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篇1
在中国,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当我们含辛茹苦看着儿女一天天幸福地成长,当我们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儿女长大了,懂得了真诚回报父母时,我们怎能不感动得泪如泉涌!
这就是中国孝道!
“百善孝为先。”中国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从奴隶社会到今天,不管哪朝哪代,不管社会制度如何变化,也不管是最高层的统治者还是最低层的平民百姓,孝道始终是大家共同推崇的道德价值和共同遵循的道德秩序。历史上许多孝道人物、孝道故事,尽管有些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但仍然代代相传,继续感染着人们感化着人们,成了一代代人教养后代的生动教材;即便在今天,那些孝老爱亲的人物和故事,仍然被我们尊为生活中的模范,仍还那样感动我们,让我们肃然起敬!
只是,今天的中国,发生了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核心的孝道受到了空前冲击,问题不断,危机四伏。国人也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是坚守原有的孝道秩序,还是背着“不孝”的骂名颠覆传统“另起炉灶”?抑或在传承的基础上,建设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孝道秩序?这种新孝道又如何建立?相信许多读者也一样在困惑中思考,又在思考中困惑。
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孝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目的就是想要跟读者一起来寻找一个好答案。
(执笔/罗满元)
打造新时代的孝道圣经
罗满元
孝道,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因为孝道的大行天下,敬亲睦邻,才使中国的家庭有了和谐,社会有了秩序,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可曾几何时,中国孝道日渐式微了,人们一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受到损伤而痛心疾首,一方面又为找不到疗伤的地方和药方而张皇失措。
其实,大可不必痛心疾首,也大可不必张皇失措。世道在变,人亦在变,天下没有不变的孝子,也没有不变的孝道。只要我们正视今天的现实问题,就一定能够找到疗救的办法,从而打造出新时代的孝道圣经。
中国孝道史的感性考评
中国的孝道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西周时期,孝的观念已相当流行。周文王对周公旦谈“九德”时,就说过“孝子畏哉,乃不乱谋”的话。待到孔孟出世,中国孝道便有了自己的经典作家和经典论述。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进一步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从一开始,孔孟就把孝道看作是人伦道德的根本,可以用它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义。孔子还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孟子也进一步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在孔孟看来,孝道的核心就是敬养父母,而且从中提出了“父慈子孝”的观念,说明崇尚“三纲五常”的孔孟也是很有民主思想的。孔孟的“孝道理想”远不止此,他们的“野心”大得很,孔子把“孝悌”看作是“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则认为,只要“孝悌”的伦理观念深入了人心,就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移孝忠君,忠孝合一,克己复礼,仁***天下,这就是孔孟的“孝道***治”,也是他们最大的“孝道理想”。
孔孟把孝道的内容和功能已经阐述得非常完整,形成了儒家孝道的经典,也成了中国孝道的正脉。自此之后,历朝历代在***治、社会、文化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孝道思想,无不打下孔孟的烙印。
西汉,董仲舒倡导“以孝治天下”,得到不同朝代不同统治者的不同响应。汉武帝开始,朝廷开设“举孝科”,选拔任用“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廷做官;唐代有“孝悌力田科”,清代有“孝廉方正科”,说明“以孝治国”的理论逐渐被“组织化”了。即便到了今天,我们有的地方也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录用为公务员”。从古到今,把孝道和当官挂起钩来,肯定是“深得民心”的。但仔细想想,这样做似乎还不是十分妥当,因为光靠“孝”是“治”不了天下的,把“孝”这样捧到天上,甚至动用“一票否决”,有时不免要走入歧途。只有既依法治国又以德治国,加起来才能把天下治好。
在中国孝道发展史上,孝道不仅在家庭道德、***治道德上派上了用场,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围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孝经》里有“五行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的说法,规定对不孝者要“斩首枭之”。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而其中不孝罪被列为“十恶不赦”的罪名之一。唐律规定,骂祖父母与父母的要处以绞刑,殴者处以斩刑,对不孝的种种罪行都订有具体的罚则。今天的《婚姻家庭法》、《刑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对不孝的种种罪错都有详尽细致的处罚规定。法律对不孝言行一以贯之的惩处,既保障了孝道在中国社会始终如一的历史地位,也保证了孝道得以通行古今的基本底线。不过,其中古代对“不孝罪”的某些“量刑”似乎“畸重”了。
说到底,中国孝道的普及和贯彻,最主要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孝道文化的传承和感染。孔孟的孝道思想及其扩充与发展,蔚成了中国孝道文化的完备体系,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孝经》,集先秦孝道文化之大成,其作者虽然至今未有定论,但其影响之广大与深远是其他孝道经典所无法比拟的,它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国古代的孝道圣经。《孝经》认为,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把天道、地道、人道三者融为一体,把孝道内容、方法和实施措施汇成一书,成为以后孝道著作和孝道法典的“母本”和“母法”。后来流传甚广、影响持久的《二十四孝***》、《百孝***说》以及《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女诫》、《弟子规》等等孝道专著或与孝道关系密切的***书,大多与《孝经》有关,或者是把《孝经》的理论具体化、时代化,或者是用形象化、通俗化的方法宣扬《孝经》的原理――尽管有时有些自作多情,有时有些臆想歪曲。中国的孝道文化就这样在中国民众心中扎下了根,成了人们判断道德是非的主要价值标尺。
诚然,中国孝道虽然根基深厚,是非标准也比较恒定持久,但其中也包含着大量封建的、迷信的、神秘的乃至愚昧愚蠢的内容,比如“愚忠”、“愚孝”,比如“埋儿养母”,比如“三年之丧”,比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虽然我们今天没有充足的理由责难我们先人的孝道错误,但我们应当有充足的理由扬弃这些错误来看待今天的孝道。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伟人,他叫***。
1976年1月8日,***逝世,联合国破天荒地为之***致哀。因为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或***府***先后去世,联合国还从来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的大使顿时“吵”了起来,愤愤不平。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发表了一分钟的演讲,给出的理由只有两个:“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数不胜数,可她的***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她的***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联合国照样为他***。”演讲结束,在场的各国外交官全都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大哉,***!大孝,***!
中国传统孝道的现实困惑
中国孝道富有“光荣传统”,但而今耳目下,中国孝道出了问题,不孝的恶行丑闻时常见诸报端。两千多年前,孟子所说的“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好勇斗狠”等“五不孝”行为,如今已到处“现世报”了,有的还变本加厉,如巧取豪夺父母资产,声色俱厉羞辱父母,遗弃***父母如草芥等等。这些不孝的问题都是显性的,人们看得清好坏,辨得清是非,解决起来其实并非难事。难的是: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今天94%以上的国人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应当继续发扬光大”,这说明中国孝道并没有从中国人心中失落。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和限制,现实的难题是,有许许多多国人是“有心尽孝,却无力行孝”,这种“无力”,除了财力体力精力,还有更多更复杂的不可抗力。这就造成了当今孝道之怪现状:一方面,许多国人身处“孝”与“不孝”的尴尬境地在作着痛苦煎熬;另一方面,一些“杞人专家”在那里危言耸听地嘶喊着“中国传统孝道正在没落”,作着无病呻吟状。两方面的力量夹击,便凸现出了中国传统孝道的现实困惑。
那么,中国传统孝道到底遭遇了哪些现实困惑呢?
困惑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与“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矛盾。谁都知道父母一辈子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不容易,好不容易盼着儿女长大,成了家,立了业,有了孩子,可做父母的还是不容易。过去有的“婆婆磨媳妇”,那只是把“孝经”念歪了;如今好多“媳妇磨婆婆”,那却是把“孝经”念反了。都知道这不对,可这样的戏天天在重演。这就难为了已为人夫为人父的儿子,想对父母尽孝却招致妻子的不满,若只热络妻子却又冷落了父母。妻子摆在丈夫面前的,永远是那个扯不清的老问题:“先救谁?”这叫丈夫怎能不“忘了娘”?这又叫妻子如何去“可怜父母心”?
困惑之二:“四世同堂”与“空巢老人”的矛盾。中国社会绵延了几千年,直到30年前,还基本上是个农耕社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剧变,过去那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结构已基本瓦解,以核心小家庭为主、多种新形式家庭并存的现代家庭布局已基本形成,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让许多人“满山走”、“满地跑”、“满天飞”,在外工作、出门打工、浪迹江湖的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拼着自己的前程、事业和成功,而把“老家”的日常事务托付给了“留守”的亲朋戚友、父老乡亲,“空巢老人”于是愈来愈多。“四世同堂”是孝道繁衍成长的天堂,现在人走屋空,“父母在,不远游”几成空话,“常回家看看”也成了奢望,留下“空巢”和“老人”,孝道的繁茂景象从何孕育和产生?
困惑之三:“计划生育”与“传宗接代”的矛盾。多年来,计划生育被称作是“天下第一难事”,为什么“难”?难就难在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训、今有“多子多福”的余毒。现在大多数人虽然都明白了中国的国情,都明白了***他老人家提出的计划生育非实行不行的道理,都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家族主义意识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传宗接代”,继承宗位家业、延续香火始终还是被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人看作是自己人生最大最重要的“作业”和“责任”之一,也是中国人中得最深的“孝毒”之一。“断子绝孙”仍是中国人的最大忌讳之一,但计划生育又无情地迫使几代人中的差不多一半人真的要“断子绝孙”。这话说起来有点不敬不雅,但却是实话。没有了子嗣,也就犯了传统孝道的大忌;成了孤家寡人,孝道还能存有多少?
困惑之四:“初级阶段”与“未富先老”的矛盾。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的社会财富很少,可一不小心,却又进入了老龄社会,全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而且每年还以3%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未富先老”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我们中国却是未富先老。为什么这么快?这固然与计划生育有关,更与国家与国人的现代化程度不高有关。但在生育***策上,我们又不能放开来生,不然后果会更严重;而整个国家和全体国人的现代化又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够做到的。所以,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要想使孝道盛行,谈何容易!“421”家庭,除了工作,孩子的事已经让两个年轻的“当家人”头都大了,四个老人的供养、医疗、照料、情感等四大“孝道难题”一齐压来,两个年轻人只有喘粗气的份了;而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进入福利国家行列,也没有能力把1.44亿的老人全面而周到地“安顿”好。
四大困惑、四大矛盾、四大困难摆在这里,如果解决不了、解决不好,中国传统孝道可能真的会衰落。
新时代需要新孝道
摆脱中国传统孝道的现实困惑,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建立起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孝道,打造新时代的孝道圣经。我们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
把“百善孝为先”的圣火种在心底。“尊敬之心,礼也。”孝道的本质就是对父母的“敬”与“诚”。实际上,我们有时不合时宜地把孝道标准定得太高,把行孝准则定得太难,让我们自己背上了不必要的孝道包袱。只要我们把孝道的圣火种在心底,我们就会时时处处对父母怀有“敬”意“诚”心。心中有“敬”有“诚”,即使是粗茶淡饭,父母吃起来也比山珍海味更香甜;心中有“敬”有“诚”,真挚贴心的问候比之把冷藏在舒适的豪宅内更令父母感到温暖与欢愉;心中有“敬”有“诚”,出远门时会感知到父母的牵挂,“游必有方”时会告知父母自己的所在所为;心中有“敬”有“诚”,即使父母有错,也会“事父母几谏”,“劳而不怨”;心中有“敬”有“诚”,必然确知“父母之年”,让他们颐养天年、无疾而终,而自己已尽心尽力,也会感到泰然坦然、无悔无憾。
把“***子女”的口号化作行动。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批判了封建孝道中的“父权”思想,提出了“***子女”的口号。虽然鲁迅先生提出的一些具体观点和主张似有脱离实际、过于激进之嫌,但其批判旧孝道建设新孝道的战斗精神一直在鼓舞着人们。因为孝道建设是双向的,在传统孝道盛行了几千年后,要建设新时代的新孝道,父辈就要作出更大更痛苦的牺牲。现在是老年人把“***子女”的口号化作行动的时候了。一方面,老年人要勇敢地走出单向接受孝敬而且总是心安理得的传统思想误区,学会现代的感恩思维,平等而真诚地向年轻人甚或后代人说声“谢谢”和“不好意思”;另一方面,老年人要勇敢走出那个只有儿孙满堂、含饴弄孙、膝下承欢才有孝道才有福气才有快乐的传统生活小圈子,主动出击,走向现代社会,把步入老年作为探索人生新价值的出发点,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挣钱的、赔钱的、不挣不赔的,只要活得有甜头、有奔头、有盼头,有追求、有成就、有自豪,都可以。“第三人生有权力在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始终保持生活的充实感。”父母身体健康了,儿女就放心;父母身心快乐了,儿女就欢心;父母生活充实了,儿女就舒心。这不仅“***”了子女,也“***”了自己,同时使中国孝道的新发展变得更加完整更加完美。
把“先救谁”的问题搁在一边。那个“先救谁”的问题,不知浪费了多少口水,也不知“死”掉了多少孝道。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先救谁”的命题是个伪命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个问题搁一边,不管它。首先,不管是谁落水了抑或恋人和父母都落水了,首要的不是站在岸上讨论“先救谁”,而是跳进水里“先救人”,不然父母和恋人有可能全被淹死了,你也就无法尽孝和无法示爱了。其次,除非天意,任何事情都会有个轻重缓急,孝道和爱情也并非是一对天敌,婆媳亲如母女、翁婿亲如父子的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真情相爱,只要我们诚心尽孝,一家人都会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好办,而且会说得好办得好。最后,如果你非得要得到“先救谁”的答案,那也不难,法律会告诉你一个冷冰冰的结果:你之所以提出“先救谁”这个伪命题,其实质就是为了企***逃脱该负的孝道责任,一旦法律强制你承担不孝的罪错时,你是不是还有胆量敢向对方步步紧逼地质问“先救谁”呢?总之一句话,把“先救谁”的问题搁在一边,要的就是孝道行动,或主动,或被动。
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变为现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大孝大敬大爱,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最大理想,对我们今天建设和揩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要把这种理想变为现实,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出发,有三个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一是着眼于家庭仍是社会核心细胞的现实,在每个家庭内部,把这种和谐的孝道秩序建设好,让每一个家庭成为构建健康和谐社会的饱满细胞。二是着眼于计划生育、家庭小型化的现实,整合代际网络结构,扩大“大家庭”的外延,把横向与纵向的近亲远亲“拢”得更紧、走得更亲,在松散的“大家庭”里给传统孝道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让孝道传统在新的土壤里得以发扬光大。三是着眼现代化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现实,富有远见地大力建构孝道伦理制度,让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让全体人民担负起养老育幼的共同责任,让法律***策为老人和孩子们应得应享的权益保驾护航。只有这样,两千多年前老祖宗提出的孝道理想,才能逐步变为现实;而今天,我们一边在为之作着努力,一边在为老祖宗喝彩:你们提出的孝道理想,是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不仅两千多年前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即便将来这个理想完全实现了,它还是正确的!
让我们手捧新时代的孝道圣经,一起来做和谐社会的孝子贤孙吧!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编者按:“埋儿奉母”看起来有点残忍,“尝粪忧心”听起来有点恶心……尽管“二十四孝”的故事里有这样那样的糟粕,但这并不妨碍它的持久流传和影响,因为它给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孝道精神,是儿女对父母的孝养、孝顺、孝敬和父辈、子辈间良好的互亲互爱,并不是对他们的孝行“照抄照搬”。你想想:黄香“扇枕温衾”时,除了徐徐凉风、汩汩暖流,不还有那亲亲的情和柔柔的爱么?
01.孝感动天:虞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冀州(今山西永济)一带人。虞舜早年丧母,父亲老实,继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对继母更孝敬,对弟弟更友爱,使他们受到感化。舜在历山务农时,其孝感动天帝,使大象来替他耕田,鸟儿替他除草。尧帝知道了他的贤才,并禅让于他。舜帝在位时,咨询四方,选贤任能,***通事治,后名垂千秋。
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丁兴旺,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合誉为“文景之治”。
03.啮指痛心: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觉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百里负米:仲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05.芦衣顺母: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两子。冬天,继母给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因故鞭打他时方知闵损受到***。父亲要休逐后妻,闵损却跪求父亲:“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继母听后也悔恨知错,从此待他如亲子。
06.鹿***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供奉双亲。一次取***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相赠,护送他出山。
07.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父亡,董永卖身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月织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槐荫自此改名为孝感。
09.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久之,其妻对木像好奇并有不敬,并用针刺木像手指,木像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12.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后家境渐贫,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儿必伤其养母,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儿养母。”当他们挖坑时,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尽心养母养儿。
13.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义***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供***食用,红色的留给自己吃。”赤眉***为他的孝心所动,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庞氏常徒步六七里去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又不愿意独自吃,她就常做鱼给她吃并请来邻居老婆婆陪吃。一次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婆婆知道后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涌出味同长江水的泉水,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姑不怠: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每天就用自己的***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嘱咐全家大小:“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鲤:王祥,晋朝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20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14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70多岁了。
24.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全国十一大“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剪影
编者按:2007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国各地热烈展开,最终从数千名候选人中评选出了53名“部级”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这里,我们将11名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事迹向读者汇编简介,一是为求证中国传统孝道并未失落,二是为打造新时代的新孝道提供范例。
曹于亚:捐肾救父命
曹于亚,女,1986年生,共青团员,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
曹于亚家住邻水县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村庄。2006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课的曹于亚突然接到电话,得知父亲因患尿毒症已送至重庆西南医院抢救。第二天赶往医院看望父亲。当母亲告诉她即便卖了房筹够了钱,没有肾源也救不了父亲时,曹于亚毅然决定要用自己的肾救治父亲,成为重庆市西南医院女儿向父亲成功捐肾的第一人。
手术成功了,曹于亚回到了校园,专心备战迎接高考。每天放学后,她仍像过去一样帮着母亲忙家务。2007年,曹于亚考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刘霆:背母求学业
刘霆,男,1986年生,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052班学生。
刘霆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面对艰难境遇,刘霆自强自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2005年,刘霆考入浙江林学院。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一度使刘霆母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防不测,刘霆毅然背着母亲来上大学。每天课一上完,刘霆就赶回租住的房子,整理家务,清洗衣服。食堂吃饭时,刘霆吃一半,给妈妈留一半。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打针等,自己在家给母亲***。
刘霆“背母上学”的故事不胫而走,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杭州话剧团以刘霆为原型,创作了青春励志话剧《永远和你在一起》。广州大东街孝道文化广场还将刘霆“背母求学”的故事塑成了雕像。
罗映珍:日记醒警夫
罗映珍,女,1980年生,中共***员,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进行了殊死搏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罗映珍依然在默默地坚守,默默地付出,用饱含着真情和热泪的日记呼唤着丈夫的苏醒。“我相信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你就能挺过来,意念可以创造奇迹,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坚持,要么放弃,我选择继续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洪战辉:嫩肩挑全家
洪战辉,男,1982年生,中共***员,中南大学学生。
1994年,洪战辉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意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随后,父亲又捡来了一个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婴。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母亲离家出走了。年仅13岁的洪战辉,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年幼弟弟、抚养捡来妹妹的家庭重担。这副重担,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不易,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洪战辉没有退缩,一挑就是12年。为了挣钱养家,他像大人一样,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种地。他利用课余时间卖笔、书、磁带、鞋袜,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做杂工,周末赶回家浇灌8亩麦地。为了带好捡来的妹妹,洪战辉费尽心血。从高中到大学,他将妹妹一直带在身边,每天都保证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个鸡蛋,自己却常常啃方便面……在他孝心和爱心的感染下,他和他的一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父亲的病情已明显好转,出走的母亲、打工的弟弟也相继回家,一家人终于重新团聚。
谢延信:跪情养岳家
谢延信,男,1952年生,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
1973年,滑县小伙谢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婚后幸福美满。然而第二年妻子产下女儿仅40天便撒手人寰,临终前她一遍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善良的谢延信“扑通”一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爹、娘,兰娥不在了,俺就是你们的亲儿子,你们有病俺伺候,百年以后俺送终!”这一跪,跪出了30多年的真情与责任,跪出了30多年的忠贞与孝心。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岳父大便干结,他用手往外抠;岳父喜欢听豫剧,他省吃俭用买了一部收音机;岳父喜欢听武侠小说,他借书读给老人听。他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活动,老人心情不好骂他,他一笑了之,从不计较。岳母体弱多病,谢延信想方设法为老人买补品补养身体。
为了省下钱给老人治病、补充营养,谢延信直到患脑出血住院前,没有为自己花过一分钱看病。谢延信也老了,也病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仍在一心一意地苦撑着那个艰难的家。
黄来女:在学事病父
黄来女,女,1985年生,中共***员,武汉大学学生。
黄来女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一个贫困家庭,4岁起就与父亲相依为命,2003年考入武汉大学并享受特困补助。2005年元月,黄来女的父亲黄道富准备到武汉边打工边支持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汉的当天晚上,突发脑溢血,后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黄来女勇敢地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针。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汉口做家教,深夜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又打开书本开始学习。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现在已能说话、下床走路,可谓创造了医学奇迹。
张晓:少年奉瘫母
张晓,男,1990年生,共青团员,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宝塔社区人。
张晓4岁丧父,母亲曹雪红卧病在床。从4岁起,张晓就开始学习煮饭、侍候母亲。锅台高,够不着,他就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做饭,时常被沸出的米汤烫伤胳膊。上小学时,张晓每天要帮母亲穿衣、洗脸、刷牙、梳头,还要捡柴、生火、做饭,洗衣服。读初一时,母亲病情不断加重,一度大小便失禁,张晓每天要给母亲接屎接尿,擦洗身体。他最惦念的是母亲,邻居送他一个馒头,他要留给母亲;别人给点好吃的,他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留给母亲吃。张晓的邻居何彩兰老奶奶说:“这娃娃太孝顺了,我活了这么大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娃娃!”
虽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张晓却很阳光乐观,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乌兰其其格:一人顾五老
乌兰其其格,女,1969年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镇巴音温都嘎查高***牧业社牧民。
乌兰其其格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全家9口人,其中5位老人、2个孩子。乌兰其其格的公公阿腾毕力格有两位80多岁的***亲,一位是生母,一位是养母。乌兰其其格主动将两位老人接回来赡养。后来,婆婆的母亲年岁已高,乌兰其其格又将外婆也接过来和他们住在一起。为了照顾好这5位老人,勤劳而又朴实的乌兰其其格每天4点多钟起床,为老人们准备早点,吃完早点还要下地干活,中午回去做饭;吃完午饭她来不及休息就得忙着喂羊喂牛;晚上,左邻右舍的灯都熄了,乌兰其其格还在灯下为老人和孩子洗衣、缝补。十几年来,她没有唠叨和怨言,真情奉献,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
韩瑜:捐肾救慈父
韩瑜,女,1984年生,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中心小学教师。
1997年5月,韩瑜的父亲韩远德得了尿毒症。2003年,她的两个哥哥从报纸上得知换肾可以治愈尿毒症,悄悄地去做了检查,但是都不符合捐肾要求。年仅18岁的韩瑜也悄悄到医院做了比对检查,在确定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毅然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父亲。慈祥的父亲宁死也不同意:“我怎能用牺牲女儿的健康、幸福来换这一条老命呢!”可韩瑜坚定地说:“父亲才46岁,他与母亲将我们三兄妹拉扯大十分不容易,至今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何况医生说了,捐一个肾,对身体没什么影响。就是有影响,为了救父亲,我也心甘情愿!”她跪在父亲床前苦苦哀求了7天之后,父亲终于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沈利萍:挚爱暖全家
沈利萍,女,1957年生,中共***员,宁夏书画院一级美术师。
1993年宁夏银川“7・23”空难,造成沈利萍年仅12岁的儿子王嘉鹏下肢截瘫,丈夫也身受重伤。在医院陪护儿子的5年中,她以善良、宽厚的品格和无私的母爱,帮助儿子战胜残疾。在与婆婆生活的十几年里,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婆婆,照顾饮食起居、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在她长时间的言传身教下,年幼的儿子也懂得了孝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老奶奶享用。
沈利萍不仅悉心孝老爱亲,同时坚持艺术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2003年,她还创作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妈妈再生你一次――我与空难的儿子》,受到读者好评。
杨怀保:青春担家道
杨怀保,男,1983年生,中共***员,陕西省勉县定***山镇沟口村人,现为湘潭大学商学院学生。
2003年9月,杨怀保考入湘潭大学。进入大学,他利用课余时间拼命做兼职挣钱。可是,他始终放心不下重病在身的母亲、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和幼小的弟弟。他先后把一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一家人在异地的花费很大,他利用自己兼职挣来的钱给父母治病,给弟弟交学费,最辛苦的时候,他同时做了7份兼职。他的青春担当和自强不息换来了一家人的安定祥和,并同时为3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创造了勤工助学的机会。
谁动了我们的孝道
“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 李宝库
我常想,人何为有福?老而有福才是最大的福。如今的老人几乎都吃了大半辈子的苦,到了风烛残年,有的人晚景还那样凄凉,真让人心酸。大量的典型事例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在中国,特别是农村,我们的传统孝道出了问题。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
纵观世上,大多数儿女还是能尽奉养之责的,但可叹世上还有极少数的不孝子孙,既不愿尽供养父母之责,甚至连不需花一文的一丝亲情都不能给予,这样没肺没肝的儿女怎能不让父母伤心欲绝呢?
――山东省东营市某乡农民 王二崽
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甘为儿孙做牛马,掏心掏肝,在所不辞。不少儿女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深深理解父母的艰辛,矢志发愤成才,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好好享受,安度晚年。更有许多“背父上学”、“捐肝救母”、“少小撑家”的事例让天下父母感动。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孝道得以传承和光大的希望。
――江苏省望城市某中学教师杜金
家庭离不开老人,老人也不可能离开家庭,家庭养老始终是一种稳固的养老模式。而社会变迁正不断使依托家庭养老绵延千载的文化模式失去其经济、社会基础,而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以及人们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在不断弱化家庭养老的实际功能。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挑战,中国传统孝道正面临挑战。
――宁夏大学教授余岩
对待60岁的老人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70岁的老人要像对待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对待80岁的老人要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人到老年能有这样的儿女,就是天下最幸福的老人了。
――黑龙江《鸡西日报》副总编盛春华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东方人重视亲情,西方人人际关系淡漠。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多,一些移民国家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已经开始注重亲情。加拿大就是如此。它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非常具有影响力。外国人都能够肯定它,那我们中国人就更应该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已移民加拿大数年的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王海涛
中国的法律是双向的,父母必须抚养子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西方的法律是单向的,只规定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所以,孝道责任也是有中国特色的。
――湖南省振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绍兴
重塑传统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逐渐培养、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中国传统孝文化才有可能得到复兴。
孝道篇2
《孝经》一文中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孟子在《春秋离娄上》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平亲,不可以为子。”还有就是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被人们反复引用。可见“孝道”在中华民族中的作用和力量。当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左右,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剧,关于如何尽献“孝道”的话题日显热门,本人不才,在这里也算凑凑热闹,浅谈“孝道”。
在我的理解里,“孝道”不仅仅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古,更不应盲目地照抄照用,在“孝道”这个问题上要思考和体现的是如何做孝子与做人的道理。
近日看报,发现一则消息,在北京有这样一位青年人,他从21岁开始辞去工作,全身心地照顾患病的父亲,十多年他做到“六不”,即不工作、不恋爱、不结婚、不上网、不用手机、不与人交往,专心致志地把照料植物人父亲作为职责和工作。这样的事迹的确感人,他在“孝道”上体现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着实让人敬仰和感动,但同时也由此引起了争议。有人说孝子有权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位“孝子”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在如今利他精神稀缺的社会里,自然而然地会感动很多人,但如果从社会层面冷静地思考一下,在对“孝子”的褒扬上似乎更需要理性的指导,决不能也不应该只以极端、感人去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当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价值以“孝道”之名完全奉献给了自己的父亲,他自身的生命价值只能在奉献中成为了另一个生命的附属物,这种奉献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有了一种残酷的味道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却避而远之,视为封建糟粕,以致产生了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下在家庭关系中,一些人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严重滑坡,从而导致代际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一些不肖子孙,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打骂老人,掠夺老人财物,造成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家庭和谐。
大力宣传和建立“孝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台湾作家龙应台谈过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带着85岁的父亲去台北看《四郎探母》的演出,当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时,她发现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因为她父亲受到剧情的感染,想起自己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时,一天准备帮母亲到市场去买菜,路上被***抓了壮丁。后来,他辗转流离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来不及道别的母亲……深受剧情感染的不仅是她父亲,曲终人散时,她发现不少人眼里都有泪光闪动。这就是“孝道”文化的力量。正如龙应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为此,当今弘扬“孝道”文化要从落实家庭“孝道”上着手,建立和谐家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
当然,这些要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它需要有坚强的精神支柱才能实现。首先,是要牢固树立起敬老观念。这种观念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其次,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能以工作忙为由冷落老人。据报纸报道重庆沙区一位八旬老太独居多年,向法院起诉,讨要精神赡养。但法院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儿子对***照顾有加。对此,老太太解释说,儿子是对我好,我就是想看看他,想天天看到他。经法院调解,要求其儿子要常听***唠叨,尽到精神赡养的义务。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做子女的天天陪在父母身边,现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特别是年轻人,为了闯一番事业,经常在外面辛苦奔波。但不论如何忙碌,隔十天半个月,挤点时间看看父母,听听父母唠叨
总是可以的。再者,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侍奉好老人是儿女一辈子的事,因此,我们需要把孝敬父母的事业进行到底,使家庭和谐,使“孝道”文化得到传承。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件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秤上,它们等值。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提及的脆弱。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他们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他们也不能把父母关心和照顾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他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会硬,要飞出那把罩着他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他们走的再远,家永远是温暖的归宿,家里有他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可是,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7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其实,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它是两代人心与心的沟通。现在,父母都还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顾。倘若有一天,父母老了,没有力气动了,你这时是否又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说他们是你的累赘昵,或许还会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在马路上于不顾。这些人是残酷的、冷血的,没有人性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7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现在大家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向父母尽一分孝心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人就要永远记得孝心的存在。
让我们再回到那位北京青年的故事上吧。对于这位青年的“孝道”,一些人也有不同意见。“孝道”文化是一个价值重建的系统工程,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的坚守、维系和尊重,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如果在“孝道”文化重建和呼唤传统回归的过程中,连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价值的基本价值观,都在回归传统、弘扬“孝道”的名义下被否定,那么文化重建就成为了小修小补,而不是建立新的地标。
孝道篇3
清明来临,也是春回大地的时节。绿意铺地,生机喧腾。
每每在清明见到青山公墓里里外外人头攒动祭奠亡灵,我的心头总会被勾起一丝哀哀的情愫。这不是为逝者凄婉,也不因祭拜,者的虔诚而感伤,总觉得应当从这一年一度的思念里读懂些什么。
应当读懂的是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几千年来,人们把孝道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建成和维护这样的国家要有两项保证。第一,要保证国家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要使生活在基层的民众安居乐业。高度集中的***权与极端分散的民众之间关系要和谐,要尽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建设和生产。“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天下治,反之则乱。“家”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维持得好,基层社会秩序就能巩固,乡***邻里就和睦。其间,处理好家庭关系,实现父慈子敬的最高原则就是“孝”。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历史的产物。古代农业社会,***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之说。子女问世,父母日夜呵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孝道的故事也因此广为流传。
郯子,春秋时人。郯子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医治。郯子披鹿皮,入深山,钻入鹿群中,挤取鹿***,供奉双亲。一次取***时,见一猎人正要射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将挤取鹿***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诉猎人。猎人敬他孝顺,遂折断弓箭再不射鹿。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之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银两安葬父亲。一次出工,于槐荫树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一月内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天帝感念董永孝顺,遂命七仙女下凡,帮董永还债。言毕,女子腾空而去。此后,槐荫改名为孝感。
更有现代版的孝道故事。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火龙镇后董村一个叫郭家宝的男孩,今年8岁。2007年7月,在山西一家小煤窑打工的父亲郭英杰,干活时受伤,颈椎骨折,瘫痪卧床,妻子甩袖而去。那年,郭家宝年方5岁,竟独自挑起了照料父亲的重担。做饭时,炉灶高,小家宝踮着脚还看不到锅里的东西。锅里的油冒烟了,小家宝赶紧往锅里倒菜,油花四溅,把家宝烫了个满脸花。如今,买米买面、做饭洗衣、给父亲按摩,一切家务活,对郭家宝来说,都已不在话下。他甚至在自家院子里种了青菜。
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到这些,不是孝道是什么?
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杵逆不孝的事也不少。
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老龄化现象对是否尊奉孝道提出了新课题,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比如,独生子女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的问题;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问题,等等。
善待父母,善待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孝敬与善待老人的问题上,***和国家专门立法做了规定。
《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拒不承担抚养教育义务或者赡养义务,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内职务处分。***家庭成员情节较重或者遗弃家庭成员的,给予撤销***内职务或者留***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籍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宪法我国于1996年制定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论国家还是家庭,对不孝之人是要报应的。
记起这样一个小故事。
爷爷年老体弱,儿子嫌弃他。一天,儿子取来筐和扁担,要和自己的儿子把爷爷装在筐里扔得远远的。他们把爷爷抬到大山里,儿子扔下爷爷就要走。这时,他的儿子叫住了他,说:“咱们把空筐子和扁担带回去吧。”“为什么?”“等你老了再用筐和扁担扔你呀!”儿子一听,惊出一身冷汗,幡然悔悟,重新把爷爷装进筐,抬回了家。
少年休笑白头翁。凡是人。就都有老的时候。
对老人要在活时多敬孝,不要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在”,更不能等到披麻戴孝时才当“孝子”。应当提倡厚养薄葬,有钱要花在“刀刃”上。
孝道,是经久流传的美德文化,是一部道理深邃的书,是一面透视灵魂的镜子。
孝道篇4
关键词: 《婴宁》 婴宁 笑道 孝道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作者塑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爱花爱笑的狐女形象,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读者为其在世俗人间和封建礼法威压下性格转变感到惋惜和痛恨。婴宁“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很多的研究者和读者都同情婴宁的这种悲剧式的结局,把婴宁的悲剧归罪于封建制度和世俗的礼法。其实作者正是基于儒家思想文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批判来塑造婴宁的。作者在塑造纯美人性的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天性和社会性的思考和矛盾。也就是在婴宁的性格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宁性格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在儒家孝道的伦理价值观和规范下完成自然天性美婴宁的塑造。
一、从婴宁对王子服哭泣诉说看婴宁的孝道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事亲。’”(《孝经・圣治章》)
从儒家的这些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道德中孝道最主要的义务就是“事亲”。事亲又包括两个方面:事生和事死。父母在世,要事以养、敬;父母去世,要事以葬、祭。下面看《婴宁》中的婴宁对王子服哭泣诉说的一段话:
一夕,对生涕零。异之。女哽咽曰:“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或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岑寂山阿,无人怜而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婴宁对着王子服哭泣诉说就是希望王子服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孝道中最主要的义务“事亲”中的事死:父母去世,要事以葬、祭。但是自己内心一直隐藏着这段秘密,就是担心王家人害怕她们是狐妖,不肯帮忙。并且对王子服说假如不怕麻烦不惜资费给鬼母改葬,就会使地下的人消除这怨痛,也使以后生养女儿的人不忍心溺死或遗弃孩子。最终获得了王子服的同情并答应了她的恳请,完成了自己“事亲”的义务。
二、婴宁笑道中的孝道
笑本是人的天性,是人性的纯真体现,但笑也常是对异性调情的一种方式。婴宁正是通过笑来吸引和迷住王子服的,或者说婴宁正是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的。下面通过婴宁的笑来分析婴宁是如何通过笑道实现自己的孝道的。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这是王子服第二次看到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自去”。“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这些举动让王子服神魂丧失。王子服被婴宁的美貌和笑容所吸引,同样婴宁也被文弱尔雅、眉清目秀的王子服折服了,两人一见钟情。为了使鬼母能有所依栖才远出踏青,才破愁为笑;对王子服明骂似贼、暗送秋波,把花遗在地上,传递情意。其实婴宁知道眼前的这个文弱书生是一个饱读诗书,通情达理,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孝道“事亲”的人,只要能主动抓住这次机会,主动出击,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坠。生曰:“勿尔,堕矣!”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生扶之,阴其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益?”曰:“以示相爱不忘。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婢潜至,生惶恐遁去。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曰:“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周遮乃尔。”女曰:“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已,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曰:“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曰:“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岂得背***?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生恨其痴,无术可悟之。
上面这段文字是王子服第三次见到婴宁笑的情景。婴宁通过笑声引来了王子服后,对王子服的问话又故作痴呆,不解共寝,甚至似知非知,似痴非痴地说出:“背他人,岂得背***。”以暗示***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孝道,成为婴宁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应指出,婴宁生于深山幽谷,特定的生活环境使婴宁长成一个“天真无邪”、“笑态如花”、“心似水晶”的女子。在“空翠爽肌”的天地中呼吸的是大自然的灵气。她那心无城府、无拘无束的举止皆出于自然天性。但是她是农民的女儿,她想以弱女代男行孝道,但她的孝道不是《孝经》中“以孝事君则忠”中忠高于孝的孝道,而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的孝道。“善事父母”,以弱女代男行孝道,这样才不会让“庶养女者不忍溺弃”。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顺亲即孝”,认为无条件顺从父母意志,是为子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婴宁虽然通过笑声来获得王子服的痴情,“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自己却只能在似知非知、似痴非痴中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愿意嫁给王子服,以征得鬼母的同意。
庭后有木香一架,故邻西家,女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母时遇见辄诃之,女卒不改。一日西人子见之,凝注倾倒。女不避而笑。西人子谓女意属己,心益荡。女指墙底笑而下,西人子谓示约处,大悦。及昏而往,女果在焉,就而***之,则阴如锥刺,痛彻于心,大号而踣。细视非女,则一枯木卧墙边,所接乃水淋窍也。邻父闻声,急奔研问,呻而不言;妻来,始以实告。火烛窥,见中有巨蝎如小蟹然,翁碎木,捉杀之。负子至家,半夜寻卒。邻人讼生,讦发婴宁妖异。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母谓女曰:“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故事的转折点就是婴宁的这个恶作剧。嫁给王子服后不久,婴宁就遭到好色之徒西人子的挑逗骚扰,这在婴宁之前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中是想象不到的。而这次事故,却是因为她无邪而迷人的笑容引起。虽然婴宁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轻施颦笑就严惩了西人子,但这次遭遇却使婴宁第一次感受到现实社会的污浊和可怕。但是由恶作剧引起了官司,“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婴宁知道自己的笑容差点让自己的夫君丢了性命,“由是竟不复笑”。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婴宁的笑虽遭非议,但不管遇到什么挑战,婴宁总是“略无骇意”、“亦殊无悲意”,依然是痴笑不断,毫无悔意。然而这次对西人子的恶作剧却让她改变了天性,矢不复笑。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婴宁对社会礼法的认同,或者说伦理观念在她身上的苏醒。我认为正是她的笑道差点让她的孝道无法实现,因而改变自然天性。因为自从嫁到王家后,“昧爽即来省闻”,“操女红精巧绝伦”,婴宁“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渐渐地获得了包括王子服母亲、少女、邻女***、奴婢等的接纳和喜爱。这次对西人子的恶作剧遭到王母的斥责:“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因此她只能让自己矢不复笑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保住在王家的地位。一旦自己的夫君被关押或处死,她将失去王家人的信任,自己孝道“事亲”中的事死:父母去世,要事以葬、祭就根本无法实现,还可能被赶出王家。
当王子服帮她实现了孝道后,“由是岁值寒食,夫妇登秦墓,拜扫无缺。”就连作者都认为“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即说笑是她的伪装,她的本质是合于儒家孝道的伦理价值观和规范下形成的自然天性之美。一方面,婴宁“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转变,正是婴宁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必然转变。婴宁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除了自己合于这一规范,别无选择。另一方面,作者又大书特书婴宁之笑,对婴宁的不复往日有好梦难再的失落感,对婴宁的音容笑貌怀念不已――这种感情从文末一句“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尤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反映出作者对笑道和孝道的思考和矛盾,以及作者思想内部的深刻矛盾。
参考文献:
[1]丁睿.《聊斋志异》中的孝道[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4).
[2]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聊斋志异鉴赏集[M].1983.12.
[3]葛昌,婴宁.从“狐笑”走向“人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1).
孝道篇5
时光流转至今,从“啃老族”到“空巢老人”,从“深圳公务员打骂母亲”到多起“父母状告子女不赡养案”,社会变迁之下,中国式孝道的内涵和形式正在受到挑战,我们真的正在步入一个“孝道蔽塞,礼敬无存”的社会吗?我们该如何守住我们最后的精神高地――亲情?当代青年的尽孝方式又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空巢老人”与“啃老族”
家住襄阳年近七旬的蔡千老人,老伴18年前就过世了,大儿子因病离世,住在镇上的小儿子基本不回 家,大儿媳改嫁他乡,17岁的孙子前往东莞打工。老人傍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他说:“我害怕家里没有声音,跟电视说说话心里也能好受些。”每天夜里,电视节目播放完、电视机发出的沙沙声在屋内回荡时,老人才肯去休息。老人说,他害怕夜里醒来后看到一片漆黑,害怕看到四处空空荡荡,所以不如晚些睡,这样就能快点看到天亮。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梦想飞向了远方,他们相继背起行囊,踏上寻梦之旅。一列列北上或者南下的火车,承载着一个个怀揣美好愿景的人奔向他方,留下了他们强颜欢笑,嘴里念着“不要惦记家里”的父母。离家的儿女都是飞翔的风筝,即使线就牵在这些老人手里,他们也希望儿女能飞得更高、更远,独自承受其中的苦涩与寂寥。
据统计,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这些 “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非常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前段时间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亦提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然而当今社会,既存在少有子女看望的“空巢老人”,又有子女不愿离家的“啃老族”。“啃老族”最早源于英国,称为“NEET 族”( 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 ,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啃老族”队伍中。这些人在毕业后因一些原因未得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畏惧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转而退出就业,赋闲在家,寄生于父母身边,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啃老族”大部分都是80后独生子女。
“啃老族”的出现其深层的心理渊源在于我国特有的家庭亲子观,“养儿防老”也是这种观念支配下的典型心态。这种亲子观,在强化亲情的同时,也让亲子之间的“心理脐带”难以剪断,让亲子两代人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性,彼此间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几近消失。
家庭小型化导致的“独生代”现象更是强化了亲子一体化的心理。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假说:“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家庭结构将由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基本上验证了这一假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策的贯彻实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特别是城市,基本出现的是核心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子女,而目前“啃老族”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就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备受父母的溺爱,凡事均在家长的精心安排下进行,从小缺乏历练,即使生理性成年以后,也未必能实现心理上的“断***”,对其父母仍有很大程度的依赖心理,自然也就产生了“啃老”现象。
孝道中平等意识的加强
随着强调***意识和个人本位的80后逐渐进入而立之年并纷纷组建家庭,家庭本位和传统孝道中的父权思想、家长制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80后们提倡尊重个人的***人格,希望在家庭中形成一种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氛围。
这种改变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传统孝道中父权思想和家长制色彩十分浓重,典型的如儒家推崇和主张的“父为子纲”, 强调子女对父母意志的绝对服从。
在传统社会,老人以其深厚的经验与占绝大部分的家产决定了他的“一家之主”的权威性地位不可挑战。因此年轻人要向长辈学习基本的生产技能和经验,还要学习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公认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等。这一过程属于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传递过程划分中的“前喻文化”,即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
正由于子女的生活、生产经验多从父母处获得,父母在子女面前就有很高的权威,子女就会对父母由威生敬,由敬生孝。正如颜之推所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是一种单向度不对等的孝道模式。
而现代社会,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经不再要靠老年人口授,而主要是通过学校和现代传媒等渠道,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宝贵的财富,父母在家庭里既不是知识的至高点,也不是财富的至高点,他们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权力也随之边缘化。加之80后个体意识的强化,自然越来越追求孝道中的平等意识,并推崇“并喻文化”(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和“后喻文化”(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诚如张岱年先生所言:“父母言行有是有非,是者当从, 非者当劝。”尊重家庭成员的人格平等和个性,突出家庭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强调双向度的“爱”,即“父慈”与“子孝”,这正是走向真正孝道的秩序与基础。
当代青年中有一些人缺乏责任心,自私自利,骨子里一心崇尚的是所谓的“个人主义”和“离经叛道”, 漠视孝道和亲情,动辄以代沟为由回敬父母的谆谆善诱, 似乎父母总是愚不可及的落伍者而不足为伍。显然, 这早已算不上“孝”, 甚至连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不是了。这也就是近年来出现“深圳公务员打骂母亲”和多起“父母状告子女不赡养案”的深层次原因。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了自己, 父母既老, 不尽赡养之责, 没有尊敬之意, 而专意自私,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在人格上是健全的, 也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如何能恪尽职守、尽心为公、善待他人。因此个人本位和平等意识固然重要,但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更加不可或缺。
中国式孝道的走向掌握在中国这一代年轻子女,尤其 是独生子女的手上。在推崇孝道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吸取西方重视代际亲子关系平等的合理因素,也要继续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确立子女对父母物质上赡养、生活上照料、情感上慰藉的道德义务。
养儿防老与社会养老
在传统社会中, 家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养老也只能由家庭来完成, 老年人所有的需要都由家庭来满足,“养老送终”成为晚辈对长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社会变迁缓慢、社会流动封闭、社会开放不够,也使得“养儿防老”在普通民众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养老方式是反哺式的,而西方则是接力式的。反哺式是指未成年的儿女由父母养育成人,及至父母年老体衰时,由成年儿女来赡养父母,是一种双向代际经济流动模式。接力式是指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属于一种单向代际经济流动模式。“养儿防老”的观念正是“反哺式”养老模式的价值基础。
而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日前讨论通过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同时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尽孝模式和养老观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由血缘和婚姻关系所形成的家庭承担赡养老人、家庭实现“老有所养”的反哺式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冲击。
现今许多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呈倒宝塔型,“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家庭增多。在家庭中一个人要同时赡养夫妻双方的四位老人,养老压力骤然增大,尤其是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务工人员来说。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保障功能的逐渐弱化,使得子女很难像以前的大家庭那样与兄弟姐妹一起承担起养老的重任。在城镇,对父母进行经济供养问题不很突出,难的是让子女拿出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上照料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正在受到挑战,人们对社会化养老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已开始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寻求“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提出,到2012年底前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届时中国即可进入全民“社会养老”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认为,养老模式和观念是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整个亚细亚文明在总体上都是以养儿防老为主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养老的目的是去弥补养儿防老的不足。
尽管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但来自子女亲情的精神慰藉却仍然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们所希冀的。在更多的老人能够靠退休金来维持晚年生活的情况下,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心理和精神慰藉, 正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老人最为需要的恐怕也是这种关怀体贴和精神慰藉, 如经常性的嘘寒问暖和饮食上的“饮则软蒸, 肉则熟煮”等。这种对家庭子女亲情的渴求是任何***府与***策都难以解决的。因此,不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健全,传统的孝道意识和尽孝方式都必不可少。
作为80后的青年一代,在我们的目光里,更多的充斥着未来的意气风发和远方的繁华似景,却常常忽视了父母背影中的不舍与挂念。总以为父母永远都站在我们身后,却忘了他们会在一个又一个的四季交替中里蓦然老去,直到再无法体察我们的悲欢喜乐。“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奔跑的年代,放停脚步,转过身去,走向爹娘,捧起他们粗糙的手,去多感受彼此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母在,不远游”的新诠释
中国的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每年的春运,都会成为中国的社会性话题。春节之前,数亿人从上学和工作的城市,千里迢迢,奔赴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远隔万里,只为家中那一盏温暖的灯。
诚然,“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年轻人早已不再束缚于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纷纷远赴他乡,寻找生活新的起点。“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早已淡化,代之是一种波澜壮阔的远行之旅。
但在这股浪潮中,我们发现“不远游”中所蕴含的“尽孝道”理念其实始终未曾改变,北上南下的人们虽然平时为了生计奔波于各地,但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团圆佳节,哪怕再千辛万苦,也要尽最大可能赶回家陪父母过个年,一个个沉甸甸的行囊,载满的是对家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看,数亿人的春运归途实质上是一次群体性的“尽孝道”之旅。
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父母在哪,家就在哪,心就向着哪。无论春运的路有多艰难,我们都要收拾行囊义无反顾踏上南归的道路。”
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中国人认祖寻宗的一种文化仪式。远游四方的儿女翻越千山万水, 经历无数坎坷也要回家过年,支撑他们的动力就是对父母的挂念,对亲人的惦记,对家的希冀。
孝道篇6
独生子女更有奉养父母之心
从“独生子女”这个词问世开始,这个群体就成长于众人的担忧之下。舆论认为身为独苗,一定娇生惯养。而“娇生惯养”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一事无成”的代名词。可事实是这样吗?集合教育与经济优势资源培养孩子成长就会使他一事无成吗?80后长大成人后,对父母怎么样?孝道还存在吗?
社会学家就中国人的孝道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发现,农村人对孝道的推崇胜过城里人,独生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愿望超过他们的父母。
独生子女父母的孝道观念不明显,或许与他们生于多子女家庭或当时社会***治斗争氛围有关。独生子女比他们的父母更富尽孝的责任心。他们往往尽己所能让父母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用得更好。他们偏重于以物质方式回报父母的精心养育,对父母的资助多以生活资料而非货币方式完成,其中包括带领父母旅游这样比较时尚的方式。
“顺亲”受到反对
社会学家把中国人的孝道按内涵划分为三种。一是养亲,简单说就是养老送终,这是农耕经济留下的,是以重视男性劳动力为特征的“养儿防老”的孝道基础,二是顺亲,“顺”是顺从,即维护父母家庭威权的终身制,无论对错,像拥护皇帝样拥护父母,决无违抗,三是荣亲,常言道,“二十年前子以父贵,二十年后父以子荣”,子女用出人头地回报父母,让父母为自己感到荣耀也属于孝。
80后基本上不接受“顺亲”的观念。他们保留着***完整的个人见解,在观点上与父母居于平等地位,或者完全不听从、不同意父母的观点、见解或策略。代际民主的观念在80后身上已经扎下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与父母的亲密联系。独生子女坚持与父母的节俭习惯作斗争,并用自己的收入让父母过得更舒适一些、穿戴更讲究一些,使用更多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和电脑。
“养亲”急待转化为“情亲”
随着社会养老金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老年人对儿女尽孝的要求已不完全是养亲,开始注重情感维系,专家称之为“情亲”。
现今社会,多数老年人有自己的养老金,寿命也越来越长,这时“情亲”就胜过物质馈赠。但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作竞争加剧,子女们担负着比其父辈更沉重的工作压力,时间愈发成为昂贵的奢侈品。上门看望父母或与父母在电话里交流感情,这些能给父母带来巨大情感慰藉的孝行,子女普遍做得不够,他们宁愿用金钱弥补在时间上侍奉父母的不足。
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半年,被访者与子女交谈、聊天的频率显著高于与父母,有四分之三的人与子女的交谈达到“一周几次”或“几乎每天”,而与父母有同样高频率交谈的比例仅为47%,与配偶父母有同样高频率交谈的比例则更低,仅为24%。
“荣亲”是年轻人对孝道的首选
对传统孝道,80后更愿意接受“荣亲”的观念。他们觉得,通过自己努力干出一番事业,让父母脸上有光,是尽孝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人生理想与报答父母恩情的完美融合。在这一点上,具有现代观念的80后明显皈依于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现实中,独生子女亲身感受到父辈历经社会转型,肩扛重压为子女成长付出了过多心血,当不具备以等值的物质回报父辈时,他们选择荣亲回报。
孝道篇7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孝道信仰自古就被看作是人类全部道德情感的自然源头,儒家历来的思想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培育德行的根本途径,而孝道就是修身养性的基础,兼仁孝而德天下。
到了当代,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出现了断层,孝道观念淡漠。
但在日常生活中,事亲而孝的传统仍然顽强的扎根在许多人心中。这些人不仅心怀仁孝而品德高尚,也因其洞察天赋的善德人性而达观平和,在浮躁的浊流中清流自持,许多前辈因此福寿双全,后生晚辈亦因此形成强大的心理免***力,在心理感冒流行的时代乐活自在。
在本刊采访的学界前辈中,他们学有专长,在某一领域当属先行者,而日常生活,无不饱含对长辈的孝敬之情。所谓先做人,后做事,亦是如此。
著名画家晁锡弟夫妇,虽然他们已年愈花甲之年,但仍坚持每周前去伺候八十多岁的老岳母;原农业部常务副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出生于黑龙江一个偏避的乡村,在我们采访他时,说起自己的双亲,仍止不住心情激荡不已……还有我们采访103岁的孙蓝亭老人,对女儿的孝顺赞不绝口:92岁的陈萃芬老人,一直孜孜不倦地整理先夫朱英诞先生的遗作,支持她的不仅是对先生的爱,还有他们儿女的拳拳孝心;著名导演翟俊杰的母亲李玉勤奶奶说起儿孙的孝顺,一脸灿烂的笑容,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了一副最生动的画卷;当我们采访完“中国当代画虎第一人”李广利老师不久,他107岁的***安然辞世,铮铮硬汉的李老师泪光盈盈令人感动;还有中国硬笔书法大师庞中华跪下为90岁的老岳丈祝寿的虔诚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孝道篇8
关键词:孝道;建设
中***分类号:D6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257-02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向推崇的传统“美德”,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出于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孝不仅是生活上的瞻养,更是一种敬爱之情、精神沟通和心灵慰藉。真正的“孝道”,是使父母生前享受人生安乐,死后对之表达哀戚之情。老人是弱势群体,需要特别照顾关怀,“孝道”就是对这种特殊关怀的体认和提升,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和伦理关系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中国传统家庭和社会的超稳定特性,除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缓慢之外,孝道在其中也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与尊敬,反映和维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新孝道”不要求固守在父母身边,更不要求绝对听从父母的指挥与安排,只要求在父母丧失生产能力而社会保障又不健全的情况下对父母实行物质救济,保证老人自我生活娱乐的物质基础;在父母丧失自我生活料理能力时,或委托亲戚,或找保姆,或亲自照顾;尊重父母的人格与个性,不侮辱父母,常常给父母通通电话,有闲暇,常回家看看,在节假日陪父母玩玩,在精神上与父母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使老人得到精神慰藉与精神自由,从而身心健康。
经济市场化,导致社会竞争加剧,为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中国家庭人际关系和相互责任普遍淡化。冷淡甚至遗弃老人的问题严重。年迈无生产能力且需要赡养照顾的父母往往被视为必欲去之而痛快的“累赘”,父母的财产则成为觊觎掠夺的对象。结果,对年老父母的漠视、打骂、禁食、遗弃、驱逐、甚至杀害,就成为社会高发的伦理和法律案例。我国遗弃、打骂、驱逐、禁食老人的案例很多,现举例一二:案例一:河南省柘城县远襄乡司洼村81岁、82岁的一对老夫妇不但不靠儿孙养活,还自食其力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因儿子儿媳非让他们搬到村子外面住,他们不答应,身上被儿媳抹上大便,就连锅里也被倒上大便。为了不让两位老人在原处居住,其儿孙们把他们的衣服、柜子等用品扔进水塘里,老两口有家难归。案例二:四川双流县白沙镇团山村72岁的老太被儿子打伤。儿子住装修得很气派的二层小洋房。母亲住在一楼紧挨猪圈的小屋,房屋弥漫着猪粪味,厨房就在紧挨厕所的猪圈内。无论天气炎热还是刮风下雨,都必须挑粪种庄稼,如果提前回家就会遭儿子、媳妇打骂。此类案例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这种现象的持续增多,久而久之则可能形成一种不良家风和社会风气,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现在恐怕是重新审视传统孝文化及理性地看待其中的操作方法的时候了。传统“孝道”的伦理教化熏陶功能完全可以传化,而其中的核心“仁”与“爱”则可以成为现代“新孝道”的内核之一。“仁”主要体现为对人的个性与尊严的尊重,老人也是人,不能因为丧失了生产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就不当人看。“爱”则不仅包括“亲情有爱”,心灵沟通,而且“大爱无边”,应该扩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全社会普遍形成对老人的关爱。现代“新孝道”的内核也有其现代性,那就是其中的人格平等、民主协商、互助互爱、交往理性等。只要我们秉承“相亲”、“相敬”、“相爱”、“相助”的基本原则,使其中的地位权利不平等、不平衡变成平等平衡,这样就能缓和传统孝道中压抑个性、摧残人性的一面转化成个性自由发展,父尊子卑就能转化为父子关系***、平等、相亲、和谐,“新孝道”建设就成为可能。“新孝道”与法律对老龄父母合法权益的保护并不矛盾,相反,法定权益的真正落实必须借助于“新孝道”。二者是合则两美,离则两伤。
今天,我们认识到传统孝道本身存在着不少糟粕,也反对用孝道来束缚人们的思想行为。但是我们也看到,传统孝道自有其精华和合理性,它所产生的心理情感和伦理文化基础是不容怀疑的,且社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的角度,还是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看,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孝道,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之进行扬弃、创新和发展。
孝道的本质是感恩最初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不论是贫是富,是顺境还是逆境,主要的是我们经历了,经历了就足以让人激动。今天我们已成为青年,壮年甚至老年,时间的悄悄流逝和林林总总的借口使我们忘却了或淡化了父母对我们曾经的付出。细想,我们的经历难道不是用父母分分秒秒的爱所铸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的恩情就是海洋!
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治和文化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今天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根本的改造,要结合时代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孝道创新。我们要建设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成员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体现民主的新型伦理道德。这种“新孝道”,应该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建设这种新的孝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新孝道”在当今社会已不是过去家庭狭义的孝而是逐步转为面对社会的广义的孝,已由过去对老人的物质赡养逐步上升为精神赡养,社会许多相关机构都在研究老人的心理,情感和需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和进步。
当前,我国城市和边远贫困地区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再加每个家庭的背景形形色色,因此对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也不能用同一孝敬模式去要求。贫困地区的老人首先要解决温饱。而温饱已不是问题的城市老人所急需解决的是与父母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精神的慰籍。方式是多元的,孝敬之情一共。
在“新孝道”的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古往今来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孝文化资源,但是在历史发展中传统孝道又被注入了大量的封建糟粕,因此在建设“新孝道”时,一定要区分传统孝道中健康的、民主的、合理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的、蒙昧的、落后的糟粕,做到古为今用。还要看到新孝道建立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础上,建设“新孝道”的目的和内容与传统孝道的根本不同。
应该看到,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绵延不绝,与中国家庭的超强稳定性和巨大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而传统孝道在这方面是功不可没的。我们面对深厚的孝文化传统,不应该妄自菲薄,而应该增强自信心,扬弃传统,综合创新,凝结出新时代的孝文化成果。
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西方文化必然要影响我们的文化体系,而道德文明尤其是家庭道德方面的优秀成果,也值得我们借鉴。譬如,西方家庭中的民主精神、鼓励子女自立自强、培养子女创新和冒险精神等传统,都值得我们吸收借鉴。而西方社会的亲情淡漠,子女缺乏赡养和关爱父母的义务感等现象,则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孝道虽然有深厚的情感基础,但要成为社会的普遍道德,仍然有待我们大力提倡、弘扬和建设。在我国社会,从农村到城市,对父母、老人不赡养不孝敬,对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视孤寡老人的再婚要求为大逆不道,为争夺财产折磨父母,甚至抛弃***老人,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还比较严重地存在。因此,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和实际,大力探索建设“新孝道”的有效途径。
在建设“新孝道”时,孝道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父母要身体力行,从小为子女树立孝的榜样,既要孝敬自己的长辈,又要慈爱子女。既要重言传,又要重身教,要经常向子女灌输孝的观念,明确孝的规范。面对打骂、遗弃、禁食、驱逐老人的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这种矛盾,促进家庭关系的改善,增进天伦之乐。要倡导相互尊重,特别是父母尊重子女的***与人格,尊重成年子女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只要符合一般的社会规范,父母就不应该过多干涉。如果父母总是把子女看成长不大的孩子,势必会损坏子女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新孝道”应该是双向的,应该约束子女和父母双方。要倡导相互理解,平等协商。“养不教父之过”,在要求子女孝敬父母的同时,父母也应检查一下自己曾经的行为。父母与子女应当经常交换思想,互相沟通,增进了解和理解,在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单一地只肯定自己的意志而否定对方的意志,尽量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彼此相互适应。孝顺父母包括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对父母作出的选择与决定,尽量支持并帮助其实现。在父母为子女作出的选择与子女的意志不一致时,子女要充分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思想,认识到父母的思想是其一生经验的结晶,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血浓于水,亲子之间的血肉联系和感情基础是永远割不断的。当建设“新孝道”的要求作为普遍原则深入人心后,人们为了对父母尽孝,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能够使家庭和谐稳定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在既有的传统孝道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劝导,使人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较高的道德境界,是可以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