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表扬弟子的

表扬是为了扬长, 促进弟子进步。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 不仅在其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深深地领悟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 下只注篇名)之道, “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之理,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之本,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之真, 而且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意从仁爱的角度出发, 成功地通过恰如其分的表扬, 有力地促进了弟子的正向发展。从而, 达成了司马迁概括的“大者为师傅卿相, 小者友教士大夫, 或隐而不见”(《史记・ 儒林列传》)的既定教育目标, 创造了“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的辉煌。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今日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孔子表扬弟子的原则

(一)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曾经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在此所论的“仁”虽然比表扬弟子宽泛得多, 但是, 仁者爱人仍是孔子表扬弟子遵循的首条原则。因此, 他才能发出“爱之, 能勿劳乎? 忠焉, 能勿诲乎?”(《宪问》)的慨叹, 并在其教育生涯中亲身践履这一原则。当弟子冉伯牛患上了麻风病, 甚至家人都不敢接近的情况下, 孔子不仅前去探望, 而且从窗户上与其握手, 并发出了“亡之, 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的慨叹。可贵的是, 孔子还将自己强调的仁者爱人进一步具体化为:一是“克已复礼” (《颜渊》)。其中, 克己, 强调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复礼, 则强调符合礼仪规范。克己是仁之基石,复礼是仁的形式。二是“忠恕” 。所谓忠, 就是积极爱人, 做到“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所谓恕, 就是消极爱人,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卫灵公》)。概而言之, 孔子的忠恕思想是要人们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 做到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采用心理换位的方法, 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这种由内及外, 由己及人的人道主义过程, 应该就是孔子所操持着的一贯之道”, 也是孔子表扬弟子坚守的首条原则。

(二)誉有所试

孔子在表扬弟子时严格遵循“如有誉者, 其有所试矣”(《卫灵公》)的原则, 当弟子朝着既定目标发展时就给予肯定赞扬, 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何谓“试” ?笔者认为, 孔子所说的“试”具有谈话、观察与调研多重含义。在谈话方面, 他提出了“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尧曰》)的真知灼见;在观察方面, 他归纳了“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为***》)的手段;在谈话与观察的结合上, 他总结了“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的经验教训;在调研方面, 他通过调研证实了自己对颜回已经做到“闻一以知十”(《公冶长》)的看法, 并由衷地发出自己不如颜回的感慨。这种誉有所试原则, 对于促进弟子的正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执中而行

执中而行是孔子表扬原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何谓“中” ? 我们理解孔子所执之“中”乃是“中庸” 。在《论语》中, 孔子只提到一次中庸, 即“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朱熹对此解释曰:“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庸者, 平常也。”(《四书集注・ 论语》)换言之, 中庸就是时时都要用中, 就是既要做到无过无不及, 又要做到不偏不倚。孔了认为, 中庸是万事万物之常理, 也是他在表扬中恪守的原则。一方面, 无过无不及。过即过度表扬, 也就是超越一定的限度而进行的表扬;不及即不及时表扬, 也就是该表扬而不表扬, 或该表扬到一定的程度却达不到。在孔子看来, “过犹不及”(《先进》)即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此, 他曾极力鞭挞“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颜渊》)的过火行为。可见, 他主张反对过与不及, 就是要求表扬必须适度。另一方面, 不偏不倚。用孔子的话说, 就是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一词源于《论语・为***》。朱熹对此解释曰:“周, 普遍也。比, 偏***也。皆与人亲厚之意, 但周公而比私耳。”(《四书集注・ 论语》)从表扬的视角分析, 孔子强调的不偏不倚包括两点:其一,一视同仁。他就在表扬中做到了“八不” :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愚智;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别;八是不分丑俊。其二, 无私无隐。他不仅自我表白“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述而》), 而且还身体力行做到了“远其子也”(《季氏》), 对自己的儿子孔鲤都能做到不偏亲偏爱。

(四)各因其才

“各因其才” 一词源于“孔子教人, 各因其才”(《河南程氏遗书》卷19), 主要指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 孔子在表扬弟子的过程中也遵循了各因其才的原则。概括起来, 孔子在遵循这一原则时, 一方面, 注意充分把握与概括弟子的“才”,这包括国别不一、年龄悬殊、语言复杂、性格各异、水平不等、能力参差不齐等。孔子说:“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 “柴也愚,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汀保ā断冉》),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另一方面, 刻意做到因才而异。归纳起来, 孔子在表扬过程中的因才而异包括:一是因智力水平为“上智” “ 中人” 还是“ 下愚” 而异(《阳货》《雍也》);二是因性格特征为“狂” 者、“中行” 还是“狷”者而异(《子路》);三是因血气为“未定” “方刚”还是“既衰”而异(《季氏》);四是因学习进程为“入门”“升堂”还是“入室”而异(《里仁》);五是因学习志趣为“从***”“从教”还是“退隐” 而异;六是因弟子所长为“德行”“ 言语”“***事” 还是“文学”而异(《先进》);七是因发展潜能为“共学”“适道”“与立”还是“与权” 而异(《子罕》)。此后, 汉代徐干提出的“导人必因其性”(《中论・贵言》), 宋代陆九渊提出的“人各有所长, 就其所长而成就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明朝王守仁提出的“教人要随人分限所及”(《王文成全书》卷三)等, 均是对各因其才原则的充实与深化。

二、孔子主要从哪些方面表扬弟子

依据罗佐才先生的统计, 《论语》一书中记载孔子表扬弟子共37 次, 其中颜回占11 次, 子路5 次,子贡4 次, 子夏、南容各3 次, 冉求、闵子骞各2 次,公冶长、子贱、樊迟、冉伯牛、仲弓、宰我、子游各1次 。概括而言, 孔子主要围绕下列内容表扬弟子。

(一)不断进取, 学而不厌

孔子抱着“与其进也, 不与其退也”(《述而》)的精神, 即赞成进取反对退缩的精神, 采取种种说理教育、榜样示范等表扬方式, 以期弟子能够达到“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泰伯》)的学习境界, 形成“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述而》)的信念。为此, 他劝诫弟子没有任何的“力不足者” , 只有“吾止也”者,认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 并形象地指出:“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子罕》)同时, 孔子还树立了孜孜不倦、学而不厌的典型颜回, 慨叹“ 吾见其进也, 未见其止也” (《子罕》)。

(二)好学不倦, 乐学不止

基于对为学三境界的认识, 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特别重视借助表扬以促使弟子早日抵达好学不倦、乐学不止的境界。孔子经常教育弟子, 如果能够达到“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他还曾经列举颜回为好学的楷模, 要求弟子向颜回学习。不仅如此, 孔子还认为颜回已经抵达了乐学的境界, 并发出了“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的慨叹。同时,孔子自己也率先垂范, 以身立教, 达到了“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述而》)的乐学境界。其目的在于导引弟子抵达好学乐学的彼岸。

(三)时然后言, 言必有中

孔子对弟子言语的要求很高, 这包括应该因时而发, 依礼而发, 言必有中等。因此, 孔子对能够做到这些要求的弟子大加赞赏, 以期其他弟子能够向其学习注意做到慎言。譬如, 《论语・ 先进》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改造藏货财的长府。闵子骞表扬说:“照着老样子修复一下, 怎么样? 为什么一定要改造呢?” 孔子赞赏道:“ 这个人平时不大说话, 一旦说话一定能说到点子上。”对“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 朱熹解释曰:“言不妄发, 发必当理, 惟有德者能之。”(《四书集注・ 论语・先进》)可见, 孔子在此一是赞赏闵子骞之言, 二是赞叹闵子骞之德。

(四)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

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弟子的思维能力, 要求弟子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否则, 就暂时不对其施教了。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譬如,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在此, 孔子事实上是在赞扬颜回能够做到闻一知十, 同时指出自己与子贡都应该向颜回学习。

(五)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

此语出自《论语・ 公冶长》, 推测是孔子表扬子路之语。孔子表扬子路能够做到有所闻务必践行,如果不能践行之, 唯恐有所闻。其实, 这是孔子对知与行、学与用关系的阐发, 也是孔子对弟子子路的表扬。他要求弟子做到知必行、学必用。此外, 孔子还指出:“子路无宿诺”(《颜渊》)。这可与“子路有闻,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 相参, 孔子要求弟子至少应该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子路》), 切莫违背诺言。

(六)质疑问难, 刨根问底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鼓励弟子质疑问难, 同时对刨根问底、提出好问题的弟子, 孔子会大加赞赏。据《论语・ 颜渊》记载, 有一次, 弟子樊迟陪侍孔子游览舞雩台, 想到舞雩词中有“崇德、修匿、辨惑”几个词, 便向孔子发问。孔子一听樊迟提出这么好的问题非常高兴, 赞赏道:“善哉问!”并进一步对这几个词详加阐发。还有一次, 弟子林放向孔子问及礼的本质这一问题, 孔子赞叹道:“大哉问!”(《八佾》)

(七)学以致用, 普施教化

孔子不仅要求弟子能够做到好学乐学, 而且要求弟子必须做到学以致用。譬如, 据《论语・ 阳货》记载:“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从“莞尔而笑”之行, 到“割鸡焉用牛刀”之言, 再到告诉从游弟子子游的话是正确的, 我前边是在和子游开玩笑之语, 孔子对子游从***后所作所为的赞赏, 由此可见一斑!

(八)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这是孔子教学的理想目标之一。因此, 孔子对能够做到用行舍藏的弟子往往大加赞赏。譬如, 有一次, 孔子就曾对颜回说:“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 ! (《述而》)即孔门中能够做到用则行其道、舍则藏其道, 只有我和你才能够做到这样吧!

三、孔子表扬弟子的主要方式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使孔子认识到, 点滴的进步需要鼓励, 突出的长处需要激励。为此, 他在教学过程中对弟子符合教学目标的言行, 采取种种表扬方式。

(一)当面表扬

所谓当面表扬, 就是在现场面对面对弟子的正确言行加以赞赏与鼓励的一种方式。这是孔子表扬弟子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论语》一书中记载孔子表扬弟子共37 次, 孔子运用当面表扬的方式接近一半。

概括起来, 这些当面表扬又可划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针对弟子言行, 面对面予以肯定。例如, 有一次,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他简单得恰到好处。”仲弓道:“居敬而行简, 以临其民, 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 无乃大简乎?”孔子针对仲弓这番话马上予以充分肯定说:“雍之言然。”(《雍也》)另有一次, 孔子让侍坐的子路、曾 、冉有与公西华回答:“如果有人用你为官, 你将怎么做?”并对曾的回答“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大加赞叹道:“吾与点也!” (《先进》)

二是借助弟子提问, 面对面予以鼓励。例如, 有一次, 子贡问道:“我是怎样一个人?” 子曰:“你好比是一件器皿。”曰:“什么器皿?”曰:“宗庙里盛粮食的瑚琏。”(《公冶长》)

三是妙用师生比对, 面对面予以激励。例如, 有一次, 孔子就曾对颜回说:“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可以说, 孔子将这一表扬方式活用到了极致。

这种当面表扬, 简便易行, 立竿见影, 极易促进弟子扬其长、彰其善, 它在孔子教学生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背后表扬

背后表扬, 就是在被表扬的弟子不在场时而对其进行的公开赞美。归纳起来, 孔子采取的背后表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称赞弟子南宫适为尚德君子。有一次, 弟子南宫适向孔子问道:“为什么羿那么擅长射箭, S那么擅长水战, 都没有得到好死。而禹与稷亲自种田, 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等到南宫适出去, 孔子大加称赞:“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宪问》)

二是赞赏弟子林放懂礼。有一次, 季氏要去祭祀只有天子与诸候才能去祭祀的泰山。孔子对当时在季氏手下做事的冉有说道:“你不能予以阻止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叹息道:“呜呼! 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我的弟子林放吗?” (《八佾》)《论语・ 八佾》中说:“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孔子在此既对季氏违礼祭祀泰山予以挞伐, 又对高足冉有不能阻止进行批评, 还对弟子林放懂礼予以背后赞赏。

三是赞叹高足弟子颜回好学。有一次, 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弟子中, 谁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弟子好学, 还能做到不拿别人出气, 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 今天则没有了, 没有听说有好学的弟子了。”(《雍也》)。还有一次, 季康子向孔子问道:“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先进》)

这种背后表扬的方式, 既可以防止当面表扬的“仓促吐言, 安能皆是”(《论衡・问孔》), 以及易使弟子骄傲自满等弊端, 又可以充分彰显背后表扬延时判断、留有思考空间等优势,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表扬方式。

(三)举善而教

“举善而教”源于《论语・ 为***》中的“举善而教不能” 。这虽然是孔子针对季康子而言的, 但是, 也部分反映了孔子在当时采取了举善而教的表扬方式。所谓举善而教, 就是在弟子中通过表扬树立好的榜样, 并进而引导其他弟子向榜样学习, 择善而从的一种方式。概括起来, 这一方式可划分为两点:

一是罗列名单, 加以表彰。例如, 孔子就曾罗列了孔门四科名单。“德行: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言语:宰我, 子贡。***事:冉有, 季路。文学:子游, 子夏。”(《先进》)事实上, 这四科十子就是孔子树立的榜样。他期冀通过这些榜样, 促使其他弟子“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均朝着自己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前行。

二是多次表扬, 不断激励。孔子无论在颜回生前还是死后, 均经常对德行出众、好学乐学、才智出众、安贫乐道、用行舍藏、视予犹父的颜回大加褒扬。这些表扬竟然占了《论语》一书中孔子表扬弟子37次中的11 次。其中涉及品行出众的有:“贤哉, 回也”(《雍也》)“不迁怒, 不贰过”(《雍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涉及好学乐学的有:“有颜回者好学” (《雍也》《先进》)“吾见其进也, 未见其止也” (《子罕》)“ 语之而不惰者, 其回也与” (《子罕》);涉及才智出众的有:“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 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为***》);涉及安贫乐道的有:“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雍也》);涉及用行舍藏的有:“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涉及视予犹父的有:“回也视予犹父也”(《先进》)等。这些表扬既激励着颜回再接再厉, 又使其他弟子对颜渊有一种敬慕之情、效仿之念。

这种善于在学生中间树模立标的做法, 使弟子可望又可及, 能时时摹仿, 刻刻研习, 处处留意, 事事学习, 值得借鉴。

(四)借问表扬

所谓借问表扬, 就是借助提问这一中介环节而对弟子的正确言行进行赞赏与鼓励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孔子常用的表扬方式之一。归纳起来, 这一方式可划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借助孔子向某一弟子发问, 而对其他弟子进行表扬。有一次, 孔子曾让子贡比较一下子贡与颜回谁更突出一些。当子贡以“回也闻一知十, 赐也闻一知二”回答时, 孔子及时予以肯定:“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这段记载有对子贡观察能力的考察, 有对颜回平时表现的调研, 有对颜回闻一知十的表扬, 有对子贡自知之明的赞赏, 有对子贡闻一知二的肯定, 有对孔子自身的评价, 令人叹为观止!

二是借助弟子的发问而对发问弟子进行相应的激励。孔子经常依据弟子的发问判断其学习进程,决定是否与其谈论《诗》, 并以此作为表扬与奖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论语》中出现了两次: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三是借助外人发问而对发问对象通过举荐予以肯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论语》中也出现了两次: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乎何有?” 曰:“ 赐也可使从***也与?”曰:“赐也达, 于从***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也与?” 曰:“ 求也艺, 于从***乎何有?”(《雍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公冶长》)

这两次表扬, 一次是孔子借助季康子的发问直接作答, 同时指出子路、子贡与冉求的从***所长, 进行举荐表扬。另一次, 则是孔子借助孟武伯发问, 既有些答非所问, 指出子路、冉求与公西华可以从***,又不正面回答这三个弟子究竟仁还是不仁, 指出“不知其仁也”。

这种借问表扬, 不仅充分彰显了孔子作为教育家之精神、之意识、之机智、之艺术, 而且对促进弟子朝着其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迈进, 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五)评判表扬

评判表扬, 就是针对弟子的言行而进行的开门见山和直截了当的积极评价与判定。这种评价表扬在《论语》中常以“子谓某弟子”与“子曰”的形式予以记载。归纳起来, 这种表扬方式主要有以下典型案例:

一是单纯进行评判表扬。例如, 孔子曾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 直截了当地评判高足冉雍道:“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 整齐的角, 虽然不想用其作为牺牲来祭祀, 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雍也》)意即冉雍虽然出身贫寒, 但依然可以在从***上派上用场。《论语》中的其他记载:“雍也, 可使南面”(《雍也》)“仲弓为季氏宰” (《子路》)“德行……仲弓” (《先进》)“雍也仁而不佞” (《公冶长》)“仲弓问仁” (《颜渊》)“仲弓问子桑伯子”(《雍也》)等, 可见, 冉雍是一位品行出众、不好争辩、出身贫寒、居敬行简、可以从***之人。

此外, 孔子还曾称赞宓子贱:“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 斯焉取斯?” (《公冶长》)赞扬闵子骞:“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先进》)赞赏颜渊:“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赞叹颜回:“ 其心三月不违仁。” (《雍也》)等。

二是不仅评判表扬, 而且以女儿或侄女相许。据《论语・公冶长》记载, 孔子对弟子公冶长评判道:“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进过监狱, 但那不是因为他的罪过。”公冶长于是成为了孔子的女婿。只可惜由于历史的烟云, 我们现在已经难以寻觅到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公冶长的原因了。

另据《论语・ 公冶长》记载, 孔子也曾对南宫适评判道:“国家***通人和, 可以做官, 不被废弃;国家***治黑暗, 可以免去牢狱之灾或被杀戮之命。”并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南宫适于是成为了孔子的侄女婿。参考其他资料, 我们知道南宫适是一位尚德之人(《宪问》)、堂堂君子(《宪问》), 并且愿意反复吟诵出自《诗经・ 大雅・ 抑》中的“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斯言之玷, 不可为也。”(《先进》)、是一位言语十分谨慎的人、“世清不废, 世浊不污”之人(《孔子家语・ 弟子解》)。因此, 孔子才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这种评判表扬的方式, 虽然篇幅不长, 但却通过寥寥数语, 既点出了弟子的长处, 激励其扬己之长,又对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积极评价与判定, 激励其学而不厌。

(六)嬉戏表扬

嬉戏表扬, 就是通过先与弟子开玩笑戏弄人, 诱使弟子辩解, 进而对弟子之言予以肯定, 且明确声明前面是开玩笑的一种方式。

关于嬉戏表扬最典型的案例为:有一次, 孔子率领部分弟子进行游历教学, 来到了高足子游任县长的山东武城境内, 听到了远处传来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孔子马上微笑着说:“杀鸡焉用宰牛刀?”意指治理普通百姓, 用得着教之以道吗? 子游非常着急地辩解道:“从前, 我听老师说过:‘为官者学习了道,就会产生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道, 应付容易听从指挥。’”意指教育具有普适性。孔子看到子游着急的样子及真诚的表白, 便向随从游历的弟子们郑重声明:“弟子们, 子游的这番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只是与子游开玩笑罢了。”这段记载中有游历、有考察、有高兴、有玩笑、有辩解、有肯定、有声明, 将孔子当年嬉戏表扬的情景跃然纸上, 既肯定了子游的***绩, 又向随行弟子展示了自己与子游的师生情, 还对随行弟子进行了教育。即一旦从***, 无论对君子还是对百姓均应重视教育与教化, 因为君子通过教育可以学会仁爱, 百姓通过教化可以学会服从, 这就是仁***德治的目的。

这种嬉戏表扬的方式, 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弟子的师生情, 体现了孔子对表扬的深刻理解, 活化了孔子的表扬艺术, 对于激励被考察弟子继续实施礼乐教化, 对于随行弟子习道、悟道与未来行道, 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扬抑结合

扬抑结合, 就是将表扬与批评有机统一起来、联系起来, 综合运用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孔子在其教育生涯中常用的方式。

一是先扬后抑。即先表扬再批评。例如, 有一次, 孔子感叹道:“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 其由与?”子路听了孔子对自己的表扬非常高兴, 并有些飘飘然。孔子看在眼里又加以适当矫正, 指出:“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公冶长》)

还有一次, 孔子表扬子路说:“衣敝A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子路也与? ‘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赞扬子路能够做到“不嫉妒, 不贪求, 为什么不会好起来?”子路听到了孔子对自己的表扬, 便整天吟诵这两句出自《诗经・邶风・ 雄雉》中的诗。孔子发现子路就此有些骄傲后, 马上予以矫正:“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即仅仅这个样子, 怎样能够好起来?

二是先抑后扬。即先批评后表扬。例如, 有一次, 孔子针对子路弹的瑟曲不正, 指出:“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没有想到这一批评导致了其他弟子不尊敬、瞧不起子路, 孔子发现子路的窘境后马上予以矫正, 指出:“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先进》)特别声明子路已经由初级的“入门”阶段进入了中级的“升堂”阶段, 只是尚没有进入高级的“入室”阶段。

这种扬抑结合的方式, 充分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思想,遵循了孔子主张的执中而教原则, 展现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为保证弟子朝着既定教育目标迈进,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 孔子还就弟子如何面对批评与表扬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说:“巽与之言, 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说而不绎……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罕》)提醒弟子在听到表扬的话时,可贵的是能够在高兴之余进行分析。他认为, 假如只是不加分析而盲目高兴, 对这种人我也无计可施了。

参考资料:

1.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

2.王毓《孔子教学思想论稿》,长春出版社。

3.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4.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

(选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孔子是如何表扬弟子的

学习

孜然:古老西域的味道

阅读(42)

香料滋润人们的生活,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它是药品,可以治病;是调料,使饭菜更加可口;是香水、润肤剂和,可使人心旷神怡。――【英国】马斯格雷夫《改变世界的植物》喜欢吃的人,少有人能抵御大排档的魅力的,尤其在夏季――嘈杂的市井气,缭绕的烟雾

学习

我们的那些国货品牌……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那些国货品牌……,内容包括网红美妆品牌是国货品牌,品牌国货大全。小时候,“中华”是一管白白的牙膏。我在这头,笑容在那头。上学了,“中华”是一枝细细的铅笔。我在这头,考卷在那头。工作了,“中华”是一条红红的香烟。我

学习

国内外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国内外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内容包括林业科学研究期刊,国外林业研究。作者:刘德良单位:嘉应学院城市林业概念最早由加拿大学者ErikJorgensen(1965)[1]提出,但城市林业学术思想及其科研、教育等却在美国得以发扬光大,自20世纪60

学习

韩国女博士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女博士,内容包括韩国女博士中文,女博士韩国。“毛松”进出中国、参加学术会议、、考察文化的韩国学者中,女性挺多,而且几乎都拥有博士文凭。就与我一样研究中国戏曲的,便有多名,其中吴秀卿、郑义淑两位最具有代表性。2000年

学习

明代的书法(一)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明代的书法(一),内容包括明代的书法及代表作品,明代书法什么体。明代书法分为早、中、晚三期。明代早期书法以继承宋、元帖学为主,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国力昌盛,复以翰墨文章粉饰统治,培养出了一批御

学习

自给电PVDF薄膜键盘设计及探究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自给电PVDF薄膜键盘设计及探究,内容包括薄膜键盘压力指数,适合码农使用的薄膜键盘。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材料研究并设计一种自给电无线薄膜键盘。此键盘能量是通过以PVDF压电薄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能量转换装置,把振动机械

学习

浅析网络隐蔽信道的原理与阻断技术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网络隐蔽信道的原理与阻断技术,内容包括用隐蔽信道的方法隐藏信息,新环境下的网络隐蔽信道。隐蔽信道可以在不违反系统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进行信息泄露,该文解释了网络隐蔽信道的概念,介绍了网络隐蔽信道的分类和一般工作原

学习

刘则福:多谋善断

阅读(33)

初见刘则福,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低调、随和,但就是这样一位外表有些清秀的财务总监,内心却有着很强的力量。如果用“寒冬”来形容2008年的经济环境,那么刘则福眼中的“初春”似乎比大多数人的来得早一些。2008年初,刘则福提出“控制股票投资规

学习

水工建筑物止水施工存在问题分析与控制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水工建筑物止水施工存在问题分析与控制,内容包括水工建筑物橡胶止水规范,水利工程止水方案。水工建筑物的止水系统为闸门、坝底、地下建筑等伸缩缝混凝土浇制配用的。水工建筑物止水系统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确保水工建筑物的

学习

略谈人民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略谈人民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内容包括人防给排水设计思路,防空地下室给排水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设置人民防空地下室,人民放空地下室通常是平时像普通地下室一样正常使用,战时具有防空功能的地下室,本

学习

漳南书院的由来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漳南书院的由来,内容包括漳南书院的特点,漳南书院历史简介。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官学衰微时,私学就会自动地加以补充,它们共同承担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使命,义学与书院的产生就是很好的证明。虽属不同的教育层次,但

学习

1965,“兰亭论辩”的“笔墨官司”

阅读(14)

1965年春,郭沫若写了两篇涉及书法的文字,一称的墨迹“成为了书法的顶峰”,一称《兰亭序》并非出自王羲之手笔。是偶然的巧合,抑或自有其内在的联系?公开发表之后,前者悄无声息,后者郭自谓“四面八方都骚动”。这年3月,郭沫若写成长达一万六千字

学习

祥宇 橄榄油,健康饮食好帮手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祥宇 橄榄油,健康饮食好帮手,内容包括祥宇牌橄榄油多少钱一瓶500克,祥宇橄榄油的功效及作用。特级初榨橄榄油能做什么菜?你可能想都不想地脱口而出,用橄榄油拌沙拉、做凉拌菜,好吃又有营养啊!这可真是好想法!不过呢,你有没

学习

水环境下的苏州传统建筑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水环境下的苏州传统建筑,内容包括苏州传统建筑,苏州古城区保护传统建筑。【摘要】江南水乡,气候润明,泽国万流,经济发达,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在中国古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而苏州作为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的代表,呈现出江南公有的特

学习

释孔子关于“郑卫之音”的“矛盾思想”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释孔子关于“郑卫之音”的“矛盾思想”,内容包括关于孔子的春秋论述,阐述孔子对治乱世的对策。“郑卫之音”是指我国周代郑国和卫国一带的民间歌舞音乐,其内容多为表现男女青年互赠香草表示爱情,与“女乐”合称“新声”。“郑

学习

天主人从:前孔子时期的天人观及其原因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天主人从:前孔子时期的天人观及其原因,内容包括孔子的天人观在哪里,关于人和天的孔子思想。[摘要]根据传统天命观的存在,我们可以断定前孔子时期的天人关系是一种天主人从的模式。人是一物,古人之物通常指有生命的物体。生命

学习

试论孔子哲学中的血亲情理精神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孔子哲学中的血亲情理精神,内容包括孔子仁学思想的哲学诠释,孔子重视血亲平等还是孝悌。【摘要】孔子哲学的血亲情理精神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儒者。本文从孔子和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谈话中进行分析,讨论孔子哲学中的血亲情

学习

吴式太极印诚弟子再次武当山夺魁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吴式太极印诚弟子再次武当山夺魁,内容包括吴式太极拳李宏达简介,吴式太极拳实战打法。八百里巍巍武当,优美神奇的自然风光与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相辉映,苍松古庙直插云霄,历代僧道修炼在此,高人不绝如缕。山上随处可见挥拳舞剑习武

学习

鉴真弟子法进与日本天台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鉴真弟子法进与日本天台宗,内容包括鉴真是律宗还是天台宗,鉴真和尚天台宗。摘要:鉴真及其弟子赴日,大力推动了天台教学思想在日本的流播,其中弟子法进功不可没。法进赴日前居住的扬州白塔寺很可能早就存在天台教学思想的传

学习

七曲山大庙破解“北孔子,南文昌”的玄机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七曲山大庙破解“北孔子,南文昌”的玄机,内容包括七曲山文昌书院鲁班锁解密,未解之谜孔子庙。在四川绵阳梓潼县城北的七曲山上,坐落着一片历经元、明、清三代建成的古建筑群――七曲山大庙。从古至今,无论是李白、杜甫等文人

学习

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阅读(25)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各家注疏中共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无论什么人都要教育,第二种解释是无论什么人最后都会被教育成没有区别的同类善人。第三种解释是前两种解释的融合,所以实质上有两种解释。通过与《论语》文本对比,第一种解释可

学习

“性情”与孔子温柔敦厚的《诗》教

阅读(16)

孔子在说诗实践中之所以给予“情”以充分重视,就是想从“情”教来建立人道,最终将人的心理情感导向对仁德的追求,使人性朝着善的方向流化,从而实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结果。关键词:性情温柔敦厚《诗》教“性”字与“情”字在《尚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