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教学论文10篇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1

【摘 要】本文以“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对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在“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讲述,对“如何传播”也比较重视。

关键词 科学传播 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最近二十余年来,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专业和研究方向受到国际上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本世纪初,科学传播的概念传入我国,我们开始认识、传播和研究这个领域,而教学则更迟一步,有关科学传播教学的研究就更少了。但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值得重视的领域。我们曾在《科普研究》上就科学传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而本研究专门聚焦于其中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在此依然,因为从我们接触到的国内外该领域的概论性书籍、该类课程核心内容来看,一般都可以归结到此框架内,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很重要,它往往产生于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不同,对当下科学传播的目的的认识不同,对科学传播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同等原因。

本文通过网络资料、纸质资料和通信访谈等形式,对国内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较有影响的四所大学,即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调研,使用“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旨在展示整理后的调研内容并在上述框架下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教师和研究者了解并思考我国“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现状提供一些资料和一定的讨论方向。

由于科学传播专业、方向或课程大多设置在硕士阶段,本文以硕士阶段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为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主题都聚焦在科学传播上,《科学技术传播理论研究》是其中的概论类课程。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科学传播这一概念的高校,也最早设立了科学传播中心并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导论》为研究样本。湖南大学把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作为其重要的教育目的,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技传播理论》为研究样本。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传播以科技为背景展开科学传播的教育与研究,我们选取了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专题研究》作为样本。如上所述,该四所高校在科学传播教育方面各有特色,这也是我们选取其概论课程的原因。

一、“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整理

为了便于比较,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学校分别进行呈现(表1、表2、表3和表4)。

表中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定位并不相同,按以上顺序分别是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课。但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得不出课程定位与课程内容之间的明显异同关系,因此课程定位这一因素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我们不必把它作为分析要素。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术语的使用上,有“科学传播”、“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传播”几种,不同的用语与其课程内容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词语的使用习惯问题,而其包含的意义要从具体语境中去把握。因此,在这里也不作理论,都统一在“科学传播”这个术语之下。但是我们发现,这四门课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中科院大学和北京大学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主体)与一般公众之间的传播,而湖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则是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正规教育体制中的科学教育、技术传播和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这一不同使得课程的内容明显不同,因此我们把对科学传播的广义和狭义的认识作为分析要素。

二、“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本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整理和阐述,将四所高校“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征归纳于表5。√表示对科学传播概念之广义或狭义的认识;表示有;—表示无,表示部分涉及,表示涉及较多。

科学传播中“为何传播”很重要,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传播出发点和目的,不同利益背景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传播需要和目的,因此现代社会的“为何传播”是比较复杂的。而不同的“为何传播”就决定了要“传播什么”;“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又几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往往是“为何传播”的内容会紧跟着“传播什么”的内容在同一章节中出现。新的“为何传播”的理念或理论还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创新,如“对话模型”、“双向模型”在科学传播中的出现即如此。所以“为何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如何传播”。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讲述,主要表现在它们涉及到了当代的多文化背景下的,多视角的科学传播需求、目的及其传播内容。而持广义的科学传播概念认识的课程则较少有这些内容,而将内容集中在科学传播的科学发展目的、经济发展目的这些维度上进行展开。当然,关于“如何传播”都是部分涉及,在一门课中将科学传播的实践进行全面介绍有一定困难,进行各种具体实践就更不可能了,需要其它课程去承接。但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如何传播”涉及得多些,说明这样的课程比较重视实践。同时,从表1至表4也可以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所用的教材涉到很多外文译本书籍和外文书籍及杂志,涉及面更广泛,更具有前沿性。

结语

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科学传播(包括技术传播)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我们较为熟知和容易理解的内容,由于它往往自身带着一定的或很强的功利性,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利益驱动就会有运作主体。而多文化背景、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则功利性较弱,需要科学传播者、研究者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推进研究、教学和传播。这一思考或许对我们未来新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有所启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人文与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我国科技传播人才需求和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ZH09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伯恩斯 等,《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②吴琦来,普宏,孟雷,《中日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科普研究》,2013(4):46-53

③莫扬,《我国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普研究》,2006(2):31-35

④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EB/OL].jwjz.gucas.ac/coursepubl-ic/default.asp,20130222.

⑤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EB/OL]. csc.pku.edu/art.php?type=2&sid=2392,20120506.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逻辑起点;中小学写作课程;课程论

【中***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08-03

【作者简介】冯铁山,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今天,尽管“绿色作文”“本色作文”“生活作文”“童声作文”诸多有价值的教学观念或教学模式不断凸显,但写作“老大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仍难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套用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话来说,中小学写作教学的问题不是出在教学层面,不是教师问题,不是教学问题,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无论是课程形态、课程目标,还是写作教学的课程观念以及教材均存在目的性与规律性难以统一的问题。从课程论的角度来审视,所谓的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应该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心感受的过程。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认为,一门学科能够称之为课程需要考虑如下因素:⑴学校教育应力求达到何种目标?⑵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⑶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使之达到这些教育目标?⑷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并得以实现?表面看来,写作教学课程的开发似乎只要落实“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验”“组织学***验”“评价学习结果”四个要素就可以,实质内蕴着“写作教学因何而教”“如何来教”等诸多问题。这一切离不开写作本体论、价值论与方***的课程建构与实践。

一、创造智慧: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目标是指预期的学习结果,它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并是确定教学评价的依据。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表达认识结果”的过程,即写作的过程就是认识的活动过程。这是我们目前通用的定义。将写作定位为认知活动,写作教学自然就沦落为手段而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身,自然也就上升不到潘新和教授倡导的“我写故我在”的高度。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蒙昧时代、文明时代、信息时代等发展历程,每一次时代的变革均意味着教育无论是理念还是方式、方法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以苹果来隐喻,在亚当夏娃所处的蒙昧时代,苹果意味着人类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类凭借感觉去触摸世界,目的在于感受;在牛顿所处的文明时代,苹果成为理性的代言物,意味着人类的写作依赖的是理性去表达世界,目的在于认识;而当今时代,是属于乔布斯们的“苹果”时代,那种感受世界、认识世界写作方式的旧船票能否登上时代的航船呢?显而易见,乔布斯的“苹果”之所以受到受众的热捧,主要的原因,该产品是创造的代名词。我们的写作教学自然要跟得上时展的列车,创造智慧的培养是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自然也就成为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

在当今的时代,要使中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创造智慧的培养自然成为时代的主要命题,而创造智慧的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中小学生写作普遍存在咬着笔头、皱着眉头的“痛苦”现象,我们归因的时候往往归结于“写作失语”、“生活缺位”以及“思想贫乏”等,这一切现象的背后,无一不是“思维凝滞”所致。不会思维,意味着不会有效地把握世界;不会创造性地思维,意味着写作就不会创造性表达。将中小学写作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创造智慧培养,这意味着中小学生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机械地应试,不是简单地复现客观的世界,而是在创造性运用语言符号去对话世界、认识世界,从而在对世界、生活创造性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达成相对理想的存在。倘若写作课程建设的目标回到创造智慧这一原点,坚持写作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的感悟并思考,独特的发现并表述,独到的见解并交流,把写作存在扩展为学生主体创造性发挥人的生成性本质去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个性化表达方式的实践活动,这可能是我们克服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诗意生成: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建设的价值经验

教育经验的选择本质而言就是课程内容的建设问题,这一问题自然受到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影响。受语文工具性或人文性观念的影响,写作教学自然也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当然将从属于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的根本属性等同于母体学科的属性,本身就违反了逻辑。写作工具性论把写作以及写作教学看作师生、生生互相交际、交流思想,以及认识事物、表情达意等方面都必须掌握的工具,写作教学以及课程建设的内容自然离不开写作知识、技法以及修辞等要素;人文精神性论则强调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以人的存在和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理论基础,教学的目标、逻辑起点均指向促使学生在写作学习以及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发扬人的个性,写作课程内容自然强化人生命成长的主题,尤其离不开道德教化的要素。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论将写作的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既关注到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工具,又促使学生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培育德性。但从价值论的视角审视,任何本质属性的认识都离不开事实判定和价值论断。从事实的维度看,写作与语言显然不是同一概念,语言只是写作的一个因素或者说一个凭借,工具性只能部分或局部反映写作的局部或者个别属性;同理,人文性是写作内容的属性之一,自然也不是写作本体的属性。

写作的本质是什么?回到人的发展这一原点上,人首先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写作的时候自然就是以自身的不确定性和“自然、社会与自我”这三个世界进行碰撞、对话、表达、融合,自然会生成许多新的不确定性。人还是诗意的存在,看待世界能够将现实与非现实、理智与情感、时间与空间都浓缩于自己的身心之中,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化作同情、感动、感恩,分赠给世界万物,不仅赋予世界以诗意,更赋予自我生命以无限可能。因此,中小学写作课程需要提供的课程经验自然就是围绕诗意生成性这一本质展开,而不是人为的框定考试的主题立意、谋篇布局等静态的写作经验。从这个视角出发,写作课程提供的经验,应该是超越经验本身,是经验背后的有关人生、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信息的解码与编码,是一种创造性的智慧活动,即“思维体操”的经验。

三、言语实践: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建设的本体存在

追根溯源,从词源的角度说,《诗经・小雅・何人斯》有言“作此好歌”,从字面上讲,作文之作是“记写、制作”的意思。人类为什么要记写呢?那是因为人类在诸如“坎坎伐檀兮”的劳动实践中自然生发人生的感动;“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所谓的“文”,是花纹、文饰的意思,用于写作,就是用心记写与创造。把两字连起来,所谓的写作是指把对生活的感受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符号用心记写下来。因此,写作的本体是实践。写作教学之所以发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的潜能、需要、愿望等内在要求,也有人类经济、***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推动,这些复杂的因素综合发生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实践。写作教学实践不同于其他社会实践,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符号的活动,其实就是言语实践活动。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写作教学有训练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工具的责任,也有陶冶情怀、实施道德教化的人文精神培育的义务,但二者如果脱离言语实践这一本体,自然就容易成为水中浮萍、空中楼阁。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思维―语言的关系角度科学验证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为中介的,“思想不是在词中表达出来,而是在词中实现出来”。推而广之,学生的道德水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言语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因此,从课程论的视阈审视,中小学写作教学如果从既定的知识、技能的经验框架中超脱出来,结果应该是语言符号创造的欢歌,而不是愁眉不展的哀叹。写作教学意味着从教作文“规则”转向习得语言,意味着写作的过程是言语智慧萌发、提升的过程。

四、积极语用: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建设的评价焦点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3

古代文学的观察实践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是教师课堂上的授课,这种授课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学习古代文学,怎样分析作家作品,如何将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等等,如果是学习的有心人,完全可以从教师的言行当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二是聆听讲座,无论是本系教师、本校教师还是外校专家的讲座,必定是讲者关于某个主题的研究或者整理的成果,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讲者的学识、水平,而且还能从中窥见讲者的研究方法、表达方式、分析方法等等,不清楚的地方还能与讲者面对面近距离地对话与交流;三是影视观摩,这里观摩的影视都是由古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最大的特点是可视性、形象性,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形象地接触到部分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影视本身已经包含了编剧、导演的理解,学生在观摩时更多的也是在接受一种现成的结论,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四是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既可以是把中小学教师请到高校做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公开课,也可以是学生到中小学去具体观摩教师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观察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教学突发事件,如何有效使用教学语言等等。无论何种观察实践,教师事先都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讲清观察的角度,怎样得出观察的结论,如何利用观察的结果等等。第二是阅读实践。阅读是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连作品内容都不甚了了,那么古代文学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肯定都是在做无用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了。阅读是古代汉语所学内容的实践,也是自己多年所学习的阅读方法的实践。

就古代文学而言,阅读实践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浅层阅读,追求读通、读懂,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要弄清楚,整个作品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主题,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要大致知道;二是中层阅读,追求对作品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引导学生读“情”悟“理”,“涵咏体会”,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三是深层阅读,是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化”的境界,获得思想智慧的启迪,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感染,得到语言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借鉴,成为自身文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对于经典作品,不仅能够达到读懂、理解,更重要地是要能够背诵,做到张口即诵。第三是赏析实践,主要就是鉴赏分析,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文艺理论的具体运用。古代文学中优秀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对作品的鉴赏就是要发现和甄别古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思想美、情操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而这些美存在于栩栩如生的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健康向上的情趣、优美动人的形式之中[1]。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建立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识别标准,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分析和鉴赏密不可分,鉴赏的过程也是分析的过程,赏析实践不仅要对作品本省进行鉴赏,还要联系作品出现的年代与作者的身世背景、创作理想和创作风格对其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进一步的欣赏美文,陶冶性情,抚慰心灵,善待人生。第四是表达实践。观察、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表达是信息的输出过程。表达实践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实践。口头表达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故事复述、师生问答、课堂讨论、专题辩论、读书报告会等。

故事复述主要是培养学生抓住故事要点的能力和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这种实践形式在教学中应用时间长(小学已经开始),在大学教学中不常用。师生问答是最为基本的口头表达实践,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正确回答,或者给出合乎情理地分析,再进一步,学生能够在师生问答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课堂讨论一般都是分小组进行,有两种形式:临时小组讨论和正式小组讨论,临时小组讨论就是根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临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小组推荐代表报告讨论结果;而正式小组讨论是事先就布置讨论的问题,划分好学生小组,由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资料查阅,课下组织讨论,上课由小组代表报告讨论结果。专题辩论主要根据教学需要设定,先根据辩题把全班分成正反双方,由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推选主持人一名,推荐正反辩手各四名,按辩论赛的组织程序组织辩论,组织专题辩论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敏性和团结协作意识。读书报告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向读书报告会,由教师事先公布阅读篇目,规定好时间,由学生向全班汇报读书心得;一种是非定向读书报告会,由学生自行确定阅读篇目,并在约定的时间向全班汇报读书心得。这两种读书报告会的参与人员最为广泛,报告人既可以事先确定,也可以临时确定。书面表达实践有两种类型:一是研究论文,包括专题论文、学期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二是创作尝试,包括诗词创作尝试,小说创作尝试,剧本创作尝试。

专题小论文一般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如讲《三国演义》,要求学生写统计报告:第一,统计曹操的笑、刘备的哭,写出具体回目、事件过程;第二,叙述西蜀“五虎上将”的一生事迹,写出具体回目、主要事件;第三,统计三国主要战事的谋略、得失关键。第五是教学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基础教育所需要的教育者,教学能力就是合格师范生必备的能力,教学实践是一种综合实践,它基本上可以包括以上所有的实践。教学实践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试讲;二是试教;三是实习。试讲中,学生面对的是自己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这种教学带有模拟性质,主要是实战前的演练,其目的是让老师和同学帮助即将实习的学生在出校门前进一步地查漏补缺。试教就是尝试教学,是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尝试。实习生到了实习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班听课,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就需要走上讲台,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将自己所有学习和掌握的古代文学的教学技能技巧进行展示和练习。实习是一种相对***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经过指导老师的引领,慢慢地自己逐渐熟悉了各种技能技巧,而且开始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第六是人文素质实践。人文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情感素质、心理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素质因素,我们通过阅读实践、赏析实践,已经能够与正确地理解这些素质,并且能够对这些素质进行恰当的分析,也能把这些素质正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即使学生在这个层面上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人文素质没有与学生本人发生联系,没有对学生有所影响。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4

一、让学生仿制文物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都习惯于拿着现成的教具展示给学生,虽然学生能直观的看到但对它如何制作的过程,如何体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却感受不到,而且课堂展示一闪而过,对学生印象不深,针对这些弊端,在教学中我大胆改变了教学中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仿制文物。我给学生提供仿制文物的选材要求,剩下的就是学生回家自己找材料制作,我们的交件日期一般都是以一个月为准,因为有些文物需要埋在地下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逼真的程度。我们的学生先后仿制了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大文口遗址模型、汉代画像砖、赵州桥、彩陶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教学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观看影片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写作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环境保护》,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聘,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让全校师生一览他们的风采,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四、历史剧表演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职高;作文教学;互动

常规的职高作文教学过于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教师只是写作前的指导者和写作时的巡视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缺少互动,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心灵沟通与领悟。教师不能很好地起到“导”的作用,也不能与学生很好地进行相互交流与切磋。这一问题导致了教师作文指导的低效益。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互动主义教育观认为,有意义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实现的。由此可见,充分有效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或者更多的学习参与者之间多种主体与多种途径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有写作特长的语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学生的作文水平必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课内互动

(一)写前互动:做好铺垫,提供范例

写前互动的内容:审题、立意和构思做好课前全面的铺垫工作,这是优化作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列出作文题目及写作要求进入教学。在审题、立意与选材的互动讨论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使用材料的方法,如从丰富生活中寻找材料,从经典范文中援引材料,从大量阅读中抽取材料,在纵横联想中丰富材料,经精心剪裁运用到作文之中。还有结构、人称、顺序、表达方式、语言等,让大家一一发表看法,交流互动,直至列提纲完成。课前互动,大家怎么想就怎么说,可以教师先说,也可以学生先说,还可以不加限制地相互补充着说。凡是学生说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哪怕一个句子也好,教师都要鼓励、表扬,必要时还要引申发挥。教师的穿插点拨旨在活跃气氛、开拓思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这时,教师可准备好相应的作文为范文,给学生以参照,使学生避免作文中出现差错,着眼于引导一些写作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写前互动的方法(1)新颖命题法。以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为经,以多种文体写作应变能力训练为纬,编制一系列新颖命题。可用故事导入,也可以游戏开场;可从看电视、电影入手,也可先游览参观;可先组织辩论赛,也可先准备写作的对象实物……总之,什么方法能激起学生作文的冲动与兴趣,就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结合作文的文体特点设计新颖命题:记叙文可以创设情境,议论文可以当堂对辩,实用文可以学用结合。(2)逐步加码法。体现循序渐进原则,每次作文逐步提高要求,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从简单文体到复杂文体,从一般文体到特殊文体,从表达到技法,体现作文的序列性与系统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3)记述活动法。结合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训拉练、书画比赛、歌唱擂台赛、体育赛事、科技文化艺术节、节庆晚会等进行作文训练。班级也可组织各项活动,然后学生记述本次活动,使大家玩起来高高兴兴,写起来津津有味,在活动中认真观察,自我体会,自我表现。

(二)写时互动:点拨指导,开拓思路

写时互动的内容:表达、优化和充实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与审美情趣的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做好激疑指导。学生审题构思完成后,兴趣激发出来了,还需要教师具体指导。这时教师可与学生同步作文(适宜于作文教学师生互动的中级阶段)。教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偶尔想到一个佳句、一个意境、一个主题、一个新角度,立即提出来供学生参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巡视,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从句子到段落,再到谋篇布局,好比教学生写字一样,一笔一画都要认真。这样,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可写到中途时稍作研讨,写不下去的学生摆出困难所在,写得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思路,教师略作点评,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丰富、充实。通过写时互动,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如何在表达过程中瞻前顾后、衔接照应;如何反复推敲而使中心突出;如何使事例具体、完整、真实;如何使段落顺序合理自然;如何使开头结尾引人入胜与回味无穷;如何使结构内容和谐相适;如何使语句标点正确妥当。

写时互动的方法(1)细节指导法。教师着力于作文具体过程某一方面的细节指导,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指点,或抓住一点深入分析,或就某一议题发起讨论,进一步挖掘深化,为学生搭桥铺路,使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组竞赛法。课中可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快速作文赛,看哪组学生想到最多点子、哪组学生写得最快、哪组学生写得最丰富、哪组学生写得最出色,或者分组同题异作、分组编写、开题接龙等。如此互动,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奇思妙句自然喷涌而来,佳作精品也就从中产生了。转贴于

(三)写后互动:分析比较,学习技巧

写后互动的内容:修改、学习和提高师生同步完成作文后,教师可出示自己的作文(也可事先写好,在此时出示,适宜于作文教学师生互动的高级阶段),让学生看看教师是如何构思行文的,教师讲解这样写的理由,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让学生明白如何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而健康,如何突出文章中心,如何通过适当的穿插议论来深化主题,如何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突出思想感情,如何运用悬念、照应、衬托、详略、抑扬等手法,如何引用名言警句等来使文章内容具体并富有表现力。根据训练要求,学生对照教师作文自查自改,各自就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等说出简短的自我评价,也可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或班级集体讨论、多向交流,评出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评出有指导意义的作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节省了教师批阅时间,双方受益,共同提高。

写后互动的方法(1)参赛投稿法。组织应征,积极投稿,结合学校或县市组织的作文竞赛,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生,让其习作得到发表,以成功强化创作激情。也可向校广播室、校黑板报、校报推荐学生习作,让学生享受更多的成功快乐。(2)自办小报法。组建写作兴趣小组,自办小报,作为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鼓励学生在寝室文化角、班级黑板报、班刊、团刊、文学社刊等园地发表自己的习作,以相互学习。或者编制手抄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编成报纸、结成集子,辅以插***,大家共赏。

课外互动

教师与教师互动作文教学改革不应是个人的行为,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群体优势。语文教研组应统一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全校同类班级同步开展作文教学,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使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可以得到讨论与交流,做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既发挥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又形成团结合作、作风严谨、能发挥群体优势、具有良好学术气氛的集体。如此坚持不懈地实行作文互动教学,必将给整个学校的作文教学带来丰硕成果。

写读互动学生的作文写出来发表了,这样就有了更高更广意义上的互动。读者的意见看法、专家的指点对习作者本人的提高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再怎样修改,也改不出什么名堂,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通过别人的一句评论或专家的一个指点,马上就思路顿开、豁然开朗。所以,作为教师要组织好校报校刊的阅读评论活动,经过教研组的协调,争取学校各方面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采集读者评价,及时反馈沟通。或者邀请报社记者、编辑来校针对学生习作进行讲评,面对面分析帮助。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本班同学的帮助,也能得到全校同学和老师,甚至报社编辑、记者直至社会各界的帮助,其促进作用是非凡的。

物我互动作文互动教学更高的境界是物我互动,可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作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入山者取山之貌而悟山之质;写水者得水之静而思水之动;听风者闻风之声而想风之韵;观云者赏云之形而得云之神。高超的作文水平不仅在于对客观物象的表现,重要的在于对主观情感的表达,表达出人对自然的理解,艺术对自然的升华。因此,文学作品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对大自然感悟的深浅。这种感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可获得,不是别人可以给予的。正如古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人与物、物与人浑然一体,天人合一,达到一种完美和理想的境界,是我们作文互动教学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鸟儿的嘤啼学会了唱歌”。通过职高作文全方位互动训练,我们最终也可以这样说:学生从课前铺垫中学会了构思方法,从课中指导中学会了组织行文,从课后比较中学到了写作技巧,作文水平得以螺旋式提升。

参考文献: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6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教育技术在一大批学者的带领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许许多多的成就。各个分支研究成果璀璨。但一路走来,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从教育技术在中国安家落户以来,它的发展始终是以速写的方式进行,各个方面没有制定各种具体的标准和量表,没有定量,只有定性,从轮廓到轮廓,没有细节,没有黑暗面,只有大概的样子和形状。如此一来,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也就无法落到实处,无法真正地走入课堂去指导教学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技术研究则走务实路线,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立体***;由一个一个的研究细节到具体实施再到考核量表,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用这些研究成果,如何落到实处,如何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学习,又如何使之量化,并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取得相应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阻碍中国的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和教师的实际应用两个方面。

理论研究方面,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大部分的理论知识、概念和技术都是由老一辈教育技术人从国外引入,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们将这些知识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本土化。前人在引入和日后的研究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方面,忽视了具体实施方法、可操作性和各种量表的介绍,造成了中国现在的教育技术严重脱离实际教学,前人研究得到的这些理论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较差,很难走入课堂、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即使能够进行实施,也很难通过定量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各个环节没有可以进行很好评价的量表和标准。而且大多数学者的工作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进行具体的实验,总是浮在水面。

在实际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方面,由于理论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致使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都不能在学者们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进行很好的教学和评价。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各种多媒体设备,希望教师通过课程整合,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在借助多媒体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和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但现状是,大多数任课教师信息素养严重不足,在信息技术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对当前的信息技术了解甚少,更谈不上有效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在课程设计中不理解什么是整合,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整合,为什么要整合,整合的意义、价值到底是什么及怎样对整合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进行有效的定量评价,然后再做相应的改进。信息技术应该重在利用,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运用到课堂中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不是目前表现出来的那样,大多数教师将多媒体变成了黑板搬家的工具,教学内容、多媒体设备、信息技术之间有着明显的断层,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设计、整合,将这些要素融为一体,发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价值。

实际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在上课前将教学内容做成电子文档,上课时只是简单地通过PPT这样的媒体方式呈现出来,丝毫看不到整合的影子和信息技术的价值。事实似乎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使教师的压力更大,而是上课更加轻松,边演示PPT边讲解就可以,写板书的日子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们完全误解了多媒体,误解了整合,也不知道如何整合和评价,各种设备和技术所具有的价值被这些误解完全淹没掉。教师尚且缺乏必备的信息素养,又何谈通过这些教师来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

二、如何解决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应该将以下问题贯穿在研究过程中,以实际的运用为最终目的。首先,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该引入相应的操作方案、实施的步骤、实施的典型例子、评价量表、评价方法和最后获得的实际效果,不要只注重理论的引入,而忽视后续的操作。其次,学术界的研究也要注重操作性,力求每一个研究成果最后都能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如何研究、研究的成果如何实施、如何促进教学、怎么评价。每一个研究都进行量化分析,制定相应考核表格,得到最后的量化结果,并进行实际操作,走入课堂,而不能纸上谈兵,忽视可操作性和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不要为写论文而研究,而是在研究中解决了相应的问题并形成论文。学术界与实际教学之间的鸿沟,使教育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难以尘埃落定,实现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在各种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能够很好地指导或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使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入到教学中,但大多数教师却对各种媒体和新技术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两者间的巨大矛盾也使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难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严重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狠抓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或培训是关键,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信息素养较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利用媒体和各种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评价结果的学生。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教学设计原理;二是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学习;三是课程整合;四是培养寻找资源的能力;五是评价方法的学习;六是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将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结束语

我们下一代教育技术人应该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走务实路线,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务实主义者,从理论研究到实际操作,将每一个研究成果都落到实处,通过制定各种具体的实施步骤、细节、量表,让这些理论研究真正走进课堂,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整合,发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价值,培养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马士兴.谈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与不足[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29-51.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语文教改;课堂实效性;宏观调控

教育的时代性决定了其方向性,其方向性又决定其操作性。语文教学从传统中走来,在不可能也不能抛弃传统的前提下,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时代特征下更熟练深刻地掌握语言功能,始终是个大问题。从语文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看,精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是非常关键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宏观调控,因为教师的职能已经悄悄地从耕作者转变成调控者。

一、主导型调控

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引导与被引导型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要做好主导工作,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例如,在教《背影》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教师只作问题的设置,疑难问题的启发与点拨。在具体问题上,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自我思考。朱自清作下此文时有何经历?他的生活境遇究竟如何影响这篇文章的情感?这一切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教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同时让学生思索自己的父亲形象,父亲又是在哪些场景下感动着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的哪些举动展现了无私的大爱?让学生在反思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茶馆》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去表演反而比讲解更能有效地理解课文。学生对话剧的表演热情也会高涨,人人有表演欲望,人人想参与其中。表演结束教师再让学生评出谁表演得最到位,指出表演最好的地方。如此一来,《茶馆》一课几乎只需要再对相关的人物作下分析就行了。教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导演的角色在这里就充分地体现出来。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在被导的情况下有充分的发挥余地,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

二、方向性调控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的方向性调控是很关键的。

例如,在组织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出路”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祥林嫂可以不死。她可以搬家,可以出去打工,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这样的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发散型调控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出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教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想说话、有话说、能说话、说不同的话、说自己的话。

如关于“失街亭”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可以先将这个话题具体化:诸葛亮有没有责任?诸葛亮的责任是否轻于马谡?为何马谡必须死?不杀马谡又如何?对手是司马懿,诸葛亮却令马谡守街亭,孔明平时多智,此时为何大愚?

四、决断型调控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认为在当前语境下的语文教学“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必须有充分的决断权力。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 说理意识;几何语言;直观形象;逻辑推理;几何证明

一、推理与证明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做推理,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蕴涵关系,是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证.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同等重要,必须重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将它们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事实上,人们在探索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交替进行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 证明,可以证实我们经过探索得到的许多结论的正确性. 从证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学生平面几何说理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半球在思维上是分工合作的. 人的左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即逻辑思维. 右脑是接受音乐的中枢,具有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的功能. 平面几何能同时提供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像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有利于开发学生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潜力. 学习初中平面几何知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正如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思・冯・劳厄所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 因此,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加强推理的训练比只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有用更重要.

三、新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推理一般应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中应采取小步子、多层次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逐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学生面临的困惑

七年级学生习惯于用小学的直观来代替推理,对几何语言的运用,即文字语言、***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对探索、归纳、推理的必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课下常有学生说“因为……所以……写了好几行,其实一个算式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说明学生仍然停留在直观的感性认识上,竟然用算式来代替说理.

例如: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数学试题的第24题.

已知OAOB,OC为一条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

(1)如***①,当OC在∠AOB内部时,∠DOE = °;

(2)如***②,当OC在∠AOB的外部时,求∠DOE的度数.

其中,第(1)题较为简单并且不需要写出说理过程,很少有学生答错. 第(2)题属于解答题,学生不但要把∠DOE的度数计算正确,还要能正确写出自己的说理过程. 这就出现很多学生虽然计算出了45°,但是因为说理过程书写较差而被扣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五、培养七年级学生说理意识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感受说理的必要性

让学生经历在探索一些问题时,由于“直观判断不可靠”、“直观无法作出确定判断”,但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可以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的过程,初步感受说理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说理必要性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合情推理是发现规律、猜测结论的重要途径;演绎推理可以确认结论的正确性,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

(二)重视学生几何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几何语言的形式有三种:***形语言、文字语言及符号语言. 这三种语言在几何中通常是并存的,有时又互相渗透和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这三种语言的基础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运用每一种语言,而且能根据解题的需要,准确地将其中的一种语言形式翻译成其他语言形式,防止文字和***形脱钩,并熟记这些语句.

(三)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1. 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成就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几何学的产生及发展历史,尤其对我国古代数学家的几何成就是很有兴趣的.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特别告诉学生:勾股定理是我国殷周时期的数学家商高的成就,所以又叫商高定理;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周稗算经》上记载了我国对勾股定理的发现早于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而且赵爽的证明方法比欧几里得方法简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 学生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知识.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提供表现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及时地进行表扬鼓励,借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例题教学的示范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例题的教学要关注学生能否形式化地表达,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能否合乎逻辑地思考和有条理地表达,鼓励学生主动地表达和交流. 在说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向结论探索,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结论出发向已知条件探索,或者从已知条件和结论两个方向互相逼近. 另外,也要恰当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证明同一命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借此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经历对证明基本方法的了解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感悟演绎推理的逻辑要求,树立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五)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化,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觉思维越来越为人们所注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 他科学地揭示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互补作用.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创设情境,及时把握时机,启发和诱导学生的直觉思维.

1. 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直觉思维

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办法之一. 当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时,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合理联想.

2. 以猜想为主,在教学中培养直觉思维

中学数学课本中所讲述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早已发现的客观规律和正确理论,但对中学生来说很多却是未知的. 刚步入中学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表现欲,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 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直觉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大胆进行数学猜想,再对他们的猜想作出判断,并给以适当的指导.

(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及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1. 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

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学会“同中求异”的思考习惯:将相同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某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同时,还必须学会“异中求同”的思考习惯: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某个方面的相同之处,将不同的事物归纳起来.

2. 发挥猜想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

发挥猜想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鼓励学生敢于猜想,然后再动手实践和进行严密地推理论证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猜想是正确推理的导火索.

3.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的心境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失控的狂欢、暴怒与痛哭,持续的忧郁、烦恼与恐惧,都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教师平时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学会用意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使自己保持平静、轻松的情绪和心境,提高自己逻辑推理的水平和质量.

六、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在初中平面几何的说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说理意识?如何从只追求结论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学生质疑到完全接受,从说理到证明?如何让学生从说不清到模仿,再到书写规范?……这些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深入研究,并加以进一步创新,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用心地、孜孜不倦地去探索追求.

【参考文献】

[1]刘永敬. 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浅谈[J].读与写杂志,2009,6(4):118-119.

[2]刘忠新. 浅谈平面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7(9):69-70.

[3]梅梦清. 新课标初中几何的变化与教学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2):102-103.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9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都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论文和科研报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主要形式。广大教师无论参加何种规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最后都要以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借鉴。因此,了解撰写教育论文、教育科研报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论文种类和作用

从论文的内容形式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否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旧观点,提出新见解。例如,指出应试教育的缺点;提倡素质教育,论述它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又如,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机械训练等不足之处,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

集各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探讨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提出改进几何教学的建议。

论文的应用很广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论文往往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二,论文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理论论证等,得出一个结论或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便解决一个实际或理论问题。而这些必须要以文字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来,让读者评判、借鉴或运用之解决问题。

第三,论文是测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论文的水平能反应作者的知识理论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论文是培养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学习、研究的过程,也是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途径。

二、选择论文的课题

(一)选择课题(简称选题)的含义

从教育科研所探讨的问题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

第一类是基础理论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什么是教育的问

题。如:“教育应当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类是应用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怎样教育的问题。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这两类研究课题都非常重要,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作为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我们一般应当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性研究的课题上。

从课题选择本身的含义来看有两种。

第一种是广义的含义。研究课题的选择,即选择、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选择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课题,还是选择应用性方面的课题。

第二种是狭义的含义。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确定论文的中心论题。也就是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范围内,确定研究什么问题。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种含义。

(二)选题的最佳考虑

现实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论文研究的课题。有些问题的指向非常广泛,带有很大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对于普通的研究者来说,限于自身的素养和客观的研究条件,并无能力来承担。有的又太过具体,缺乏普遍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兼顾各种条件,发现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问题。

课题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时展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选题要着眼于社会效能和价值,要研究能解决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作者应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科研人员应重点研究如何改革现行的数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对于教研人员和广大的教师来说,一般应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侧重研究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

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观能动性。兴趣会产生热情,使人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研究。

3、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研究者应从个人的条件、能力出发来选择和确立论题。有些题目值得写,但自己能否写好却是另一回事。在选题时,自己要考虑一下,你对本专业领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出成果最快,你就选择哪个论题。

4、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

从外因方面来说,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要充分掌握在题目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尽可能搜集必要的、新鲜的、典型的材料。因此,选择自己已占有较为充分资料的论题,会使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

(三)选择课题的失当

选择课题的恰当与否,常常关系到整个研究的成功与否。在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来稿中,常常会碰到一些论文由于选题的失当而无法发表。选题的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题过大。

题目过大,是普通作者在选题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题目“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定义、构成、作用、测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这样的课题往往是一种研究方向,而对于一般的个体作者来说,把它当作为一个具体论题是不合适的。2、选题过难。

选题太难,矢完成题目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题目含混不清、多重化等。例如:“数学教学与开发儿童的智力”,这样的论题使人无从下手,最后演变成,有多少资料就用多少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能,研究到哪里是那里。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几何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中***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03-01

初中七、八年级的几何,对大部份学生来说学起来都感到吃力,特别是几何中的证明与求解,很多学生表现为不知如何书写,逻辑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或者不知如何分析,如何入手解题等。如何提高学生的几何的书写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尽快入门,学好几何?现就这一问题,谈一谈我个人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有利于学好几何

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最关键是要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有成就感,这样他学习数学兴趣才能持续。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前的预习是很关键的,课前的预习就好比是战前的准备那样重要,这对学好几何特别有帮助。

在七年级上学期我就开始要求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关键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做好引导,每学期开学初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自学笔记簿,在预习过程中,对文中提出的问题,如文中“想一想”“试一试”等,解答在自学笔记簿上,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在上课时学生也就能勇跃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性,从而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去看书。如果在预习新课时,碰到看不懂的几何证明题时,要求学生上课时要更认真听讲。在预习过程中,要求他们对书中的例题必须在自学笔记中试做一遍,新教材中的例题很有代表性,学生通过试做例题可以了解自己自学的情况,通过自已做的与书中解法的对比,可以检查自学的情况,有利自已对阅读学习的反馈和总结。思路对了,则要求学生比较书写格式;思路错了,则要求学生及时回到书本再把所学的内容精读一遍,然后总结一下做错的原因,及时纠正;解法不同的,对比哪种方法比较好,培养一题多解开拓自已的思路。

二、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好几何的自信心

学习几何开始时,学生总是感觉听得懂但是一做起来就不知如何入手。我觉得学生刚开始有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但这时我们老师要做好引导,尽快改变学生畏难情绪,注重学生对学好几何的信心培养,多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去分析、探索。告诉学生即使是老师,拿到一道题目,同样要先分析,研究找到正确的思路后才能讲授。这样多鼓励学生,改变学生对几何的初使错误的认识,让他们相信自已是可以学好几何的。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的方式的改变,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科书每一节都渗透这一课改理念,几乎每一节课的编排都有“试一试”或“做一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它,培养学生对几何兴趣。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试一试,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这对学生学好几何很有好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比如,在讲正方体展开***时,如果只是把正方体的展开***都画出来,学生不容易想象出来,同时不易接受,就是记住了印象也不深,容易忘。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用不同种方法去剪,看一看能剪出多少种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再与书本所罗列的正方体展开***对比,这样学生一定会热情较高地积极参与,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学生动手的过程是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快乐,这对学生学好几何的信心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要让学生多动手,勤动手,我们教师也要多动手。要上好几何课,我们老师在课前做一些教具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把知识点讲清楚;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观注力;有了教具,使***形变得更形象和直观,学生通过观察,有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对几何教学强化文字语言、***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译训练,引导学生步入推理论证之门

几何的证明是用“”和“”这种形式的符号语言进行推理论证的。为了让学生掌握符号语言,顺利步入推理论证大门,在概念、***形特征与识别的教学中要多采用文字语言、***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训练。这种训练虽然简单,但能促使学生用符号语言或***形语言去认识概念,***形特征与识别,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文、***、式的互译,提高学生使用符号语言思维、表述的能力,为学生顺利步入推理之门打实基础。平面几何的入门阶段学生能进行一、二步推理,就很不错了,学生***论证的能力,不必急于求成要求过高,但是对特征与识别的文、***、式表示是必须要条条理清。如讲解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个特征,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得到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开展和引导:本结论前提是什么四边形?应如何画?(让学生动手画,互相检查对错)在你画的***形中写上四个顶点的字母(A、B、C、D),指出两组对边是什么?(AB与CD,AD与BC)对边相等应如何表示?(AB=CD,AD=BC)对角如何呢?(∠A=∠C,∠B=∠D)这样文字语言、***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译的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步骤能用几何语言表达几何意义,对几何推理的基本训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1)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10篇

学习

网络远程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远程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远程教育论文范文,关于网络继续教育的论文。Keyword:networkandmultimediaaudio-videotransfervideoconferencecoursewareteachingindividuationeducationsocie

学习

幼儿安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安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安全教育论文1500字,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1.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而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让幼儿在

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教育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实施方案论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答辩问题。[3]张拥华。基于现代教育体制下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0):60-61.[4]周云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

学习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通用技术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通用技术论文范文,通用技术教学案例范文。2.信息技术在课堂整合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中体现出的特性分析可知,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

学习

安全知识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知识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知识论文,安全教育小论文。1.2方法A组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方法等)教育、职业安全知识学习等,一般是通过晨会形式开展。B组护士在A组的基础

学习

小学教育研究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育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教育论文完整范文,小学教育研究论文4000字。学校启动和组织教育科研必须先端正并明确目的。中小学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发展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育

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怎么写,关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论文。(二)教材编写偏重理论化教材中引用的案例较少,使得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难以紧密的结合起来;教材中陈述和介绍的管理基本理论较多,很多

学习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如何写好教育教学论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优秀9篇。1.内涵:从单一走向多元有效学校研究的出现,教学领导力成为校长领域关注的热点,经历了兴起、削弱和再度回潮三个时期。在这样的发展历程

学习

大学学前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学前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学前教育论文,大学学前教育论文题目大全。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内容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一定工作岗位中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学习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中美教育差异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美教育观的差异分析论文,中美教育***策差异论文。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

学习

中学德育原理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德育原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德育论文怎么写,中学德育论文集。一、关于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问题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和研究的最基本条件。在《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

学习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学论文范文100篇,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特点。近些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未来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必

学习

教育学会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学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论文范文10篇,教育学会论文3000字范文。尽管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能对教材中的各种习题做解答,但是在进入会计技能实训环节后,无论是手工做账训练还是计算机做账训练,学生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识别经济业

学习

小学德育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德育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德育教育论文100篇,小学德育论文班级管理。德育管理是现代小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化、最优化是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网络化的教育工作体

学习

通用技术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通用技术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通用技术论文范文,通用技术教学案例范文。2.信息技术在课堂整合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中体现出的特性分析可知,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

学习

如何有效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有效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学论文如何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论文教学心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才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迎合现代教育发展

学习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教育教学论文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总结。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一、前言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

学习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教育类论文,历史教学小论文范文。高中历史学科以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哪些历史现象或历史史实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人们选择那些对于今天人类发展最有启

学习

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让学引思教学设计模板,让学引思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汉语文的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学中实现创新,勇于创新,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为课堂增加别开生趣的教学设计,是素质教育创新

学习

发表教育类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发表教育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发表教育论文范文。不断修订的《中***法》之中等教育类目设置日趋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及时增加反映新科技和新主题的类目?〔关键词〕《中***法》;中等教育;类目演变;专

学习

发表教育史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发表教育史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教育史论文范文,如何写教育史类的论文范文。统计分析采用的文献源自《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出版总库”,采用系统查阅年度总目录与原始杂志相结合的方法,对自1980年—2010年和2011

学习

发表教改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发表教改论文10篇,内容包括推荐教改论文好发的期刊,发表教学论文著作。二、.知识结构状态与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史实”和“结论”过多,与其它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