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寂寂,在晶莹温馨的台灯下,相册中一幅苏步青正和笔者谈笑风生的黑白老照片,又勾起我对既是著名数学家,又是诗人的苏步青院士(1902-2003)的忆念。
诗人国学底蕴深厚
廿多年前,有一回,我受大同大学校友会的委托,去探望恩师施蛰存先生,见先生书斋兼卧室的南壁上悬有“墨竹”一幅。近前细赏,乃陈从周教授辛酉(1981年)春即兴所绘,并题一绝云:“一路青青上柳条,春游谁计路程遥。潍城写得三竿竹,我比重来郑板桥。”幅间墨香馥郁,叶圣陶、田桓、顾廷龙、俞振飞、周谷城、吕贞白、施蛰存、喻蘅等名士均有题句或留印。苏步青,雅士也,亦在画的右下侧题句云:“梓翁落笔似萧郎,乐天见之定赞扬。”梓翁,从周自号。萧郎,唐代绘竹圣手萧悦,官任协律郎,故称。白居易深爱萧画,曾题写186字长诗赞曰:“萧画枝枝叶叶动”。借“乐天诗赞萧郎”之典故,来评赏梓翁精品,以古喻今,殊妙。苏老国学底蕴之深,于斯可见一斑。
早仰苏老谦诚直厚之人品与博学多才之声望,但与他相识也晚,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特约编写文史读物《随便翻翻》与《现代交际》杂志,去采访苏老,才有幸识荆。许是诗有缘,我们一见如故。苏老平易近人,待我热诚。苏老恳切地说:“攀高贵在少年时,青年人正处在身强力壮时期,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我希望大家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也要把语文学好。这对青年人的成长,一定会有好处的!”这一番殷殷教言,乃苏老的切身体会,他在少年时,为了读懂《东周列国志》,曾步行十几里山路,去借阅《康熙字典》。假日放牛,常骑在牛背上念《千家诗》。从高小到高中,他的兴趣是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一本本地找来啃。八九十岁时,每天入睡前,还常翻读古典诗词。他满怀爱心地为《随》书题写了:“随便翻翻,开卷有益;振兴中华,扬眉吐气。”他还深有体会地说:“胸中怀一艺,交往大有益。”并为《现代交际》题赠了墨宝:在己未(1979年)访问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住在“阿康饭店”时,应求即兴感赋的一首七绝:“西来处处挹繁花,杜市阿康是我家。中德人民长友好,不愁前路有风沙。”苏老还风趣地笑道:“秀才人情纸一张嘛!”
诗人赠我墨宝两幅
这以后,每逢暑期或假日,苏老稍空时,我常于清晨,自衡山路丽波花园住所,脚踩凤凰轻便车,驰往复旦大学九舍,去看望苏老。那时,客厅兼书斋内,尚无空调,苏老衣着随便,上穿短衫,下着布裤、布鞋,轻摇芭蕉扇消暑。许是墙外爬满了葱郁浓绿的长春藤,屋前是花树掩映、芳草如茵的小花园,坐定下来,我俩一起观赏***片,谈诗说文,雅趣盎然,似觉清风徐来,也就不怎么觉得热了。聊到“灵犀相通”时,苏老常会神采飞扬,笑声琅琅,璞真得仿佛一位少年。就这样,蒙长我廿七岁的苏老不弃,以忘年交相许,并先后以墨宝两幅惠赠,一为直幅,写的是一首七律:
我爱青春亦爱诗,老来闲梦少年时。
扶桑东渡波涛涌,故国平居吟望悲。
熟谓百篇能问世,不期双鬓早成丝。
家山咫尺慵归去,步履空兮健似飞。
另一是书于册页上的横幅,亦是七律,题为《南雁荡寄怀》:
一别名山四十春,有时归思寄南云。
仙姑何幸馨香火,孙老无端榜会文。
牛背笛横斜日渡,羊肠径逐故园门。
秋来处处堪留恋,朱橘黄柑又几村。
其诗情真律谐,意境璞美,对仗工整,颇有唐人风韵,其书端庄苍劲,柔中藏刚,一如其人。唯颔联中“仙姑”、“孙老”、“榜会文”诸语,惑而难解,因念及诗翁百事猬集,不忍烦扰讨教,只好暗自存疑,但期有朝一日,抽空一访雁荡胜境,自然疑团尽释了。不意那时身犹在岗,俗务繁多,一直未了此愿,“谜底”遂尔悬而未破。
诗翁亮节高风,诗词亦如其人
据复旦友人相告,苏老在“十年浩劫”中,亦痛遭迫害,但我从未听到他言及内中凄楚。想我那时,也与一些老师被关入“牛棚”,终日里就是学毛选,背语录,写交代,干苦力,唱嚎歌,假痴不癫,伪装老实,决不越轨,生怕“罪上加罪”,虽说情多矫饰,却显得过于“卑琐”。而苏老那时虽亦“牛棚长负十年悲”,但他坚信:浮云蔽日不过是暂时的阴霾,严冬过尽必将又是绚丽温煦的艳阳天。故而,仍敢与难友陈大法等以诗唱和:
筹算生涯五十年,纵横文字百余篇。
也知老去无筋力,犹拟攀登上险巅!
真是何等胆识,何等坦荡,何等坚韧!足见诗人曾经沧海,宠辱不惊,慧心独具,无私无畏!
苏老亮节高风,诗词亦如其人。苏老做诗,有“三写”与“三不写”。“三写”:咏人民之志、社会主义,志的写;给人鼓励的写;有利中外文化交流的写。 “三不写”:既无病的不写;溜须拍马的不写;客套应酬的不写。实践证明:诗人言信行果,恪守不渝。
《奉酬苏老惠赠(苏步青文选)》
辛末(1991年)秋,承诗翁厚爱,以《苏步青文选》精装本一卷签赠。其书文***并茂,美不胜收。内收格律诗词三百五六十首,多为精萃。尤以诗翁手出的两首彩印的五律,引人瞩目:
暮秋偶成,写于妻逝世翌年
何处最销魂,昨宵梦见君。
年华终逝水,富贵亦浮云。
遗照寒灯影,片衫旧酒痕。
西风不相饶,萝屋自敲门。
游普陀山寄怀台湾戚友作
平生未礼佛,老始访名山。
列岛屏千翠,怒涛响万滩。
瀛洲初日丽,野寺晚钟闲。
寄语台澎友,归来风一帆。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内有《故乡之行》的一首“七古”,竟为诗翁书赠我的第二首七律《南雁荡寄怀》的颔联,送来了注脚。原来,“仙姑”者,乃雁荡山上一古洞,“仙姑姓朱,约五百年前在此为尼。”“会文”,指山间的“会文书院”,相传院内曾传播过北宋名士程颐与其兄程灏所倡“理学”的微言大义。“孙老”,指孙衣言。“榜”,指孙衣言为书院撰书的门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旧惑解于一朝,顿觉心神为之一爽也。遂感赋《奉酬苏惠老赠(苏步青文选>》四言诗一首。发表于1992年5月24日《***日报》,诗曰:
捧读文选,中心欢忭。
***片珍贵,诗词灿然。
书艺劲秀,情意绵绵。
一代宗师,桃李满园。
功垂宇宙,名镌凌烟。
哲人不老,沧海云帆。
学而弥勤,诲人不倦。
清斋梦稳,福乐长年。
其时,正疗养于华东医院的苏老,在收悉我寄上的“样报”后即欣然抱病亲笔回信说:“大作已经剪藏……”。读苏老信时,我这个年逾花甲的后生的双眸湿润了。
《长思仙》一阕纪念诗人仙逝五周年
自称“毕生事业一教鞭”,“两袖清风孺子牛”的诗翁,虽年逾九旬,仍在“不辞衰老敲边鼓”, “不拘一格育人才”,诚为“***暮年,壮心不已”也!
桑榆暮境中的苏老对广大中学的中青年园丁与莘莘学子,寄予殷殷关爱鼓励之情。名牌中学“格致”等校的会客厅里都悬有诗翁的条幅。“格致”是一首七律:
春风化雨润新芽,培好幼苗育好花。
格物致知铭学府,树人玄德整中华。
百年扶植谈何易,四化***谋路尚赊。
***领吾侪前进日,群星灿烂乐无涯。
此诗富于时代感,并巧妙地嵌入该校名誉校长、特级教师高润华的芳名,情深意美,传为佳话……
苏步青院士壬寅(1902年)生人,属虎,癸未(2003年)羽化登仙,享寿101岁,诚盛世之人瑞也。今年三月十七日,乃苏老仙逝五周年忌辰,爰作斯文并赋《长思仙》小令一阕以念之:
忆诗翁,念诗翁,文理相融苏步青,青山夕照明!
人多情,诗多情,泻玉喷珠清雅风,苍穹一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