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琵琶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乐器,琵琶独特的表现力早已盛名于世,它有六十多种演奏指法,轮指是琵琶演奏技巧中最基本 、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技法 。它是指右手手指按顺序击弦发出连贯绵密声音的手法,就像“车轮” 滚动一样持续均匀而得名 。是表现琵琶具有歌唱性旋律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法。
[关键词]
琵琶 轮指 弹奏技巧 表现力
琵琶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乐器,它有六十多种演奏指法,琵琶独特的表现力早已盛名于世,如在武曲中,能表现两***对峙,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在文曲中,又能奏出瑟瑟鼓声,漾漾水波,如诗如画的意境。这不同情绪不同意境的变化与对比,都是借助琵琶独特的技巧表现出来的。轮指是琵琶演奏技巧中最基本 、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技法 。它是指右手手指按顺序击弦发出连贯绵密声音的手法,就像“车轮” 滚动一样持续均匀而得名 。 这就如二胡等拉弦乐器演奏长音时,可拉“长弓”来得到连续不断的长音一样 ,笛子等吹奏乐器演奏长音时,可一口气吹出连续不断的长音。琵琶演奏长音时,就需用“轮”或“滚”、“摇”等指法。用轮或滚摇的长音存在着无数的短暂间隙。这种短暂间隙就要利用连续快速的运动来使同一动作的个体联成整体。因此,在琵琶的演奏中,要求我们能正确且熟练地运用掌握轮指的演奏技巧。那么,轮指怎样才能达到“玉珠落玉盘”那种清脆明亮,晶溶剔透的艺术效果呢?我们必须正确的掌握练习轮指的要领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轮指在琵琶演奏中的作用
琵琶演奏中,有左手指法和右手指法。右手指法又分成两大类:弹挑类和轮指类。轮指类包括轮指、滚指、摇指。轮指是表现琵琶具有歌唱性旋律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法。二胡等拉弦乐器演奏长音,可用“长弓”技法来得到;吹奏乐器演奏长音,可用气息吹出长音;而琵琶等弹拨乐器在演奏长音时,必须做到把所有的声音点有机地联系在一条完整的线条上,此时,轮指手法就起到穿针引线与融汇贯穿的作用。
好的轮指,声音圆润、宏亮、清脆,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轮指质量的好坏,对琵琶演奏艺术成功如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丰富和增强琵琶的艺术表现力是格外重要的。
二、轮指演奏方法及种类
(一)轮指演奏手型
演奏轮指基本方法是大臂自然下垂,小臂呈水平状,手背和面板平行,手腕稍有凸起。轮时,右手五个手指自然弯曲成空心握拳状。然后,食、中、名、小指连续触弦发声,大指再向右作一挑,这样为一个轮,也称全轮。轮指的手型在传统中有两种:一是“龙眼型”,手型比较圆,像龙的眼睛,也称团型;另一种为“凤眼型”,手型稍扁,像凤凰的眼睛,也称扇型,这些是以大指、食指和虎口形成的形状来加以区别的,这两种手型各有利弊:“龙眼型”小关节动作多,动作小,指距小,点子密而清楚,抒情性较强,但用力大了声音硬,轮两根弦以上时声音不均匀;而“凤眼型”大关节用的多,动作大,指距大,点子稀而有力,轮两根弦以上声音容易均匀,[1]但轮单弦时,抒情性就较差。
当前使用较多的轮指手型称“握蛋型”,是基于两种传统方法发展而成的。它的手型仍为五个手指握空心拳成圆锥型,可以用小关节、大关节调节使用。可以根据乐曲需要向龙眼型和凤眼型变化。如“唱支山歌给***听”这首乐曲,开头主题旋律优美、流畅,可以用龙眼型轮指,达到抒情效果,最后一段两个声部的复调旋律,可以向凤眼型轮指过渡,使乐曲即有激情又有力度,从而达到高潮。
可以说,握蛋型轮指经过很好的训练后,五个手指的力度、指距、角度都可达到均匀和统一。所以,琵琶轮指大都以“握蛋型”轮指为基础,然后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兼用“龙眼型”或“凤眼型”。
(二)轮指的种类及演奏方法
轮类包括长轮、半轮、小轮、满轮、挑轮、勾轮、双弦轮、扫轮等。其种类之繁多,数不胜数。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轮指指法以及其在乐曲中的运用及表现力。
1、长轮:指的是右手五个手指的指甲尖端,依次在弦身上接触,使发出连续而均匀的弦音。长轮分为上出轮与下出轮两种。“上出轮”指的是由食指起轮,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指依次弹出。其发音音量较大,音色圆滑,且与别的指法衔接叫为方便,自然。现演奏者大多以上出轮为主。“下出轮”,是先用右手的小、名指、中、食指次第向左弹出,接着大拇指向右挑进。其发音清键圆活,但音量较弱,且与很多指法连接不便。不同的轮指技法在不同曲风中所表现的也不相同,而长轮较长用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歌唱曲风之中。例如琵琶乐曲《送我一支玫瑰花》中的一段长轮便是典型的代表了,这段旋律优美且抒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少数民族少女们载歌载舞的画面。
2、半轮:指的是用右手食、中、名、小四个指甲尖端,依次在弦身上接触,使发出连续而均匀的弦音。又称 “带轮”或“四指轮”。[2]半轮极具琵琶特色,在琵琶演奏中被广泛使用。例如,琵琶古曲《阳春白雪》在开头的这一大段中便大量的运用到了半轮这一轮指技法。半轮在乐曲中的运用使得乐曲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
3、挑轮:是由轮指延伸出来的一个重要指法,指的是先由大指先挑里弦.然后紧接着在外弦作轮。挑轮根据其表现形式演奏效果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用大指担当起内声部旋律的演奏.另第二种则是起到为外弦旋律伴奏的作用。琵琶乐曲《赶花会》在最后一段中便运用了挑轮这一弹奏技法,乐曲的主题经过了运用轮指两次变奏,使旋律更加柔和而甜美,而整个画面也渐渐地淡化隐去,把人们带入了充满幸福的美好遐想之中。这种指法的运用增强了旋律的和声效果。
三、训练轮指常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在演奏轮指时,因为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及掌指关节宽度都不一样,所以每个手指发出的音量、音色、速度也很难得到统一,训练好轮指不但要有正确演奏方法,还要有一套严格正规的训练方法。初练轮指时,容易出现的毛病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各指发音的时值节奏不均匀
1、食指弹出后,后边的中、名、小三个手指很快就弹出来了,没有控制能力,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没有力度。纠正方法:可把中、名、小三个手指用极慢的速度和较强的音量进行练习,有意识地使这三个容易很快弹出的手指改变为最慢的速度弹出,纠正容易快的习惯。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训练方法:
右手指 拇 食 中 名 小 拇 食 中 名 小
轮 点 。 。 。 。 。 。 。 。 。 。
口 数 1 2 3 4 5 1 2 3 4 5
快 慢 快 快 慢 慢 慢 快 快 慢 慢 慢
2、姆指挑与食指弹之间的时值比其他各指之间的时值过长;小指与姆指之间的时值也比其他各指之间的时值更长。这两种毛病大都因为手指的掌指关节间的宽度不统一造成的,如食、中、名、小指的掌指关节间的宽度较小,而姆指与食指之间的掌指关节间的宽度较大。还有一个原因在轮指开始训练时,只会用食指起轮或只会用姆指起轮。改变姆指与小指、姆指与食指之闯时值过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要在练好食指起4的同时,还要练好姆指起轮,两种指法都要掌握才行。另一个方法就是把小、姆、食三个手指有意动地以最快的速度弹出,纠正容易慢的习惯,同时,中指、无名指用很慢的速度弹出,来克服容易快的毛病,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就会得以改善。
(二)各指发音的音量、音色不相同
由于生理上的关系,五个手指在触弦时音量的强弱方面,往往姆指较强,中、名、小指发音较弱,解决办法如下:
1、需先练习右手五个手指的指关节的连续的伸屈动作,来增强各指指关节在运动时的灵活性,然后在姆、食、中、名、小五指顺次弹出时,可以口数弱弱强强强。
2、姆、食、中、名、小指依次弹出时,口数一、二、三、四、或数一、二、三、四、五、六,每当数一时,手指部要用力,这样,五个手指都能轮到数一,每个手指也都能用上力了。
3、各指发音的音色能否得到统一,唯一办法就是五个手指轮指的五个点要距离近些,不要超过半寸,如果食指弹的位置与小指弹的位置距离太远,音色也就不统一了。可以采用以下的训练方法:
(三)轮指整个音量较弱
轮指音量较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指关节力量不够造成的。初练时,需要先训练第一指关节.也就是离指甲尖端最近的一个关节,让第一指关节做一定的运动和用力,不可用腕、肘等的关节,一定先练好五个手指的指关节连续屈伸动作,增加各指指关节在运动时的灵活性,然后才能再练习把指力运用到指甲尖端上。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轮指的音量也就逐渐加强了。
(四)轮指的发音有较大噪音
噪音是一钟物理现象,轮指有较大噪音是普遍存在的,琵琶噪音产生的根源是指甲与振动或未振动的弦身接触的瞬间而产生的早于乐音的非乐音声音。当琴弦正在振动时,手指提前碰到弦上而没有及时弹出就容易出现噪音;另外指甲入弦太深,指甲与弦身接触面积太大以及指甲击弦时至弦的时值过长,都可造成噪音。
音量的强弱和噪音的大小,是存在矛盾的,指甲与弦身接触面积越大,发音量也越大,指甲与弦身接触面积越小,发音量就越弱。为了让音量大些,指甲与弦身接触面就应大些,但噪就越大了,如何能使音量大而噪音小呢?这看是能够得到统一的。第一步可先练好各指指关节运动的灵活性。指力能够用到指甲尖端一发音星就能加强了,音量先练出来。第二步解决音量大带来的噪音,减少噪音唯一办法各指指甲与弦身接触的面积愈小愈好,时间越短越好,随着面积的缩小,触弦速度加快,噪音也就逐渐少了,在练习上种方法时,都必须从特别慢的动作开始,两法一定要分别练习,练到一定程度时,才可合在一起练习。
(五)轮时不会做音量强弱的对比和音色坚柔的对比
轮时不会做音量强弱的对比,可以先练习能够做到的最强的轮音,再练能够做到的最弱的轮音,最后练一次最强的,接轮一次最弱的。轮的动作可较慢些,要反复练习。轮时不会做音色坚柔的对比,可先在靠近复手处的弦上练坚实的音色,然后再在十一品处的弦上练柔和的音色,最后练一次最坚实的,接轮一次柔和的,用上下移动的轮奏产生坚后有柔,柔后有坚的音色变化。
总而言之,只有掌握好了轮指的演奏技巧,才能很好地诠释乐曲的内涵。轮指的运用非常广泛,在琵琶的文曲、武曲与现代乐曲中都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练好琵琶轮指有一个艰苦的过程,要认真思考,还要化费一定时间磨练,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了。
参考文献:
[1] 孙力伟.琵琶轮指及其教学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2):145-147.
[2] 黄灿. 大珠小珠落玉盘――试论琵琶轮指的训练[J]. 北方文学,2010, (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