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场管理论文10篇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1

(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之间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指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就是竞争,它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商品自身存在的矛盾的产物,只要市场存在交换,相互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就会不断进行竞争以获得有利的发展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交换也非常普遍化,所以市场竞争仍然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只有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不断进行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优胜劣汰的目的,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

(2)企业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此来提高企业发展的动力。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水平总体上不高,并且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有的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企业缺乏实际经验,有的思想观念落后赶不上时展的需求等。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呈现青黄不接的特点,管理水平的落后现状和企业管理的飞速发展极为不平衡,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民族经济振兴的瓶颈。

(3)企业管理人才在总体上不足。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讲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如果某一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人才,就可以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发掘人才。例如,有的企业召开大规模的招聘会,希望获得人才,有的采取各种经济手段从其他企业挖人才,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我国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缺乏。

(4)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不一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企业发展中先是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由此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至今都十分深远。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没有进行相关的借鉴,自身摸索着前进,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在企业管理上还沿用着西方国家19、20世纪的管理体系。从客观上来讲,西方国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的管理理念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国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并不必然适合我国的企业,但是目前真正做到中西方完美结合的的确是很少。在当前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成为很多企业的避难所,在此背景之下,我国企业呼唤本土化管理思想的声音更为高涨。

2企业管理优化措施的建议

(1)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其重要程度,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使我国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企业文化的形成往往具有较长的周期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没有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因此企业文化往往也比较落后。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当对自身的发展道路有清醒的认识,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找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文化道路,不断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能够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人力资源管理加大重视力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企业各项活动的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为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使每一个人的才能都能够得到发挥,价值得以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建立起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员工的培训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完善的的同时,还有一套适合自身的招聘制度,及时进行人才的更新和血液的替换,为企业的发展不断输送新的动力,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外,企业自身还应当有自己的激励体制,有了激励措施的鼓励才能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过去单纯的物质奖励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发展需要了,企业应当有所针对地进行奖励,根据员工的自身爱好和兴趣等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3)要不断加强营销的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营销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应当不断加强营销的管理。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企业在经营方式上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经营,已经无法适用于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此,企业要不断进行自身营销观念的创新,打造自身的品牌,充分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使企业发展和市场前进相适应。

(4)不断加强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规范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更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打造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首先,在新兴的企业中,企业的领导者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论,考虑到企业的自身特殊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管理理念中存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进行梳理,改变企业基础薄弱和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选择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让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另外,在老牌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应该积极地考察市场形势,接纳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武装自己的企业,让企业变得更加富有朝气。

3结语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2

充分的准备是所有工作成功的基础,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检测、检修前组织召开承包商检测、检修HSE专题会议,提出具体HSE管理要求,将检测、检修所涉及到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形成书面材料发放至每家承包商,要求承包商组织员工学习。认真审核承包商检测、检修施工方案HSE篇,保证各项检测、检修作业HSE管理有章可循。在检测、检修队伍进场前,HSE管理的重点是装置的退料吹扫,因为退料吹扫彻底与否,将直接影响检测、检修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为给检测、检修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装置严格按照预先制订的停车方案实施操作,将设备、管道内的液相物料尽可能倒空送出装置,将可燃、有毒气体排至火炬。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杜绝就地排放,做好能量隔离,消除作业隐患,为检测、检修作业人员的进场作业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2、实行从岗位风险识别到活动风险识别的风险控制模式

为提高风险控制的实用性,要建立网上HSE风险数据库,从基础操作、专有设备、开停工、检维修、工程施工和事故处理等6个方面识别工艺风险和作业风险。在检维修方面重点是识别某一项作业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并具体说明发生危害事件环节、部位以及发生危害事件的条件和成因,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现场作业的风险控制提供更加简明、直观的技术支持。有了网上风险数据库,施工作业时,各类作业票涉及的危害因素都可以从数据库中直接导出,既方便,又可避免临时识别出现错误。同时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所谓无知者无畏,许多事故的发生,都与当事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知识不足有着密切关系。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教育检测、检修人员规范作业,告知作业危害及进装置注意事项,并使用考试的方法来检验其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通过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认真负责的安全教育,能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率。

3、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各项措施制定后,重点在于落实。企业应安排适量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也可配备3~5名操作人员作为检测、检修现场专职安全监督员,对现场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监督企业本身和施工承包方双方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考核甲乙双方参检员工对检测、检修工艺风险和施工作业风险掌握、熟悉情况,并对违反各项规程、制度及措施不落实等“三违”情况实行一票否决权。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人员每天对各基层单位专职安全监督员对现场监督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上报的各类“三违”事件进行追究责任和处罚,严重者取消参检资格,对各施工承包方表现情况进行考评打分,记录考评结果,作为下一次选择施工承包方的依据。

4、检维修过程风险管理的两大注意事项

第一,需要加强各项作业间的衔接。停工检修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或者一个单位作业时另一个单位进行作业前的准备,这样,容易产生相互影响,造成人员伤害,如装置吹扫泄压过程中,机、电、仪、修专业人员进人现场进行施工准备就容易产生烫伤、坠物伤人等风险,应错开作业时间减少风险。第二,注意做好检修之后的工作总结。检修作业过程复杂,具体问题变数相对较大,各个过程的衔接也较复杂。所以,各项工作的安排、各类风险的识别很难提前做得非常完善。因此,检修结束后,有必要认真总结,补充遗漏风险,理顺各项工作间关系,为以后同类工作提供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3

成本会计论文2500字(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和实施策略论文

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诞生与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品生命周期、全球竞争态势息息相关,并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成本管理法的推进实施中,诞生诸如价值链分析、零库存准时生产、作业成本法等内容,并在诸多管理方法中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具体成本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如下:

一、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更具比重优势。在现代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中,由单一产业发展到多元产业的全面发展。相较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在旅游经济、信贷货币、基金保险、通讯电器等领域的产业结构化调整及发展,也迸发出了活力。基于此,企业关于自身生产方式和成本管理方法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并在高科技产物如計算机、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型生产成本中归于新成本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产物之中。

二、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关键点

(一)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主要体系组成目的旨在提高经济水平、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市场研究需求、满足设计要求、便于制作和售后服务的过程,其质量高低与相关活动自成一种有效的管理内容体系。主要管理意义为:以产品质量提高为而核心,以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引导、以生产化、流程化管理为重点、以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保障,以完美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基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通过低成本、低能耗、低维修成本和低事故发生为管理目标。管理理念适用于为实现管理目标而从事信息活动的协调过程。

(二)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物价的变动,催生了资产成本计量属性对象的确认,并注重计量和报告等程序管理。该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核心旨在提高企业资产成本利用有效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各方利益趋于一致化和等效化,并在降低成本中随技术理念、管理核心等发生质的变化。

(三)约束理论管理理念

该理论英译为“TheoryofConstraints,

TOC”主要作用为辅助企业识别目标管理中的相关制约因素并进行整改。约束理论的作用是有效发挥出现代企业产品生产中的管控能力,并实现实际工作技能掌握水平和工作技能需求的相吻合,通过提高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工序等整体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渐趋归于完善和规范。现代成本会计管理及其相关发展中,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产品供求关系、新工艺及其产品更新换代中,以短运营周期和成本核算工作的精密化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之知识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有利影响,使得成本会计的多样化、个性化及其集成化和多元化趋势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具体来讲,在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中的进程极快,使得成本会计研究的系统性、***性得以上升到思维层面,且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体系融入到成本会计之中,无疑使得该领域的著述及其论文和专著趋于详尽化、体系化、智能化、标准化,并在以往的成功经验分析中,从成本会计报表与分析、成本会计管理策略、成本会计可操作性上趋于完善。而在成本会计信息上的质量管控中,以成本会计的发展管理阶段、核算阶段、实施有效管控,以能够将会计信息应用在企业决策中,从事后管理上升到整体管理,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为会计管控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四、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实施策略

(一)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方法及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及其管理技术的变更,无疑对企业生产价格调整、成本主导、额外盈余、产品研发、目标利润成本值变更、市场经济的发展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渐趋成熟,且在管理体系、制度、理念、模式中以其先进管理经验和成效获得了比之常规管理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以此来从经验、模式上加以借鉴。国内企业应以此为借鉴,在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目标中以及时变革和成本缩减,确保会计管理成效最大化。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进程加快

加快会计制度研究与改革步伐,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法规。以信息化市场发展为饵,在企业业务范围、业务种类拓展及其会计管理技术高效化中,寻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最佳助力。管理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奉行财务信息互动交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化等措施。在管理环节,人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成效突出,适度以激励制度、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作为问题解决的关键。避免过度管理造成管理成效下降,有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提升,违背现代管理思想的初衷。

(三)成本管理全面启动

现代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在成本管理方案设计中进行全局掌控,并鼓励各参与方全局动员并配合上述价值链分析、零存货与及时生产、作业成本法管理方法,囊括全面质量成本管理理念、持续提高理论的管理理念、约束理论管理理念并进行合理设计,最终协同不同层级相关管理人员、基层车间人员的全面支持和身体力行。持续深入全面对标,形成管理、技术、财务成本三大生产经营指标对标体系。围绕安全、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推动成本、技经、管理等指标持续改善,整个管理过程中保“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污染”,关键指标达到或领先行业先进水平。

(四)综合持久的管理方略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要应用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需以合理存货模式避免存货流通速度过快对企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在持久成本管理中,以完善的思路运用于管理理念之中,以中长期发展目标为己任,全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本文分析了现代成本会计管理的基本理念,进一步阐述了成本会计管理的实施方法,旨在总结企业以现代成本会计理念为基础,以减少成本、提高利润为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以为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探究提供依据。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认知和发展策略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目标成本管理与调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如何有效发展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同时针对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认知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成本会计新经济形势认知和发展策略

一、新经济形势下对企业成本会计的认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一场信息化产业***浪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经济体制发生巨大改变。经济发展核心是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依托信息产业,实现科技与知识的有效融合。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有形化资本经济社会逐渐转变为无形知识结构。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日益激烈,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创新产品、新工艺的产生与应用,帮助企业缩短生产周期,但成本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低成本战略管理理念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帮助企业掌握市场经济发展准确信息,成本结构更加完善,减少成本支出。

受到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企业制造环境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市场经济变化生出的新型产品制造、资源规划以及集成化系统,给传统成本会计带来巨大冲击,新经济下,传统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再适用。

由于受到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经济物价出现波动现象,这时企业成本会计要以现有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确认核算对象,采取正确计量方法,规范报告流程。

预测、核算和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支出的成本费用,工作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管理控制的方面的参考依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和经营理念相结合,同时融入成本管理理念,跟随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体现企业价值变化,决策性更高。

二、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策略

(一)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理论研究是企业会计发展的基础,以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在企业成本会计理论方面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忽略其重要性,导致传统会计成本缺乏理论支持,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果缺乏有利理论支撑,企业成本会计会很难发现问题并解决,不能站在理论角度分析市场局势,最终导致企业发展与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立足之地,只能被淘汰。所以,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在理论指导下,通过专业理论知识深刻探索,找寻问题最佳处理对策。

(二)借鉴国外经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成本会计的作用与优势逐渐显现,在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时代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采取有效对策,确保自身成本会计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会计体系的建立方面并不够完善,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对此,企业首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基于实际,有目的选择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符的国外先进成本会计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内市场形势和基本国情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成本会计改革提供保障。

(三)更新思想观念

传统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经济形势下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传统企业成本会计陈旧僵化,在评价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成本评价,将成本看作唯一评价标准,企业成本会计思想观念落后,企业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增加盈利,一味的减少成本消耗,节约成本是每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所注重的,但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企业长期受到这种错误、滞后思想观念的影响,严重阻碍自身发展探索脚步的前进,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势无法有效应对,适应能力渐渐降低。所以,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丰富成本工作评价标准,全面加强工作力度,促进成本会计发展,才能总体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四)建立长效企业成本会计机制

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首要工作。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指引下,完成企业成本文化的建立。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环境风云突变,企业每天可能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要想稳中取胜,必须采取低成本战略策略,企业全员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另外,企业可通过成本会计工作,利用数据辅助管理,企业决策更客观,成本管理思维更具全面性。

其次,完善企业成本会计组织体系,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成本会计组织体系的完善,要求企业先建立专门的会计部门,并设置相关会计人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成本會计人员全面了解掌握生产流程,并数量使用成本控制方法,利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实现对企业成本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以上要求的满足,不仅需要成本会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手段等内容,而且还要数量操作、正确使用先进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企业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自主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养,确保成本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建立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虽然有大多数企业已经建有财会核算系统并日趋成熟,但在成本会计管理信息化方面水平较低。基于传统手工成本核算增加功能板块最终形成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反馈可以说是闭环效应企业理念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增强信息反馈速度,还能够保障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和预算功能充分展现,确保企业成本会计工作高效运行。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少不了对计算机的使用,所以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给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4

  文献一、《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应用与研究》

[1]曹斌.企业知识管理的导入模式和要素整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2]盛小平.知识管理关键成功因素解析[J].***书情报工作,2009(6)

[3]***延忠.企业知识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童利忠,丁胜利,马继征.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理论与案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李彦华(导师:徐继开;郭丕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6]陈跃飞.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9)

[7]胡国芳,罗华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知识管理[J].改革与战略,2011,27(1):60-62.

[8]张桂荣.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4(20):177,178.

[9]许晖,李巍,王梁,等.市场知识管理与营销动态能力构建——基于天津奥的斯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323-331.

[10]方园园.现代商业背景下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市场,2014(43).

[11]李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探究[J].中国市场,2014(43).

[12]吴慧.会展市场营销策略[J].中国市场,2014(52).

[13]杨培.浅析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文化创新[J].中国市场,2014(1).

[14]颜雯.高职国贸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4(49)

[15]刘红***.信息管理概论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2).

[16]邱均平.知识管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

[17]李兴森,石勇,张玲玲等.从信息爆炸到智能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

[18]陈儒,程明译.知识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二、 《知识管理在中国传统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1]曹立源.知识管理在电信咨询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袁浩亮.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A公司营销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3]邱楝清.试析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

[4]江文年.企业知识管理实战宝典[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黄立***.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6]储节旺.知识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王文峰.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J].现代企业,2005(4)

[9]李映霞.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31-132.

[10]郑双怡.论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09-112.

[11]陈伟,张旭梅,但斌,李俊.面向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72-77.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 现状 问题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工商管理学科是为我国培养现代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要学科。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我国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工商管理专业设置及科学教育输送更多符合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在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国际贸易需求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现状及市场经济变化开展科学的管理工作,并通过管理工作的强化实现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构建。针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现状,了解现代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工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与论证,促进工商管理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

一、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战略、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能力构建等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工商管理能力成为了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受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影响,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极为缺乏,一部分企业为了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采取在职教育及培训等方式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但是,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知识、在职教育时间不充分等因素影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为了满足我国企业经营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工商管理人才缺乏问题,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中应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开展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评测。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及现状分析

(一)现代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受高校教材更新周期长、高校教师脱离市场实际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工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薄弱、缺乏理论与实际联系能力是影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校加强了工商管理人才实习教育及案例教学,同时,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变化开展了工商管理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受学生对市场经济接触少、对企业管理情况接触少等因素影响,理论与案例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仍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对外经济活动中的管理能力,现代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应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针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需求及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工作。

(二)以教案设计为基础,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在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中,教材更新周期长使得教学活动中的许多案例已经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内容。虽然,不同时期下的教学案例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但是更加贴近现代市场环境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并根据贴近市场环境的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出入职场时引用教学案例开展工作,提高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因此,现代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应收集时效性较强的经典案例进行理论及实践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市场现状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掌握。通过教案时效性促进学生毕业后工商管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三)以问题教学法促进学生工商管理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商管理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工商管理理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工商管理工作,因此,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中应针对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利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利用工商管理理论知识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现代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设置教学题目。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制定工商管理工作重点及执行方案,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四)加强教师与企业的沟通,以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现状为基础开展工商管理教学活动

针对高校教材时效性问题,高校工商管理教师还应加强与实践企业的沟通。针对教材更新慢的问题了解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设计教案及教学重点。通过教师与企业的沟通,还能够了解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情况,针对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需求开展教学工作,为促进工商管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对工商管理工作的认识

在现代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学生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工商管理工作认识、开展自身理论知识缺陷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高校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及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而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检验自身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了解今后自我充实及再教育的重点。而且,在实习、实训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还能够从企业需求出发分析、考虑企业现行工商管理体系的优缺点。并通过与实习教师的沟通,检验理论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快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针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强化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工商管理评测知识的教学。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促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促进现代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项目管理;施工现场

中***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生产活动的场所,即施工现场是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现场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六大要素“5M1E(PEMMME)(人员、设备、物料、方法、测量、环境)”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现场管理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场管理标准化也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但如何实施现场标准化管理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领导者和现场管理者如何能够掌握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目标呢。

一、现场管理管理就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运作并采取措施,它对生产作业的范围、时间、进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设置目标,把握进程的时间情况,为完成目标寻求最好的方法所实施的行动。所以现场管理就是要充分地利用人、物、设备等物资去实现目标。

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企业管理活动中,无论在资金、人员、设备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给生产带来困难。在开始时也许还不是那么严重,但是随着生产进程,问题就会变的越来越突出,甚至生产出现停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陷于瘫痪。所以,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必须使所有的资源处于良好的、平衡的状态,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二、现场管理标准化

(一)标准化的定义 所谓标准,是指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在协商的基础上,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的、相关性征的重复事物,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若按发生作用的范围分,标准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以生产过程的地位分,又有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产品标准等。在标准化工作中,又通常把标准归纳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

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发挥作用,这决定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 (二)标准化的目的

在企业中明确提出的优化现场管理,是我国企业近年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倡导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的需要,也是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稳定地进行生产作业,就应该牢牢把握所有的工作都应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管理现场。通过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让员工按照标准程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作业人员从安排工作到工作结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首先我们企业里适用的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指导书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

(三)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常见现象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全面了解管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是根据专家学者的某一观点或仅仅是这一观点的片断解释作为“法宝”,以此指导工作实践。比如只关注“流程再造”、“ISO质量管理体系”等,认为只要搞好这一项工作,现场管理工作就会“一劳永逸”或“高枕无忧”了。

(四)如何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

1.注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标准化管理的理论体系。规范化管理理论定位于为管理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与客观描述提供技术指导。其通过对重复性管理活动的目标、程序,对每一工序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标准、承办者及其职责权、考核办法等做出的明确具体规定并形成管理工作规范,通过研究制定、推行并不断优化管理规范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ISO9000标准、科学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帕累托法则(二八法则)和标准化理论都有很多被管理实践所证实的科学内涵,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把握理论的精髓所在,形成现场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2.推行高效的管理手段,建设信息化支撑体系。现场管理标准的落实如果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上落实只能是低效和烦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分析现场管理标准运行信息化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制定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方案或规划,组织开发各类业务软件,将标准文本规定的内容实现过程控制、信息化流转。另一方面,可以做到过程控制,做到实时监控,自动产生考核结果;另外,软件的上线运行确保了各工作环节的无缝衔接,基于现场管理标准的信息化技术有效促进了现场管理标准的落实。

3.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确定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汲取能级管理、规范化管理考核的科学内涵,全面系统地评价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责任人员,同时也是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在考核方法上坚持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人工考核与微机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动态抽查相结合,考核方法日益完善。科学的考核要实现有效激励的目标,要改变以往的考核评价办法,通过科学测算确定系数和定性分析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评比。从而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对现场标准化管理运行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不断持续改进。

三、结语认真抓好生产的现场管理是很重要的。搞好现场管理的标准化作业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提高竞争力,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国成.作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理论;管家理论;构念

理论(Agency Theory)是过去研究公司治理的主流理论,然而,理论在解释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践中暴露出种种缺陷,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释管理者的行为(张志波,2008)。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理论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管家理论(Stewardship Theory)得到迅速发展(Davis et al.,1997;Corbetta & Salvato,2004)。理论将管理者视为人,而管家理论则把管理者看作是社会人,认为管理者像管家一样,在为集体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为解释管理者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的不足,已成为近年来组织研究中出现的重要理论之一。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对管家理论的观点、心理因素、情景依赖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李玉萍,2009),缺少对该构念本身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内涵、构成(维度)等方面。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管家理论有关文献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一、 管家理论的基本假定及内涵

管家理论是在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理论。理论建立在人性自利并追逐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假定之上,在此基础上,企业内的个人按照经济理性来指导自我的行为。在基本的假设上,管家理论并不赞同理论的观点。管家理论扎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假定人是受更高层次的需求所驱动(如自我实现、忠诚、社会贡献)(Le Breton-Miller et al.,2009)。管家理论也认同人是理性的,即人不仅仅具有自利的本性,而且人还具有社会性,管理者往往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而体现个人价值(Davis et al.,1997)。也就是说,管理者不是受个人自利动机的驱使,而是受保持与所有者(委托人)目标一致动机的驱动(即使管家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管家也会更注重于合作而不是欺骗,因为管家相信合作行为会产生更大的效用,对所有者与管家亦是如此。因此,他的行为也被认为是理性的),管理者(管家)相信通过为组织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最大化的同时,也能使其个人效用达到最大化(陈建林,2008)。

由此可以看出,理论的需求是外在的,并受制度约定(如合约、奖励方案等)的影响;而管家理论的需求是内在的,是个体动机的函数。在家族企业的情景下,管家理论可以说明,管理者和个体员工并非完全是受个体目标所驱动,更可能是其动机与组织的销售增长率、获利性、创新、市场扩张以及声誉等目标保持一致。“管家”的这种谋取组织利益最大化的优先(Pro-organizational)行为,反过来,管家也受益良多。

比如,在家族企业情景下,当家族认同人性是自利的假定,家族企业内不可避免会充斥关系。在这种情形下,理论能够预计组织的个体行为,家族企业因此会力***设计各种方法来减少各方的潜在损失。家族企业中的管理者或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使用他们手中的信息优势或滥用权力,从而损害了组织或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委托人会通过控制型的治理机制来尽最大可能克制管理者或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将潜在的成本最小化。相反,当家族积极倡导、鼓励自我实现的人时,管家-委托人的行为就会遍及家族企业内部,管理者或管家会因完成组织的目标而获得个人收益。此时,委托人主要关注的是设计有利于个体的投入与授权的组织结构(Corbetta & Salvato,2004)。利益的结合所产生的共同收益达到最高,且组织和个体的潜在收益会因此达到最大化(Davis et al.,1997)。目标的一致驱使员工或管家采取创新的、先动性的行为,并显著地提升了组织绩效;而且,利益的一致减少了创新、风险承担性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使委托人更易于评价家族企业内员工或管家的创业举措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实际上,在家族企业内部,领导者或者来自家族内部,或者来自与家族有情感联系的外部成员。这些管理者往往会更加专注于家族企业的使命、珍惜员工并慎重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Miller et al.,2006)。这些管理者会尽力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和组织的集体利益而努力工作,表1展示了家族企业情景下视角与管家视角的差异。

二、 管家理论的维度构成

Davis等学者在1997年较系统地提出管家理论的同时指出,未来研究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究其构念、维度及测量有关的问题。基于此,部分学者对管家理论的维度构成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依据理论与方法的匹配原则,本节主要对管家理论的维度构成进行阐述。Miller等(2008)较系统地阐释了家族企业管家行为的维度,认为管家行为体现在对企业、员工与顾客三个方面。

1. 企业延续性(Continuity):保持家族企业延续性的管家行为。延续性意味着家族管理者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社会―情感特征(Gomez-Mejia et al., 2007)。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创建者,十分认同企业,这可能是源自于职业上的成就和经济上的支持效应,也可能是有能力帮助或支持其他家族成员所获得的满足,特别是,管理者的自我实现会因认同企业并履行家族责任而得以提升(Tsui-Auch, 2004)。而且,在管理家族企业时,管理者作为社会嵌入下的能动者(Enablers),可以带来如家族归属感、情感与亲密感的各种非经济效用;同时,管理者也可能因服务于该家族企业而形成来自于社区和家族的社会资源(Gomez-Mejia et al., 2007)。简言之,管理者具有的企业认同感、血缘关系的责任感、个人和社会的成就感,均可能是管理者发挥管家行为来保持家族企业延续性的特别动力(Arregle et al., 2007)。

具体来说,保持家族企业延续性的管家行为体现在三个方面(Miller et al.,2008):①更注重新产品(或服务)的研发。Fear (1997)和 James (2006)认为,家族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是因为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任期较长,不太关心企业的短期收益而更关心企业的延续性与长远发展。这种考虑使管理者为了企业长远发展而会加大对新产品与技术开发的投入。②更关注企业声誉的提升。对于家族企业的声誉,它也是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资源(Eddleston et al.,2008)。声誉促进了顾客忠诚并有助于吸引新顾客、保持产品在行业衰退时的市场份额并提升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应对能力(Fombrun,1996)。很显然,家族企业的管家会竭尽全力来建立和维护企业的声誉,这部分可以通过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特定事实数据来实现。③更强调市场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保持企业延续性的最后一个因素是建立市场份额,即现有市场的深入或新市场的开发,以巩固企业现有地位或提升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Chadeau,1993)。这方面的努力包括不同营销方式、促销手段的在现有市场或新市场的运用。

2. 员工亲和性(Community):保持对员工亲和性的管家行为。它是指通过激励、培训以及传递指导性的价值观给员工,以培育工作场所的态度。管理者对企业及其延续性的特别关注往往导致对企业员工的管家行为(Arregle et al., 2007),这主要有:①员工培训。包括技术的、服务的、管理的各个领域。一个家族往往希望其所有员工不但能做好本职工作,还期望能为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献计献策, Reid 和Harris(2002)发现,家族企业更关注其员工,并相当重视其培训:家族企业也希望培训他们的员工-未来的管理者-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②工作轮换并赋予责任。这不但有助于开发员工的技能,也能让员工对企业有更多的投入,减少成本及克服官僚作风(Bureaucracy)。③包容性文化。保持对员工亲和性的第三个特征是创建一个包容性的文化(Arregle et al., 2007)。工作场所呈现出高度凝聚的氛围,员工各尽其才,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工作。不但欢迎女性成为管理者,而且鼓励员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家里工作(Ward, 2004)。

3. 顾客持久性(Connection):保持顾客关系的管家行为。它旨在加强与顾客的关系来保持企业的生存与繁荣。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因其注重企业发展的延续性,往往需要创造顾客忠诚,即从与顾客单纯的交易往来到更广泛的、持久的关系(James,2006)。部分企业倾向与顾客快速实现一次性(one-shot)的买卖,而另外一些企业认为,需要与顾客、供应商建立持久的关系,以形成有价值的网络(Gomez-Mejia et al.,2001)。这些关系拓展了客户关系的范围,加深了对客户的理解,有助于建立顾客忠诚。

有多种具体方式可以用来拓展与顾客的关系。①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个人方式,如高层管理者之间的网络化联系(James,2006)。如管理者间的个人的、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能加强联系,增加共同理解并培育忠诚。②发展各种营销手段也特别重要,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顾客。③密切的顾客关系也依赖于对顾客的深入了解。通过为特定的顾客群服务也能深化顾客关系(Miller,2003)。

Miller等(2008)提出的家族企业管家行为的三个维度也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Sciascia等(2010) 采用Miller等(2008b)提出的管家理论构架来分析美国家族企业(保守型的与积极进取型的家族企业,对保守型家族企业,该文从停滞不前(Stagnation)的角度分析所有权与国际化创业(1 035个家族企业为样本),结果发现家族所有权与国际化创业间是一种倒U(Inverted U-shaped)关系,即家族所有权处于中等水平时,家族企业的国际化创业水平最高。

三、 研究结论与展望

作为近年来组织研究中最重要的构念之一,管家理论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是由于这种(下转第114页)构思所提供的视角,即管家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管理者相信通过为组织努力工作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个人利益达到最大化。这种视角考虑到企业及其关键成员的社会嵌入性,虽管理者的人性本质难于推断,但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考虑,使得管家理论更符合现代企业的经营。当然,管家理论和理论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自有其应用的边界。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补充并完善管家理论的应用及其边界条件。

同时,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管理者可能扮演管家的角色,也可能发挥者的作用,这取决于不同的情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管理者的人生阶段等因素;而且,管理者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的行为或管家行为,而是居于纯粹的行为到纯粹的管家行为的两个极端之间,所有者与管理者并不是简单的关系或管家关系,更多表现为不对称利他主义引起的问题。因此,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可以培育双方的信任,并降低由道德风险引起的问题从而减少监督成本。未来研究需要探究管理理论和理论的整合、协调问题,以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建林,家族企业管理者角色选择的理论分析――理论与管家理论的争论与整合,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4),47-51

2. 李玉萍,委托理论与乘务员理论比较研究,财会通讯,2009,(1):137-139

3. 张志波,现代管家理论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8,(11):155-158

4. Anderson, R. & Reeb, D. Founding famil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S&P 500. Journal of Finance,2003:1308-1328

5. Corbetta, G. & Salvato, C. Self-serving or self-actualizing? Models of man and agency cos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family firms: A commentary on Comparing the agency costs of family and non family firms: Conceptual issues and exploratory evidenc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4,28(4):355-362

6. Eddleston, K.A., Kellermanns, F.W., & Sar- athy, R. Resource configurations in family firms: Linking resource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to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5(1):26-50.

7. Le Breton-Miller, I. & Miller, D. When and why do family businesses outperform? Governance, long-term orientations, and sustainable capability.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2006,30(6):731-746.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战略 战略管理 理论观点 发展趋势

战略原是***事术语。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os”,其含义是“将***”,意义是指挥***队的艺术和科学。在我国,战略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因此,战略的本义是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企业战略将战略的思想和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的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企业战略的思想是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至今为止,企业战略管理仍然是管理学整体理论中一门比较新的学科。

早期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约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1938年,切斯特•巴纳德首次将战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论,认为在需要做出决策的任何情况下,企业都必须考虑战略因素,并提出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竞争战略分析的基础。战略明确用于企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62年,美国管理学家阿尔福来德•D•钱德勒出版《战略与结构》一书,他将战略定义为“确定企业的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此目标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在该书中钱德勒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并随企业战略的变化而改变,从而确立了“环境—战略—结构”这一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理论分析方法。

1965年美国学者安索夫发表了《公司战略》一书,把企业战略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的计划过程,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从此,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被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并逐步普及。安索夫的研究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标志着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明茨博格等人在其所著的《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沿着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将战略管理理论归结为十大流派,它们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这十大流派分别从各个角度或层次反映了战略形成的客观规律,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近期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场社会经济变革和企业变革的大潮中,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咨询界的各种管理思想纷纷出现,战略管理理论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观点主要有战略资源学派和核心能力学派。1995 年以来,科利斯与蒙哥马利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凭借资源展开竞争:90年代的公司战略》和《创造公司优势》等多篇论文,后又出版了《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

战略资源学派强调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认为企业不可模仿、难以复制、非完全转移的独特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独特资源以及在特定环境中配置资源方式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异质性的且有价值的资源,那么这个企业在资源占有上就具备了一种类似于“垄断”的市场地位,由此而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取长期的超额利润。按照科斯利和蒙哥马利的观点,企业资源包括三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能力。他们认为资源价值的评估要将其置于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并通过与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比较,从而定位其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资源价值评估的三项标准: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是核心能力学派的代表作。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把企业各项的业务紧密融合成为协调一致的整体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1992年斯多克、伊万斯和舒尔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基于能力的竞争—公司战略的新规则》,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斯多克、伊万斯等人的研究对核心能力论的发展进行了有力补充。核心能力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技能和集体学习以及对组织的管理技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学派主张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其主要观点有:在对企业竞争本质的认识上,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产品或市场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他人难以模仿的能力;在识别和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上,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在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策主张上,能力学派强调通过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能力结构并制定竞争战略,通过实施战略建立并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借此赢得竞争优势并获得突出业绩。

其它重要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集群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集群的概念后,在1998年又发表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在该文中波特肯定了企业集群对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使企业享受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而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动的敏捷性。基于诚信基础上的企业集群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可以使经验、知识、技能在企业之间很快地传播,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培育。集群将是产业组织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体现为集群之间的竞争。

(二)合作竞争战略

美国学者詹姆斯•莫尔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战略形态—企业生态系统观,将生态学的原理用于商业研究,提倡企业应该和谐共生于一个丰富而利益相关的动态系统中。这一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而力求“共同进化”。1996年纳尔巴夫和布兰登伯格在合著出版的《合作竞争》中提出了企业合作竞争的新思想。他们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有竞争,也应该有合作,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这种思想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是对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新思维。

(三)边缘竞争战略

1998年布朗与艾森哈特合著的《边缘竞争》一书针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其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该不断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把如何制定战略目标和如何实现战略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这种战略充分显示出企业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边缘竞争理论认为战略是公司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形式,与组织结构调整相适应采取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是一种必然结果。

(四)价值创新战略

2005年由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血腥的已知市场空间),开创“蓝海”(新的未知市场空间)。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远景框架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蓝海战略的颠覆性思想反映了在当今商业现实和竞争态势下,全球企业界对寻求新的手段以实现获利性增长的强烈渴望,为企业指出了一条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当前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理论研究的内容趋于融合各学派的观点。战略管理的本质就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从总体上加强长远的综合管理。外在的研究形势和内在的学科特征相结合,促使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要进一步打破各个理论学派从某个角度或方面分析问题的局限,逐步融合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理论研究的范围趋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之中,在更大的范围里体现了战略管理工作和战略管理学科的综合性。不同学科的相关理念和思想相互作用,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完善。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思考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管理概论的认识,综合来讲管理是指一定的人和组织通过一系列职能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处理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根据管理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管理几乎与人类同时产生,其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有效整合资源和优化配置资源的手段和途径,不论是对于行***机关还是工商企业及各个组织来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影响组织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指在企业组织范围内对企业内的所有资源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过程,其最终目标在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程度剧增、经营风险也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市场对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扎扎实实从管理上下功夫,致力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是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科学高效的管理成为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若缺乏有效的管理,显然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得竞争优势,无法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作一个梳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具体来讲,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管理的制度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何种方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制度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企业面临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都越来越凸显了制度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来讲,制度化管理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即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规定,明确企业管理中的权、责、利,并使之成为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思考,既能有效改变当前企业管理随意性大的现状,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2]。另一方面,制度化管理不论是稳定性还是公正性方面,相较于亲情化管理、友情化管理、温情化管理、随机化管理等模式都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利于企业效率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决策失误。另外制度健全规范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在吸引人才上更具优势。由此可见,管理的制度化虽是老生常谈,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简单地认为实现管理的制度化会明显降低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应对能力及企业的创新精神。其实不然,管理的制度化使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得以规范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快速反应机制,使得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映并迅速调整策略,大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要建立健全从企业章程、议事规则到员工行为规范涵盖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同时要保障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为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化打下基础。其次,创新永无止境,根据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实际运作要求作好制度上的创新工作,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安排。但不管如何,制度一旦确定,不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真正建立起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二.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要发展,必然要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支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企业管理信息化作为我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化任务的建设。虽然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初步的广泛应用,但就实践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远远低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发展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总的来讲,一是,企业要真正认识到在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不仅仅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更是对企业管理摘要突出企业自身需求的特点,寻找适应企业需求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信息化中的各类资源,提高技术应用水平等等。

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凸显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论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比较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和作用已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对应,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也更加凸显了其必要性。鉴于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积极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以人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求实现人力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一是重视管理的民主化,提倡全员的积极参与,允许员工对于企业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对待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了员工的创造性、责任感和归属感[4];二是对员工保持充分的信任以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做好授权工作;三是注重培训和员工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员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共赢,积极倡导建立起学习型的组织,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但难以否认的是,“以人为本”四字虽简单,企业要真正做到却不是件易事。特别是目前存在着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误解,也使得我国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理论的真正贯彻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更要对以人为本理念有十分清晰而正确的理解,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管理的实践。“以人为本”理念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在管理过程中的落实和体现,只有真正地了解员工的需求、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思考,获得员工的认同,才能最大可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另外,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排斥管理的科学化与制度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建立在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体现和贯穿于科学化和制度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

四.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加剧。人才的正常和有序流动有利于各行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讲,频繁的人员流动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企业管理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个性化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针、价值观点及社会责任等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宝贵的和潜在的无形资产,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另一重要内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既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又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说明、感染及约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及忠诚度,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当前,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单方面的,是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需求,撇开员工谈企业文化建设或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二是,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关注企业发展中重大、特别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气质和精神价值,并通过集体性的系统讨论与思考及时进行梳理、总结与提炼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形成并确定企业共同的价值理念[5]。三是,加强文化落地执行管理,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刊物、网络、比赛、文艺活动等各种形式将企业文化寓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避免脱离实际、空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金融危机下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反思[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1,22-23.

2.刘建国.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8-9.

3.肖守利.新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13-14.

4.任华萍.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6,34-35.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篇10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现代企业加强内部的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所谓的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要顺应社会转型的变革和发展,积极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创新并没有一定之规,它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但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目前,学界对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种类比较多,具体来说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有几个基本假设:

1.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联系并且能够实现相互作用,产生良好的效果。现代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它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也能够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企业只有实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相互融合才能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企业在企业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等多方面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借助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来帮助企业实现其管理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2. 人是社会的主体,它创造并决定社会的发展,因此当社会上出现一种新的关于“人性”的假设或者推论时,凡是对人的发展有利的,就必然会推动整个社会主动地接受这个假设。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它相信“创新”是一种具有能推动企业管理获得发展的具有“人性”的假设,那么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认可并接受这种关于“创新人”假设,并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主动推动创新。但是,要想企业管理创新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使创新获得理想的成效。对于企业管理创新来说,社会关系的发展和转变以及企业实际管理成效是推动其管理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企业管理者与“创新人”假设关系的调节器。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

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对国际国内市场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通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也是在积极适应社会转型对企业管理创新提出来的新要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研究放线。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目标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等。具体来说,目前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1. 所谓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通过对过去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经验总结而得来的,它是一种概念性的理论模型,主要是以传统的企业管理的经验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人生经验等为基础的一种被提炼出来的理论,它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理性人假设、企业管理理论以及社会规则等,这些都是传统企业管理过程中所用到过的行为理论以及其发展和延续的经验。

2. 虽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主要是以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以及人性理论等理论经验为基础,但是,它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性的管理创新模型,而是将理论经验与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具有实践性的创新概念模型。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具有能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进行推广使用的。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一种将传统理性与现代创新特点结合起来的新型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方向。当然,一切未经受实践检验的道理都是待定”的,因此,让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接受社会转型发展下的企业管理实践的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3. 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来对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探究,也是推动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企业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与其具体的管理创新活动能够实现相互配合使用并创造良好的效果,那就证明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理念、目标等是相符合的。同时也就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来构建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企业现场管理论文10篇

学习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古诗词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论文选题。一、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问题1教师认识上有偏差。对课内诗词,教师不重视,很少评析,更别说引导学生鉴赏了;而学生也是为应付考试,

学习

管理职能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职能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职能论文,管理五大职能论文总结。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的冲击传统公共行***实质上就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官僚制”***府的职能,它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公

学习

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教学研究论文,语文教学研究方面论文选题。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改革教学的先导。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之后来“”十年的***,语文学科的性质被抹煞,致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

学习

三年级科学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1)

在分管年级组管理中,本人充分依靠全体教师,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狠抓年级组建设,组内班风、学风积极规范、健康向上。近3年,有6个班级荣获*市、江阴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位教师获江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组内被评为

学习

保洁管理方案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保洁管理方案,内容包括保洁管理方案该怎么写,绿化保洁管理方案。以***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学习

专业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专业论文题目,如何写管理专业论文范文。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

学习

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8)

英语四级考试已成为当今普遍、权威的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统一考试,受到学生、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广泛重视。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占据最大比重分值,做好阅读理解对通过考试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存在的困难调查发现

学习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篇,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大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脑、投影仪以及电子屏设备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多媒体已经深入到小学语文的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必

学习

办公室文员述职报告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文员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办公室文员述职报告5分钟演讲,办公室职员述职报告5篇可选。一、坚持进取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做到“实干”与“干实”的统一。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的综合协调部门,在其工作过程中,坚持以民为本,是我们需

学习

内部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团队内部管理论文,内部管理问题毕业论文。关键词:服务营销;内部营销;内部营销系统1.引言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服务产业和服务理念的新高潮,作为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部营销受到更多的重

学习

企业经营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经营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企业经营管理论文2500字。(二)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会计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用重点和会计工作人员、管理者相关。其一,市场经济要求现代企业家在掌握经

学习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论文范文,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案例。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

学习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有效教学论文,小学古诗教学论文范文。但是,小学生初接触诗词,理解有些难度,我们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增强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下面本人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点体会

学习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安全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论文,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2.管理不当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本质原因是管理失误。安全隐患的产生是事物的不安全与企业管理的失误共同造成的,除客观的不安全

学习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古诗词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论文选题。一、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问题1教师认识上有偏差。对课内诗词,教师不重视,很少评析,更别说引导学生鉴赏了;而学生也是为应付考试,

学习

管理职能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职能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职能论文,管理五大职能论文总结。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的冲击传统公共行***实质上就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官僚制”***府的职能,它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公

学习

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教学研究论文,语文教学研究方面论文选题。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改革教学的先导。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之后来“”十年的***,语文学科的性质被抹煞,致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

学习

三年级科学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1)

在分管年级组管理中,本人充分依靠全体教师,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狠抓年级组建设,组内班风、学风积极规范、健康向上。近3年,有6个班级荣获*市、江阴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位教师获江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组内被评为

学习

保洁管理方案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保洁管理方案,内容包括保洁管理方案该怎么写,绿化保洁管理方案。以***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学习

专业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专业论文题目,如何写管理专业论文范文。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

学习

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8)

英语四级考试已成为当今普遍、权威的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统一考试,受到学生、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广泛重视。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占据最大比重分值,做好阅读理解对通过考试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存在的困难调查发现

学习

服务论文10篇

阅读(51)

中学生***治论文提供论文服务时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