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R室
摘 要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MRI表现。结果:17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中,脑膜瘤8例,年龄18~38岁;星形胶质瘤3例,年龄7~30岁;脉络从***突状瘤2例,年龄2~5岁;室管膜瘤1例,年龄22岁;转移瘤2例,年龄47~52岁;血管畸形1例,年龄20岁。MR可以显示肿瘤的信号及强化特点、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侧脑室三角区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患者年龄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 磁共振成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58
侧脑室肿瘤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侧脑室肿瘤其***及预后也不同,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手术及判断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搜集侧脑室三角区肿瘤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2~52岁,平均30.8岁。均在MR检查后1~14天进行手术,均经病理学证实。影像上侧脑室三角区肿瘤诊断标准:肿瘤体积2/3以上位于侧脑室后角内,邻近脑室被撑开或周围见脑脊液影及肿瘤与脑室的夹角为锐角。
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使用GEsigna Twinspeed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选用标准头颅正交线圈,矢状面定位后行横断面T1WI、T2WI和***面、矢状面T1WI,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15ml后行T1WI横轴面、矢状面和***面增强扫描。
结 果
发病部位及年龄、性别:本组17例肿瘤均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8例脑膜瘤年龄为18~38岁,平均24.3岁,女6例,男2例;3例星形胶质瘤年龄为7~30岁,平均28.2岁,女1例,男2例;2例脉络丛***突状瘤年龄为2~5岁,平均3.5岁,均为男性;1例室管膜瘤年龄22岁,女性;2例转移瘤,年龄为47~52岁,平均44.5岁,均为男性;1例血管畸形年龄为20岁,男性。
MRI表现特点:脑膜瘤8例,肿块大小2.0cm×1.5cm×1.7cm~4.0cm×4.2cm×6.0cm,其中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5例为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5例肿瘤内囊性部分信号均匀,增强未见强化,6例瘤周轻度水肿。星形胶质瘤3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3例肿瘤内可见囊变区,1例可见肿瘤内出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其中2例脑实质受累,均有单侧或双侧侧脑室扩大,瘤周见大片水肿信号。脉络从***突状瘤2例,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呈不均匀中度强化,未见瘤周水肿,均伴明显脑积水。室管膜瘤1例,表现为不规则肿块,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不均质强化,未见瘤周水肿,未见脑实质受侵,双侧侧脑室扩大。转移瘤2例,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1例呈结节状强化,1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脑实质均可见其它转移灶。血管畸形1例,T1WI及T2WI显示信号混杂,可见流空信号,增强呈不均质强化,合并侧脑室内出血。
讨 论
侧脑室左右各有1个,形状不规则,位于额叶、顶叶、枕叶及颞叶内。分为前角、下角、后角、体部和三角区5个部分,内含脑脊液,是由侧脑室内的脉络膜组织所分泌侧脑室内肿瘤是指来源于侧脑室壁、脉络膜组织及异位组织的肿瘤。
侧脑室肿瘤的早期,因肿瘤生长在脑室腔内,常无临床症状,当肿瘤生长较大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压迫周边脑组织时,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sup】[1]【/sup】。MRI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血供及脑积水情况等,有助于作出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对确定手术方式及术后观察有重要价值【sup】[2]【/sup】。侧脑室肿瘤类型较多,而位于三角区肿瘤主要有脑膜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脉络丛***突状瘤、转移瘤、畸胎瘤等,其中以脑膜瘤最常见【sup】[3]【/sup】,本组资料与其报道一致。
侧脑室脑膜瘤起源于脉络组织或基质,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和20岁以上成人,肿瘤小者常呈类圆形,形态较规则,境界清,侧脑室脑膜瘤可以很大,形态稍不规则,同侧颞角常扩大,本组2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体积较大,均合并较大的囊变区,术前尚不能明确肿瘤位于脑室内或脑室外,此时需认真观察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表现做出正确诊断。脑膜瘤主要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增强呈显著强化。星形细胞瘤可起源于透明隔、胼胝体等脑室旁结构,病灶边界多不清,易侵及室旁脑实质,本组有2例侵犯脑实质,且水肿范围相对较大。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5岁前,也可见于较大儿童,侧脑室三角区为好发部位,肿瘤多形态不规则,与侧脑室室壁间常有广基相连,肿瘤内可合并出血、钙化、囊变、坏死。脉络丛***突状瘤好发于儿童,常因刺激脉络丛过度分泌脑脊液而伴脑积水。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多同时有脑实质转移灶存在,需同时结合有无原发病灶。畸胎瘤偶可见,肿瘤内出现骨性结构和脂肪成分为其典型表现。血管畸形亦少见,可有动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种类较多,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对肿瘤内部不同组织成分的分辨能力和对病变的定位及邻近组织结构侵犯范围的确定有明显的优势,根据肿瘤形态、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结合患者年龄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指导,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Katayams S,Fujita K,Takeda N,et al.Subependymoma in the lateral ventricle incidentally detected by routine brain examination――case report.Neurol Med Chir Tokyo,1998,38:47.
2 朱卫.徐启武.崔尧元.侧脑室肿瘤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1,8:49.
3 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9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