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道家大山倍达自述

山中修炼大不易

我真正开始空手道的修炼,是17岁时,但拳术,则从14岁时就很喜好了。在这条路上,我走了将近三十年。

孩提时代除外,到现在为止,我有两次真切地体验到自己强有力的感觉。

最初的一次,是1948年至1950年,我在千叶县的清澄山上修炼,空手开天然石成功时。

房洲清澄山,在距国营铁路安房小凑站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山上林木茂密,杉树最多,还有橡树、枫树、杨桐树等。山腰里,有以日莲上人的修炼地而闻名的清澄寺。大殿是江户末期的建筑物,殿前有一个天然纪念物,一株高五十米的巨杉。

我决心隐居到山中修炼,是因为战后的东京一片荒乱景象,而一边殴击糟蹋日本女子的美国兵,或震吓盘踞在繁华街道的阿飞们,一边进行不得要领的修炼,我的空手道功夫不仅不能有进展,反而会连心灵和技艺都变得像战后的东京一样荒废,于是我便想到了清寂的山中。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反对我隐居山中,他们认为,在出现了原子弹的当今世界,连一粒小小的手***子弹都敌不过的空手道功夫,没有必要这样煞费苦心地修炼。

有的朋友还劝我说,与其藏到山里去,不如一起去干点实业。

可我对这些朋友们说,反正日本有八千万人,出一个傻子也没什么。我不顾周围人的劝阻,毅然上了山。

我崇敬宫本武藏,无论是他做为武术界的老前辈,还是做为一个人。我特别喜欢吉川英治先生笔下的宫本武藏。所以上山时,我最先带上的就是吉川英治先生的卷《宫本武藏》。此外,我还将刀、***、猎***等摆在清澄山顶刚搭好的小屋里。我觉得,为了发展我的空手道功夫,有必要熟悉各种兵器。当然杠铃也搬来了。锅、勺等生活用具,则只拿了必需的几件。

山中的生活,以每早四时到附近的小河里洗嗽开始。用冰冷的河水振奋精神后,跑回小屋,进行举杠铃等体力上的准备活动。然后是吃饭和读书。饭,很简单,基本是米饭和豆酱。

正式的空手道训练从午后开始。我在树干上缚上藤蔓,练习正拳、掌、贯手、踢腿等一些招数。不是夸张,一年半的时间里,小屋周围的树木几乎全枯萎了。一年半中,无论刮风下雨、冬天夏天,我一天也没停歇过。

夜晚,我将画着圆圈的纸贴在墙壁上,凝神注视,使心神入静。

然而,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的山中夜里的孤独感,超出想像之外。

有时,传来狐狸等兽类的嚎叫,我的精神立时一振。尽管不是人,但仅仅感觉到附近有些动物,就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我的孤寂感。

为了在昼间也将狐狸等引过来,我在小屋附近撒下饵食。都说野生的狐狸在白昼里一般是不接近人的,但经过几个月的引诱,狐狸们白天也凑到小屋近旁来了。

可是,同狐狸接近,自然不能完全解除我的孤独感。而且,我还年轻,夜里,当我闭目养神时,脑海里时常浮起女人的身影。

我一次又一次禁不住要下山。

要修成高手

我想出了一个使我无法下山的办法。所谓办法,其实也挺简单,就是剃掉一侧的眉毛。

头发、胡须放任生长,再剃去一道眉毛,这脸孔,在水里一照,连自己都吃了一惊。又想哭,又禁不住想笑,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简直像鬼怪。这样一来,想下山也下不去了。

听说,过去的女人,一出嫁就剃掉眉毛。那时的妻子,要将眉毛剃掉多长时间我不知道。只是,根据我的经验,剃一次眉毛,再生出来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而到再生出来时,我就剃另一侧的眉毛。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苦心修炼,简直到了滑稽的程度。当时,我曾仿效过古代的忍者。古代的忍者,曾利用麻来增强弹跳力。麻这种植物,生长得非常快。

每天在逐日长高的麻上跳越,弹跳力也就会逐日增强。

为了蔬菜自给自足,我在小屋旁开了一块菜地,在菜地的一角,我种上了几株麻,来练习忍者的跳跃。每天,早晨做过准备动作之后,午后练过功夫之后,我在麻上跳跃三百次。当然,不像田径赛中跳高之类,进行助跑。空手道的格斗中,没有什么助跑。

但是,弹跳高度要最终跟上麻的生长高度,是不可能的。麻到成熟时,能长到七尺以上。不凭借助跑,任何人都无法跳过这样的高度吧。

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这一段时间的跳跃训练,对加深我的空手道功夫,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这时,山腰的村落里,好像传说山顶有个古怪的人。孩子们开始跑来看稀奇。开始,他们似乎很怕我。这是很自然的,我当时的模样,对着河水一照,连自己都吃惊。

不过,一明白我这个鬼怪似的家伙并不可怕,孩子们马上同我接近起来。

他们瞪大眼睛瞧我举杠铃、打拳,总也看不够。

跳麻的同时,我还尝试了一个项目,就是掌开天然石。然而,正像人们用石头脑袋打比方一样,石头这玩意太坚硬,试了十来次,石头怎么也不向我屈服。

我把击不开的石头,抱进小屋里。夜里,我像注视画圆圈的纸那样对着石头坐下,凝神注视它。

记不清是第七天还是第十天头上,我只记得那是个月色明朗的夜晚。

在昏暗的油灯下,我盯着石头,突然起了要开石的念头。

我似乎觉得,连击开的石缝都看见了。

我把石头搬到小屋外面。

我看着明朗的月光,把石头放到地上,屈下一条腿,又一次定定地瞧了一下石头。能击开了吧,我想。这好像是一种可说是确信的感觉。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右掌下意识地挥了下去。石头倏然开了。快得出人意料。月光下,我久久地注视着裂开的石头。我是强有力的,我想。

从第二天起,直到下山时止,我开了数不尽的石头。蹲在石头前,盯着它,心里想着能击开它,一瞬间,便挥掌击下去,石头一准击开。

下山时,小屋周围,击开的碎石堆得像小…一样。

首战中国陈老翁

我初次去东南亚旅行,是1957年。

那次旅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香港会见了陈先生。

听说有个武术家从广东来到香港,我想通过某种途径同他会一下,就逐一请求熟人们为我引见。

关于现今日本空手道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从中国传来的;也有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说是被征服者缴去武器的冲绳人,就把自己身体的各部位锻炼成能伤人的武器。我是这么想的,徒手格斗术这种技艺,大约是史前人为了像人那样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空手道还是产生于日本。垂仁天皇时代野见宿祢和当麻蹴速的决斗,与其说是相扑的开端,不如说更接近于空手道吧。

当然,我也不否认,从中国传来的武术,对充实、完善日本的武术体系,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我也承认,德川家光治世的宽永五年,东渡日本传来少林寺拳法的明末诗人陈元,的确是日本空手道的大恩人。

正因为这样,会见身怀中国传统拳术的中国武术家,是我由来已久的心愿。

隐居清澄山,一边向天然石挑战,一边着迷地阅读吉川先生的《宫本武藏》时,我就想到了要会一下中国的武术家。

香港的这位武术家,恰好跟陈元同姓,可谓有趣的巧合。

好像陈先生也马上知道了我想会见他。他那边传话说,也一定要会会日本的空手道家,特意差人来旅馆把我接了去。

陈先生的家,在香港山腰的住宅街,由这可以俯瞰港湾,是远眺的好所在。

我至今犹不能忘,从陈先生家俯瞰的香港美丽的夜景。

同周围的豪华宅第相比,陈先生的住宅不算大,但也辟了一间狭小但挺齐备的练功室。

陈先生当时已是将过六旬的老人了吧。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身体,年轻时经过极好的修炼。但岁月已洗去了他的豪气,比我还要小一圈的身架,显得非常安静。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陈先生马上把我领到练功室。我们相对而立。想到陈先生的年龄,我有点吃惊,可实际上,更叫我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招式不灵

在小而整齐的练功室,陈老翁同我相对拉开了架势。我一见,又一次吃了一惊,他的身形非常地稳静。

不光比试空手道,就是在比试剑道的场合,最重要的也是看透对方的招式和呼吸。

宫本武藏把看透对方招式的功夫,作为取胜的秘密之一,是功夫练到炉火纯青的标志。如果看透对方的招式,弄清楚对方的刀绝对够不着自己,那么即使对方的刀挥过来,也不需要无意义地躲闪。

然而,此时我完全捕捉不到陈先生的呼吸。我甚至不知道他此时是不是在呼吸。如果我此时闭上眼睛,我会完全感觉不到陈先生的存在了吧。

我全力调匀气息,一点点捕寻陈先生的空隙。然而,陈先生一动不动,他只是静静地立在那,轻稳得像练功室里的空气一样。一瞬间,我觉得陈先生的身体仿佛是一个没有实体的半透明的东西。

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使出了自己掌握的全部招式。当我出手或投足时,陈先生的身体就像流动似地旋圆圈。每当陈先生用旋转的圆圈挡回我的手时,我就全身都像被推击似地,不得不赶快退避。

因为他的手和腿旋出的圆圈在挡避我的招式的同时,向我袭来。

空手道里,除去攻击型和防御型外,还有一个交叉法。这个交叉法,就是攻击和防御完全融合到一起。

譬如,当对方的右拳打来时,用左手挡住,这是防御;挡住的一瞬间,马上打出右拳便是攻击。

然而,交叉法,在进击的同时,大约是使用两手一边挡开对方的招式,而身子已跳到对方近前,击开对手的。

陈先生的武功,把交叉法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然,在体力上,我占压倒优势。如果厮扭在一起,也许我有取胜的可能,但在功夫上,我彻底地输了。

功夫走圆乃最高境界

“你的空手道功夫,的确不错。既有速度,也有力量。可是,你的拳术,是直线式的。即‘线的拳术’呀。”

一边啜着喷香的中国茶,陈先生对我说。由于我不懂中国话,陈先生使用了流利的英语。

“以点为中心画圆,是中国拳术的最高境界。而线,只是圆的组合成分。”

陈先生和蔼地微笑着说。陈先生这番话的意味,我稍后一些时候才完全理解了,但陈先生要表达的意思我当时就明白了。

陈先生的全身,以点为中心,旋出拥有一切角度的圆,也许说是球更为准确。总之,他立在这圆中,控制了制空权,任何入侵者,都将被击落――这就是陈先生的拳术。

“如果还在香港一段时间,能否来个一周左右呢?像你这样的人,我想一周时间,足以将中国拳术的精髓传授给你。”陈先生说。

“谢谢。请务必传授。”我说。即使陈先生不主动提出,我原来也准备求教的。

“请让你的力量和速度形成一个网吧。”陈先生又一次慈祥地微笑了。

从此,我每天去陈先生的练功室。过了一周,同陈先生告别时,我第二次真切地感到了我的高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日本武道家大山倍达自述

学习

江湖兵器谱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江湖兵器谱,内容包括江湖兵器谱排行榜,江湖兵器。刀在练就了各个门派的武功后,我便把心思放在了一种武器上――刀。为了得到一把绝世好刀,我飞上武当山,闯八关,斩六将,吓得张三十八丰屁滚尿流,最终得到了武当镇山之宝――玄铁菜刀

学习

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作文450字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作文450字,内容包括西红柿炒鸡蛋作文450字以上,第一次炒西红柿炒鸡蛋作文450字。今天晚上,一道美味的“佳肴”就要要诞生在我家的餐桌上了,它就是我的拿手好菜——“西红柿炒鸡蛋”,接下来一起看看它的出

学习

克劳迪奥.卡尼吉亚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克劳迪奥.卡尼吉亚,内容包括克劳迪奥卡尼吉亚,克劳迪奥卡尼吉亚的电影。国籍:阿根廷出生:1967年1月9日位置:前锋国家队数据:50场/16球风之子飘逸的长发犹如风的线条,迅疾的身影宛若剑的寒光,没有其他人的足球生涯能如卡尼吉

学习

综述生态环境材料的利用

阅读(39)

近年来生态环境材料以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针对生态环境材料,从定义、特点、分类等方面对其相关的知识进行简要综述,并就目前的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若干说明。综合来讲,生态环境材料是极具有发

学习

简析古诗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简析古诗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内容包括古诗词中名词作动词的例子,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怎么翻译。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指名词在其本义转化情况下的活用,即指名词在其本义引申后词性转化成了动词或动词短语。这一古文的

学习

手机中的文件管理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手机中的文件管理器,内容包括手机中的文件管理软件有什么用,手机中的文件管理弄没了怎么找回。TotalCommander电脑中许多人在用TC(TotalCommander),其实现在TC也有手机版本了,不仅可以进行移动、复制、删除等基本操作,而且可以批

学习

中国新社会下的新“三纲”和新“五蠹”

阅读(40)

新时代的道德参考原则已不同于封建农耕的“三纲”“五蠹”之说。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本文提出关于新三纲、新五蠹的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关键词:三纲五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纲是儒学伦理的核心――即通过定名份来

学习

中老年人:请跳迪斯科

阅读(38)

东方欲晓,我赶到闻明世界的景山公园南门,看见数百名中、老年人在曾是供奉孔子牌位的绮望楼前的空场上,随着节奏鲜明、活泼欢快、优美动听的乐曲,扭腰摆胯,摇头动肩,舞姿翩翩,好大的跳集体舞的场面,引得游人驻足。古老幽雅的景山公园,在晨曦中生机

学习

狍生物学特性与狍养殖现状

阅读(37)

狍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文中主要介绍了狍的生物学特性、养殖现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狍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狍;生物学特性;养殖现状;研究现状狍俗称矮鹿、野羊等。狍(Capreoluscapreolus)在分

学习

BELIVE作文100字

阅读(38)

是否早已在彼此之间找不到那种相信的感觉是否开始胡思乱想是否早已不在相信不再期盼也许已经习惯忙碌把生命填满不让一丝烦恼入侵但早已不知那种不相信的感觉早已永驻心田总会告诉自己相信但现实总会粉碎这个虚假的梦梦醒时分早已倒在泪

学习

从陈永正辞职看中国职业体育

阅读(34)

张庆,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兼首席顾问。清华大学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客座讲师。曾任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广告部经理、市场部经理、公关品牌资产经理,实力传播集团运动事项副总

学习

库存的秘密

阅读(31)

站在服装行业的洼地—库存市场上看服装,更能看到这个行业江河日下的势头。但对库存市场来说,2012年是最好的年景。单单是42家服装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存货就达到483亿元之巨。可以说,以广州石井镇库存帮为主体的库存市场迎来货源最充沛的

学习

趣谈“金门高梁”

阅读(47)

二十一世纪初,金门高粱酒于大陆广设据点,在酒质佳以及努力推广下,终让大陆人得以品尝不同的白酒风味,并获得“台湾百大品牌”及大陆“纯粮固态发酵认证”、“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肯定。今年初,来自大陆游客,数天内抢购金门高粱数千瓶,使得金门

学习

古诗词中的“雁”与“燕”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的“雁”与“燕”,内容包括古诗词燕与雁的区别,古诗词中的燕与雁。一些同学在默写古诗词的时候,经常把“燕”和“雁”搞混。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语言文化常识,不能准确理解这两个字的文化内涵,在背诵的时候死硬背。雁

学习

一棵小树苗的自述作文800字

阅读(40)

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一棵生长在森林里的一棵小树苗,我们一家人还有我的许多小伙伴们一起生活在一个大森林里。这个森林山清水秀,小溪在我身边哗啦啦地流着,我们这里更是鸟的天堂,动物们的世界。每天一早,鸟儿们就在大树上唱歌,在森林里刨虫子吃,生

学习

日本汉诗中竹之意象浅析

阅读(44)

本文以日本王朝时代的代表作品《怀风藻》、“敕撰三集”为中心,从“竹”的角度浅析日本汉诗中这一意象的特征,大致窥探出以下几点:(1)在描写傲寒之竹的时候,通常会带有哀怨、感慨的情绪;(2)松竹相依更多的是通过松与竹的连用突出自己的高尚品格和

学习

日本六次产业化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日本六次产业化,内容包括日本六次产业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日本六次产业化的主要形态包括。物价上涨尤其是高菜价近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蔬菜水果价格涨得很快,但大部分利润为流通业和服务业所得,农民分到手的钱却很有

学习

从筷子看日本文化

阅读(35)

本文通过筷子这种取食工具分析日本文化的内涵。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筷子文化圈。从中国引入日本后筷子后在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产生了独特的筷子文化。筷子的长度和形状也进行了改造,与中国多用竹筷子不同,日本筷子多木制、

学习

近代以来日本的杜甫研究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近代以来日本的杜甫研究,内容包括杜甫壮年时期的论文,近代有关杜甫的研究。关键词:日本的杜甫研究;《杜甫全诗译注》;讲谈社学术文库;仇兆鳌《杜诗详注》日本的杜甫研究于20世纪后半期由吉川幸次郎推向顶峰。目前,日本有两大杜甫

学习

浅谈日本的细节文化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日本的细节文化,内容包括日本背景文化知识概述整理,浅谈日本文化及感想。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当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发展强国,也正是应验了这句话。本论文主要是以日本特有的细节文化为研究课题,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以

学习

日本生活中赠答行为及其由来探析

阅读(38)

赠答是日本社会生活中的习俗和礼仪,含送礼和还礼。通过赠答向亲人朋友和给予自己关照的人,传递一种温暖和感情,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更加顺畅的社交手段。文章从日本生活中的赠答场合、赠答礼品、赠答时机、赠答禁忌探析日本的赠答行为及其赠答

学习

论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棉被》

阅读(44)

关键词:私小说;人性;自供状;灵与肉;社会道德日本的“私小说”产生于日本特定的社会环景。田山花袋的《棉被》则是日本“私小说”的先河。《棉被》是作者“人性”的自供状,是田山花袋灵与肉的内心搏斗过程。简单地把“私小说”斥为作家个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