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统的、模糊不清的、一团乱麻式的问题,一旦被我们基于某种角度,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问题,瞬间就会令我们茅塞顿开,眼前豁然开朗
事实上,主动提出问题要比被动遭遇问题更有价值、也更能够直接启迪我们的智慧。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提出的“如何才能将企业做小、而不是做大?”――问题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个超出常人思维方式的问题。虽然张瑞敏先生并没有刻意区分组织内、外部的问题,但他提出的问题要比单纯就组织外部发问反而更深刻!事实上,张瑞敏是在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企业做大之后,如何依旧能够保持企业的活力?这个问题是那么的发人深思。随后,张瑞敏先生所做的一系列的管理变革――包括了“人单合一、人人都是CEO”等等,无一不是来自于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宏大叙事”不可取
一般来说,问题越是微小,越是接近事实真相;问题越是与众不同,越是能够直接启发人的智慧。
这恰好与(一部分)中国人喜欢“宏大叙事”的习惯(其实是恶习)相反!早年,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习惯于开展一种合理化建议运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所谓“合理化建议”,不仅庞大笼统而且模糊不清,并且将组织内、外部问题混为一谈,甚至于一些人连什么是合理化建议都是一头雾水。如果连问题本身都不存在,那么就更谈不上如何来解决问题了。某种程度上,“合理化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善意的,但糟糕的是它的“宏大叙事”的特征,并没有提出恰当的或有价值的问题,这就使得原本集众人智慧的集思广益,变成了一种闹剧或流于形式。很多时候,主观善意并不代表着结果出现。同时,所谓“正确的方向”也常常缺少某些管理技术而变成了空洞口号。
有人把中国人传统的宏大叙事,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式菜刀”的思维方式。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一把菜刀闯天下”,拿了一把菜刀干啥活都可以。
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曾经发生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来这里的中国女学生,在一家西餐馆找了一份工作。在这个女生看来,切菜对中国人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可在西方人的餐馆,切菜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切生菜有切生菜的刀,切熟菜有切熟菜的刀。拿切熟肉的刀去切熟肉,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相反,如果拿切熟肉的刀去切生肉,就会很糟糕,因为它就是为切熟肉专门开发的,去切生肉就会吃力一点。结果这个女生总是无法适应,一会儿用切肉刀去切菜,一会儿用切生肉刀去切熟菜,最后这个中国女生被炒。
在思维方式层面上,宏大叙事与微小问题之间,其实就是“中国式菜刀”与“西方式菜刀”的区别:切菜也需要分门别类,而不是笼统地一把菜刀闯天下。一般来说,越是被拆分,问题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微小;拆分问题的角度越是新颖独特,问题往往越是出人意料或与众不同――这就是基于角度的拆分所带来的神奇力量!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笼统的宏大叙事,其实就是缺乏这种拆分技术或技巧。或者说,对于(一部分)习惯于宏大叙事的中国人来说,拆分这项技术,其实比所谓原则更重要。
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就如同一个管理咨询师在一篇《关于“拆”的思维方式》文章中所分析的那样,她从组织内部的角度进行了一种拆分:日本人喜欢用“分解”的思考方式。譬如,日本人把生产技术拆分为:生产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同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基本上是通用的,但同样的生产技术却导致了产品的品牌、质量、服务等等方面的差异,这其中,就是管理技术而不是制造技术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日本人在思维层面上的这种拆分,瞬间看清楚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才使得日本企业在质量内控方面逐渐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同样的,管理这个词可以拆分为:管理=维持+改善,如果目前的管理工作做得很好,就要维持目前的局面,如果做得不好就要进行某些改善。那么,维持呢?“维持=制度+执行”,一个好的管理现状不但需要一套规范的制度体系的支撑,也需要一个富有执行力的团队来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而“改善=标准+目前现状”,如果管理现状和标准要求差距十分大,那需要进行改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灭存在的差距。而“低效=拖延+粗心”,拖延说明做工作没有时效性和计划性,而粗心说明了工作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解决拖延和粗心两个方面,来改变低效的状况。
与这位管理咨询师针对组织内部问题进行拆分不同的是,还有另外一种角度的拆分,就是:组织外部的消费者角度的一种拆分。它要比组织内部角度的拆分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事例:绍兴臭豆腐非常有名,以连锁经营臭豆腐闻名的吴利忠,要在家乡绍兴举办一场臭豆腐擂台赛,他的本意是要一争高下,让自己连锁经营借机火上一把。有三位同样经营臭豆腐的业主应邀而来,他们当中,既有远在武汉经营臭豆腐的老板,也有本地“以臭为香”的摊位个体户。他们个个摩拳擦掌,都以为自己的臭豆腐才是味道最正宗的。但擂台挑战赛的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每一个臭豆腐的摊位前,都聚集了为数不少的“粉丝”。他们有的喜欢越臭越好,有的喜欢不是那么臭,有的喜欢辣臭相间此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深刻领悟了什么叫“众口难调”。
“口味+习惯”才是经营臭豆腐的秘诀。再譬如,便利店的经营可以拆分为“地段+时间”。事实上,几乎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可以拆分为“价值观+生活方式”。
譬如,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在酒店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是“分众”的成果。它是在低廉旅馆和高档星级酒店之间,发现了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空白点,即:每天穿梭于各城市之间的商务人士。显然,这些商务人士既不同于低端人士对于住宿价格过于敏感,也不同于高端人士对于软硬件设施的要求过于苛刻。他们对于住宿的基本要求,就是清爽整洁并且交通方便,并且价格也不高。事实上,所谓“创建不同”,其实就是拆分价值观!把一群看似相似的人群,拆分成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人群或人流。
从价值观层面来说,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什么以及不坚持什么。因此,经济型酒店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剔除了无关的一些设施和服务,甚至连必要的牙膏、牙刷都省略了这些做法不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而是等于公开宣称了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高档酒店之间的一种区别。至少,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异***突起,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很多时候,创建独见的价值观,并不是添加什么东西、而是需要减少什么东西。从中国古老智慧层面来说,“舍得”而不是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