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民族乐理;民族音乐学
“中国民族乐理”是《基础乐理》课程的一个分支,他同民族音乐学一样,在自己的研究方法中结合了音乐学与民族学二者的基本要素特征。最初提出在《基础乐理》课程中引入“中国民族乐理”思维的理论,是基于一部分民族音乐学家的对音乐描述的新的认识――强调应该从历史、社会、艺术三个重要角度,对音乐本体进行深度描述;强调对乐音的时值、音高、谱例、调性全方面进行观察、体验和描写。
从上世纪初叶引入斯波索宾先生的“西方音乐基础”理论,经由此后不断更新的该学科学术理念的多次传入,基础音乐理论及民族乐理研究在中国已有近五十年历史。早期的音乐学者由于处在缺乏足够的乐理学术成果的年代,其研究工作是在西方乐理的基础上展开,侧重对乐音的时值、音高、谱例、调性的教学性描述,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使初学者在获得音乐表现所必须的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稳定的音乐审美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音乐学术研究与中外音乐交流在停滞十年以后突然解禁,音乐理论界进入了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199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有关中国民族乐理的专著――杜亚雄《中国民族乐理》出版,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引发众多学者的参与和争鸣。争鸣的热点有“音乐形态学研究”与“音乐作为文化研究”的关系问题,由此引出了《基础乐理》课程与中国音乐审美背景的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时隔二十年的今天,由于民族音乐学理论发展非常迅速,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环境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从而使音乐基础理论界跨文化的比较方法的可行性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基础乐理》课程教师也意识到该课程的研究思路和讨论范围已经很难用旧有的西洋乐理教学模式加以限定。如何在保留本民族音乐习惯前提下,发展适合本民族审美思维的音乐基础理论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使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比较性质的研究课题成为可能。于是,一些学者们基于“双视角”的文化立场,开始以中国学者的眼光,从学科发展史角度对“民族乐理”的学科理论、实践教学、理论方法的衍变脉络进行梳理。
1 “中国民族乐理”思维引入《基础乐理》课程的方***取向
早期的学者们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诸如“五声音阶”、“四声音阶”与“西方大小调”的比较,他们比较侧重探讨它们之间音阶、曲调、结构的音乐形态特征,不太强调音乐背景,也不注重从一个社区、一个部落或一种民间文化出发,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其整个音乐体系;早期的学者们对民歌及器乐的旋律研究比较漠视;并且在乐器分类法中并不太注重“背景”。这是因为民歌、器乐中具有较强烈的音乐和文化个性,使得这些学者尽量去避开这些内容。而事实上,每一位在中国担任《基础乐理》课程的教师与学者,他们既要教授音乐的体系、律制、调性、色彩与分区等微观的内容,也要具备把握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等宏观音乐的能力,并且具有较宽广的学术视野。
因此每一位教授该课程的教师,既要是精通某一微观音乐领域的专家,也要是熟悉本民族传统音乐及其音乐模式,并且能将其收集、整理、分析、并且纳入自己教授的课程中进行深入研究的通才。
匈牙利音乐学家萨波奇的《旋律史》(1980;人民音乐出版社)中,把音乐划分出几种风格区域:(1)原始风格;(2)五声音阶系统;(3)马卡姆和拉嘎风格;(4)大小调风格。如果对上述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说《基础乐理》课程具备广义的和狭义的方***特征。
《基础乐理》课程涉及了有关音乐的微观的、本体的研究。其音乐本体包含了速度、音长(时间连续性)、音高(音调)和音强诸要素。这些要素的音乐价值则涉及了与历史、社会系统、文化传统、风俗、法律等有关的音乐性、非音乐性的价值判断体系。所以,对《基础乐理》课程的教授,必须同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志的宏观研究联系起来加以讨论。如:传统戏曲或民歌发音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微分音”、“游移音”与“中立音”,保持着与一定地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可能无法用简单的音高或音调概念解释,是否可以解释为一种受到了地域审美经验支配的、弹性的、具有创造性的专业音乐创作模式。1989年6月,美国匹兹堡大学音乐系主任恩克蒂亚教授来北京作了历时一个月的讲学,其讲学内容十分广泛,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新概念;民族乐理学的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等内容都有较独特和全面的表述。在讲学内容中,还纳入了他对音乐理论学科的基本观念和方法所作的深入思考。即:提出了《基础乐理》课程的教授应该遵循几个原则――“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作为文化”和“通过音乐去研究文化”的原则。
2 “中国民族乐理”思维引入《基础乐理》课程的研究手段和实施过程
中国民族旋律是一种以横向思维为基础的音乐形态。之所以要在《基础乐理》课程中重点讲述,是因为中国学者注意到了这种以横向思维为基础的、并以此区别于西方纵向发展的多声部音乐的特殊文化个性。它具有非常强烈的东方音乐,或者说是中国音乐的个性色彩,对它的深入研究就像是对中国音乐的“语言”的研究一样。
鉴于“中国民族旋律”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为复杂的音乐语义、语境背景。在以往的《基础乐理》课程中常常被教师有意或无意的忽视甚至回避,甚或有时被教师归于“乐音”或“声音”的层面对待,把民族旋律中动态的、活性的部分看作程式化的,无意义的音声的排列组合。
换言之,每段中国民族旋律都具有相当强烈的地域“风格区”与“色彩区”特性,都可以看作是一段含有并传递一定文化信息的***的符号单元。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对它的讲述就像对“语言”的讲述一样:既有旋律形式自身的音乐本体论研究,也有对旋律色彩意义阐述的语义学研究,还可以是内容涵盖前二者的音乐符号学或民族音乐学研究。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形态与语义内容、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历时性(或共时性)存在。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2
【关键词】 高校音乐;乐理教学;难点问题
目前各大高校的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推进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在音乐教学方面的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理论基础部分的学习不够重视的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局面。事实上,许多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为重视的是实践部分,而理论基础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味。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准则,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实践只能是一项空泛的熟练过程。
一、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目前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当学生步入学校,通常会首先安排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然后教给学生音乐方面的实践,像是歌唱技巧,谱曲规律等内容。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然而部分学生对于理论课程并不热衷,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无论如何,实践都比理论要重要,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们通常情况下,都会将实践的课程作为重点主课进行进修。当然,单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而言是没有什么错误之处,但是实践检验真理,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是这个前提条件,要想让学生学习好以后的实践课程,就必须让学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夯实的基础。音乐理论并非是空泛的文字,而是多少年来许多音乐家总结,积累,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而这些财富已经是经过多代音乐人的检验,才总结出来是正确的真理,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些财富的获取是多么的不易,要知道,空中楼阁是虚幻的,没有牢靠的音乐理论基础做基石,是无法学好音乐的。
二、重视音乐理论教学
目前想要改善学生对于乐理课的态度,就要对他们的心态进行开发和纠正。乐理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在今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教学的。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对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并非是让学生一味的面对某一事物就可以产生的,有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作为乐理课程的教师,我们可以适当的顺从学生的意愿,让他们在毫无乐理基础的情况下,谱写出一些曲目,或者让他们对音乐进行欣赏,而这样的实验,其结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毫无乐理基础的情况下,一部分人是无法谱写出曲目的,而另一部分人谱写出的曲目听上去也不能令人感到和谐和完美。此时作为乐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乐理知识对他们的曲目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曲目配合什么样的乐器,所出现的声音是最动听的。就像是竹笛,发出的声音配上竹笛名曲,是非常好听的,但是如果说让吹笛人演奏一首钢琴曲,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一样。当然学生在欣赏音乐名曲的时候,如果没有丰富的乐理知识,也是无法正确品评那些高超的艺术名曲。学生们能够说出来的只是觉得音乐沁人心脾,至于到底好在哪里,为何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却无法言表。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讲述出曲目中的相关乐理知识,告知学生,第一,曲目中哪段旋律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这样的旋律是否有规律可以依循;如果有,那么对根据曲目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遵循相应的规律来进行谱写曲目,这样表达出来的情感才是让人动容的音乐。第二,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乐器,适合什么样的旋律,比方说管弦乐器适合什么样的旋律,钟鼓乐器适合什么样的旋律,等等,可以配合实际的音乐实践,对音乐的旋律与乐器的配合效果进行对比,这样相关的音乐基础都会让学生对乐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倡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让学生重视乐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让教师的教学变得容易,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懂得运用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驾驭,赏析和创造。
第一,让学生明白乐理知识的重要性。所谓,基础是一座宏伟建筑的重要组成,乐理知识对于学生学习音乐也是一样,学习好乐理基础课程,才能让学生对以后的音乐欣赏,乐器选择以及音乐创作有好的影响。丰富的乐理知识,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对以后的乐器选择,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旋律类型来选择乐器;更重要的是对于以后的音乐创作过程,学生可以依据乐理基础对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谱曲,而这样谱写出来的曲目,即合乎音乐理论,也准确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那么创作出的曲子就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欣赏。
第二,积极推进乐理知识在学生学习的进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乐理基础学习的推进是必然的,没有理论,就没有完美的实践。就像是上文论述的一样,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所以对于乐理基础课程积极推进的工作,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使命。而对乐理课程的推进,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时机,当学生已经学习音乐三年之久的时候,再去推进乐理知识的学习进程,已经为之晚矣,但是如果能够在学生刚刚进入音乐学习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扎实的音乐理论培养,其学习效果,会非常显著。
第三,让学生明白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好音乐。告诉学生不要对乐理课程有所厌恶,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做好音乐。无论是对音乐的欣赏,演绎或是创作,都是离不开乐理基础的。尤其是日后的音乐创作,有些学生在音乐创作的时候,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所以创作出来的音乐无论怎样做出调整都会令人感到不满,由于音乐本身是一种可以令人心旷神怡的事物,但是如果音乐怎样修改都让人感到难受,或者不是被感动的效果,那么这个曲目一定是失败的案例,这无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挫败。所以学习好乐理知识,才是学生以后学习音乐的基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的音乐教学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明白乐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学生对理论的忽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以乐理课程教学为基础,在学生打好基础的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乐理知识是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对乐理知识进行透彻的学习,才能对音乐进行欣赏,用乐器对曲目进行演奏,用音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对曲目进行创作与改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音乐的路上踏实的走向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段群勇,蔡跃忠.谈高师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几个难点问题[J].普洱学院学报.2013(02)105-107.
[2] 潘艳***.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的探讨[D]. 湖南师范大学2012.
[3] 宋超,汤洁.高师基本乐科教学模式取向分析[J].音乐天地.2013(08)4-7.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学法 教材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一书自1991年10月第一版发行至今15年了,这15个年头是我国音乐教育迅猛发展的时期,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其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深化是此前我国音乐教育的任何时期都无可比拟的。为此,此书的修订版于2006年10月应运而出,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教授认为,“该教材的初版,就已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敢于针对音乐教育改革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品格和水平。这不仅是该教材在16年的使用中,受到各地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也为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教材在修订过程中,着重吸收和补充了最近一、二十年国内外特别是国际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使其成为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学领域中的一部具有学科体系完整性、学科理论创新性和学科教学实用性的优秀教材”。(李西安,2006)
那么修订版教材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呢?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构建音乐教育研究框架
修订版教材在总体建构上有了很大扩展,由旧版的八章扩展为十三章。根据笔者阅读比较,除了“国外音乐教学法”一章内容变动不大外,其他各个章节均由于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补充了新的内容,与旧版教材相比已经“面目全非”,这实质上也表明此新版教材由表及里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该教材站在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沿,构建了音乐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全书可分为基础理论、教学技能、教育实践三个部分,它们分别起到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结构、阐明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优化音乐教育的实践行为目标的作用。基础理论部分在原有的绪论、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简史的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教育哲学”、“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三章,实践部分则在原有的音乐教学原则、教学法及音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拓展为全新的“音乐教育课程”、“音乐教学领域”、“国外音乐教学法简介”、“其他类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育实习”、“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结构。
二、系统地梳理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该教材系统地梳理、介绍了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如在“音乐教育哲学”一章中对几种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引介,在“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中对有影响的西方音乐心理学流派的概述,在“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中对人类学成长的追溯,在“音乐教育简史”中补充了“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动向”这一音乐教育的当代史等等。在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介绍方面也避免了以往理论书籍艰涩难懂的文风而选择了化繁为简的普及性话语,如教材从讨论“什么是音乐教育”、“什么是美育”入手,让学生建立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在音乐教育的概念方面,既强调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又进一步指出音乐教育包括社会音乐教育等广阔的空间;在美育的概念方面,既强调审美活动在音乐教育中的不可或缺,又强调“育人”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说,这是一本视野开阔、深入浅出的好教材,对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来说,这亦是步入音乐教育研究门槛的一本很好的导引书目。
三、理论与教学实践和***策相结合
音乐教育各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优化音乐教育的实践,该教材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色,如果说音乐教育哲学、音乐美学方面的学习,是为了深化学生对音乐教育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探索,那么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以及音乐教育简史,则是拓展学生音乐教学理论知识、音乐文化历史视野所不可或缺的;而实践部分则以课程理论为引导,结合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实践,从音乐课程、教学领域、教学法、教育类型到音乐教育评价、教师教育、教育实习以及研究方法逐一讲解,力求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结合国内外最新音乐教育研究成果
修订版教材吸取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音乐教育学术研究成果,但本教材不是这些成果的简单堆砌,而是紧扣“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为出发点,以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实践为根本目的为主线来组织教材的内容的,充分考虑到一个未来的音乐教师脑子里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在学科入门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的研究成果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五、具有丰富的配套音响资料及课件
假如说口传心授和文字印刷分别处于第一、第二传媒时代的话,修订版教材的出版时间则处于“第三传媒时代”(谢嘉幸,200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了作为音乐教育教材的特色:该书配有全套的多媒体课件,每一章节都配上了丰富的音乐音响、教学影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影片资料,使该教材的理论教学更为生动,实践操作更为具体。
六、新颖的体例格式:导读与引申
该教材采用了新颖的体例格式。如每一章开篇都有“本章细目”,将每一节的标题以及谈哪几个问题都层次分明,使读者一目了然;细目下面是1~3条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名人名言,如“音乐教师教育”这一章的名言是:“做一个好的老师要比做一个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还要重要的多。对于一个不好的导演,失败的是他一个人。对于一个不好的老师,他会持续他的失败30年(从他开始工作到退休为止),将会扼杀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柯达伊”。名人名言就像领航的灯塔,点明了每一章的理念和重要内容,更好地引发了读者学习的兴趣并时刻在提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有的使命感。每一章的正文后,都附有“基本概念”、“讨论思考”、“参考文献”、“相关链接”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对读者学习的简要测评,便于读者复习、巩固基本概念和知识;后两个部分则规范地列出了参考书目和推荐书目、网站,其中罗列了大量国内外音乐教育领域的论文、著作和知名网站,对于读者进一步学习研究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4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音乐理论知识;教学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良好地表现音乐的根基,其重点难点在于识读乐谱。国家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掌握识读乐谱的能力。如何让学生逐步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课堂中的有效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的理念跟不上。教师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部分音乐教师都认为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有一些教师看到音乐知识的教学收效甚微,干脆绕道而行,课堂上很少涉及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二)学生不够重视。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形式多样,学生喜爱演唱,甚至还能背唱,可是一旦涉及哪怕是简单的音乐知识,就会出现很难掌握的情况。这节课学了下节课忘,这学期学了下学期忘。另外,音乐课时的限制、学校的配合、家长的支持等因素也会对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这对教学共同体方面的原因。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积极引导。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只有教师本身的理念符合课程标准,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二)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中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1]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使得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兴趣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因此音乐课堂应紧紧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兴趣。(三)注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进行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各种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作为音乐的书面表述,如果光讲解音乐知识而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培养,会让学生觉得很抽象,不太好理解,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四)利用有效激励评价措施。斯金纳指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都可以是强化物。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因强化与刺激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中增强某种反应。”[2]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批评,而应取代以鼓励或激励的话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
三、教学途径
音乐理论知识的重点是乐谱的识记。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指明“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3](一)融入演唱教学领域。歌曲的演唱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的要求较高,也是对这些音乐元素进行融入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学生喜爱、乐句分明、旋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教师可在学生熟悉歌曲之后,再进行乐谱的教唱,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音高。(二)融入器乐演奏教学领域。在器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可先将要演奏的乐曲让学生视唱,视唱时对节奏的要求严格一些,这样全班合奏就会更加统一。音高是教学的难点,器乐演奏教学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多次演奏同一旋律,头脑中会对这一旋律形成固定音高,这时再让学生视唱乐谱,会比演奏前唱得更加准确。(三)融入欣赏教学领域。欣赏教学是学习速度、力度、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曲式结构等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或歌曲的欣赏,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力度、织体等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音乐情感,启发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运用相应的音乐要素。(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其在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
四、结语
小学音乐课程中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一个难点,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围绕各项音乐活动融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最终达成新课程标准的音乐教育目标。
作者:邱靖 单位:赣州市西津路小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M].2011.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学 教材改革
为音乐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师资人才,是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新的课程标准不断推动和加快音乐基础教育的变革和进程,在当代社会传媒技术高度发展和艺术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学校情境中的音乐教师教育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迟缓的声乐教学改革以及高师音教专业毕业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偏低的客观现象,使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高师声乐教学教材建设问题作为与声乐教学息息相关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中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高师声乐教学教材建设的现状
1.演唱教材的选择和运用。许多高师院校的声乐演唱教材比较混乱,大多都是声乐教师各自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声乐曲目选择教材,系统性、科学性、适用性以及针对性等方面考虑得不够;内容缺乏新意,曲目选择保守,没有积极拓展;往往根据个人演唱特长选择曲目教学,没有全面贯彻多种唱法的实践教学原则;现有已出版的科学化、系统化的高师声乐演唱教材利用率不高,实际教学内容仍然倾向于声乐表演专业。
2.重视演唱教材轻视基础理论教材。声乐基础理论教学是声乐整体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声乐演唱实践的基础。但如果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此类课程,势必造成学生不知道或不接受此类课程的学习,现已出版的声乐基础理论教材便形同虚设,这个空缺不利于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学发展。
3.声乐教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考核,学生能完整演唱1~3首中外曲目,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多年来的考试形式惯例。这种考试形式很少被打破,它反映了高师声乐的教学缺乏全面性和开拓性,但更值得反思的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是否得以明确。
二、高师声乐教学教材的建设
1.把声乐演唱课和教材紧密联系。声乐演唱课是高师技能技巧课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声乐课堂上按声乐教师的具体要求演唱好声乐作品,全面了解和掌握声乐作品的知识内涵和外延,是声乐演唱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上要具备多能的特点,学生在入学时大多数的声音演唱条件都不能和声乐表演专业的要求相提并论,因此,经常出现大多数条件一般的和少数条件好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对待前者声乐教师缺乏教学耐心和激情,不愿继续探索和开拓,教材曲目的选择和运用多次重复,充满陈旧感,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和提升,教学效果不明显;对待后者声乐教师充满教学的欲望和热情,教材曲目多选择难度较大的中外曲目,往往把专业演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作为衡量自己和学生教与学的成功与否。这两种情况都表现出声乐教材在选择和应用两极分化的不规范现象。要想认真地贯彻和执行教学大纲,顺利地教学,合理、妥善地选择制订声乐教材不可忽视。要建立适合本校本专业的声乐教材体系,声乐教学不能只关注歌唱技巧的教学,现有已出版的科学化、系统化的高师声乐演唱教材,如《声乐艺术教育丛书曲库》基本囊括了所有形态的声乐作品,从民间歌曲到创作歌曲,从古代艺术歌曲到现、当代艺术歌曲,从戏曲声乐作品到曲艺声乐作品,从歌剧声乐作品都声乐名品佳作。这类教材,内容全面、丰富,教学性体现在入选作品的体裁、题材、时代背景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作品发表的年代及时代特征、词曲作者及作品的内容主题、角***节及曲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为我们文献知识的教学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演唱风格与难点的教学提示无形中又提升了鉴赏能力。因此,充分选择这类既有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又结合演唱实践的声乐教材,有利于学生的歌唱表演,拓宽知识面。 转贴于
2.重视声乐学科基础理论教材的选择。声乐基础理论课程作为高师声乐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多年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改革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许多声乐基础理论教材都在陆续出版中,如《声乐艺术教育丛书》《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声乐基础教程》等。这类教材涵盖了声乐学科的基础理论,声乐艺术的语言和心理,声乐艺术的文化学和教育学,中外声乐艺术史,声乐美学和表演学、风格学等,使声乐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得以构架,通过选择和学习,使声乐教师和学生们共同清晰地认识到声乐学科的理论内容,明确声乐学科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层了解和掌握声乐的结构整体,即声乐的生理、语言、心理、表演和教学的理论。应以此类教材为声乐学科的基础理论教材的依据,分阶段、分层次、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适应教学要求和需要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实现与现行的声乐技能课间的和谐统一发展,低年级学生应强调和重视声乐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6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对,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是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而“应用研究”则是研究社会实际中的个别、具体的问题。“基础”的存在决定“应用”的存在,“基础”的科学水平也决定“应用”的科学水平。“应用研究”需要借助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及理论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是如梁启超先生(1873―1929)在《学与术》中所述:
则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
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学界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世界民族音乐”五个研究方向,从理论上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研究方向的布局。但是,从国外的音乐学学科眼光来看,其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均归属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而“音乐美学”只是“体系音乐学”之下的一个分支。从国内实际的研究状况来看,以学术要求和水平而言,前三者有较为扎实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作为支撑;而后两者则还缺少有质量的、一定数量的实际研究来支撑。不能不注意,音乐学的学科分类是否存在,实际的研究状况是它的基础。学者们的思考,或因出于主观而不免理想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音乐学发展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向,这就是“艺术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逐渐分离,前者以音乐的艺术形态的研究为中心;后者以音乐文化的特征研究为主。此外,“基础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也渐渐被大家所认清。再者,音乐表演艺术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这样的趋向,从音乐学学科总体来看,它们显现出“两类”与“三分”的特点:
一、基础音乐学
1.艺术音乐学――音乐的艺术研究
(1)乐理研究
(2)作曲技法研究
(3)作品形态风格研究
2.文化音乐学――音乐的文化研究
(1)音乐音响学
(2)音乐生理学和心理学
(3)音乐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4)作曲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5)音乐社会现象的各种研究
3.表演音乐学――音乐的表演研究
(1)音乐表演的技巧和风格研究
(2)音乐表演的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二、应用音乐学
1.音乐教学
2.音乐评论
3.音乐工艺学
4.音乐***
“两类”指基础和应用。确立“基础”和“应用”的界限,目的在于明确这两类研究的性质不一样。对于学生或研究者来说,一进“音乐学大门”就应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异;并知道“基础音乐学”和“应用音乐学”两者间的关系,即有“基础”才会有“应用”,“基础”的程度和水平决定“应用”的程度和水平。这有利于学习者、研究者科学地、全面地对待音乐学学科,也有利于他们在自身发展中主动调整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
“三分”指“基础音乐学”里分“艺术音乐学”、“文化音乐学”、“表演音乐学”三类。这三类不同的研究,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来讲,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既是方面的不同,也是性质的不同。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7
一、音乐教育的跨文化对话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作为跨文化对话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便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对话是理解的过程,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人。由于世界经济、***事等方面发展的差异,音乐教育对话的不平等时有发生。《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从音乐的现代性、哲学等方面对这种对话不平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运用了后现代哲学、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人类学、后现代教育学理论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运用了反思人类学研究的文化并置的方法对其表述。在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及中国音乐教育与西方音乐教育的跨文化并置,这种并置使得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中西方音乐体制的异同,从而反思和建构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这可以说是该书的理论框架。
音乐教育的研究离不开对哲学发展的考察。哲学是文化思想的核心,并以此构成不同音乐文化思想核心的共相基础。在该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概念来把中国的音乐教育投放到世界的视野中来分析。譬如对中国音乐教育深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的哲学分析,“今天的中国音乐教育之所以将乐理和四大件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关键在于认为这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也是音乐学习的科学基础。正如笛卡尔把‘形而上学’(认识论和本体论)比作树根,把‘物理学’(自然科学)比作树干,西方音乐体系的基础在于它的音乐的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方法和声音物理学的理论,使它获得了‘音乐科学体制’的地位。正是这种音乐科学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或价值无涉的认识,使西方音乐体系有正当理由成为我们音乐学习的基础,也使我们的音乐学习目的变为工具论目的的学习,即为音乐技术专业而学习,从根本上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文化目的和意义的思考。”①
后现代文化所强调的差异性、多样性等为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该书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批判以阿德勒的音乐学体系基础的音乐教育。认为其体系音乐学的各条概念是西方音乐实践的理论规范,以此理论为基础的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即“现代性压迫下的音乐教育的问题;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中心与文化边缘的问题”。②而这些负面影响也彰显了音乐教育的不平等对话的事实。因此,“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学将开始它的学科转型,从单一文化和单一学科的音乐教育学转向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教育学”。③
二、音乐教育研究的“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可以说是中国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视界融合”的产物。正如作者所言:“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的出现,使我们对音乐教育的审视增加了国际学术方面的一个新视角,它将与我们中国音乐教育的视角发生‘视界融合’,使我们对音乐教育有一种全新的思考,并获得音乐教育与全球***治、经济、文化广阔联系的视野”。④
该书用后现代科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视界来诠释与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对话融合,以此探讨音乐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如音乐教育中的西方中心论、技术理性、审美性、科学性、普遍性、客观性、价值无涉性等。而这些问题也是当今音乐教育学研究的世界性问题,并遭到了国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人类学家的批判,如美国的雷默、内特尔,加拿大的沃克、埃里奥特,英国的布莱金等。该书详尽地阐释了这些人物的音乐教育思想,并通过这些“视界融合”来理解国际音乐教育及中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说现代性压迫下的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如何来认识和克服这些问题呢?这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呢?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在吸收后现代音乐人类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教育学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并置的方法分析了“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的思想。譬如,雷默对以演奏演唱为主的音乐教育的颠覆;罗伯特・沃克的全文化的音乐教学法;布莱金对非洲音乐文化价值的探讨以及音乐生物学的研究;克莱南的交叉文化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的阐释,埃里奥特对现代性的审美音乐教育的批评。这些“视界”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注重技术培养以及音乐教育中的“西方中心论”同样具有解构的作用。解构不是完全彻底的否定,而是一种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视界融合”。
三、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范式重建
所谓范式就是“一定科学时期指导科学研究的某种理论构架和概念体系,是各种具体研究共同遵循的基本理论与出发点。”⑤重新提问是范式重建的主要途径,即“从根本上改变先前的范式,设计另一种认识对象的理论框架,由此开辟一个迄今未被发现或久遭忽略的领域。它不一定是未知的领域,它可能来源于一种新的观察视角,通过这一视角来研究那些人们可能早已知晓但从未重视的领域。”⑥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站在这个全球性的教育范式转换的立场上,以重新提问的方式,从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课程论、音乐学科及音乐教学方法来重构中国的音乐教育学科范式。即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转向“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从“音乐学科教育学”转向“音乐现象学教育学”;从“音乐教学的物理学范式”转向“音乐教学的生物学范式”。作者在埃里奥特对审美音乐教育的批判,加达默尔对审美意识的批判,周宪对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的视界融合中,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哲学基础是“普遍主义、反历史主义、反哲学语言学转向”。⑦并提出了“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建构,即从“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文化身份;音乐文化理解与视界融合;音乐文化重组与概念重建”⑧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这种音乐教育的哲学建构是对西方认识论哲学主导下的音乐教育研究的一种解构。
该书对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和开发范式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作为音乐课程理解范式的哲学基础是解释学、想象学以及音乐人类学,而课程开发范式的哲学基础则是自然科学主客观认识论,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是以‘文化理解兴趣’为基础,它更关心他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音乐的,‘技术兴趣’的理解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⑨由此可见,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也体现了“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的精神理念。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以上三点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管建华教授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一书的粗浅认识。笔者以为,该书是一本紧跟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及时深刻地反思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著作。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而又深入浅出,富含鲜明独创的诸多学术观点和论述。该书为中国的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①②③④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126页,198-204页,204页,5页,212页
⑤⑥金元浦《接受反应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页,30页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8
论文摘要:对审美意识的关注和培养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理论课程,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使音乐课教学逐渐脱离了艺术范畴。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课程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性特征,并探索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突出音乐美感和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多种方式。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以艺术化的音响之美感染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后潜移默化地善化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美化其言谈举止的。作为高师音乐院系(包括音乐学院音教系)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实施审美教育,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质量,关系着美育能否得以良好实施和广大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方面的意义,如何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以往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的音乐理论课程,还应把加强音乐审美意识作为其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师音教专业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一般包括乐理、和声、歌曲创作、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欣赏等,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以知识性和基础技能为主的课题,因此,灌输式的、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比较盛行,死记硬背、公式化做题、应试性地训练听辨音技能等,一直是学生“应付”理论课程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关注音乐的美感属性,而只是突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即习惯于把理性成分和技术成分从音乐中剥离出来,然后在教学中予以强化。例如,教师致力于音响美感之外的记谱方法说明、和声序进讲解、曲式结构分析、历史背景介绍、音乐家生平描述,或者致力于音程、和弦、节奏模式的分辨、记忆等与音乐审美脱节的技能训练。即使在应该突出审美意义的音乐欣赏课上,用于“讲”音乐的时间也往往比用于感受音乐的时间多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音乐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课程中的音乐本质因素——音乐的艺术性成分,因此,没有把音乐理论课当成要重视艺术审美因素的课程来看待,或者把音乐理论课视为理论掌握第一、审美感受第二甚至对此不予考虑的课程,造成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艺术性的范畴,远离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如此,理论课教师带给学生的常常不是作为生命整体的音乐艺术,而是失去了生命力的音乐技术和音乐知识。学生面对大堆的资料和反复进行的机械训练,也只是疲于应付考试,并无学习热情可言,更谈不上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和获得身心的陶冶。以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对音乐的艺术本质也认识不清,往往难以胜任基础教育中的美育任务。
音乐理论课程虽然名为“理论”课程,实际上却是在经历了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之后,对音乐的艺术特色、艺术背景、审美价值及形式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和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没有一门能够真正脱离实际的音响审美感受和艺术理解,因此,它们依然是艺术性课程,是必须凸显音乐艺术魅力和审美意识的课程。比如,在和声课上所讲授的和声学规则来于对历史上众多音乐家的名作所进行的理论总结。和声效果本身是这些音乐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成分,因而,在学习和声课时,要感受和品味各种独特的和弦音响与有美感意义的和声进行效果,才能理解和声原则和建立基本的和声感觉;乐理课上的各种乐谱记法、表情术语和常用规则,均与音乐作品中的多种音响表现需要密切相关,对乐理的认识和掌握,也同样需要通过欣赏经典的音响例证来获得感性方面的有力支持;而音乐历史的构成更突出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美学观念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历史就是音乐作品的历史、审美体验的历史,只有通过聆听不同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的音乐文献。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把握住它们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才能获得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到音乐历史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还有,视唱练耳课中选用的音调片段及节奏模式,也并非简单拼揍出来的音高和节奏组合。它们或者是可用于构成音乐作品的常见艺术形式,或者就直接源于许多音乐名作,有着内在的艺术组织原则和美学意义,因此也需要用带有美感的视谱演唱和从审美角度出发的听音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辨别、记忆以及认识其音响特点等等。可见,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全部,相反,作为音乐领域内的课程,它们的基础始终是建立在对音响艺术的审美体验、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可以说,离开了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所谓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这些脱离了音乐美感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的将只是死板的教条和盲目的技术,而不是音乐艺术。
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其他高师音乐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主要是培养有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音乐表演类课程一样,都需要抓住音乐课程中的艺术性本质,在传授技能与知识的同时,重视对音乐音响的审美感受,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以和声课的教学为例,要体现其中的艺术属性和审美要求,就应当在听觉审美的基础上,重视对和声效果的感知、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把书本上的所有谱例转化成具体的音响,包括把谱例中的名作片段以乐队、钢琴或声乐的原创演奏、演唱方式播放给学生听,或者采用先细分再整合的方式,先把谱例与习题的各个声部、各种和弦单独呈现之后,再做声部合成、和声序进的处理,其间使投影屏幕上看到的谱例和习题与听觉上感知的音响效果能直接对应,然后,教师再有目地地引导、指点学生鉴赏不同的和声效果带来的不同美感特征和音乐表现意义,赞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的音乐审美感受,从中认识丰富的和声效果,并拥有基本的和声艺术感知能力。在和声作业方面,可以把键盘和声的练习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要求所有的书面和声作业都能以钢琴弹奏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注重专门在键盘上进行的和声连接训练,使学生更多地从听觉的角度鉴别、记忆和选择各种和声效果,积累自己对和声美感的体验,而后掌握相应的和声基础理论与应用原则。相对于过去死记和声规则、强调书面习题完成质量的教学方式,重视和声音响的鉴别能力和听觉审美意识,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和声效果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更接近音乐学习的本质。而且,就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写出高质量的和声书面作业不是其学习的重点,具有正确鉴别和声效果及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才是关键,因为他们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完成美育工作,而不是去讲授和声课或者专职于音乐创作活动。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9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将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高职音乐教育的改革。
一、现行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探析
1.现行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受传统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影响
我国高职音乐学科尚未建立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高职教育在教学体系中受传统本科教育体系影响较深,目前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基本是沿用本科音乐理论课程的构建标准,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
3.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应建立多样化、灵活的课程考核模式
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考核同样要注重实践能力,应建立多元的考试模式,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应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可以实行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相结合、卷面考试和作业检查相结合等评价方法。同时还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教学效果、检验学生能力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4.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应努力打造“服务型的精品课程”
高职音乐理论精品课程应该体现以实用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应以服务教育、服务学生为目的,并且能够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而现有的一些以现代信息手段为依托的精品课程无法与日常教学同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利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站的信息平台忽略了其服务性原则。应把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与教学网站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加强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师生能够及时、快速地进入精品课程网站,借助网络来加强教学,真正实现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篇10
一、辉煌的俄侨时期
1.正规音乐学校
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侨涌入哈尔滨,据统计,1920年前后哈尔滨约有37万人口,其中19万是外国侨民。与此同时,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聚集于此开始他们异国的侨民生活。刘斌在《视唱练耳学科的传入及其在上海音乐学院(1966年前)的发展》中曾经提到,1927年原名“国立音专”的上海国立音专由留美归国的李恩科女士开设视唱练耳课程。而在刘欣欣和刘学清所著的《哈尔滨西洋音乐史》中记载,早在1921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按照俄国皇家音乐学院课程已经开设了乐理与视唱练耳等课程,第一届艺术委员会(1921―1927年)音乐理论课教师是卡尔波娃、科斯捷维奇和沃尔乔克,第二届(1927―1933年)是捷列霍夫。虽然大部分学生为俄侨,但是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理论课程在中国境内的设立却是开创先河的。1925年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创建,校长戈尔德施京亲自担任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哈尔滨音乐志》中提及1927年巴兰诺娃创办哈尔滨音乐传习所(也是与教会合办的哈尔滨音乐训练班)招生,教授课程中有音乐理论科目,而哈尔滨著名音乐家刘忠就曾在此学习声乐和音乐理论等学科。
20世纪20―30年代开办的俄侨音乐学校将音乐基本乐科的相关音乐知识带入哈尔滨,为正规、系统基本乐科音乐理论在哈尔滨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业余音乐培训
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合唱课教师拉伊斯基既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在业余时间开展音乐活动。他的家既是学生学习声乐的课堂,又是学生学习乐理的教室。与此同时,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旁边的荷花艺术学校也在民间音乐培训中很有盛名,音乐教师拉扎列娃教授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
业余音乐培训不同于正规音乐学校对学生来源的规定,许多中国人可以依据兴趣选择喜欢的科目进行学习,因此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音乐基础理论的影响,也便于声乐、器乐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二、特殊的时期
1932年东北沦陷,日本建立了长达13年的***权。伴随着奴化教育的推行,民族的乃至西方的音乐文化受到严重的排挤和打压,绝大多数音乐学校都在***权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之下。但从《哈尔滨音乐志》中我们依然找到了这期间基本乐科发展的痕迹。1932年有3所俄侨音乐学校教授音乐基础理论科目。1936年伪教育厅对各学校的音乐课授课进行规定,包括呼吸、发声、练习音阶、音程,并要求唱乐谱。民间音乐机构自娱雅乐社(1937―1945年)、古风音乐会(1939―1944年)、哈尔滨口琴社(1935―1937年)建立,由于资金及资料的匮乏,他们所演奏的乐谱大多数是手抄及自己创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丰富了基本乐科关于记谱方面的知识范围,并在无形中将音高的织体关系融入其中。同时,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哈声乐团及伪哈尔滨中央放送局对各类音乐作品的演绎和宣传,更加快了识谱、记谱知识的传播。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累积
新中国成立前后哈尔滨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发展的重要阶段,大批音乐人才在音乐学科的各个领域竭尽全力,为民族的、整体音乐文化的振兴贡献力量。其中,国民音乐学校在哈尔滨音乐文化历史上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6年建立的市立哈尔滨大学,其前身是“”时期的“私立王道书院”,日本投降后改名私立“国民学院”,后于东北民主联***进驻时确立。学校设有音乐系,系主任为老音乐家李鹰航先生,刘炽、肖丁等都在此任教,并开设音乐理论课程。
1948年,由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与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合并基础上建立了苏联侨民高等音乐学校,该校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学制10年,设有乐理、和声等共同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沈阳的“东北鲁艺”迁至哈尔滨,设有音乐部并教授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同年,哈尔滨业余音乐学校成立,开展业余音乐文化活动,制定了教学大纲并编写了基本乐理等教材,王一丁、唐乃智、陈振昆、魏仲珂等在此任教。
1958年哈尔滨艺术学院成立。设有音乐系,学制5年,招收作曲、器乐、声乐学生,其中开设了视唱练耳、乐理课程,教材以中央音乐学院教材为主,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由教师编写。这是哈尔滨民族办学音乐教育历史记载中首次明确提到这两门课程的设置,并提到教材的使用情况。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于此任教,毕业于法国里昂音乐学院的唐学咏教授,是中国引进固定唱名法和倡导视唱练耳、重视基本乐理教学的先驱,他将先进的基本乐科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确立了哈尔滨基本乐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体系架构。音乐名家刘施任、汪立三、蒋祖馨也对基本乐科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如作曲技术与基本理论的结合、音乐听觉的应用发展,等等。
结语
经过早期哈尔滨不同音乐文化历史的累积,音乐基本乐科所涉及的视唱练耳、基本乐理理论已经逐步完善,如今其课程设置已普及到各个高校的入学及本科在读的必修项目。对哈尔滨基本乐科发展的认知与梳理,更多地了解其历史进程,是对哈尔滨早期音乐发展历史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其学科地方建设的客观总结。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项目成果,课题编号:11B037)
参考文献:
[1]吴岩.哈尔滨音乐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于斐中.哈尔滨音乐志[M].哈尔滨市文联,1999.
[4]李传勋.俄侨与黑龙江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