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既为我们提供了“道”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达到“道”的路径以及判断是否获得“道”的标准。与其他词相比,“一”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可以自由地在各个词性之间,也即在人为的词性分割的各个世界之间自由跨越。可以说“一”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类似于康德意义上的“统觉”功能);那么,在语言难以综合地表达“道”的全部方面的时候,“一”的丰富性与简易性就为庄子直观而真切地揭示“道”、探索“道”、体会“道”、把握“道”乃至最终达至“道”提供了一种本体论和方***兼备的桥梁;由此,“一”就构成了“道”的线索。
关键词:一 道 词性
一.语法上庄子的“一”
通过对全书的整理,《庄子》全书共233处关于“一”的论述,其中非引用的大约210处。这些论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数词或名词
名词用法在全书中是最常见的,其中用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最小的正整数,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第一)、“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德充符》第五)、“识其一,不识其二”(《天地》第十二)、“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秋水》第十七)等;
(2)序列数的第一位,这主要体现在外篇和杂篇中,如“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山木》第二十)、“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列御寇》第三十二)等;
(3)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如“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在宥》第十一)、“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达生》第十九)等;
(4)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如“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田子方》第二十一)、“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也,田禾一睹我而齐国之众三贺之”(《徐无鬼》第二十四);
(5)关于名词的一些特殊用法是全书的重点,主要是将“一”等同于“道”后者等同于道的境界,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齐物论》第二)、“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天地》第十二)、“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缮性》第十六);也有用“太一”表示“道”的,如“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天下》第三十三);
(6)关于“一”的另一种特殊名词用法是用“一曲”或“一察”来表示“一孔之见”或比较片面的见解”,如“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天道》第十三)、“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则阳》第二十五)、“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天下》第三十三)。这种用法可以看做对“一”的“一方面”的意思的引申。
2.形容词
关于“一”的形容词用法主要是表示“一样的、一致的、相同的”含义,如“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萁_,则所用之异也”(《逍遥游》第一)、“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鳎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齐物论》第二)、“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第六);另外也有不少关于“专一”的形容词用法,如“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人世间》第四)、“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天道》第十三)、“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第十五)等;除此之外,还有几处表示“纯一”的用法,如“老聃曰:‘小子少进,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天运》第十四)、“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缮性》第十六),这种用法可以看做是对“道”的一种引申。
3.副词
“一”用作副词时,在文中主要表示为“一旦/一经”等条件句,或者表示“一概”“从始自终”。前者如“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l箧》第十),后者如“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庚桑楚》第二十三)、“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应帝王》第七)。当然,副词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尤其是在连用方面,如“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其卒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天运》第十四),这里的“一”连用就表示“一会…一会…”或者“忽…忽…”同样的例子如“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田子方》第二十一)。
4.动词
“一”作为动词本身并不常见,但在《庄子》中有不少采用了其意动用法,如“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大宗师》第六)、“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命曰天放”(《马蹄》第九)、“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至乐》第十八)、“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知北游》第二十二)。可见,“一”的动词用法主要表示“将…视为一样/变得整齐划一”“集中”等意涵。
5.特殊词性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特殊用法外,“一”在《庄子》一书中本身还有一些较为奇特的用法,之所以成为奇特是因为这些用法很难划分到某一个具体的词性上,如“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天道》第十三),明显这里的“一”兼有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既表示“专一”也表示“专一”所达到的虚静的状态;再如“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谁乎!”、“何谓人与天一邪?”(《山木》第二十),两者中“天一”都是“混同为一”的意思,这种特殊的用法往往是指在形式上是一个动词,而同时在内容上却蕴含着一个动作的结果。
二.“一”的内涵与推定
关于“一”的解释,上面的划分已经将其内涵比较突出的展F出来了。这里要说的,恰好是根据“一”的不同词性还具体分析“一”与全书内容的关系。试略论之: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庄子在全书中不止一处直接将“一”或者“太一”等同于“道”“至道”或者“得道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除了上述的例子,还有“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田方子》第二十一)。而且,“一”的名词用法具有比较功能,如“一曲”“一察”的含义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而“勇士一人,兄于九***”,则表明“一”的巨大威力,这显然利于展现“道”的内涵。
其次,如果说名词性的“一”内涵了“道”的内容,则形容词性的“一”则给我们展现出了“道”的状态,即一种体悟“道”的标准,这种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天地混同、万物归一”的静虚境地,即“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天道》第十三)。这种状态的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就是“专一”,即首先要达到一种精神集中的状态,“一而不变,静之至也”,这样才能体会到“道”的状态。
副词性质的“一”尤其是展现倏忽变化内涵的“一”,如“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这种变动不居,从反面衬托了“道”的恒定,也揭示出了“道”在自然状态下的一种内涵,与名词性“一”相得益彰。
最后,动词性质的“一”则为我们提供了人达到“至道”的途径,“心斋”“坐忘”则比较精准地概括了这条路径。“心斋”不是祭祀斋戒,也是不是用耳听、用眼看,而是用“心”去感受“气”,最终获得上述的“静虚的大道境界”,“坐忘”同样是“丢却”(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身躯,“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大宗师》第六);它们的共同前提是在“齐一”[1]的世界观之下,集中精神体会大道。
三.“一”与“道”的关系总结
由此可见,“一”既为我们提供了“道”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达到“道”的路径以及判断是否获得“道”的标准。与其他词相比,“一”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可以自由地在各个词性之间,也即在人为的词性分割的各个世界之间自由跨越。可以说“一”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类似于康德意义上的“统觉”功能);那么,在语言难以综合地表达“道”的全部方面的时候,“一”的丰富性与简易性就为庄子直观而真切地揭示“道”、探索“道”、体会“道”、把握“道”乃至最终达至“道”提供了一种本体论和方***兼备的桥梁;由此,“一”就构成了“道”的线索。
参考文献
1.[古]庄周.《庄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6
2.[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7
注 释
[1]这里牵涉到庄子“齐物论”的理解,现在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将等量看待“物论”,即辩家所争本是无标准、无意义的,因而从“道”的角度看,“物论”同一,没有差别。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从标准各异就能否认“物论”的意义呢?个人认为,这必然需要一个基础,即从“道”的角度看,首先是“物”本身是“齐一”的,然后才是“物论”齐一的。但是“物”的“齐一”不是说没有差别,相反庄子认为正是差别演奏除了美妙的音乐,圣人也不会将所有人的性情规划为一致,显然这种“齐一”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齐一。
(作者介绍:吕湘阳,***团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