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老子》,共五千余字,八十一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全书以“道”这一抽象哲学概念为核心,阐述了世界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存在方式、矛盾及解决方法等,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心态和思维。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其中Brian Brown Walker、Ch'u Ta-Kao、Alan B.Taplow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借此来探讨典籍英译时应予以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首句的英译辨析
例句1:道可道,非常道。
Brian Brown Walker:Tao is beyond words and beyond understanding.
Ch'u Ta-Kao:The Tao that can be expressed is not the eternal Tao.
Alan B.Taplow:The true Tao escapes definition.
“道”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经》一书的中心内涵。在全书中,“道”共出现了74次。三个译文都将“道”译为“Tao”,基本可视为纯粹的音译。采用这一译法,让读者通读全文揣摩其意义,既可保留“道”的精神实质,又能保持这一概念在全书中的贯穿和统一,而且也更具有中国文化色彩。
从句法结构而言,可以肯定汉语第一个、第三个“道”都是名词,指的就是整篇文章所传达的囊括天地万物规律的抽象概念“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意思是用语言说的。从整句看来,“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是个转折关系的并列句,意思是:道是可以被说的,但是可以说的道不是常道。译文一从原句意思的反面来翻译,即“道是不能言说,不能明了的”,基本属于意译,但显然少了前半句意思,不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深刻内涵;结构上使用了两个“beyond”,达到了并列的效果,与原文的并列结构相一致。译文二将之处理成了一个定语从句,即“可以说的道不是常道”。译文丢失了原语中的前半部分句意,即与前半句“道是可以说的”相比,强调“道”的可道性,而不是只能作定语帮助说明后一句话的意思。译文三将“可道”译为“true”,本文作者认为“可以说的道”与“真的道”不能等同并列起来,内涵缺失较多。译者在考虑如何译出句意的同时,一定得考虑是否丢掉了其中的部分内涵,否则“丢此加彼”就会直接影响或误导目的语读者。
二、重要术语的英译辨析
例句2:知其雄,守其雌。
Brian Brown Walker:To know the masculine and yet cleave too the feminine.
Ch'u Ta-Kao:To know the masculine and yet keps to the feminine.
Alan B.Taplow:Knowing the Yang,yet keeping to Yin.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词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要求译者能够正确理解古典文化词汇,并根据上下文内容准确再现其历史意义。此句中的雄与雌并非单纯指性别上的差异,也是指两种不同的状态。前者指刚与强,后者指柔与弱。译文一和译文二都将之译为“masculine”和“feminine”,基本传达了原文隐含的意思。译文三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将之直接译为“Yang”和“Yin”,这两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能够让中国人联想到原句的内涵,但是对于不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读者恐怕就很费解了,因此对译文作必要的注释是译者的责任所在。
例句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Brian Brown Walker:A truly good person does nothing,yet nothing remains undone.
Ch'u Ta-Kao:The superior virtue seems inactive,and yet there is nothing that it does not do.
Alan B.Taplow:The person known to have superior kindness and humanity,acts effortlessly,with natural instincts.
老子之“德”本身在原语指涉系统中未有明确的所指,因而具有较大的阐释空间。译文一将“德”理解为“good person”,显然“好人”的范围过于宽泛,既可指个人的品德行为,也可指思想境界,对于原文的德行意义不够突出;译文二译为“virtue”,小写的“virtue”见于《圣经新约彼得后书》第一章:“add to your faith virtue;add to virtue knowledge;”意为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译者将《道德经》中的“德”与《圣经》中的“virtue”联系起来,这能让西方读者以理解上帝思想的方式去理解道家的德;译文三将“德”译成“kindness and humanity”,这样的译法让“德”不再抽象,而是具体鲜活的。具有“善心”和“仁道”的人即是有“德”,这一译法将德的意义具体到读者的现实社会和生活中,让读者感受到上德之人的存在。
例句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Brian Brown Walker:Therefore,the wise person sets an example by emptying her mind,opening her hear,relaxing her ambitions, relinquishing her desires,cultivating her character.
Ch'u Ta-Kao:Therefore the Sage rules by emptying their hearts,filling their stomach,weakening their ambitions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bones.
Alan B.Taplow:The Sage governs himself and leads others by:encouraging the heart to be open and free from desire.Providing sustenance for the stomach.Calming the will to strive for the sake of striving.Strengthening the body.
其中“虚其心”意为“使人心灵开阔”。老子在此处表达的是形而上的虚空的“道”,而译文一和译文二都将之理解为“倒空”的意思,因而译为“empty”,无论是容器的倒空还是心灵的空虚,都是就具体事物而言的,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大相径庭;译文三的“encouraging the heart to be open”贴近老子的本意。“弱其志”指使人的意志柔弱。《道德经》中的“虚”与“弱”都不是通常理解的贬义词义,而是变为中性词义甚至是褒义词义。因此译文二理解为“weakening”欠妥。
对于“志”的翻译,译文分别用了“ambition”和“will”。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习惯用“有志气”来形容一个人积极上进,因此,“志”多作为褒义词使用。而从《道德经》整个体系来看,老子是提倡人民应该安于平凡、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因此,本文作者认为“will”更恰当些。
由于中外的文化差异,在典籍翻译的过程中,文化流失是难免的。以上面分析的《道德经》三个译文为例,阐述了各自译文的长处与不足,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而作为一名典籍译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是一项重要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达到“译可译,非常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道德经》三个英译本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