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理篇1
【关键词】马克思生活哲学/费尔巴哈/生活思维
【正文】
费尔巴哈哲学止步处正是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起点。马克思的生活哲学无疑是在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本质、主体、目标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生活哲学实现了话语转换、生活思维的重要转折。本文拟就此作一对比,从而显现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质特征。
一生活的规定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都以生活作为研究对象,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对生活本质的不同规定构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生活哲学”不同的界域,也成为马克思的“生活哲学”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支柱。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存的生活到历史的生活,二是从宗教生活到立足于生产活动的全面的生活
首先,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生活”本质上是市民社会的生活。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即是利己行为以及日常生活,即是对快乐与幸福的追求本身,即是享受“爱”。然而所有这一切在马克思看来只是市民社会的生活,而不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生活,尤其不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对此,马克思评论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57)恩格斯在拿费尔巴哈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比较时也说:“根据费尔巴哈的道德论,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只要人们的投机始终都是得当的。”(239)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费尔巴哈没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市民社会,没有看到市民社会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费尔巴哈缺乏实践的观点。虽然他也曾说过:“一般说来,实践的观点也就是生活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我把自己作为个体或个人与我之外的客体、主体或其他人发生关系。这些关系的综合就构成生活本身。”(111-112)但是从费尔巴哈的文本整体性上来看,他对“生活”的内涵规定是狭隘的,他将人的“生活”的本质规定纳入他的自然主义框架中,视人的生活与动物的存在为等值的。而在马克思看来,动物的生存是一种自然规定性,动物自己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人的存在却是历史性的,是具体的,不能把某一时代的生活当作是适用于所有时代的普遍生活。
其次,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中,费尔巴哈特别突出的是宗教生活。宗教应该说是探讨费尔巴哈生活哲学不可略过的重要维度。在费尔巴哈的生活哲学中,宗教生活成为“人的生活”独特性之所在。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因为在费尔巴哈看来,“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在动物那里,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而为一,而人,却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26)也就是宗教生活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其二,在他看来以往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他希望通过宗教批判来还原人的类本质。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思考可清晰地呈现出费尔巴哈哲学“生活”的宗教特征。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的诸多论述,可见马克思生活哲学对“生活”的规定。马克思特别强调的不是宗教生活,而是生产生活。单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为例。马克思认为:“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活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46)。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生活”的本质规定即是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因为“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身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46),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样,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生命的活动是人之“生活”的实质。生产成为生成“生活”的根本。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对“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比较中,对“人的生活”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从而凸显出“人的生活”的内在规定。他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不同于动物,“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同时,虽然“动物也生产”,但是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相比较却具有原则的差异,具有如下的一系列独特之处——即(a)“人的生产是全面的”,(b)“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c)“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d)“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e)“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7)。这样,马克思哲学中“生活”的真意也就很清晰地显露出来了。一言以蔽之,马克思生活哲学之“生活”即是人不断创造自身的活动本身。由人的生产的全面性规定了人的生活是一种全面的生活。宗教生活只是全面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这一侧面同其他侧面一样,是由生产决定的。
二生活的主体
无论是费尔巴哈还是马克思,他们所谈的生活都是指人的生活。生活的主体是人,而且只能是人。这构成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生活哲学共同的出发点与关注点。然而“人”的含义,在费尔巴哈哲学的语境中与在马克思生活哲学中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味。费尔巴哈从“类”的角度理解人,把人理解为感性的、与他人处于感情关系中的肉体存在物;马克思则从人的活动(马克思早年也把人的这种活动称作人的“类”特征)中考察人,把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都奠基于生产活动、实践活动之上。这种本质的差异不仅构成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与马克思生活哲学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成为后者超越前者的起点,从而实现了“生活哲学”的思维***。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指出,“人是作为‘类’而存在的”,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又强调人具有类意识、类本质,从而把动物与人区别开来;在《未来哲学原理》中,他再次说人“是一种普遍的实体”,“是一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是自我意识的类”(206-216)。他对人的“类”本质的界定是“以自然界为出发点,并且立足于自然界的真理之上”(523)。费尔巴哈认为,他对人的类本质的规定并非空穴来风,儿是以全部近代哲学史作为依据的。
首先,他试***批判和纠正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对人的看法。笛卡尔曾经说“动物是机器”,在此基础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机器”。费尔巴哈认为,这只是从机器、动物和人的共同性方面来看的,没有从它们各自的类特征去考察。因此,他首要的任务就是把人与动物划分开来。在他看来,第一,人不仅具有受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主动性,而机器或动物则只是被动的;第二,人超越了机械性,是自由的,而机器则只承载着机械的必然规律。动物有感觉,但只有人才有最发达的感性,只有人才有爱的感觉。爱使人自由,人在感觉中、在爱中达到与自然的和谐或自由状态;第三,人是一种完满的存在,人的本质具有整体性。在此基础上,费尔巴哈甚至注意到了人的活动的作用:“能够把人从自然界抽出来吗?不能!但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许多植物、甚至动物在人的培育下发生了如许的变化,以至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它的原形了”(247)。在这里,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存在、理性存在与社会历史存在的统一体,人的本质中包含有自然本质,但并不能归结为自然本质。可惜的是,这种思想在费尔巴哈那里只是一种萌芽,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更谈不上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工作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其次,他批判黑格尔哲学将“人”作为绝对理念的外化环节,作为纯粹的“理性人”,转而强调人的感性属性,反对把人当作精神实体,强调人是感性实体。他首先反对将人的肉体与灵魂***开来谈人,强调这种***开来谈论人“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分割;在实践中,在生活中,我们否定这种分割”(209),因为“人的本质是感性,而不是虚幻的抽象‘精神’”(213),“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591)。这样,在费尔巴哈眼中,肉体、感官是人的本质,灵魂、意识则在一定意义上是非感性本质,但二者都导源于感性的自然。“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我也是它的本质”(530),这直接表明了“人就是人所吃的东西”。由此,费尔巴哈的“感性人”也就在反对“理性人”中凸显出来了。
再次,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本质“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之中”,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185)。从这一点来看,他对人规定的视角已从人与动物、人的理性与经验实在的统一性,切换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显露出费尔巴哈试***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求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合理性意向,从而成为马克思规定人的“接洽处”。但费尔巴哈在研究人的类本质时,关注的并不是人的历史活动,而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人的“宗教”中的本质规定,也就是“理性、意志和心”。他在其著作中反复说到:“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没有宗教”;(26)“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爱”(27-28)。这样,在费尔巴哈哲学的语境中的“人”即是人之共性,是与“现实的个人”相背的抽象的人、“一般”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意识的人”、“理智的人”和“爱的人”。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以直接扬弃费尔巴哈的“人”论为起点的。马克思首先清理了费尔巴哈的“人”论的局限与错误。马克思说:“他[指费尔巴哈——引者注]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爱的关系”(79)。在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人决不是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类主体”或“内在的、无声的”孤立的“单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即“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规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73),“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71-72),“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71)。这就扬弃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论视角,生成了马克思生活哲学在主体问题上现实的、历史的与未来的思维,形成马克思生活哲学新的出发点。
透视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人”的规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的思维路径之别。费尔巴哈是立足于自然,从动物与人的差别中、从感性与理性统一性中倚重、偏向于自然的感性、从人存在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中、从人的共同的不变的禀性中来把握“类人”;相反,马克思则是从感性活动中、从社会关系中、从历史中、一句话从人的生产活动之中来把握人,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的动物区别开来”(67),由此构成了马克思生活哲学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人的本质”的根本性的不同,也导致了二者生活思维的原则差异,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生活关系思维、历史思维和开放的未来思维对费尔巴哈生活直观、实体式思维与静态思维的超越。
三生活世界的构成
在生活世界的构成问题上,二者的理路差异更为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生活思维之区别。这种本质区别不是枝节的,而是整体性的,该区别不仅体现在生活的内容(注:指生产系列:(1)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2)为了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即生产资料的再生产;(3)人口的生产;(4)生产关系的生产;(5)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生活的结构(注: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生活结构论可以分为“生活静态结构论”和“生活动态趋向论”。)等方面,而且突出地表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在此仅就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做一剖析,通过它即可看出二者的思维之别。
由于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类”,所以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世界是由人和自然构成的。所谓生活,就是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在这里,人与自然是直接面对的,没有任何中介,一切都是透明的。正因为如此,人是直接吃自然界、喝自然界,等等。从认识角度说,人可以直观自然界,可以认识自然界本身,因为自然界是人所直接面对的对象。
对于马克思,情况就复杂得多了。首先,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人,还是人的环境,都不是直接的存在,而是经过中介的存在。他在批判“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者”时指出,以为人是现成的、原始的存在,环境是由人造成的,是派生的存在,固然不对;以为环境是现成的、原始的存在,人是由环境造成的,是派生的存在,同样错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的实践”(55)。这就是说,环境也罢,人自身也罢,都只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作为产物,它们都不是直接的存在,而是经过中介的存在。
其次,马克思区分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人并不是以孤立个体的身份直接面对自然的,而是以社会作为中介面对自然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物:“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亦即当我从事那种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同别人共同进行的活动的时候,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因为我是作为人而活动的。”(75)既然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的,反之,人与人的关系也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前提。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成为人与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
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都有两个层次,即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于人和自然本身都已经是历史活动的产物,都已经浓缩地包含了先前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其主体和对象都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关系性的。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也是这样。
以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为例。表面上是人在直观自然,实际上是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认识能力的人在认识经过改造的自然。人的认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文化和文明传承来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同样,人周围的自然界并不是未经改变的原始自然,而是作为人的活动产物的自然。就算你见到了未经改变的原始自然(马克思举的是“澳洲的珊瑚岛”的例子),你也不可能以未经污染的纯净眼光看待它,因为你的认识能力已经是一种结果,一种历史产物,而你能认识到什么,取决于你的认识能力。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329)这段话准确地阐释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生活哲学的抽象性的批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马克思谈到,如果没有人的活动,人的直观能力也不可能存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77)显然,马克思和费尔巴哈一样,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费尔巴哈认为这一优先地位是相对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而言的;马克思却根本不承认存在自然意义上的人,他认为凡是人都是社会存在物,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都不是原始的存在,因而所谓“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只适用于作为实践活动结果的认识主体。
四生活的目标与哲学的定位
由于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生活的本质、生活的主体规定之差别,尤其是生活思维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哲学在生活目标上的分野及其哲学的任务、使命之别。
首先,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异化宗教力量对人的自由的压迫和对人本质的遮蔽,从而导致了人性的***。他说:“信仰使人跟人分离,用超自然的统一——信仰之统一——来代替基于自然的统一和爱”(399)。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无产阶级生活的全面异化,即“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43)。在生活中,不仅有物质性的异己力量,还有精神性的异己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就超越了费尔巴哈将生活异化等值于宗教异化的狭隘视野,对生活世界进行全面的审查。
其次,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都致力于消除生活世界的异己力量,从而达到人性的回归,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但是二者对异己力量和“自由”的理解不同,消除异己、实现自由的手段与途径也不同。
在费尔巴哈看来,只要通过批判有神宗教,解构宗教,揭示“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点,人是宗教的尽头”(222),还原宗教的本质于人的本质,从而建立爱的宗教,人成了自己的上帝,这样就消除了“自我”的***,使人回到了自身,由此获得生活的自主与自由,因为“爱乃是实践的无神论,爱乃意味着在内心中、在意念中、在行动中否定上帝”(432-434),到此***人的任务也就一次性完成了。由于他把宗教还原为“人”、抽象的无差别的“人”,这样,费尔巴哈的宗教也是抽象的“宗教”,因此他认为只要“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55)就够了。费尔巴哈批判的是生活之“末”,实现生活目标的手段是乌托邦式的。
在马克思看来,批判宗教仅仅是“对苦难尘世的批判的胚芽”,由此,批判就不能停留于抽象的精神领域,还必须深入到生活现实,对生活世界的一切异化进行深刻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因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治的批判”(2),并且批判是历史的、非一次完成的。就其现实途径而言,则是通过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异己的生活、无个性的生活,***自己,从而历史性地***人类,推进个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直接指向生活之“本”,并由此将批判延伸到每一个异化生活的领域。这就大大地拓展与深化了批判的深度与广度,显示了马克思生活哲学彻底的批判精神。
再次由于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出发点、生活的内容、生活的实质、生活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哲学价值取向上的本质之别。
费尔巴哈的哲学服务于抽象的“类人”,解决“认识与信仰”的问题,因此,他的“哲学不顾其他一切次要的目的和利益,首先仅仅以认识作为自己的目的”(112),“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质”(114),即哲学以解释、说明、揭示为使命。由此,费尔巴哈哲学在改造现实生活时就显得苍白无力,被历史推到后台去了。
马克思的生活哲学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的***实践,解决“生活”的问题,因此,他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5),“这个***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6)。同时,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使命正是批判、揭示生活世界的真实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创造新世界。由此,马克思生活哲学理论上的彻底性,在实践中就显示出强大的物质力量。“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的园地,德国人就会***成为人”(15-16)。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独特品质。这是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根本性的超越。
马克思生活哲学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扎根于现实生活,形成了新哲学范式,实现了生活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第2卷[M].涂纪亮.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译文有改动.
生活哲理篇2
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2、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牛顿
3、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巴乌斯托夫斯基
4、一个人,快乐舒畅地作了今天的工作,同时快乐舒畅地迎接明天的工作,是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和鼓励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5、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6、无知的人像白纸那样彼此相似,有识之士像书籍那样各不相同。
7、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8、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9、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尼采
10、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托尔斯泰
11、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巴尔扎克
12、如果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使你懂得一个道理,那么,你是一个真正的富有者。——弗兰西斯·培根
13、人应该先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再做他喜欢做的事。
14、人类的真正区别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雨果
15、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戏剧集》
16、能够把我们的才能使用到现实上面,这就是幸福。——巴尔扎克《高利贷者》
17、那些不能牢记着自己的过去的人,命中注定要一再地重复自己的过去。——桑塔雅娜
生活哲理篇3
1、只要你追求真理,真理就会在你胸中燃烧。——河原崎长十郎
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5、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6、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森村诚一
7、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8、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9、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10、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生
11、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2、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3、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罗曼——罗兰
14、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15、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17、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8、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0、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21、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22、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23、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笛卡尔
24、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25、人生是一头马,轻快而健壮的马,人要像骑手那样大胆而细心地驾驭它。——海赛
26、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7、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2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29、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30、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31、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海涅
32、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莱辛
33、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勒南
34、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35、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36、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杨沫
37、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39、和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是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贝弗里奇
40、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41、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明)何良俊
4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4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4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45、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4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
47、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4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49、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生活哲理篇4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让我们烦心的,也有让我们为之高兴的,我们怎样看待这些事情,持以什么样的态度,这都体现着哲学的道理。就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为之困惑、烦恼,但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伴随曲折前进的,没有直线式的,所以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是很正常的,我们也不能因为生活的不如意就不去追求,人类依然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自己的目标,实现着自己的愿望,社会也因此而不断向前发展,而正是因为这些坎坷曲折锤炼了人的意志,增长了人的智慧。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收获,哲学要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我们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再如“生命在于运动”,人一生都在不停地忙碌着,一件事情完成了,紧接着另一件,一个问题的解决又面临下一个问题,总之,没完没了,因为物质世界是运动的,没有静止不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整个世界处在一个不停的运动变化中,那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类当然也在不停地运转,我们的生命本身也是运动的产物,没有新陈代谢,也就没有了生命,没有思维的活跃,也就不会有这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当我们一个人无所事事时,且不说自己无聊、郁闷,连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意义都会受到置疑。因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在行动当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那些奔波、操劳的人,都会被喻为有能力的人,都会赢得一份敬重,而好吃懒做,依赖别人的人,则往往会被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面对生活,我们能以一份坦然、乐观去面对,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生活,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是阳光一片。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种,会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性格喜好以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学业基础做出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我们哲学上讲的,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现实因为它是客观的,所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依据实际,这样才有可能做好事情,而那些不顾事实,主观臆断,最后都只能是事与愿违。就如,对于学生就读职业学校还是就读普通高中这件事,在人们的思维意识里,认为普通高中比职业学校高一个档次,所以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不输给别人,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惜动用人情、金钱砸开学校的大门,觉得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无限的爱,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容乐观的,给孩子遭成很大的压力,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说,还可能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将影响他未来的发展。我们经常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我们往往眼睛会盯着别人,一哄而上,却不低头看看自己。好在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蜕变,现在正朝着理性方向发展,“特色办学,个性化教学,以人为本,给每个学生成长的舞台”这些理念正深入人心。这也是时展的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举措。又如,有的家长,给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和班级,目的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环境和老师只是外因,而学生本身是内因,外因必不可少,但是内因是关键,内因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不刻苦,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都很难有大的发展和提高。再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课程施于不同的学习方法,而每个具体的不同的个性之间的差异,导致每个人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都有不同,要真正学好知识,努力是一个方面,用对方法才有成效,所以在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说,凡是成绩优秀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学习方式,这个是外人模仿不了的,因为这是个人的客观实际,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个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是让每个个性都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在为人处事中,人是一个群体动物,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所以人不可能脱离一定的人际关系网。在与人相处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谋人一千,自损八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这些生活沉淀的智慧语言,表达了一个相互联系的观点。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和人打交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广泛获得社会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能力,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我们能赢得更多支持和帮助。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中,就要顾及彼此,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封闭自己。与人产生矛盾,要通过沟通、理解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和激化矛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为了报复别人,伤及自己和无辜的人,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最终自己受到牵连。比如,一些不法商贩用假冒伪劣产品来欺骗顾客,赚取不义之财,这种做法,最后会失去顾客的信任,没有立足之地。再如,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但如果彼此之间互相嫉妒,各守一方,不交流、不沟通,相互的学习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升和突破,并且不友好的人际关系对彼此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和人相处,学会和人合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生活哲理篇5
关键词: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哲学基础
针对传统学校教育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关起门来搞教育的弊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学说。强调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在社区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教学和学习,以培养智力和体力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便顺应这种理念的要求而诞生了。这是一门具备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生活性以及开放性的新课程。
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新的课程形态,由于该门课程内容范围较为广泛,没有现成的教材可教,学校教师必须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总则》要求来因地制宜的设计相关的课程内容,而这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巨大的改变,教师、家长或社会人士不禁要问究竟是根据何种理论做出如此重大的课程改变之决策?但在诸多的课程研究中,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之研究还较为缺乏,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的哲学基础。
纵观关于课程理论基础研究的诸多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的观点来阐述其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本文将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哲学为教育提供原理,教育则将哲学思想运用于课程和教学中。在生活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包括人文主义、经验主义、自然主义等。
一、人文主义观点
(一)人文主义基本理念
人文主义是指以人为问题的中心,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思想。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基本上就是一种人文思想,其中心思想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人文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位的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由性、自主性、智性和人的利益,认为人性是有发展潜力的,鼓励人们追求人性的善与美、生活自由、思想开放和对生活充满渴望。总而言之,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文价值重于一切,肯定人性的价值,重视个人的潜能、***性、自由与自尊,且认为通过引导教导的过程来充实人的生活,进而发挥人性光辉。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由于以人为本的观点取代以神为本位的观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也渐进调整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间的关系,重视人的自由、自主、自尊、自信与自我超越。人文主义教育的理想包括注重完美人格的教育、强调人文知识的熏陶、增进人群社会的发展,注重社会文化生命的延续,以及自我潜能的开发。在教育实施的方法上,则强调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创造、感知、发现、真诚、亲身体验、与人沟通和社会竞争等能力,使其更了解自己、社会以及所处时代,进而认识人生的道理与文化规范的价值。总之,人文主义的教育并不拘泥于学校的形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引导个体发展自我潜能和完美人格,加强文化学习,进而提升学生自我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
(三)人文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注重完整人格教育、强调情意的教育价值、追求真诚自我的实现、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和推动开放的教育等观点影响我国的教育发展甚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位现代人应具有的各种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四大指定领域以及大量非指定领域,儿童可由参与学习活动的历程,认识与其生存、生活、生计和生命相关的人、事、物,了解家庭、社区、自然环境,因而发现自我、个人在团体中的角色和价值,以及如何与生存环境互动、和平共处,进而产生自信心、自尊、自爱和爱社会的心,而能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经验主义观点
(一)经验主义的基本理念
经验主义发源于17世纪的英国,起源于对理性主义思想的***。此学派者强调知识的被动性,认为经验是知识的起源、感官经验是知识的根本,甚至甚至认为知识只从经验而来,认为做学问的方法只在于实验、观察和归纳。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英国教育家洛克,他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官,人性就像一块白板,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经验是知识的基础,是由外向内注入的过程,而人的心理有反省作用,将所感受到的经验经过运用、记忆而保存,就变成了知识,因此注入越多,知识也就越多,相反则越少,这就是经验主义的主张。
(二)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方面,因为经验主义学者认为知识的增加必须靠经验的累积,而人类获得经验的通道是感官,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增加和提供学生各种感官经验学习的机会,以便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洛克认为幼儿的心灵具有巨大的可塑性,是容易加以培植的,所以他非常重视教育的功能。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动的学习和发展,且学会自我约束和克制。经验主义的教育观点强调增加学习者的经验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且给学生自由,以便能自主的学习,这种观点影响到后面的自然主义、自由民主思想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经验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
新课改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受到经验主义观点的影响,可从其强调“学生要从实际参与活动中学习”看出来。该课程鼓励学生做到:观察与认识环境;觉知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社会中各种关系网络;练习生活技能;面对生活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主张教育是增加学生自身的经验,唯有学生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观察、操作和体验,认识环境中的人、事、物、觉察人和他人的关系、了解社会互动的脉络、学习生存与生活技能,才能得到真实的经验和知识。而且学生要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和学习各种技能等能力,以奠定学习的基础。
三、自然主义观点
(一)自然主义的基本理念
18世纪发展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以“自然”为一切思想的中心所在,其主要特色是反对精神或反对超自然的实体存在,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人是动物的一种、否认超自然实在的存在、重视非理性因素、人的本性中有理性和欲望、提倡发展论、强调经验的认识论、主张个体生长的历程是复演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重视生物学上的基本概念。综合来说,自然主义认为自然是善的,人性也是善的,唯有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才能领悟自然的纯真和本善,因此鼓励众人透过感官去认识事物。
(二)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方面,法国教育家卢梭从自然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教育来自自然、人与事物,这三类教育应该和谐进行,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他重视儿童的成长、自由、兴趣和活动,认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实际参与和活动中学习,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个自然人,而不是一位公民的养成。因此,他重视儿童的价值,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重心,要去除形式作风和违反自然的教育措施,使学生还原自然的面目,而不是矫揉造作。教育的实施就是尽量顺势利导人性善的一面,循序教育学生,使学生接触大自然,接受感官训练,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并进行实务教学、个别教育和注重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在从自然中学习。他还认为自然教育是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一切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过19世纪瑞士佩斯泰洛奇的整理发扬、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支持,以及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杜伟的阐述,渐形成了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波及近代美国、欧洲各国的教育发展。徐宗林将自然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归纳为五点:一是提出客观自然的教育原则;二是影响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三是经验活动的教育内容;四是主张儿童中心的教育实施;五是崇尚个性发展的教育和鼓励个别化教学。这五点可以看作是自然主义对于教育方面的贡献,对近代教育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三)自然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明确提出其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此课程的范围可看出其受到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甚多,不仅在教育观点上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学内容也是从自然出发,所有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均可成为教学的材料;教学方法也鼓励学生由实际接触自然环境、了解自己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也了解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体验生活与生命、感受自然的动力。而且,课程纲要中要求教师运用主题统整方式规划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并进行教学。期望学生在学习中能与生活相结合,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习,而这些都是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
总之,在生活教育理念下,人文主义、经验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等哲学思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实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相应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教育观,也就是要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自然,参与社区,在大自然的各种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体验和学习,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下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7-22.
[2]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3-256.
生活哲理篇6
刮风的时候我能睡得着
一天晚上,一场凶恶的海洋风暴呼啸着从海洋深处向岸边扑来。睡梦中的农场主隐隐约约听到了远处风暴那熟悉的呼啸声,一下子被惊醒了,他一骨碌爬起来,打着电筒冲进了帮工睡觉的宿舍里。
“赶快起来,风暴就要来了!”农场主使劲地推着帮工,大声地对他喊着。“在暴风雨到来之前,赶快做好准备,把该收拾的东西收拾好,需要加固的地方再加固一下,免得大风把东西刮跑。”
可这位身材瘦小的帮工在床上翻了一个身,然后直言不讳地对农场主说:“对不起,先生,我不去!我曾经说过,刮风的时候我能睡得着!”
帮工的举动让农场主气得发疯,他恨不得当场就宣布解雇他。一怒之下他只好自己冲出去,为即将来临的风暴做准备。
不过他看到的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所有的干草堆都用防水帆布遮盖得严严实实,母牛全被关进了牛棚里,鸡鸭也全部锁在笼舍里,所有的门和窗户都被关得严严实实,并都加上了保险。凡是该加固的地方都被加固了,看起来没有东西能被风刮跑。这个时候农场主终于明白了帮工说那句话的真正含义,他也放宽了心,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到床上休息,尽管这个时候外面狂风大作,地动山摇。
这位帮工之所以能在风暴中坦然入睡,是因为他在风暴到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应对风暴的一切防范措施,所以他很自信,从容不迫。
当人生道路上风暴来临时,你是否也能睡得着呢?
【素材点拨】
“刮风的时候我能睡得着。”在狂风呼啸、地动山摇之时,这位身材瘦小的帮工居然对农场主说了这样一番话,而这恰恰表明了他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能够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做好充分准备,那么无论我们遇到何种情况,就能够沉着冷静,从容面对。
[适用话题] 镇定 准备 自信 人生道路
【素材二】
有一个英雄值得铭记
这两天,还有一个英雄值得铭记。他是Adel Tormos,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他是拯救人群的英雄。
在巴黎袭击案的前一天晚上,黎巴嫩贝鲁特也发生了一起ISIS的自杀爆炸案。爆炸发生在当地一个人口密集的购物区里。第一个袭击者开着一辆装满炸药的摩托车冲向人群中引爆。第一次爆炸发生,瞬间伤亡惨重。爆炸发生后,附近的人们纷纷赶来救援。
Adel Termos当时带着女儿也在现场,他们目睹了第一次的爆炸。就在附近人群越围越多的时候,出现了第二个自杀爆炸袭击者。袭击者浑身绑满了炸药,冲进了第一次爆炸现场附近的救援人群。在那千钧一发之际,Adel猛冲上前,把一个绑满炸药正在冲向人群的自杀袭击者按倒在距离人群一段距离之外。炸弹爆炸,上百人得救,他牺牲了。
最后,这两次爆炸造成4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如果不是他及时冲上前阻止第二个袭击者冲向人群,伤亡数字可能还会高更多。他是Adel Tormos,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是拯救人群的英雄。
【素材点拨】
坚守良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立身行事的根本。它能够使我们的情操变得高尚,使我们能真正去关爱社会,关爱身边的弱小。黎巴嫩贝鲁特的ISIS自杀爆炸袭击中,一位父亲猛冲上前,把一个绑满炸药正在冲向人群的自杀袭击者按倒在距离人群一段距离之外。炸弹爆炸,上百人得救,他牺牲了。这何尝不是见义勇为呢?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见义勇为的义务,每个人都要有敢于奉献的精神。这样,就能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适用话题] 良知 见义勇为 勇敢 奉献
【素材三】
总会好起来的
每次回乡,几乎都会有故乡的青年人到我的家里问我一些问题。他们是我的晚辈,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希望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出路。
面对他们充满困惑又饱含信任的眼睛,我认真倾听着来自心灵的倾诉。
小席是从我们村考出的大学生,他考取的是一所交通学院。但是,当他毕业以后,怀抱着美好的理想准备到社会上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却没有在城市里找到愿意接收他的单位。最后还是我们村一个在乡***府工作的本家帮忙让他在乡里的交通站上了班。身份是临时工,月工资只有三百元。
他很困惑,他学有所长,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自己看不到自己人生的出路在哪里,难道就要在这个只有三个人的交通站里干一辈子临时工吗?如果这样,不要说什么抱负和理想,就是养家糊口也不可能啊。
我对他说,你应该想办法突破自己,既然没有什么希望,就应该另辟蹊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你迎接下一个黎明,一切都会过去,总会好起来的。
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当时与我告别的时候,那种闪现在他眸子里的闪闪泪光。
现在,这个青年已经离开了家乡,他在与我见面的那一年发奋苦读,次年考取了母校的硕士生,毕业以后就职于省里的交通主管部门,目前已经是小有成就的工程师了。他常常到我的家里来,他也常常给我讲起他这些年的人生感悟,他说他最相信这个道理:总会好起来的。
【品鉴台】
只要勇于面对,只要学会坚持,一切都会过去的,总会好起来的。小席,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屡次找不到工作,后来不得不在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临时工。他虽然也有过迷茫,但在他人正确的引导之下,敢于突破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心,奋力拼搏,终于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工程师。
【素材四】
1000条理由不如1个行动
乔治・巴顿是二战时美国著名的***事统帅。1942年,他被任命为第2******长,了解到部队新兵多且活力不足后,他决定要尽快提拔一批新***官,以鼓舞、激励众将士。
那天,经过层层选拔的8位候选人集中到操场上,个个胸有成竹,意气风发。巴顿叼着根烟走过去,漫不经心地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你们现在就给我去办。”交代完任务,他便自行离开了,没给其他人留下任何的询问时间。
巴顿悄悄地来到仓库的窗户边,静静观望着外面。那8位候选人扛着锹和镐来到指定地点,他们没挖一会儿功夫就停下来,开始议论巴顿为何要布置挖这么浅的战壕?有人指责说6英寸的战壕还不够作火炮掩体,有人批评这样的坑要么太冷要么太热根本不适用,有人则抱怨马上当***官了哪里还用得着干这种粗活……有个红鼻子小伙子一直在旁边听着,终于忍不住插话说:“那老家伙要用战壕来做什么与我们何干?还是尽快动手,把它挖好了早些离开这里吧!”
3天后,那个红鼻子小伙成了唯一被提拔的人。巴顿给其他候选人的解释是:“你们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都很高,可惜上级只准我配一个作战参谋,所以你们得再等以后的机会了。1000条理由不如1个行动,我最终选了那个不懂得找理由,只会严格执行我命令的人。”
【素材点拨】
言之易,行之难。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能说会道,孰不知在泛滥的言语中已经浪费了成功所需的时间和机会。巴顿将***是明智的,因为他懂得提拔一个专注于行动的人;红鼻子小伙子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懂得识人的巴顿将***。因此说,行动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只有下定决心,然后付诸行动,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适用话题] 行动 言语 知人善任 人生价值
【素材五】
最仁义的朋友鲍叔牙
中国历史上的仁义之士不可胜数,但是,如果说哪一位最仁义,则非春秋时期的鲍叔牙莫属。
年轻的时候,鲍叔牙在南阳经商,认识了管仲。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他知道管仲虽然家道中落,境遇困顿,但志大才高,不是等闲之辈。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有时候甚至还没有算收支账就先支取了。鲍叔牙的仆人很有意见,就对鲍叔牙说:“这个管仲真不像话,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听了以后,就对仆人说:“不要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是应该的。”
有时候做生意赔了钱,鲍叔牙不但不抱怨管仲,还安慰管仲说:“这是时机不利的缘故,不要放在心上。”管仲听了,十分感动。
这就是被后世盛传的“管鲍分金”的故事。
后来,管仲与鲍叔牙一起从***出征,可是管仲却在战场上多次临阵脱逃。有人便讽刺管仲胆怯。鲍叔牙听了之后则极力为其辩解,说这是因为管仲家有***,需要他孝养侍奉,故不能轻生。
千百年来,“管鲍之交”成为挚友的代名词。鲍叔牙的这种仁义、谦逊、宽宏大量、以大局为重的美德,也成为世代传诵的仁义故事。
生活哲理篇7
虎年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在这举国悼念的日子,粽子寄托了人们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慨。然而,在这利欲熏心的年代,粽子和月饼一样,不知掺进了多少铜臭味。你买到的粽子可能有沙子,有虫子,有腐烂变质的糯米,有陈年发霉的红枣,甚至还有长蛆的猪肉。至少,我是不放心去购买粽子,以免玷污了对这千年英灵祭奠的神圣。
自己包粽子并不难,糯米是最基本的原料,剩下的是你喜欢的任何调味品,诸如红枣、蛋黄或者火腿之类。把糯米久泡之后,然后煮熟,再用粽叶包上红枣,然后就可以放到蒸笼里蒸了。视火力大小和蒸笼的不同,蒸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农村的柴火是很快的,可是城里的燃气就有些慢了,而且味道也相差较远。
太太这些天又在包粽子,因为儿子和我都非常喜欢吃。前天都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了,这还不包括帮别人包粽子。可是,这一次,太太大概是想创新一下,于是把糯米泡好之后,直接包起来上蒸笼。这大概是基于蒸糯米酒的常识,因为做甜酒都是把糯米泡好之后,直接上蒸笼的。儿子和我早就眼巴巴的盯着那蒸笼了,尽管远不如农村老家蒸的好吃,但身在深圳这种城市,这已经算得上是美味了。等到粽子出笼,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夹几个到碗里,可是一口咬下去,却发现这次蒸出来的粽子很硬,又不爽口,儿子很快就抱怨了,“难吃,妈妈,这次的粽子好难吃”。太太便告诉我们,这次没有煮,少了一道工序。这我就明白了,因为水分少啊。
晚上,太太打电话跟姐姐交流经验,姐姐便传授她的经验,每次想做什么新花样的时候,都只先做少量的试试,等实验成功了,再做多一点。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几句话,仔细想想,这就是管理,生活即教育,生活即管理。企业在大规模生产之前,往往都会有实验室开发,样机制造等过程,这两者之间的道理有什么区别吗?
企业的创新也是一样,不能违反基本的业务流程(泡糯米——煮糯米——包粽子——蒸粽子)。
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无私的,做好吃的,首先是有一个良好的愿望,无论多么辛苦,也要全力以赴,这才是真正的顾客至上。一个企业,只有它的理念正确了,诸如美的之类拿顾客当白痴的企业,就算一时强大,那也是兔子的尾巴。
有个外国人,提出了一个学习型组织,于是众人大肆吹捧,似乎自己知道这个概念之后,企业便能长命百岁了。我仔细想了想,太太与姐姐的交流不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吗?其根本动力在哪里?是金钱吗?是地位吗?
只有真正合格的父母,才会真正关注子女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做父母的本身就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他们就不可能想到要自己做粽子之类的事情。这就是执行力的根本。
生活哲理篇8
关键词:哲学;意义;答案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82-03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本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被称为“爱智”,但是爱好智慧并不等于拥有智慧,哲学强调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要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正像黑格尔所说的:“生活的艰苦使人们太追求实利,太忙于实务。”但其实这是一种短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刻的理论修养,先进的哲学意识,这个民族注定没有远大的前途。笔者认为哲学还有重大的作用。但哲学的作用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作用,不是一种指令性的作用,而是在相对长的时期才能见效的“渗透性”的作用。
一、哲学是在唤醒的理性维度
(一)哲学在唤醒人们对世界的反思
哲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某一特殊领域的研究对象,哲学研究的是我的思想所面对的世界之存在,并且是世界的整体存在,哲学所研究的领域之广可见哲学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之大,哲学的渗透性是要渗透到世界的整体存在,哲学的作用是要唤醒人们来反思,那么在此面对世界之存在,哲学的作用便是要唤醒人们对世界的反思。“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更确切地说,哲学是在唤醒。
哲学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出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同样,对于哲学,当我们在询问哲学有何用时其实正是一种哲学作用的体现,哲学的作用其实就是可以使人不停的思考哲学究竟有何用。哲学就是要唤醒人们的这种询问和反思的意识。人们要询问和反思我们所存在的这个大千世界,正是因为我们存在其中,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要反思这个世界的存在,它的发展变化运动的规律。我们要细致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以便我们在世界中更好的生存发展,我们的反思的越彻底对世界的了解便会越深入,才会使我们更好的融入到这个世界存在之中。
(二)哲学在唤醒人们对社会的反思
哲学的本质是批判***的,它具有一种社会反思功能,这种反思性会影响到人们的反思,这里哲学是在唤醒对社会的反思。哲学是一种反思性全面性超越性的理论,它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马克思把哲学的本质表述为“批判***的”,哲学要唤醒人们反思现实,超越现实。在1978年“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运动中,哲学充分发挥了它的反思性的批判作用。在今天,哲学仍需要发挥它的反思批判作用,需要它反思社会社会现实,反思改革。改革作为“***”我国社会问题的一场***,它也像任何***行为一样会有它的负作用,负现象,真正关心。拥护推进改革的人应该正视这一现状,并反思这些现象,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对改革中缺乏主体目标设计,忽视人的因素;对改革中的极端倾向,忽视问题等都应做进一步反思。哲学与现实的结合,哲学对现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现实的反思作用上。而不是一味的论证,赞赏现实复杂深入地改革更需要哲学唤起的反思,这种作用可以不断地使社会校准发展方向防患于未然。如果在社会的实践中排除了哲学的这一作用,到头来是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哲学唤醒人们对社会的反思也格外的重要。
(三)哲学在唤醒人们对自我的反思
哲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这个大千世界,但这世界存在的主体却是我们人类自身。我们首先要承认的就是人类的主体地位,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反思即自我的审视便显得格外重要了。正因为哲学重视人,所以人才重视哲学。哲学就是要唤醒人们审视自我存在及人类身上更多的意义所在。哲学与人的话题始终是哲学的永恒主题。这里所谓的意义便指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实现自我的过程,很多人都喜欢询问人的一生究竟会有什么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绝不可能存在于某一个地方,或是某一件事情上面,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人决定去做某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只能是由内而发的,而不是向外寻求的,所以自我的反思即是在寻找这种隐藏的力量。
二、哲学引领生活的理性维度
(一)哲学对物质生产经济生活领域的探释
哲学就像一把梳子,学习哲学就是用梳子把本来散乱的头发梳理整齐,因为物质生产经济生活是一个从其方式、模式以及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环节上都需要进行全面深刻的清理,这种清理其目的不仅在于对这些关系环节的实然状况的确认,然后再进行技术性的调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其结构性与价值关系性的评价,从而使国家的经济生活领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机制的支撑,而这些又都是知性科学的经济学难以提供的审视能力与评价尺度。卡西尔说过,在他看来,伟大的思想家,“常常不得不以超越和反对他们时代的方式进行思考,没有这种理智上和道德上的勇气,哲学是不可能完成它在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使命的。”在物质生产经济生活领域哲学不再是笼统的“大哲学”的形态,而是以“经济哲学”的形态发挥着哲学对生活的关注审视与批判。所以面对以上情况,要实现对物质生产与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观念到行为的系列追问与反思,只能是具有整体性的哲学方可为止,这样,物质生产国家经济生活与哲学之间也就获得了内在关联性,哲学在此以经济哲学的身份形态来审视、反思物质生产与经济生活中的关系环节并进行调整,经济哲学对经济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性的追问。又为现实经济生活从观念、思维、心理、价值确定到方式模式等多方面进行自觉转换与重塑提供了批判武器与理论支撑。
(二)哲学对***治生活领域的审视
随着经济生活的全面转轨,***治生活从理念类型、内在规律到执***方式、能力等诸多方面也必然的发生顺应的调整与转变。这是现代***治受制于经济规律的强势法则。国家***治生活系统不仅涵盖着国家***治理念的树立与调整,***治制度的创建于改革,***治信仰的维护,***治价值的保证等,这些***治问题从一般性的考察,到现实***治生活中的特殊问题的反思都凸显了对以“***治哲学”的学科角色出场的哲学来发挥作用的内在需要。应***治体制改革内在需要而形成的当代中国***治哲学大大的促进了***治哲学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反过来不可否认也促进了中国***治生活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这是***治哲学与***治生活的互动关系,也是哲学与生活的价值之所在。
(三)哲学对文化生活的关爱
文化哲学本质上是对支撑国家生活或个人生活的最基础的文化价值。文化思维、文化品质、文化心理、文化意识的追问,通过追问判断现实生活的文化维度上的“问题”及其文化发展的新动向,确立支撑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价值系统与正常的思维方式,从而为现实生存提供精神资源与营养。为国家***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提供正当的文化尺度、文化意志与文化依托,构造出向上的整体信念与信仰,最终为个体生存提供可依托生命的精神家园。文化哲学以对精神文化的理性审视,价值重估为手段,以吸取多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合理的、健康正当的成分为资源,以建立正确的精神文化价值理念为中介,以建构坚固国家整体生活和个体生活,并对生活具有真正的良性引导功能的价值平台为目的,从而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觉与自主。由此,文化哲学在当前的责任与任务就必须批判旧文化,创造新文化,满足国家与个体精神文化的生活对价值不倦的追求。
三、哲学与各门学科会通的理性维度
(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概括
正因为哲学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科学和知识体系,哲学一直延续至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现时代,其研究方法除沿用传统的思辨方法,逻辑证明等之外,还应加入并且更注重科学实证的方法,比如可用具体科学的最新成果去证明哲学上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学者不赞成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去证明哲学上的问题,理由是害怕哲学成了具体科学的普及读物。如果只是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予以简单罗列,也许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哲学绝不是对具体的科学成果予以简单的罗列,而是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提炼,概括,总结,使具体科学的原理,经过整合之后,成为哲学上的原理,来影响并作用指导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会再反作用影响于具体科学的创新发展,这也正是哲学指导作用的体现之一。其实近代以来,“以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的哲学方法早已成为通俗的一科-重要说法,只是在黑格尔之前,这种方法流于形而上学的方法而已。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有200多页讲的-就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也主要是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去证明他所想要证明的哲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既是思辨的科学,也是实证的科学。罗素认为:“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不会完全正确,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的正确。
生活哲理篇9
关键词:哲学教育 哲学观念 反思批判能力
我国哲学教育规模之大、在国内文化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哲学,领悟了哲学精神,具备了良好的哲学素养,在现实中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方面的生存挑战呢?大量的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广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哲学教育而产生对哲学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却把哲学当作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的学科,既不可信,也不可爱的学科;学生很难进入哲学的崇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少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而且还缺乏***面对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哲学教育的结果如此地不尽人意?有人说,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哲学等人文学科就相对边缘化了,因此,不再有人会费尽心机关注那些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东西,尤其像哲学这样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也有人说,是因为哲学学科本身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使其遭致受冷落的厄运。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能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哲学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许这才是造成目前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的关键因素。
我们过去的哲学教育,特别重视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层面的掌握,与此相关,还存在着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从而使哲学教育变成永恒真理的灌输和时***论证,使哲学教学活动演变为***治、***策的宣传工作,完全忽视了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传承哲学智慧,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让人们更智慧地生存。这样的哲学教育,瓦解了哲学,消解了思想,使哲学教育原本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蒙蔽、被篡改。如今我们在思考有关哲学教育的问题时,应当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明确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提高人们的反思、批判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哲学观念的塑造
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它是为培养人们正确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服务的。哲学观念即人们对哲学学科总体性的理解及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再反观哲学本身,所得出关于哲学本性的认识。哲学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价值;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敏锐的哲学意识,能否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的思辨玄学,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离得太远,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有关逻辑推理的学问,那么哲学对科学家来说是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技巧,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依旧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人生哲学,关于生存智慧之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而把它当作我们通达智慧生存的钥匙,提携我们精神的伟大力量。
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掌握哲学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领悟哲学家的哲学观念(哲学观),从而才能形成我们自己对哲学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因此,对哲学观的把握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重心所在。简略地说,哲学观或称“哲学理念”,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从哲学理论知识中提升出来的精华。展开来说,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孕育、形成、演变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然而,由于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提升智慧的动态过程,所以,“哲学是什么”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规定。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 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一部哲学史,同时也是哲学观的演变史。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哲学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探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成、人类社会的演化等等。当时人类精神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这个阶段的哲学观主要表现为追求高度的抽象概括,以便对当时的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更加一般的超越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普遍规律的知识。当时的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由本体论的哲学转向了认识论的哲学。这时的哲学不再刻意追问世界的本原、本质、虚实、有无,而是转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就把“我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课题。他要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一条界限,以保证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时,人类精神关注的是自身认识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把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变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探求。这时的哲学总体表现为以逻辑性和反思性的理性主义。
步入现代,哲学正在发生新的转向,但由于这场“***”方兴未艾,对现代哲学的性质尚无定论,然而,可以粗略进归纳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哲学由对认识真理性的关注转向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哲学不再仅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也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命意义的学问。各派哲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向人的现实生活回归的趋势;其次,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普遍不满,都试***寻找一种主客相融、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要求超越理性的界限,转向包含非理性在内的新视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我们没有权力用今天的标准去宣判历史上的哲学的是非好坏,但却有权而且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提出并阐明符合自己时代标准的哲学观。因此,学习和反思反映人类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思想材料,对于学习对象不仅较为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哲学意识也易于培养或激发出来。我们有必要重点学习集中体现哲学专业特色、充分代表时代水平又蕴含未来走向的现当代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
学习哲学,绝不止于背诵几个哲学概念和原理,而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怀疑,反复地思考,批判的反思是哲学的真精神。“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①哲学向一切现存的权威挑战,向各种识见挑战,向原有的理论及其前提挑战。它从不轻信任何事物,总是怀着挑剔、质疑的态度来审视周围。哲学就是永不妥协地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惊异中就包含了怀疑和批判。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培根正是以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了妨碍人的正确认识的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她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的。” ②
当然,我们所谓的批判决不能是无根据,无理由地胡乱猜疑和任意批判。笛卡尔曾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③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时,往往需要援引他们未加怀疑的预设、公理作为展开思考的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科学的基本定理,有的则是人类的“健全常识”,还有的是逻辑思维的规则。因此我们说,反思和批判必须以深入、仔细地研究为前提,依据合理的理由,符合逻辑地进行。皮浪式的极端怀疑主义对我们是有害无益的。罗素说得好,“如果我们接受彻底怀疑主义者的态度,采纳一种对一切认识都加以排斥的立场,并且要求某种不可能的东西,而且我们的怀疑论也始终不会被驳倒。因为任何反驳,都必须从论辩双方共同具有的某点知识出发,裸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哲学的认识批判若想取得某种成果,就不能用这种方式糟蹋自己。”④哲学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重构和创新。通过反思、批判,我们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并在矛盾冲突中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构建起理想境界。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破”有“立”是哲学的根本精神。哲学的智慧正是体现在不断地克服矛盾,克服创造新生事物,永葆勃勃生机。
哲学的反思、批判对人的价值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来自传统和常识的基本信念,没有怀疑和批判地"跟着感觉走",而这样做有时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精华,人在既定的环境下生存,不可能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听任未经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当初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传统地心说的挑战,可能我们永远与科学无缘。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识,意见有时也夹杂着愚昧和偏见。人们出于情感因素或习惯力量,一般不愿意对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提出质疑。而且,人活于世,难免遭遇不愉快的境遇,或者自己无法把握的状况,是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出迷雾,所以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对信念满腹疑虑,丧失对它的确信,会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和能力。但是,“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永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⑤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审视传统和陈见,批判日常生活的信念前提,提出新方向,确立新价值,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为深刻、合理、完备的基础。
哲学的批判蕴含着创新,在揭示现存事物的局限性的同时,揭晓未来事物的走向,构建理想境界。“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否定形式实现人与世界的肯定性的统一。”⑥在对原有的概念框架、思维定势、信念前提反思之后,批判蕴藏在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提出更加完善的理想体系。哲学的这种独特的批判功能不是简单、刻板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世界的理想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家园。
哲学的批判活动增进了人的自由意识。从总体上看,哲学的批判活动有着双向的理论效应,它既指向所批判、所反思的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又指向从事批判活动、反思活动的主体自身。就前者来说,通过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实现了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就后者来说,伴随着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的展开,主体的自由意识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哲学的批判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既有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形式,主体的自由意识之所以能够这种反思和批判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否认有所谓超越批判的终极前提。由于一切理论对象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一切思想前提都不能免于追溯更为基本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性是自觉的,意识是自由的。由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
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植
哲学教育有助于接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更智慧地生存。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塑造世界观的功能的提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为这意味着把哲学界定为关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无疑的知识和具体条文,认为这会导致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治庸俗化,最终会宣判“爱智慧”的终结。其实不然,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来所展示的是哲学家对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根本的看法,而他们又总是在为确立和论证对待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应该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一般原则而不懈地在努力着,他们一直试***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理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最充分、最全面、最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的哲学理论可能超越他们以往时代的理论但决不可能超越他们尚未经历的时代。因此,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同时展现了不断更新和提升的人类智慧。哲学教育传授哲学基础知识,理所当然也传播哲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应该主要介绍代表时展水平的哲学,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哲学原理当作生活的常识、刻板的教条来灌输和教化,这无异于宗教的布道,是对自由批判的哲学真精神的蒙蔽和破坏。被动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再正确,也不可能真正植根于心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育在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哲学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该能力所需的哲学特有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良好的哲学训练,能使我们思维更加严密,思考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另外,哲学史的学习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凡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陈修斋先生曾说过:“要树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即立身处世之道,也只有通过学习哲学,通晓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已有和可能有的学说和观点,然后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和比较以及实践的检验,来判定其是非优劣,择善而从之,再加上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才行。”⑧***地思考,反复地比较,批判地学习以往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我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哲学的精髓,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引我从头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哲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放弃哲学只为现实***治服务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治),确立它是人自身发展之精神需求的观念;放弃以知识传授及***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转向注重哲学素养的培植,转向对人们的寻根精神、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舒远招主编.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郭湛主编.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7]段德智编.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8]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主编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页9.
②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③ 转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6.
④ 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省略.
⑤ 转录《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舒远招,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页326.
⑥《哲学素质培养》,主编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页68.
生活哲理篇10
【关键词】高考 生活与哲学 复习方法 探究
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植根于人的情操、情趣和情爱的感性世界之中。本文以其为主线,通过对哲学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具体地、现实地领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为中学《生活与哲学》的高考复习提供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将哲学真正应用于学习提供一点哲理上的启示。
一、哲学范畴复习法是通过对哲学范畴的分类了解来学习《生活与哲学》的方法
哲学范畴是哲学里概括与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如物质与精神、信息与能量、运动与静止、必然与偶然、规律与混沌、对立与统一、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建构、理性与信仰、利己与利他等。在这里我们将其分门别类。主要分为四大块: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学习,掌握哲学范畴的整体思路和框架。
二、关键词复习法
是根据高中《生活与哲学》每单元的小章节关键词理解和扩展记忆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里,学生对关键词的把握异常简单,如下***就清晰的建立了关键词链接起来的整个学科知识点,学生根据关键词对课程有了详尽的了解,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回忆知识点,在这里就起到了从学习到复习的整个方法和思路。
三、原理复习法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等30多个哲学原理构建了《生活与哲学》的整个框架,通过对原理的掌握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哲学课目考试惯常的考试重点。学生具体的理解原理的内容,按照原理的分类了解哲学的整个脉络和思路,从而学好高中《生活哲学》这门课程。
四、利用热点材料进行问题探究和分析归纳法
这是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主动分析方法,是通过学生对具体材料运用哲学的方法分析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哲学思想的习惯,同时帮助他们养成哲学的思维习惯,将来源于生活的哲学应用于生活,从而轻易在考试中取胜。发现生活里的哲学,学习和应用应有效结合。
为什么有《教师法》没有《学生法》?为什么国学热?我们失去了,我们的教育忘了本,所以速食文化应运而生;第一:舍本逐末,对外来文化激励表彰,跃跃欲试,英语四级六级八级,却看不懂古汉语。哪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中国深厚经典,有中国人的直接、豪爽、血腥。韩非说法治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还给我们纳岁币着,当时他们的名字还叫蛮夷、异族。庄周梦蝶 《逍遥游》 一辈子学一点点庄子的潇洒,你活得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怡然自得。孔子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活着,追求什么舒服而已。第二:过分的注重全面发展,培养不出来高精尖人才,领头羊迷失了方向——没有绝对的对、错,这是辩证法。聪明的人最早闻到变质的气息。SARS好多人发了财,口罩,大蒜,体温计;汶川地震的时候有照片拍到有人在废墟里捡破烂,他们有两种人,第一种生活所迫;第二种想发国难财,我觉得很合理,他自己愿意冒险,去追求他的利益也不犯法,为什么要谴责,这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什么要鄙视。
哲学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神秘的错误观念是学生对其本质的模糊接触造成,对《生活与哲学》的教授,正确的方法,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哲学的本源,从而使学生发现哲学对生活真切的解析和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温和的指引,知识在这个时候才能成为学习的欲望,考试当然迎刃而解。无论是应试还是学习,《生活与哲学》都是很好的方***启蒙。
【参考文献】
[1]卢邦柱. 高中生活与哲学原理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教育导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