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滇缅公路要在怒江上架一座桥、也就是滇西公路干道上那座有名的“惠通桥”,当时桥的主体使用的是几十根巨大的铁链和钢缆,每根铁链有200多米长,是由英国人监造的,由水路运到缅甸的腊戍,而从腊戍运到龙陵县松山下的怒江边就要坌靠中国人自己了。当时滇缅公路还没有完全修通,更不可能有任何重型机械,从松山岭到怒江边全是坡度为60度-70度以上的陡坡,而且只有羊肠小道可走。当滇西马帮的锅头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时,腾;中的马帮锅头提出了用50匹马结成连环结的运输方案,也就是将大铁链在每匹马上左右盘结,连成长蛇阵,每匹马由二三个赶马人驾驭,在统一的号令下一起动作。这个方案滇西帮的赶马人一致认为可行。决定联合行动,并空前绝后地进行了联合模拟演练。
正式运输那些大铁链的日子,几乎成了滇西山民们的节日.拉着铁链子的大型马帮所到之处,乡民们扶老携幼,给马帮送水送饭,送鸡蛋送点心,沿途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唱着山歌调子给赶马大哥们加油鼓劲。到了夜晚,情形更是壮观,从松山岭到怒江边的几十里山路上,漫山的松明火把,调子山歌互答,打趣调笑声此起彼伏……形成了西南抗日战争时期一道壮丽的独特景观。在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之后,这座凝聚着民族浩气的西南最大的铁索公路桥,硬是用人背马驮的方式建成了。
在1942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昆明大西门龙翔街风翥街一带的茶铺和小酒馆里,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马锅头,他们总像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满身热汗涔涔,大碗地喝着热茶,大声地说着话。还有些高鼻子蓝眼睛的盟***美国人与这些来自滇西、滇南的马锅头们一起抽毛烟,喝粗茶,说笑,甚至跟着马锅头们一起换马掌,学着割皮条。他们非常欣赏马锅头们的毡帽、皮领褂和皮围裙,说他们在家乡时就穿类似的服装,只不过他们的皮裤为了骑马方便在前面分了两叉、而中国赶马人用的是整块的围裙;就连这里的烟草、马粪混合的味道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种亲切感。原来。有些盟******人在参战前就是美国西部的农庄弟子――美国牛仔,在他们了解了这些高原赶马人的生活后,竖着大姆指亲切地称中国的马锅头们为”滇牛仔”。
吉普车,在二战时期几乎成了美国大兵南北征战、横行世界战场的一种象征,它轻巧、灵活,机动,可以适应许多恶劣的地形和路段,甚至可携带重机***、高射机***、无后座力炮等轻型火炮直接投入战斗,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一千最具代表性的类型,至今在人们心目中它仍是一种”硬汉”的象征和“酷”的代表。但谁又能想到,当吉普车刚进行最初的创意和研制时,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过:吉普车的设计,应该相当于中国云南山地的一匹驮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云南不起眼的山地驮马给了这现代化的汽车“最初的设计灵感”。可见当年云南马帮的驿运给世界印象之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马六甲海峡、马来西亚,并北上攻占,了缅甸全境,中国抗战后方与世界相连的最后一“根”输血管”――滇缅公路被彻底封锁了。此时,为抡运战争物资,将这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进行下去,美国飞行员陈纳德土:校率领着他组建的第十四航空队(义称”飞虎队”),为避开日***零式战斗机的巡航半径,开辟了被称为”死亡之路”的”驼峰航线“。它东起昆明,经云南与四川的交界大、小凉山,飞过险峻的横断山、怒山山脉,折向西北,沿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有时几乎是机翼擦着山崖地飞过一座座雪峰夹峙的山谷,然后进入,再折向西南飞抵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机场。在持续三年零一个月的援华空运中,损失飞机468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和机组人员1579人。到战争后期,幸存的飞行员们曾这样描述:晴朗的日子,在航线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的飞机残骸,像一座座地面的航标,甚至不用无线电导航.我们也能飞回基地。在世界航空史上纪录下了极为悲壮和惨烈的一笔。当时,驾驶着现代交通工具的美国飞行员们万万没想到,就在他们机翼下面的高山深谷与大江大河之中,有一条几乎是和这条航线并行的、由中国云南西部马帮开辟的中印国际运输线。它西起印度的加尔各答、葛伦堡,经的日喀则、拉萨,到四川的昌都,沿着茶马古道进入云南的德钦、丽江、下关,抵昆明。这完全是由穿著皮领褂大裆裤的云南滇西马帮用脚、用生命开辟的。
他们一路上要经历喜玛拉雅的暴风雪,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缺氧,翻越雪山冰川,走过横断山绵长的凄风冷雨,跨过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数不清的河川激流;有的地方要用牛、羊皮包好货物乘竹筏或藤篾溜索过渡。沿途的艰苦辛劳自不必说,常常有许多人畜因过度的劳累、疾病、饥饿、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抛尸荒野。仅一个单程就要走100-120天,进入十月大雪封山之后更有半年不能通行。驿运高峰时,平均每天有3万多人行走在这条路上.马匹牦牛有10万之众。三年间,仅腾冲的”茂恒商号“一家,就经这条路运回了孟买纱厂的”白象“、”一龙”细纱5万驮;棉布、西药等数千驮。
那个时期,住在丽江的俄国人顾彼得曾留下这样的记叙:印度与中国之间这场迅猛发展的马帮运输是多么广阔而史无前例,但认识它重要性的人极少,那是独一无二非常壮观的景象,对它还缺乏完整的描述.但是它将作为人类的一个伟大的冒险而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此外,它非常信服地向世界表明,即使所有现代交通运输手段被某种灾难毁坏,这可怜的马,人类的老朋友,随时淮备好在分散的人民和国家之间又形成了新的纽带。
1993年,笔者有幸在著名侨乡腾冲县的绮罗乡李大人巷,结识了当年开辟滇藏运输的第一人――李和仁先生。那年李和仁先生83岁,他腿上得了股骨头坏死的毛病,刚从香港做了手术回来,正在恢复期,可气色非常好,走起路来很稳健,腰背很直,根本看不出是个刚做过腿骨手术的人。说起香港他轻描淡写,一听说我们是来了解有关当年滇藏商道事情的,他立即来了精神,讲述起了那段属于他生命中最辉煌的经历。
那年他32岁,在茂恒商号当管事。他说当时走那条路是万不得已,被日本人逼的!大慨是1941年的中秋节,他到了丽江。在茂恒商号的老伙伴丽江商人王胜三的帮助下,李和仁学习了几天藏族礼仪,换上了一身藏袍,带上了向导、马帮,大概一行有百十个驮子,几百今银元分头贴身装着,走上了去的路。他随行驮运了十驮红糖、十驮茶叶、十驮火腿,这是准备向沿途的藏官、头人、喇嘛送礼的。李仁和说,从丽江、中甸到德钦,第一次见到那么雄壮美丽的梅里大雪山,他心里真是太激动了I但是光翻越梅里雪山他们就走了三天。记得翻越冰川的时候,马站不住,脚下直打滑,大家就将一些粗糠撒在冰面上,一路撒一路走。在翻越梅里雪山的路途中,他的老伙伴李日洁,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得了严重的高山病,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还有十多匹骡马也倒在了那里。
翻过梅里雪山,他们到了四川昌都。马帮队在那里滞留了近一个月,经过送礼和多方周旋,才从藏族的“多玛背”(税官)那里拿到了进藏的通行证。后来他们和那些藏族同胞混熟了,问起那次为什么迟迟不让进藏的事,藏官们笑着说,看你们的赶马人个个精;比,又那么团结,能吃苦,还以为你们是一支汉人部队呢!后来关系融洽了,进藏的马帮队只要一提腾;中茂恒李和仁,他们就通通放行。在这些马帮充满冒险的国际商贸活动中,李和仁先生数次走过惊险的冰大板、暴风雪山口,乘竹筏皮筏渡过江河激流;吃雪拌糌粑、风干牛肉;一路上遇到的刀客、强盗、神秘的喇嘛探子等事件数也数不清;他目睹过当时藏区铐木枷、下油锅等酷刑;经历过上百匹骡马累死、冻死的场景。
问到那段曾经沧海的不寻常经历,李老先生坦坦荡荡地说,我们上路的人不兴总说怎么苦、怎么惨,自己选择的路,自己就要承担。再说苦中总还有乐嘛,你们看,我从就带回来这么一个宝贝。说着,李和仁先生指了指身后正在倒茶的夫人,介绍道:“她叫罗布启春,藏语的意思足,幸福的宝贝,当年是日喀则卖酒的姑娘。那时候,整个日喀则就数她们家的酒好喝,每次路过她家门口脚就不听使唤.就要朝她卖酒的地方走……她真是个宝贝!陪我在十年,又陪我去印度、南洋、香港……”李和仁先生无怨无悔地回忆着。
一段长长的沉默之后,李和仁先生颤抖着手,拿出一张发黄的纸对我说,***府还是很照顾他的,1956年从印度噶伦堡、泰国、香港辗转回来后,***府给了他一份特殊的待遇。他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张发黄的纸,只见上面用毛笔写着:“照顾华侨证”,每月供应糖半斤,电池两节,香油二两,大豆十斤,猪肉三两。后面是乡***府红红的印章。老先生的许多亲友都在国外,他本可以留在那边过舒适的日子……但他最终选择了落叶归根。
此时,高黎贡山下午的阳光已经西斜,李和仁先生身上罩着一层温暖的桔红色的光影,平和安祥的他,这位在民族最危难的日子里开辟滇藏印国际通道的马锅头,就像夕阳下一座沉默的山,显得宁静而博大。我感到一种灵魂的震憾,甚至觉得,我们应该以中华民族的名义,在腾冲城,在未来中缅高速公路的路口,在滇藏大道的入口,那圣洁的梅里雪山下,用喜玛拉雅的石头,为这些马锅头及他们的那些赶马人塑起一座座巨大的雕像!应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历史不仅应该记载那些胸前挂着勋章的英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更不能忘记那些支撑她尊严和骄傲的普通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驼峰航线” 下的云南大马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