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可曾说过,你是多么富有创造力?
有一位女士,名叫乔治亚·奥基弗,
她走进沙漠,描绘花瓣、枯骨、树皮。
她引领我们从细微处发现大美:岩石之坚,羽毛之柔。
《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写给两个女儿玛丽亚和萨沙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和女儿一道领受赞美的,还有乔治亚·奥基弗、爱因斯坦、海伦·凯勒、华盛顿等13个杰出的生命与灵魂。而画家洛伦·朗则以他精妙的***画,让这份“赞美”拥有了色彩、质感和更丰富的表达。
春天来了,作为新学年的礼物,老校长给全校的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老师,都送了这样的一本***画书。
这个学校有着自己崇尚的理念:品格第一。
孩子,我最近可曾告诉你,你有多么出色?
你从远处跑来的脚步声,给我的一天都带来舞蹈的节奏。
我可曾告诉你,你的笑声,如同阳光,洒满我的房间?
一年级的课堂,漂亮的晶晶老师问孩子们:“从这本书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梳着像樱桃小丸子一样童花头的小女孩雀跃地举着手,站起来时还难掩“发现”的自豪:“嗯,我发现——我发现这本书是奥巴马总统赞美他的两个女儿的,但是……但是……是献给他的妻子的。”
我乐了,由此记住了这个叫“若琦”的女孩,还有她可爱的童花头。
奥巴马曾经说过:“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认为生活就该绕着我转,我如何在这世上得心应手,成功立业,得到我想要的。后来,你们俩进入了我的世界,带来的种种好奇、淘气和微笑,总能填充我的心,照亮我的日子。突然之间,我为自己谱写的伟大计划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我很快便发现,我在你们生命中看到的快乐,就是我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小小的心灵,还不能读懂一个男人和一位父亲的深意,小女孩还不知道,她无意中所触及的,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命题。但我相信有一天,这世间,会有一个女子,在领受了生命中最深切的爱意、馈赠与惊喜之后,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她8岁那年的春天,读过的这本《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
好的教育,一定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适时而至,润物无声。
孩子,我可曾跟你说过,美国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大家庭?
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民,
从海岸和高山而来,他们分享各自独特的禀赋,
使这片土地光芒四射。
他们给了我们无比的勇气,使我们能够彼此托起,共同奋斗,
为了让这个国家更美好而工作。
六年级的阅读课,莎莎老师深沉而明朗的讲述,将孩子们带入了美国的历史与文化。
在体会了奥巴马殷殷父爱之后,老师抛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封信的作者奥巴马除了是一位父亲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美国总统,那么作为一个总统,写这样一封信,一定有他更深的用意吧?”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问题尖锐,表达却很淡定:“我有点‘奇怪’,奥巴马总统说是赞美女儿,但赞美的怎么都是别人呢?还有,既然是给女儿的信,为什么要公开发表?”课堂里有了些小小的骚动。
当老师又适时地把这个困惑抛给大家时,又一个男孩站起来:“这大概是为连任总统做准备吧。另外,赞美别人是为了宣扬美国的优越,是为了让世界看美国有多么、多么的好。”
童言无忌。听课的老师们都笑了,但笑过之后,却是内心深处顿然间警醒:这样的一本《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又是在赞美谁?
相信美国总统的家书,一定会在出笼前,被他的形象顾问和语言大师们作过最细致、最妥帖的润色与完善,但即便是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塑造公众形象,来表达美国精神与价值观,也还是会让身处不同文化坐标的我们欣喜并赞叹。
毕竟,这是一个父亲情感意志的传递与延续——“这些是我想要让你们得到的东西:在一个梦想不受限制、无事不能成就的世界中长大,长成具慈悲心、坚持理想,能帮忙打造这样一个世界的女性。我要每个孩子都有和你们一样的机会,去学习、梦想、成长、发展”。而书中提及的那13位开创性的美国英雄,一定也曾深刻地影响并塑造了奥巴马的生命,否则,他不会审慎地选择他们,作为一份精神馈赠,再郑重地分享给女儿。
这样的13位英雄,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和阶层,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无论是鬓边插着栀子花的蓝调歌者,还是缔造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元勋,无论是描绘“岩石之坚、羽毛之柔”的女画家,还是第一个漫步月球的宇航员……他们无一例外地都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用生命的全部,表达着人之为人的高贵与尊严,诠释着人类最悠久的梦境。
我们更有理由认定,这本书礼赞的是生命。
我们的父辈,也曾有过挥舞红宝书狂热呼喊的经历,那同样是一种“赞美”,在对一个神的集体膜拜中,这个民族曾把自我深深舍弃。
孩子,你可知道,他们都是你的一部分,
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个。
你可知道,你就是未来。
孩子,我可曾告诉你,我爱你?
初一年级的张媛老师把孩子们关于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发给了我,在11个班级进行了《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的精彩讲述之后,她收获了更多的“赞美”。
湛蓝星空下凝神遐思的爱因斯坦,让孩子们的目光与思绪也走得好远:你站在一座小山包上,独自享受着这宁静的夜,只有天上的星星是你的观众。你面朝着吹来的微风,头发被吹到了耳后,但正是这股风让我们看到了你的世界……
水池边悉心教授盲童的海伦·凯勒,则唤醒了孩子们内心的柔软:水中的天空突然破碎了。是一只小心翼翼的孩子的手,涟漪以手为圆心,一圈一圈地荡开。她的手握着他的手,引导他触碰到了那清凉的神奇物质。她用独特的方式告诉他:这是水。他静静地感受着,嘴因为惊讶微微张开。他的眼若是好的,定会骨碌碌地转着吧。她微笑着,不厌其烦地拼写“Water”。阳光悄悄笼住了他们,时间悄悄地绕过他们溜走了。她和他不是母子,亦不是亲人。她是海伦·凯勒,他是千万盲童中的一个。即使再黑暗,温柔如水的阳光也还是会渗透到世界尽头吧。她谙熟此道,他刚刚知晓。
而那幅描绘印第安部落酋长西廷·布尔的画面,则触动了一个叫昕玥的小女孩的诗情:大概落日后明天已青山不在/再也没有牛马在这里徘徊/红色是这里黯然消失的色彩/你也不得不离开/……风景会被时间埋葬/你却永恒地被这片土地珍藏。
读着这样的文字,耳边不由地回响起《红河谷》熟悉的旋律:“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这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未必知道这样的一首老歌,但是经由奥巴马的赞美,她穿越时空,不仅与一个自由无羁的灵魂深切对话,还蓦然间唤醒了一种古老的情感。
而这份深沉的爱,也经由一个女孩子的挽歌与礼赞,在这个春夜,抵达了我。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此刻,再思量起康德老人的话,我不禁深深颔首……
(文中引用的学生阅读感受分别来自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胡文棋、张天宜、冯昕玥同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