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晚期,旅游之风盛极一时,文人好游成癖,明代旅游最突出的特点是山水审美、文化传播、科学考察,以徐霞客为代表的一批明代旅行家颇为注重旅行经验的总结和旅游思想的阐释。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被著名文学家钱谦益赞誉为“古今游记之最”,世间的“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1.自然观。与明代的其他文人雅士好郊游,追求旅途中的舒适与享受不同,徐霞客好远游,喜欢登绝顶、探奇洞、涉深谷,特别喜欢远离尘世、幽深绝迹之地。徐霞客少年时就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兴趣志向,徐霞客游记中的很多描述都反映出他与自然为伴,投身自然的人生追求。他的自然足迹遍布熔岩地貌、火山地热、高原峡谷、流泉飞瀑、江河湖泊等。据统计,徐霞客共考察记录了地貌类型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170多种,名山1259座,岩洞溶洞540多个[1]178。他不是简单地游山玩水,而是探索自然的奥秘,徐霞客是我国研究熔岩地貌的第一人,他在游历了桂、滇、黔的熔岩地貌后得出的结论是“粤西之山,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别独挺,不相混杂。滇南之山,则土蜂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黔南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这比德国人瑙曼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分类的研究要早200年。徐霞客同时代的其他旅行家多是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狎山水而娱己”,使自然为自己服务,而徐霞客游记反映出作者敬畏自然“,以身许山水”,所以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山水审美,而是进而“审视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然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山水之好变成一种科学追求,实现了悦己向求知的转变。三十多年的探险旅程使他心灵陶醉,精神升华,并已经具有了朴素的生态旅游观念。《徐霞客游记》中多次描写了生产生活对环境的破坏,并对人为破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徐霞客在江西看到采石业对岩洞的破坏“,峰皆丛石耸叠,山麓有龙姓者居之。东向者三洞,北向者一洞,惟东北一角山石完好,而东南洞尽处与西北诸面,俱为烧灰者铁削火淬,玲珑之质十去其七矣”。徐霞客还提到造纸业对水污染的破坏“,多坠峡奔崖之流,但为居民造粗纸,濯水如滓,失飞练悬珠之胜”。徐霞客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今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人文观。徐霞客出身于江苏江阴的书香门第,从小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在深入西南地区考察的时候,也面临许多地方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但是他非常注重了解民情,主动融入当地文化,打破了地域间的隔膜和文化认知上的差异,架起了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2]30。他走访了很多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他对保山水寨村的描写“:四山回合于其上,底圆整如镜,得良畴数千亩,村庐错落,鸡犬桑麻,俱有灵气,不意危崖绝蹬之上,芙蓉蒂里,又观此世界也,……武桃源源,王官盘谷,皆所不及矣!此当为入滇第一胜。”(《滇游日记八》)极边蛮夷之地在他的笔下远胜桃源。他见到“其人无衣与裳,惟以布一幅束其阴,上体以被一方帏而裹之,不复知有衿袖之属也”“,所居皆茅,但不架栏”(《滇游日记九》),这样的奇风异俗让生长于江南水乡的徐霞客十分惊诧。他经人介绍前去拜访土司,写到此地“民安地静,物产丰盈,……,夜不闭户,……,新谷、新花,一时并出,晚稻香风,盈川被陇”,并发出由衷的赞叹“:真边境之休风!”(《滇游日记十一》)。从徐霞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许多当时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作为一名外来者,徐霞客以旁观者、体验者的视角,客观公正地记录了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使江南民众得以一窥明末边民生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时他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尊重和接纳。他晚年与丽江土司府木增土司交好,促进了汉文化和纳西文化的传播,成为一段佳话。
3.审美观。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一是出自于孔子的“山水比德”观[3]93,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儒家的旅游审美观与其仁义礼智信的***治主张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旅和体山悟水的自然之旅,自然山水被人格化,自然之美在于被赋予的社会性,忽略了自然先于人存在的本质属性,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二是出自于庄子的“自然逍遥”观,道家的旅游审美观是返璞归真,自在逍遥,体现了道家追求“无为”,不受外物约束、随心所欲的哲学观念,是一种自由纯粹、大美无言的浪漫主义审美观。《徐霞客游记》中对山水的描写既有中国传统儒道审美观念的延续,也有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扬弃,那就是求真求新。徐霞客游记中更多的是自然审美的因素,偶涉名胜,多一笔带过,既有“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游雁荡山日记》)、“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游庐山日记》)等的直抒胸臆,更多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描绘“,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襆之攲”(《游雁荡山日记》)“,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游武彝山日记》)。他笔下的山,层峦叠嶂、怪石嶙峋;他笔下的水,蜿蜒曲折、形态各异,哪怕荒山野岭、深山空谷,寥寥几笔也能写出趣味、描出情致。徐霞客每登一山,必历尽艰辛登临绝顶,每探一洞,必涉水深入,从家乡吴中远赴西南,所到之处多为人迹罕至之地,也反映出徐霞客求真求新的审美心理。
4.知行观。徐霞客的旅游经历从22岁开始,之前他纵览群书,为旅行做准备“,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与地志、山海***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可见这是徐霞客行之始,他旅行时经常带在身边一些书籍,一边查阅,一边游览。同时徐霞客也不盲从,在积累了丰富的考察经验、广博的山水阅历,具有了犀利的洞察力后,他常常对旧的地理方志提成质疑“,***经志籍,多为***经志籍所蒙”“,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附会”,比如他对《禹贡》所说“岷山导江”的说法作了修正,认为长江的源头不在岷山,而在金沙江。徐霞客也是中国古代自助旅游的典型代表,古代交通条件极差,他基本上靠徒步旅行走遍大半个中国,经常挨饿受冻、食不果腹、居无定所,遇到暴雪封山、被困于悬崖绝壁、几次死里逃生,都没有动摇他的意志,清初顾炎武的学生潘耒读了他的游记评价说“: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心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徐霞客游记•序》)徐霞客以他的执著和坚韧实践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徐霞客所处的明末是中国古代旅游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徐霞客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和寻根究底的科学方法,尊重自然、文化融合、求真求新、知行合一的旅游观念,在旅游史和科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和承前启后的意义。(本文作者:李燕妮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议徐霞客的旅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