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佛教美术学者、净土宗学僧小野玄妙、常盘大定、关野贞先后对山西省五台县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内塑像及寺内两座唐代经幢探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于上世纪30年代末对佛光寺经幢题刻、唐人题记甄别爬梳。诸先师于建筑、壁画、雕塑领域发前人未发之覆,功不可没。佛光寺唐人刻记题记“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身份及相关人事无人问津,笔者不揣浅陋,率尔操觚,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佛光寺;唐人刻记;人事考辩
中***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88—05
一、佛光寺缘起
《华严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唐代产生了以《华严经》为宗经的华严宗。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卷29《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续高僧传》卷25《明隐传》记载最早将文殊菩萨与五台山联系起来的是唐初的道宣,道宣认为北齐时人们已经普遍认同文殊与五台山之关系。
“于此瞻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东北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从昔以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常为说法。”
文殊是释迦牟尼的上首弟子,“智慧第一”,善于“化现”出各种形象来教化众生。隋、唐两代,随着《华严经》的流行,对文殊菩萨的膜顶崇拜达到极致。开皇元年隋文帝敕令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建寺供奉文殊菩萨像,是五台山佛寺供奉文殊菩萨道场之始。贞观九年,太宗颁旨建寺十处。龙朔元年,高宗诏令会昌寺僧人会颐和宦官张行弘为专史,前往五台山“检行圣迹”。会赜一行,绘《五台山***》带回长安,此为《五台山***》流行之滥觞。武周时,佛光寺重建弥勒大阁。长安二年,武则天命并州刺史重建了清凉寺。开元二十八年,玄宗之女永穆公主舍钱于清凉寺,为其父建造净土诸像。广德元年,代宗下诏修文殊殿。大历五年,代宗命不空和尚修建了金阁寺。唐穆宗长庆四年,的土蕃也遣使来唐朝求《五台山***》。从此“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敦煌古曲云:“浮身踏着清凉地,寸土能消万劫灾”,足见膜拜五台山有可能实践“菩萨道”。
唐代有三座佛光寺,分别在五台山、长安和洛阳的皇宫内。五台山佛光寺为北魏孝文帝创建。隋唐五台县照果寺解脱禅师“隐五台南佛光寺四十余年”。贞观中,有明隐禅师者,“住佛光寺七年”,永徽二年,代州都督命其纲领昭果寺。大历五年,法照禅师自衡山到五台县,见佛光寺南白光数道。元和、长庆年间,佛光寺颇为兴盛,寺中的“祥瑞”远达长安龙庭。元庆元年,河东节度使裴度奏文殊菩萨乘狮子于佛光寺空中,从者万众,上遣使供万菩萨。佛光寺弥勒阁为法兴禅师所建。法兴禅师,七岁出家,来寻圣迹,太和二年建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遇会昌佛难,“五台诸僧多亡奔”,佛光寺三层七间高九十五尺的弥勒大阁毁坏。
二、佛光寺唐人题记梳理
佛光寺唐人题记分别写在四条木梁上,其中两条木梁是在大殿中部当心间,另两木梁分别位于大殿南次间和北次间。
题记在当心间南侧墨迹的内容是:“奉为国敬造佛殿柒间闻伏愿龙天欢喜岁〇晴康雨顺风调干戈休息十方施主愿转法界有情悉愿成佛”。这是建寺立殿的《祈愿文》。
题记在当心间北侧墨迹的内容是:敕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供检校部工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德主敕河东监***使元。
题记在大殿南次间墨迹的内容是:代州都督供***使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卢;〇录事参***使莫陈谱;功曹参***〇梨;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张公长;大〇〇衙前兵马使武君良;宣德郎守雁门。令李行儒书;前度支盐州院巡复官郑卓。
题记在大殿北次间墨迹的内容是:功德主故右***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
三、唐人刻记题记中相关人事考
(一)佛光寺是皇家功德寺
唐代制度规定,只有皇帝赐额的寺院才可称寺。唐代有皇家专建的功德寺,也有皇家和官吏捐施兴建荐福寺。私人建寺不得名“寺”或“院”;私人佛堂只能称招提、兰若。唐宣宗登基后,下诏重修各地废毁寺院。宣宗大中元年闰三月敕:“会昌季年,并省寺宇。虽云异方之教,无损致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厘革过当,事体未弘。其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应会昌五年四月所废寺宇,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住持,所司不得禁止。”题记在当心间南侧《祈愿文》:“奉为国敬造佛殿柒间……”。晚唐或五代僧人五台山巡礼记:“又到佛光寺,……有大佛殿七间:中间三尊,两面文殊普贤菩萨。弥勒阁三层七间:七十二贤、万菩萨、十六罗汉”。“佛光寺……常住院上层是经藏,于下安众,日供僧五百余人。房廊殿宇更有数院,功德佛事极多,难可具载。”敦煌第61号窟宋代壁画绘有五台山“大佛光之寺”。可见佛光寺是皇帝诏令修建的,可容纳500多位僧人的官寺。
(二)修葺人员考证
①愿诚,是位有***背景的文化僧,更是修葺佛殿的发起人和主持人。
愿诚“神情朗秀,虽为官学生,己有息尘之志,宜于山中精勤效节,礼行严为师,太和三年落发,五年具戒。会昌中随例停留,惟诚志不动摇。及大中再崇释氏,遂乃重寻佛光寺,己从荒顿,发心次第新成。”“美声洋洋,闻于帝听,飚驰圣旨,云降紫衣。”愿诚交通权贵,筹措善款,呗赞之声,闻于帝听。于是乎便有工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河东监***使元、助造佛殿泽州曹参***张公长组成的佛殿修葺班底。
②解读“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
佛寺职事有寺主、首座、殿主、藏主、庄主、典座、维那、监院、侍者等。“寺主”是佛寺的总负责人,“殿主”则是管理佛殿的负责人。
敦煌莫高窟第130号窟甬道南壁题记“都督夫人太原王氏”,比照太原王氏出资建造之例,那么“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是何等身份?
终唐一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宰相牵头,由工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御史大夫、河东节度、泽州曹参***组成的修葺班子,是为了却愿诚高僧的心愿?还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之块垒?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相关人事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