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教论文篇1
发表教学类论文是体现一个学者对学术研究水平了解多少的重要依据,那么化学教学类论文怎么发表呢?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的,下面是整理的发表化学教学类论文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2.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
3.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4.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
5.讲究投稿策略
发表学教论文篇2
基础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教育工程。学术我国在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领域适度超前发展的同时.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部级期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f11.其霞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面对新世纪、新任务的挑战.基础教育决不能沿着传统的道路盲目发展,而应当用改革的眼光、改革的方法推动其良性运行、健康发展。对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育学术界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对他们深表敬意。目前指导我国今后12年教育工作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12J,该《规划纲要》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时间正好契合[31;而***同志曾强调要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闻。在此情况下,若能把基础教育放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中加以思考.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合理设计,则对我国基础教育功能、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乃至对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的深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基础教育概念辨析
f一)主要概念的歧异性及其所面临的矛盾
1.主要概念的歧异性。基础教育的主要概念以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为代表。凝聚了我国学者的长期认识和研究成果.具有开拓创建之功.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毋庸讳言.它同样也有可以推敲和商榷的地方.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歧异性。《教育大辞典》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和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
质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它经常与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151笔者认为,这里的概念含有两个方面的歧异性。一是范围上歧异性。
“一般指”、“有的包括”的表述不够确切。且均与我国的有关实际不相符合。我国的基础教育主管部门所管辖的范围.实际上不止小学阶段乃至初中
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包括普通高中教育(61。基础教育的实际学习阶段,也包括了普通高中阶段的3年(即高一、高二、高三或十年级、十一年级、十二年级)川。二是层次和类型的歧异性。教育既有层次之分.也有类型之别.而有关的概念必须在两者之间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基础教育究竟是一个层次概念.还是一个类型概念.二者必居
其一。而这里“基础教育”的概念中则既有层次的成分(中小学教育),也有类型的成分(普通教育)。这些歧异性使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现
实的矛盾。’
2.主要概念所面I临的现实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发展道路多向度化的迅猛推进.教育的类型结构日益丰富多样:而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终结性教育”的概念也逐渐边缘化。逐步失去社会认同感.从而使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面临诸多矛盾。
首先是人才类型多样化与基础教育单一性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的知识型人才之外,已经形成了包括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其他各类人才
的基本人才类型结构18];在教育实践中.培养这些人才的学校教育也渐具雏形。而在我国基础教育
的概念中。“基础”一词显然具有一定的比喻性。在其本体学科——建筑学中.“基础”就具有明是的
区别性。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如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农业建筑物、水工建筑物、道路与桥
梁建筑物,或木结构建筑物、砖石结构建筑物、砖混结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钢结构建
筑物、索膜结构建筑物等等)各自需要适应自己建筑特性的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基础(如***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或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等)。区别相当大。同样的道理。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全面需要.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也必然要有类型之别。这一点,在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都应当有所体现。如果把高等教育比喻作建筑物、把基础教育(初等、中等教育)比喻作基础,那么,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也必然需要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与之相适应.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培养出自己适宜的生源。只提供传统普通教育一种教育基础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不够发达、不够普及时代的产物.显然不能够满足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这一时代要求,必须加以补充和完善。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终结性教育与入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
矛盾。由于1985年以来教育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类型已经空前多样化了.除了
“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所形成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之外.还有因早期职业导向的
需要而形成的小学后乃至更早阶段的教育分流。而
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这些“非普通”类的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屁然不应成为终结性教育.从人的可持续
发展的角度来看,接受了这些教育的学生.也应该有一条适合自己的求学、深造之路。否则。“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在这里就会成为空谈。再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基础教育精英性之
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即除了培养传统的知识型人才之
外.还要培养知识型之外的其他各类人才。而传统基础教育所提供的生源则具有明显的精英性倾
向。即着力培养能够通过普通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选拔.成功地挤过普通高考“独木桥”的准“知识型”学生。而从教育的适应性角度而言.这些学生只适宜成为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并不适宜作为培养其他类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
上述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概念,科学地界定它的范畴。
(二)基础教育概念新探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不是一个类型概念。而是一个层次概念.它与高等教育相对而言.特指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由于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结构已经日益多样化。“公民基本素质”、“继续升学或就业培-iJII”所需的教育基础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基础教育的内容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了.还应包含其他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丰富内容。关于这一点,20
世纪90年代初期张友渔先生主编的《***法辞书》中早就有所表述.书中提出了在我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设置的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列为义务教育的一种学校形式”19J的权威观点。《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lO年发展规划》也提
出了“职业教育以初中后为重点,实行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的目标。这些观点和方略对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都具有深刻的
启示意义。吉林省几台市2005年形成的在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分流教育”、“职业预备教育”的初中教育改革模式.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界按照这一观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IOl。
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功能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应当具有完善的功能体系.能够为我国社会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中小学阶段的相应教育。这个功能体系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方面.
(一)中小学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功能
基础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功能是其传统的功能.也是其迄今为止基本的和主要的功能。这个功能由来已久.曾经发挥了伟大的历史
作用,并仍然在继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功能中,它具有原生性、基础性和
前提性。不仅普通教育需要这种功能.而且职业教育也需要这种功能。只是由于教育类型和层次
的不同,其容镀、内容、结构有所不问罢了。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这一功能是一种合理的、必然的存在,而且从总体上说,这一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如体育、艺术、武术、戏曲、杂技等类学校所实施的职业教育)来说。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过于弱
化、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不能保证的情况必须得到有力的改变,不能放任自流。所以。基础教育的这一功能有其光明的发展前景.这是毋庸置
疑、无可厚非的。
(二)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功能
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功能过去长期被人们
所忽视,至今人们一般仍然认为,基础教育中不应包括这一内容。但是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正在逐渐突破人们认识的局限.使人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如.人们在高中及其以下阶段所接受的职业教育。相对于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来说。明显地具有基础性、可持续性,而不具有终结性。又如,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教育(即基础阶段教育)开设有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如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教育、中
等技工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小学、初中阶段的体育、艺术专业教育等等)。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
家则在中小学阶段的各类学校中开设有职业教育的课程或内容(如澳大利亚在中学阶段所开设的
“新高级中学证书职业课程”【川.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从幼儿园到大学后的生计教育1121.等等)。足见这一功能的普遍存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功能必然还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2005年11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13J贝U从国家意志层面传达出了重要的改
革导向。
三、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结构
2003年.笔者曾提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结构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翼.初等、中等、高等
教育各个层次.成长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阶段”【14】的观点。其中初等、中等教育可合称为基础教育。2007年.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围教授也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说法旧.形成关于教育结构的一种基本共识。据此而青,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层次,应该具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基础教育
普通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教育类型、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形态.在人类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心智、凿破鸿蒙和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的今天.它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而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f1日.其存在和发展都是无可非议
的。而作为这个教育类型的基础部分.普通基础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为以培养知识分
子为使命的普通高等教育提供生源.而且为多数类型(如培养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人才
的类型)、层次(如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职业教
育提供不同普通文化基础的生源。在初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基础教育中,它应当占居主体地位。这是因为,人生之始,童蒙初开。人类经过亿万年生物进化
和进入文明时代后数千年社会历史发展所获得的最基本的认知成果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习
和掌握.因而最需要接受的就是知识和心智教育。教育的制度设计必须反映这一规律。所以,除非有特殊的职业需要。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应在小学、
初中教育年龄段接受普通教育。因而普通基础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普通基础
教育应当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质量.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职业基础教育
如前所述。按照“基础”和“高等”的区别。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高中及其以下阶段各类教育均应称为“基础教育”。从类型结构来说。它不仅包括
传统的普通基础教育.也应包括“职业基础教育”。
“职业基础教育”包括各类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如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体育学校、武术学校、文武学校、杂技学校、戏曲学校等所实施
的教育)。这些教育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特别是针对以体育竞技、杂技表演人才
为典型“特殊技能人才”教育.至今仍是基础教育中一个盲点【t7】).而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则应当是
一种成型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的学校教育.既为学
生阶段性成才创造条件,又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成为本类型、本专业具有更高层次学历的人才打下基
础【嘲。包容这一要素,发展和完善这一要素,应当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区别于传统国民教育体系的一
大特点.也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一项基本工程。《***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
出。要“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119].鲜明地彰显了这方面的国家意志。当然,这也是一项
难度大、阻力多、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进行探索的工作。
教育是社会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建构中.除了层次、类型这些教育的内部因素之外。还有经济与社会需求变化(特别
是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方面的外部深广原因。教育职称论文投稿在高等教育中。面向第一、第二产业的“大理工类”人才和面向第三产业的“大文科类”人才的分
野已逐渐明朗阎,在初等、中等的基础教育中。这种
状况也必然要有所反映。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构建应当在明确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充分
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整体优化,进而形成大文科类、大理工类布局均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翼互动。知识型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的培养共同繁荣.
发表学教论文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表达能力;提升措施
【中***分类号】G712
长期以来,在教学压力及学生基础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下,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通常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生的表达能力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人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几乎成为影响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而当前弱化了表达能力教学的中职语文教学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不难想象。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原因
当前,有相当多的中职学生表达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发言胆怯、表达空洞、主持不离稿、会客不言语、说话无中心、层次不清、词不达意、表意不明、逻辑无序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的矛盾
在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是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学生一旦进入学校,就集中精力学习以取得更高的考分,而素质教育则被严重搁浅,知识技能等比较实用的个人素质被抛弃,虽然有的教材对这方面也有所补充,但在主观意识上仍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形同虚设,导致中职学生表达能力的教育得不到重视,表达能力长期无法提高。
2教学模式落后
在很多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字词句结构的学习,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成"哑巴"语文教学的怪圈,语言文字的功能性教学没有得到体现,而一言堂常常导致学生只听不说,或不愿说、不会说,潜移默化的限制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文化课程教育是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向社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很多学校将全部精力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殊不知,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及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种轻视文化课程的做法必然会限制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表达能力的措施
参与力度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增加对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
1.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敢于说话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实际例子打破学生不敢说话的障碍。如可以列举因表达能力不佳而求职失败的例子,就业单位对应聘者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等,也可安排学生列席面试,听优秀毕业生介绍成功经验等,使学生认识到个人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胆量,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不会说、不会听、不会交际的人在当前的社会上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增强自己表达能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感情朗读、当众发言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从容发言、流畅表达的能力。应注意的是,在学习散文、小说、诗歌等题材的课文时,要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方式有:个人朗读、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精彩段落朗读等。具体要求为:发音吐字要准确清晰,主动体会文章感情的起伏变化,注意语言的舒缓、节奏的快慢,要随情节发展而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变化。在组织学生朗读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示范。
2.口头叙述或问答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要将口头叙述、问答作为重要的训练科目。在进行口头问答时,学生处在被动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回答之前要先弄清"问了什么",然后再寻求与问题所求答案相同的回答,做到"答如所问",要体会提问者的提问意***,提问者想得到什么类型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利用课堂时间向他们发问,"逼"他们发言,不断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言。在进行口头问答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全面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表达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表达才能算"得体"。还可结合作文训练使口头表达与作文练习分步进行,在写作前,要先教会学生审题、立意,打开学生的思路。
3.在情景模式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虽然效果良好,但毕竟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而将表达训练引申到课外活动中,则可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由于中职学生各个专业的学习需求,语文在课外活动中占用的时间很少,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的工具性,将表达训练与班级、学校活动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因地制宜,开辟表达训练的阵地。
4.通过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讨论、辩论是更加高层次的表达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与表达能力。讨论可分为课内和课外讨论,课内讨论可由教师引导,而课外讨论则可由学生自行主持。课内讨论的议题是狭窄的,而课外讨论的议题是宽泛的。课内讨论发言人数有限,而课外讨论则可做到人人发言。教师引导的第一步在于讨论题,教师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关的讨论题,如"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开展好课外活动?"、"如何看待人才市场"等。第二步在于选择主持人,必要时也要指出讨论线索。第三部是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将自己的想法与见闻说出来。当前,辩论会在大学校园中颇为流行,中专语文教师也可以尝试组织一下。正反双方的同学就同一问题如"中职学生的服饰"、"一专与多能"、"金钱与友情"、"理性与感性"等。要求辩论者要现想现说,思维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需注意的是,辩论会组织较为复杂,教师应让学生做好一定的准备,指导学生查阅辩论内容,明确辩论规则,教师与同学应担任评论员角色。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要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为今后从业带来新的机遇。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将增强学生表达能力作为一个教学重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表达技巧更具适应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杜彬彬.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之培养[J].语文学刊,2008(20)
[2]纪朝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养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3]周银换.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14)
发表学教论文篇4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课程观念与课程开发体制的同步改革,课改的重心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发选修课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它既能发挥教师自主性,又让学生享有选择权。基于对媒介时代背景和国家课程改革的认识,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可尝试开设新闻评论选修课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新闻评论课不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发展学生视、思、评能力,为其适应未来生活做准备。该选修课期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需求,与必修课共建开放多元的语文教学体系。它可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化,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对媒介信息时具备评判性、反思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新闻评论课在积极语用观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其***评论能力。它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对当下发生的现象、言论等,通过观察、思考、判断、分析,表达个体独特的感悟、分析和判断。新闻评论课从属语文教育,通过问题设计、文本挖掘等环节熏陶学生情感,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它选择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文本,在特定的语文场域以思为枢纽,通过听、读、视与说、写、评的形式展开语用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突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语文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③的性质。
二、新闻评论课的设计和组织
新闻评论课文本选择打破传统教材选文的束缚,立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考虑学生未来会接触到的个人应用、职业、教育、公共事业等方面信息,既选取文学性的连续文本,也虑及实用性较强的连续或非连续文本,如***画、音频等。由于媒介素材具备热点性、精短性、趣味性、丰富性、便利性特点,文本大多能消弭与阅读主体间的距离。只要合理选取或重组文本,挖掘语文元素,便可激发个体言语表达。新闻评论课学案设计借鉴PISA阅读素养测试样题和时评写作题例,采用“混合文本+问题模块”形式自主选取话题、设计问题,提供多样文本。个体在阅读中筛选信息,在比较中活跃思维,在思考中判断分析,形成看法,从而滋生评论萌芽。新闻评论课大胆合理取用媒介信息,以语用能力为基点设计学案。现以《解读莫言获诺奖及其他》(部分)为例: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播报、采访等)演绎材料二,并从中选择漫画或新闻,谈谈你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现象的看法。设计该学案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混合文本激发学习兴趣。文本中有新闻连续性文本,也有***表非连续性文本,这些能“读”“视”“听”的材料,刺激并调动学生感官,点燃学习热情。二是设置情境问题催发多元思维。模拟广播员播新闻、记者采访群众、评论员评新闻等,这些情境问题中的角色转换不仅让学生有新鲜感,且促其思维不断运动,孕育迸发精彩言说。三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唤醒评论意识。学生在观看聆听中积累信息,在朗读播报中输出信息,在采访对话中体验着改写、再生信息的乐趣,在书写中感受思考的力量和享受表达评论的愉悦。新闻评论课的组织形式是自主开放体系。课堂组织采用小组围坐讨论式,按教学内容浅易和学生需求分组:可按学生对同一事件的态度同质分组;可根据问题难易、兴趣、能力、性格等因素编排异质混合小组;也可参照学生认可的标准自由组合。学生相向围坐,共同面对学习任务,同伴间面对面交流、讨论、分享。小组围坐的开放形式打破了个体心理和群体空间的藩篱,易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表达机会,激发其评论动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小组讨论赋予个体言说机会,班级讨论给予组别代表表达分享的机会,言论在思维碰撞中迈向精彩。讨论亦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步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了解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生生、师生间沟通变单向模式为多向、网状模式,一言堂变群言堂。
三、新闻评论课教学程序与方法
新闻评论课“既有以‘思、视、听、读、说、写、评’七字能力为显性目标指向的共性内容,也有作为教学主持人的教师基于生本需求、‘节外生枝’的个性化拓展”;又旨在“打造言语主体的思维魅力和情意、文化品质,以作为每个言语主体表现力的内在精神支撑,从而赋予其积极语用的独特的精神力量,即语用的思想力、情感力和文化力”④。新闻评论课兼顾显性教学目标,是基于媒介时代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求而拓展的个性化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评论的***性、真实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新闻评论课通常两课时完成一份学案,一周一节,每两周为一单元时间。课前教师查阅资料,选定话题,根据学科特点与学情设计问题,编制学案。一份学案由四五则材料和四五个主问题组成。第一课时学生充分阅读学案,围绕问题思考讨论,表达评论,未尽之处课外完成。隔天上交学案,教师批阅并做好星级评价与归类,准备交流展示。第二课时师生共享典型言说(精彩或欠缺的),继续思考表达未尽之处,或适时抛出学生书面表达内容,再度激发言说评论。课毕,学生可重新思考,再次书面表达。教师再度星级评价,登记最高等级入册,期末据平时等级成绩作总体考评。新闻评论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设计情境问题,唤醒生命个体的表达评论意识。当个体构建并体验虚拟的生活情境,从局外人切换至“我”的角色时,身临其境,会思考“这情境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我要说些什么?我要做些什么?……”情境问题把个体角色从“类我”推向“个体的我”,学生表达“剧中人”的言语。角色切换让生命体验另一种情境,评论火花易被点燃。实践表明,用“如果……怎样……”“假如……”“你认为……”这些短语作为开头探问语句,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倘若一个问题能设置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学生有多重体验,思维开阔活跃,表达评论更精彩。如针对《杜甫很忙》事件发微博,笔者设计问题:如果你是杜甫博物馆的宣传人员或河南诗歌协会的会长,收到这条微博后,请你以上述两种人物不同的角色名义发表看法。学生切换体验两种情境,不同的语境与角色催发学生的言语表达。一学生以诗歌协会会长名义发微博:杜甫是传统人物的代表,“杜甫很忙”只是大众娱乐的调剂,来得快也必将去得快,这样恶搞古人不仅是对古人的不尊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蔑视。另有学生表述,如果我是杜甫草堂的宣传人员,我会说:“‘杜甫很忙’是真是假,请来杜甫草堂,一睹真相。”二是教会学生思考,为其思维活动开辟渠道。积极语用教育观中“思”是内隐枢纽,连接信息输入和输出系统,启动言语表达。而教学中的时间留白是保证思维活动的前提条件。时间留白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艺术。一学案两课时的进度保证学生有充裕时间默读思考。当学生产生“愤”“悱”时,教师可构建对话平台,引导生本、师生、生生间沟通,在沟通中锻造思考力,助推评论能力。新闻评论课利用媒介优势拓宽了语用行为中“视”“听”的范围,丰富的输入形式有利于营造对话氛围。而朗读是生本对话的生动演绎,材料不同朗读形式也不同:大容量、高密度材料采用默读,静寂氛围利于信息摄取;容量适中、内容晓畅材料宜采用齐读,让声音叩响心房;而包含情感的材料采用诵读,自由或个别诵读,让声情并茂的表达演绎心情;新闻材料可采用播报形式,模拟电台播音员情境化播报,普通话、方言均可;演讲稿不妨现场模拟,让听众身临其境,点燃其表达欲望。师生对话也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打磨评论能力的利器。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质询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训练思维、打磨思想,使其能表达一己之见;可通过有效追问深化学生思维,如采用“如果……会怎么样……”“这则媒体信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事实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报道?”“如何组织表达更具有说服力?”等句式追问,松绑思维限制,深化对话评论;亦可以评促评,穿插教师或网友评论,以一种思想撼动另一种思想,引发开放深入的思考评论。教师点评之于课堂对话,犹如春风之于蒲公英。共鸣式、呵护式、参与式点评都是切入特定语境推动对话进程的方法,可唤醒个体语用意识,呵护语用热情。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点评,都应“以前瞻的眼光衡量学习者之今日语用、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个体之语用落差”⑤。生生对话形式有讨论交流、互问互答、倾听辩论等,其中辩论最受学生欢迎,是提升评论能力的催化剂。辩论是冲击力极强的“头脑风暴”,可改变模式化、同质化的思维与表达,辩论参与者点染激化,辨疑问难、各抒己见,探究问题、表现自我,易形成民主个性的多元局面。不同观点碰撞活跃思维,锤炼语用品质,强化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学生在辩论中体验流畅评论的欢愉、有力反驳的酣畅、争锋相对的刺激和自圆其说的机智。
四、新闻评论课的评价方式与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选拔性评价转为发展性评价,因而新闻评论课仿照PISA分层等级评价方式,融合了星级评价法和二度评价法。星级评价法指教师分五等星级评价表达内容,二度评价法指教师对学生的二次表达内容再次评价,重新确定星级,采用最高星级。其操作流程***如下。流程***的关键环节是表达内容赏析和学生二度表达,这两环节整合了师生的思维与表达,通过交流整合,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尊重与宽容的人文精神。学生的言语表达是多向对话的结果,渗透个体思想,是个性语用的表现。二度表达再次挑战学生的思维深度,个体在吸收他人表达的基础上再思考,思维更严密深刻,语言更有张力,评论更精彩。星级二度评价的实质是多一次提供表达和评价机会,增加一把衡量尺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评论,提升语用品质。评价采用最高星级是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自我超越,在个体纵向比较中悦纳自己,增强自信,突出评价的发展作用。星级二度评价比之于终结性评价,宽容度更大,发展空间更广,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多元评价方式能树立学生信心,激励其自由表达。
五、新闻评论课的反思与希冀
发表学教论文篇5
论文摘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成为推动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动力,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被煽入新教材之际,应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双向互促。
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引道路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作为中国高等院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最新教材《***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也已经在新学期进入大学课堂面对新教材,理应努力探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革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最佳契合方式,以期在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实现二者的双向互促。
一、拓展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人文维度,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
近年已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之长期缺失,实为结构性缺失。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我们单方面地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种局面目前虽然已有所改变,但仍然亟待更大幅度的改善。除了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中国高校增设人文教育课程之外,高校公共***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在中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传统课程,完全可以用拓展本课的人文维度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维度的拓展同时也会直接加强***治思想教育的实效。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无不具备深广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努力帮助学生从人文的维度着眼更为广泛和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治理论,而且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洞察力和***治判断力,并最终确立坚定的***治信念。例如,为了讲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就有必要让学生们不但了解中国***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后中国国内的社会状况,而且也对苏联、东欧的剧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苏共因为丧失广大人民的支持从而最终走向分崩离析的历史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做到既比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特定的***治理论,又加深对人生的感悟,并且逐渐养成充满人文关怀的善良心地。又如,在讲授***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的时候,可以比较深入地介绍***作为一个“中国人民的儿子”的人生历程和人文情怀,尤其应当重点介绍***和他的家人在十年浩劫中的真实经历。学生们通过拓展了人文维度的教学方式学习公共***治理论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对***治理论的理解也更为全面和深入。他们普遍反映:用这种方式学习,他们学得有兴趣、有效率,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中国当代的***治理论,而且还获得了丰富的中外人文历史知识以及浓厚的人文熏陶。
现代人文精神是长期深受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传统毒害的中国人尤其需要补充的现代文明要素。不论是讲授***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依据,还是组织学生讨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以及***治文明建设的实际问题,都应当引导学生反思在中国“”时期和苏联斯大林时期有突出表现的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努力揭示其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人性因素}在讲授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时候,可以联系人类思想***和人文精神成长的历史,向学生们介绍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中国的,从法国大***到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治运动的思想条件和人文价值,以及从伽利略到严复、从到顾准、从鲁迅到王小波、从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到吴敬琏等一系列中外思想者的思想精华和心路历程,努力培养学生对民主和科学的热爱。只有竭尽全力做到将现代人文精神深深植根于一代新人的心中,这时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师才算已经比较全面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及时吸纳国内外最新信息,增加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现实感和生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理论体系,高校公共***治理论课也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而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加注重及时地将国内外各种最新信息与新教材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书中的新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国内外各种新动向。例如:十届全国人大刚刚闭幕,通过在课堂上及时分析举世瞩目的我国宪法的重要修改,让同学们认识到,这次对宪法的修改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立法上的集中体现,在宪法中写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重要原则,标志着“以人为本”正式成为国家的价值观}在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1)2004年《全球腐败报告》之后,及时向学生们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清华大学廉***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的有关看法,使学生获得了开阔的国际视野。
这种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现实、随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方式,信息量大而富有冲击力,能够让书本中的***治理论在剖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获得立体感和生动性,因此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很快养成了学生对公共***治理论课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004年3月,当台湾“3·20公投”临近之际,学生们主动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为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对未来趋势作一番分析和预测。笔者当时就汇集了关于的历史资料和最新信息,结合教材中“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章的讲授,评析,及时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课堂上,学生们全神贯注,并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三、优化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提升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大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幅度和频率,让电脑、vcd、dvd、投影仪、多媒体cia课件为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不能偏废包括口头讲解和粉笔板书在内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应十分注意经常磨练自己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注重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注意在课堂内外仔细了解不同的学生对教学改革实践的各种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论科技水平多么发达,教学设备多么先进,决定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学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主讲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在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都仅仅是辅助工具而已}在教学改革中,主讲教师的主导地位绝不能被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所削弱,如果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忽略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反而会而造成教学失序和低效。只有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妥善地结合起来,实现最优整合,才能全面提升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用电子教案将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传统纸介教案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已经成为当今许多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进一步提高电子教案的制作水平还会为高校公共***治理论课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电子教案的作用也不应该被过度夸大。过度使用电子教案,反而会减弱或遮蔽其他教学手段的强大功能。在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进行必须大量介绍人文历史背景的教学中,除了使用电子教案之外,也必须充分重视各种能够有力地配合教学的vcd、dvd影碟的合理使用,不必因为这些影碟不是由教师自己制作的,就认为它们教学体系中的价值远远低于电子教案和其他多媒体cai课件。实际上,要为内容丰富、课时有限的新教材找到各种各样适当的教学影碟,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好插播影碟的时机、设计好精彩的解说词,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专业机构制造的影碟包括各种的中外历史记录片、当代纪实片、历史题材和当代题材的优秀故事片等等,它们都程度不同地含有生动逼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文视听信息,如果精心加以运用,的确能有效地加强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起到电子教案及其他多媒体课件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高校公共***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功能,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深受盛行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起初对高校公共***治理论课就是抱着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他们早已习惯于将***治课视为功能单一的***治理论灌输课。面对这些学生,在开学之初第一堂课上,可以开宗明义,除了讲明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意义重大的思想***治教育功能之外,也明确指出本课程所蕴含的有待师生共同去开发的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功能。在教育理念日趋科学的新时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中国,任何一门课都不应再重蹈应试教育的歧途,都应当尽可能地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每个教师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在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本课的素质教育功能。
1.培养***思考能力
在当代青年应当具备的众多素质中,***思考的能力十分重要。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精神文明只能由众多具有***思考能力的人构成。虽然,简单地灌输***治理论,也可以让学生考出不错的卷面成绩,但是,只有启发式教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的教育学家认为,学习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探索新情境的态度,培养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应当尽可能先为学生介绍相关的人文历史背景,努力让学生先掌握丰富的可供思考的素材,然后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素材,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学生的看法存在谬误,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应当举出更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用共同探讨的态度提出教师的意见,通过耐心启发帮助学生纠正偏见,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塑造创新个性
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学习者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struc—tural learning theory)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创立生成学习模型(generative learning mode1)的维特罗克(wittrock,mc)指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由于条件所限,目前高校公共***治理论课还不可能像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生专业课程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之前都认真研读老师指定的专著,写出读书笔记,然后再进行深入的讨论。尽管如此,在现有条件下仍然必须遵循教育心理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仍然必须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强调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之中,仍然有可能通过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方式,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在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笔者经常组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课堂讨论,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交流思想,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当众发表独到见解,这些教学举措不仅有利于广大学生深切理解当代最有活力的创新理论,而且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健康成长。主讲教师也会因此得到大量的教学反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后来的教学工作。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从许多大学生上交的作业和课堂发言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公共***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应当要求自己尽量用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语言讲好课,而且有责任努力使广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治思想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特殊的文科课程,尽快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布置作业和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之外,也应当要求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个学生上交作业和发言结束之后,笔者都会在课堂上及时点评学生发言的思想内容、语言质量,乃至仪表和风度。由于生动活泼、确有实效,每次讨论和点评学生们都感到有所收获。
4.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发表学教论文篇6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核心素养,“数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数感的素养策略分析,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策略;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全面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跨学科素养,在各阶段教育目标制订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数感是一种促使人对数及数的运用产生主动、自觉、自动化理解的感悟意识,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着联系数学概念与现实问题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可视为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2011版数学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中,数感被列入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关键词。作为学生激发学习意识、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阶段对培养学生数感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认知基础,针对如何培养小学学生数感提出建议。
一、培养小学学生数感的实际意义
学生们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前,经启蒙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影响一般会对数学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获得了一定的数感。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能会因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影响,而教师过于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运算知识,提升运算能力,而不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以此虽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精算能力,但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数的感悟能力,无法培养其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从而不仅会对数学教学的开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还会导致学生数学能力水平因缺乏良好数感而难以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通过培养小学学生数感,帮助其正确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意义、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引导其形成可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意识。
二、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数感的影响作用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可受用于其终身发展,并促使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详细说来,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拥有完善的知识基本技能、积极的情感态度、正面的价值观念,而其素养又属于可影响学生各个学科学习质量、学习思维、学习态度的跨学科素养,由此得知,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完善对学生来说具备较为关键的影响作用。而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认知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感,则意味着应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正确意识,使其具备数学学习的必备品格,掌握感知数学的能力。并需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正确思考,确保能真正提升其数学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继而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其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全面完善其数学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现阶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感首先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所谓“数学的思考”主要是要求学生感悟到数是通过对数量抽象转换得来,且明确数与其实施抽象的数量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在“数学的思考”中,则要求教师应重视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经历过的生活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借助对应的数学模型来进行生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在此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活事物中包含数与数量关系的感悟能力,继而有助于学生在面对生活现象中自觉地形成数与数量抽象转换的数学思想,并由此形成基本的数感。在感知数学、思考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培养起自身的数学意识,并在解决生活实例问题的基础上地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可见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可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减法这一知识点时,可在黑板上画出5个糖果,首先请学生们数出现有糖果数,然后擦去一个糖果,询问学生们现在黑板上的糖果数可用几个来表示,当学生们纷纷说出4个以后,教师可再擦去一个,再询问学生现有糖果数。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们理解到减法便是在原有物品基础上去掉相应物品数量,以此可促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示数量。在《克和千克》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准备1分硬币、一袋糖、一些豆子等,指导学生掂量看哪个物体较重,学生们便指出一袋糖重,教师便可告诉学生硬币和糖均可用“1”来表示,但硬币是1“克”,而糖是1“千克”,让学生形成数与数量关系的正确把握意识,帮助其对生活实际数的感悟形成基本的数感。
(二)利用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在2011版数学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中表明,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令学生感受到数应用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感受当中切实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方式,并通过思考以寻找探究答案的不同方式,以此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样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让学生在真正地参与至数学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切实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活动问题的过程中,令其逐渐增强自身数感。且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操作过程中,可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挖掘不同问题解决方式,使其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契合感。
例如,在完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后,教师可为学生组织“设计师”的活动,要求学生们回到家中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自己房间地板的面积,并为学生提供40×60cm、60×60cm、80×80cm等尺寸不同、花色不同的瓷砖,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瓷砖,然后计算出铺设自己房间地板的面积,需要多少块相应的瓷砖。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起探究兴趣,还在亲手测量、计算的过程中锻炼了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增强了自身数感。
发表学教论文篇7
昨日,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证实,邮件群中内容确为该院教授表达真实意思。北大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处于放假阶段,他对此事尚不清楚。法学院尚未对此事表态。
反对***文计工作量
北大法学院教授龚刃韧于1月19日率先发文称,1月18日下午举行的法学院大会上宣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据此,院行***人员根据职务高低分为五千元、四千元和三千元三个档次;法学院教师工资则按照工作数量来分配,如“核心刊物”数,授课小时数以及社会工作等。此方案并未事先征求法学院教师的意见。
龚刃韧在文中称,如果一名教授上年度没有在“核心刊物”,授课小时数又不多,所拿到的绩效工资可能还不如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行***工作人员,而教师之间绩效工资可能相差几倍。他认为,真正的学术水平与的数量以及与是否发表在所谓“核心刊物”上毫无关系。
应征求教职员工意见
龚刃韧文中称,他对清华大学法学院在征求了教师意见的前提下公布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表示认可。首先根据职称、岗位分别划定了几个底线,然后再根据工作情况略有调整,结果教师之间、特别是同一职称教师之间的收入差别不大。
贺卫方、汪建成等教授发文表示赞成龚刃韧意见。汪建成认为,从程序上涉及老师重大利益的事情不能院领导班子研究就定了,应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
昨日,北大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对此事尚不清楚。对于北大教师的工资分配标准是由各院系分别制定,还是由校方统一制定,该负责人建议咨询学校人事部门。
说法
教授 因为爱才愿意批评
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邮件群中发文表示很不赞成“用计件工的方式确定所谓绩效工资”。他认为法学院应当有特立独行的精神,遵循学术自由与***的准则,不可跟风,“尤其是跟***的指挥棒”。他说,任何制度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我们付不起的是那种一味地追求数量,让全院都逐渐沦入平庸的代价。”
昨日,贺卫方称,他和龚刃韧一样,因为对法学院怀有深切的爱,才愿意表达对于某些不合理做法的批评。
旁观者 大学不是养鸡场
中国***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在微博(t.sina)上也记录了此次事件。他赞成龚刃韧的观点,“大学管理过于衙门化,官僚主义非常严重。”
昨日,萧瀚称,用的数量作为教授的薪酬标准非常没有道理。现在的大学要求教授们像计件工一样写论文,论篇不论质量,论杂志的学术官僚地位,不论论文的知识增量。这样的逼人创新怎么可能有创新?逼人写论文,写出来的通常情况下也必然是垃圾。
“别把大学办成养鸡场,以为给了饲料就得下蛋。”萧瀚说。
发表学教论文篇8
一、研究目的
学术杂志的文章往往反映着此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在开放与远程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从以下几份著名的开放与远程教育杂志的宗旨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中国电大教育》杂志,首要宗旨就是广泛深入地展示远程教育理论、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全面迅速地反映全国各级电大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探讨新问题。由上海电视大学主办的《开放教育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开放与远程教育系统的理论研究人员、实际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园地,为展示我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的成就和发展动态提供一个窗口,推动开放与远程教育在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和协作,促进我国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美国远程教育》的目的有二:一是远程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信息,二是为远程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讨论和争鸣的场地。
随着我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的研究在国际上声誉的提高,随着我国公开发行的开放与远程教育杂志不断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如何使我国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的研究水平“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和英国、美国5份著名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学术杂志中的论文进行分析比较,包括论文的格式、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研究主题、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而探讨如何提高我国的教育研究水平,以及我国目前在开放与远程教育中亟待加强的研究课题。
二、样本
本研究选择1997和1998年我国公开出版的3份开放与远程教育杂志论文为样本,即由中央电大主办的《中国电大教育》(月刊)、上海电大主办的《开放教育研究》(双月刊)和黑龙江电大主办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季刊);选择了2份英国和美国最著名的开放与远程教育杂志:即由英国开放大学主办的《开放学习》(每年三期)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办的《美国远程教育》(每年三期),论文样本选自于我校至今收到的1997年的三期和1998年的两期的《开放学习》,以及1997年的三期的《美国远程教育》。
为了保证所选样本标准的一致性,各期刊的文章中只选论文,其它如评论、介绍(翻译、编译、见闻)、随笔、文摘、书评等皆除外。详见表一。
表一:数据来源和选择期刊名称年份期刊总数论文(篇)中国电大教育97~9823322开放教育研究97~9812140现代远距离教育97~987161开放学习97~98544美国远程教育97316合计50683
三、研究结果
由于研究结果的数据繁多,为了清楚地表明我国和英美杂志上论文的异同,下面把我国的3份杂志列为“中国杂志”一组,把英美的2份杂志列为“英美杂志”一组,从而进行比较。
1.论文数量的比较
研究发现,我国杂志每期发表的文章数量几乎是英美杂志的一倍。也就是说,我国每篇文章平均所占篇幅大大地小于英美文章,详见表二。
表二:杂志的论文数量比较
期刊期刊总数论文(篇)平均每期论文中国杂志4262315英美杂志8607.5
这一结果可能同文章的体系有关。
首先,从文章的参考文献来分析,在我国杂志的623篇文章中,只有42篇有参考文献,占6%,而英美杂志的文章都有参考文献,占100%。
表三表明,我国杂志的文章的参考文献(份数)也比英美杂志要少得多。例如,我国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中,60%的文章只有1到4份参考文献,而英美有9份以上参考文献的论文占60%,其中45%的论文的参考文献在20份以上。
表三:文章参考文献的平均数比较参考数量中国杂志英美杂志
1~225%0%
3~437.5%5%
5~610%10%
7~88%25%
9~100%10%
11~2017.5%5%
20~712.5%45%
其次,我国杂志的论文很少有摘要,而英美杂志的文章一般都有摘要。
第三,我国杂志的文章很少有研究方法一节,而英美杂志的研究文章大都有专门一节详细描述研究方法。
第四,我国杂志的文章很少有***表,而英美杂志的文章多有详细的***表。
以上原因导致了我国杂志的论文篇幅比英美杂志的文章短得多,而从研究的角度来讲,研究论文的科学性就降低了。
2.研究方法的比较
本文把研究方法分为九类,一为描述加讨论(它主要是采用描述的方法,分析他人的观点,而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仅仅提出自己的建议。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没有采用任何具体的研究方法),二是经验总结,三是系统论,四是历史法,五是问卷法,六是访谈法,七是观察法,八是实地考察(这主要指我国的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国内或国外有关单位的实地考察,结合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九是实验法。除一、八之外,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一整套的基本的原理、设计、过程和资料分析技术。表四表明我国与英美杂志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的百分比。
表四: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
研究方法中国杂志英美杂志1.描述加讨论75.8%23.3%2.经验总结11.4%21.7%3.系统论0.3%0%4.历史法0.2%0%5.问卷法1.1%18.3%6.访谈法0.2%6.7%7.观察法0%11.7%8.实地考察10.4%0%9.实验法0%0%10.问卷+访谈0.2%8.3%11.问卷+观察0.48%10%
从表四可以看出,我国杂志中的文章大部分是采用描述加评论的方法,而英美杂志中这类文章只占23.3%。我国杂志只有1.98%的文章采用调查法,即方法5、6、7、10和11,而英美杂志中有55%的文章使用调查法。在调查法中,我国杂志中只有0.68%的文章采用多种的调查方式,即方法10和11,而英美杂志中有18.3%的文章使用这种调查方法。遗憾的是,在所有的中外论文中,我们却没有发现采用实验法的研究文章。
在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面,表五表明:英美杂志中采用定量研究的论文大大高于中国杂志。另外,英美杂志中有15.2%的论文采用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手段(表五中的2、3、4、5),而中国杂志中有0.18%的论文使用这种数据分析技术。
表五:数据分析技术在总文章数的比例
采用方法中国杂志英美杂志1.频数和百分比4.2%22.6%2.相关0.18%1.9%3.平均数+标准差0%3.8%4.方法2+方法30%5.7%5.相关+回归0%3.8%
3.论文主题的比较
根据论文的内容,本文把样本的683篇文章划分为20个主题,其统计结果详见表六。
表六:论文主题的比较
主题中国杂志英美杂志1.开放与远程教育总论23.5%7.5%2.历史和发展6.0%9.4%3.理论和哲学6.1%5.7%4.研究方法0.2%0%5.教育计划均等(包括注册视听生)4.4%1.9%6.管理和规划6.0%5.7%7.学习者的特征0.7%3.8%8.学习模式的研究6.7%11.3%9.学生支持服务0.2%5.7%10.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反馈0.2%1.9%11.学习材料的设计和发展5.3%7.5%12.教育技术和媒体10.9%15.1%13.新技术和媒体在实践中的应用4.4%1.9%14.教育经济学0.7%0%15.师资培训3.0%1.9%16.质量保证13.9%11.3%17.文化和传统0.4%0%18.学科研究2.8%9.4%19.国外远程教育介绍2.8%0%20.非开放与远程教育类文章1.5%0%
表六表明,我国论文属于“总论”的论文的数量大大高于英美的这类论文。另外,在开放与远程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生支持服务方面,我国的研究明显少于英美。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我国和英美杂志的论文研究领域的现状,表六的20个研究主题被归为9个大的研究领域,比较结果详见表七。
表七表明,我国在对远程学习者和学习的研究比起英美要少的多,而在管理、学习材料的设计、教育经济学、师资培训方面的研究,我国与英美都显得比较薄弱。
四、讨论和建议
1.关于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内容
①参考文献从事任何一项研究,研究者首先必须全面地进行文献查阅和评论,以确保其研究既是很有价值的,又进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空白或不足,同时表明其研究是在以前有关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者如果缺乏对文献的研究,就很难证明其论文的水平。当然,每篇论文附上所有的参考文献必然会占去相当多的篇幅。本文建议,对于一般的研究论文,至少应附上10篇左右的主要参考文献,这既有助于他人对其论文质量的评价,又有利于他人拓展新的研究课题。
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对于某些研究报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采用调查法的报告中尤显重要。若采用问卷调查,研究者必须在报告中表明调查的样本,抽样的技术,问卷的项目,问卷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先行性研究和主要研究等等细节。例如,某研究者在广州调查学生的职业期望与其家庭背景的关系,问卷的项目之一是让学生填其父母的职业,有些学生由于父母下岗感到没面子,于是对问卷产生反感,故意乱填,结果也必然失去了信度。又如采用访谈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必须在报告中介绍访谈的具体问题和访谈环境,采用的是何种方式,如果研究者采用了“诱导性”的问题,那么得到的结果必然也就失去信度。因此,对于研究报告,方***一节对论文的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
③摘要文章摘要的好处是可以节约读者的时间。读者可以根据摘要迅速发现文章的主题、方***、主要发现和论点、应用价值,从而决定读与不读、精读与泛读。尤其对重要的,或篇幅较长的研究论文来说,摘要是必不可少的。
表七:论文研究领域的比较
主题研究领域中国杂志英美杂志1~5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一般原理40.2%24.5%6管理和规划6.0%5.7%7~10学习者和学习7.8%22.7%11学习材料的设计和发展5.3%7.5%12、13教育技术和媒体15.3%17%14教育经济学0.7%0%15师资培训3.0%1.9%16质量保证13.9%11.3%17~20其他1.5%0%
2.关于研究方法
我国的论文相当一部分是采用描述法,这类文章大多是在***书馆或办公室做出来的,它有助于各抒己见,但其观点往往与实践脱节。从研究的角度来讲,调查法应该是教育研究的核心,英美的论文中采用调查法的数量显著地高于我国(55%:1.98%)。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教育研究不是在***书馆里做出来的,高水平的教育论文也不是在办公室中“苦思冥想”写出来的。文献阅读和“苦思冥想”只是研究前的必要准备,而主体应该到实践中去调查、去访问、去观察,以获得大量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或有应用价值的论文。
从我国目前的论文来看,定量数据分析的水平相当低,目前仍停留在百分比的低水平上。尽管我国许多研究人员都学过统计学,但很少有作者能熟练地把这些技术应用于数据分析中。另外,目前英美的教育研究越来越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尤其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以发扬每种方法的长处而弥补每种方法的不足,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3.关于研究的主题
本研究发现,我国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在某些领域,尤其在一些重要领域仍比较薄弱。一是对远程学习者的研究,如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模式等等,因为这类研究将直接有助于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有效地呈现学习材料。二是学习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良好的学习材料的设计是开放与远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学,学习材料的设计应同传统教材有很大区别,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则是我国目前的一个弱项,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三是学生的支持服务。我国的学生习惯于“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使远程学习者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另外,有一些领域是我国和英美国家共同需要重视的:一是导修老师的培训,即如何保证兼职导修老师的辅导质量;二是教育经济学,例如,各国都在试行网上学习,我们应该分析为网上教学投入的人、财、物等,比较网上学习和其他媒体学习的效果,由此确定是否值得进一步推广,或探讨推广的范围和进度,这就需要专业研究人员从经济学的角度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大教育》(月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1997和1998年全刊
2.《开放教育研究》(双月刊),上海电视大学主办,1997和1998年全刊
3.《现代远距离教育》(季刊),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主办,1997和1998年全刊
4.《OpenLearning》(Feb.,July,November),OpenUniversityinGreatBritain,1997&1998
发表学教论文篇9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背景
重庆文理学院教学部2009年组织的一次重庆市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从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方面来看,涉及到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较多,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创新改革研究的较少。即便是有,也仅是个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作了一些尝试,如广告学、文秘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强调学生以作品、实作代替毕业论文写作,但缺乏深入的、整体性的研究。”[2]2009年10月,学校《重庆文理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要求各学院根据方案结合本院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实施方案,由教学部审定后执行。学校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精神,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长期以来,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单一,过分强调毕业论文(设计)的科研创新,忽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我们从2009年9月份开始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状调查,主要涉及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监控制度、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等方面。一共发出问卷122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单从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的态度,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占89.4%)支持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改革。同时学生也对采用何种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校经过毕业论文(设计)初步的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时间已经得到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规章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从指导教师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意识已经基本到位。但是对于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到底该如何改革却仍然处于摸索状态。总体而言,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探索
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突出大学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将各专业主要教学内容和素质要求,集中整合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组织活动中。引导学生系统整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组装”和提升,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无缝接轨”。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应该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手,确定受学生和教师欢迎并对学生专业能力有提升价值的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本文将就如何进一步细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改革阐述初步的看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过分强调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非学术科研能力,而是动手应用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目标的转变,也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的转变。因此,我们应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出发,“往回找”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着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参考丁晓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看法[1],笔者认为,从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如下***所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科研创新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我们认为,从这四种能力出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应为培养这四种能力提供多种方式任学生选择,构建以科研创新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检验科研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并不是学生从此不用写学术论文了,对部分有意于考研或者学术研究的学生,我们仍然需要检验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针对以往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思路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将学术论文写作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大一入学开始,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作业、考试中都可结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如何选题、如何找资料、如何确定框架等的训练[2]。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从大学入学起就可以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对科研的兴趣。其次,专业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近当代文坛,注意当代文学创作的新动向,参与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现实作直接发言”[3];同时要关注新的语言现象,对生动活泼的语言世界作出解释。这样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毕业创作检验文学创作能力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对部分有意于文学创作的学生提供以文学创作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创作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专门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可能是一种兴趣爱好,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过程中,应给予这一部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将4000字以上的文学原创作品,已经发表的可以直接参加答辩,没有发表的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通过后参加答辩。学院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以文学创作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同时讨论确定文学原创作品发表的级别以及学院鉴定的标准。学生入学时即向学生公布,引导部分文学爱好者从大一开始就规划自己的文学创作,四年磨一剑,在导师的指导下打磨自己的作品,或许在毕业时真能出几篇佳作。
3.毕业展演检验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诸如讲故事、诗文朗诵、话剧表演、相声表演、小品表演、口语辩论等。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第六学期组成毕业展演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如表演一个话剧或话剧片段,表演一个相声或小品,朗诵诗文或讲故事,也可以组成攻辩双方开展辩论,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在毕业前夕,学院集中组织全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展演,指导教师或者专家根据学院建立的毕业展演评价标准现场组织答辩。以毕业展演代替毕业论文可以检验该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能力,体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院也可以此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品牌。
4.毕业设计检验实践教学能力毕业设计主要面向部分有意于从事语文教学的学生,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即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可以此建立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设计要求撰写文案策划参加开题,通过后开始实做。在答辩环节,要求现场展示,学院组织答辩委员会观摩提问。此模式目前已经在我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试行,有36名同学选择语文教学实践为毕业设计选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选择小学语文教学的占10%,绝对多数人选择中学语文教学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很明显地显示出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多数同学表示,选择毕业设计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特色
发表学教论文篇10
关键词:课程论;课程改革;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
Abstract: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theory, the representatives think that it is the inner requirement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re-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essence. The discipline nature, func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theory require us to concern for two aspects of needs simultaneously.Not only should we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curriculum reform scientifically ,but also should we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effectively. As a form of rational recognition in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teaching research and as a form of knowledge in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theory, it is possible to integrate both of them. As for curriculum design, the representatives put forward two outlooks of design ,that is the outlook of curriculum design which embodies the profound properties of curriculum and the outlook which embodie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has broader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than that of teaching.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re influenced by such hidden elements as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It is not suppos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orientated problem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under a single orientation. What's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make value judgment fo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that whether it meet the demands of students and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the researcher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make further theoretical research, reinforce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of locality and schools, define effective curriculum assessment standards, set up fare curriculum assessment system and reinforce the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 As for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face rationally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deepen the recogni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wa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curriculum theory;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desig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为了更深入地参与并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进展,广泛交流与及时总结我国近年来在课程理论发展上的新观点、新建树、新成果,2006年8月16-19日,课程专业委员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赞助协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此次会议盛况空前,硕果累累。出席会议的代表约120人,他们来自46所高校,以及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围绕研讨主题,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和会议承办单位会前编印了学术交流论文集上下两册,包括110篇论文,论文富有学术原创性和研究交流价值。
在开幕式上,***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吕达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我国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六个年头,现正处在关键时期。对待课程改革我们一要坚持,二要反思,三要深化,惟有如此,才能使课程改革健康持续地进行。他认为,课改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要通过课改来提高一代新人的全面素质,为振 兴中华奠定基础。我们要真正搞清楚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他强调指出,有六点反思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一是要正确对待课程改革中的钟摆现象;二是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三是要正确对待创新,要从三个维度看创新,即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借鉴与创新、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四是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兼听则明;五是要正确对待差异,促进协调和谐发展;六是要正确看待课程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最后说,课程改革要深化,就必须处理好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的关系、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接着,******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马文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等也发表了讲话。
大会进入研讨,首先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崔允漷教授作了《评议新课程》的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在六项议题上展开了具体深入而热烈活跃的学术交流和理性探讨,这六项议题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国际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进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课程理论的创新与进展;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综合课程与其他新的课程形态设计与开发;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以下从学术前沿的角度,将此次课程学术研讨与研究中主要的富有理论创新和学术原创性的新视野、新观点、新见解、新思想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整理,供大家研究时参考与借鉴。
一、课程论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
课程论学科自诞生以来,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从目前学科发展的情势来看,课程论学科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门方兴未艾的热门学科。从此次研讨的热点、焦点来看,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涉及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理论,课程论学科的定位、性质、功用以及价值取向等的看法。
(一)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何科学认识课程的本质,是属于课程观方面的问题。课程观决定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可以说,对课程本质的科学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弄清课程的真正本质对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代表认为,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当代新课程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系列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和运行活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可简称为科学育人的指南。这就是新课程的定位。将新课程定位在育人指南上,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学生主动发展指引方向,即明确制定富有弹性的、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目标,提供既有相对统一性又有可选择性的学习内容以及基本的学习途径和灵活的学习方式;第二层含义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让他们主动地思考和探究疑难问题、构建知识和能力、提升情感和态度以及主动战胜种种困难和克服种种心理障碍,从而真正成为认识客观世界、发现未来世界、提升主观世界的主人。
(二)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与价值取向:既能科学地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课程论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性。有代表认为,课程论的学科性质表现在解释性和处方性两方面。有代表结合即将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原则,认为课程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教师教育的各门课程,将不再以学科命名,而是分解为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模块。在教师教育上,并不是只有系统地接受教育学各门学科的理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不可或缺的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关于儿童的和学科的这两方面的知识;教育学科的知识主要是问题解决的方案,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这种见解主要是强调课程论学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有代表认为,课程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解释性和处方性兼备的学科。教师也是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教师会追问理论的操作和应用,也同样会追问操作和应用背后的理论基础。
课程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首当其冲的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一旦建设和发展不好而实践就会偏差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还不大到位、不太成熟,还不能理想地满足课程改革实践的需求。为此,有代表主张,要以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来推进课程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和合”理念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管子、墨子、荀子等思想家都运用此概念来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和合”精神主要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强调使这些关系保持和谐统一,形成合力。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课程论学科建设,就是让见仁见智的不同学派、学者之间以及课程论专家与广大中小学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形成“合力”,减少“阻力”。同时,要转变人们对理论的消极观念,不要把科学理论涂上灰色。其实理论并不是灰色的。如果说理论是灰色的,那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将是黑色的。需要强调的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贵在“求真”“求新”“求实”和“求艺”。所谓求真,就是要求课程理论工作者能够发现真问题、总结真经验,探索真理论;所谓求新,就是要求课程理论工作者与时俱进,突出理论创新和学术原创性;所谓求实,就是要求课程理论建设能够面向实际,引导实践,讲究实效,毋庸置疑,课程与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理想型的课程专家最好具备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经历,这样开出的“处方”才会有用和有效;所谓求艺,就是说课程理论的阐述和阐释应该有一定的语言艺术修养,最好能够“课程学术文学化”,防止语言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甚至出现语病等,再好的理论如果没有优美的语言文字和恰当的语意作为媒介,将会失去传播的基础。
有代表进一步指出,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问题,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价值取向问题。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在方向上至少要和合两种价值取向的要求,第一是“理性认识取向”的理论建构,属于课程基本原理范畴,它的功用主要表现为解释与说明、描述与分析、批判与论证、支撑与预测等方面。这方面的理论建构需要正确对待“古今中外”的问题,尤其是对待国外的理论问题上不能偏激和盲目,总的来说,一要感谢,二要慎用,要感谢那些能够放眼世界把国外时兴的理论或观点通过译介进口到国内的课程理论同仁,这些译介进口来的外国理论和观点,因不符水土,不合国情,所以不能直接拿来就用。就成熟的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过程来说,它们好比是用来加工的原料之一,原料有了,并不等于一定就有好的产品。这就要看本土的课程理论工作者有没有自己的手艺和绝活,能不能经受本土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这就涉及课程理论建构的第二种价值取向问题,即“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理论建构。一种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并能指导实践,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不是所谓的灰色论),这方面理论的功用主要表现为提供技术和方法、指导过程、解决问题、改进不足、完善缺失等。具体来说,这方面的理论建构主要应该指向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践需求。应该看到,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应该变“对立”为“对话”,追求统一与和谐,作为课程理论工作者应能自觉意识到中小学教师学习和研究课程论的独特性。首先,要清楚教学研究不同于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性质和任务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以及学术层次和理论层次不同。其次,教师的学习和研究不同于专家的学习和研究,主要表现在目的不同、选题范围不同、重点不同以及层次不同等。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课程论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学界将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四种模式:1.二元***模式,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两个相对***的理论研究领域;2.相互交叉模式,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3.同心包含模式,表现为“大教学论”和“大课程论”两个变式;4.循环联系模式,既承认课程、课程论与教学、教学论各自的***存在,又认为它们之间是循环联系的,比如,教学可以***进行,但它是课程实施的部分。有代表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认识,认为课程与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存在“分”的问题,这种“分”是研究视角的“分”,如教学论的视角将教学与课程分开,且认为教学中包含课程,课程是教学的内容;课程论也将教学与课程分开,认为课程中包含教学,教学不过是课程的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所看到的还是事实上的“整”,认为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与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的。
(四)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先进的课程文化观
从文化的教化、育人角度讲,课程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可以说,课程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与课程文化之间息息相关。因此,有代表认为,先进的课程文化观是课程论建设和发展的指针。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原因考虑的。1.任何理论建设和发展的最终意义都应服务于人的社会实践和生命提升。文化涵盖理论,“文化从何而来,以人化文;文化有什么用,以文化人。”课程是育人的媒体和蓝***,课程论实质上是关于教育人的理论。课程论与课程文化在育人、化人(教化人)方面具有一致性,课程论建设应该凸显“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2.多元文化之间的相处之道──“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这一原则同样适合课程论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适合处理国内与国外不同课程理论流派之间的关系。3.课程文化为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养料。有些课程与教学论上的问题,只要站在文化的角度就能迎刃而解。4.课程文化能够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要求课程理论工作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这种修养能够开阔人的理论视野,能够疏通思维上的闭塞。
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一)关于课程设计的新见解
1.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
课程设计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层次性。有代表认为,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围绕课程的根本属性妥善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课程的预成与课程的生成的关系,课程的预成是指课程设计者经过科学研究与试验而设计出力***体现课程的根本属性且富有弹性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基本教材。当代新课程应是预成课程(即文本课程)与生成课程(即运作课程)的统一体。预成课程是一种相对静止的课程,具有预设性、预见性和伸缩性;生成课程则是一种动态的课程,具有运作性、现实性和实效性。预成课程是生成课程产生的基础,生成课程是由预成课程转化而成的。二是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主旨的中小学整个课程内容的设计应由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和一定直接经验所组成。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关系的处理应有不同的要求。各类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应以间接经验为主,辅以学生必要的直接经验,用间接经验联系直接经验的方式将两者酌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以间接经验联系直接经验的方式设计新型学科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几个要领:1.要以精选的人类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作为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根据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需要,确定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一系列联结点;2.在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3.要围绕间接经验的学习来设计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加强情感体验、发展创造才能;4.要根据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和各学科的不同特点
转贴于 来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要把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观念知识与行为知识、国际知识与本土知识、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分别结合起来。三是要处理好接受式学习方式与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关系,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各类学科课程和各门活动课程的设计均应按照各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正确处理两类学习活动方式的关系。总的来说,各类学科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方式应以主动接受式为主,同时可酌情设计一些关键性问题,以促进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新型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发现式为主。 2.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
课程设计校本化是此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的新现象,是课程设计具体深入的体现。有的学校在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课程方案校本化的整体设计”思路。在课程方案设计上,贯彻课程方案提出的“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要求,确立“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教学的差异性”三个原则,力求做到“保住底线”──打牢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发展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基础;“鼓励冒尖”──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对课程方案进行的校本化设计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订学校的课程实施系统,这方面设计力求体现: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二是编订每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三是制订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方案。
有代表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获得和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同时,以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践研究,为中小学提供可以参照的实践模式,这是当前课程研究应该关注的。
(二)关于课程实施的新观点
课程实施是理想型的课程理论性体系转化为现实性的课程活动的实践环节。此次研讨会关于课程实施的再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实施内涵的再认识
有代表认为,课程实施与教学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课程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而教师和学生属于教学范畴,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不过是课程的实施,两者密切并整合为一体。同时应看到,从课程实施到教学实践还有一系列的具体环节,所以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要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就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或者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包括课程采用、课程变革、教学实践的一体化过程。还有代表对课程实施内涵作了更宽泛的界定,认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课程实施大致有三个环节:课程理论到***策的制定,诠释和解读课程标准;课程与教学材料的组织编写、发行与选用;具体的学校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等。每个环节又是一个子系统。
2.影响课程实施的隐性因素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两种隐性的因素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学校课程制度。学校课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计划,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独特发展目标的基本保证;能够为学校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行为提供价值规范和目标导引,为学校课程行为提供价值合理性、程序合理性、技术合理性的基础和依据。二是教师的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反映。自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广大教师课程意识的确立大大促进了课程实施。
3.如何选择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目前,学界关于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即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今天,我们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对待这三种价值取向呢?有代表认为,不是将三者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形态及其目标要求来选择。例如,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应以“忠实取向”为主流,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调适取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来说,应该以“创生取向”为主流,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建构师生的教育经验和生活经验。从总体上看,课程实施是一个忠实执行文件课程的过程,又是一个课程调适和创生的过程。不需要机械的绝对的忠实取向,也不存在纯粹的创生取向。因此,课程实施是一个课程设计者与课程执行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调适和共同建构的过程,不应该在一种取向下去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与此课程实施价值标准相一致的是,课程实施应追求教学智慧、文化自觉以及生命自强。为达成课程实施最终的价值取向,还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和交往互动的教学观,需要深入研究多样化的学习类型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关于课程评价的新认识
课程评价问题是课程改革中人们关注度较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课程理论工作者对课程评价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代表认为,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课程改革开始之前对课程问题的诊断性调查;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和修订评价;深入开展的教材评价研究;对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同时,指出当前课程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四方面。一是人们对课程评价的理解还比较宽泛,评价涉及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包括对课程设计、实施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而且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和配合,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三是课程评价层次以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缺少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四是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意义上的评价。
针对当前我国课程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代表认为,课程评价者在今后的课程评价研究和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五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强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以增强课程评价理论对课程评价实践的重要影响。第二,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第三,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既要考虑一般性要求,也要考虑地方和学校间的差异,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强调课程评价的引导性、可操作性以及层级性。第四,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比如,有针对性地建立课程评价的中介组织就是解决评价困境的方法之一。当然,建立中介组织机构并不能代替各层级的课程相关人员开展经常性的自我评价。第五,加强对话和协商。加强对话和协商,需要特别强调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在当代课程评价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教师自身蕴藏的巨大评价潜力,变过去教师单纯地作为课程的执行者为课程的审视者和评价者,不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身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而且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及其改革的推进,呼唤新教师及其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然而,教师要想在新课程改革中获得专业发展,需要研究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有代表指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课程理论与我们的课程实践相脱节;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知识比较陈旧,范围比较窄,不了解中小学校的实际和正在做什么;等等。还有代表指出,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虽然有了制度保障,但依然面临很大的难题,那就是缺乏专业标准。由于缺乏专业标准,所以教师教育机构在对新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中难以提供科学的专业支持和鉴定。另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待界定和深化。
(二)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目前,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还有不一致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如,有代表从词语辨析的角度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可理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与专业化发展等等。有代表从教师全面发展的角度认为,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他的发展应该涵盖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如果把教师发展仅仅锁定在所谓的专业(化)发展上是不全面的,也不十分科学,因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与“教书育人”的事业要求不是一回事。教师的终身志业应该是源自文化自觉的生命自强和乐于育人教书的奉献精神。为此,教师的发展空间完整地包括生存空间、生活空间和生命空间;教师的志业发展包括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有代表从广义课程的角度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门隐性课程,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代表从教师角色转型的角度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意义是指向教师生存方式的变革,当代教师需要从“知识者”的存在方式转向“智慧者”的生存方式,这不仅是培育受教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新时代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1.“行动研究”模式及其理念与基于教学行动的校本研修
针对目前我国教师以课程讲座为主的在职培训面临效果不佳的困境,我们提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倡导重视群体行动智慧的理念,通过现场实验建构出一种“行动研究”的模式,并将此理念运用于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活动,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开发其形态与功能。具体来讲,就是以下几方面: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包括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有代表把这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改革思路称之为“行动教育”。“行动教育”的理念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以推广。有代表从三个维度归纳校本研修的形态和功能。一是校本研修要克服目前常见的单纯布置事务性工作的偏向,倡导对课程中现实问题的深入研讨。学校研修组织应成为教师理论学习的场所和寻求教学问题解决的智库。二是校本研修要尽量争取外来专业人员的指导,但这种指导常常要经历从自上而下的等级指导到伙伴合作的平等指导,甚至于“逐步谈出”,直到由教师自我指导的过程。三是正式组织的研修活动要有确定的时间和内容,有规范的组织和计划。松散自主开展的非正式研修活动也具有同等的必要性,重要的是要营造宽松、平等、民主、开放的学校研修文化,让教师敞开每间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环改进,从内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2.通过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代表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反思性教学最常见的操作方法有:撰写反思日记、相互观摩、微格教学以及行动研究等。也有代表把反思性教学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动力,以形成教师的教育智慧为突破口,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根本旨趣的过程。与此相似,有代表认为,教师的体验学习是教师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策。教师体验学习的直观形式主要有:教学体察、教学观摩、教研活动以及教学沙龙等。
3.营造草根式的专业发展氛围
有代表认为,课程改革使教师意识到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动了教师之间自觉的相互研讨、相互学习的氛围。这种草根式的专业发展氛围对各个行***层次上组织的教师培训也是一个补充。更重要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和课程实施的步伐配合起来。
4.制订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
有代表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能够为教师教育提供专业指南,能够为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反思提供专业参照系,能够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提高专业基准。
5.建立教育信念
有代表认为,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唤醒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力量。
四、当代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