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相对剥夺感问题日益凸显。相对剥夺感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关于社会剥夺行为、个体偏常、心理健康的认知,在大范围的领域内被证明是有必要研究的。较多研究表明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本文对相对剥夺感的理论框架及主要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梳理相对剥夺感的相关国内外研究。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 贫富差距
一、前言
社会学中“剥夺”一词包括肉体剥夺、经济剥夺、***治剥夺、社会剥夺、精神剥夺等几个不同维度。社会学解释剥夺是指被剥夺状态,不是指剥夺行为。客观经济的被剥夺状态和被剥夺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即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都属于被剥夺状态,前者称为绝对剥夺,后者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相对剥夺。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对剥夺感问题日益凸显,它也逐渐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从二十世纪中叶伊始,研究者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丰富了相关理论及体系。本文拟对现有研究从相对剥夺感理论框架及主要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
二、相对剥夺感的理论框架
1949年,美国社会学家Stouffer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概念,但他并没有对相对剥夺感做出正式的定义,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之后,“相对剥夺感”用于大量社会科学学科,然而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构造名称和理论框架。因此,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之前需要了解相对剥夺的参照体系并建立认同相对剥夺感的基本定义。
(一)横向相对剥夺理论
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对Stouffer的经验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有联系的人、同地位的人、不同地位或范畴的人等三类参考框架,形成了参照群体理论。他也认为,每个人都面临多重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不同,人们对自己与他人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得失的感知也不同。可以看出, 默顿对相对剥夺感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参照群体上,即认为相对剥夺感是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横向比较而产生的。
(二)纵向相对剥夺研究
对纵向相对剥夺感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是Gurr。他在《人民为什么反叛》一书中对相对剥夺作了详细界定,并指出了相对剥夺分别是下降的剥夺,渴望的剥夺和渐进的剥夺三种形式。我国学者李俊在Gurr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价值期待的来源。他认为,价值期待的来源主要包括参照群体、过去的生活条件以及公平理念。王宁在研究中明确指出相对剥夺感有两个不同的维度:横向相对剥夺感和纵向相对剥夺感。纵向剥夺感不同于横向剥夺感的地方之一,在于参照系的不同。引起横向相对剥夺感的主要来源是个人与横向参照群体的比较,而引起纵向相对剥夺感的主要来源则是个人与纵向参照群体的比较,即与个人在过去的某种状况的比较。
(三)相对剥夺综合分析模型
Heather等研究者在《相对剥夺感:一项理论和元分析回顾》中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分析模型,分三步定义了相对剥夺感。第一,必须有由个体与参照群体做出的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存在相对剥夺。第二,必须有一个认知的评估,能使个体感知到本人或他/她所在的团体处于劣势。第三,这种感知到的劣势必须被看做是不公平的。感知者认为自己或他/她所在的团体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结果导致了愤怒和怨恨的产生。这是相对剥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例如,如果我受过良好的教育的邻居具有更大的房子和更高的收入,我仍然可以认为这并不是不公平的,因此没有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此分析模型中也对比较类型进行了划分――组内人员的比较(IRD)和组间比较(GRD):自己或自己所在团体的现在与过去或将来的比较;人们将自己所处环境与组外人员境况进行比较。该模型认为各种比较类型对应不同类型的结果。即IRD主要与人际交往层面的结果有关,而GRD则主要与群体层面的结果有关。IRD可以影响群体层面的结果,然而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GRD调节的。
三、相对剥夺感的主要研究
(一)相对剥夺感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
张书维等人关于相对剥夺感与集群行为倾向的研究发现,个体相对剥夺感与集群行为密切相关,群体相对剥夺感在个体相对剥夺感与集群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也有研究者提出,个体相对剥夺感是个体将自身与内群体或外群体成员进行比较而产生的剥夺感,与个体对自身所受对待的不满有关,不会导致集群行为[3]。Sablonnière对俄国和蒙古的研究确认了所接收消极社会变迁的速度和暂时群体相对剥夺感之间的联系。例如,蒙古人所接收到的社会变迁越迅速越消极,当他们在不同时期比较所属群体的现状时不满情绪就越多,相对剥夺感越大。付允研究了相对剥夺感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对剥夺感二维亲合模型、社会群体相对剥夺感模型和相对剥夺感动态演化模型,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评估和仿真模拟发展公平问题的方法体系。
(二)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的研究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社会不公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公平主要包括分配不公和程序不公。当一个人的收入低于参照个体的收入数量时,容易产生分配不公的消极心理;当决策制定或回报分配的过程存在问题时,则容易导致程序不公。国内学者王思斌发现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不同个人或群体在经济收入、社会权力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的实际差距;主观原因是社会比较、认知差异等。聂正安指出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客观条件是有失公允的报酬分配体系,主观条件是人的自我估计的非理性倾向。罗桂芬则认为处于中国改革阶段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相对剥夺感产生是其利益得失的变动导致。还有学者认为分配体制上的问题;同一地区高收入者的畸形消费行为和奢靡的生活作风,打破了低收入群体脆弱的心理防线;低收入者的主观心理偏差都是导致相对剥夺感的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首先,已有文献大多是从横向维度分析相对剥夺感,缺少纵向维度的视角。但现实中纵向相对剥夺感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必要把它当做一个***的维度加以研究。
其次,由于研究者们对相对剥夺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的定义、理论的完善和模型的建构上,少量实证研究也往往选择不同的专门行业或人群进行研究(如对矿工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对退休老人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等),使得在对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没有形成通用的、权威的相对剥夺感量表,国内外的研究大都以自编问卷为主。
再次,自从群体差距成为群体相对剥夺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此产生:组内认同是群体相对剥夺的先导还是结果?自从研究显示群在针对群体不平衡下态度和行为的反应中群体剥夺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被视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情感因素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迄今为止,较少使用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因果关系的试验。
参考文献:
[1]HeatherJ.Smith.Relative Deprivation: A
Theoretical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 Soc Psychol Rev,2012.
[2]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3):95-102.
[3]贾留战,马红宇.的社会抗争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管理现代化,2011(4):32-34.
本文是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311319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SH071);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2JY05);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3JY31);江西省高校***建研究青年项目(JXGXDJKT.QN-201431)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夏奥琳(1993- ),女,江苏昆山人,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
杨铖(1982-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工程学院教师。
杜薇(1981- ),女,江西上饶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