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诗范文精选

告别诗篇1

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一节这样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教学用书》在“鉴赏要点”里这样分析:“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学用书》把“西天的云彩”分析为告别的对象,本人认为似无道理,不敢苟同。

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的人都知道,它别出心裁,虽然从诗题上看是一首离别诗,但整首诗却没有落笔于使人痛断肝肠的离别场面,而是寄情于“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诗人把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完全融入到对康桥那一幅幅美丽清幽画面的勾勒之中。既然没有落笔离别的场面,那么抛开诗题的“康桥”来说,也就应该没有什么告别对象可言了。

也许有人要说,从句法角度看,“西天的云彩”和“作别”确确实实构成了谓宾结构,把“西天的云彩”分析为告别的对象,似乎并无不可。可是不要忘记,《再别康桥》是一首诗歌。诗歌作品为了满足韵律的需要,语序时常打破定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去分析“西天的云彩”的句法角色。另外,仅仅根据结构形式把“西天的云彩”分析为告别的对象还勉强可以,那么最后一节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又该如何理解呢?

笔者认为,《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第一节三次使用“轻轻的”一词,其用意是在为本诗确定一种适应一幅幅美丽清幽画面的轻盈舒缓的抒情基调,那么“西天的云彩”的出现应该也是为形成轻盈舒缓抒情基调服务的。本节诗是取“西天的云彩”的轻盈飘逸之特点来形容诗人“走”“招手”等行为的轻盈舒缓,表现了诗人十分珍爱美丽清幽之康桥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考虑诗歌的韵律问题,诗句完全可以这样排列:我像西天的云彩一样,轻轻地走了/我像西天的云彩一样,轻轻的招手作别(康桥)。如此,最后一节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也就好理解了。带走云彩本来是毫无声息的,但诗作者唯恐破坏康桥的美丽清幽,连一片云彩都不带走。

(作者单位:承德县三十家子初中)

告别诗篇2

如诗般的月色沉寂在夏夜的灯静中,

只要一起想,

明天就要告别哭笑闪载的母校,

就将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心中便油然而生一股酸涩的感觉,

久久徘徊……

昔日地六年级二班,

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岁月磨过的痕迹。

一切甜美如歌的记忆,

或许只有时光知道,

或许只有时光记得。

缘份让我们好不容易的相聚,

彼此同窗六载的情谊,

岂能说记忘就忘。

如诗般的月色沉寂在夏夜的宁静中。

只要一想起,明天就要告别哭笑六载的母校,

就将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的同学,

心中便油然而且生一股酸2的感觉,

久久徘徊……

母校,

其实我真的不想对你说再见。

尊敬的好老师,

我还没有做够你您的学生呢!

在这小学的最后一堂课里,

老师,

请让学生再认真地看你一眼,

曾经欢聚于欢声笑语,

后来告别于依依话别。

老师,

我想对说的是:

我真的很舍不得您!

如诗般的月色沉寂在夏天、夜的宁夏中。

只要一想起,

明天就将告别哭笑六载的母校,

心中便油然面生一般酸2的感觉,

久久徘徊……

还很清楚的记得,

身旁这棵挺拔2绿的小树,

这是最后一次到你树下看书,

宽阔过多的篮球场,

不会再抱怨罚跑时的太宽阔;

陪伴我多年的学习好搭挡——课桌椅,

多次好成绩离不开你。

母校的一切都有是难以忘怀的,

但美好中学开始更是不容错过。

只要以平衡心来对待,

告别诗篇3

在鲁迅的《野草》中,除《题辞》外,笔者以为唯有《影的告别》更像诗,一首极为抽象朦胧的诗。许多人虽觉得它“离奇诡谲”“晦涩难懂”,但仍对它极尽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影的告别》“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

《影的告别》的起句“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为,人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就会产生梦境或意识的***,在梦境中产生虚幻的意识――影子;其二,当一个人思想陷入极端困惑,专注于某个问题的思考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思想上就会产生惊疑、焦虑的情绪,无法摆脱,从而萌生出一种超常态的意识或情绪,而思维主体在一种超现实状态下借幻化的影子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以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诗中的“影子”就兼具以上两个特征。

除去起首句,全诗共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影”的清醒告别

要理解诗的蕴含,首先要对“影”在本节诗中的含义做一界定。有人据鲁迅在写作本诗同一天《给李秉中的信》的话,将“影”解释为鲁迅思想上的“毒气和鬼气”。这有点武断。其实,“影”在全诗中是一个变化的多层面的意象,含义也是复杂多向的,而且在诗的首节我们看不出有何贬义。从诗的三个“不愿意去”的对象――“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看,本节中的“影”没有丝毫的消极思想或情绪,更多的是对现实和理想中的消极思想和行为的否定,表现为一种对现实的理性和清醒的思考。“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都是作者批判或反对的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形而上的“未来观”,特别是“将来的黄金世界”,更是作者论述的着力点。《两地书(二)》有这样一段文字:

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历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吧,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些高明。他们只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

作者正是借“影”之口对“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特别是当时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所持的“将来论”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和尖锐的批评。鲁迅又进一步阐述道:“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对于‘现在’这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即是。”(《两地书四》)“所谓‘希望将来’不过是自慰――或者简直是自欺――之法,即所谓‘随顺现在’者也一样。”(《两地书六》)如果我们把这些观点与“影”的自我表白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作者这样论述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的:反对回到过去,反对虚无缥缈地寄希望于将来,而是要“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杂感》,《鲁迅全集》第三卷49页)。鲁迅所言“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就是要摒弃虚幻的理想,执着地改变人的现实的生存环境。

鲁迅借“影”之口对存在于人们――包括青年――思想上对现实和理想的错误思想和认识予以批判和否定。所以,诗的第一节里“影”所象征的,是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思想,没有虚无和幻想,不含消极和贬义。这是“影”的第一重象征意义。

这里有一个纠结,就是“你”的含义。“你”是谁?“你”就是“影”赖以生存的“形”,“形”和“影”是相生相伴,不可分离的。“你”喜欢“天堂”,迷信“地狱”,幻想“将来的黄金世界”,是“影”对“形”对现实认识不清、对未来存有幻想的否定和批判。“我”(“影”)对于“形”的这种思想无法认同,无法接受,所以“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备受压抑,苦闷彷徨,甚至感到扭曲。于是,抽象的思想超脱了具象之形,异化为“影”而向生命之实体――“形”告别。这里的“形”不是泛指,而应该是一个确指。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对“形”所象征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形”代表的是具有某种思想的某类人。

在这一节诗里,作者连用四个“我不乐意”,六个“我不愿(意)”,表达出了强烈的爱憎情感,鲜明的取舍选择,态度坚决,立场坚定,深刻揭示出“我”(“影”)彷徨之重,困惑之深。作者在痛苦地“呜乎呜乎”之后,做出无奈的选择――“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第二部分(第2、3节):“影”的生命趋向

影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属性,是自然存在物在光的明暗变化的作用下生成的。影的存在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它游移于明暗之间。作者正是抓住了“影”的这一特征,“黑暗又会吞并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黑暗和光明的交错变更就是“影”的生存处境。因此而派生出“影”的第二重象征意义,就是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的因素。

产生这样的思想因素,和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鲁迅的语言表达形式不无关系。鲁迅写作《野草》的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落潮,作为一个思想的先驱者,鲁迅经历了希望化为失望的苦痛煎熬,就像一个人在光明之途上走了一截,忽然又深陷于黑暗之中。那感觉正如从白天游移到暗夜的影子。打击之沉,失望之重,使作者简直不愿也不敢再奢求新的光明和希望。“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南腔北调集・〈自选集〉序》)。此时作者内心充满无法驱除的孤独、苦闷,从头再拾起昔日冲锋陷阵、洞彻未来的信心,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一次艰难的蜕变。

其次,鲁迅这一时期的创作,包括小说,都特别注重技巧。思想的隐喻性,表达的含蓄性,体现着鲁迅的文学主张和语言追求。鲁迅自认为:“我的全部的哲学都包含在我的《野草》中了。”这表明鲁迅是在以文学的方式传达他对现实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理性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是以散文诗的形式来思考人生,思考现实,思考***,并通过文学来表达这种思考,这自然就呈现出一种隐晦的抽象的特征。而作者对现实对未来的思考仍然停滞于一种混沌之中,一时间无法得出一个清晰的认识,故而使得《野草》由于某种原因“技巧虽然不赖”,但表达却十分“隐晦”。这也就给我们留下了理解的困惑。

诗的第二节说:“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是鲁迅的精神追求,这是那个时期思想的先驱者们的共同境遇,他们都不愿在不明不暗中苟且偷生,迫切地希望找到前行道路或方向。“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是作者一时看不到光明,找不到出路的愤激的选择,这是反语。在第三节,作者又说“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终于”表明“影”的最终归宿,也就是“影”的存在形式。第三节最后两句:“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这里看似一个简单的句序倒置,却包含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沉没”于暗夜,是“影”的无奈选择,无法躲避;“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用了一个后置的假设,强调一个时间的转换和“影”在黑夜和黎明的命运的一致性。

从诗的第二节起,作者主要写的是“影”,而没有过多地着眼于“形”。“影”的自然存在包含两个阶段:黄昏和黎明。前一个阶段,“黑暗”“会吞并我”;后一个时期,“光明又会使我消失”:退也唯谷,进也唯谷。“影”的这种自然性与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无路可走的情绪感受和思想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诗的第三节还有一句十分耐人寻味:“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灰黑的手”是虚写梦境中的视觉形象,与“你”(形)应有的鲜亮光彩之手相对照;而“喝干一杯酒”是告别前的壮行酒,显示出自我告别的决心和勇气,表明“影”与“形”的告别是艰难的,痛苦的,也是需要勇气的。由此一句,行文上也自然过渡到了下文,即“影”的第三重象征意义――自我解剖和自我献身。

第三部分(第4、5节):“影”的自我解剖和无私献身

诗的这一部分,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表现“影”(“我”)自我解剖。“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时,“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鲁迅向来是最严于自我解剖的。1926年11月,鲁迅在《写在的后面》一文中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也在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我”不能给你赠品,因为“我”只有“黑暗和虚空而已”。“黑暗”就是指“影”在思想上的消极思想和错误认识,这里就含有贬义了。就像前面所说,因作者思想的局限而一时看不到前途和光明,而产生了彷徨、沉滞、悲观、失望的心理。这就是鲁迅自言之“毒气和鬼气”。“虚空”就是空虚,精神的空虚是一种无所寄托的百无聊赖,生命的空虚便是一种无目的的茫然无措。思想上的无寄托和行为上的无目的,构成了“影”的“虚空”的核心,也是鲁迅这一时期思想上苦闷彷徨、游移无定的直接表露。

“五四”落潮和***阵营分化,鲁迅却仍然秉持着进化论的思想武器,无法理解和解释这种自我的消沉以至失路,茫然之中必然感到窒息。在1925年5月8日的《北京通信》中,鲁迅这样剖白:“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歧路彷徨使鲁迅产生了双重的绝望:一是对黑暗的中国社会的绝望,二是对自己虚无思想的绝望。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曾反省:“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惟‘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这里的“黑暗和虚无”,就是鲁迅研究者所认同的“毒气和鬼气”,一方面表明鲁迅因看不到出路痛苦挣扎而产生的苦闷消极思想;另一方面,黑暗和虚空也并非毫无积极意义,它表现了鲁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品质。《〈呐喊〉自序》中也有过类似的自我解剖:“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写作本诗的同一天晚上,在《给李秉中的信》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到悲哀者以此。”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感知“形”(你)在诗中的象征意义――青年。鲁迅自认为那些青年朋友和自己就如同“形”与“影”的关系一样,他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黑暗和虚空”来影响充满蓬勃朝气的青年。在诗的开头鲁迅含蓄地批评了青年思想上的幼稚和认识上模糊后,这里又深入地剖析自己,避免因自己消沉苦闷而影响青年,所以“我”要离开,即使陷于更深的孤独彷徨。

诗的第五节是第二层意义,表现鲁迅无私献身的精神。这是鲁迅作为思想的先驱者的崇高精神体现。事实上,现实中的鲁迅也经历了这样的痛苦经历和思想蜕变过程。《影的告别》里有一条贯穿全诗的线索,就是“我”(“影”)对待黑暗或虚空的态度。“我不如彷徨于无地”;“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由彷徨到沉没,渐次清晰地表达了“我”(“影”)对黑暗的态度。“我”宁可沉没于黑暗,被黑暗吞噬,也不愿意苟活于不明不暗的现实世界。“我”完全陷于黑暗,可以警示“你”――青年,乃至所有的人,使他们不再为黑暗所吞噬。进一步看,鲁迅之“沉没于黑暗”,也是别有用意的,“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两地书》二);自沉于黑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两地书》二四)。因此,这仍然是一种积极的选择。沉没于黑暗并熟识黑暗的本质,于其中开出一条新路,这不正是真实的鲁迅走过的思想剖析、救赎及其超越之路么?

孙玉石先生认为,诗的这一部分“包含了鲁迅的生命哲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一个命题是,宁肯在黑暗或光明中死去,也不做一个苟且于明暗世界之间的偷生者。另一个是,宁肯独自嚼味着黑暗与虚无的痛苦,绝不让黑暗与虚空占有他所关切的别人的心地”。(《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35页)由此也可以得出,“影”象征的是鲁迅这一时期复杂的思想情绪,“形”所代表的是鲁迅“所关切的别人”。“我”希望自己的黑暗和虚空的思想,不会影响到“你”――我年轻的朋友;“我”沉没于黑暗,并与黑暗进行斗争,“我”苦闷彷徨、游移无定的虚无思想,一定会随着光明的到来而驱散,并使“我”摆脱虚空,找到前行的道路。我们以为,鲁迅在刻意剖析自我的同时,甘愿自我牺牲,与黑暗斗争,希望最终能够摒弃思想上的虚无和阴暗,充分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黑暗的“韧性的战斗”的精神。这是“影”的告别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意义,即鲁迅自言之“全部哲学”思想。

告别诗篇4

寂寞似酒,需品才能察觉它的内在。

寂寞如诗,需感才能发现它懂得内涵。

不管寂寞是酒还是诗,不管它是好还是坏,寂寞是一种灵感,一种妙不可言的美。

一直以来,寂寞就占据我的心怀,凭着一种共同的节拍,但是奇怪,我惟独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或者由于悲哀,抑或是习惯,对寂寞的到来,再也没有力量去关怀。

心境平和的海面,片刻的柔和,片刻的憔悴,片刻的寂寞,片刻波光弧影的微笑。

但,我想告别寂寞,虽然它是一份美,但我不能永远都沉睡再寂寞中,我会醒来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可是我还没有醒来,所以我依旧寂寞,正因为如此,我想告别寂寞。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过:“人的所有不快乐,都是因为他无法独自待在房间里

。”

我想告别寂寞,却不知道迎来了孤独。

然而,当你年长一点,你会学懂去享受孤独,正如你学懂了寂寞。

寂寞,让你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而孤独,让你听到自己的内心。那一刻,意味着你已经告别了寂寞。

我感觉到:寂寞正在慢慢消逝,成为往事,成为记忆,它闪耀不定的微笑,浮动在一层层的泪水里。

我感觉到:寂寞和孤独,隔着长长的一生,心和心,要经过多少岁月,才能告别寂寞而不迎来孤独。

夜色在身后合拢,寂寞走向星空,成为一个无解的谜,一颗冰凉的泪点,挂在永恒的脸上,躲在我残存的梦中。

告别诗篇5

【关键词】鲁迅;《野草》;陶渊明;《形影神》

《野草》作为鲁迅的散文诗集,在展现悲观灰暗现实的同时,更是一次对自己无情残酷的解剖,一次沉思缄默之后的独白,字里行间将满腹愤懑和无力回天的矛盾情绪展露无余。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在鲁迅的心中,陶渊明是个伟大的古代诗人。他在1936年2月作的《题未定草·七》中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①陶渊明和鲁迅他们之间隔着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一般现代人的眼里,陶渊明是消极避世的隐逸诗人,鲁迅则是冲锋陷阵的文化战士,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显然是两个极端,但是实际上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伟大没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真正伟大的人物不管是活着还是已死去都对人类有着引领的作用。生活于晋代的陶渊明和生活于现代的鲁迅,虽然时隔千年,却一样生逢乱世,内心充满了矛盾痛苦与挣扎。虽然挣扎的结果,一个浩歌归去,一个绝望呐喊,可是无论归去还是呐喊,都是对黑暗的反抗,对人格尊严的坚守,对平等自由的向往。

一、陶渊明和鲁迅都有着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陶渊明深受时代风潮的影响,心仪潇洒出尘的旷逸风范,“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始作镇***参***经曲阿作》),即是他的明确表白。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意气洋洋的,想在***治上有所作为:“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对***治的热心,他在等待时机:“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始作镇***参***经曲阿作》)。陶渊明进入官场之后,越来越认识到宦游生涯和自己的个性格格不入,才更深刻地觉悟到自由的可贵。于是,我们在他的诗文中便时时可见他的强烈的自由意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然而,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陶渊明就过着“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的往蹇来连的生活,凄雨冷雪撒满了隐居的日子。尽管这样,他仍然多次放弃出仕的机会,为了自由故,仍愿付出这代价,而且是那么坚定。连眼光极高的道学家朱熹也称赞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②鲁迅同样称道陶渊明为自由而付出代价的坚定信念,而且很可能受到朱熹的影响。他在1927年7月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说:“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悠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菊花,便做诗,叫做‘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像。……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③

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既可以感发人们的现实精神,又可挽救鲁迅的绝望和虚无。鲁迅曾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 ④很明显,这篇散文诗的创作意***就是用以激励青年的前进的意志。通读文章,最先侵袭全身的是“寂寞”、“空虚的暗夜”、“悲凉飘渺”、“绝望”等这些消沉、颓败的气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并且把它作为结束语,可见它在文中的地位。其实,如果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意,那么对《希望》的整篇把握也就清楚了。对现实的绝望即如对万事的虚妄,而希望也同绝望之为虚妄一样,原本抱有希望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却被黑暗的现实一次次打击,希望的后面接着是失望。那么,既然这样,何不采用希望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呢?鲁迅的伟大不只在于优秀的作品,更是因为他始终把持“用希望抗战绝望”的精神武器。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讲,正是这把燃烧不灭的希望之火贯穿鲁迅“抗战”的一生,造就他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讲“我”的心分外寂寞,面容已苍老,青春已耗尽。但是,我也“曾充满血腥的歌声”,有过追求与抱负,尽管每次过后都是破灭和失望,可“身外的青春”仍然存在。那么,什么是身外的青春?文中用诗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景象:“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这些身外的青春并不显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甚至有些悲凉,有些飘渺黯淡,但也毕竟是“青春”,还未完全消逝的“青春”。“然而现在”,鲁迅将视线从许多年前回到此时此刻,世上的青年,作为“我”身外的青春的最重要的一景,为什么也都如此消沉,如此衰老?这让鲁迅不禁黯然叹息:“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我”只能暂时放下“希望之盾”,听裴多菲的“希望之歌”,作为自己悲愤的缓解之药。诗中将希望形容成“***妓”,待你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她就抛弃你离去,留下的只是独自空虚。可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鲁迅否定“希望”,因为裴多菲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坚持追求希望和光明,不惜交以生命的代价。我想,鲁迅自身也是赞同的,因为他“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觉得“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他早已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绝望的抗战”中去了。“希望”虽如“虚妄”,但“希望是附丽于存在,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⑤

二、对生命的终极追问和人生价值的选取是紧密相联的。

《形影神》组诗就是陶渊明在玄学、佛教盛行的时代对生死的探寻,他提出了迥别于他人的“委运乘化”的生死观,并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在儒道兼容的思想体系内找到自我的价值归宿———既躬耕田园又自砺道德,既安时处顺又任情自适,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了审美境界。

鲁迅的散文诗《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后,却变得消沉、颓唐。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日渐沉默的青年,作为主张战斗要带“兽性”的***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他不得不发出:“新的战友在哪里呢?”的呼唤!《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

在“人的觉醒”的魏晋时期,陶渊明《形影神》引发了士人对人生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探讨,同时,也对千年之后的鲁迅在创作散文诗《影的告别》时,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影的告别》与陶渊明《形、影、神三首》都以形与影的不同想法来展开思想上的矛盾,从中不难看出《影的告别》的艺术渊源,以及鲁迅与陶渊明在思想上的相通与差异。

陶渊明《行影神》这一组诗在“行”、“影”、“神”之间平等的对话中解读生命的奥秘。肉体之“形”在“我无腾化术,必而不复疑”面前选择了酒,在“得酒莫苟辞”中走向了缄默身体之“影”在“身没名亦尽,念之无情热”客观事实面前无可奈何走向了“酒云能消忧”的自我***,肉体之形与身体之影拒绝向生命的极限处攀登而走向了消沉,背离“道”而面向“酒”。人的理智必须对生命存在的优长与局限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实现对有限生命的真正超越。《形影神》正是在在这一点上显示了其魅力和价值,《神释》中“神”以自然之理释解“形”“影”惜生之苦,蕴含了诗人无穷的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洒落旷达的胸襟气度。诗人在超越生死的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他生命意识的深度,展示了他生命存在的高度。

《影的告别》以“人”的“睡到不知到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并说出许多话来象征。“睡”是这里的“人”的基本状态。这里的“睡”,不是战斗间隙或战斗前的修养生息,不是受伤后的***调节,而是“不知到时候”的梦的迷糊。这里的“人”的根本点在于:其一,不愿意在地狱,而向往天堂、向往将来的黄金世界,宁可彷徨于明暗之间等待,无论是黄昏还是黎明;其二,还在想着“影子”会有赠给他们的“赠品”-----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改变现实,获得实利。作品中“影子”表现出了与“人”的不同观念,喊出了与传统背道而驰的发人深省的话。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人”所向往的“天堂”、“黄金世界”,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意识。在五四时期,面对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不少人的说教以“爱”来吸引人们,把美好的未来----“天堂”、“黄金时代”作为终极目标来炫耀,而并不要求人们付诸行动,不强调实践中的努力,一味地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第二,不愿意徘徊于明、暗之间,愿意在黑暗里沉默的牺牲精神。这是鲁迅特有的一直和愿望,也是他对于与社会和自我认识的以深刻的命题。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拼搏、奋斗,是从不顾及自己的,是顽强不屈的,这是人所共知的。他又把自己的拼搏奋斗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中间物。第三,苦闷、彷徨和矛盾之状,显示了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搏击正处于十字路口,向何处去呢?答案是不明晰的。这正是当时的进化论者鲁迅的实情。影子虽然不愿徘徊于明暗之间,可它终究“彷徨于明暗之间”。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相持不下,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才会有“明暗之间”。倘若光明将战胜黑暗,那么这“明暗之间”必是黎明;倘若黑暗将战胜光明,那么这“明暗之间”必是黄昏。而影子却无法判断,它“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希望被黑暗吞没,却也许被白天消失,这也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应该说,影子在黑暗或光明中都将消逝,是客观自然的光学规律,它不只是沉默与黑暗一种方式。可是,向黑暗斗争为黑暗所吞噬,是鲁迅斗争的方向以及可然的结果。一方面较全面地描述影子消失的规律,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应该是鲁迅当时真实情感。“形影不离”是中国的成语,意即:有形才有影,有影必有形,形与影是密不可分。鲁迅偏以影子要与形体告别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既别具一格又显示出反传统精神。形体—“人”,在作品中是被影子所唾弃的,他“睡得不知道时候”,追寻的是虚幻的“天堂”、“黄金世界”,彷徨于明暗之间,不思进取,因而影子必然要别他而去。影子应该是鲁迅先生精神的象征。鲁迅先生自己也是“从旧垒中来”,也曾经有过的事实。影子是具有***意识和光明理想、奉献精神的,它敢于斗争,无所顾忌,立意前行,它那告别形体的决绝情态,不能不让人警醒。不过,影子的灰暗色彩,孤独寂寞,不是被黑暗所吞并便是光明消灭的悲哀结局,伴随着它***战斗的个性气质,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痛苦。这是现实中的鲁迅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他不仅在时时解剖社会、时代,更在无情地解剖自己。鲁迅苦闷、彷徨、迷惘,但又不断进击的情状,像影子一样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注释:

[1]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北京大学及北师大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彷徨·伤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 北京大学及北师大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2.

告别诗篇6

在整理这本诗选的时候,我又重温了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再一次拥抱曾经有过的岁月、情感、历程、追索和沉思。

当风雪云一样飘过的时候,当道路时间一样延伸的时候,当情感洪水一样漫过的时候,当故乡梦一样萦回的时候……我写下了这些文字。

我庆幸自己成为新时期诗潮的亲历者:作为新时期诗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诗潮风靡1980年代的大学校园,我投身其中,并与挚友潘洗尘写作了我国第一篇总结大学生诗歌创作的评论文章,发表在《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3期;与挚友杨锦选编了我国第一本大学生散文诗综合选本《中国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由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初版印了13000册。

我发现自己写得太多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50年才写了200首诗。我在整理诗选的过程中,不断淘汰一些粗浅的文字,并且永远地告别她们,保留下来的也并不完美。

我后来写了一些小说,并拥有不少读者,但是读诗写诗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我。

博尔赫斯写过:“把死亡当作梦境,把落日看成凄迷的黄金,这就是诗――不朽而又贫困,诗就像旭日和夕阳的循环。”诗,会让人丰盈、宁静、善良、年轻、坚忍和开阔。

一本诗歌评论集

上世纪80年代,迷恋文学的人多。我所在的鸡西市文联《雪花》杂志社办了一个“北方函授创作中心”,第一期报名参加的人有一万一千人,接下来几期,也都有七八千人。那时,编辑部在鸡西市委办公楼内办公,每天收到的大量信件让市委收发室的人忙得苦不堪言。

因为有了这个“北方函授创作中心”,就要印些参考资料,我的一本薄薄的诗歌评论集《诗歌漫论》,就是那时候印出来的。

我迷恋过一阵诗歌评论写作。《诗歌漫论》收入了在《当代文艺思潮》、《诗林》、《太原文艺》、《创作通讯》等杂志上刊载的7篇诗歌评论文章。那时年轻,我不遗余力地呼唤创建“北大荒诗派”,现在回头看,这种呼唤未免有些冲动。《诗歌漫论》还收入了我的5篇谈诗书简。

有意思的是,在这本小册子的空白处,作为附录,收入了我喜欢的几首短诗,它们是北岛的《宣告》、舒婷的《神女峰》、顾城的《小花的信念》、杨炼的《海边的孩子》、傅天琳的《告别酒泉》、柯平的《寄赠小红》、林祁的《寄北国》。每每读这几首短诗,真是如饮醍醐。

告别诗篇7

[唐]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这虽然是一首借景抒情的送别诗,但却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全诗毫无哀伤之意。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行,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形成对偶,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一”“万”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表达了一种惜别之情。此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远处一轮落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

尾联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于豪迈中蕴涵着凄凉。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

鸣”。“班马”,临别之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洁白的浮云,火红的落日,色彩明丽;长鸣的班马,潇洒的挥手,形象鲜明。自然美与人情美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有声有色,有情有义,节奏明快,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无伤感之意,也体现出作为浪漫主义派代表的李白豁达乐观的诗作风格。

达标练习

1.本诗是一首__________的送别诗。读全诗用的语气应为__________。

2.首联中两个动词“横”写出了山的__________,“绕”写出了水的__________,采用了__________相衬的手法。

3.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具体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

4.“萧萧班马鸣”在文中喻指__________。

告别诗篇8

“再”说明康桥根植于作者的灵魂深处,给了他关于人生的很多感触,在这里,康桥给了他爱,给了他人生理想,给了他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信仰。

“别”说明这是一首告别诗,他不像李白对汪伦桃花潭水般的深情厚谊的不舍告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不像苏轼对其妻子的沉痛告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更不像柳永和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无奈告别。大家是否从这些告别诗歌中发现了一些不同点呢?那就是诗人告别的对象都是人,而徐志摩告别的对象是物――康桥。

在1920年10月~1922年8月这两年期间,诗人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在这里,康桥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没有康桥就没有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没有他很多著名的诗篇。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影响他一生并给了他无穷力量的她――林徽音。

诗人的心灵是最纯净最敏感的,容不得一点污染和瑕疵。每一位诗人心中都有着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在这家园里要么有美丽的风景,要么有一位美丽纯洁的女神。大家都知道自然造化的结果是美丽的风景,那么美丽风景造化的结果就是一个个天使――美女的出现。一旦诗人选择了某个对象进驻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对象就成了诗人创作诗歌的灵感源泉,如果精神对象发生变化,就会影响诗人的一生甚至是生死。我国著名的诗人海子选择进驻精神家园的对象是一个他深爱的女人,当这个女人选择背叛的时候,海子心中的女神死亡了,他的诗歌也死亡了,他无心创作也无心自欺欺人,他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他曾经试***再次确定新的女神,但是与四个女人的相爱却成了他人生的巨大灾难,尤其是初恋对他的打击最大,所以他在年仅25岁的时候选择了卧轨自杀。但我却认为他是为了诗歌而死的。他的女神死了,他的创作陷入了绝境,死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升华、一种解脱。

人随时随地都可能会选择背叛,即使能进驻到诗人精神家园的女神也不例外。诗人的一切真、善、美都出自于内心那个家园里的女神。徐志摩选择进驻心灵的对象是风景如画的康桥,只因为康桥不会背叛他。

一向大胆、任性、率真的徐志摩追求的自由爱情夭折了,所以他在《再别康桥》中告别的也是自己逝去的爱情。商人出身的徐志摩的父母为了在***治上立足,选择了***治背景深厚的张家作为联姻的首选(因为经济与***治结合能够提高商人的地位),于是张幼仪这位出身名门、秀外慧中的女子就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徐志摩结婚了。父母包办的婚姻并没有感情基础,到英国求学的徐志摩遇到了他真心爱慕的人儿――林徽音,这也使得他干枯的没有感情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在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的一段时间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性。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在康桥遇见了心爱的人,又遇见了仰慕的哲学家罗素,徐志摩压抑的心真正释放了。康桥的柔波、水草等一景一物都印证了诗人的爱情誓言,在那康河里的游戏、放歌、夕阳、倩影,是诗人心中最美的记忆。但林徽音一回国就与自己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婚了,诗人一头热地带着热情与梦想回到北京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爱情成了泡影,山盟海誓都留在了康河里,与张幼仪离婚也使得徐志摩与父亲的关系彻底破裂。

既然爱情远去了,那么便只剩下***治理想了,可是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三座大山的压迫,诗人在美国与英国学的治国理论毫无用武之地,学的经济理论也无法根植于中国的土壤,所以异地重游、伤痕累累的诗人再次面对康桥时,只能向自己的经济、***治救国的理想告别了。

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激起了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就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于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也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

诗歌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觉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缕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第二节至第六节,描写的是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其中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了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这意乱情迷之间,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了高潮,仿若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诗人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能成,此时的沉默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

读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仿佛看到一位失败英雄倒下的瞬间情景,内心有些悲壮、有些凄凉,又会肃然起敬!徐志摩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是有志气的文人,只是他选择的是资本主义的文学道路,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许是错的。可是,他的目的――拯救中国,却是伟大的。我们不妨回忆他第一次去英国的情景,他居然说到:“康桥,我的故乡……”可见他对英国西方文化的青睐和衷情。当他发现自己选择的路是错误的,他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时,那种失败的心情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这两句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啊!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一个失败的英雄此时此刻只能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

但是徐志摩就是徐志摩,他有自己的信念和坚持,他发现他所追求的救不了中国,可是他还是不改变他的初衷,不改变他的人生观。在最痛苦的时刻,他依旧潇洒,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真正的英雄更能让世人敬重!我永远敬重徐志摩,也爱他的《再别康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告别诗范文精选

学习

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河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农业局:小春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和基础,是关系全年粮油丰收的关键。抓好小春生产对保障粮食和油菜

学习

浅谈中风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中风急性期的护理体会,内容包括浅谈中风患者的一般护理常规,中风病人护理体会。【关键词】中风;急性期护理体会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

学习

高校“文理兼收”专业一览等4则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文理兼收”专业一览等4则,内容包括文理兼收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样吗,理科生报文理兼收专业吃亏吗。高校“文理兼收”专业一览如今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高校设有文史类专业,传统的文史类高校也设有理工类专业。许多

学习

拒绝借口,高效执行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拒绝借口,高效执行,内容包括高效执行感悟,高效执行举例。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社会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信息时代的来临。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各类企业要想经营成功,战略与执行力缺一不可,而执行力成为组织实

学习

景德镇陶瓷文化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景德镇陶瓷文化,内容包括景德镇世言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文化文章。城市是文化的基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们相辅相成,共同铸造一种城市文化。每一座城都有其特色的文化。在当代提倡“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的大格局

学习

关联理论之我见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关联理论之我见,内容包括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关于关联理论的专著。格赖斯认为要理解说话人在话语中有意的暗示,即含义,人们靠的不是语言解码(linguisticdecoding),而是语用推理(pragmaticinference)。(何自然,2007:9)其提出的合作原则

学习

清代西宁人口社会变迁研究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西宁人口社会变迁研究,内容包括西宁古代历史简介,同治年间西宁人口。[摘要]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地方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若想对清代西宁府社会经济状况有一全面了解,就不能不研究清

学习

年终奖税收筹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年终奖税收筹划,内容包括年终奖税收筹划是什么,2020年终奖税收筹划。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

学习

钟守先:手术就是作品,治好病人为最大快乐

阅读(25)

他创建了国内首个胰腺外科,成为扩大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最早提出者和实施者;他在1985年就创造了连续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无相关死亡的先例,破了当时连续50例手术无相关死亡的世界纪录;他50年如一日奋战在临床第一线,世界罕见;他就是现为北京

学习

体温与生物钟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体温与生物钟,内容包括生物钟与体温有关吗,生物钟原文。1989年,27岁的意大利女子斯蒂法尼亚・弗林做了一个这样的试验。她只身进入在美国新墨西哥的一个洞窟里,在洞窟的深处建造了一所与外界隔绝的房子。她住在里面,吃自己喜欢

学习

《康定情歌》民俗解读

阅读(201)

本文为您介绍《康定情歌》民俗解读,内容包括康定情歌特色,康定情歌民俗版。《康定情歌》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歌。歌曲以朴素自然的文字,朴实、真挚的情感,讴歌当地青年男女的情感追

学习

谈明暗素描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阅读(31)

素描是最基础的绘画形式,学习过程中易产生误区。加强对客观物象形体结构的认识,加深对明暗素描全面因素的理解,把握画面整体关系,学会艺术的表达,能够让学生走向绘画自由之境。明暗素描形体结构全面因素整体关系艺术表达素描是最基础的绘画形

学习

张国立:我和邓婕执手到金婚没问题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张国立:我和邓婕执手到金婚没问题,内容包括张国立邓婕离婚条约,张国立与邓婕的结合故事。张国立是近年来影视界中为数不多的集导演与演员于一身的艺术家,创作并主演了一大批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他与妻子邓婕搭档拍摄

学习

女书信息化工程

阅读(32)

女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本文通过开展女书信息化工程对女书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女书信息化工程分为构建女书字符集、设计女书输入法、开发女书网站、设计文书文献FLASH演示系统、建设女书虚拟碑林园、女书字符规范化和女书文献识别七个环节,

学习

“初唐四杰”雄壮刚健的诗歌风格解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初唐四杰”雄壮刚健的诗歌风格解析,内容包括初唐四杰以及诗歌特色,初唐四杰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意境。摘要:“初唐四杰”反对初唐时期诗坛上人们普遍效仿的南朝浮靡诗风,认为这种诗风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给人一种萎靡不振

学习

浅谈沈从文乡土文学的诗性美感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沈从文乡土文学的诗性美感,内容包括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文化风俗美,谈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摘要】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成就很高,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本文试从沈从文作品中所内含的诗情画意的风土人情的自然美、作品结构

学习

冰心的诗歌范文

阅读(60)

冰心的诗歌范文第1篇关键词:冰心泰戈尔比较阅读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题材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文章,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比较阅读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同质与异构两方面

学习

山西省:告别煤炭宿命 “多业”支撑转型

阅读(62)

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全面小康、振兴崛起,是这一代山西人要走的新长征路,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已成为山西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曾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凭借着丰富的

学习

在设计的诗海里彷徨

阅读(26)

江东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正值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的诗意时节。我们兴趣盎然地与韩国平面设计师安尚秀的经典作品沟通交流,探索研究其平面作品中的品牌创意策略。聆听字符的声音品牌创意的原头活水。文字如跳动的音符,是韩国平面设计师安尚秀

学习

广告文案怎么做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广告文案怎么做,内容包括广告文案怎么打造,广告文案怎么写才会吸引顾客眼球。大部分企业投放报纸媒体,长远的目标是为了做品牌,但当前最紧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也就是说,是为了卖货才做报纸广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90%

学习

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范文

阅读(32)

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范文第1篇关键词:诗歌配乐朗诵钢琴曲一、不同风格类型的诗歌的特点与钢琴配乐概述1.不同类型的诗歌与钢琴曲分类之间的联系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发源于欧洲,从第一台钢琴的问世到现在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了,钢琴作品也

学习

诗人的诗学观及诗歌特征

阅读(36)

阿曼特劳特的诗歌特点如前文所述,与很多男性语言诗人不同,阿氏秉持对“非指称性”观点的怀疑态度,关注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体验,在创作中潜心追求“诗学留白”的美学效果和“切尔西诗学”之“对抗空间”的构建,通过伪拼贴的手法,化身无数声音,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