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陕西华阴、发萌于西汉时期,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的华阴“老腔”,随着北京人艺话剧《白鹿原》在首都剧场的热演,“老腔”也以其奔放激越、气吞山河的独特艺术魅力,以其原始质朴、不加修饰的艺术张力,震撼并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在华阴“老腔”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被誉为华阴之名片、渭南之符号、陕西之亮点的“老腔”,如何借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奠定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的力量之源,显得尤为重要。
一、“老腔”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老腔”生于华阴的张氏家族,至今已有2000年多年的历史。华阴市东临潼关、西接华县、南依秦岭与洛南县接壤、北隔渭水与大荔县相望的独特地理风貌,造就了“老腔”独特的唱腔特点。
“老腔”以厚重而深沉的一人唱,由多人呐喊、助威、帮唱(拉坡)等而形成满台吼的强悍气势,再加上唱腔豪放激昂,铿锵有力,烘托着“老腔”奔放而极具“张扬性”特点的艺术风格。
“老腔”的艺术魅力,在于随意自然的生活常态化表演,不需要太复杂的乐器、道具和舞台布景,在“吼”中把农民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内心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使人们触摸到原汁原味的关中“原生态”艺术风情。
“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往往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个唱段中,使“老腔”体现出最古老的艺术元素,有着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历史印迹,被资深专家靳之林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使老腔具有戏曲艺术的“原声性”特点。
“老腔”每句末的三拍乐节形式,已经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乐句声腔形态,与全国其他剧种相比,几乎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呈现很强的剧种“独存性”特点。
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老腔皮影”一直采用的是家族传承的方式。诸多清规戒律让它仅限于在华阴张姓家族中留传。除非至亲,一般人不准入班,而且只传男,不传女,使“老腔”艺术的传承具有 “封闭性”的特点。
“老腔”特有的艺术特点,加之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战争,使“老腔”有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史学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
二、影响“老腔”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为了保护、传承与发展 “老腔” 文化,近年来,当地***府做了大量的调研,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在华管委下成立了“渭南华山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华管委出资,组建了以“老腔”剧目为主的演艺队伍;在关中风情山庄开设了有“老腔”元素的民俗音乐会;在华山脚下的生态广场,搭建了“老腔”艺术展示平台,使“老腔” 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受时代变迁的影响,“老腔”在本土缺乏市场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文化娱乐活动匮乏,红白喜事、庆典祭祀,请“老腔皮影”助兴,确实是身份的象征。良好的市场需求使“老腔皮影”绽放出强盛的生命力。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受现代社会光电传媒的冲击,以及以历史题材为多的故事情节的影响,老腔皮影已经无法替代当今的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传媒,“老腔皮影”被百姓所疏远,市场需求严重缺乏。
第二,受家族传承的的影响,“老腔”艺术面临传承困局
由于“老腔”艺术特有的古老与封闭性,经过数十代传儿不传女的宗族复制,现在能演唱“老腔”的民间艺人不足20人,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使“老腔”的生死命运不得不和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农民艺人捆绑在一起,使“老腔”这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正面临传承乏人的严重局面。
第三,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老腔”艺术面临后继乏人
尽管地方***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在培养新人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稳定、持久的需求市场,无法获得稳定、丰厚的经济回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真正愿意学习“老腔”艺术的人不多,使“老腔”艺术后继乏人,“老腔”戏仍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与发展的困境。
第四,受资金短缺的影响,导致发展“老腔”的步伐滞后
“老腔”艺术的保护、继承与发展,需要建立“传帮带”机制;需要为“老腔”艺术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需要为“老腔”剧种培育发展的市场……,这些前期的工作,都是需要用钱来解决的问题。但这一切又都不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西部县级成市,所能够完全解决得了的问题。资金短缺,阻碍了“老腔”艺术发展的步伐。
三、“老腔”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析
随着“老腔”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被誉为华阴的名片、渭南的符号、陕西的亮点。如何打造华阴“老腔” 文化这张名片?如何展示渭南这个特殊的符号?如何扮靓陕西这颗璀璨的亮点?是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首先,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守旧似旧但不拘泥于旧是根本
“老腔”之所以成为一门独一无二的古老艺术,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因为他极具生命力的的古朴、独特与原始。从幕后走到台前,闻其声再见其人,就是将“老腔”展现“人”本性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从心灵上得到震撼,获得共鸣。因此,无论怎么传承与发展,都不可丢掉“老腔”最本质的东西,这是发展与传承的根本。
第二,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创新有新而不苛求于新是理念
从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老腔”作为一种极具地方色彩的剧种,之所以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是因为“老腔”与现代人的生活,有了相异的元素。要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内容上既要有历史题材,也要体现当代生活音符,打破门户之见,做精做专,以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但决不可为了刻意求新,就一定要改变固有的东西,而失去“老腔”文化原有的魅力。
第三,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跟进引进而不趋附于进是条件
传承“老腔”文化就必须发展“老腔”文化,要发展仅靠我们本土的力量是不够的。对此我们必须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引进新的思路,好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但我们决不能完全依靠外来的力量,毕竟“老腔” 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只有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才能读懂它的内涵,悟出它的真谛,唱出它的真义。因此发展与传承“老腔” 文化,我们需要引进外在的成份,但绝不能为了引进而完全趋附,丢掉原本意义上的质,失去了传承的价值,这是发展与传承“老腔” 文化的一个前提条件。
第四,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展示演示而不停留于示是要求
“老腔”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传承人多是带着泥土气息的农民。发展与传承“老腔” 文化,首先要通过展示与表演,让更多的人知道、认识。但“老腔”是与 “老腔”艺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生长经历活密不可分的一个剧种,一般人仅靠星星点点的学习,是无法 “吼”出“老腔”特有的“老调”,也很难达到那种令人“震撼”的境界。因此无论是展示还是表演,都不能离开“老腔”“土的掉渣”的“老调” 这么一个灵魂,而只追求表演的一个形式。
第五,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造势借势但不依赖于势是原则
“老腔”能够从华阴走出陕西,走进北京,走向世界,正是2006年6月借助林兆华导演的《白鹿原》之势,登上了大雅之堂,让更多的国人听到了“老腔老调”的艺术魅力,知道了在陕西华阴还有几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只需一些极其简陋的器具、场景,唱出令人“荡气回肠”的剧种。因此要让更多的人听到、认识并喜欢“老腔”,就必须在借势、造势上做文章。但不能为了借势、造势而曲意附和,改变“老腔”原有的、本质的东西,达不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这是“老腔”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第六,传承与发展“老腔”文化,靠山用山但不回归于山是方法
为什么叫“老腔”? “老腔”发生在什么地方?宗族传承为什么会传给外人?怎么走出陕西?怎么走向世界?为什么要申遗?“白毛”、 《白鹿原》与“老腔”有什么渊源?“老腔”发展与发现的过程,发生了太多神奇的故事。展示“老腔”文化,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知道“老腔”。可以把同“老腔”有关的故事,做成集故事展现、演员表演、皮影展示、游客参与(游客跟着吼一声老腔、动一下皮影、敲一下凳子)为一体的“老腔”文化民俗馆,成为华山游客必进之馆,与华山旅游融为一体,靠华山旅游的人气,拉动老腔文化的飞升,最终把“老腔”打造成为华阴、渭南、陕西又一个文化品牌。
造血之源是“老腔”文化的传承之力。对于“老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在保持 “老腔”之魂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借鉴成功的开发经验,借助外在雄厚的资金支持,借力华山的高人气指数,借势名人大腕的平台,借风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为“老腔”文化培育出良好的市场需求,让唱“老腔”的人,做“老腔”的事,都能够衣食无忧,过上“安居”的生活,才能成就“乐业”,才能解决“老腔”无人学,“老腔”无人唱,“老腔”的事无人做的被动局面,才能打破“老腔”发展与传承的瓶颈,才能把“老腔”打造成为华阴、渭南、陕西又一个文化品牌,使其真正成为陕西的亮点,渭南的符号,华阴的名片,才能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走出新路子,推动陕西、渭南、华阴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动陕西、渭南、华阴的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简介:孙明霞,陕西省渭南市委***校,教授。
赵亚楠,陕西省渭南市委***校,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造血之源是“老腔”文化的传承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