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主题,是指通过对两件以上的事情的叙述和描写,反映出某种社会现象和特定的时代特点,以及某种哲理认识等。所写的几件事与主题关系犹如百川入海一样,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叙述,只是待归“大海”的“川”,具体事件要为“大海”这个中心思想服务。写好此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围绕中心来选好材料角度
在选材上,必须注意所选材料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中心,使文章厚实丰满,避免单一、片面。如某同学的《周末》一文,通过记叙自己“弈趣”、“吹笛”、“读书”三件事,分别表现了父子亲情、空灵悠远的意蕴感受、神交古人的读书乐趣,从不同的角度抒写自己的周末之乐,表现了作者追求至善至美的生活情趣。
二、围绕中心来安排线索
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如巴金的散文《星》记叙了三件事:比利时短篇小说中车站雇员的哀诉,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的赞叹,“我”在房间里的思想活动。表面上看,三件事之间毫无联系,但巴金通过“星”这一象征物为线索,把三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主题思想下。
三、注意过渡和照应
写几件事的记叙文,经过提炼、加工的几件事之间很容易出现间隔或跳跃,这就需要运用适当的过渡使之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过渡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它在上下文中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前后相关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过渡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有标志的过渡,二是无标志的过渡。
有标志的过渡是通过过渡段、过渡句或过渡词进行过渡,这里的段、句、词便是过渡的标志。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文章前八个自然段描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第十自然段开始写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作者在第九自然段用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作为过渡段,巧妙地从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无标志的过渡又称自然过渡,它不需要表示过渡的段、句、词。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最后一个部分里,作者先叙述他离开仙台后的情况,接着是一段议论,这段议论给予了藤野先生高度的评价:“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照应又叫呼应,意思是前面提出的问题,后面要有着落;后面要说的内容,前面要有交代,做到前后照应,互相呼应。照应有三种形式,一是文题照应,二是前后照应,三是首尾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