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爱情、事业、婚姻三个方面对《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这一形象的深刻、内在含义。并且透过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物形象分析来提示我们现代人所处的“围城”。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现代人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讽刺杰作,被称为“新儒林外史”。1961年美国汉学家夏志清教授在他的英文著作中《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还是最伟大的小说”[1]。本文着力于对小说主人公方鸿渐进行分析。老舍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2].研究、分析人物形象应该是小说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物特别是主人公集中地体现着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美学影响。有必要对方鸿渐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内容。
一、爱情上的围城
方鸿渐出生于江南乡绅家庭中,父亲是前清举人,在这样典型的封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他注定在性格上打上浓重的封建烙印但方鸿渐又是有留学背景的,于是这个中西碰撞中产生的“畸形儿”注定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方鸿渐读高中时就由家里做主与上海“点金银行”的周经理的女儿订婚,虽然订婚却从未谋面由于不甘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给父亲写了一封关于退婚的信。但是父亲的“丧心不孝,见异思迁”的责骂使方鸿渐好容易鼓起的勇气全无。也许是上天有意在眷顾他,未曾谋面的未婚妻因为伤寒病夭折了。方并未因此伤心反而如犯人大赦般高兴。这是方鸿渐的第一次没有结果的爱情。在回国的船上,与一位有未婚夫的鲍小姐纠缠在一起。并且发展很快,可是在轮船上岸时鲍小姐好像完全忘记方鸿渐这么一个人。方鸿渐除了愤恨地将发卡扔掉之外也对爱情也产生了怀疑。 与方同船回国的女博士苏小姐却对方有好感,那个年代的读书女子对爱情是持矜持态度苏敢爱不敢言,却又因为方的不明示陷入痛苦之中。与之相反的是方鸿渐却对苏没有异样的感觉同时又因为苏的误会而陷入痛苦中,直到唐晓芙的出现,这才是方真正爱情产生的时候,他以全部的精力和身心投入进去,方鸿渐的感情如决堤般一发不可收拾。方与唐在一起势必引起苏的不满,她刻意去破坏,通过散布方鸿渐的谣言使唐晓芙对方失去信心。方的爱情希望即将破灭,他一方面执意拒绝苏的感情一方面争取唐的回心转意。最终方鸿渐在苏的技俩下显得无能为力,他放弃了,他被困在两个女人围成的城堡里,挣扎着。一段包办的婚姻随着未婚妻的夭折而夭折,一段迅即的爱情因为鲍小姐的玩弄而灰飞烟灭,一段真正美好的爱情却因苏小姐的破坏而无奈结束。在爱情中,方鸿渐就是这样,一直想进去却始终停留在门外。作者极力地以消极的笔墨来渲染方的爱情,刻画了一个在爱情上软弱、轻浮、傲慢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当时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留学生既有个性追求但又有软弱的一面。
二、婚姻上的围城
方鸿渐与孙柔嘉从相识、恋爱到结婚,方鸿渐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的态度就是“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虽然与孙结婚可是方并不爱她,两人的婚姻是出于孙的心机以及摆脱三闾大学对两人的不容忍,遭人暗算、排挤、共同的命运使得不善于交际的方接受了孙,两人走到一起。
作品在多处提到“围城”的含义,法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爱情、婚姻或是某一种人生,就好像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另外一中说法是英国人的一句古话,含义是一个金漆的鸟笼,笼里的鸟想飞出来,笼外的鸟想住进去。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处处是围城,即便是你住进了围城里,寻求到庇护可最终却努力想摆脱这种束缚。困在婚姻的城堡里的方鸿渐、孙柔嘉都体验到了城里的不和谐、争吵、抱怨,最终他们急于想“飞”出去。人生就是这么悲凉、孤寂与无奈,冲进来的,逃出去的,都没有什么意义,这也是小说的深层含义。
三、事业上的围城
其实说是事业,方的学业也是如此。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的他换了四个大学,最后文凭也是靠造假才得到的。三十美金换来博士头衔。回国,先在岳父的点金银行做事,但由于自己爱情的挫折以及岳母的鄙视和赵辛媚的有意安排,方鸿渐接受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的邀请。但是尽管历尽艰辛到达三闾大学后,高松年却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只同意让方做副教授,课程安排也是一些无人肯教的伦理学,方鸿渐面对这些表现的相当的忍让和迟钝。面对这么一个无人肯教以至于学生也很轻视这门课,方常常陷入“一片无话可说的空白时间里”。可是就算自己安于校长的安排,学校里面勾心斗角的战争也将方卷入其中,在赵辛媚急匆匆离去后,在草草的订婚后,方鸿渐终于结束了他三闾大学的教书生活。这种结局是作为一种三闾大学勾心斗角的牺牲品而告终的。回到上海的方在老朋友赵辛媚的帮助下,到华美新闻社工作,可是好景不长,华美新闻社因刊登字词激烈的文章得罪了当局,王总编出于正义辞职,出于同情也许是出于自己的一份正义,方鸿渐也离开了报社,他的事业也告一段落。在事业上,方鸿渐处处碰壁,一无所成,这些除了有自己本身不学无术,涂有虚名的原因外也因为这个不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的黑暗污浊的环境,他永远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的归宿与价值,也许在一个健全的社会环境里他完全有可能成为有用之人。也许注定方鸿渐是他所生活年代的必然的牺牲品但这不是方个人能够避免的。正是通过对方的刻画悲剧的形象也深层的刻画了悲剧的含义超出了个人的范畴,是这个社会的悲剧。
《围城》展示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平凡普通的现实生活,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但就是对情节中人物的刻画却蕴含了深沉的生命意蕴:一种生命的孤寂与悲凉,痛苦与无奈。方鸿渐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代表,他对人生价值的追寻的曲折以及每次努力后的失败,也体现我们现代人的内心孤寂以及寻找出路的现实困境。今天看来,我们也许能在方鸿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围城固然容易困住我们,但是并不是没有出路,这就需要我们能去思考,去寻找,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友谊出版社,1979.
[2]老舍:《老舍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