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法篇1
在这两年的教学过程中,从老师的感觉来看,学案的运用确实收到了不小的效益,拿着学案去上课,不会漏掉需要强调的知识点,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学确实省了不少时间,也大大的提高了对问题理解的准确度,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了,考试成绩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作为老师的我也感受觉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大约一年前吧,有一天去上课,因为学校停电,编好的学案没有印出来,当我把自学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时,不少学生居然有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从这种目光中,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自以为付出了很多心血辛辛苦苦编写出的学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当老师的勤奋换来的是大多数学生的惰性的时候,我们的勤奋又能收获多大的价值?
事有凑巧,有一天看博文,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由袁守诚与渔夫的故事想到的
《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长安城中,有一位渔夫名叫张稍,他每日送与卖卦先生袁守诚一尾金色鲤,袁守诚就与他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这一天他又请袁守诚为他卜卦,袁守诚便教他“在泾河弯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钩”,这样便会满载而归。
由这个故事,想到了我们的教学。现在不少学校实行学案教学,把教学内容设置在学案上,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把一些题目设置成了填空题的形式,这样学生做起来是简单了,效率是高了,但这样做却带来了许多弊端,学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知道学案是起导学作用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而我们把学案内容设成填空的形式后,就像袁守诚只让张稍知道在“东边下网,西岸抛钩”,张稍虽然每天都求教于袁守诚先生,但他始终没有弄明白“东边下网,西岸抛钩”的原因,也始终不会主动地“东边下网,西岸抛钩”,张稍始终没有学会判断哪里有鱼,也不知道“依方位,百下百着”的原因,不会定“方位”,一辈子只能依赖袁守诚。我们的有些学案就象是袁守诚,只告诉了学生“是什么”,而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的学案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作用不大。
看到这里,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此文作者所说,我们利用学案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不要学案。所以我们设计学案时,要从导学的角度出发,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填空”。归根结底,学案只能起“代步车”的作用,起到辅助学生“走路”的作用,通过这种辅助,最终教会学生“走路”,当学生会“走路”时,“代步车”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我们编写学案时,应该本着这样一个原则:不仅让学生“学会”,更应该让学生“会学”。
这篇博文的作者就是我们的教科院历史学科教研员王宗彬老师。
受此触动,我们开始反思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不断的探讨、改进,同时借鉴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倡导的“范例教学”。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范例导学,自主提升”的教学法。下面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方法。
一、理论解读
(一)实施这种教学法的目的
目前我们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以若干学习主题的形式来呈现的。每一个历史主题中都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许多相似或不同之处,如能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类学习,会大大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范例导学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精选典型范例,让学生学会***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然后用学会的方法去解决同类知识,既避免了让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也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达到自主提升的目的,极大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所以采用范例导学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从另一角度讲,也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急剧膨胀与人的有限的学习时间、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范例导学、自主提升的含义
“范例”意思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要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导学”,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同时在这过程中,通过促使学生***学习,改变过去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并能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达到自我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
范例是针对教学内容来确定的。可以称为“范例”的内容有以下三个特点。
1.基本性
基本性是就学科内容而言,强调要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历史人物,基本历史事件,基本历史现象等,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多而杂,力求去芜存精。
2.基础性
基础性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来说的,应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强调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包括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让学生高不可攀,也反对过分容易,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3.范例性
范例性是就教育者传授的角度来说,教给学生经过精选的基本性的基础性的知识,务必是能起到示范作用的;是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可以看到全室;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可以看到全貌;是一斑,从这一斑可以窥见全豹。通过范例性,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习迁移,有助于实际应用。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宠杂臃肿,反对面面俱到,力求做到典型性、代表性、开导性。
(三)范例导学在教学要求上的四个统一
1.教学与教育统一
也就是坚持教学的教育性。教学一方面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教育、***治教育、道德教育,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揭示了教学的规律性。
2.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的学习相统一
教学是按一个个课题进行的,这种教学,一方面要求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另一方面又要有系统性,保证让学生掌握学科整体的系统。教学既要反对不联系学生的实际问题,又要反对不掌握学科的严密系统,只获得一些片断的、零碎的、孤立的知识。
3.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一致
“范例导学、自主提升”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要求既要以知识技能武装学生,又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传授知识与教给学习方法、科学方法、思想方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4.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与学习的客体──教材相统一
“范例教学”认为教学主体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学客体是教材。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教材。怎样才能做到这种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要求教师既要了解教材,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熟悉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叫做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样,教师才教得活,学生才学得活,才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不了解,不熟悉,不掌握教材,固然不能顺利地进行教学,就是了解、熟悉和掌握了教材,但不了解、不熟悉学生,也不能成功地进行教学。
(四)“范例导学、自主提升”教学法的步骤
1.精选范例,让学生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确定范例
(2)自主学习
(3)互助合作
(4)交流提升
(5)总结方法
2.运用范例,迁移学习。在第一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断,认识与“范例”同类事物的特征,并迁移运用,探讨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实现自主提升。
(1)迁移应用
(2)进一步总结规律
(3)自主提升
3.掌握规律,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把客观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1)自我梳理,使知识条理化
(2)情感体验,使知识生活化
二、案例说明
下面我先以《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课为例,说明“范例导学、自主提升”教学法。
第一阶段:精选范例,让学生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确定范例
范例导学法的关键步骤是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的范例。教给学生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确定的范例可以是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一个事件,主要根据主题内容来进行选择。
在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借助教科书,重点选取中国的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典型事迹来进行重点分析,可以说詹天佑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代科学家的典型代表,虽然中国近代科技队伍是幼弱的,然而却集中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的一批精英,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忘我的科学献身精神,他们用杰出成就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有能力追赶上世界科技的新潮流。这些成就对于当时还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民无疑是种鼓舞,它增强了民族的自信与自豪。同时,由于近代清***府的腐败,没有将科技的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事业,科技发展多靠科学家个人的奋斗。所以,这些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他们的高风亮节,在人格上也堪称典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就可以选取这个典型事例。
2.自主学习
以选取的范例为核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提出的问题既要有启发性,又要有新意,难易要适当,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其它资料可以自学完成。
在本课中,我们可以以纸质学案(也可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目内容的导学问题,进行范例导学。(要求:尽量在5分钟时间内完成,并标注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发现的新问题)
学习新知:
①20世纪初,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②京张铁路的建成有何历史意义?
③你认为詹天佑有哪些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
3.互助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要求:尽量在3分钟时间内完成,讨论解决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并相互检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参与其中,及时听取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交流提升
以学生相互质疑释疑为主,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包办代替。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参入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师只对学生交流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矫正,对学生自学、交流以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点拨,而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不再重复。
这几个问题,学生对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基础知识很容易记住,但对“你认为詹天佑身上有哪些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这一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詹天佑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除了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材料外,我们还可以为学生补充“詹天佑使用过的测绘仪器”***片,动态展示 “人字形路轨”等感性材料,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认为詹天佑身上最值得学习的精神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永不服输、吃苦耐劳的精神;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等。这样做,避免了生硬的灌输,结论是由学生自己得出的,学生自己教育了自己。
5.总结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科技思想类历史人物的方法: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主要成就及影响、主要的优秀品质等。
第二阶段:范例的迁移运用,探讨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实现自主提升
1.迁移应用
引导学生根据范例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来获取新的知识,并探讨这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本课中,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目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等目内容,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组织者。
(1)教师启发诱思
让你来学习“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一目内容,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侯德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向侯德榜学习等问题,也有的学生会提出“纯碱的发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意义?”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共同解决。
2.进一步总结规律
在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规律:“你认为学习科技思想类人物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通过回顾和总结得出:时间,成就,意义,精神等几个方面。有了明确的学习方法,以后再学习有关科学家的典型事迹,学生就可以以***的姿态自己“照方抓药”,主动学习。
3.自主提升
规律掌握之后,在学习后两个历史人物即魏源和严复,老师不再提要求,而是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詹天佑、侯德榜的方法,自主学习完成。老师直接组织检测。
(1)自主互助达标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学会相关基础知识。
(2)问题展示,共享成果
每一小组至少在黑板上展示一个本组同学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并负责解答其它小组成员提出的相关问题。
这一阶段的学习往往是整个课堂中最有价值的一段学习,教学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成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有了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也就有了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实现了自我提升。
(3)自主学习之后,教师直接提问检测
第三阶段:掌握规律,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把客观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1.自我梳理,使知识条理化
让学生用***表、主体知识框架或其它自己喜欢的形式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进行知识的自我提升。(举例说明:幻灯片:知识体系的形式,表格的 形式。)
2.情感体验,使知识生活化
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不在于讲多少东西,历史是永远也讲不完的,而在于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历史课堂这个特定的空间中生成一些历史的思维、历史的情感和历史的兴趣。所以,依托所学知识,让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从中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本主题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近代清***府腐败,没有将科技的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事业,但是这一时期中国仍然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得出“个人因素”:是因为科学家报效祖国、献身科学、崇尚实际、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等。然后我们继续引发学生思考:除了我们找出的这些原因之外,还有没能其他原因?当时有一半的学生能够说出:“他们都是向西方学习的,都接触了西方文化。”这个回答是正确的,在肯定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他们都向西方学习呢?”有一部分同学想到了,原因是当时先进的文化在西方。”(可引导联系前边所学“近代化起步”的有关内容,列举近代中国不同阶层,探索救亡***存的过程中积极学习西方的例子)明确:“向西方学习的实质是向先进学习”。教师即时引导: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使学生树立科学无国界的世界观。由此也得出其中的“社会环境”因素有:洋务运动以来,引进西方科技,出现了一股“科技救国”的思潮。教师可总结:近代中国的这些科技成就,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科技兴国是国家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从而使学生懂得:青年学生理应肩负起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方***的训练和价值观的培养。
3.当堂检测达标、反馈矫正(举例:邓稼先)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案中的预设检测题,教师明确做题要求(不能看书,不能讨论,不会的做出标记)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同桌互评后老师将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馈矫正,真正实现基础知识的堂堂清。
选择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材料题则可以创设新的情境,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真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提升。例如:对近代这位科学家献身科学、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再只拿他们说事,会感觉有点重复,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可以借助新的情境,让学生来解决新的问题。如:可以选择这样一段材料来设置问题: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1948年10月赴美攻读核物理。在导师指导下,他刻苦攻读,只用了一年零十一个月的时间就修满了学分,获得了博士学位。新中国的成立,给邓稼先以极大的鼓舞。1950年8月,二十六岁的邓稼先在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后第九天,婉言谢绝了师友的挽留,与100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踏上了归国之路。
国家的命运,直接决定了邓稼先的命运,20世纪50年代中国处于西方敌对势力的钳形包围之中,美国的原子弹甚至已运到了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上。中国***和中国***府毅然作出了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1958年,国家成立了专门领导核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一天,钱三强找到邓稼长,问他:“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从事核物理研究的邓稼先一听就明白了,所谓“放一个大炮仗”,就是搞原子弹。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艰苦危险,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回家后,他对妻子说:“今后我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这些全靠你了。”又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
搞原子弹研制工作必须隐姓埋名,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和朋友随便交往,不能说出自己在什么地方工作,干什么工作,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是绝对秘密的工作。工作开始后,许多难题摆在面前,没有任何外来帮助,一切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邓稼先长期担任核实验的领导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总是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为我们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样的艰苦环境,同样的艰苦创业,同样的无私奉献……这样的设置在强化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实施“范例导学、自主提升”教学法的体会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范例导学、自主提升”教学方法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它较好的解决了“讲”和“不讲”问题。“讲”什么?讲范例,通过范例让学生学会方法;“不讲”什么?学生依据这种方法能够学会的问题不用讲,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探究。
(2)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和兴趣,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扭转了“背”历史的陋习。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学习能力,其功效与“背”历史相比,效果要好很多
(3)它非常适合于我们现在的主题式学习,每一个学习主题都可以选取典型范例,都可以进行范例性的迁移运用,探讨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都可以寻找规律,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而且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当然,我们搞教学研究,形式并不重要,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我们进行教学创新的“原点”,只有围绕这一“原点”,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向规律靠拢。
作者简介:陈付香,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历史教师,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成绩突出,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主编过《中华题王》《基础训练》《学习与发展》等多种教学资料,在《山东教育科研》《历史教学问题》《现代教育报》《教育教学金点子》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先后获得过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市优秀教师、高密市学科带头人、“巾帼十佳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范例教学法篇2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ESP教学理论的发展,“范例教学法”已逐渐步入商务英语谈判教学课堂。这种教学理论改变了
关键词:范例教学 商务谈判真实性启发式互动式
一、“范例教学法” 的主要特点
1、 范例教学法(case method)
“范例教学法” 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明确地强调过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希腊哲学家柏拉***在此基础上将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并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这些例子就是范例的雏形。到本世纪初,联邦德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克拉夫基提出“范畴教育”理论,成为“范例教学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特别清楚的(言简意赅的)例子”是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可见,范例应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完成一定的任务专门精选出来的典型事例。克拉夫基将“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概括为:(1)“所有范例方法的概念,都是以下列目标为前提的:即学校和校外机构应帮助学习者获得***能力、批判能力和认识能力以及自我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不再被视为现有的知识和固定技巧的传递,而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辅助。”(2)“是组织教养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性的学习。”(当代国外教学理论 巨瑛梅等 2004:P 120)
2、“范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范例教学法”强调: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范例学习不应是复制性地接受知识和技巧,而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启发引导辅助下,借助精选出来的“范例”来主动地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从而能理解、解决相同或类似的现象和问题,并能继续进行学习和探讨。克拉夫基认为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学员的兴趣、思想方法和学员同实际情况与问题打交道的方式来教学。范例学习的核心必须是学习者的积极和主动的学习,范例的教是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的帮助。(当代国外教学理论 巨瑛梅等 2004:P 124)同时“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谈判知识,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积极思考、自觉参与、了解相关的商务谈判技巧,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范例教学法”在谈判教学中的应用
1、商务英语谈判教学
商务英语谈判教学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分支学科之一,具有ESP的一般特点:课程设置是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要;学习重点在于与该专业相适应的语言(语法、词汇、语域)、技巧、语篇以及体裁;它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同时也有其特殊的内容,涉及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知识。商务英语谈判几乎涵盖了整个商务英语流程,从出口价格、货物质量、运输条款、出口包装、商品检验、保险到国际结算、技术转让、国际投资、市场营销、索赔、仲裁等国际经贸领域中的谈判。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渐掌握。受训的学员须具备很强的语言功底(即四个基本技能+翻译能力),丰富的经贸知识,娴熟的商务谈判技巧与经验。因此,作为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语言点、语法知识,而且要采取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员的各种实际的谈判能力,使之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2、“范例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学校和教师应帮助学员获得“***能力、批判能力和认识能力;组织学员进行有教养性学习,促进学员***性思考、工作”。这种教学理论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语言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来掌握语言形式,并通过实际案例将实际谈判中所遭遇的问题呈现出来;通过设计适当的范例问题,使学员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单一的问题情境,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历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要精选教材,使教材变为本质的、典型的、原则性和结构化的知识和规律,在教学中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是再现和传授知识、技巧,而是启发、引导、辅助学员主动积极地通过思考进行学习;教与学的目的不再是获取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获得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识批判、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
3、范例教学法在谈判教学中呈现的特点
教学更具真实性。正如克拉夫基提出范例要用 “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商务谈判课上的范例应选择已发生过的谈判案例或记录,在教学中使用大量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学生在思考、剖析这些案例的同时,也从中锻炼自己在真实实践情景中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和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它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老师在讲课中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
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使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谈判课上实行“范例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商务谈判案例,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经验丰富的“引导者”角色。教师为学生创造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各种巧妙提问,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展开讨论,通过教师的循序引导和集体的力量,探讨谈判各个环节的要点,产生出新的谈判思维和视野,使学习者在获得商务语言知识的同时,得到充分的实际操练和技能的训练。
4、范例教学法在谈判教学中的实例
将范例教学法运用在商务英语谈判课上其做法是:将案例教学法穿插在商务谈判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每堂课留有一定量的时间,指导学生以典型的案例或成功的谈判实况为范本,组织一些切实可行、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教师也可组织辩论或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商贸背景材料,通过扮演多种不同角色来进行模拟训练,开展多样的小组、对子活动,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使课堂教学与实际谈判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更逼真、更有趣、更实际的谈判空间, 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商务谈判的学习中去;将谈判录音实况、VCD谈判光碟等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教科书上有关各谈判过程的基本句型、词组、谈判对话后,耳听目睹商人是如何运用恰当的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在看录像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谈判中的各种礼节礼仪;谈判者在不同谈判阶段的语气态度;不同国家谈判者的不同谈判方式;谈判中的形体语言等等。
例如:在传授谈判技巧的同时,教师通过选取《成功英语谈判》VCD光碟中的中美谈判实况,指导学员观看、分析、讨论案例,比较中美的不同谈判之处:从中得出:中国人把立场放在第一位,经济利益放在第二位。而美国人注重利益,乐意以积极的态度来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追求物质上的实际利益,他们把获取的任何一点利润都看得很重, 他们不会牺牲眼前的局部利益去换取长远的利益,他们对于谈判结果的物质利益是极为关心的,总把实际物质利益上的成功作为获胜的标志。这样,在未来的谈判中,学员会抓住美国人的谈判特点,引其进入我方谈判的优势,同时我方也应一改我方谈判在时间、效率、决策上的拖延,更好地促成两国的贸易。通过“范例教学法”及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学员会轻松、牢固地掌握了课本上的谈判流程,方式和谈判策略,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未来的谈判工作中去,从而达到一种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让专业技能训练更具实战性的教学方法。
以“范例教学法”进行商务英语谈判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益处,应是当前商务英语谈判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提高商务英语谈判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也是商务英语谈判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学法同时解决了由于谈判的严肃性及保密性使我们的学员在毕业前很少有机会参加真实场景的谈判的实际问题。
三、结论
“范例教学法”是获取新知识的最佳办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掌握最实用的商务知识和谈判的技能。通过“范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提高其思维、表达和辩述技能,而且它拉近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顺利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范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分析案例是一种准实践,最大限度地缩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深入分析和模拟实践能为他们将来在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英.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8-99.
[2]曹菱.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65-166.
[3]但武刚.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探微[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5.
[4]李雅玲.课堂案例教学与基于网络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65.
[5]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2004,(10):32-33.
[6]何威.哈佛商学院与案例教学法[J].管理案例教学研究.1999, (1):56-58.
[7]巨瑛梅等.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6-237.
[8]金焕荣.商务英语及其教学探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18-20.
范例教学法篇3
摘要:从翻译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及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来考虑,范例教学法可以在翻译教学中进行创新性运用和实践。范例教学论者提出了三条原则:基本性、基础性与范例性。根据这三个原则,在翻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应采用以下具体方法:抓主放次,翻译教学中挑选重要的翻译观念,不要面面俱到;因材施教,挖掘各种类型学生的潜能;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洞察力以及表达力;精选实例,这是关键也是难点,只有所选材料是真正的范例,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范例教学 原则 翻译教学 应用
一、翻译教学应是范例教学
翻译教学应是范例教学,而不是系统教学。翻译课程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何按照面向社会、预测市场需求来组织教学成为翻译课教学设计的前提所在。既要使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基础,又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要达到这一箭双雕的目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这支“箭”。范例教学法古已有之,但在上世纪5 0 年代的西德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其基本思想就是,组织教养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性,将学生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换言之,让学生获得本质性的、结构性的、典型性的东西,以便使学生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实现学习的迁移136。范例教学法反对形式上的知识材料的系统性,主张以“彻底性”代替“肤浅的全面”,强调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通过对“特殊”的教学获得对“一般”的认识 128 范例教学理论, 是由德国数学和物理教学论学者根舍因创立的, 被喻为目前世界上三大教学理论体系之一。瓦根舍因认为,“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 通过“范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范例教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例子”来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地进行学习。
二、范例教学法的三个原则
范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如何选择“范例”,范例教学论者提出了三条原则: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基本性”原则要求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基础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和实际;“范例性”原则要求从已选定的学科内容中,再精选范例性的或典型性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根据这三个原则,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下具体方法:⑴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能动性。⑵因材施教。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 挖掘他们的潜能。⑶互动。师生的互相配合, 相辅相成, 才能保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⑷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教师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 以获得最佳效果。(5)激励教育。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 而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具体到翻译教学,在实施范例教学法过程中则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抓主放次,翻译教学中要挑选重要的翻译观念,不要面面俱到; 因材施教;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以及的表达力和创造力;精选实例,这是关键也是难点, 只有所选材料是真正的范例,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范例教学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1.基本性,就是要抓主放次。翻译教学中要挑选重要的翻译观念,而不是就某一问题一网打尽。比如:讲解汉英语言对比,非得从音位、词素、词、词组、句子、篇章逐一讲解,生怕漏了中间一节而破坏其所谓的系统性。实际上,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只会使教学内容平庸化。改变以句子为中心的翻译教学,传统的教学注重句子翻译技巧的讲解,如:增词、减词等。学生习惯于将句子作为基本的翻译单位,对语篇的分析不足,常常出现衔接、逻辑、用词不符合语域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渐增强语境意识,善于发现和利用语境线索去推断和猜测词义,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因此,非正式的语境导致人们使用非正式的语言,而正式的语境则要求人们使用正式的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案例教学中,可以引导到学生从语篇层次进行分析,注意语篇的语域、衔接和逻辑结构,解决传统教学中常见问题。
2.基础性,就是要因材施教。早在古代,我国教育大家孔子就有“因材施教”的创见;它涉及到教学的历时性,教学的社会性,还涉及到教学的实践性。范例教学基础性即因材施教的核心是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范例教学是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帮助的一种教学方法。教与学的过程必须从学生的心理活动,认识掌握知识的内部逻辑关系出发, 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从学习者角度看, 范例教学不是复制性地接受细节知识和技巧,而是依靠学习者选择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范例,主动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依靠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和能力,学习者可以理解和解决相同或类似结构的现象和问题,或者可以去探讨这些现象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学习者进一步探讨新问题的求知欲。因此, 从范例教学中获取的知识是具有“再生产性的知识”, 是“活动的知识”, 而得到的能力是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能力”。
现在的课堂基本上是属于“填鸭式”的。原因主要还是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强调,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和学习过程的错误假设之上。例如:认为学生必须掌握教师向他们传授的知识,并把它们融会贯通。146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可根据特定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翻译观念进行自由组合和取舍。上课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提出几个概念,然后大家借题发挥,自由讨论。它的优点是轻松自然,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一个想法可能触发另一个想法,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授课方式被称为“脑风暴法”具体操作可因人而异。在讨论式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在于努力创设开放的课堂情景,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这种氛围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乐趣,而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那是因为它美。”。就翻译课而言,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所谓的“标准”译文,待学生情绪高昂、畅所欲言时,最能产生思想的火花。
3.范例性,就是要精选实例。这是关键也是难点。只要所选材料是真正的范例,就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翻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确定译文。传统翻译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提供或者是教科书附上的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而这些所谓的参考译文并不能称为真正的范文。根据刘季春的统计,前一时期翻译教材主要进行汉外语言在词法和句法方面的对比,以及论述增、减、拆、并、转换等翻译技巧。后一时期的教材,除部分继续保持传统格调外,有两个特点,一是为适用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商贸类翻译教材增多了,一是受当代西方译学研究的影响,反映语言学翻译理论的教材增多了。从翻译教材分析,后一时期综合性/ 文学类翻译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分歧,比如:有的独尊于符号学理论;有的则包罗万象;所以,必须选择最切合实际需要的材料,给学生以最有价值的知识。
选好材料是上好课的前提。材料的选择必须传递某个翻译观念 或介绍某项领域技能;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材料本身必须有趣和富有启发性。材料的选择还取决于材料呈现的形式,材料呈现的形式最好又能体现学习翻译的基本方法。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就可以冲破课堂,得到延伸。平行文本(一般指同源译文)比读法就是学习翻译的最好方法之一,前辈知名翻译家中就有不少是以这种形式自学成才的。同源译文可选一篇好的,一篇差的,形成反差;同源译文也可以都是妙译,一展高手过招的风采,由此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或许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同源译文的比读,学生自己鉴别比教师告知更有成就感。下面是平行文本比读案例,案例分析讲解部分可与学生进行讨论。
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红楼梦》第95 回)
杨宪益译: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霍克斯译: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分析讲解:杨宪益将“天”直译为“Heaven”,保存了原作的道教概念;而霍克斯直接套用英语谚语,将“天”译成“God”,把原文中的道教概念转化成了西方的基督教概念。
四、结语
翻译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根据翻译教学应用的实证分析, 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诸多不足, 它体现了课堂与社会、理论与模拟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其优势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讨论, 查找资料, 找出原因, 从而促进学生的自觉学习。翻译教学特点是语言技能与各种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这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还应重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从翻译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及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来考虑, 案例教学法可以在翻译教学中进行创新性运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于连江、张作功:《以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外语界》,2001.6。
[2]刘季春:《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再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
[3]商继宗:《教学方法 ― 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嘉、周国佑:《范例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组织》,《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
[5]张小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译教学探讨》,《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3。
[6]Thompson,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Arnold, 1996: 9.
[7]殷燕:《翻译教学中文化语境意识的培养》,《琼州大学学报》,2006.1。
[8]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连淑能:《牛津剑桥之迷》,《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0 .1。
[10]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中国翻译》,2001.5。
[11]戴维德•W•埃维营:《揭开哈佛商学院的奥秘》,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5。
庄国卫: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