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翻译篇1
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古典诗词教学方式
有研究者指出:在被问及“是否喜欢古诗词”时,填写“不喜欢”和“没兴趣”的学生加起来占到60%以上。在被问及“闲暇时你喜欢做而且花的时间较多的事情是什么”,选择“看书”一项的不足6.5%,而选“上网”一项的竟达69%,而在被问及“平时你有没有诵读一些课本之外的古诗词”时,选择“一点儿”和“根本没有”的学生占70%左右。[1]高中生普遍缺乏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古诗阅读鉴赏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传统文化底蕴,对古诗文有疏离感。学生对于传统诗歌的字句翻译、意境的把握、情感的理解,都有较大的困难。
利用微信独特的音频、视频、文字结合的多媒体特点和师生间、生生间独特的交互性,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古典诗词赏析可以加大学生古诗阅读量,特别是鉴赏文章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和鉴赏水平。
我的古典诗词具有含蓄性和多意性的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在留言评论中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独到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推送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诗歌原文。精选适合中学生阅读鉴赏、文本较为浅易的古诗,以名家名篇为主。初步计划如下:《诗经》20首、《楚辞》(节选)10首、“汉乐府”10首、魏晋六朝30首、唐诗80首、宋词80首、元曲30首、明清及近代诗词30首。
二是一分钟语音课程或一分钟诗歌朗诵。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语音功能,录制一分钟微型课程,对诗歌进行讲解;或录制配乐诗朗诵。初期由研究者设计和制作,后期可以逐渐变为由学生进行设计和制作。
三是诗歌鉴赏。不使用已有的鉴赏文字,而是撰写适合学生阅读、贴近当下生活的鉴赏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得出自己的见解。初期由研究者撰写,后期逐渐由学生撰写。
四是相关学习资料链接。包括同一题材、同一作者的诗歌或古文,现当代名家相关题材的作品,学生熟悉的当代歌曲、影视剧的相关内容等。
五是学生讨论区。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学生讨论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诗歌的见解,并互相点评。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实践
1. 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多媒体优势
(1)语音和文字相配合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阅读古典诗词的赏析略显枯燥,所以我在诗词赏析中搭配了时间为1~2分钟的语音。语音内容一般包括诗歌朗诵、诗歌赏析、诗歌和其他文本的比较阅读。较长的诗歌,语音内容一般为配乐朗诵。语音内容和鉴赏文字搭配互补,更好地表现诗歌意境。
【样例】: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语音文案:
在这个冬日里,让我们鉴赏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刚刚酿造好的,尚未过滤好的米酒飘着淡淡的浮沫,好像绿色的小蚂蚁一样,粗糙素朴的红泥小火炉烧得滚烫。在这个即将下雪的冬日里,亲爱的朋友啊,你愿意和我饮一杯暖酒吗?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大鱼大肉,没有满汉全席,甚至山肴野蔌,也没有杂然前陈。但只要有你,我亲爱的朋友,就可以在这个隆冬时节,感到融融暖意。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读上这样一首小诗,朋友,你想到了谁?
以上为语音部分,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进入页面,听到语音。
以下为文字部分,内容和语音形成互补。
修竹翻译:刚酿好的尚未过筛的米酒泛着泡沫,粗糙素朴的红泥小火炉烧得滚烫,在这个将要下雪的阴沉的傍晚,亲爱的朋友,愿意一起喝一杯暖酒吗?
修竹点评:在那个没有座机、没有手机、没有QQ,更没有微信朋友圈的年代,我想你了,只能写个便条,吟诗一首,差人送去。然后静静等候,一个时辰或是更久,等来兴致忽来的欢喜,还是淡淡失望的忧伤。白香山的朋友圈,谁@了你,你又@了谁?
(2)古诗和音乐、歌曲相结合
有研究者指出:在现代歌词创作中,有许多是在古诗词原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生体验大胆想象而再创作的。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诗词、歌曲共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歌词与古诗词的对比欣赏,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情感。[2]
运用微信公众号的多媒体功能,还可以插入一些音乐和歌曲,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比如,《诗经》中的《蒹葭》、***的《长征》、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诗歌,我都附加了相应的歌曲,丰富了鉴赏内容,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再比如,讲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就链接了周华健的《花心》,“花瓣泪飘落风中,虽有悲意也从容”,讲古今一理的惜春之感。
(3)用***片体现诗歌意境
画面感是诗歌的重要特点,通过给诗歌搭配恰当的插***,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比如,讲到***的《忆秦娥・娄山关》,我搭配了沈尧伊于1976年创作的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表现了诗词的豪放和诗人的***乐观主义情怀。再比如,讲到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搭配了莫奈的《睡莲》,用西方印象主义油画来展现“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体会中西诗画意境的相通之处。
2. 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优势
(1)使用链接进行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文本链接,是近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突出特点。我认为这种变化是非常好的,符合诗歌鉴赏的规律,也可以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还能把各种文学体裁打通,寻求其中共同的文学特点。
古诗之间的链接,同一题材、同一作者、同一意境、同一手法的古诗都可以链接。比如,讲到辛弃疾的“天凉好个秋”,就可以链接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同样表现秋天的愁绪,两个作品的意境大相径庭。
古诗还可以和古文、现代散文、现代诗歌、流行歌曲链接。比如,讲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就链接了苏轼的《赤壁赋》,因为二者的写作背景、选用典故、主题有相通之处。同时,我还链接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用现代文来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2)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甚至和其他读者间的讨论
讲到李煜的诗词,就有很多学生留下评论:
学生甲:李煜的词好悲凉忧伤哦,但别有一番风味,辨识度高啊。
学生乙:现在的理解,愁,就是阻障,能化解就解了,反之则弃之。人要明白自己是有局限的。愁,无法化解就不要纠结。心情开朗每一天。
比如,讲到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就有这样的评论:
学生丙:我以为,现在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男人自身是缺乏责任心的。责任心,首先对自我认知要深入,对人与我的关系有了解,才能清醒认识到责任何在。这是“知”的部分。其次,承担责任还是一种能力。需要在日常之中不断锻炼、不断体验,之后才能在关键时刻有所作为。这是“行”的部分。用王阳明心学言之,知行合一,才终有所成。只是如今,肯安心反省而修身之人甚少,于是大体男性,皆不成熟,社会丑剧、闹剧、悲剧层出不断。实是可叹。
比如,讲到杜甫的《八阵***》,会有手法方面的评论:
学生丁:绝句四句里,近远、高低、古今、静动、大小的时空对比与延伸,让人叫绝,真真是绝句。平和的生活化场景和同样时空纵深感极强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与孤傲不一样。
如果不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很难想象,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有这么深入。这个平台,给了学生亲近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机会。
3. 联系古诗鉴赏和当代生活
古诗教学的最大困境,就是古诗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我做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就是想让学生明白,生活虽远,情感相通。
(1)在古诗鉴赏中联系当代生活感受
古诗之所以可以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其歌唱的情感是相通的。比如,讲到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写了如下赏析:
《非诚勿扰》里的拜金女有句名言:“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座笑。”而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坐在宝马车里哭了,会不会后悔当初的话?不论是《闺怨》里的***找了个“潜力股”来培养,还是拜金女渴望直接找个“绩优股”,她们都在优渥的生活与长相厮守的爱情中做着艰难的选择。
如果当初“没教夫婿觅封侯”,“闺中***”又会怎样?是不是像《奔月》里的嫦娥那样,会抱怨每天吃乌鸦肉的炸酱面?
对于这个问题,《西厢记》里的莺莺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选择,“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认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理解者自我的视野与他人的视野相融合的过程。[3]古往今来一千年,从唐到元到近代再到今天,女人对荣华富贵的渴求与对长相厮守的盼望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变过。学生可以通过理解今天的“拜金女”,去理解鲁迅笔下的嫦娥和王昌龄笔下的怨妇。
(2)根据时令、节日和社会热点进行选题
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使人忽略了季节更替,对物候的变化也十分迟钝。根据时令选诗,可以体会古人对物候变化的敏感,也可以借助古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情感。比如,这两天天气凉了,我就选了刘彻的“秋风起兮云飞扬”、苏轼的“人生几度秋凉”、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等诗歌,和学生一起体验诗人是如何用诗歌表达季节体验的。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传统节日带领学生学习相关古诗,在诗词教学的同时,融入传统文化,渗透传统美德。比如,寒食节在当代已经衰微,并逐步与清明节融为一体。在寒食、清明节前后,我除了选取著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外,还选取了黄庭坚的《清明》,“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介绍寒食节的来历,以及介子推宁肯被烧死,也不出山做官的故事,展示一种与唯名利是***相反的价值观。
根据社会热点选择古诗进行推送,可以使学生对古诗的W习更有兴趣,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奥运会期间,我就分别鉴赏了曹操的《龟虽寿》和李白的《上李邕》,分别表达对老运动员老骥伏枥的敬仰,和对00后小将后生可畏的赞叹;再比如,G20峰会期间,我选择了白居易的《忆江南》组词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 结
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古诗词教学的实践,已经快一年了,也积累了由一百多首古诗词组成的素材库。微信公众平台是开放的,我的学生,还有更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朋友,也参与到编写和学习过程中来。未来,在古诗词教学之外,我还会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其他教学尝试。
寒食古诗翻译篇2
激趣
1 针对记诵情况的不理想,将"释词法"、"吟唱法"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中
每次讲到古诗文时,学生在朗诵这个环节中,大多能做到"摇头晃脑"地朗读,课堂内也能听到一片琅琅书声。可一旦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古文或古诗默写到纸上时,就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了。如:将《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禅"写成"衣"字旁。在几次纠错之后,学生的出错率还是较大。怎么办?这时我想到了"释词法"。于是,我对学生讲到:"到寺庙中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他/她对佛的信仰该是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的,所以'祈'和'祷'都是一点的'示'字旁。同样,修炼悟禅时也应该是一心一意的,所以'禅'字也应该是一点的'示'字旁。"同学听了我的这番讲解,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还举一反三,如"祝"、"福"两字。
2 在肯定中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记得刚开始教"每周一诗"时,课堂上总是老师在讲,学生在下面拼命的记。几次下来,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兴趣也不大。一次在与学生的课间交流时,有学生向我提议,"老师,能不能把'每周一诗'交给我们小组,我们想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好呀,那本周的'每周一诗'就教给你们小组了。"到了周五的语文课,这四个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内容详尽。他们站上讲台为大家讲解时自信的神情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以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同学合作越来越多,制作的幻灯片的质量越来越高,由最初的古诗文翻译扩充到作家作品的介绍、关键字的解释、小组同学还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及相关内容的外延。
阅读指导
1 将"圈划"、"批注"也用到古文教学中来
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中,有一部分老师是将古诗文的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分隔开的。我个人对此做法是不赞同的。我认为在古文学习中,应提倡"拿来主义",可以将"圈划法"、"批注法"也用到古诗文的教学中来。这样的圈划、批注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趣的是,为了在交流中引起老师及同学的认可,每一个同学对批注时所用的词语可谓字斟句酌,但因为初中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力的有限,若通篇都采用这样的方法,老师的教学进度恐怕要完不成。故这样的方法仅限于短小易懂的古文,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古文(如:《出师表》),我认为是不太适合的。
初中的学生大多对古诗词有种畏难的情绪。针对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梳理、归纳的工作。经过梳理示范,学生的知识就更为细化,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就更为清晰。刚开始引导时,教师可采取"列表式"的方法,对所学的古诗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情况以***表的形式归纳总结,学生在这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慢慢地,当规范变成习惯时,学生的知识归类就变成一项理所当然的工作。这样的整理,犹如一根丝线,将新旧知识一并串了起来,易于学生记诵,易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易于学生对古文学习的触类旁通。
2 将古诗文学习与现代文学、民俗文化联系起来,提升阅读有效性
在学习杜甫的《望岳》时,有学生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将现代文《泰山》引入《望岳》的教学环节中。当学生读完《泰山》后,对《望岳》有了新的认识。
此外,许多的古诗文中常常会有民俗文化的知识。较多的初中生在这一环节还是较为薄弱的。故而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杜牧的诗《清明》时,就穿插讲了清明和寒食的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重阳节来临时,学生会找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的《采桑子•重阳》,会查找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
寒食古诗翻译篇3
一、用方言朗读古诗词――别有韵味
课本中有不少古诗词,如果用普通话朗读,我们会发现有的诗上下句平仄不相对,且句末不押韵。现在学生对诗歌的平仄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对押不押韵还是一读便知,押韵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有少数古诗词用普通话朗读简直难以押韵,那是因为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诗歌的形成源远流长,诗人的作品显然要受到方言的影响,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运用方言朗读,常常会“柳暗花明”,读得更有味道。
最初给我启发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敕勒歌》,前四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最后这个“野”只有用方言读成“yǎ”才能和“阴山下”的“下”押韵。
之后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我就开始做个有心人,和学生一起探讨,将一些普通话读不押韵的诗句,试着用方言读一读,还真的有不少收获。
比如说《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因为句末押的是“”韵,所以为了押韵,“青山郭外斜”的“斜”应读成“xiá”,或者用我们这边的方言读成“qiá”也可以。类似的这个字还出现在学生熟悉的这几首诗中:《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这些诗句中的“斜”只有用方言读才押韵,才能读出古代诗歌的韵味。
为求合于韵律,可从方言中探寻读音的字还有很多,除“斜”字外,另一个比较常见的是“回”字。“回”在某些诗中作为韵脚时,应读成“huái”,而不读“huí”。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浣溪沙》:“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其中的“回”只有用方言读才押韵。
此外,还有一首诗也比较典型,八年级语文下册《古代咏鸟诗三首》中的《迎燕》,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韵脚“遮”,如果按普通话应读“zhē”,但首联“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韵脚“家”(jiā);颈联与尾联的韵脚分别为“花”(huā)、“华”(huá),“遮”字按普通话读显然是不押韵的。因此,教学这首诗时,应向学生讲清楚:《迎燕》中的“遮”应按江淮方言读“zhā”,这样全诗一韵到底,读起来才顺畅。
如果继续探究下去,我想肯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与收获,朗读古诗词时偶尔穿插一下方言,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有时还能让我们找回古人吟诗的感觉。
二、用方言解读文言文――通俗易懂
对于初中生来讲,文言文的学习始终是个难点,文言中一些生僻的词语,尤其是一些实词,离学生生活太远,直译过来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此时我们利用方言加以解释,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还能带给学生因为讲“自己话”而产生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以虫治虫》时,许多学生对“子方虫”是什么样的虫,根本没有概念,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教参上翻译时也是直译过来。通过文中的相关描写,我发现此“子方虫”就是我们方言中常说的“土土狗儿”,夏秋之时,泥土地上,墙角落里,经常可以看到,灯光一闪,爬得飞快。当我告诉学生“子方虫”就是我们方言中的“土土狗儿”时,学生恍然大悟:“哦,知道了,原来就是这种虫子呀。”再比如说教学《鱼我所欲也》时,其中的“一箪食,一豆羹”中的“豆”字,按注释上理解,是盛食物的器皿,但是这种器皿是大的还是小的,是碗状还是钵状的呢?总是想象不出它的样子。后来我跟学生提起家中常用的一种大碗,方言叫“斗碗”,“斗”和“豆”音还差不多,所以它的大小、形状应该跟“斗碗”比较类似,而不能像少数同学错误地理解为像豆一样很小的器皿。还有《陈涉世家》中“置人所罾鱼腹中”,这个“罾”字注释为“用网补”,我就想到我们方言中一种捕鱼的工具叫“罾子”,显然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么跟学生一解说,就很容易理解了。再比如《愚公移山》中的“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就是我们常说的“畚斗儿”,这样的解说,真是通俗易懂。
三、用方言赏读古白话――妙趣横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角色之间的对话比较多,且人物语言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文章,很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果偶尔试一试让学生用方言分角色朗读,学生往往会情绪高涨,纷纷参与,力求有机会在同学面前露一手。
记得我在教《范进中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感觉总是读不出味道来,范进中举之前的唯唯诺诺、低声下气只是表现为声音低了一点;胡屠户的冷言嘲讽似乎也不够力度,就像听一泼妇骂街,满口都是书面语,感觉不到她的泼辣劲。就在这时,一学生用方言嚷了一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切!”满是嘲讽的意味,尤其是他加上去的书上没有的这个“切”,更是妙不可言,极尽嘲讽、鄙夷之意。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提升道:“同学们,下面我们不妨就用方言来读一读这几段文字,而且读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添字漏字,允许自己适度发挥,只要能突显人物的性格即可。”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一个个用方言读开了,读到趣处自己便会哈哈大笑,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好了,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之前扭扭捏捏的局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我!”的争夺声,以及一个个几乎伸到我面前的小手。被指名读的同学刚读了几句,教室里便空前地沸腾起来,一个个笑得七倒八歪,尤其是胡屠户骂范进为“现世宝”“尖嘴猴腮”“不要失了你的时了”“撒泡尿自己照照”等词句,口语色彩比较浓,学生用方言表达,真的是惟妙惟肖,将胡屠户的庸俗势利、凶暴粗鄙、尖酸刻薄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范进的那句最难表现的“噫!好了!我中了!”学生用方言一说,并适当处理:将“噫”读成“啊”,“好了,我中了!”再适当重复,将范进的喜极而疯、似傻若狂的丑态也都逼真地重现出来。直到下课以后,许多学生还意犹未尽,继续在用方言朗读胡屠户那几句经典骂语,直到把瘾过足。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又有几次作过这样的尝试,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古代白话文时,都曾试过此种方法,只要找准适合的课文,屡试不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均非常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寒食古诗翻译篇4
关键词:许渊冲;翻译;中国古代女性诗人诗词;三美论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202-01
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学创作的“三美”论。许渊冲先生把这个学说移植到翻译理论中,形成了译诗的“三美”论,即:第一,意美,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第二,音美,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悦耳的韵律;第三,形美,译诗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形式(长短、对仗)等。当然,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所以许先生才得到了钱钟书的赞扬:“你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那么,“三美”在译诗中的重要性又是如何划分的呢?许先生又说:“由此可见,译文不必‘形似’,只要求在传达原诗的‘意美’时,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也就够了”。(许渊冲,2006)我们从中可以明确,在许先生的眼里,“意美”是第一位的“音美”次之,“形美”第三。“三美”的有机结合,正实现了对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等理论的具体化,为译诗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以柳如是的《西湖》为例:
西湖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West Lake
The weeping willows stand east of the curtained bowers;
Orioles and butterflies pass through the faded flowers.
But peach blossoms on cold food day are beautified
By beauties living or buried by the lakeside.
首先,就意象而言,许渊冲把“垂杨”、“小院”、“帘”、“莺阁”、“残枝”、“桃花”分别译成 “weeping willows”、“——”、“curtained bowers”、“——”、“faded flowers”、“peach blossoms”。其中把“垂柳”译为“weeping willows”,实乃妙计。柳在诗句中就形成了特有的青楼意象,柳如是常以柳喻己,杨柳看似象征她青楼艺妓身份和如飞絮般随风飘荡处境,但本质上却喻示着她是高洁的,有不渝的追求与信仰的,与当时其他青楼艺妓迥异的生活状态《西湖》整首诗是抒发柳如是对所爱之人的眷恋和相思,而这般相思又使得诗人暗自伤神,以柳喻人,“weeping”除了低垂的意思外,还有哭泣流泪的含义,用在此恰到好处
其次,就韵律而言,许先生的翻译采取了异化法,试***在英语中找到与原诗相对等的韵律和节奏。许先生运用了英语语言的两种韵律———尾韵和头韵再现原诗的“音美”。原诗以“ng”韵为主,分别是“东”、“风”、“中”,分布在第一,二,四句,即“aaxa”。许先生采用单词尾韵押韵的方式,即“bowers”和“flowers”押韵,“beautified”和“lakeside”押韵,使全诗保持“aabb”的韵律规则,从而创造性地再现原诗“aaxa”的韵律。另外,译者巧妙地运用英语头韵使译诗具有更多的音乐特性,呈现出美感,如第一句的“weeping”和“willows”,第二句的“faded”和“flowers”,第三句的“but”“blossoms”和“beautified”,第四句的“by”、“buried”和“by”。
最后,从全诗的形式结构而言,许先生的译诗虽然不能达到与原诗绝对对等,但是他却借助译入语的各种手段努力保持诗歌的整体美。首先是借助“移行”保持诗歌的整齐、对仗之美,诗歌的最后一句通过“移行”被一分为二,,使较长的句子拥有视觉上的间隔,整体看上去第一行和第三行是九个词,第二行和第四行是八个词,从而产生视觉上的整齐美。最后是借助“前后呼应”的修辞手段使全诗保持连贯的整体美。在标题翻译中,译者将“西湖”译成“West Lake”,与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单词“lakeside”遥相呼应。这种“前后呼应”的翻译方法创造性地将全诗融为一体,呈现出连贯的整体美。
总之,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作为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古诗词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译作在“三美”上的统一,从结果上看也是最理想的翻译状况。中国古代青楼诗人的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女性诗词中的一朵奇芭,因此,我们在翻译青楼诗人诗词的过程中,选择最佳的词句、音韵和结构,使这一独特的女性气息随文字一并植入。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
[2]郑晓燕.从《送友人》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形、音、意的翻译(J),译苑新谈,2009,(1).
[3]陈清贵.“从构象”及“词意与文化构建”探讨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4]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4.
[5]曹兆兰.历代妇女诗词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6]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寒食古诗翻译篇5
关键词:傅恩;《花间集》;英译;传播
中***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27-05
早在词成为宋代的繁盛文学体裁之前,晚唐五代时期即出现了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该集收录18位词人的500首词作,是早期经典古词的集中刊刻。“《花间集》规范了词体的文学特质与审美基础,在中国文学史(词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素有‘倚声填词之祖’的美誉。”①
在西方世界,首先对《花间集》(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进行全本英译尝试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花间集》全译本。纵观海外众多中国古词的翻译,“傅恩的《花间集》翻译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地方”②。富有开创性且独具特色的傅恩《花间集》英译本,它的体例如何,翻译究竟有哪些特点,出版30余年来在全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笔者拟做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
一、译者傅恩与《花间集》译本
译者傅恩,英文名Lois Fusek(罗伊斯・福瑟柯),系美国当代著名女汉学家,毕生以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研究为志业。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探究,她遵循当代海外汉学家的一贯做法,取汉语名字“傅恩”,晓谕汉学界。傅恩早年求学于耶鲁大学,1975年在著名汉学家傅汉思(Hans H. Frankel)的指导下,以论文《曹丕诗歌研究》[The Poetry of Ts′ao P′i (187-226)]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傅恩入职芝加哥大学,任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傅氏的代表性著述有《〈高唐赋〉论》(The "Kao-t′ang fu", 1972-1973),《评〈钟与鼓:口语传统中的经典诗学〈诗经〉〉》(Review on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y C. H. Wang ,1974),《评〈辛弃疾〉》(Review on Hsin Ch′i-chi by Irving Yu-cheng Lo, 1974),《三遂平妖鳎郝薰嶂械耐ㄋ仔∷怠罚The Three Sui Quash the Demon′s Revolt: A Comic Novel Attributed to Luo Guanzhong,2010)等。
1982年,傅恩翻译的《花间集》在纽约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系该社“东方经典译丛”(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ental Classics)丛书之一,其底本是1960年中国台北出版的《宋本〈花间集〉》。为了进行准确的译介,傅恩综合参考了各种《花间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409)。
作者简介:葛文峰,男,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博士生(淮北235000)。
集》笺注,涉及中国两岸三地的多种刊本:华连圃的《花间集注》(上海,1935)、李冰若的《花间集评注》(香港,1960)、萧继宗校注的《花间集》(台湾,1977)。其中,“华、萧二人的评注与诠释影响了傅恩对《花间集》的解读,对其翻译助益颇大”③。
傅恩《花间集》译本除却500首花间词的译文(共160页)之外,其中的副文本极为丰富。“引言”(共32页)是译者解读、翻译、研究《花间集》的总结性论述,分为“翻译方法”与“《花间集》简介”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译者着重介绍了自己翻译花间词的方法,意在将花间词的体词特征传递给英语读者;第二部分简述了《花间集》的成书背景、主题特色,重点论述了温庭筠、韦庄的花间词文体,并从跨文化、比较文学的角度,将温、韦与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进行对比分析。傅恩认为,《花间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第一种矛盾是花间词崭露头角于唐代璀璨文学的黯淡之时,却又得益于唐诗的滋养,逐步形成了新的语言与审美;第二种矛盾是《花间集》反映的诗性是男性、女性杂合的两性对立统一;第三种矛盾是花间词逐渐脱离了音乐传统的束缚,其创作脱胎于严格规约的曲调和旋律④。《花间集》的“序”由欧阳迥撰写,尽管译者对其中的观点不完全赞同,但是仍旧忠实地译出“序言”全文(共4页)。“花间词人小注”(共6页)含有译者所撰18位词人的简介,含生卒年、出生地、人生概说与词作略论。“词注”(共4页)主要是译者对花间词中的地名、典故、文化专有名词进行的阐释性解说。“词牌索引”(共8页)将《花间集》中所有词牌列举出来,词牌是意译的,辅以威妥玛拼音,并将其关涉的花间词人与页码分别列出,便于读者检索、查找。“总体索引”(共4页)以专有名词字首字母为序,关联译集中所在的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译者在译本体例上作出的种种努力,是为了向英语读者引介“词这一文类的特色和其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文化内涵及《花间集》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意义”⑤。
二、傅恩《花间集》英译的策略与特点
身为汉学家兼翻译家,傅恩《花间集》译本翻译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传译“词”的文体特征,尤其是古词作为区别于古诗的“长短句”形式特征。词体外在形式结构的灵活多样,与词作的内容密切相关,其自身具备一种意蕴表达,更直接影响着词作的叙述与审美生成。因此,傅恩首创了一种针对词体形式特点的翻译方法――“结构对译法”。她论述道:
我在翻译《花间集》的过程中,竭力赋予不同词作结构以独有的意义表征。花间词的翻译不仅在于文字意义的传达,更在于其特定的诗学形式书写。诚然,英汉语言的差异,决定了结构层面的转译极为困难。但是,对于《花间集》而言,各类不同词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进行全集翻译的时候。……如果采用(最为流行的)自由诗体翻译《花间集》,那么,词体形式的重要意义则无法显现⑥。
由此可见,傅恩英译《花间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从本质上向异域读者传达词与诗的美学内涵差异,不同词牌下的词作,字数、行数、平仄、韵律等“长短句”结构形式的语言外在之美,是一种全新的文学阅读体验。为了达到在翻译中体现词体结构的目的,傅恩以译文的长短映射原词中汉字字数的多寡。在同一首词作中,原词每行的字数越多,与之对应的译文长度越长;原词每行的字数越少,与之对应的译文长度越短。如果原词出现字数相等的两个或数个词行,译者则尽量使得它们的译文长度保持一致。傅恩坦言:“明知以英语体现词体的形式特点极其困难,但我还是尽力而为,将其展现在译文中。”譬如她翻译的韦庄词《荷叶杯》。
荷叶杯"Lotus Leaf Cup"(Ho-yeh pei)
绝代佳人难得,It is difficult to meet with so exquisite a beauty,(6)
倾国,A ruin of states.(2)
花下见无期。We may not rendezvous among the flowers.(5)
一双愁黛远山眉,Her darkened brows are like the far distant mountains.(7)
不忍更思惟。No longer can I bear the thought of her.(5)
闲掩翠屏金凤,Idly I close an azure screen golden with phoenixes,(6)
残梦,My dream ending.(2)
罗幕画堂空。I am very alone within the painted hall.(5)
碧天无路信难通,The sky has no road by which I cold send on a letter.(7)
惆怅旧房拢。My heart grows heavy in these old rooms.(5)
原词共有上下两阕,计8行,译文相应地分为两个诗节(stanzas)。在每行译文的右端,译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原词每行的汉字字数。尽管译文的未适与原词的字数无法做到一一对应,但是,就译文的整体性而言,已然彰显了原词结构“长短句”形式的参差之美。即使对于不谙中国古典文学的外国读者而言,通过阅读这种形式新颖的译文,也能对《荷叶杯》词牌的形式有较多认知,直观地领会到古词为何又称之为“长短句”,感受古词独有的结构之美,将中国古词与古诗区别开来。毋庸置疑,这对西方读者了解和探求古词的文体特质有极大的意义。傅恩的这种“结构对译法”重点将形式结构对于古词的重要性译介给西方读者。不仅如此,花间词紧凑的结构形式所具备的决定性张力,契合了词作主题的表达。无论是原词还是译文,其中流露出的典雅、矜重而不过分悲悯的情感,正得益于花间词这种结构形式的平衡与支配。
在诗歌翻译中,形式与意义的传达始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形式的保真传译,必然影响意义的忠实翻译,是为“因形害义”;意义的贴切翻译,又必然影响到形式的完整再现,是为“因义害形”。傅恩的“结构对译法”为了达到原词与译文在形式上的对称与呼应,她必须调整译文的内容,增添、删除某些字词,进行灵活的改译。比如另一首韦庄词《浣溪沙》的翻译。
浣溪沙"Sand of Silk-washing Stream" (Huan-ch′i sha)
清晓妆成寒食天,A clear dawn graces the morning of the Cold Food Festival,
柳球斜袅间花钿,A cluster of willow blossoms sets off her golden hairpins,
卷帘直出画堂前。She rolls up the curtain and goes out of the painted hall.
指点牡丹初绽朵,The tiny peony buds are just starting to burst into bloom,
日高犹自凭朱栏,The sun is high, and yet she stands by the red railing,
含颦不语恨春残。She quietly frowns, hating the spring that will fade away.
《浣溪沙》共6行,每行7个汉字,行行字数相同。在译文中,为了保持结构的对等,译者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译。第一行的译文里,虽然舍弃了女主人公“她”的“妆成”,但是添加了动词“grace”,衔接了“清晓”与“寒食天”两个意象,拟人化地传译客观景物;同样,第二行省略了柳球“斜插在鬓发、袅娜多姿”的动态;第三行删减了“直出”中“径直地、直接地”(directly, straightly)的含义,没有描述原词中女子率性的性格;在第四行中,原词的逻辑主语是“她”,如果直译为“She points at the newly-bloomed peony”,其长度明显短于傅恩的译文,破坏了译文的整体结构。故而,译者以“牡丹”作为句子的叙事主语,辅以“burst into bloom”短语,做到了与其他每行译文的“等长”。末尾两行,译者分别以并列句与状语从句的句法形式,实现了译文在长度方面的整齐划一。傅恩发挥了译者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进行改译,但是并未改变原词的抒情基调,原词与译文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形式与内容,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⑦。
傅恩对花间词形式结构的执着并不意味着她无意传递原作的文学意境与文化内涵。为避免过多脚注影响读者的流畅阅读,译者将大部分注释移作尾注,仅保留少量至关重要的核心词解释,作为页下注。如译者对《花间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姹女”“王昭君”“长门宫”“屈原”“西施”“唐玄宗”“玉兔”“鸳鸯”等名词进行了释义。如前文韦庄词《荷叶杯》中的“倾国”一词,译者解释道:“此为描写中国古代美人的惯用语,出自汉代李延年的《佳人歌》,他的妹妹李夫人为汉武帝刘彻宠妃。《佳人歌》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⑧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交代,更有利于读者对上一行“绝代佳人难得”译文的理解。
三、傅恩《花间集》译本的传播与影响
傅恩《花间集》译本1982年初次出版发行,1985年再版。35年来,该译本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傅恩《花间集》译本传播地域广泛,遍及四大洲。目前,美国“联机计算机***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书馆馆藏检索系统,可以查阅全球25000余家公立***书馆、高校***书馆的***书收藏情况。笔者借助该系统检索发现(2016年7月3日),在遍布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17个国家和地区中,共有312家***书馆藏有《花间集》译本。美国有261家,英国有11家,澳大利亚有9家,德国有5家,荷兰有4家,加拿大有3家,中国大陆与香港各有3家,意大利、瑞士、丹麦、瑞典各有2家,新加坡、墨西哥、新西兰、法国、土耳其各有1家。其中,美国馆藏的傅恩《花间集》译本占全球馆藏量的83.7%,遍及美国48个州,几乎实现美国全国性的覆盖。其次,傅恩《花间集》译本引起了学界的密切关注。一部文学翻译作品能否引起目的语国家的学界关注,是否出现相当数量的译评,是衡量该译著影响力大小的核心标准之一。而且,“有影响的国际译评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中跟阅读翻译作品相关的舆论,影响并形塑着读者的阅读选择、阐释策略及价值判断”⑨。关于中国文学译著正面评论有利于扩大它的影响,引导着海外读者的阅读选择。
傅恩《花间集》译本出版之后,旋即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高度关注,著名汉学家迅速撰文,对其进行积极的评析。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华裔中国文学教授张振翱(Dominic Cheung)在《当代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杂志上的专题评论,不吝赞誉之词:“傅恩的花间词翻译的极好,意象也以最近似的英文译出。她的翻译捕捉到了花间词既通俗又文雅的妙处。”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裔汉学家魏世德(John Timothy Wixted)在《亚洲研究》(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杂志上的译评认为,“傅恩英译的《花间集》是一部罕见的、成绩卓然的译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11。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伊维德(Wilt Idema)在具有120余年历史的汉学名刊《通报》(T′oung Pao)上撰文指出:“傅恩英译的《花间集》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充满吸引力的古词选集,对美国汉学界的中国词学研究颇有帮助。”B12美国卡莱罗纳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杰姆斯・哈格特(James Hargett)在国际权威刊物《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上高度评价道:“傅恩以一人之力译完500首花间词,实属不易。《花间集》华丽、优美的辞藻极难译为顺畅、可读的英文,但傅恩做到了!这对于(英语世界)中国词学研究极为有利。”B13再次,傅恩《花间集》译本被引率高,并入选经典中国文学外译丛书。在国际汉学界,傅恩的《花间集》译本被作为代表性的中国文学译著而受到广泛的阅读,进而被其他汉学著作、汉诗译集所援引,被汉学界视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必备书目,并在诸多代表性著作、译作中加以参阅,列为参考文献,如表1所示。
表1以傅恩《花间集》译本作为重要参考文献的外文***书信息统计表
编著者外文***书名称时间(年)
Burton Wats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1984
Greg WhincupThe Heart of Chinese Poetry1987
Patricia Ebrey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1993
Julie LandauBeyond Spring: Tz′u Poems of the Sung Dynasty1994
Huaichuan Mou Rediscovering Wen Tingyun: A Historical Key to a Poetic Labyrinth2003
Wilt IdemaChinese letterkunde: Een inleiding2006
Ronald C. Egan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 (1007-72)2009
Xiaorong LiWomen′s Poet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forming the Inner Chambers2012
显而易见,傅恩《花间集》译本得到了学界持久的关注。表1中的八部诗选、著作均出自国际汉学巨擘之手,在学界影响巨大。例如华兹生(Burton Watson),他以研究、翻译中国文学闻名于世,曾荣获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的金牌奖章(1979),两度获得“美国笔会翻译奖”(America PEN Translation Prize,1981、1995),并于2015年获得“拉夫・曼海姆翻译终身成就奖”(The Ralph Manheim Medal for Translation)。又如汉学家朱丽叶・兰道(Julie Landau),是华兹生的高足,专注于中国古词研究。她在Ω刀鳌痘间集》译本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翻译出英语世界第一部宋词选集《春之外》(Beyond Spring),该集列入美国“亚洲经典译丛”(Translations From the Asian Classics),影响颇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伊维德(Wilt Idema)在其荷兰语著作《中国文学导论》(Chinese letterkunde: Een inleiding)中仍旧对《花间集》译本多加赞誉、参考,在荷兰汉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足以说明傅恩《花间集》译本在专业学者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普遍接受的程度。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学家梅维恒(Victor H. Mair)编著的《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简编》(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2001),直接从傅恩《花间集》译本中选取韦庄的《菩萨蛮》与李煜的《乌夜啼》译文。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华裔汉学家蔡宗齐(Zong-qi Cai)编选的《汉诗阅读:指南选集》(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2007),也从傅恩《花间集》译本中选取了温庭筠的《谒金门》《菩萨蛮》《更漏子》以及晏殊的《浣溪沙》等词作的译文。傅恩翻译的花间词以其可读性与经典性得以入选美国高校的中国文学读本,进入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了《花间集》译本的读者群体,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2年,傅恩《花间集》译本入选中国的“大中华文库”系列丛书。1995年立项的“大中华文库”项目,是我国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向海外译介中国文化的国家工程,也是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大中华文库”“从选目、版本到翻译,都非常严谨。(编译工作)由最适合的专家来做,保证了版本选择权威、英译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B14。作为丛书之一的《花间集》译本,没有重新选择翻译家进行复译,而是直接采用了30年前的傅恩译本,既充分认可了她“英译准确传神”的高水平翻译,又证明了该译本在刊行后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对于一位美国译者的中国古词译本而言,傅恩《花间集》译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之后,又能返回母国,纳入文化外译的部级战略计划,确立了该译本作为世界性译著的经典地位,实属难能可贵。
综上所述,傅恩的汉学家文化身份决定了《花间集》译本的学术性基调。35年的历史证明,傅恩的《花间集》译本不仅实现了世界性的流传,引起国际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融入了世界文学,而且也确立了翻译文学的经典地位。这对于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国门,如何走进他国读者的阅读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注释
①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②⑤黄立:《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60页。
③涂慧:《如何译介,怎样研究: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66页。
④⑥⑧Lois Fusek.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32, p. 63, p. 59.
⑦杨萍:《翻译的形义平衡与失衡》,《中国外语》2005年第2期。
⑨刘亚猛、朱纯深:《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
⑩Dominic Cheung.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World Literature Today, 1983(2): pp. 346-347.
B11John Timothy Wixted.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4(1): pp. 163-165.
B12W. L. Idema.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T′oung Pao, 1985 (1/3): pp. 134-137.
B13James Hargett. Review on Among the Flowers: The Hua-chien chi by Lois Fusek.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1985(1/2): pp. 169-172.
寒食古诗翻译篇6
关键词: 《诗经》 叠音词 语法结构 语言现象 传承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甲骨文和金文当中没有叠音词,《尚书》中有一些,《诗经》中大量出现。叠音词的出现体现了社会进步和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郭锡良先生《先秦汉语构词法》所言:“周代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因此,突破单音的格局,变革构词方式的动力,必然要在汉语内部形成。”《诗经》叠音词增强了乐感,在于它特有的音色与节奏。由于诗歌自身特征更能体现其流动性和韵律性,符合《诗经》特点和押韵需要,在摹景状物、表示动作重复或程度加深方面具有单音词难以匹敌的优势,因此《诗经》中叠音词大量出现。据统计共有359个,使用了655次,为汉语词汇发展传承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
一
叠音词传统语言学称“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或“重文”,今人则称“叠音词”、“重叠词”或“叠词”。组成叠音词的单位既可是语素,又可是词。前者如关关雎***中的“关关”;氓之嗤嗤中的“嗤嗤”为叠音单纯词,诗经中大部分拟声词都属于这一类。“惴惴其傈”中“惴惴”,“忧心忡忡”中“忡忡”,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或某种情貌为叠音复合词。《诗经》叠音词大部分是对事物形、神、状、态、貌的刻画,如描写人神态的“君子陶陶,言笑晏晏”;描写动物的“烝然汕汕,有兔爰爰”;描写心理的“悠悠我心,中心养养”。《周南·葛覃》“维叶莫莫”的“莫莫”形容枝叶茂密、难以透光的样子;《小雅·东山》“慆慆不归”、“慆慆”形容长久的样子;《豳风·狼跋》“赤舄几几”、“几几”形容装饰华美的样子;《豳风·鸱鸮》“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谯谯”指羽毛稀疏脱落的样子,“翛翛”指羽毛枯残而无光泽的样子,“翘翘”形容危险的样子;《周南·卷耳》“采采卷耳”采了又采是动作的重复;《小雅·鹿鸣》“呦呦鹿鸣”是声音的延续;《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形容水势大的样子;《小雅·渐渐之石》“渐渐”形容山势陡峭的样子。还有一部分叠音词是拟人和物发出声音的拟声词。如《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中“喓喓”是虫叫声,《周南·关雎》“关关雎***”的“关关”是鸟叫声,《小雅·伐木》“伐木丁丁”、“丁丁”形容伐木的声音,等等。从中可以看出,结构上叠音单纯词形式有四种:AACD式;CDAA式;D之AA式;AA者D式。叠音复合词形式有五种:AACD式;CDAA式;D之AA式;AABB式;AA之D式。语法上看《召南·小星》“肃肃宵征”的“肃肃”指行走匆忙的样子,作状语。《周南·兔罝》“肃肃宵征”的“肃肃”指整齐严密的样子,充当定语。两者意义不同,语法功能也不同。《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的“者+名词”是名词性短语属主语后置,叠音词“蜎蜎”作倒置形容词谓语。《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奔奔、彊彊”分别作“鹑、鹊”的谓语。颠倒语序在《诗经》中也极为常见,是实现押韵的重要手段,比如大量出现的“AA之C”句子——桃之夭夭,泌之洋洋。之是结构助词,翻译过来是“夭夭之桃,洋洋之泌”句中充当定语成分,修饰后面的名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跟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作状语,如《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另一种较特殊的不是直接修饰动词,而是在动名词组或形名词组后面,越过它前面的名词去修辞。如《幽风·七月》“凿冰冲冲”,《周南·兔置》“椓之丁丁”。叠音词充当主语的功能不是很多,《邺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中“燕燕”是名词,在句中作主语,相当于“鸿雁于飞”中的鸿雁。
《楚辞》中叠音词出现192次,除去重复的共130个。《离骚》373句,2490字,用了17个叠音词。《楚辞》中叠音词更多的是强调基本义,凸显事物的特征,让事物显得形象生动。《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岌岌”一词,是“高高”之意,以状“余”戴着“很高”的帽子,突出楚国戴高帽佩长剑的服饰特点。从语法角度看,表程度的递增,高则更高,小则更小,像是特写。“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的“申申”一词,是“一次又一次”,是次数的增多,以“詈”之多,反衬人性之美,表明骚人不随波逐流,志存高洁。量的增多,如“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的“总总”是“多了又多”,与后边“离合”一词形成互文,描述了云朵时聚时散的过程及诗人出走时的景象与心境,可谓风采照人,感天动地。
二
叠音词的使用既能增强我们对语言的感受,得到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又能表现亲切爱怜的情意。在文学作品中还能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使之栩栩如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写距离远,“皎皎”写星光亮,呈现出夜空浩渺、星光灿烂视觉画面,引发联想与想象,暗暗传递诗人的情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前者状形,后者摹声。把形貌、行为、变化描绘得动人细腻,还渲染了气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景情并生,哀怨动人。全诗十句,六句用了叠音词,或状物或写人,传神地描摹出了眼前之景,生动地传递出了相思女子的离愁忧伤。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舒缓;听起来,音律和谐,声声悦耳,让人获得别样的形象感受,有助于细致深入地把握主题。除此之外,还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明月何皎皎》等。从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人生感慨到北齐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对辽阔草原的赞叹之情都是靠叠音形容词得以充分体现的。
寒食古诗翻译篇7
关键词:忘掉她 意象 花
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闻一多在其作品中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的情感世界。诗人主体世界的多层意念与各种意象的特别选择、人格心绪的独特表达以及内心各种矛盾关系的奇异开掘,充分展示了他的诗歌世界中语言运用的文化内涵以及他的生命意识,展现出诗人对人的文化精神价值的独特追求。他的诗歌融贯东西,《忘掉她》便是中西诗歌艺术结合的“宁馨儿”。这首诗中不断出现花的意象,一咏三叹,将诗歌之美、情感之浓体现得淋漓尽致。考察诗歌成品及其产生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穿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定一首诗的艺术价值品位的关键因素之一。花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向来为文人骚客所引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意象,在中国的诗歌与诗论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先秦时期,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这样情韵幽深的意象,也有“言不尽意”则“立象以尽意”(《易・系辞上》)一类的理论概括。自此,从《古风十九首》至唐诗、宋词以下,佳作绵绵,无不“意象戛独造”,“各自擅其妙”(赵翼《闲居读书作》)。理论家们对此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将意象至于文艺创作的范畴系统中去考察,使之逐步呈现出理论形态。直到刘勰才第一次明确提出“意象”的概念,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释。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尽管关于意象的论说尚未构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具体的诗歌赏析中对此曾作出过许多精辟的说明,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料。而诗歌创作中“专求意象”的艺术传统也一贯而下,并无中绝;只是到“五四”后,当新诗在发展中偏入“迷途”时,才暴露了闻一多所批评的那种“极沉痼的通病”,即“很少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但紧接着,新格律诗派与象征诗派在创作中以营构意象为“首务”,又使中国诗歌的这一艺术传统得以发扬。事实上,“诗歌之贵在能有可具感的意象,则是古今中外之所共然的”。这可以说是诗歌发展的一条内在规律。
闻一多对于诗歌意象孜孜以求。在《冬夜评论》中,他指出:“惟有境有情,所以有好诗”。境,是指客观的物象、事象;情,指主观心意、情绪。也就是说,诗歌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它决定着诗歌质地的高低优劣。基于对这一对意象本质的认识,闻一多综合当时新诗现状,批评其“很少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时,进一步指出;新诗缺乏这种素质,所以读起来总是淡而寡味,而且有时野俗不堪。显然,在他看来,意象不仅构成诗歌艺术美的重要元素,而且就是诗歌生命力之所在。[1]
闻一多的《忘掉他》正是他有关意象理论的实践之作。“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那朝霞在花瓣上,/那花心的一缕香――/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这里借花来喻人,哀其长女闻立瑛的夭折,抒发自己内心的悲痛之情。所选之境是清晨之坟墓,在春风中,在梦里,在萋萋墓草、幽幽虫鸣之中,那反复出现的“花”的意象,凄然而美好,短暂而永恒。“她”与“花”不仅押韵,且遥相呼应,以花喻人,以人代花。花之美丽、娇嫩、短暂正体现了小女的早亡。《忘掉她》是闻一多于 1926年的秋冬之作。这一年,他不满五岁的爱女立瑛夭折。据说,立瑛很聪明,“一本‘人手刀足’的识字课本,都能读完”。闻一多非常喜欢立瑛。可爱的女孩给处于时局混乱的诗人以莫大的安慰和快乐。可惜这安慰和快乐却如此的短暂,恍如昙花一现,等到闻一多再次回归故里的时候,女孩已变为一g黄土。此情此景诗人久久不能释怀,终作《忘掉她》以示悼念之情。
但当我们就诗本身而谈,花之寓意并非单指亡女,在黄药眠的“误读”中,我们不难看出,将此诗看作为已故的恋人、爱妻等女性也是说得通的。以花喻人的诗词,早在中国的《诗经》中就已经出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桃花来比年轻漂亮的新婚女子。宋代陈与义《海棠》云:“海棠娇甚成羞涩,凭仗东风催晓妆。”运用暗喻将海棠比作深闺中的少女。又如苏轼的“一朵芙蓉,开过当盈盈”,则以芙蓉比喻美丽妇人。花,还寓意相思之物、离别之情。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以花状物,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道尽杨花形态之妙,生动地写出思妇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继之“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由“晓来雨过”而询问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唐代何希尧《海棠》云“着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运用借喻,将含苞欲放的海棠比成女子的胭脂。同样写海棠,苏轼在《寒食寺》中写海棠花在雨中凋零,仿佛生了一场大病的少年头发变白。将海棠花白色的花朵比为病后少年变白的头发,新颖而出奇,也凸显了花的凄凌之美。
《忘掉她》中“花”反复与“忘”相连,不禁让人想到黛玉《葬花词》中的“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句。“花”与“亡”,“亡”与“忘”紧密相关,串成一个意象的情境。花虽美丽,但花期却短,不难使人联想到生命和青春的短暂,流露出伤感与惆怅的情绪。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有云;“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面对花事易衰之情,诗人都是既悲伤,又无奈。闻一多将之“轻描淡写”,以看似漠不关心的笔触,用忘记来纪念。越是想念,越是要遗忘。正是情之所至、爱之所极。其悖论中所彰显的诗歌张力深深地刺痛着人的内心,让人扼腕、令人叹息。诗人的柔肠也感化着读者,为逝去的生命祝福,愿之安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诗人,“哀而不伤”的笔法也是凸显于此的。借花来表达“怜惜”、“依恋”之情时,诗人往往都是委婉而含蓄的。如南朝民歌《子夜夏歌》:“青荷盖绿水,芙蓉葩红艳,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莲”是通过谐音来象征“怜”,“莲子”即“怜子”,借此表达对女子的爱恋情意。有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山红桃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则是借花写情意,变现失恋的惆怅情怀。李Z的《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诗人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接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比喻人的愁心不展,用迷离的细雨衬托丁香之愁,形成了一种迷离、朦胧、凄婉的意境。
文化影响有时是相互的,我的唐诗影响了美国的20世纪初新诗运动,同时他又反过来影了我国的新诗。在闻一多的诗我们也能发现这一点,在《忘掉她》里的“忘记她,就象一朵忘掉的花――”就是和美国诗人萨拉・蒂丝黛儿(Sara Teasdale,1884―1933)的《让它被忘记》(Let it Be Forgotten)的首句如出一辙(“Let it be forgetten, as a flower is forgotten.”)其中,蒂丝黛儿诗歌中“花”的意象也是很耐人寻味的。蒂丝黛儿所在的19世纪末20纪初,正是美国意象派崛起的时代。像庞德等一大批意象派诗人出现在美国20世纪初的诗坛,影了一大批诗人。蒂丝黛儿也受这一潮流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其题材大都咏叹爱情的幻灭、韶华的易逝、往事的追怀等。“Let it Be Forgotten”是她的中年之作,经历了离婚,而深爱的人又自杀等不幸而写下的。诗的内涵仍不脱“伤逝”的范围,但那“忘掉”、“忘记”、“遗忘”的反复咏唱,那像朵花、像把火、像只无声的脚印的博喻,以及那小夜曲式的轻柔的诗体都成功地传达出凄清落寞的情调,显示出含蓄有致的韵味。“花”这一意象在西方文化中也是鲜明而突出的,是自然和人生相结合的建构。在爱斯基摩人的传说中,花便是爱情的象征。等待花开,便是等待爱情。而爱人的离开或者逝去,便是花的凋零与谢落。德国诗人海涅有诗云:“你好比一朵鲜花,温柔、纯洁而美丽;我一看到你,哀伤就钻进我的心里”。(《你好比一朵鲜花》)以鲜花喻人,哀伤的情调溢于其中。莎士比亚《亨利八世》中有句“像一朵无暇的百合花,埋入青V,全世界都将为她哀悼”,用百合花比喻纯贞的女子,象征着贞洁、无暇。雪莱的《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花朵儿的芳香已经散尽,它像你的吻,曾经向我吐馨;花朵儿的色彩已经暗淡,只有你在时它才鲜艳。”[2]将花儿比作心上人的吻,诗人郁怨的激情、缠绵的感伤跃然纸上。在《忆》中,雪莱依然选取紫罗兰为意象,“如果……紫罗兰是为了哀吟一个逝去的少女;那么,就请撒下紫堇,在我这活着的尸身。”这里,紫罗兰带上了忧思与回忆的愁绪。而花期之短、人生的无常也体现在诗歌之中。美国诗人弗瑞诺《野金银花》中便有如此诗句:“如不曾拥有,也不会失去,来时一无所有,去时化作尘土;可叹生命苦短,正如那柔弱的短暂花期。”雪莱的《无常》一诗中,“今天还微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我们愿留驻的一切,诱一诱人就飞……但我们仍旧得活下去,尽管失去了这些喜悦,以及‘我们的’一切。”在这世界上,一切欢乐都如花般短暂无常,然而花儿鲜艳之时,我们尚有梦可做!雪莱用花阐述了无常的欢乐之中亦有恒常。
法国诗人奈瓦尔(Gerald De Nerval)曾说“每一朵花都是向自然敞开的灵魂”。作为自然界天地灵秀所钟之物,花的意象不断被古今中外的骚人墨客所引用。闻一多《忘掉她》一诗正是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互相影响和融合。美国意象派对中国古诗(尤其是唐诗)的借鉴和应用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而“花”这一意象在中外诗人作品中的运用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人情、风俗文化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花”之美、“花”之情、“花”之味,都值得去细细体味。通过《忘掉她》中“花”的意象,不仅能透视闻一多的新诗创作手法,也能贯通中西文化及诗心、文心,不断促进对中西诗歌的理解,加深人类思维和文明发掘描摹的深度。
参考文献
1.D'Amico Diane,Saintly Singer or Tanagra Figurine?Christina Rossetti Through the Eyes of Katharine Tynan and Sara Teasdale,
2.Victorian Poetry,Vol.32,No.3/4,Cen
tennial of Christina Rossetti:1830-
1894,(Autumn-Winter,1994),pp.387-407.
3.《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穆旦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
4.陈训明,《外国名花风俗传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5.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6.钱钟书,《谈艺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7.《诗歌总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8.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
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
11.周振甫,《文心雕龙全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注 释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9页。
[2]《拜伦、雪莱、济慈抒情诗精选集》,穆旦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寒食古诗翻译篇8
【关键词】旧词形融入新词义 经济原则 引申 复合词 构词法 外来词 套译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0-04
1.问题的提出
用一个旧有的词形去容纳某些新生的词义,这不仅仅是汉语词义运动的重要形式,同时更是汉语词汇增殖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和理念势必将大量涌现,为了填补交际的空缺,人们除了想方设法为它们构制新词以外,也没有忘记赋予那些旧有词形以新的内容和使命。正因为“旧瓶装新酒”在汉语词汇史上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形,以故本文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那么“旧瓶”又是如何被用来装盛“新酒”的呢?我们先看下面这个复杂的例子:
广场 该词在古代本是个词组,义为广阔的场地。汉张衡《西京赋》:“临迥望之广场,程角h之妙戏。”唐刘言史《观绳伎》诗:“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晚近被日语借用来对译英语的square,特指城市中间供人憩息散步的开阔露天场地,此时它已取得了词的资格,且该义项也随即被输回了汉语,像“天安门广场、八一广场、人民广场”等。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该词又一次被赋予新的内涵,城市里一些位于高大建筑物内部的商业购物中心也开始以“广场”相命名,像上海的“赛博数码广场”(电脑商城)等,这个义项据考来源于英语的plaza,它和piazza、 place等词是同根的,它们共同的源头为古希腊语的plateia和拉丁语的platēa,原义是供游客观光购物的露天商品市场或步行街,同上面那个square的区别比较大。
那么像这样一处“误译”为什么能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市中心区一些醒目的位置上而不为人们所质疑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现代都市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追求新奇时尚成了大家普遍的心理,即便是那些“大谬不然”的东西,只要年深日久它被纳入语言那条“约定俗成”的轨道,人们对它同样也会采取默认态度,而并不追究它到底错在哪里,这就是王艾录,司富珍二先生在汉语理据的有关研究中提出的“习非成是”规律①。
其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词汇语义的演变和文化史的进程密不可分。笔者考察后发现在欧美语言中plaza等词由露天市场、步行街而转指商业中心,中间能够串起一根完整的语义链条。而在汉语中“广场”之由开阔地而转指商场,虽然似乎来得突然了一点,但再仔细一琢磨我们不难发现眼下的种种“广场”也并不仅仅只是人流涌动的大超市,相反它是讲究设计布局、强调文化品位的,往往集旅游、休闲、观光、娱乐之多功能于一体,内部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不少“广场”内都有供顾客驻足歇息的小片空地,四周再种植花木,设置喷泉、雅座、播放音乐,这一切无形之中也就缩小了人们心目中此“广场”与彼“广场”的距离,使得他们都乐于接受这个译名。换言之此时的各类“广场”其实只是一个典型程度高低的“家族相似性”问题。
再则,语言同时还是一种心理现象,在共同的认知机制的支配下词义运动会呈现出某种趋同性,这就是所谓的“同步引申”或“聚合类推”。按照一般的情理或经验,大凡开阔的所在都容易导致人员物资的聚集推积,在印欧语言中plaza能由开阔场地转义为购物中心,在古汉语中“广场”同样也可由开阔场地转义为“人多的场所”(宋王禹《赠别鲍秀才序》:“其为学也,依道而据德;其为才也,通古而达变;其为识也,利物而务成。求之广场,未易多得。”),且我们至今仍有一个成语叫“大庭广众”,可见用代表square的“广场”去套译plaza未必就不符合汉语使用者的心理习惯,他们在理解时是不会有什么障碍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旧词形融入新词义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并不简单,它是复杂而且有趣的,牵涉到词汇语义学乃至整个语言文字学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笔者本文拟从词义引申、构词歧异和外来词 “套译”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2.从词义引申的角度看旧词形对新词义的融入
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是用来指称事物,对应概念的。相对于无限宽广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的绝对数量始终显得有限。倘若说要为每一个新的事物和概念都构制新词,那将会造不胜造也记不胜记,徒然增加交际者的负担。在此种情况下人们于是只有学会“以简驭繁”,尽量运用现有的词汇材料和构词方式去表达意思。他们往往宁可用一个旧的词形去容纳、整合一个新的词义,也不愿意为此而在语言中平添一个新成分、新组合,支配语言运行的经济性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开始发挥其作用。
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现象既是上述经济原则的重要表现,我们推测它的大致过程应该是这样:当人们要为一个新事物或新概念立名时,他们可能会在头脑里努力把它同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挂起钩来,试***寻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然后用指称后者的词形去指称前者。在这个过程中词汇的总量虽然并没有增加,但每一个语词都承担了较以前更多的表义职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以认为是词义以一定的词形为依托而发生的规律性转移,换句话说学术界一直热衷于探讨的词义引申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旧词形对新词义不断加以融入的问题。持此为论,我们便有了观察词义引申运动的新视野。
(1)从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角度看词义引申的结果②
根据学术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词义是以概念为其基础和核心的,同时带有反映某些伴随观念的补充特点和某种感情色彩与风格特征。我们把新义同旧义对照起来看,可以发现融入的结果无非是使作为词义核心部分的概念发生变化和使作为词义成素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其中概念义核的变化又有外延的盈缩和内涵的转移两种情形,下面分述之:
a.概念外延的拓宽。一个语词其所对应的概念由种上升为属,由下位范畴跃迁至上位范畴,词形所适用于指称的客观对象比原来增加了,传统所说的“扩大引申”指的就是这类情况:
带 该词字从巾,本义即指腰带,用作动词上古的常用义是佩带、佩挂,也即将某物别系在腰带上。《礼记・少仪》:“仆者右带剑。”孔颖达疏:“右带剑者,带之于腰右边也。”《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到了魏晋中古以后其动词义扩张了,可泛指以各种方式携带、捎带各种东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唐王昌龄《长信怨》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按后一例显然是隐喻用法。还可以训“含有、带有”,后跟各种抽象或物质名词。南朝齐孔稚《北山移文》:“风云⑵浯愤,石泉咽而下怆。”唐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而降至宋元以后该词又作“率领、带领”讲,由物而移用至人。《大宋宣和遗事》前集:“见宋江带得九人来,吴加亮等不胜欢喜。”《西游记》第二八回:“(那老妖)大喝一声:‘带那和尚进来!’”一般认为动词的概念范围可以从同它搭配的宾语来判断,该词从古到今概念范围是渐次扩大的。
b.概念外延的收缩。一个语词其所对应的概念由属而降级为种,由上位范畴而退居下位范畴,其结果是词形的指称对象趋向单一化,传统所说的“缩小引申”指的就是这类情况:
处分 该词较早的意思是泛指“处置、处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后来又指“调度、指挥”。《魏书・崔玄伯传》:“表等诸***,不为不足,但失于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亦指“决定、决策、措施”。《晋书・王彪之传》:“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南史・刘穆之传》:“从平建邺,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一直到晚近才有了“ 处罚,惩罚”的意思,特指对坏人坏事的处置。宋苏舜钦《乞用刘石子弟》:“臣近到阙 ,闻黄德和以退***及妄奏刘平、石元孙叛逆,朝廷已从***法处分。”
c.概念内涵的转换。一个语词其前后所对应的两个概念之间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存在种属或上下位的问题,但由于它们是相似或相关的,人们在心理上会把它们看成是同类的东西,以至于彼此可以共同一个词形:
课 《说文・言部》云“试也”,本义为检验,试用。《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尹知章注:“兵器虽成,未经课试,则不用不藏。”《楚辞・天问》:“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王逸注:“言众人举鲧治水,尧知其不能,众人曰:何不先试之也。”转而指对官吏的***绩考核。《管子・明法》:“故明主以法案其言而求其实,以官任身而课其功。”《文选・孔稚〈北山移文〉》:“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李善注引《广雅》:“课,第也。”吕延济注:“结课,考第也。”转而又指征收赋税,这是古代官吏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逸周书・大匡》:“农廪分乡,乡命受粮。程课物徵,躬竞比藏”。《文选・任P〈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每时入刍藁,岁课田租。”吕延济注:“课,敛也。”又转而指功课,它是按规定的分量讲授、学习并定期考核的。《梁书・儒林传・沈峻》:“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士,在门下积年,昼夜自课。”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d.色彩的变化。有时候同一个词形下的新旧两个义项可能概念内核一样,但感情色彩却有褒、中、贬等区别,这是由于同一个语词经常、反复出现于不同的语用环境和场合所造成,相同的理性义核也正是新旧义位共用一个词形的依据。
锻炼 该词原义指冶炼锻造金属,也是个中性词。汉王充《论衡・率性》:“夫铁石天然,尚为锻炼者变易故质。”唐郭震《古剑篇》:“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转而义指致力于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则为贬义。《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李贤注:“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锻炼,使之成孰也。”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既付狱吏,必欲之死,锻炼久之不决。”又转义为在艰苦中接受考验,增长才干,这是褒义的用法。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顾深惭锻炼,才小辱提携。”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入京以后,角逐名场,奔走衣食,阅历益久,锻炼益深。”此义今天仍广泛使用,又指通过体育运动使体魄得到强健,仍为褒义。
(2)从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角度看词义引申的动因
一个旧词形究竟是怎样容纳了越来越多的新词义的?人们最初用某个现成的符号去套合某些新起的概念的理由到底又是什么?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脑所固有的联想能力――基于相似性的联想和基于相关性的联想。换句话说在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过程中,求同性思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B两个概念、两样事物即使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上位范畴,但只要语言使用者在心理上将其视为同一性质,用以指称A的词形也就有了被用于指称B的可能。
a.基于相似性的联想。A、B两样事物、两个概念虽然在客观上是不同质、不同类的,但它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的特征属性,以致人们在心理上容易把二者设想成是同类或同一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旧词形对新词义的融入便是所谓的“隐喻”(metaphor):
售 该词本义指卖出,货物脱手。《诗经・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盾,两难得而俱售也。”《百喻经・入海取沈水喻》:“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喻指推行,也就是说服别人接受,今亦言“推销、兜售”。《孔丛子・嘉言》:“众人为此,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已人之疾也。”又喻指施展、实现。《文选・张衡〈西京赋〉》:“挟邪作蛊,于是不售。”薛综注:“售,犹行也。”中古以后又喻指女子得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女子地位。《北史・高构传》:“冯翊武乡女子焦氏既痖又聋,嫁之不售。”唐裴o《传奇・孙恪》:“小娘子见求适人,但未售也。”亦喻指科举及第。唐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往在贞元,俱从宾荐,司我明试,时维邦彦,各以文售,幸皆少年。”元刘祁《归潜志》卷二:“累举词赋,不中;改试经义,复不售。”
b.基于相关性的联想。A、B两种事物、两个概念虽然有不同的内涵和上位范畴,但它们仍然处在同一个概念结构或网络(conceptual structure)之内,人们说到A往往会条件反射般地连带牵扯上B,像“考试,考场,考官”等,凭借的完全是头脑里储存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旧词形对新词义的融入我们称为“换喻”或“转喻”(metonyme):
雌黄 三硫化二砷的古名,为柠檬黄色的半透明矿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汉书・西域传下・姑墨国》亦云其国“出铜、铁、雌黄”,可见其物早在秦汉时就被认识利用了。雌黄一般用来制颜料,由于古人以黄纸写字,有误可用来涂改,以故转义为“改易、驳正”。《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宋周密《齐东野语・著书》:“近世诸公,多作考异、证误、纠缪等书,以雌黄前辈。” 这是一个典型的“材料用途”式的借代。又转义为“议论、评论”。唐无名氏《〈颜氏家训〉序》:“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学优才赡,山高海深,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宋郑景望《蒙斋笔谈・张举》:“贺铸最有口才,好雌黄人物。”
正是在“隐喻”和“换喻”的作用下旧词形才实现了对新词义的不断融入,进而词义才不断地得以引申。通过“隐喻”而获得的新义就是一般所说的“比喻义”,而通过“换喻”而获得的新义则是通常所谓的“借代义”。
3.从合成词构造的角度看旧词形对新词义的融入
合成词就其构造而言同单音节词和复音节单纯词都有较大的区别,它通常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类型复合而成,具有可供分析的“内部形式”。事实上语言里有一大批合成词都是在一些原有的词组其结合方式日趋稳固、表义功能日见明朗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这一带有全民特点的造词途径在造词材料的取舍以及语词结构的塑造方面又存在着极其多样的可能性:某个特定的组合虽然从古到今都沿用了相同的读法和写法,但在这一“外衣”的掩盖之下它却包含了两种以上互为歧异的建构,它要么体现在对部分或全部构词语素意义的选择上,要么则体现在诸语素为了达成某项联结而采取的组织关系上,而其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词汇意义则是古今“貌合神离”甚至“大相径庭”,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瓜葛,但也往往很难说是一种“引申”。
导致汉语合成词构造上的这种灵活性的因素可能有很多,限于学力和篇幅笔者不准备在这里详加探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合成词表义上的变通性为旧词形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容纳来源不同的新词义提供了便捷,从中汉语复合词其信息存储量之巨大亦可得而窥见一斑。
(1)由语素义而造成的构词歧异
合成词是由语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而单音节语素从源头上说又都是由古汉语单音节词蜕变而来的。合成词的词义也是在构词语素语素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构词语素同作为其源头的古汉语单音节词一样,往往具有多义的性质,其各个义项之间可能存在着引申与被引申的关系,这样也就为合成词的灵活编码提供了诸多便利。
当相同的构词语素以同一个引申序列中的不同义位去参与该合成词的词义构成时,在同一个词形的统摄之下往往会出现几个“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组构。虽然参与词义构成的语素义位之间毫无疑问是一种“引申”,但不同组构之间的关系却很难简单地用“引申”二字去概括:
律师 该词最初在佛教中指善解戒律之人,语素“律”作“清规戒律”讲。《涅经・金刚身品》:“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宋苏轼《阿弥陀佛颂》:“钱塘圆照律师普劝道俗,归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又唐时道士按修行程度取得的称号之中也有“律师”一名,显然它是前者的词义转移。《唐六典・祠部郎中》:“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而到了晚近之世该词或可用来称谓那些通晓并传授法律知识的人,语素“律”开始有了“法律、刑律”的意思,这同古代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余谓此象可以为刑官,可以为律师。”而再往后它又被用来翻译英语的lawyer,其义专指那些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这是其今天最常用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义项。
(2)由结构关系而造成的构词歧异
构词歧异不仅仅由语素本身的多义性造成,还可以由语素间结构关系的多样性而造成。结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处在显性层面上的语法构造,一种则是处在隐性层面上的语义搭配模式,二者往往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由于汉语语法具有递归性的显著特征,因而许多出现在短语和句子层面上的语法结构类型常常可以在复合词的几个语素之间得到实现,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同时由于这几个语素之间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意念关联,因而其语法构造的背后每每还有一个语义搭配模式的讲究,这种搭配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合成词的构词理据。
语素的多义性和结构的多样性在很多情况下又是一对伴随性的因素,同一个词形下的各种构词歧异往往是由它们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风化 “风”、“化”古代近义连文指“风俗教化”,为一并列结构,义即一个社会的风气或风尚。《后汉书・第五伦传》:“光武承王莽之余,颇以严猛为***,后代因之,遂成风化。”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下》:“权咳酥鞫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而到了近代汉语中该词指将人或物暴弃于自然界而任其受到破坏、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新发展出来的意义。《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天明,岭上差人下来,将解珍、解宝尸首,就风化在岭上。”如今随着地理、物理、化学等西方现代科学被介绍引入我国,人们又用“风化”去对译英语的weathering或efflorescence,其义乃特指地表岩石在风雨、日晒、生物等自然力长期作用下的变质、剥蚀以及某些带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其结晶水在空气中的丧失,按它们与近古汉语的“风化”其实是有联系的,而且在作这个意思讲的时候“风化”一词在结构上宜理解为偏正式(“风”是“化”的条件、成因、媒介),和古代的那个“风化”形成异构。
火车 该词古代指拥有火攻装备、能够发射火药武器的战车。《南齐书・高帝纪上》:“俄顷,贼马步奄至,又推火车数道,攻战相持移日。”《旧唐书・马燧传》:“燧乃令推火车以焚其栅。”又佛教中运载罪人入地狱、上有鬼卒押解、能发烈焰的车亦名“火车”。《法苑珠林》卷四九:“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到于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可见古人所谓的“火车”乃是能发烈火的车,“火”相对于“车”而言系一种用途,这也正是其得名之由。而现在铁路上有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亦名“火车”,它的构词理据在于其最初使用的蒸汽机车是以火力(煤燃烧时的热能)为其牵引力,“火”相对于“车”而言实为一种手段、途径或性状。古之“火车”和今之“火车”虽同为偏正式,修饰成分和中心成分之间的意念联系却有所不一。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构词歧异现象都无关乎词义引申,它们也有相伴随的情况。徐国庆先生在其《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中曾把诸如“摘录要点”的“摘要”和“摘录的要点”的“摘要”这类情形叫作“结构类分化”[19]243-246,也就是由词义的变化导致了构词的变化,这虽然是站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说的,但我们觉得很有启发。另外高守纲先生在《古代汉语词义通论》中举“儿子”为例③,董秀芳先生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中举“颜色”为例④,都说明了词法结构是可以随同词义的演变、构词理据的模糊而作出重新分析(reanalysis)的。笔者不揣浅陋,在此亦举一例:
慷慨 双声联绵词,古义指情绪激昂。《楚辞・九章・哀郢》:“憎愠ブ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蒋骥注:“慷慨,激昂之意。”《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n。”李善注引如淳:“激厉抗扬之意也。”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又指感慨、慨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李善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转义而指性格豪爽。《抱朴子・擢才》:“贾谊慷慨,怀经国之术。”《后汉书・齐武王t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又转义指大方、不吝啬,则词义范围仅限于钱财方面。《水浒传》第五回:“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袁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按“慷慨”虽是个联绵词,但前人使用时却屡有分训之例,像曹操《短歌行》之“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七律・人民******占领南京》之“天翻地覆慨而慷”等等,这说明人们在心理上是把它作为一个并列式合成词来看待的。而到了近古时代该词发展出“大方、不吝啬”的意思,此义至今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十分常见,随着使用频率的上升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又开始把它视同为一个支配式的结构,“慷他人之慨”的说法甚至还被收入了《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的权威工具书中,可见该词的构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发生了新一轮的reanalyse。
4.从翻译方法的角度看旧词形对新词义的融入
从最狭义的角度去说,“外来词”似乎仅仅只是单纯的音译词,或者至少也得有一定的音译成分才行,至今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为数仍有不少。而从最广义的角度上看,“外来词”其实还可以包括意译词和被某些专家称为“形译词”的日源汉字词,因为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它们同样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接触的产物,这种广义的“外来词”⑤。
就本文而言,笔者采取的是后一种说法,以便更好地切入和衔接“旧词形融入新词义”这一本题。我们认为汉语以各种方式向外语贷入语词目的固然是为了引进新的事物和概念,但同时相对于其自身的词汇系统而言也是一个新词的创制和增殖过程,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性原则的强有力约束――为了指称,我们当然可以用汉语固有的语素和构词法则临时性地组合出“新词”,但我们同样也可以拿那些现成的、古已有之的单、双音节词去直接对应外语的原词,从而把异域的风物和理念给译介过来,这后一条途径我们便称之为“套译”,它是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一条重要路子,而且逾到晚近之世逾是如此。
“套译”现象作为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一种情况,它是在不同民族间语言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虽然“套译”并不能够简单地等同于词义引申,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却能取得如同词义引申那样的效果:
(1)意译词中的“套译”
关于意译词中的“套译”,意大利学者马西尼(Federico Masini)教授说得很清楚:“意译词的使用是以古词知识为基础的。……在十九世纪,创造新词的人们对中国文学传统都是十分熟悉的。在翻译佛教或者拉丁文著作时,译者们总是要寻找一些与所译外语单词意义接近的汉语词语。”[29]171
这种“套译”型的意译词,由于它只是“外语原词给汉语中业已存在的某个词增添了一种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所知的新义”[29]171,而且“这些所采用的本族词的原意可能在某一方面与刚获得的新义有些联系”[29]171,因而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宁可把它看成是对旧义的一种引申,“套译”的结果等于是给汉语译词的词义序列增添了一个或几个引申义项:
经理 该词古义指国家***权方面的治理。《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唐吴兢《贞观***要・杜谗邪》:“及朕居兹宝位,经理天下,虽不及尧舜之明,庶免乎孙皓、高纬之暴。”转义而指对人的照顾、照料。《后汉书・曹褒传》:“时有疾***,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粥,多蒙济活。”宋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之朝廷,官其子弟。”又由国家***权的治理转而扩大到对一切事务的处理,亦包括经济方面的经营管理。宋朱熹《答高国楹书》:“若经理世务,商略古今,窃恐今日力量未易遽及。”《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施还]自此遍赎田产,又得支翁代为经理,重为富室。”以上三义均为动词。而到了近现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发展,“经理”一词又被用于对译英语的manage,义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亦被用于对译英语的manager,则为企业经营管理上的负责人,词性亦转类为名词。
(2)音译词中的“套译”
音译词的“套译”难度要比意译词大,想要在自己的母语里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儿,它在读音和词义两方面都恰好同外语中的某个词儿相接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百不一遇的巧合。
然而一旦“套译”成功,汉语译词必将获得一种它原本所没有的新义。虽然这种新义从源头上说是来自于外语原词,但乍看上去它就像是该译词自身词义引申运动的结果,不仔细追溯人们甚至觉察不出其“外来”的性质,这应该说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锦标 该词在唐宋时指锦制的旗帜。由于古人喜欢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场合举行以划船为内容的竞渡活动(像农历端午节的赛龙舟等),因而这种“锦标”也就常常被当作奖品赠予比赛的领先者,后来词义泛化则凡竞争优胜者所获得的各类奖励(锦旗、银盾、奖杯)都可以叫作“锦标”。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十五:“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宋文天祥《端午感兴》诗:“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里二泗》:“五月朔至端阳日,于河内斗龙舟,夺锦标。”而说到“锦标”,我们不禁又会把它和眼下世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国际国内的各种“锦标赛”(tournament)联想起来。后者事实上译自于英语的champion,义即冠***、比赛的第一名得主,它从历史上看则又来源于拉丁语的campus,义为运动场、角斗场。总之该词是个“舶来品”这点乃是确凿无疑的,它和汉语固有的“锦标”相比较二者不仅不是同一个语族的词汇成份,而且各自的词根意义和构词理据原本亦无相似之处可言。然而有趣的是这却并未妨碍它们日后那种“殊途同归”式的发展:随着现代西方各种竞技体育项目及其比赛规划渐次传入我国,也随着我国广大民众对于健体强身一事热情的逐年高涨,有人于是乎径直用了汉语的“锦标”去对译西洋的champion,这一音义兼顾的译法结果导致的是上述二词词义的彻底融合。如今我们在所章杂志上经常可以读到“某人在某项比赛中夺得锦标”一类的消息,这既可以理解为是他夺得了应该归属于他个人所有的奖品或奖牌,也可以意会为是他争取到了作为比赛冠***的荣誉、头衔、资格、名份(championship),两种解释无论哪一种在情理上都是完全能够讲得通的。
(3)“形译词”――日源汉字词中的“套译”
中日两国是有着悠久交往历史的近邻,日本民族在过去的岁月里以音读或训读的方式向汉语吸收了大量的语词。这些语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尽管后来又通过各种渠道而被重新输回汉语,但由于日本民族在其书面语中长期沿用着汉语的方块字,因而绝大多数的这类语词即使“周而复始”地一再辗转,其字面上仍一如其旧地写作原有的汉字字形。
而从词义的角度上看,汉语的有关语词被贷入到日本以后又有两种用途:
a.用于指称日本民族所特有的风俗文化事物
此种语词其日语的新义同汉语的旧义之间确有某种联系可言,词义发生的是规律性的转变。然而由于日语和汉语本是两种亲属关系不很清楚的语言,考虑到有关的语词在实际环境中的语音差异,我们又不宜把它们简单地视同为是一般的“词义引申”。这种现象严格说来当然也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套译”,但它又毫无疑问是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一种特殊情形,诚如史有为先生所说,在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里“字形和字义”往往可以“***地同不同语言系统的语音相结合而无须改变”[28]18,因此我们便把它放在“日源汉字词”这里一并交待:
料理 该词在古汉语中指照顾、照料。《宋书・吴喜传》:“处遇料理,反胜劳人。”《太平广记》卷三O一引唐戴孚《广异记》:“君妇若我妇也,宁得不料理之。”元陈高《种H花》诗:“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又指安排、处理。明冯梦龙《智囊补・杂智・生光》:“(生光)乃为料理纳贿,某中官若干,某衙门若干,庶万一可以弥缝。”清青城子《志异续编・某邑令》:“[邑令]料理家事,井井有法。”亦指整理、整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榆生,共草俱长,未须料理。”宋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既料理淮南,仍诏健康守臣治城壁,修宫阙,立官府,创营房,使粗成规摹以待翠华之幸。”而被借到日语中后它又演变出了“烹调”、“肴馔”等意思,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连字带义地被重新输回到汉语中,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街市上这么多“日本料理”、“韩国料理”(餐厅)的由来。饭菜又缘何而得名“料理”呢?笔者以为这就好比佐料、调味品在现代有些北方话里叫“调和”一样,大凡烹饪之事都有一个选料用料、配置五味、讲究火候的问题,其过程看似简单而实则微妙,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把饮食搞好仍少不了得有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恐怕也就是它们共同的成词理据所在。
b.用于翻译西洋的语文,介绍来自欧美世界的各种新事物、新名词
这一类词在近代明治维新以后显得尤其突出,日本也因此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中转站”。我们这里所说的日源汉字词的“套译”主要也就是指这一类情况,因为不论这些语词其前后曾经历过多少转借与周折,它们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用法却是日本人首先翻译的结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同时这一“套译”就其过程而言也与其它“套译”没有什么二致,它同样也是在充分对比和考虑了不同语言的词义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事实上日本国内的不少学者都有着较为扎实的汉文功底,他们在如何运用古汉语词汇去“套译”西洋语汇的问题上是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的:
发明 该词古义指对某种学说的阐述、阐发。《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慎到等]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后汉书・徐防传》:“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又指揭示某种事实或道理以晓喻人。唐李公佐《谢小娥传》:“余备详前事,发明隐义,暗与冥会,符于人心。”清袁枚《随园随笔・韩仲良碑》:“(韩瑗之父仲良)许敬宗等诬以不道,至于削爵籍家,子孙流窜,所以碑亦巯髌湫彰,是不可不为之详考而发明之也。”亦可特指对坏事、奸情的揭发、披露。唐白居易《与昭义***将士诏》:“[卢从史]乃外示恭顺,内怀奸邪,刻削***中,暴殄境内。朕以君臣之道未忍发明,为之含容。”《新唐书・崔衍传》:“(虢地赋重,衍向朝廷奏明宜削减)裴延龄领度支,方聚敛,私谓衍:‘前刺史无发明,公当止。’衍不听,复奏。”按上述三义用如动词,其搭配对象都是某种业已存在的客观事实或事理。另外该词古代还可作“发现”解,义为看出、找到某种不为人所知的规律或事物,但该规律或事物同样也是先于我们的主观经验而存在的,这一点和前三种用法自有共通的地方。《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洽同郡许混者,许劭子也”裴松之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劭始发明樊子昭于鬻帻之肆,出虞永贤于牧竖。”《旧唐书・姚q传》:“则天又令洛州长史宋元爽、御史中丞霍献可等重加详覆,亦无所发明。”而到了近代以后该词又被借入了日语,日本人用它去对应英语的invent或invention,义为创造出某种新事物、新方法,这种新的事物或方法是旧时从来也不曾有过的,在这一点上它和上述四个古义有着较大的差别,但却是现代语言里的常用义。
5.小结
(1)对旧词形融入新词义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以词义为参照去反观词形的选择,而不是以词形为基点去论证词义的变化。
(2)旧词形融入新词义的各种现象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色各样的联系,其中充满了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辩证。
附注:
①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当人们说话语流中遇到错误理据的语词(错码)时,交际者的语言心理具有一种本能的宽容,不纠缠某些细节上的错误,而是跳过这些错码,使语言交际继续正常进行。”(P177―178,商务2001.),并且也谈到了“错误译词”的问题(P182)。同样的论述还见于二人合著的《语言理据研究》P320、324(中国社科2002.)。
②这里我们采用的还是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语言史原理》一书所倡导的词义演变的逻辑学模式,见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P277―278(商务2001)。
③见高书P146―147“(词义)转聚”(语文1994.),其认为“儿子”古义作为幼儿的泛称是“儿”、“子”同义复用,二者均为词根语素,后来词义转指“男性年幼的嫡系血亲”,“子”虚化为构词后缀,演变为附加语素。
④见董书P293―294(四川民族2002.),“颜色”本义为脸色,偏正结构,转变为“色彩”义后语言里有“五颜六色”的说法,成了并列结构。
⑤史有为《汉语外来词》P26(商务2000.)给出了“外来概念词”这一术语的首见文献,可参看。
参考文献:
[1]王克仲、孙秉德、房聚棉 1993 《古今词义辨析词典》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王德惠、程希岚 1989 《古今词义对比辞典》 吉林文史出版社
[3]孙树松、刘树芝等 1989 《简明古今异义词词典》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4]张一建、潘明锋 1986 《古今汉语同形词辨析》 福建教育出版社
[5]罗竹风等 1997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6]徐中舒等 1993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7]张其昀、林尹、高明等 1968 《中文大辞典》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8]陆谷孙等 1993 《英汉大词典》(缩印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9]刘正拧⒏呙凯、麦永乾、史有为 1984《汉语外来词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0]香港中国语文协会 2001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1]王 力 1996 《汉语史稿》(修订合订本) 中华书局
[12王 力 1993 《汉语词汇史》 商务印书馆
[13]向 熹 1998 《简明汉语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高守纲 1994 《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语文出版社
[15]张联荣 2000 《古汉语词义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张志毅、张庆云 2001 《词汇语义学》 商务印书馆
[17]蒋绍愚 2000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18]张世禄 1984 《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 学林出版社
[19]徐国庆 1999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1]江西师范大学等校 1991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江西教育出版社
[22][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沈家煊译 2000 《现代语言学词典》 商务印书馆
[23]杨锡彭 2003 《汉语语素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4]王艾录、司富珍 2001 《汉语的语词理据》 商务印书馆
[25]王艾录、司富珍 2002 《语言理据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董秀芳 2002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四川民族出版社
[27]伍宗文 2001 《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 巴蜀书社
[28]史有为 2000 《汉语外来词》 商务印书馆
[29][意]马西尼著、黄河清译 1997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寒食古诗翻译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