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述篇1
大家好,我叫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里的一名成员。我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候温暖。可是现在,我因为你们人类,我变了…
的确,你们的祖先对我很好,可你们知道吗?自从你们的人口逐渐增加,需要大量盖房子。就随意砍伐树木,使森林在我身上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还有,你们乱扔垃圾的情景也处处可见。你们吃完早饭或是别的包装袋,一看,垃圾桶在那么远,不愿意走过去,就随手一扔。再看这边,一位男青年吃完雪糕的包装袋随手就扔在了地上,使白色污染物又多了一份…
地球的自述篇2
我的名字叫地球。在银河系里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在很久很久我还是个只有火山的地球,非常炎热。慢慢的我就变的有微生物了和植物了。再接着就有了现在人们都知道的恐龙。再接着就由猿猴慢慢的进化成了现在在我身上生活的人类。
以前他们友好的相处的非常的友好,但后来他们为了当上皇帝(有些也是为了人民)然后就开始打仗。毁灭了我身上的大片的树林。还毒死了很多小动物。所以我很讨厌向别人的国家侵略的人,尤其是小日本和德国的纳隧分子。经过了几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我的耳边没了***炮声。但好景不长人们又开始了商业上的竞争,前几年还好些,但后来人们就开始乱排放废水和烟气。使我的保护膜得到严重的破坏,是太阳的紫外线直接射到了人类,导致了全球气温的升高,没办法这是罪有应得,虽然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管理但还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乱排放,所以我的容貌以不如以前那样娇美多姿了而是老态龙钟、千疮百孔了我真希望我能恢复以前那样的容貌啊,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而这个心愿只能靠人类才能实现。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行动起来吧!让我恢复以前的容貌吧,我会感激不尽的。
大家一起努力吧。大家应该不乱扔垃圾……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地球的自述篇3
我本是一个美丽的行星,挺拔的大树是我的头发,红花绿草是我的花衣服,无数的江河是我的血脉,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给我作伴,所以我很快乐。
可是好景不长,人类把我那美丽的头发——大树给一棵棵的砍下来,结果泥沙没了阻拦,一下雨,就流进了我的血脉——河里,使河床升高,水漫开来,淹没了人类的村庄和田地。使粮田荒废了,人类变得无家可归......人类还把工厂的废水排进了我的血脉——河里,使河水受到了污染,河里的鱼虾发出痛苦呻吟,最后绝望地死去。
到最后,天空不在那样蓝;花不会那样美;草不会那样绿。将会不再有参天大树和成群的牛羊。我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天啊!这还是我吗?这还是你们人类的摇篮吗?我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所以,人类朋友们,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我,别破坏我啊!求你们了!让我继续成为你们的摇篮吧!好吗?
地球的自述篇4
大家好,我叫地球,我身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是我的儿女。听他(它)们说,在茫茫宇宙中,没有第二个像我这样存在着生命的星球,就连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痛迹的火星,也因为缺水、缺氧、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而被科学家排除了。从这一系列的事物中,足以说明我是多么的珍贵呀!可以说,如果没有我,主没有我身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以及人类所拥有的极高的智慧和才干。虽然人类拥有极高的智慧和才干,但是我现在最担心的仍然是人类,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会让我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我失去了生命,那么我身上的生命都将消失。
就拿乱砍树木来说吧,我想大家都知道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如果没有了植物,那么人类也将生存不下去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植物。
衣服和裤子破了可以补,桌椅坏了可以修,鞋子脏了可以洗刷,人生病了可以去医治,可万一我生病了呢,那可就是无药可治了。人类—我的好儿女,为了你们的母亲的皮肤不再干燥,请不要再砍伐树木;为了你们的兄弟姐妹不再自相残杀,请不要毁掉他(它)们的家园,伤害那些无辜的生命。为了你们的未来,为了我的身心健康,我请求你们不再再做傻事了,好不好?
每一个具有爱心的小朋友,求你们快救救我吧!如果你们不知道该怎样救的话,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就是要保护好环境,让我的身上从此以后不再有沙漠;多植树,让树来吸收二氧化碳,让我重新现出美丽健康吧!
地球的自述篇5
我的表面有五大洲四大洋: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州。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我表面还住有许多各个国度的人,例如: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丹麦。印度等等。他们不怎么爱惜我这位慈祥的母亲,于是我的美丽毁在了人类的手里。
我的最南端那里是南极,那里是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一年四季会有些阳光的照射;有时还会有昼夜现象。南极还住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企鹅,它们只穿着一件衣服,我还真担心会冷着了它们。
我的最北端是北极,那儿一年四季也冰天雪地的。那厚厚的冰川,让人看了也觉得心寒。前些年,我强烈地感觉到北极的冰川,由于环境的变化,开始有点融化了。如果人类再不爱惜我,乱捣环境,我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冰川的融化,那海水会淹没大森林,淹没人类子女们,我的心就感到阵阵的刺痛。
我的东西两端是由于地壳破裂,地质变化而来的土地和海洋!由于现在人类们仍然不爱惜我还到处搞破坏。虽然人类们不断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但也起不了什么好的作用。我不在是从前美丽的我了!美国与伊拉克的2年战争把我打得遍体鳞伤,所谓旧伤没好,新伤又来。在一世纪以前,我目睹了你人类在我身上互相残杀自己的同胞,已经把最原始我弄的万劫不复了,而如今你们人类仍然不满足于当前的情况,还不断地给我加痛。
地球的自述篇6
一、全球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1.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世界海陆分布
教师经常在导课时让学生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面貌的视频,然后问学生:“地球为什么被称为“蓝色星球”?待学生作答后,却很少有教师思考问题的内在逻辑。学生早在历史课上了解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甚至通过小学的学习,知道“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是个蓝色的星球”。上述问题的提出缺少对学生地理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实际上,教师应提出的问题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只有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才能打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区域空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区域分析研究的方法大同小异。在分析空间分布差异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是教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区域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灵活运用,可培养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如本节课对于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首先应定位,其次看形状;如果运用数据,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探究如何证实:“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世界的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这一推论。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海陆分布不仅是会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地理事物的这种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用区域差异思想审视地理工具的使用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地球的面貌进行想象。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并借助地球仪和地***思考“地球表面最突出的特点或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最不均匀的特征)是什么”来引入正题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认为此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利用地理工具,通过视频、地球仪、地***建构地理表象,并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结合下,重新整合,让学生明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部分教师还设计“数珠子”活动,即用红、蓝色小珠子分别代表陆地与海洋,将其粘在地球仪的陆地与海洋部分,把学生分组,各组对不同半球(如水陆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珠子计数并列表统计所占比重,计算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得出“七分海三分陆”的结论。
通过上述三个角度对海陆分布与区域差异思想关系的分析,不难发现,世界海陆分布是向学生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极好素材。让学生从认识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开始,到回顾对大洲、大洋的认识,再到对国家、地区等地域性特征的认识,这种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渐变过程,恰好反映出差异是绝对的,一个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为更小的区域时,则可进一步讨论区域间的差异。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尤其是理解“区域联系的重要环境基础是由区际差异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渗透区域差异思想的教学案例
案例1 初步感受“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
教材中直接用两个半球示意***向学生简单介绍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并没有强调其间蕴含的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思想。为突破原有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将引课与区域差异思想的渗透结合起来,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往往看不到地球的全貌。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分别从不同视角看地球的三幅***片)
问题2:当我们像宇航员一样远眺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感觉地球表面最明显的差异性是什么?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地***和数据,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是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学生不易在生活中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地球仪、地***、视频并结合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并归纳,还要结合学生认知,从三张不同尺度的景观***片出发。问题1突破传统的教学设计,分别给出“我们生活的周边景观***片”、“从飞机上看到的海岸线***片”、“从太空中拍的地球***片”,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建立起不同尺度看地球的空间表象,引导学生由小尺度到大尺度、从周边世界到太空远眺,并借助古诗的诠释,理解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全貌,实现问题2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从不同尺度看到的景观不同,都存在差异,从而渗透区域差异的思想。
案例2 归纳从不同角度描述海陆分布的方法
从不同半球认识海陆分布,其核心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海陆分布,怎样描述和用什么方法描述。目的是从特殊到一般,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地理工具的习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问题3:请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数据描述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总结描述分布特点的方法。
问题4:用问题3总结的方法,完成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特点的相关学案。
问题5:有没有一个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请大家在地球仪上寻找。
问题6:填绘海陆轮廓简***,完成相关试题。
“空间尺度”思想的内容是指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按如下步骤完成:首先,从全球视角感知海陆分布:通过地球仪和中***版教材中“世界的海陆分布***”,明确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特点;其次,从半球尺度视角认识海陆分布:无论在哪一个半球,均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就海洋而言,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就陆地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从而理解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第三,从世界海陆空间分布格局认识:全球海洋是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最后,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总结出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可从均衡性以及面积的大小进行归纳;再用此方法迁移运用到描述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学会从不同半球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问题5,了解水、陆半球,引导学生得出: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培养学生空间观察能力。通过问题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例举全球海水相连的实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出漂流瓶的例子、大黄鸭的来历等,通过生生交流,拓展视野,课后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更深入了解与“海陆分布”有关的内容。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任意半球,海多陆少,海水相连,陆散其中。
案例3 海陆分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基础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区域差异,它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课堂环节设计上教师有意识地补充关于海陆分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逻辑联系,进一步渗透空间观和区域差异的思想。
地球的自述篇7
摘要:本文对“重力”定义的表述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进而来探究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关键词:重力 万有引力 向心力 离心惯性力
重力是中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是,目前各种书籍对重力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其根源都出自如何处理由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惯性力。从而使得对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模糊。查阅若干种教材,对重力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三种表述:
第一类定义:“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称重力”[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俗称地心引力”[2];“重力就是地球与物体的万有引力”【3】;“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心引力,我们把它叫做重力。”[4]这类定义很明确的指出重力和万有引力都是指物体受到的同一个力。这样定义重力,重力概念似乎多余,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或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意义非常明确,而且表述也非常简洁。另外,关于重力的方向问题也纯在令人迷惑之处。
做此类定义的书籍,大多会有如下的继续描述:然而,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特例,地球作用于地球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就是重力。重力有真重和视重(表观重力)之分,真重指的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而平常人们所说的重力乃是指物体的视重,它是当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时,人们用测力计测得的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视重要受到所在高度、地球密度分布不均匀以及由地球自转所造成的离心力等因素的影响,它和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真重)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别。
第二类定义:“地球对其附近物体的吸引力是重力”;“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对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称重力[1]”;“重力主要是万有引力在地面的表现形式”[5];“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作用”[6]。这类定义共同的特点是有“表面”、“附近”“地面”、区域性概念的限制。也就是说重力的定义仅限于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范围使用,那么到底距离地球多远才不算是“表面”、“附近”、“地面”呢?在太空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那些卫星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是否还可以叫重力呢?此类对于重力概念的定义是模糊的、不确切的。
第三类定义:“当质点以线悬挂并相对于地球静止时,质点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沿悬线且铅直向下,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质点对悬线的拉力。实际上,重力是悬线对质点拉力的平衡力”[7];“当物体放置在 地球一支持面上或用悬线挂起平衡时,物体对支持面的作用力或对悬线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8]。“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时,有一竖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g,产生此重力加速度的力称为重力”[9]。“如重力是物体相对于水平面静止的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平衡力”[10];“真空中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引起重力加速度的力,称为重力[11]”。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因重力是最早人们对物体所受指向地面引力的初步认识。所以,在太空中物体受到的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应再考虑重力这个概念,也就是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那些卫星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没有重力。关于重力可做如下定义: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受地球的引力,称为物体的重力。此定义表述了如下内涵:⑴指出了重力的主要本质,重力来自于地球的引力。⑵表明了重力是一个表观概念,由于随地球的转动使地球引力表现为重力,重力与万有引力并不等同。
参考文献:
[1]刘树本.对“重量”、“重力”定义的探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8,9(2):82—85
[2]王楚,李椿,周乐柱等.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2.
[3]郑永令,贾起民.力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26.
[4]赵凯华,罗蔚茵.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5—66.
[5]卢民强,许丽敏.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2.
[6]杨维纮.力学[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48.
[7]漆安慎,杜蝉英.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7.
[8]沈耀民,陈家森.力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6.42.
[9]梁绍荣,刘昌年,盛正华.普通物理学第一分册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98
地球的自述篇8
1.海洋与陆地
此部分内容人教版的标题是“海陆分布”,湘教版的是“海洋与陆地”,而商务版则以问题的形式“地球?水球?”出现。七年级的学生对问题充满好奇,商务版的标题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眼球。
地***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重要的地理事物,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课是学生区域认知的开始,如何从地***上认识地球,是学生走向区域认知的前提。三种版本的教材都十分注重用“非连续性文本”直观表述海陆分布的内容,但不同版本在设计时略有差异,比较如表1。
其中人教版对每个半球的海陆面积有详细说明,并给出两个主要结论:在陆半球中,陆地分布最为集中,在水半球中,海洋分布最为集中;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商务版只以问题形式引导观察: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可以在地球仪上试验该结论。
2.大洲和大洋
湘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将教学内容分成“七大洲”和“四大洋”两部分。而商务版则以整体出现:七大洲和四大洋。洲和洋是相互依存的,以整体形式出现,更符合两者的相互关系。三种不同的版本,对这部分内容设计的***表也有差异,比较如表2。对各大洲的海陆轮廓,湘教版先给出全球海陆轮廓略***,后以非洲为例,请学生画出非洲大陆轮廓略***。人教版也直接给出部分大洲几何轮廓示意(南极洲除外),请学生在示意***上填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以及赤道、0°经线和180°经线穿过的大洲和大洋,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而商务版则在给出澳大利亚、南极洲轮廓的基础上,请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形描绘其它大洲的轮廓,并标注大洲和大洋名称。
二、三版本教材***表教学建议
1.选取教学素材的建议
(1)海洋与陆地。只有商务版教材采用“世界海陆分布”来表达地球表面陆和洋的空间关系。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都采用“海陆面积比较”,旨在突出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但教学如果仅到这个层面,学生的海陆空间感还是难以建立。因此,使用湘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的教师,可添加商务版教材的“世界海陆分布”进行教学。湘教版教材中没有“陆半球和水半球”这一素材,这部分内容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这一素材,学生会清醒地意识到即使在陆半球,还是海洋面积比例大,因此建议将此素材添加到教学中。在人教版教材中,编者通过陆半球(是陆地面积最集中的半球)暗示学生这一结论。而商务版教材中,还以“结论+问题”的形式出现,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产生这一结论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海陆面积的比例和海陆空间分布所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引导学生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观察“海陆面积比较”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得出这一结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
(2)七大洲和四大洋。湘教版教材在讲七大洲和四大洋时,只有面积的比较,人教版教材不仅有面积的比较,还有七大洲的分布,而商务版只有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没有面积比较。由于地球是球体,在空间分布上很难判断每个大洲的面积大小,因此量的比较很有必要。从本节课的地理课程标准之一“运用世界地***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来看,培养学生海陆分布的空间观念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湘教版教材缺少“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学生的空间观念难以形成。因此用商务版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比较”的素材,以增加直观性。用湘教版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形成“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概念。
2.利用***表教学的建议
(1)问题引领进行“活动”。每一版本教材的地理内容,很多都以“活动”的形式来引导读***,并设置很多地理问题。钱梦龙先生认为“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地理问题开展教学,也可自行设计问题开展教学。
教授“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时,三种教材都用比较的方法,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读***。因此观察和比较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人教版教材中设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议一议,如何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根据“课程标准”出发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建议使用其它版本教材的教师可以借鉴。
由于学生已学习南北半球的划分意义,因此对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读***,可以由易到难,先读取陆地的南北半球分布特点和海洋的南北半球分布特点,学生会发现:陆地北半球多南半球少,海洋南半球多北半球少。接着引导学生从海洋和陆地比较的角度看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学生会发现无论南北半球均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东西半球分布”的读***过程也可照此进行。
清楚海陆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布特点之后,可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综合比较海洋的分布重心在哪里,陆地的分布重心在哪里,即“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关系。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读***,从直接获取信息,到比较读***,综合分析***表信息,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读“海陆面积示意”、“各种半球的海陆分布”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议一议,如何“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选取合适“参照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选择,如学习海陆分布内容时,为学生提供以下几种教具:普通地球仪、万象地球仪、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地***、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地***,请学生自行选择。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会思考自己即将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角度。这种选择取决于观察对象的空间范围和大小以及参照物的选取,这是很重要的地理空间思想。
如何描述空间分布特点?首先明确观察对象需要选取什么合适的参照物(参照物可有多种选择,但必须对划分空间、确定方位有意义);如描述海陆空间分布特点时,大洋作为一个整体,大陆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彼此是相互包围的关系,可界定范围却无法确定方位,不能把大洋作为陆地的参照物,或把陆地作为大洋的参照物。教材选取半球位置作为参照物,而描述大洲和大洋的空间位置,七大洲和四大洋彼此是包围的关系,可以界定范围,不同的大洲和大洋之间又可以确定方位,所以能成为彼此的参照物。
其次才是具体描述。如何描述观察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不同的空间尺度有不同的描述“技术”,但通常从观察对象与参照物的方位、距离等角度入手。描述“海陆分布”与“半球”的空间位置关系,提示学生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布隐含方位要素,在不同半球的海陆面积对比隐含距离要素,如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隐含“距离”意思是,北半球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较远,南半球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较近。“大洲和大洋”的空间位置描述,如“大洋洲四面环海”、“欧洲西部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向大西洋的大半岛”。提示学生“四面”、“西部”表示方位,“四面环海”、“向西伸向大西洋的大半岛”实际上说的是这些区域与海洋的“距离”。提醒学生,在宏观尺度的位置描述中,“距离”通常不以几何距离来表征,而是通过一个区域几面濒临海洋和是否深入大陆内部这样较为“模糊”的表述方法来说明其距海远近。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话语”体系去描述地理事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地球的自述篇9
1、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A、文化的地理差异 B、服饰的地理差异C、体育的地理差异 D、饮食的地理差异2、地***的三要素是( )A、方向、比例尺、***名 B、***名、比例尺、***例C、***名、方向 、比例尺 D、方向、比例尺、***例和注记3、下列***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 B、 C、 D、4、***幅面积相等时,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C、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 D、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5、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 )A、东经 B、西经 C、南纬 D、北纬6、地球上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 )A、地轴 B、赤道 C、本初子午线 D、180°经线7、关于某地(25°N,98°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C、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8、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W,160°E 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 D、 0°经线和180°经线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东向西10、中纬度是指( )A、0°~30° B、23.5 °~66.5° C、30°~60° D、60°~90°11、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海洋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一陆地12、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②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③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④东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A、 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3、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的两个大洲是( )A、亚洲和欧洲 B、非洲和亚洲 C、欧洲和非洲 D、南美洲和北美洲14、面积和最小的洲是( )A、亚洲、南极洲 B、北美洲,大洋洲C、亚洲、大洋洲 D、南美洲,欧洲15、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哪五种基本类型( )A、平原、山谷、盆地、鞍部、丘陵 B、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 D、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平原16、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B、海底 地形比较单一C、海底最浅部分是海沟D、新生海底诞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动最激烈的地方是洋盆17、下列四幅等高 线地形***中,表示山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中①至③所示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19、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20、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A、大地构造学说 B、大陆漂移假说 C、海底扩展学说 D、板块构造学说21、下列 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①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③④ B、①③ C、 ②④ D、①②22、世界上的平原是( )A、亚马孙平原 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3、读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24、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赤道半径为6357千米25、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地球的自述篇10
【例1】***1为我国某学校(20°N,110°E)某日旗杆杆影方位示意***。OM表示该日日出时杆影,ON表示该日最短杆影,且一年中仅出现一次。读***回答(1)~(2)题。
***1
(1)当杆影处于ON位置时,北京时间约为
A12月22日12:40 B6月22日12:40
C12月22日11:20D6月22日11:20
(2)下列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此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的纬度范围约为90°
B此日该地旗杆杆影在地面转动角度超过180°
C此季节,北半球各地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D该地与北京时间的时差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人的富有来自他的苦难与艰难,也来自他对简单生活的接纳,比如此时此刻,从这扇窗户静静地眺望着外面的风景。――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你一直是我生命中永远都不可能重复的一场遭遇。――安・兰德
【解析】 第(1)小题考查了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换算,首先根据文字信息“我国某学校所在的纬度――20°N”可知其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ON表示该日最
***2 冬至日杆影方位示意***短杆影,且一年中仅出现一次,这说明ON为正午时的杆影,而一年中仅出现一次,那只有夏至日或冬至日。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该地日出东南(东偏南约25°),杆影在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杆影在正北(***2),这与***示的杆影方位不一致,因此不是冬至日。
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日出东北(东偏北约25°),杆影在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杆影在正南,这一***示的杆影方位一致。(***3)
***3 夏至日杆影示意***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日应为夏至日,再依据该地的经度――110°E与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的时差可以算出当杆影位于ON时的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40。答案选B。
第(2)小题,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地区(南极圈以内为极夜)的正午太阳均位于正南的天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的纬度范围约为90°。对于的是B、C、D选项争论较大。该日为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为一年中最长,该地位于20°N,105°E,因此昼长也是大于夜长且为一年中最长的。
【正确答案】 (1)B (2)A
考试一结束,许多老师就两道试题特别是第(2)小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认为A、B、C、D选项都对,有的认为A、C、D选项对,从以上试题的讨论中发现有三大疑点需要辨析。
辨析一:地方时差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吗?
在平时的地球运动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其实这种分法本身不太科学的,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什么是24小时而非23小时56分4秒,这里面不仅有自转的因素还有公转的因素,而太阳高度及方位的变化不仅与自转有关也与公转有关)。很多老师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1昼夜交替;2产生时差;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那么地方时差的产生真的是地球运动造成的吗?我们先来看了解一下地方时的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地方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正午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所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恒星时、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都是用天球上某些真实的或假想的参考点的时角来计量的,它们与观测者的子午线(经线)有关。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观测者,在同一瞬间测得的参考点的时角是不同的。因此,每个观测者都有自己的与他人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它是观测者所在的子午线(经线)的时间。从概念中不难发现地方时的产生主要与经线(经度)有关,不同经线(经度)的地方时不同,与地球运动无关。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一种误解呢?这可能是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的。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关于时差有以下表述:地球自西向东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这段话有三层含义,一是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二是由于自转,时间有早迟之分,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三是由于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因此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因此单纯理解地球自转造成地方时差是不准确的,试想一下,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那么同一时刻地球上同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所见到的太阳时角及太阳高度角是一样的吗?肯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经度的地点的地方时是不同的,这就是地方时差。只不过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导致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而且同一地点的时间在不停地发生变化。
辨析二:夏(冬)至日,北(南)半球各地越往北(南)昼越长吗?
关于此内容,在人教版地理必修1不同的版次的表述中有所不同。在2008年4月第3版,2008年5月第7次及2009年5月第8次印刷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中有以下表述: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则相反。
但在2008年4月第3版,2010年5月第9次及以后历次印刷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内容的表述出现了变化: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其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其中,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从教材版本不同的表述来看是早期表述比较简单但不太严密,经过修订后表述更加科学、严密。由此分析可知“夏至日,北半球各地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南半球各地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这种表述是不完整、不严密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夏至日,北半球各地越往北(北极圈)去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内为极昼,昼长相同。
很少人,非常非常少的人,才拥有宝藏,如果你真的拥有,那你就千万不要松手。――艾丽丝・门罗
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但它还是可以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