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看到这个回答,您一定在想,孔融让梨不是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的吗,为什么不让梨呢?该名小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
然而,这个回答虽然反映了孩子真实甚至有点“萌”的想法,却“萌”不倒判卷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落在了考卷上。“这道题也没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请网友们评评理。这条微博被网友争相转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有网友说被这位可爱的小朋友“萌”倒了,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答题不好,谦让是一种美德,还是不能丢的。您觉得呢?
面对争议和讨论,这位小学生家长表示:“其实,我的孩子并不自私,他懂得分享,每天吃饭都会给我、他妈妈还有奶奶夹菜。”这位家长对这件事情颇感无奈。他打算一直都保留着这条微博,“可能过10年后给儿子看,会非常有意思。”
(来源:《新闻晚报》、《东南快报》等)
观点交锋
观点一:学完课文该学会让梨
既然学完了《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就应该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如果学了课文却学不会让梨,“那课文不是白学了吗?”所以,我们认为这题应该判错。
观点二:“我不让梨”的真诚更是一种高尚
比学会谦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真诚。要明确的是,不谦让不等于
自私,自己手中的梨相当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如何处理,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因此,我们可以宽容不谦让现象的存在,但我们不能宽容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为了成绩而撒谎。因此,对于改卷老师的判错之举,我们也应该打一个大大的红叉。
然而,为了得到分数而撒谎,在当下的教育之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不真诚的满分作文”曾经就被当作一个教育话题拿来讨论。在大量的满分作文之中,有那么多的假话套话,比如说,小学生喜欢扶老人过马路、小学生将父母给的钱当作拣到的钱交给了警察叔叔、娇生惯养的小学生突然学会了做饭把父母感动得一塌糊涂……面对这些主流得不能再主流、高尚得不能再高尚、虚假得不能再虚假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当下教育的罪恶。可以说,这样的教育与评分方式是在完成道德绑架——非主流就一定是错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高尚起来。殊不知,做一个“不让梨”但真诚的学生,本身也算是一种高尚。(王传涛《中国青年报》)
观点三:“孔融让梨我不让”的两难选择
到底谁是谁非呢?其实,不管是考题本身,还是道德争论,都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这是一种观念争论陷阱。就道德而言,“让梨”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值得尊敬、鼓励和赞赏;但是,就考题而言,不应该呆板地设置“标准答案”,而且,学生回答“不让梨”的诚实也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上,孩子暂时不懂谦让也不是一种恶,这个答案未必就证明孩子是自私的人。更不应因此而引发孩子不敬老的道德忧虑,孩子不说假话,究竟关乎什么样的道德问题,也无法定论。
争论到此,“让梨”与“不让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悖论”:到底是“敬老”对,还是“诚实”对,把学生置于一种两难选择的境地,但让孩子违心地说“道德假话”,肯定不是教育的目的。(王捷《燕赵晚报》)
观点四:“孔融让梨”和“约翰争梨”,谁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更合理
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没错,但是更应该通过引导和培养,而不仅仅是通过一篇课文、一道试题。用现代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孔融让梨”,答案也必然不是唯一的。网上流传着“约翰争梨”的故事:一个美国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她的孩子都想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于是妈妈说,门前有3块草坪,谁能够把草坪修剪得又快又好,谁就能得到这个苹果。最后,一个叫约翰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赢得了这个最好的苹果。
“孔融让梨”和“约翰争梨”,谁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如果让现代人来选择,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约翰争梨”而不是“孔融让梨”,因为“约翰争梨”更公平公正、更符合人性。(苑广阔《济南日报》)
话题拓展
“孔融让梨我不让”不是一道简单是非题;学生不让梨该谁有“压力”;
学会谦让与学会真诚;美德与真实;多元与理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生答“孔融让梨我不让”被判错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