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钱币中的年号钱里常见的有元宝、通宝、重宝,其中“元”、“宝”、“通”三字的写法自唐代开元通宝问世以来的变化无穷,妙趣横生。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隶书、草书、篆书、真书、行书、楷书等书体,以及异书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如西夏文,蒙文、满文等,不但读来有趣,还是判别版式的重要依据,不可忽视。
古钱币中元宝的“元”字,是变幻无穷的,以唐代开元通宝的变化最多,有小元、右挑元、左挑元、双挑元、不挑元等,开元通宝中还有右挑大样异范行元,还有左挑右下长钩,直达“元”字第二横之上,与首横平行,实属少见之物。五代十国时期通正元宝中有右挑元等。
宋代元丰通宝中有肥元俯退元、肥仰元、直元等,咸平元宝中有长元,短元、草元等,景德元宝中有俯元、楷元等,祥符元宝中也有相当的变化,有阔元、仰元、俯元、狭元、大元之分。宣和元宝中有大足元,隆兴元宝折二篆书中有“偏元”,宋元通宝(今有人释读为宋通元宝)中有矮元大字大样,圣宋元宝篆书中有“开裆元”,天圣元宝中有降元,熙宁元宝中有异元、短一元、阔足元、短元等,也是不可多得的。嘉泰通宝背上“元”,绍熙元宝背下“元”,也是很有趣味的。
辽代寿昌元宝中有“双珧元”,还有咸丰元宝中有一品“五笔元”,极为罕见。
古钱币的面文中的“宝”字有元宝、通宝、重宝等称谓,其中的“宝”字的写法可圈可点,如宋代钱币中“宝”字的变化最多,例如宋元通宝中有“昂宝”,祥符通宝中有“俯宝”,皇宋通宝中有“大通隶宝”, “小通隶宝”,圣宋元宝中的“长冠宝”、“钳足宝”,崇宁重宝中的“长足宝”,***和通宝中的“篆尔宝”,宣和元宝中的“圆贝宝”,宣和通宝中的“巨头宝”,宣和通宝中的“短宝开足”,靖康通宝中的“宽冠宝”、“短冠宝”,还有“方冠宝”、“正足宝”、“圆足宝”,“平足宝”等等。还有“真宣长宝”是真书宣和通宝长字宝的意思, “离宝”是宝字远离钱郭之意,“省宝”是指建炎通宝中的宝字省去笔画之意。
元代钱币中的一些“宝”字用简体字,例如泰定元宝、致和元宝、天历元宝等都使用简体字。太平天国钱币中的“太平圣宝”,也有用简体字的。
明代钱币中的万历通宝有一种“跛足宝”,天启通宝中有一种“并足宝”,嘉靖通宝中有一种“人尔宝”等。
清代钱币中的“宝”字,主要是“尔”宝,“珍”宝、“缶”宝,咸丰钱币中的变化最多,还有“出头宝”、“宽贝宝”、“八足贝”、“人足贝”、“爪足贝”、“连足贝”等等。
古钱币中年号钱里常见的通宝,其“通”字的写法自唐代开元通宝以来的变化,变幻莫测,如唐代开元通宝、周元通宝中有“断舟通”,通正元宝中有“宽通”等。
宋代钱币中“通”字的变化以崇宁,大观为多,例如,崇宁通宝中的“大头通”和“进通”还有“长尾通”、“巽通”、“高走通”等,宋元通宝中有“平头通”、“低头通”,祥符通宝中有“退通”,皇宋通宝中的“隶通”、“小头通”、“隐通”,宣和通宝中的“省通”,太平通宝中的“长通”,大观通宝中有“缩尾通”和“楷通”等。还有“降通”是指通字偏下之意,“昂通”是指通字偏上之意,如大观通宝中就有昂通, “工字通”是指大观通宝中的通字头呈工字形,十分少见。
辽代钱币中的大康通宝中有“大通”,天赞通宝中有“虎尾通”等。金代的大定通宝中有“三角通”等。
元代钱币中的一些普“通”外,也有至大通宝中有“方头通”等变化。
明代钱币中的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历通宝中有“单点通”,崇桢通宝有一种“跷鼻通”和“三点通”,弘光通宝也有“三点通”,洪武通宝、天启通宝、崇桢通宝中都有“双点通”,龙风通宝中有“小通”,兴朝通宝中有“三角通”和“方头通”等。
清代钱币中的“通”字,主要有乾隆通宝中有“方头通”,雍正通宝中有“三角通”,咸丰通宝中的“角头通”和“三角通”,嘉庆通宝、光绪通宝中有“方头通”和“角头双点通”,道光通宝中有“方头双点通”和“角头单点通”等等。
收藏这些古钱币的版式,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古钱币提供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