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司级
魏晋创立九品官阶制度以后,历代多把仕宦进入五品(含从五品)作为阶秩与职位晋升的重要分段标志,并为之设有特别限制的准入门槛,其意义近似当下的厅司级(含副厅司级)。以唐代为例,六品以下官通归吏部和兵部铨授,五品以上官通由中书门下选授,皇帝任命。一经进入五品,便可享受穿绯色公服、佩银鱼袋(内装进入宫门参加朝会的凭证)、考满授职无须再排队候阙等待遇。唐德宗时,徐泗濠节度使府有个佐官于良史,进士及第三十年,仍穿绿色公服(六至七品),每自吟诵:“出身三十年,发白衣仍碧。日暮依朱门,从未染袍赤。”“染袍赤”即四五品官员的绯服。颜真卿任醴泉县尉时,曾请一个尼姑看相,询问“官运到头,能得五品否”?尼姑已看准他是宰相之器,笑道:“颜郎所望,何其卑耶?”颜说:“得五品官便可穿绯衣,带银鱼,儿子得补斋郎,我的愿望已满足了。”
五品是个大概念,还可细分正五品上下阶、从五品上下阶四个级别,待遇也有差别。宋代官场率以正五品上阶(中散大夫)为仕途进取目标,除了服绯佩鱼等等,尚有十大特权,***坛戏谓“十样锦”:一、受命之日,父母便得享受五品官位的荣誉;二、妻子诰封郡君(命妇称号);三、无须等待郊祀大恩,便可奏请荫补一子进公务员编制;四、“官二代”中已有入仕但尚未无职事的,可奏请授职;五、乘马出行拥有优先占用道路快驶的特权;六、许乘紫丝座马鞍,差似红会按制度为司局级配豪华轿车;七、“马前执破木杖”,即许用警棍开道;八、出席国宴,享受坐朵殿用金器待遇;九、身后许上请求眷顾子孙的遗表;十、国史立传。
“染袍赤”“十样锦”众所向往,但是要跨进五品门槛的条件相当严格。以唐代说,一是应有担任补阙、员外郎等各种六品“清官”的履历;二是应有规定的“工龄”,即入仕以来实际在职时间,早先是十二年,玄宗时又改为十六年。单以例须经任的六品清官职位讲,全在京朝,所以凡在州县起步的基层干部,一般只有争取内转部门林立、职位密集、迁转空间很大的中央机关,才有前景可言,否则只能久沉下僚。这种上层晋升易、基层进步难的现象,历代皆然。拿众人熟悉的海瑞说事,在县级岗位上干了十多年,只提了一阶。若继续留在地方,一般最多升到六品同知便告老了。然而一旦内升户部主事,同样是六品,仕宦前景顿时别开生面,仅三年时间便升为正四品南京右通***使,一年半后再外放应天巡抚,俨然三品大员。这种不到五年即从县处级升至省部级的上升空间,地方官场绝对不存在。说到底,这种巨大差别是由内重外轻即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所决定的。
村官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代多把勉励与督责民众以农为本、发展农业作为各级***权的首要任务,由此形成一整套深入到基层的村官劝农机制。
汉代,各乡里都设置若干勤于农事的生产能手为不脱产的村官,通称“力田”。汉武帝时,农业部长(搜粟都尉)赵过推广代田法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耦犁法,首先对“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进行培训并发给新式农具,再由他们向大家传授。唐代称村官为“田正”,也是以“按比户口,课植农桑”为主要职掌之一。北宋,让基层群众共同推选出“练土地之宜,明树艺之法”的富有经验的老农,由县***府任命为“农师”。农师相视田亩肥瘠及播种什么为宜,然后会同三老等乡官,动员大家,有劳力出劳力,有耕牛出耕牛,有种子出种子,“分画旷土,劝令种莳,候岁熟共取其利”。倘有酗酒、怠于农务的人和事,农师得随时纠察,告诉州县论罪。农师也不脱产,但享有“蠲税免役”的优惠。徐光启《农***全书》中有关于明代村官(称“里老”)劝农的描述:***府规定,各乡里都设置一鼓,遇农忙时节,里老每天清晨鸣鼓,敦促大家及时下田作业。有偷懒的,里老随时督劝,不服管教的要处罚。里老失职惰***,也要处罚。
村官不仅在刑罚豁免方面可能享受官吏待遇,还可能成为一种正规入仕资格。汉初,农妇出身的吕后率先下令从“孝弟力田”中选拔官员。到汉文帝时,各郡国依人口按比例向中央贡举“孝弟力田”成为常制。唐宋都实行科举选官,也都有过从基层荐举“力田”即村官的实践。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科举选官持怀疑态度,曾一度停办科举而从其他途径选拔官员,仅洪武十三年就有州县推荐上来的“孝弟力田、贤良方正”等八百六十余人通过吏部审定,各授官职。清代雍正帝也办过孝弟力田,具体办法是令各州县每年荐举一个“勤农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租赋,养父母,育妻子”,又无违法记录的老农,由朝廷“给以八品顶戴荣身,以示鼓励”。这种来自田间的泥腿子干部虽然没有在衙门里办公的职权,但在公共活动中享受副县级(县丞)的待遇,从而成为广大农民仰慕和学习的典范。对于农耕兴旺、连年丰收的州县,朝廷还特许每年荐举两个老农授官。与雍正同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特意向法国读者介绍雍正给老农授官的事:
各省农民被所在州、县长官评选最勤劳、能干、孝悌者,甚至可以封为八品官。农民为官,并不需为此放弃他已卓有成效的农事耕作,转而从事他并不了解的刑名钱谷。农民的名字用金字书写在大堂之上。据说,这一与我国风俗相去甚远的规矩仍然沿用至今。
(摘自《组织人事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代的“厅官”与“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