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中世纪起,就不断有观月者声称在月亮表面上看到了行影不定、转瞬即逝的光学现象。关于这些神秘“月光”的报道断断续续地一直持续到现代。著名天文学家帕特里克・摩尔把这种光称为月球瞬变现象,英文简称LTP。另外也有人称其为瞬变月球现象(TLP)。
在声称自己看到了月球瞬变现象的早期观测者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威廉・赫谢尔。1787年4月19日和20日夜里,这位天王星的发现者在月面上监测到了三个光点。他认为那是三座火山,其中两座处于休眠状态,另一座当时正在喷发。
月面上是否有活火山,人们已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近代还有人认为,月坑就是死火山。现在人们已经清楚,月坑天论是形状还是形态,都确定无疑地表明它们是撞击事件的产物。
基于这一思想,专业天文学家已认定月球是一个沉寂的星球。正因为如此,许多人仍对月球瞬变现象持怀疑态度,称那是观测者“看走了眼”,甚至将其斥之为“奇谈怪论”。
难辨真假
月球瞬变事件的表现多种多样,没有一定之规。它们有时表现为月面亮度或颜色的意外变化,而有时观测者们又称那里有雾霭暂时遮住了某些月貌。赫谢尔看到的月球瞬变现象是闪光,现在也常有人宣称他们看到了类似景象。
毫无疑问,报道中的有些所谓月球瞬变现象其实是因观测误差造成的。尤其是在用折射望远镜观测时会产生奇特的色彩,这可能会使初学者被迷惑。另需指出的是,反射望远镜中的像差也会“愚弄”粗心人。然而,许多月球瞬变现象的报道是出自经验老到的观月者。有一种很有趣的方法可用来观察颜色的变化,那就是交替使用红色和蓝色滤光镜来观察月亮。有些月球瞬变现象的特征是在所观测的月球景观的一小部分上出现红色闪光,彩色滤光镜会有助于确认这些现象。
月球上的确有些地方显得比其它地方活跃。例如,阿里斯塔克月坑对于渴望看到月球瞬变现象的观月者来说,很久以来就一直是个“热点”。迄今这里已有超过400起月球瞬变现象的记录,大大多于其它任何地点。事实上,离它最近的柏拉***和普罗克勒斯月坑每个只有刚过100起的事件记录。但人们尚不清楚,阿里斯塔克月坑所得的“高分”是否仅仅是因为想一睹月球瞬变现象的人受该坑“名气”的影响而更多地把镜头对准了那里。
为了从已知事件数据库中消除掉这种系统性偏差,弗朗西斯L.里奇自己设立了称为“扫视月球”的一个项目。他和他手下的研究小组致力于对月面进行系统性测绘,观测月球瞬变现象,并协调来自世界各地其它观测者的报告。
美国航宇局也对月球瞬变现象进行了研究。该局现有一份目录,上面列有约1500份月球瞬变现象报告。这些报告最早可回溯到16世纪,但最可靠的还是那些1900年之后的报告。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邦尼・伯拉蒂在“克莱门汀”号探月卫星沿绕月轨道工作了71天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最新、最好的探月数据后不久,牵头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有关月球瞬变现象的报告,发现这些事件都发生于月海边缘以及月坑内。
利用“克莱门汀”号发回的高质量月球***像,这些研究人员开始寻找与月球瞬变现象“有染”的各个地点相互间所共有的一些特点。他们注意到,皮加德和阿尔芬萨斯月坑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具有淡蓝色光谱,这说明这两个月坑内有非常新鲜的土质(此处“新鲜”的含义是月壤还没有因暴露给太阳风而退化)。对于一个死寂的世界来说,这是很不寻常的。
水落石出?
据伯拉蒂推断,出现新鲜月壤的原因是那里发生了塌方,月坑坑壁上的月壤崩坍下来,掉到了“碗底”。塌方造成的一个后果是尘土被扬起到月面之上。另外,挥发性气体也会在这场“运动”中“***”自己。由于阿尔芬萨斯月坑曾在1958年有过一次“气体散发”型月球瞬变现象的报告,所以上述假说似乎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同从月面上逸出的气体一样,扬起的尘土也会使阳光发生散射,从而引起罕见的遮蔽现象。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最可信的理论就是:月球瞬变现象是由陷埋于月面下的气体“自谋出路”逸出月面引起的。当然,阿波罗探月任务探测到了从阿里斯塔克月坑和从某些月海的“海边”上渗出的氡气,而这些地方都与已观测到的月球瞬变现象有很大干系。
有证据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也能引起月球瞬变现象。1965年,观月者日丹尼克・科佩尔用照片记录下了月面上广大地区(特别是开普勒月坑附近)的一次发亮过程。这一发亮过程整个晚上反复了两次,此后逐渐减弱,最终恢复正常。在这些瞬变现象发生前不久曾有过太阳耀斑活动的报告,所以科佩尔当时感觉它们可能是太阳耀斑活动造成的。然而,他后来通过计算认定,这次太阳耀斑释放的亚原子粒子所含的能量不足以引发所观测到的发光水平。科佩尔的结论是,如果太阳耀斑与此有关,那么必然有人类尚未认识的物理过程在起作用。
有全球观月者不懈的关注和努力,月球瞬变现象的研究还将继续下去。或许只有等到人类重返月球进行现场勘测的那一天,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这些有趣事件的真相。到时候我们还可能发现,月球从地质学角度来说并不像我们目前认为的那样沉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虚虚实实的月球瞬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