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讲:卢伟栋
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
卢老师说
Without enough reading,no one can learn and use a language well.
我们常常会听到“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这是就阅读理解题在英语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重而言的,却也充分表达了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作为语言输入最重要的方式,阅读实际上决定着语言学习的成败。
要有效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我们必须学会快速、准确、深入地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这通过“三读”便可实现。
略读:快速把握文章主旨
阅读要讲究速度,但只有速度没有质量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要保证阅读既有速度又有质量,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通过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主旨是文章的内容主线,只要准确地抓住这根主线,文章的中心内容无需细读便了然于胸。
略读时,我们应——
1 扫视标题、子标题和插***
许多阅读材料,特别是教材中的课文,均有标题,有些还有子标题和插***,利用它们可以做到“文章主旨未读先知”。
以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为例,课文的标题为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文中配有一幅Amber Room的插***。浏览标题,我们可知文章讲的是Amber Room,势必会告诉读者Amber Room为何物、它为何失踪以及寻找的结果如何等。而有了插***,即使我们不知道amber的意思,也能猜测出Amber Room是一间用特殊材料建造的房间。
2 浏览文章首段
英语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会是引入段,引入文章的主题。浏览第一段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
以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为例,课文虽有标题An Interview,但这只告诉了我们文章的体裁而不涉及具体内容。这时,浏览首段,不难知道该文旨在让我们了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文章主要讲解的是古今奥运会的异同。
3 浏览全文抓主题句
英语文章中,通常会有一个反映主题的句子,同时,文章各个段落也常常会有反映段落主旨的句子。捕捉、浏览这些主题句,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文章及各段落的主要内容。
以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为例,文中的标题与插***使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关于计算机的。首段的第一句Over time I have been changed quite a lot既是全文的主题句也是该段的主题句,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文章讲的是计算机的发展,并且会以时间为线索来介绍不同时期计算机的发展变化。文章第二段的主题句为段首句These changes only became possible as my memory improved,它告诉我们第二段着重介绍计算机存储器的变化。而第三段的主题句Since the 1970s many new applications have been found for me则让我们明白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计算机在应用方面的变化。
寻读:准确捕捉相关信息
找准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技能。如果说略读使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那么,寻读就能使我们准确地捕捉到用以解决具体问题的相关信息。
1 自设问题,引领阅读
寻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寻读训练须从明确问题开始。问题的来源有二:读者自设的问题和文后所附的问题。其中,自设问题是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试想,当你能够边阅读边提出问题,并为回答这些问题而再阅读时,你还会惧怕文后提出的各种问题吗·
以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为例,针对标题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我们至少可以提出四个问题:Amber Room是何物·何时失踪·为何失踪·寻找的结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开始阅读,第一段的内容讲明了Amber Room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俄国的礼物,它有一段令人惊叹的历史,它的制造材料使它成为一件珍宝。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威廉一世为什么把这一稀世珍宝送给了俄国·这份礼物到了俄国后发生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失踪·正是由于寻求这些随阅读而产生的问题的答案,我们的阅读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2 明确问题,寻读信息
对于中学生而言,进行阅读训练必须限时,对于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文后所附的问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回答。因此寻读训练的要求一是快,快速落实相关信息所在的区域;二是准,准确找到可为回答问题提供依据的句子。当然,寻读的快与准是建立在通过略读了解文章结构及各段落要义的基础上的。
以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课文为例,Pausanias来自古希腊,要找寻涉及古代奥运会的内容,浏览他的话语即可。反之,找寻反映现代奥运会的内容,我们自然应该先跳读到Li Yan所说的话。
精读:深入理解隐性信息
一篇文章传递的信息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信息就是文中的词和句直接反映出来的信息,通过寻读便可提取出来。而隐性信息则隐含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它是作者的话中话、话外音,需在领会显性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精读,进行推理和判断。
1 精读上下文,结合意群推测“句中词”
一篇文章,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生词或陌生的短语。为了培养阅读能力,我们不能翻阅词典来查寻词义,而应通过上下文来推测。
例如在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In 1716 he gave it (the Amber Room) to Peter the Great. In return, the Czar sent him a troop of his best soldiers. 句中的短语in return和单词troop虽是该单元的新词汇,但借助上下文的整体意思,它们并不会成为我们阅读理解的障碍。结合前句中的gave和后句中的sent,对短语in return比较自然的理解就是“作为回报”;而生词troop后的of his best soldiers则让我们不难推测出troop应是类似group这样表示单位的词。
2 精读句子,紧扣主题理解“话中话”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句子,它们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背后却藏有深意。
例如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课文结尾处Pausanias说的Well, that’s good news一句,字面意思是“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究竟什么是一个好消息·这句话反映了Pausanias什么样的态度·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搞清楚that指代的内容——“奥运会的宗旨没有改变”,由此得到此句的完整意思是“奥运会的宗旨没有改变这件事真是一个好消息”。在此基础上可以推断出Pausanias的态度:奥运会的发展不可背离其原有的宗旨。
3 精读上下文,合理推断“话外音”
很多时候,作者在写作时并不把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都描述详尽,从而为读者留下了推断和想象的空间。例如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有关威廉一世把Amber Room作为礼物送给俄国这件事,作者只用了两个句子进行描述:In 1716 he gave it to Peter the Great. In return, the Czar sent him a troop of his best soldiers. 文中并没有交待这一行为的背景或原因,但是通过这两句中的“送”与“回送”,不难推断出当时两国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理解水平,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坚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我们的阅读理解水平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英语高考的阅读语篇文体不尽相同,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如何根据语篇的文体特点来解答问题·请看下期“跟随Mr Lu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