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精灵”是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的德育特色品牌,也是校园形象代言人。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赏识,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以“身心健康、习惯优良、素质全面、特长明显”为育人目标,以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二课堂资源的整合、开学第一课的创新等为落脚点,逐步架构了“蓝精灵二课堂行”“蓝精灵快乐过节”“蓝精灵开心上学”“国旗下健康成长”等蓝精灵系列德育微课程。
杭州市自2008年实施《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以来,全市百余所第二课堂场馆免费开放,为中小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实践平台。学校紧紧抓住这一载体,围绕“行前初探”“行间实践”“行后展示”三个微课程板块,从“微”处着眼,设计微课陪伴学生第二课堂行,引导学生进行微体验、取得微收获。(如***1所示)
一、微课导行,活动有条不紊
要达到第二课堂的育人目标,需要有效挖掘各种实践活动所蕴含的育德功能,好好把握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的教育时机。学校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行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蓝精灵二课堂行”微课程体系,让活动目标落地生根,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
(一)立足文明教养,提升公共空间意识
人类的文明教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培养,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正是文明教养不断得到训练、培养、践行的有效载体,行前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充分发挥微课微而精、小而奇,从微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有效提升学生公共空间意识。
2016年初,在带孩子们去户外场所时,学校设计了主题为“微行动礼迎大峰会,蓝精灵举止更精彩”的微课,通过微课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杭州即将迎来G20峰会,作为小小东道主,外出春游时应该怎样做呢?露出灿烂的微笑,主动捡起垃圾,发现伙伴的美丽举止,记录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将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之中,用微行动礼迎大峰会。
在去博物馆等室内活动场所时,学校设计了主题为“带一份尊重走进博物馆”的微课,与学生分享三个话题:博物馆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应该怎样在博物馆学习?博物馆里有哪些参观礼仪?通过微课上的学习和讨论,以***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方式引导学生习惯养成。
(二)注重无缝融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行前初探需要注意把握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的教育时机,学校注重三方面的资源融合,即学科课程与第二课堂的融合,第二课堂场馆资源与网络资源的融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融合。
学校将综合实践、思想品德、文学艺术等课程与第二课堂场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第二课堂文化在各个学科中的有机渗透。例如:阳春三月,杭州春花烂漫,桃花、樱花、海棠……这些“撞脸”春花,学生分得清吗?学校为此设计了微课:微视角识别“撞脸”春花,“蓝精灵”个个超级棒。那么美的花,想把它画下来,写写绘画日记,怎么画?学校又设计了微课:二课堂赏春意,“蓝精灵”绘春景。这样的微课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研究生活中的课题。
第二课堂场馆有着丰富的资源,将这些资源与“互联网+”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能有效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选择需要。例如:参观马一浮纪念馆,学校在区域搭建的第二课堂场馆资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微课“瞻仰国学大师,亲近西湖山水”向学生介绍马一浮这位著名学者,讲述先生与杭州的渊源,引导学生浏览纪念馆内的文献资料、利用网络进行拓展学习。
学校通过微信平台、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即时推送微课程内容,打破学习方式的单一性,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深度融合。学生可以将微课***保存到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各种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反复学习和泛在学习,在这种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一步促进活动目标落地生根。
二、微体验助行,活动焕发生机
“蓝精灵二课堂行”不仅是课程,还是一种渗透式的、生活化的德育方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字,而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思考,从而达到育人目标。
(一)体验内容注重自主选
“蓝精灵二课堂行”微课程既有分板块的预设内容,又有学生自主设计的空间,力求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以“良渚在召唤”课程为例,学生去良渚博物馆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选题参考单,内容包括:亲近良渚的玉,良渚的农业生产我知道,如果我是良渚博物院院长,陶器上的文字我能懂,等等。通过行前的微课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与兴趣爱好,自己选择体验内容;还可以填写“自主选题”一栏,根据自己设计的主题去探究。
基于第二场馆的体验教室,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层面、多形式的体验,包括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学生在场馆中搭房子、拼接水井、拼接陶器、围栏捕鱼……这些体验项目使学生对良渚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基于第二场馆的***网站资源,为学生提供别样的互动体验方式。学生进入博物馆网站的“互动游戏”板块,在“动手指找器物”“寻找者”“火眼金睛”“过目不忘”等小游戏的体验中对良渚文化有了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学校的蓝精灵社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的互动体验途径。
(二)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蓝精灵二课堂行”除了学校组织的微体验活动之外,还鼓励学生、家长通过雏鹰假日小队、亲子体验活动等形式,带着微问题、进行微体验。学校编印了《爸爸去哪儿》“蓝精灵二课堂行”亲子活动校本教材,为促进学生在第二课堂场馆进行微体验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学生来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寻访古运河文化”,了解运河历史和运河两岸生活文化;学生在自然博物馆寻找“绿色生命线”,制作书签,了解树叶的基本结构;学生在浙江博物馆倾听“中国瓷器的前世今生”,欣赏瓷器馆藏精品,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学生在陆游纪念馆进行“陆游诗句分享”,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的微体验是有温度的,已成为“蓝精灵二课堂行”的一种常态。
三、微收获促行,评价润物无声
第二课堂实践是否有收获,要看学生是否学会了思考,是否具备自主发展的基本素养。在评价上,“蓝精灵二课堂行”以展示评价与争章评价相结合,以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一)展示评价,多维度发挥激励作用
“蓝精灵二课堂行”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成果呈现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展示评价既是对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二课堂赏春意,蓝精灵绘春景”微课程体验完毕后,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展示空间和文化长廊展示学生的成果。除了展示实践成果外,学校还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定期“蓝精灵二课堂行”活动报道,展示学生体验的过程。
(二)雏鹰争章,寻求评价方式的整合
学校根据“蓝精灵二课堂行”课程活动内容设计学校特色章,将评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力求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以“嘟嘟城,快乐争章”项目为例,学生在第二课堂场馆嘟嘟城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争技能章的过程,根据培养学生基本的烹饪能力、自我形象管理、动手能力训练等目标,设定自理章;根据安全维护、防灾减灾训练等内容,设定自护章;根据培养少年儿童服务社会的意识,如参与志愿服务、参与公益活动等目标,设定服务章。一年级的小朋友争自理章,二年级的小朋友争自护章,三年级的同学争服务章,从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出发,设计争章标准,每个小朋友都会拿到一份《争章手册》,完成三个子章的考核可获得相应的技能章,完成五个可换得荣誉证书及奖品。这样的评价方式关注的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体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崔建***,浙江省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校长;汪春燕,浙江省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副校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微”处着眼,打开学生第二课堂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