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呼吸必须有专门的器官,像我们人类和大多数高等动物的肺,还有鱼类的鳃。离开了这些器官,呼吸就无法进行。然而,科学却告诉我们,除了肺、腮之外,许多脊椎动物还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也就是说:动物的皮肤除具保护、调温等功能外。还可用来呼吸。
早在上世纪初,一位丹麦科学家就发现,若将青蛙通往肺部的主气管堵住,使它无法通气,青蛙仍可正常过冬。现在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脊椎动物都或多或少地能利用皮肤进行呼吸。
两栖类算得上是最著名的皮肤呼吸动物。在它们体内的总摄氧量中,有30%是通过皮肤“吸入”的。例如牛蛙的幼体,虽然也有鳃和肺,但有相当部分的呼吸是靠皮肤进行的。一些陆生两栖类,呼吸和皮肤的关系就更是密切了。一种名叫剑螈的动物,竟百分之百地依靠皮肤进行呼吸,真可谓“纯皮肤呼吸”动物了。
鱼类呼吸也要铱靠皮肤,但与两栖类相比,就显得逊色一些。据测定,鲨鱼、鳟鱼和金鱼,在其总摄氧量中,约有5%~30%是通过皮肤获得的,与爬行类相当。
鸟类和哺***类动物,进化有发达的肺脏,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气体交换”,相应地,“皮肤呼吸”仅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据分析,一个成人的皮肤呼吸量约占其呼吸总量的1%~3%。
生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所谓呼吸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把从空气中吸入体内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中,再将代谢废气二氧化碳(C02)释放到空气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体交换”。
对于进行“皮肤呼吸”的动物来说。它们的皮肤好比一个“气体交换站”。大自然造就了不少“精明的老板”,想方设法扩大“交换站”的“营业面积”,以提高呼吸效率。
生活在秘鲁的喀喀湖蛙,个头虽不很大,但它躯干和后肢那些悬垂的褶皱,使它皮肤的表面积大大扩增,于是,它可以完全依靠皮肤进行呼吸,而无须肺的呼吸了。
求偶季节里的雄性毛蛙,常常会做出许多复杂而热烈的动作,以招引雌蛙。这种行为自然要增加耗氧量,为了应付呼吸负担,在它的两条后腿上长满了“***状凸”。有趣的是。这些多余的皮肤会随着繁殖季节的结束而消失,可见这完全是毛蛙为适应呼吸需要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看来,动物的皮肤不仅能够保护自身免遭外界侵袭,还具有调节体温甚至呼吸等功能。我们相信,随着对动物皮肤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一定还会有不少新的发现。
早期的人类靠面对面交谈、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进行交流的。昆虫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它们是怎样交流的呢?
其实,昆虫的交流方式也是很多的,它们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散发气味和发光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是它们自己特有的语言。
声音语言
蝉、蟋蟀、蝈蝈、蝗虫等是通过歌声进行交流的,但它们的歌声不是用嘴唱出来的,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类似于人和其他高等动物的发声器官,而是靠身体上特殊的“乐器”奏乐,这种本领也只有雄虫才具有。雌虫是哑巴,但它们有类似耳朵的“听器”,能够听见雄虫的歌声。
蝉又叫“知了”,是人类公认的“歌手”。它们的歌声燎亮高亢、优美动听,在夏季的树林里,每天都有一场音乐会,而蝉是这场音乐会的主角到了季节,雄蝉就会叫个不停,通过歌声来吸引雌蝉。蝉的声音不是用嘴发出的,而是用腹部的一对像拔似的“乐器”发出的。这种“乐器”两边各有一个白色的、圆而大的薄膜,叫音盖,很有弹性。音盖下面长着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与身体里发达的声肌紧紧相连,当发音膜收缩时,便产生声波,发出嘹亮的声音。
蟋蟀和蝈蝈的发生器与蝉又有些不同,它们不是长在肚子上,而是靠双翅相互摩擦来“奏乐”。蟋蟀的右边翅膀基部下表面有一条横脉,上面长着许多小齿,叫音锉,在左翅膀上表面则形成尖尖的摩擦缘,叫刮器。当它“奏乐”的时候,右翅急剧地叠在左翅上面又马上分开,通过音锉和刮器的相互摩擦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