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赏析柳永代表作《雨霖铃》与《采莲令》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有《乐章集》,存词近200首。传说他的《望海潮》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竟使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雨霖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与《采莲令》(为拓展学生视野而补入),则是他在离情别绪方面表达得缠绵悱恻的代表作。赏析如下: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离别时的环境以烘托气氛。“寒蝉”,说送别的时令,“凄”,寒凉;“切”,急迫;“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此三句,即“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虽没有明确地指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却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抒情的基调,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都城的门,指汴京;“帐饮”在郊外设帐宴饮饯别;“无绪”,没有情趣,心情不好而饮酒不乐;“兰舟”香木做成的船,是对船的美称。这里的“帐饮”与“无绪”是对立的,“留恋”与“催发”不相容,“催发”是由“初歇”引起的。写出了不忍离别又不能不别的矛盾心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是动作,手拉手;“相看泪眼”是表情,你看我,我看你,满眼都是泪水;“凝噎”,是表情,因激动而说不出话来。此句既写了这一对情侣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又写了离别之情无法表达的内心感受。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去去”,走了又走,越去越远;“烟波”是波面像轻烟笼罩着,是愁煞人的景象;“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楚天阔”,从汴河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楚地辽阔,哪里是落脚安身之处?这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别后情景的写法。离家千里之外,眼前一片空阔,只有夜雾笼罩,写出了出行人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宽阔寂寞的地方,因此,“他”自然要与情人无语凝噎。想象中的别后情景,心情黯淡,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在这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意为自古多情的人离别,谁不悲伤,更何况在这凄清苦冷的晚秋时节?这两句从眼前的离别扩展开去,跨越时空,写古今的离别。这有何不同呢?虽然一样,但词人的离别是在秋天,比起古今离别,秋天的天气更增一种肃杀凄凉之气。作者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私情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提出来,说明在冷落的清秋时候这种难堪的离情,凡是多情的人都会具有的。这种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提高到一般的合情合理的现象,也就扩大了这首词的意义。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就词义看,是接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而来,是深一层的想念,想到今夜酒醒后,不见心爱的人,只见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心境是何等的孤独凄楚。离人饮酒,是把酒作为麻醉剂来消解愁怀的,酒醒愁就醒,经过麻醉后醒过来的愁,就更加让人无法排遣了。“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的时候,古时远行的人大多此时动身,因而也经常在此时送别。“杨柳”与别情的关系,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历来都是这样。这两句放在议论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后,与议论句相互映衬,更显出柳词的风韵;同时“别”与“酒”,“风”与“月”,“柳”与“别”相衬,更显离别之情,不但写了离别景中之人,还写了景外之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进一步推想:离别之后,年复一年,良辰好景无心游赏,一心只想着情人,纵然有风月之情,又向谁诉说?离别之后,“良辰好景”是会有的,但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人,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流连,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没有自己心爱的人,那么,与谁共语风情呢?可见词人别后没有快乐。

这首词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上阙主要写临别时的情景,下阙主要写别后的情景。整首词意境宏阔而细腻,情感缠绵而情真。写别后之情,抒发了词人孤独伤感的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柳永漂泊不定的生活遭遇。

在艺术上,这首词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着笔于景,情景交融。开头三句在没有明确交代时间、地点的情况下,却营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氛围,读来让人心里蒙上一层暗影,虽是写景,却蕴含离情。其次,现实与想象交替,离情迭起。上阙“帐饮”“无绪”是现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想象。下阙起笔,由想象回到现实,“多情自古伤别离”是词人借题说自己此时此刻的依依离情,与“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连,情景交融。接着又展开想象,想到今宵,想到以后没有知音的痛苦。没有知音,“良辰好景”也唤不醒自己死灭的心灵。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姣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村。

上阙开头写景:月落天明,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彩,地上有霜,早晨的景色是美丽的,却以“西征客、此时情苦”述说无心赏此美景良辰,一句景,一句情,配合巧妙。“翠娥”二句写送行者的情态,“执手”“送临歧”“开朱户”,这几个动作,次序应该是开门、送行、执手,这里迫促写来,强调执手的不忍分离,就不顾动作的先后了。“轧轧”就是叹息。“千姣面”三句,也是倒叙。“断肠争忍回顾”“断肠”,沉痛至极,“争忍回顾”,不忍回顾,实际上是回顾了,看到的是“千姣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一回顾刹那之间成为永恒——一顾难忘,回首断肠。写透写尽了两情的依依惜别。

下阙“一叶”三句又是写景写情。写别后行舟之情,实际远离了人,于是厌倦那“急桨凌波去”,更讨厌“贪行色”,只***完成行程,哪知人的心思?“万般”写别后心中之恨,只能饮恨吞声,知音已别,谁与为言。“更回首”二句,和上阙末句同一机杼,只是一泻而下。“重城不见”写城实是写人,城不见,人更不见。末二句又宕开撒出,只见江天大景辽阔,烟树几点迷离。以景结束,寓无限之情于无限之景中。

上阙写别来犹见人之多情,下阙写别后只见江天烟树不见人。见与不见,总是伤心。明知见是伤心,不见也是伤心,却忍不住一顾再顾,充分表现出留念之深。

《雨霖铃》与《采莲令》是柳永写别离词的双璧,两词各有特色:《雨霖铃》以景起,以情结,抒情一泻千里而蕴含哲理。《采莲令》以景起,以景结,景中含情,余韵无穷。

柳永功名蹭蹬,于是选择爱情与温情来对抗现实,填词不是作为外在的消遣,而是作为内在的生命追求。在与歌伎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歌伎们对柳永词的喜爱,使柳永词在当时流传极广,叶梦得《避暑录话》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歌伎们对柳词的喜爱,使柳永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以毕生的精力填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柳永词中的爱情,也不再是一种游戏和玩弄,而是双方都共同沉浸与分担的深挚情感,所以才会如此动人。

(作者单位:558300贵州省平塘县民族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比较赏析柳永代表作《雨霖铃》与《采莲令》

学习

先秦对话与时代精神演变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先秦对话与时代精神演变,内容包括先秦思想文化论札,先秦文化史全文。[摘要]话语方式、文体形态蕴含着时代精神。考察文献成书,可见《尚书》、《逸周书》中的君臣对话,春秋后比西周时期在这两部文献中的比重有共同上升趋势,这反

学习

低位抽放巷大孔径穿层钻孔治理采空区瓦斯技术研究与应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低位抽放巷大孔径穿层钻孔治理采空区瓦斯技术研究与应用,内容包括适当加密钻孔可以提高瓦斯抽采率,专用抽采瓦斯巷道风速最低多少。利用低位抽放巷穿层钻孔抽放改变采空区瓦斯运移路线进行采空区瓦斯治理,减少其向回采工作面

学习

多彩的藏民族休闲文化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多彩的藏民族休闲文化,内容包括旅行感受藏民文化,藏民族文化宝库。休闲,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在我国藏区,有着多种风格和形态的休闲风俗。每年七月,藏族同胞在大自然中享受灿烂阳光、清新空气和大美景色,显示出他

学习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内容包括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作文600字。“明天”,拆开就是“两个人一起见证日月交替带来的变化”。跨越时间的界限,我和明天的自己促膝而坐,击掌为盟,一起许下未来的期愿。

学习

顺应自然 长享健康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顺应自然 长享健康,内容包括健康就是顺应自然,身心健康法则全文。许多人为了获得健康,吃高档的补品,买昂贵的有机食品,喝经特殊加工的水,还花大价钱办健身房的年卡,钱是掏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甚至有的人因为营养品补充不

学习

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的影响探析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的影响探析,内容包括地藏信仰什么时候兴起,地藏信仰研究。摘要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

学习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对账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企业应收账款对账,内容包括公司应收账款对账流程,企业应收账款跟踪及对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赊销成为企业销售的主要方式,应收账款的规模会日益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会逐步增大,而要管理好

学习

盼盼食品渠道突围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盼盼食品渠道突围,内容包括盼盼食品市场问题及解决方案,盼盼食品劣势在哪。盼盼集团眼下正面临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的考验,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和推出直营连锁品牌“盼盼零零嘴”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积极尝试山核桃、小面包、

学习

最新歇后语范文精选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歇后语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歇后语大全20000条,广州话歇后语全文。最新歇后语篇1一、常用易错的熟语分类(一)成语:成语的音节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有的来自古代口语,如退避三舍、同病相怜;有的来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望洋兴叹;有

学习

《活着》引发的思考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活着》引发的思考,内容包括活着电影引发了哪些思考,总是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摘要]《活着》这部电影通过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福贵、家人及其朋友的戏剧性的曲折人生经历,折射了生活在中国旧社会的人们是如何坚强地活着,表达

学习

赣南稀土产业SWOT分析

阅读(155)

本文为您介绍赣南稀土产业SWOT分析,内容包括赣州稀土分析报告,赣南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要]本文基于SWOT模型,对赣南稀土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有效提高赣南稀土产业竞争力的途径,这对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稀土资源,提升稀土产业竞争能

学习

孝道范文精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孝道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弟子规孝道篇感悟,父母的十重恩德孝道篇。孝道篇1在中国,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当我们含辛茹苦看着儿女一天天幸福地成长,当我们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儿女长大了,懂得了真诚回报

学习

喜新厌旧与百年企业

阅读(34)

孙路弘专栏喜新厌旧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应认识到喜新厌旧的危害与本质,珍惜自己的老客户、老产品和老员工,做到喜新念旧。三个案例案例1:在车行,一个销售顾问在接待一位客户。客户说:“这车确实不错,开了3个月,越开越熟悉。”销售顾问说:“

学习

濠河:恩泽通城之水

阅读(29)

《三角洲》杂志开辟一个《天下・水蕴名城》专栏,约我这个在濠河边上生活了一辈子的“土著”写点东西,这让我犯了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如椽大笔,为赞美和推介濠河,该是写过多少宏篇美文?要我这个没有文学细胞的辁才末学之辈,为这本志存高

学习

模型场景赏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模型场景赏析,内容包括场景模型讲解,模型场景故事。模型场景是一种表现瞬间的模型艺术。一件优秀的模型场景往往能通过一个静态的、定格于瞬间的场景传递给观赏者丰富的信息,比如精彩的观感和特定的知识,更能引导观赏者通过模

学习

海明威《老人与海》赏析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海明威《老人与海》赏析,内容包括老人与海海明威文章赏析,老人与海解读赏析。《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

学习

鲜于枢草书代表作品《醉时歌》“复古”表现初探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鲜于枢草书代表作品《醉时歌》“复古”表现初探,内容包括鲜于枢草书七律诗释文,鲜于枢草书醉时歌释文。元代是书法“复古”的时代。“复古”的主要内容是复兴“晋”、“唐”古法。鲜于枢是元初重要书家。他的“复古”书法思

学习

《道德经》三个英译本赏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经》三个英译本赏析,内容包括道德经经典名句翻译及赏析,道德经译本赏析。《道德经》又称《老子》,共五千余字,八十一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全书以“道”这一抽

学习

杜甫《客至》赏析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客至》赏析,内容包括杜甫客至赏析,客至杜甫翻译及赏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结庐在成都

学习

少数民族电影《刘三姐》的歌曲赏析

阅读(33)

[摘要]影片《刘三姐》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为它集音乐片和风光片的样式于一身,所以被称为我国第一部音乐风光片,曾被马来西亚评为世界十大影片之一。在影片中,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的三十多首歌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词

学习

《义犬》助读、赏析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义犬》助读、赏析,内容包括义犬救主的文言文,义犬救主小古文赏析。[原文]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学习

井伏鳟二的《黑雨》赏析

阅读(61)

[摘要]日本战后文学作品中,深入描写因原子弹爆炸而造成巨大灾难的小说,当属井伏鳟二的《黑雨》,《黑雨》也是原爆文学的代表。本文通过《黑雨》中对核爆过程和核爆过后人们不平静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井伏鳟二淡淡的厌战情绪和反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