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一篇老课文,过去教《孔乙己》,其主题定为“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反映旧社会人们的麻木冷漠”。但每次教《孔乙己》我都有新的感受。《孔乙己》主题究竟是什么?心中老有疑问。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考证,我以为:多年来,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往往存在贴标签、任意拔高的问题。《孔乙己》本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却被理解成揭露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改革开放以来,在还原鲁迅原真性方面取得了成果,但历史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2012年版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对《孔乙己》一文的主题是这样概括的: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如何走出文本解读的误区,还语文教学以人文性和科学性?
我决定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我要求学生细读文本,根据文本描写概括孔乙己的形象。如“从孔乙己认为‘窃书不能算偷’可以看出他是个自欺欺人的人。”我把评价标准定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只要言之有理或者能自圆其说就给予肯定。
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了“善良”“迂腐”“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死要面子”“麻木不仁”等答案。
学生甲:悲惨命运是孔乙己自己造成的。他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还偷东西。
学生乙:是科举制度造成的。孔乙己的好“喝”懒做、自命清高也是受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
学生丙:同样是在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也有许多是勤奋、刻苦、肯干的。比如坡,被贬到黄州之后,自食其力、自耕自种,他在那样的环境里也没有死。孔乙己自己不争气,怪谁呢?
学生乙:如果不是封建科举制出身的丁举人打断了孔乙己的腿,孔乙己又怎么会沦落到死亡的结局呢?
众学生:不要说在封建社会,就是在现代社会谁抓住了小偷,打他一顿,好像也很常见,那打小偷的人未必是受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吧!帮人家抄书混饭吃就够意思了,却又不好好抄书,还偷人家的书,且也许是惯偷,这样寡廉鲜耻的人,打他一顿又有多大的错呢?
提倡***思考并不是放任不管,毕竟学生的认识是有限的,他们的学识和阅历、他们所掌握的材料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深度。教师要把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与学生一起交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深入地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话。
我把课前准备的一段话说了出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小说的出处,它选自《呐喊》,鲁迅先生呐喊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也就是说先生是为了改变人的精神而呐喊,孔乙己就是一个需要改变精神的人,而需要改变精神的人不仅仅是孔乙己,还有短衣帮、掌柜、伙计,也应包括我们自己。今天的我们就不需要改变精神了吗?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经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了《孔乙己》的主题:本文描写了孔乙己这个曾经读过书却不曾进学又好“喝”懒做、自命清高的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周围群众的凉薄,揭露人性的愚昧、麻木、不觉悟,表达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深沉的悲哀。
一堂课结束了,我的思考还在继续:由于阅读者的社会处境、生活观念、人生阅历等不同,读出的主题就会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当我们阅读大师作品时,我们的智力水平往往并不足以应对,就可能人云亦云。因此,在解读大师作品的时候,应该不迷信,不盲从,实事求是,从而达到文学欣赏的目标――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净化我们的心灵。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孔乙己》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