乡书”之句。 二是三十年后傅霖来访:“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中第,致位光显,散遣亲密四方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咏守陈,一日,霖谒。阍吏走白咏,咏责吏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而友。汝何人,敢姓名乎?’霖笑曰:‘别子一世,尚尔邪?是岂知世间有傅霖者乎?’咏且问昔何隐今何出,霖曰:‘子将去矣,来报子尔。’咏曰:‘咏亦自知之。’霖曰:‘知复何言。’翌日而去。后一月而咏卒。”傅霖行事很神奇,彻夜长谈可以治愈疾病,又能预知张咏生命大限,颇有神仙之风。

傅霖现存《赠张忠定》诗一首:“思把浮名卖却闲,门前流水对青山。青山不语无人事,门外风光任往还。”张咏则有多首诗寄意傅霖,以“圣君方急善,应好下鱼矶”劝诱傅霖出世,但最终“终嫌累高节,不得荐相如”。

神和子。苏辙《龙川别志》卷下记载张咏与神和子事甚详:

乖崖公张咏家在濮州,少时尚气节,喜饮酒。每游京师,寄封丘之逆旅,有一道人与之邻房,初不相识,而意相喜也,日会饮酒。及将去,复大饮至醉,张公曰:“与子倾盖于此,不知何人,异日何以相识?”客曰:“吾隐者,何用姓名?”固问之。曰:“我,神和子也。异日见子成都矣。”至甲午岁,成都乱,张公为成都守,始异其言。西行常以物色访之,然一时入蜀,终无所见。后修天庆观,以家财建一阁,榜曰望仙阁,每暇日辄出游焉,屏骑从门外,步而登阁,燕坐终日,冀有所遇。如此者二年,代者将至,复一登之,将绝意于此。日暮,出东庑下,得一小径,入,得一小院。堂中四壁,多古人画像,扫尘视之,中有一道人,仿佛逆旅所见,题曰神和子。公怅然自失,所见正此也。按神和子,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五代时人,所著书亦以《神和子》为名。

张咏与神和子因酒相识,并相约成都相见,后张咏入蜀多方求之不得却在画壁之上看见其像,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张咏为求与神和子相遇,特修望仙阁,每有空闲就独自默坐终日,如此诚心,也终难一见神仙,因而使得张咏最终“怅然自失”。苏辙说神和子为五代时人,并没指出籍贯;其行踪虽然神秘,也未言其为神仙。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57则言神和子乃成都人,有神仙之术:“屈突无为,成都人,有神仙之术,自号神和子。越百年,尚著灵异云。”郑樵《通志》卷67“道家”载录有《申儒先遇神和子传一卷》,《宝刻类编》载录前蜀名臣马淳翥刻有《郑韶赠神和子歌》,宋李等编《文苑英华》卷229还录晚唐罗隐《逢道者神和子》诗:“珍重神和子,闻名五十年。童颜终不改,绿发尚依然。酒里消闲日,人间作散仙。长生如可慕,相逐隐林泉。”罗隐笔下之神和子是一个长生不死、绿发童颜、逍遥于人间的散仙。这样的人物还和张咏早年相遇,因此就使遭受头疮之痛苦而“乞保残躯”的张咏特修仙游阁,冀其再遇。

孙知微,字太古,眉阳人,著名画家。宋李云:“知微,华阳真人,有尊行,寓意于画,隐者也。笔墨神妙,度越众人。乖崖公镇蜀,雅闻其名,欲一见之,终不可致。闻孙在僧舍饮,亟损车骑,却鸣驺,往诣之,即投笔遁去。及乖崖还朝,道出剑关,逢一村童持知微书,负一,迎道左。书曰:‘公所喜者,画也。今以二***为献。’问知微所在,则曰:‘适一山人以书授我,信去已远矣。’张公益叹其高。”孙知微精黄老学,善佛道画,“凡牧伯所至,必与之相,高谈剧辨,皆出人意表。”孙知微“天机颖悟”,“清净寡欲,飘飘然真神仙中人”,因此深得牧守仰赖而与之交游。据李言,孙知微与曾守成都的马知节最为相善,而张咏与孙知微纯属神交,连面都没有见着,直到张咏出蜀之时,才得到孙知微所赠二***。张咏有心结交,孙知微却刻意避之,只以画相赠,似乎太过孤傲矫情。其实,张咏所好,可能并不在其画,而在其仙术。

除此之外,从张咏诗文中可知与其交往的道教中人尚有马道人:“逢山长欲便辞荣,见说天台益自惊。绝顶要归终久住,此时无计伴师行。囊携鼎药身难老,路接仙桥眼更明。莫笑官途滋味薄,五湖曾有片帆轻。”(《送马道人归天台》)表达自己现在无法与马道人伴行归山的遗憾。魏道士:“江上萧萧木叶飞,天台狂客杖藜归。莫嫌俗吏勤相顾,曾是嵩阳旧掩扉。”(《送魏道士》)魏道士遗世***的孤高之态跃然目前。刘道人:“嵩阳峰底洞中天,曾共浮丘对掩关。知道高闲少兼济,折腰从此到人间。”(《答刘道人》)刘道人不仅是知道高贤,而且有兼济人世之情怀,因此和张咏情志相通。

张咏还和几位隐者逸人有来往,如祝隐士:“龙钟尘满衣,特特扣柴扉。暂慰经年别,又惊千里归。山川秋末后,风雪雁来稀。莫便长休去,明时待发挥。”(《送别祝隐士》)别离之惊愕,期待之渴望,深情可见。“当年辞聘币,高卧鲁郊西。道与常流别,名将往哲齐。细虫喧四壁,芳草暗前蹊。犹有谈玄叟,时时一杖藜。”(《赠祝隐者》)这位祝隐者,疑为前面的祝隐士。此诗描画出祝隐者高卧不出的风流之姿。孙曹二位隐者:“西洛繁华外,幽奇二隐同。喧卑不入耳,贤达许高风。宫水当门落,僧园旧迳通。看书悲往事,坐石笑晴空。世界搜吟内,山川旷望中。忧人过忧已,岂是卧云翁。”(《赠孙曹二生》)孙曹二生虽然以隐士自居,但却不能完全做到忘怀世事而常怀忧人之心。张白逸人: “昔年吟社偶通邻,常贵高风入格真。名好已期天共歇,性孤翻与世无亲。梁园醉别花烧眼,楚寺秋归鹤伴身。从此幽怀不能说,五湖烟月二京尘。”(《怀张白逸人》)孤高幽怀,难与世人相亲,只能与鹤相伴。

要之,张咏与之交往之隐逸道士,最有影响者是陈抟,其他诸人皆属泛泛之交,当属闲暇之时修心养身企慕之人,大多数只是神交而已。这些类似神仙中人对于张咏养成清心寡欲、淡薄名利的生活行为和心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崇道言论:阴阳论和心论

张咏虽然曾经从学于道教大师陈抟,却实非道教专业人士,故并无论道之专文。他虽无精深理论之思考,但却能将从师所得用于人生与行***实践。

首先是张咏对阴阳之说颇有高论。宋代易学大师王昭素称许张咏“善言阴阳”。张咏的“阴阳”说,今仅见于他与门生李畋论阴阳:“公问李畋曰:子还知公事有阴阳否?对曰:未也。曰:凡百公事,未着字前则属阳;阳主生也,通变由之。着字后属阴;阴主刑也,刑贵正名,名不可改。”张咏把抽象的阴阳学说与其处理行***事务相联系,颇富独创性。

张咏这种对阴阳的解说,自宋代始,就引人注目。如朱熹自云“尝见张乖崖云‘未押字时属阳,已押字属阴’”,并就此对阴阳之说加以发挥:“且如造化周流,未著形质,便是形而上者,属阳;才丽于形质,为人物,为金木水火土,便转动不得,便是形而下者,属阴。若是阳时,自有多少流行变动在,及至成物,一成而不返。谓如人之初生,属阳,只管有长,及至长成,便只有衰,此气逐旋衰减,至于衰尽,则死矣。”朱熹从张咏片言进行发挥,把阴阳观又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高度。

清代学者朱彝尊认为“古今言阴阳者失之泥”,而张咏之言阴阳,乃为善言,故而称许为“善言阴阳者,莫如张咏矣”。

张咏阴阳之说,被视为得之于陈抟。宋代朱熹就曾云:“尝读张忠定公语录,公问李畋云:汝还知公事有阴阳否?此说全与濂溪同。忠定见希夷,盖亦有些来历云云。”又云:“尝见张乖崖云未押字时属阳,已押字属阴。此语疑有得于希夷,未可知。”

其次,张咏之“心说”。

张咏说:“大凡事先题个明心。着过与不及,良由明心不定。”他也对门人论:“李畋苦,既瘳,请谒。公曰:‘子于病中曾得移心法否?’对曰:‘未也。’公曰:‘人能于病中移其心,如对君父,畏之慎之,静久自愈。’”张咏认为,凡事皆可由心而定,疾病也可因为“移心”不治而愈。不仅如此,张咏还把治心与治身、治***、治国联系起来。他有《詹何对楚王疏》一文对此进行阐述,略云:

求其治身,必先治心,治心之本,在乎中正。日思之,月习之,岁用澄明,物无藏照。若是则精神以宁,贪欲不生,心定身休,何往为咎。由此治国,则忠让之人,若百川蹈海,无与逆也;仁***之施,若时雨流天,无与止也。以此选贤,淳直是前;以此授职,无揽厥官;以此治民,本正化均;以此治兵,谋猛相成。

张咏认为,如果治心能够“本乎中正”,则不仅身可修,国可治,天下皆可“号为升平”,而且还能使“***声邪视,拂然不入,谗惑小人,惕息罔暇”(同上),也就不会产生小人奸邪“干***乱国”之事了。所以张咏认为,“由身形国”,治身治心乃是“载治之要”,“未有身未治而国无危者也”。又在《辱斧赞》序文中说:“故圣人之化人也,有心哉!”《唐衢赞》序文曰:“哀乐之大者,贤人之心也。”《苏公堰铭》序:“义苟利物,纵灼身无以惧其心。”《三不欺箴》:“求诸心,行之不回,久而必至。……三之不欺,独因心出。……心为道源,执之诚难。……惟慕惟惧,心焉是刊。”这种治国治***必先治身治心的思想,开启了有宋一代的***治思想之风潮。宋明理学家们的理欲之辩,尤其是陆象山之心学,似也与之有不绝如缕之关系。

张咏的心说,当发端于陈抟之内丹修炼之论,也与道教的修心养性之论同出一辙。张咏持此一端,发而为修身治国理***,也可视为善于修炼者也。

要之,张咏的阴阳之说、心说,皆应是发端于陈抟之学而有所发扬。张咏在治国治***方面,主要秉持儒家之教,也将道家之说运用到实践之中,颇有睿智。同时,他对道教中人的亲近,也使他的生活和性格颇受影响,其崇仙之梦、禁欲修身、炼丹延寿等是其明显表征。

三、崇道之梦与养生实践

有两则文献记载张咏梦见神仙。一是夜梦神和子:

公布衣时常至郑州,宿于逆旅,遇一人气貌甚古,与之语皆尘外事,不言姓氏,自称神和子,质明为别,语公曰:“他日相公候于益州。”后公典益部,疡生于首,祷于龙兴观。夜梦昔年神和子告之曰:“头疮勿疑,不是死病。”及觉,语道士文正之尝收得郑韶处士赠神和子歌,因索而阅之,益异其事。公乃建大阁,上下十四间,号仙游阁。

张咏生头疮到龙兴观祈祷之后晚上就梦见年轻时遇见的尘外之人神和子来告之无以此疾为忧,张咏似乎以为自己得此疾病必死,而得神和子之言后乃为之放心,于是感之而为之修建仙游阁。

二是梦谒紫府真君:

乖崖公在成都府,尝夜梦谒紫府真君,接语未久,吏忽报请到西门黄兼济承事。兼济以幅巾道服而趋,真君降阶接之,礼颇隆。尽,且揖张公坐承事之下,询顾似有钦叹之礼意。公翊旦,即遣典客诣西门请黄承事者,戒令其常所衣服来。比至,果如梦中所见。

黄兼济因不为嗜欲所惑而能够积善行德,所以得到神明的善待位居张咏之上。

张咏不仅数次梦见神仙,他还为二郎神奏请封号。明代孙宜《三神记》云:

三神者,华容东山三神也。按嘉州志,神赵姓,名昱,蜀青城人,与道士李珏游。隋炀帝征为嘉州太守。州有巨蛟为害,昱募船,率千人临江鼓噪,自披发仗剑入水,天地昼晦,顷之云雾开朗,昱提蛟首,奋身出江水,咸赤蛟害遂除。开皇间,挈家入山,踪迹不复见。民感其德,已因运饷往,见其乘马引犬,一童子腰弓手弹以从,驺仗如平生云。唐太宗封神勇大将,庙祀灌口。玄宗幸蜀,进封赤城王。宋真宗时,张咏镇蜀,蜀乱,咏祷之,获助平蜀。事闻,封川王清源妙道真君。

也许张咏此举除了迎合蜀人之习俗,使之依附之外,还有崇拜二郎神之威武显灵之意。

张咏与修道之人的交往,使其在生活上以清俭寡欲绝情而闻名。宋元人皆称其薄情寡欲,无声色之好。他的门生李畋曾说张咏所寝简陋,“禅室不如”。宋祁说他“无膺之妾,无杂吊之宾,终齐事而乃瞑取禅书而颂”。沈括《梦溪笔谈》卷25记载蔡君谟尝《书小吴笺》云:“张乖崖镇蜀,当遨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蔡宽夫云张咏“性极清介,居无妾媵,不事服玩”, 并云其“朝衣之外,燕处惟纱帽、早绦、一黄土布裘而已。至今人传其画像,皆作此饰”。朱熹亦云张咏于王均李顺之乱时单骑赴任益州,当时“官于蜀者多不挈家以行,公知官属惮其严,莫敢畜侍婢。公不欲绝人情,遂自买一婢以侍巾栉,自此官属稍稍置姬侍矣。公还阙,呼婢父母,出赀以嫁之,仍处女也”。元胡炳文撰《纯正蒙求》卷中“乖崖角带晏婴狐裘”记载:“宋张忠定公乖崖,刚毅寡欲,惟著皂袍,角带不事外饰,自奉养,逮于服玩之具,则寡薄俭约,虽寒士不若也。公退静室,焚香***。聚书万卷,往往手自较正。绝无声色之好。”张咏的衣服除了朝衣之外,就只有一件黄土布裘,衣服上面也没有任何装饰,就如一介寒士。公务之余,就在静室里焚香***,如道人僧侣之修炼。由此可见张咏虽身处尘世之中,但却以出世脱俗的方外之面目自处,而无俗世之人的服玩声色之好。张咏如此绝情寡欲,实际上与道教要求清心寡欲的修炼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道书认为,如果恣意极情,不知自惜,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则折,将溃之岸值波先颓,所谓“欲多则损精。人可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三元延寿参赞书》卷1)。

张咏不仅沉迷于神仙之事,而且自身也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比如他能预知自己的死期,与人彻夜长谈能够抑制邻居疾病发作,而且当他沐浴之时则化为猿猴之形,这些怪异之说与张咏沉迷于道教的修炼有深切关联。与有神仙之术的神和子失之交臂,令他“怅然自失”;与神仙中人的孙知微始终不得一见,也让他惆怅叹息;他还说:“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终约到蓬瀛。”这真切地道出了一生奔忙于尘世之中建功立业威名赫赫的张咏的另一张面孔。宋人于镇由衷地说道:“乖崖事迹满世,咸谓公弄九霞,酌天醴,出入清都者,久矣。及得传傅霖事,然后知其为真仙无疑。”张咏被看作了真正的神仙中人。

道教的修心养性,淡薄名利,使张咏与那些恋恋世禄者,犹如霄壤。要之,张咏既有安邦之高致,同时也深浸道教之熏染。这位既能建立显赫之伟业,又能闻世外之道的张咏,就成为宋代文人之典范了。

(本文系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751091)

注:

①《史记》:“危身奉上曰忠”,“大虑静民曰定”。中华书局,1959年,第24-25页。

②蔡正孙编《诗林广记》后集卷9“陈希夷”:“希夷,名抟,字***南。负经纶之才,历五季乱离,游行四方。志不遂,入武当山,后隐居华阴山。周世宗召至京,赐号白云先生。太宗朝再召,赐号希夷先生。”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第九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779页。

③释文莹撰《湘山野录》卷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4页。江少虞撰《事实类苑》卷47“张乖崖”条之记载除个别字句的差异,其余皆同。

④张咏著《张乖崖集》卷5,张其凡整理,中华书局,2000年,第43页。宋蔡正孙编《诗林广记》后集卷1题为《寄陈希夷》:“性愚不肯住山林,刚要清流拟致君。今日星驰剑南去,回头惭愧华山云。”

⑤赵麟撰《侯鲭录》卷8:“张乖崖自成都召还华山寄陈抟诗云”,中华书局,2002年,第204页。《张乖崖集》卷5此诗题为“途中”:“人情到底重官荣,见我东归夹路迎。不免旧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浮名。”《记纂渊海》卷24记“应被华山高士笑,天真丧尽得浮名”二句为王旦,似误。

⑥王辟之撰《渑水燕谈录》卷2,中华书局,1981年,第10页。《宋朝事实类苑》卷36“张乖崖”条同,第470页。《青箱杂记》卷10:“公布衣时素善陈抟,尝因夜话谓抟曰:某欲分先生华山一半住得无?抟曰:余人则不可,先辈则可。及旦取别,抟以宣毫十枝、白云台墨一剂、蜀笺一角为赠。公谓抟曰:会得先生意,取某入闹处去。”中华书局,1985年,第107-108页。

⑦朱子纂集《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10“陈抟希夷先生”,宋蔡正孙编《诗林广记》后集卷9“陈希夷”录《闻见录》云:“抟隐居华山,太祖召,不至。太宗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顾问甚久。送中书见宰辅,丞相宋琪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曰:‘抟不知吐纳修养之术,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上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明之主,正是君臣同致理之时。勤心修炼,无出于此。’琪等以其语奏,帝益重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780页。

⑧《张乖崖集》卷5《寄傅逸人》,第48页。宋江少虞撰《事实类苑》卷42“旷达隐逸”张乖崖:“寄语巢由莫相笑,此生终不羡轻肥。”第557页。

⑨《宋诗纪事》卷3。宋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51“傅霖来访”:“张乖崖少与逸人傅霖同学,公既显达,求霖三十八年,不可得。”

⑩吴曾撰《能改斋漫录》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08页。

王称撰《东都事略》卷45,《宋史》卷293记载大致与此相同。宋胡仔撰《渔隐丛话》前集卷25引《西清诗话》之记载与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卷153 “逸人来报”条,描写二人此次相见情形更为细致,可参看。

曾编《类说》卷15《傅逸人》,赵麟撰《侯鲭录》卷6“傅逸人诗”:“赠张忠定诗云:‘忍把浮名卖却闲,门前流水对青山。青山不与人无事,门外风花任往还。’”第163页。《宋诗记事》卷3与此同。

《张乖崖集》卷2《寄程说傅逸人》,卷3《寄傅逸人》《每忆家园乐蜀中寄傅逸人》《郊居会傅逸人》《再会傅逸人》《贻傅逸人》,卷5《寄傅逸人》《阙下寄傅逸人》,宋曾编《类说》卷15“傅逸人诗”录张咏两首答诗,其中《题壁》云:“寒蛩入夜忙催织,戴胜春深苦劝耕。人若无心济天下,不知虫鸟有何情”,《张乖崖集》漏收。

《张乖崖集》卷3《每忆家园乐蜀中寄傅逸人》:“淳化末,余直省密使人诱傅意,勉之仕进。傅以为荐已是相也,虚名何济。遂止。”

苏辙撰《龙川别志》卷下,中华书局,1982年,第99页。

曹学撰《蜀中广记》卷68:“神和子,仙人屈突通也。宋时遇张咏于京师,及守成都,见其像于天庆观云。”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239著录此诗为唐代王毂,《全唐诗》卷694也著录为王毂诗。王毂,字虚中,宜春人,乾宁五年进士第,官终尚书郎,集三卷,存诗18首。

《事实类苑》卷44“张乖崖”条,第583页。

郭若虚撰《***画见闻志》卷3:孙知微,字太古,眉阳人,《宣和画谱》卷4所载与之同。刘道醇撰《宋朝名画评》卷1:孙知微,字太古,彭山人。《四川通志》卷38:宋孙知微,字思邈,成都人。《大清一统志》卷294:孙知微,字思邈,蜀人。孟蜀时,隐居青城山。《宋朝名画评目录》卷1“妙品十五人”,孙知微位于其中。文同《丹渊集》卷3有《孙知微画》诗:“太古奇伟士,精思独于画。驰心入茫昧,万物赴挥洒。当时一名重,顾陆非尔亚。卓哉青城笔,妙绝冠天下。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写。吾恐千载后,是终无继者。”

李撰《隅斋画品》“雪钟馗”,《蜀中广记》卷108。

郭若虚撰《***画见闻志》卷3。

刘道醇撰《宋朝名画评》卷1。

《宣和画谱》卷4。

李撰《隅斋画品》“雪钟馗”:“余外曾祖正惠马公知节守成都,知微日居府中,相从甚善,得画最多。马公解所服金带赠之,即系于袍上。人见其标韵萧散,白衣金带,皆以为孙思邈、李太白也。马公在前朝贵人中最名识画,一时公卿家画往往听其审定。盖久与知微语,得辩之要故也。”

王士祯撰《居易录》卷27:“峨眉山有两孙思邈,一唐初人,一宋人,与张乖崖善。见山志第十八卷。”

《张乖崖集》卷3,第29页。

《张乖崖集》卷5,第49页。

《张乖崖集》卷3,第30页。四库本题作《赠祝卜隐者》。

《张乖崖集》卷4,第32页。

《经义考》卷16,王氏昭素《易论》:“善言阴阳者,莫如张咏矣。”

《张乖崖集》卷12,第131页。

《朱子语类》卷94,“问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太极否”,第2390页。

《经义考》卷16王氏昭素《易论》。

《朱子语类》卷93 ,第2357页。《朱子语类》卷94,第2391页。

《张乖崖集》卷13,第140页。

《张乖崖集》卷12,第131页。

《张乖崖集》卷5,第51页。

吴处厚撰《青箱杂记》卷10,第108页。《鹤山集》卷49《简州三贤阁记》:“成都之天庆观仙阁,故有张忠定公绘象。”

《事实类苑》卷46 ,第583页。

《救荒活民书》卷下与《人谱类记》卷下所记黄兼济事相同。由张咏在蜀之日所行救济之方法,也大略如此。黄兼济也因不为“悭慢贪嫉,强横奸诈”而得到真君所重,位列张咏之上。可见,此所谓梦谒紫府真君,很可能是张咏为了促使蜀中富民赈济灾民而假其神道威利之的权谋之术。

《明文海》卷370,《山西通志》卷164,“二郎庙在南仁都相”记载:“宋征行千户闫万困于边外,遇二郎神,骑白马顷刻抵南仁祠。后万感神贶,屡修。明嘉靖末孙荣先撰记。《搜神记》神姓赵名昱,隋炀帝时为嘉州守,斩蛟除害,蜀人立祠灌口。唐太宗封为勇将***,明皇加赤城王。宋真宗朝,张咏奏请,锡号清源妙道真君。”

《张乖崖集》卷12,“公室中无侍婢,服玩之物闲如也。李畋尝侍坐庑下,因谓公寝,禅室不如”,第131页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44,宋祁《张忠定公咏行状》。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9。

《宋诗纪事》卷6,第156页。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3。

《宋诗纪事》卷6:“《蔡宽夫诗史》:乖崖少喜任,学击剑,尤乐闻神仙事。性极清介,居无妾媵,不事服玩,朝衣之外,燕处惟纱帽、早绦、一土布裘而已。至今人传其画像,皆作此饰。”可见张咏经常以方外人之面目示于世人。

《宋史》卷293:“初,咏与青州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曰:‘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霖笑曰:‘别子一世尚尔邪!是岂知世间有傅霖者乎?’咏问:‘昔何隐,今何出?’霖曰:‘子将去矣,来报子尔。’咏曰:‘咏亦自知之。’霖曰:‘知复何言。’翌日别去。后一月而咏卒。”第9803页。元陈世隆撰《北轩笔记》云:“前居蜀时,曾留实封文字一卷与僧希白,曰:‘候十年后某日开视。’至期发函,乃公自题画像也。公果以是***。”

宋马纯撰《陶朱新录》:“张乖崖与傅逸人有旧,诱之仕。傅曰:‘前已是相许也。’遂止。开宝中,张与傅会于韩城,终夕谈话,诸邻病者皆不发。”

《能改斋漫录》卷18“前辈猿蛇之精”:“偶读臧荣绪《晋书》称郭璞有人见其睡形变龟,云是龟精也。予乃知前辈张乖崖浴为猿,蔡君谟睡为蛇,其说不诬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20页。

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57:“屈突无为,成都人,有神仙之术,自号神和子,越百年,尚著灵异云。宋张咏常遇道士于郑州,谓咏曰:‘我神和子也。异日见子于成都。’后咏守成都,忽于天庆观壁上见一道人,肖郑州所见,视其题曰神和子。咏怅然自失。”中华书局,1983年,第834页。

《张乖崖集》卷3《登黄鹤楼》,第22页。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卷42“旷达隐逸”之张乖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58页。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张咏的神仙之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张咏的神仙之梦

学习

自我鉴定300字大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鉴定300字大专,内容包括函授自我鉴定300字大专,自考大专自我鉴定范文300字。在毕业时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向社会时,也要给自己做一次完美的毕业生自我鉴定。下面由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大专自我鉴定3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学习

追忆恩师刘东海先生

阅读(31)

著名武术家、李氏查拳继承人、我的恩师刘东海先生是我国武术界可敬可亲的前辈。他为李氏查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他无愧于“李氏查拳一代宗师”这一称谓。说他可敬,一是他是个聋哑人和正常人习拳弄棒不同,他的一招一式都

学习

珠儿,一朵绽放在《红字》中的野玫瑰

阅读(40)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长篇小说《红字》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海斯特的女人的命运历程。小说以红字为中心线索,用象征手法和丰富的心理描写,塑造了海斯特,丁

学习

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内容包括央行谈推进农信社改革,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难点。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自2000年7月江苏省开始农信社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银行化的

学习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复兴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复兴,内容包括朱熹白鹿洞书院原文及译文,朱熹白鹿洞书院中最有名的句子。摘要: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确定白鹿洞书院办学规条和宗旨。关键字:朱熹白鹿洞书院复兴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84

学习

普米自治县普米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普米自治县普米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内容包括关于普米族文化的主题,普米族民间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看待文化发展,以及如何面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是当

学习

当代著名奔马画家陈日新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著名奔马画家陈日新,内容包括奔马画家是谁,中国当代奔马画家陈日新。艺术简介陈日新,男,北京市人,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生。现为北京青云书画院院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奔马画家。陈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孩时受过徐悲鸿大师的

学习

紫薇花开花落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紫薇花开花落,内容包括紫薇花重开免费阅读全文,紫薇花开无寻处全文免费阅读。一紫薇认识乔楠的时候,她20岁,是武汉大学品学兼优的大三女生,穿白裙子,平跟鞋,长发如黑色丝缎流淌下来。大学校园是爱情生活的花园,有男生明里暗里向她

学习

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逆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形式。正向思维与

学习

吃牛鞭能“壮阳”吗?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吃牛鞭能“壮阳”吗?,内容包括牛鞭和什么中药补肾壮阳,牛鞭壮阳汤搭配药材。王先生正届壮年,身体很结实,可最近在方面出现了一些麻烦。他听人说,吃牛鞭能起到“壮阳”的效果,可是王先生吃了一段日子却并不见效,这是怎么回事呢?其

学习

难忘的犁耙

阅读(26)

儿时,我经常去河北农村姥姥家。在姥姥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大人下地,看他们干农活儿。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看大舅犁地耙地。那是我认为最了不起、难度最高、最有观赏价值的事情。先不说别的,仅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就能让我兴奋不已:大舅到

学习

唐代僧人泓师考述

阅读(96)

[摘要]唐代僧人泓师以占相堪舆之术游走于王宫贵胄之间,反映了利用俗世技艺推动佛教传播与发展的特殊方式。僧人习学相面、堪舆等世间技艺,正是大乘佛教习学世间诸法观念影响下的写照。武周及中朝、睿朝二朝佛教的极盛发展为泓师的活动提供

学习

杭州地区桂花栽培及养护技术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杭州地区桂花栽培及养护技术,内容包括桂花栽培地点,南京桂花种植技术。桂花(OsmanthusfragransLour.)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又称木犀岩桂、金粟、九里香等,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现代城市绿

学习

浅析《古文字学导论》中的俗字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古文字学导论》中的俗字,内容包括古文字学基础知识,古文字构形研究与古文字考释。汉字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俗字,唐兰先生的《古文字学导论》是文字学方面的一部重要作品,然而书中也存在大量的俗字。对俗字的研究虽然比不上

学习

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第三首赏析

阅读(38)

【内容摘要】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第三首是他的改编曲之一。本文简述了李斯特钢琴创作的风格特点和钢琴改编曲《爱之梦》的创作背景。对乐曲的曲式、主题、旋律、调性、和声以及音乐风格、情感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欣赏。【关键词】

学习

沈周:神仙中人

阅读(27)

AsthefounderofWumenschool,ShenZhouplayedasignificantroleinguidingitsdevelopment.Shendevotedtohiscareerformanyyearsandachievedgreatsuccessinthefieldsofpoetry,paintingandcalligraphy.

学习

庙小神仙多――难忘北京车辆段岁月(四)

阅读(34)

近日从网上看到,北京车辆段目前有职工五千余人,可谓兵强马壮。昔日车辆段附近的第一机床厂、北京齿轮厂、北京内燃机总厂等国有大企业如今已纷纷搬迁或破产。1969年到1978年,我曾在北京车辆段工作,当时段里仅一千多人,不仅人少,级别也低

学习

伟大城市之梦

阅读(28)

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给城市植入了各式各样的形体,附加了无穷无尽的意义,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否认,那些真正伟大的城市,正是能够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好的城市。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

学习

德隆的民营金融控股集团之梦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德隆的民营金融控股集团之梦,内容包括德隆集团重组上市公司名单,德隆集团是上市公司吗。在严密的监管下,德隆通过独特而隐晦的手段控制了十余家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已经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但是系统的风险正越来越大20

学习

EICU之梦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EICU之梦,内容包括eicu实习方案,eicu实训总结。王春亭是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会长兼重症医学质量与安全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从事重症医学专

学习

追逐创造之梦的付琪

阅读(35)

我第一次听付琪上课还是在1991年的冬天。那一年,哈尔滨市在师大附中举办了一次高三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研究活动,执教的就是付琪――那时的他三十出头,风华正茂。我记得,那天他讲的是《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结合一则关于“巴豆药效”的材料作文进

学习

神仙蛋/八宝豆腐

阅读(42)

神仙蛋文/秦林“神仙蛋”是誉满江南的地方名菜。因为此菜是通过人们采用很“隐秘”的手法,把蛋中的黄换成了肉馅,成菜风味特异,一般的食客待吃到嘴中方才发现其中的奥秘,不禁喜从中来,故被称为“神仙蛋”。神仙蛋的诞生还有段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