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生活篇1
以前,我并不喜欢读书,可是,在我听了开卷有益这故事后,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明白了书的滋味,明白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明白了***为什么要重视读书。人类如果没有了书,生活将会多么潦倒,生活将会多么无趣。如果有了书,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妙。
在我这个年级,《三国演义》的确是美好的书,虽然书的封面被岁月撕破了,但他还是我的最爱,《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书里写了许多英雄豪杰,就是这些英雄的才智和勇敢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我读过的片段中,上方谷司马逃命最为鲜明,它记载了诸葛亮与司马懿展开了战争。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一战,诸葛亮把司马懿打的落花流水,由于诸葛亮用火攻把司马懿围住了,司马懿仰天长啸,天呀,我就要死在这上方谷了,可在这时,天不助蜀兵,却助魏兵。当司马懿大叫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是多么的想复兴汉室,可还是因为寿命不长死在了五丈原。
美妙的生活篇2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教学 生活化 生活资源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陶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以下几点。
一、寻找生活素材,课前准备生活化
一堂成功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前的大量准备必不可少。“共同参与生活素材搜集”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首要前提。课前准备活动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它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为课堂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酝酿有助于该课学习的感情基调,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这一主题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小调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调查学校里、班级里、家里的用纸情况并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数据统计,把调查结果用清楚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懂得要节约用纸。这种师生共同参加的课前准备活动,能引起学生对现实的关注,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学习情境,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玩一玩,观察生活。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仔细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如在教学《影子的探索》这一主题时,我带学生到操场上,引导学生与影子游戏。让学生在与影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影子的颜色、形状、与本体的位置关系,与光源的位置关系等特点。回到教室后,再让孩子结伴互相画一画阳光下的影子或画一画大自然中景物的影子或画一画大自然中景物的影子。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简直是太快乐了,一个个都显得异常兴奋,都争着要发表自己在体验中探索到的影子的秘密。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了,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2.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个主题内容都是以***画和文字为载体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主题内容时,就要把***画、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主题内容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如把主题***画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可以把***画、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内容的感悟。如在教学《诚实勇敢的我》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时,可以创设一些“说谎话害处大”和“说真话,人人爱”的故事情境,组织学生分小组表演。例如:让学生表演“狼来了”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故事情境。通过表演,学生从再现的生活中明白说谎害处大,说真话人人爱的道理。
3.看一看,体验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把主题内容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教学《我爱我的班集体》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想象我们班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并用多媒体再现我们班在学校歌咏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中的种种表现。当学生看到歌咏比赛的情境时,全班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表情,不由自主都跟着唱起歌儿;当学生看到运动会中男女20人100米迎面接力赛跑的情境时,都不约而同地喊出:“赖俊鹏,加油!吴松泽,加油!……”“噢!我们班得了第一名!”这些欢呼声,歌声不正是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吗?
三、注重实践活动,课后延伸生活化
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形成,绝不是一两节课能够完成的,思想品德课要设计安排合理的实践活动将德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扩展到社会上,力求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习为生活服务。因此,“良好素质的形成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巩固和发展”,这是小学思品教学生活化的关键。这些实践活动可与以下几方面紧密相连。
1.在学校中巩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和所学内容相关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诚实守信》一课的延伸活动可以设计为:①查阅报纸、杂志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也可访问家长或附近的企业人员,收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正反事例。②课后开展“为人做事讲诚信”活动,办一期手抄报。
2.在家庭中锻炼。家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职权好这块阵地。如教学《孝敬长辈》时,我指导学生提出孝敬长辈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比方说有了好吃的先让给长辈;做自己能做的事,为家长分担家务,等等,并通过家校联系卡,向家长讲明学校德育要求和目标,请求家长积极配合并及时向家长发放学生在家庭的行为反馈表,要求家长按表如实填写,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教育,将“导行”落到实处,等等。
美妙的生活篇3
关键词:美妙课堂;美好教育;课堂教学;教育改革
当下,课堂改革的思潮主要集中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等方面,同时,由于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进等使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妙课堂”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γ烂羁翁玫难芯炕瓜喽越仙伲理论还不够成熟,实践不成系统。因而,加强美妙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显得非常迫切。
一、美妙课堂的含义
“美妙”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八观》中,意指:深奥、奥妙。后见于鲁迅在《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中,其主要意思为:美好奇妙。所谓“美妙课堂”,顾名思义即美好奇妙的课堂,是师生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是能带给学生美好奇妙学习体验过程的课堂,在此课堂中学生获得智力劳动的乐趣,感受学科知识的奥妙,体验学习过程的美好。
二、美妙课堂的本质
1.美妙课堂妙在“重”学生
美妙课堂妙在“重”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其经验生长是美妙课堂的一个重要本质。美妙课堂的“重”首先就体现在“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做到课中有“人”,把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作为根本;其次体现在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看待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生长经验的空间;最后体现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质疑、归纳和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感受到课堂学习的“美妙”之处。
2.美妙课堂妙在“重”学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1]首先,美妙课堂体现在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到学中有“情”,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和思维起点,进而有效地修正教学过程;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敏锐地发现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及时把控,做到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实施“再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不要让预设“禁锢”学生的思维,任何预设都有值得完善的地方,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偏离预设的轨道,教师要及时分析学生思考方向,顺势而谋,合理地调整或修正教学预设,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美妙课堂妙在“重”体验
过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建构和丰富学***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2]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很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建构知识时,能力得到发展,经验得到丰富,素质得到提升。首先,要善于让学生经历人类历史上知识突破的“经典时刻”,体现“再创造”的过程,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必要;其次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知、探索、验证、交流,要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识的乐趣、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3];最后,要重视学生的“悟”,有些知识或道理不是学生“懂”或者“会”就可以了,而是要让他们亲身经历与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慢慢地去感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美妙课堂的基本特征
1.美妙课堂的人文之美
美妙课堂的人文之美,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美。人文之美的课堂必然有美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感要得到极大的关注,并畅所欲言,敢于质疑;其次,要有美的师生关系,教学中需要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与“他”、“我”与“你”的),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去[4];最后,要有情感和谐之美,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前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美妙课堂的人文和谐之美,让每一个起来发言的学生体会成就感、幸福感。
2.美妙课堂的艺术之美
美妙课堂要有艺术之美,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师的语言之美,语言艺术化的处理是美妙课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语言表达要有“风趣幽默”诙谐美、 “引经据典”典雅美、“诗情画意”意境美、“言简意赅”精炼美,同时教师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也要体现出“美”,要使学生在课上获得审美体验;其次,要挖掘教材之美,如美的人物、美的故事、美的***案,呈现给学生的素材、课件要都要体现出美丽之处;最后,教师还需要美化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案设计、实施、反馈等环节要体现简约美、艺术美。
3.美妙课堂的科学之美
美妙课堂要体现出科学之美,首先教学内容要有准确之美,需要教师科学处理教材内容,结构要鲜明条理性,内容要严谨科学,用词要准确,避免学生产生歧义误解;其次要有层次之美,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环节处理时也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层次性,注重学生整体提高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再次要有课堂提问和学生评价之“美”,课堂教学中要科学设置教学问题并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区别对待,鼓励并有区别地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作业中也要体现美,要科学地设置学生作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区别好基础题和拓展题的布置等。
4.美妙课堂的趣味之美
美妙课堂应当是个妙趣横生的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感受趣味之美,就需把教学知识直观化、感性化,让学生走到具体的情境中来,体会获得知识的趣味之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趣味,让课堂学习变得美妙有趣;最后趣味美的课堂中游戏活动不可或缺,开展游戏活动可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学、趣味中学,真正体会美妙课堂的趣味之美。
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如何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课堂改革是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败对教育改革和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非同寻常。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红***小学在管晓蓉校长的带领下,潜心研究、精心打造美妙课堂,努力让学生接受美好教育,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引领基础教育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强对美妙课堂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希望所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22.
[2]上海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18-319.
美妙的生活篇4
在剧作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靠人物曲词的抒情加以表现,因此,作品的艺术魅力往往就在于以情感人。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世之曲,咏情者强半,持此律之,品力可立见矣。”②《玉簪记》正是以情见心,让人物的情在矛盾冲突中抒发。由于有了内在的心理矛盾,在抒情时就相应地带出外在的形态表现。这样以心理矛盾为内在依据,诉诸声音的抒情,结合形态的表现,十分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美好心灵,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
以隐微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人性美这一艺术特色,在《玉簪记》第十六出《琴挑》(原名《寄弄》)中得到最突出的表现。《玉簪记》主要描写书生潘必正赴京应试落第,他姑母为金陵女贞观观主,因此暂住于女贞观中。陈妙常因遭遇靖康之难,在逃难途中与母亲失散。陈妙常、潘必正本来被两家父母指腹为婚,其母亲陈氏遂投至潘家。陈妙常流落金陵,在张二妈的帮助下,进入女贞观为道姑。一日,陈妙常月夜操琴,潘必正闻后以琴附和,两人从此相恋,后被观主察觉。观主恐二人日久生情,玷污道门清白,于是催促侄儿潘必正再次进京赶考。潘必正离开女贞观后,陈妙常雇小舟追上他,秋江送别,二人难舍难分,互以玉簪、鸳坠作为信物。后来,潘必正果然金榜题名,先回观中迎娶陈妙常,后携眷归乡,一家人团圆。
《琴挑》这出戏,隐微细腻地刻画了陈妙常和潘必正在冲破封建礼教和宗教清规双重束缚时的心理矛盾过程,以此表现其身处道观而心生的人性。高濂在表现这种人性时,将其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美好的人性和社会性联系起来,从而表现其进步性。陈妙常是观中的尼姑,这一特殊身份使她必须灭,但她并非是看破红尘才出家,而是因为战乱与父母离散,在走投无路时才不得不投身女贞观,因此她有对美好爱情追求的强烈欲望,这两者是矛盾的,却统一在一个典型人物身上。女贞观是一个清规戒律森严的地方,却成了陈妙常和潘必正谈情说爱的场所,这两者又是矛盾的,却成为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陈妙常是女贞观中的小尼姑,这就使她具有与施主往来、与男人接触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使她在与潘必正相互表达爱意时,不同于许多爱情剧所描写的: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父母阻挠,丫环相助,传书递简,花园私会,而是利用“合法”身份,在公开场合直接做着被宗教清规视为“非法”的事情。因此,陈妙常的这种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表现出具有个性***的性质,从而赋予其人性反封建的深刻思想意义。
人性总是要受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制约的,因此在表现陈妙常的人性时,高濂紧密联系具体的、真实的和典型的生活环境,深刻揭示陈妙常人性美的实质。试想,如果陈妙常不是处在封建社会,又不是身居女贞观,也就体现不出封建礼教和宗教清规对她的约束和禁锢,陈妙常和潘必正的互诉衷肠、表达爱意,也只能被视为人的自然属性的一种正常表现,这就失去了其所具有的反抗性和进步性。可见,以特定环境表现陈妙常的心理矛盾,揭示其人性的思想意义是这部剧作取得新意的重要原因。但这出戏就好在其不寻常的环境、不一般的人物,做出不合“礼”的行为,从而使这部戏产生新意,生出妙趣。
二
《琴挑》这出戏是陈妙常和潘必正在女贞观中由含蓄的互诉衷肠到公开表达爱意的一出戏。由于陈妙常具有美丽的容貌,所以引来不少人对她的引诱、爱慕,都被她拒绝。如张于湖被陈妙常的美貌所吸引,肆意却遭到陈妙常的严词拒绝;王公子得知陈妙常姿色异常便心生恶意,委托王尼姑说媒,王尼姑说媒不成,他继而进行诈骗,最终被陈妙常识破……作者将这些“节外生枝”的情节穿插于陈妙常和潘必正热恋之中,突显了陈妙常的坚定情义,使整部戏剧妙趣横生。而陈妙常拒绝他人,唯独爱上落榜书生潘必正,且两人脉脉含情,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寒蛰悲鸣,潘必正孤独烦闷,到白云楼下散步,以谴闷怀,他唱着“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的【懒画眉】曲子登场。这支曲子华美哀伤,将当时的环境和潘必正的情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曲子中虽然透露出潘必正心中的淡淡哀愁,但他不像一般书生那样,或对月倾诉难谴的情怀,或拜托丫环递简传情,而是显示个性之洒脱、心胸之豁达……接着,陈妙常抱琴登场,她弹的一曲《潇湘云水》引起了潘必正的无限情思,以致潘必正忘了自己在偷听,脱口而出“仙姑弹得好”,而陈妙常弹《潇湘云水》一曲的时候,同样流露出自己的幽怀难谴,但表现得与潘必正不同,“粉墙花影自重重”,虽然是描写景物,但实际是陈妙常顾影自怜的真实写照。“帘卷残荷水殿风”,景色十分萧条冷落,正是当时陈妙常心境的象征,但她不甘于寂寞,发出“人在蓬莱第几宫”?自己所爱的人在哪里呢?表现出埋在陈妙常心底的隐情,她只把这种隐情寄托在琴声之中。
由于剧中两人的个性差异,构成了波澜起伏的“喜”剧冲突。潘必正一听到琴声就毫不顾忌地进入陈妙常的住室。这一大胆的行动表现了爱情的巨大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他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和宗教的樊篱,闯进了一个男人所不能擅入的“禁地”。而深沉含蓄的陈妙常一见自己所思念的人出现在面前,本来是喜出望外,但由于来得太突然和意外,引起她一时的慌张和惊恐。这一表现,不是她对“私会”的害怕,而是一种缺乏精神准备、突如其来的喜极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反应。两人寒暄落座,当潘必正说明来意、陈妙常表白弹琴的原因后,心情终于平静,二人便互以琴曲表达心中的爱情:一个弹出无妻之曲,一个弹出孤冷之音。陈妙常让潘必正再弹一曲,潘必正借题发挥,弹出了一曲《雉朝飞》。陈妙常不知是圈套,问“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潘必正立即表白“小生实未有妻”。就是在暗示陈妙常:你若喜欢我就不必因猜测我有无妻室而犹豫。陈妙常不理他这一套,又回敬了他一曲《广寒游》,显示出道姑本色。但潘必正旁敲侧击地说“只是终朝孤冷,难消谴些”,意思是你晚上不需要个伴儿吗?陈妙常这时仍很矜持,继续用出家人的身份回绝他,于是唱出了【朝元歌】:“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陈妙常倾诉了自己对孤冷生活的哀怨之情。此时潘必正以“更深漏深,孤坐谁相问”进一步其芳心,并直接提出“三星照人如有心,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表现出此时两人的心心相印,难舍难分。
三
《琴挑》以异常的动作表现刻画出陈妙常和潘必正隐微而曲折的心理矛盾过程。在陈妙常的住室,潘必正一番真情表白使其情意翻滚,而陈妙常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应:她先是发怒,继而指责潘必正“出言太狂,屡屡讥讪。莫非春心飘扬,尘念顿起”。其实此时陈妙常只是由于害羞和道规的束缚,才造成心中有情而不能直接向潘必正表达,因此以“怒”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故而这“怒”是怒中含情,怒中隐爱。因此,当怒而“背立”,做出转身不理潘必正的动作时,潘必正马上赔礼道歉并跪下求饶,她却急忙转身将其扶起……“急转身”这个瞬间行动的表现,正是陈妙常内心矛盾的表露。她对潘必正的喜欢又不能直接表达,只能用动作暗示,而这种饱含深情的动作暗示,亦成为陈妙常对潘必正爱情的无声表述。
剧中,潘必正向陈妙常告辞时,陈妙常以“背语”(打背躬),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把其言与行的矛盾、爱与怒的反常表现的真正内涵表露出来,道出了“岂无芳心恋尘凡”的肺腑之言,表达了对潘必正的一片深情。但由于环境所迫,她有难言之苦。《琴挑》这一出戏后,两人行迹渐密,最终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在表现曲折跌宕的内心矛盾冲突时,作者除了“唱”之外,还采用“念”与“做”的表演手法,达到既给人以美感,又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由于作者采用了抒情性很强又富有个性化的念白,形象地突出了不同人物鲜明而微妙的心理特征,如潘必正向陈妙常告辞时的一段对白:
潘必正告辞说,“肯把心胸铁样坚”?
陈妙常“背语”,“岂无春心恋尘凡”。
潘必正回答:“今朝两下轻别离,一朝相思枕上看”。
在这段对白中,潘必正的炽热而缠绵之情、陈妙常的执著而难言之爱都跃然纸上,而陈妙常的“背立”“怒科”“扶科”“闭门科”,潘必正的“下科”“跪科”“转回科”等动作,都不是自然形态的机械模仿,而是对生活中各种动作的虚拟并加以美化,使其成为抒情性、写意性很强的形体动作,能以形之美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情之真、意之切、心之诚。陈妙常那些表里矛盾、异常的言行表现,充分反映了她爱之深切以致情意难抑的矛盾心理。陈妙常的心理矛盾冲突实质是“人欲”与“天理”的冲突,也是她追求自由爱情的人性表现与封建礼教、宗教清规压抑的冲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高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陈妙常青春意识的觉醒和大胆的叛逆精神,使这一典型人物的人性美所蕴涵的进步意义得到充分展现,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
结语
由于作者存在着思想和时代的局限,《玉簪记》在描写陈妙常和潘必正的爱情时,写出了潘、陈两家家长在居官时就指腹为婚,可以说,两人的婚姻早就由父母所定。因此,他们的观中私会、谈情说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反礼教、反宗教的合法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反封建礼教、反宗教清规的战斗性。但瑕不掩瑜,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④《玉簪记》以其新的典型环境、异常的言行表现、独特的人物身份、隐微细腻的心理刻画等特色,使其在《西厢记》《牡丹亭》这两个爱情题材的杰作已流传于世并深得人心的时候,还能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并受到古今中外观众的热情赞誉。
《玉簪记》一问世就盛演,到了昆曲衰微的时代,它的几出经典折子戏,如《琴挑》《问病》《秋江》《偷渡》等仍久演不衰,为昆班所必演,为曲家所必唱,尤其是《琴挑》一出刻画隐微细腻,跌宕曲折,文辞优美,演出率尤高,可与《牡丹亭》之《惊梦》相媲美,为今日全国六大昆曲院团必演剧目之一。2008年,苏州昆剧院又在青春版《牡丹亭》之后,联合白先勇先生,以传统的6出折子戏为基础,推出了青春版的《玉簪记》,足见这部古典知名剧作的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
注释:
①②赵齐平,.中国文学史纲要(四)[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49―151.
③王骥德.曲律[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43―45.
④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M].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86:150.
参考文献:
[1]赵齐平,.中国文学史纲要(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3]白本松,王立群,孙克强.简明文学史稿(下册)[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郭克俭.戏剧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周成华.明清文学观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美妙的生活篇5
精细,是对中华烹调功夫内在品质的浓缩,也是几千年传统因素的反映,特别是各个朝代统治者的追求。古人说:“五味神尽在都门”,就是如此。大圣贤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这反映了烹调操作者对于菜肴制作精益求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烹调制作过程中。选料、烹调、调味、搭配、造型、营养等,都体现着“精细”两个字,著名的“庖丁解牛”是有力的例证。
美妙,体现了烹调活动的审美特征。其作为烹调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贯穿在烹调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中国的美味佳肴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讲究美。这种美来源于中国烹调活动形式与饮食产品的完美统一,它给人们带来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通常所概括的色、香、味、形、器五要素,便是很好的证明。烹调大师往往将“色”视作烹调的第一要素,继而以“香”吸引人们的感观,引起联想,入口后以“味”刺激神经细胞活动,使人产生快乐与愉悦,加上菜肴“形”的渲染和对人视觉的冲击力,精美雅致“器”同就餐环境的交融,将烹调活动的美妙刻画得淋漓尽致。
情感,这是对烹调社会功能的概括。古代“饮德食和、万邦同乐”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烹调,不是简单的做饭炒菜,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烹调操作是感情的发挥,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如果带着不好的心情烹调,菜肴质量肯定会“打折扣”:另一方面烹调产品上桌之后客人边吃边聊,做生意、通信息、诉心声。婚丧之事,迎来送往,人们都习惯于在餐桌上表达心情,历史上用宴会洒菜平息风波之事,比比皆是。这是烹调活动对于社会的调节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也可以视为对心理的抚慰与疗伤。
美妙的生活篇6
阅读《远去的歌声》一文,完成1—4题(18分)
远去的歌声
①记忆是一个奇妙的仓库,那些美好的库藏,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刻骨铭心的美妙瞬间,也可能是一种曾经拨动你心弦的声音.
②是的,我想起了一些奇妙的声音.那些声音早已离我远去,但我却无法忘记它们,有时,它们还会飘漾在我的梦中,使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③常常是在一些晴朗的下午,阳光透过窗玻璃的反照,在天花板上浮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女声:“修牙刷坏格牙刷修喂……”A这样枯燥乏味的几句话,竟然被唱出了婉转迷离的旋律,这旋律,悠扬、高亢,跌宕起伏,带着一种幽远的亲切和温润,也蕴涵着些许忧伤和凄美,在曲折的弄堂里飘旋回荡,一声声扣动着我的心.这时,我正被大人强迫躺在床上睡午觉,窗外传来的这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阳光演奏出的声音和旋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午后的阳光,就有着这样的旋律.我的想像力很自然地被这美妙的声音煽动起来,我追随着这声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奇怪的是,在我的联想中,就是没有和修牙刷的行当连在一起的东西,只是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B我唯恐这音乐很快消失,便用心捕捉它们,捕捉它们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回旋,每一声拖腔.当这声音如游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我也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
④C这声音和浮动的阳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里,就像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便出现了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因为这些歌声,修牙刷这样乏味的活计,在我的想像中竟也有了抑扬顿挫的诗意.我常常想,能唱出如此奇妙动听的歌声的人,必定是一些很美丽的女人.我不止一次想像她们的形象:柳树一样的身姿,桃花一样的面容,清泉一样的目光,她们彩云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我从来没有把这声音想成吆喝或者叫卖,它们确实是歌,或者说是如歌的呼唤.然而见到她们后,我吃了一惊,她们和我想像中的仙女完全是两回事.
⑤我不止一次观察过她们修理牙刷的过程,那是一种细巧的工作,用锥子在牙刷柄上刺出小洞,然后再穿入牙刷毛.她们的手很粗糙,然而非常灵活……
⑥有意思的是,这些长得不好看的村姑,并没有破坏我对她们的歌声的美好印象.记忆的宣纸上,依然是那团诗意盎然的彩晕.当我在午后的阳光中听到她们的呼喊时,依然会遐想联翩,走进我憧憬的乐园.
⑦那声音,早已远去,现在再也不会有人要修牙刷.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会一直清晰地记得它们.当我用文字来描绘这些声音时,它们仿佛正萦绕在我的耳畔.D有时候,躺在床上,在将醒未醒之际,这样的声音仿佛会从遥远的地方飘来,使时光倒流数十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代.
⑧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样的优美歌声并不单一.那时,在街头巷尾到处有动听的呼喊,除了修牙刷的,还有箍桶的,配钥匙的,所有的手艺人,都会用如歌的旋律发出他们独特的呼喊.还有那些飘漾在暮色中的叫卖声,卖芝麻糊的,卖小馄饨的,卖炒白果和五香豆的,一个个唱得委婉百啭,带着一种甜美的辛酸,轻轻叩动着人心……
1.通读全文后,说说文章以“远去的歌声”为标题有何妙处?(4分)
2.美学家认为“要发现生活的美,必须透过想像力这副眼镜”.请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修牙刷的呼喊声”使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想像?(写出两例)(4分)
3.本文语言隽永优美.请从划线的A、B、C、D四句中任选两句,结合上下文进行品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法,或从感情色彩……)(6分)
4.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美,需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在你的记忆库里,有哪一种声音也曾让你产生过美好的联想想像,称得上是“优美歌声”的?请将你倾听该种声音的感受用优美的语言写下来.(不能抄袭文章原句)(4分)
答案:
1.(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远去的歌声”的内涵以及给人的美感,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2分.
例一:标题用比喻的手法,突出吆喝给人的美感.写出了童年生活在“我”心中的印迹.它虽然已渐渐远去,但它蕴藏着无数动人、温馨、优美的过往,就像一首拨动人心弦的歌.
例二:那声音已远逝,“远去”表明留在记忆的深处,“远去”又指远离我们的生活.以此为题内涵丰富,不仅包含这两个内容,也表达出作者对这声音、这段生活的深深怀念.
例三:童年的记忆像“远去的歌声”一样远去了,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如歌.以“远去的歌声”为题有诗意,有意境.
2.(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联想想像”,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每一例2分,内容1分,语言1分.
文中“联想想像”举例:
1)听着窗外传来的吆喝声音,感觉那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阳光演奏出的声音和旋律.
2)听着窗外美妙的声音,“我”想像自己仿佛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
3)将窗外传来的吆喝声音,想像成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当这声音如游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时,我也会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
4)窗外传来的吆喝声留在心中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留下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
5)听着奇妙动听的“歌声”,“我”想像吆喝的女人一定是很美丽的仙女,彩云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
3.(6分)答题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品析,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每句3分,品析2分,语言表达1分.只选定句子未能品析的,不得分.
品析A句:枯燥乏味的声音,在“我”听来,“亲切和温润”也蕴涵着“忧伤和凄美”,准确地写出讨生活的手艺人对生活的热望及生活的艰辛.
品析A句:“飘旋”准确写出在曲折的弄堂的声音状态,“扣动”写出这声音的穿透力及打动人的力量.
品析A句:“忧伤”和“凄美”两词意蕴丰富.生活的艰辛使吆喝声带有淡淡的感伤与无奈;在困苦中求生存,在痛苦中品尝人生的真味,又使这吆喝声无比凄美.
品析B句: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回旋,每一声拖腔,用排比的修辞,突出声音令我痴迷.“捕捉”这个动词也写出我对这声音的痴迷,它让我倾注所有注意力.
品析C句: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声音留在心里,比作彩笔在纸上抹上彩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美妙的声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美好印迹.
品析D句:此句“飘”、“拽”字用得妙.“飘”字写出了远去的声音在我成年之后仍会不时地感染着“我”的状态.“拽”字生动地描写出了那声音在多年之后仍具有强大的力量.
品析D句:此句“飘”、“拽”字富有表现力.“飘”来,看似柔弱,却能如此有力度地“拽”.形象地写出这珍藏在记忆深处的“远去的歌声”是多么让我刻骨铭心.
4.(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须将某种声音通过联想想像而产生的“感受”描述出来,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2分.
美妙的生活篇7
一、动静之妙
动与静,是一对反义词。“动”中见灵巧、活泼之妙;“静”中见沉寂、无声之妙。若能巧用数字,动静之妙如在眼前。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在静默中站立,无声无息,然而“一片”孤帆,昼夜不息,淋浴着阳光,从远处漂来。一静一动,使整个画面有了视频的感觉:特写――一座座静静耸立的青山,长镜头――一片白色的风帆。简单的数字将动静之美巧妙推出,让人眼前一亮。
二、虚实之妙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之妙,在于夸张、模糊、朦胧,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实”之妙,在于真切、准确、清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以虚实数字入诗,使诗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显然是虚指,如此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此时却万籁俱静,鸟无声息,人无踪影。虽然是虚数,却贴切地反映出大雪之后的真实状况。“孤”“独”二字虽然不是数字,却是数字“一”的另一种表述,一舟之上,一人在寒风中独钓。一虚一实,把作者清高与孤傲的性格,***治上的失意、苦闷和压抑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对称之妙
对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建筑、花园、构***……对称之妙,妙在匀称,妙在平衡。数字入诗,也能产生这样的美妙。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成双嬉戏,在柳树上你唱我和,其乐融融;“一行”白鹭列队有序,在晴空中翩翩起舞,姿态潇洒优美。这“两个”与“一行”相对,一点一线,一近一远,一上一下,构***完美。“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千年依旧,突出时间永恒,是“面”;“万里”船,准备扬帆万里之外的航船,起锚待航,凸显空间广阔,是“点”。“千秋”与“万里”相对,时空交错,意境悠远,妙在对称。
美妙的生活篇8
关键词 电视剧 美 美妙人生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ppreciation of tv audience and the keen competition of tv series market, the art value becomes the indispensable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tv series, especially the aesthetics.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e important value of aesthetics in the tv series by citing wonderful life.
key words tv seriesaesthetics wonderful life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速席卷了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在内的亚洲电视剧市场,在各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总体而言,韩国电视剧在亚洲电视剧市场上的成功,抛开复杂的市场运作因素,电视剧本身所反映出来的美,也是其吸引眼球的重要法宝。韩国人不仅把电视剧作为一种商品在生产,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电视剧本身的艺术属性的重视,已经达到了空前高度,在运用电视剧这种艺术样式反映现实美的同时,创造出更加集中,更加生动,更加鲜明的艺术美。这种美,在2005年韩国热播的《美妙人生》中有着精彩的呈现 。
作为一部既要考虑商业价值,又要考虑艺术价值的电视剧,《美妙人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近乎完美,它不仅在当年收视排行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尽可能多地展现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使《美妙人生》成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经得住艺术规律的检验。一般而言,艺术美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意识中固有的,而是现实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而言,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与升华。①
《美妙人生》讲述的是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世真和承桓因“一夜情”而相遇,继而怀孕生子、结婚、直至真正相爱的故事,从中诠释了爱情的真谛:爱情是双方承担因爱情而产生的所有责任和结果,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幸福。同时,全剧还自始至终穿插着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人性之美的解构与重塑。这里,不仅有爱情的逐渐升华,还有亲情的逐渐浓缩,友情的逐渐强化,而且随着剧情的展开,爱情升华到顶点时又慢慢归于平淡,最终与亲情、友情等融合、浓缩在一起,共同营造了唯美、空灵的艺术世界。
一、《美妙人生》中的现实美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与社会美。这两种美在《美妙人生》中都有集中的体现。因为现实美是艺术美产生的来源和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有了剧中那些集中、鲜明、充分的艺术美。
1.《美妙人生》中的现实美,首先表现在拍摄场地的选择和各类道具的使用上。新加坡的浪漫海滨、航空大学的美丽校园、洒满阳光的酒店房间、充满童趣的游乐场等,在主创人员的精心调度与认真布置之下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个既自然朴实又浪漫温馨的场景,成为全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剧中大量出现的韩国各地的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情,不单单是有效地提升了剧集本身的美感程度和视觉效果,而且还间接起到了为韩国旅游业进行宣传介绍的作用。
2.《美妙人生》中的现实美还体现在主要演员的外貌和造型上。在韩剧中,帅哥美女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韩剧中的主角,一个比一个帅气,一个比一个漂亮。《美妙人生》显然也不愿意放弃使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法则,依然采用了帅哥美女的组合,起用当红明星柳真和金载沅担任主角,即使是作为配角出现的男、女二号,也由儒雅的李志勋和靓丽的韩银贞出演。即使不看剧情,仅是这些演员本身的外貌之美,就足以成为观众可以欣赏的一道风景线,很容易就能够增加观众对他们所扮演角色的认同感。再加上造型师们为这些角色精心设计的造型、服装、道具等,更使得这些角色时而清纯可爱,时而成熟稳重,时而温柔似水,时而酷劲十足,以至于他们在剧中的穿衣打扮、行为方式、甚至是一些小动作、小爱好等都成为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从而使剧中人物成为当年流行风尚的先锋和引导。例如,由于《美妙人生》中的女主角世真和女儿莘菲多次以头戴各种颜色、各种***案的方巾造型出场,引起了当年韩国方巾的大流行,城市街头出现了大量头戴方巾的女孩子。
然而,在次要人物的选择上,《美妙人生》并没有拘泥于帅哥美女的法则,而是选用了大量长相普通的演员。这一方面是基于备选演员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这些长相普通的演员的存在,也是对主要演员的一种陪衬,更能够突出他们的美。同时,这也符合生活的真实,从而增加了电视剧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美妙人生》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② 正因如此,艺术美和现实美相比,才显得更加鲜明,更加集中,也更加充分。在这方面,韩国的电视剧工作者们可谓孜孜以求。而《美妙人生》一剧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出色。
1.《美妙人生》中的艺术美集中地体现在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美妙人生》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善良、纯真的人物形象。这种善良和纯真不仅体现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还体现在多个次要人物身上,塑造了一系列善良人的群像。其中,女主角世真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当世真因为莫名其妙的“一夜情”未婚先孕而要面临“生还是不生”这样艰难的抉择时,她首先考虑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和她一样尚不具备为人父母能力的孩子父亲承桓,因为善良,她不忍给承桓带来困扰,尽管作为孩子的父亲,承担这种困扰是理所应当的,最终她宁愿独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告诉承桓了自己已经怀孕的事实。同样因为善良,世真也不愿意让守寡拉扯自己和姐姐长大的母亲再为自己操心、难过,而是选择一个人远离亲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把孩子生下来并毅然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担。这种善良,还表现在承桓母亲身上,原本对于因为有了孙女才被娶进家门的儿媳世真,这个婆婆内心是有着诸多不满的,因此,在故事的开头这一角色也差点被塑造成典型的恶婆婆形象。但是随着与世真接触的增加,她逐渐发现了儿媳身上越来越多闪光的东西,在不知不觉间也接受了世真,甚至在孙女莘菲重病时还主动给世真零花钱,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婆婆在强悍的外表下仍然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另外,剧中人物的善良,还表现在小莘菲得了白血病时,彩英、闵道贤以及承桓的各位同学都纷纷到医院进行骨髓检查,希望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病痛的折磨……正是这些使全剧自始至终闪烁的善良和纯真之美的细节才给观众带来无尽的唏嘘和感动!尽管在电视剧的前半部分女二号彩英由于一直徘徊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摆不定,并且用不太光明的手段试***将男主角承桓从女主角世真身边夺走,让观众不由得对她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但是编剧显然无意于让她以一个坏女人的形象出现,便为她设定了富裕的家庭出身和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有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而且如果观众站在她的立场上看,她的这些行为还算不上十恶不赦,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她也在周围人们的影响下,特别是小莘菲天使般纯洁心灵的感召下完成了对善良的回归。并以此得到了多数观众的谅解和接受。也由此完成了由恶到善,由丑到美的转变。 另外,《美妙人生》还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这就是世真的母亲。这个看似粗俗、邋遢的女人,却有着超出常人想象的通达和伟大。因丈夫过早地去世,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女儿拉扯大。除了经营餐馆以维持一家人的物质生活以外,她还以自己的柔弱之躯,在必要的时候充当着女儿们的避风港。她用自己几十年来在艰难生活中挣扎中学到的朴素的人生哲学,毅然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为女儿们建立起一个可靠的精神家园。她的付出最多,她所期待的回报却最少,这一切,也许在她自己看来,是一个母亲能够也应该为孩子们做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像她这样?很多时候,出现的镜头里的这个母亲显得如此瘦弱,但间瘦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伟大的母爱之心。日真和世真因为失去了父亲,曾经是那么的不幸,同时,又因为有这么伟大无私的母亲而显得那么的幸福!?也正因为此,剧中这个母亲形象成为现实生活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母亲的众多女性形象的代表。
在《美妙人生》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可爱的小莘菲一角。小莘菲的可爱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外表,还在于她的善解人意和聪明伶俐。例如小莘菲从爷爷家出发,一个人寻找“白鹤”的家(莘菲父母的家)的那段:一根小棍挑着粉红色的小包裹,面无惧色地走进了城市里喧嚣的人群并成功地到了目的地。小莘菲形象有成功塑造,一方面得益于小演员的天才般的表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编剧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再创造的结果。
2.《美妙人生》中的艺术美还体现在对剧中人物之间情感关系的处理上。
剧中最打动人心的无疑是对爱情关系的处理。无论是对世真和承桓这对欢喜冤家之间的感情处理,还是对包括闵道贤和彩英在内的多角关系的处理,甚至包括对承桓大哥大嫂之间爱情的处理上都可以说是匠心独运。以世真和承桓之间的爱情为例,这样一对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青春的男女,忽然因为一夜情的后遗症而走到了一起,其中的无奈与无助显而易见。但是两个人都没有逃避而是直接面对。于是,爱情也就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到来。尽管期间也有争吵,特别是到两个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彼此以后的争吵,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太爱。争吵,这一看似与幸福无关的东西,竟然是怕不能给对方幸福而发生。故事进行到此,爱情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已经成为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了。除了世真和承桓之间没有悬念的爱情以外,闵道贤对世真的无私守候,也让人既同情又感动。从这个角度来说,道贤所守候的是永远无望的爱情,是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但是,真正的爱情,正是因为它的神秘和难以预测才显得愈加难得,愈加珍贵。除此以外,《美妙人生》中人物之间情感关系还表现在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扶持,其中既有承桓在朋友母亲生病住院时的无私援助,也有承桓和道贤之间男人式的友谊和支持,还有承桓同学们在得知小莘菲需要帮助时的进行骨髓检查时的义气和无私等。总之,在《美妙人生》中,人与人之间正是有了情感的交织,才使得爱无处不在。爱,成为人生的重要支柱啊。如果有爱,再多的困难也能够微笑着去面对,如果无爱,再多的物质享受也填补不了内心深处的贫乏和无奈。正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力量的这种深刻诠释和解读,才使《美妙人生》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3.《美妙人生》中的艺术美还体现在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上
毫无疑问,《美妙人生》讲的是一个先有性,再有婚姻,再有爱情的反常规爱情故事,但是同时,全剧也花了不少功夫将镜头对准了韩国普通家庭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问题,传统男性角色要勇于承担责任的问题,父严子孝的家庭观念问题,婆媳关系问题等,在这么多的问题一一出现时,导演以巧妙的方式,让剧中人物完成了向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回归,将“一夜情”“未婚先孕”等传统道德观念不能接受的事件在主人公经历了一番炼狱般的磨难后得到了解决,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人物命运也得到了扭转,最终实现了夫妻恩爱、儿孙满堂、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各有所属的大团圆结局。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由于韩国电视剧中所蕴含的这种丰富的儒家传统文化精神的存在,对同样经过传统儒家文化浸润的中国观众来说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更加直接。
总之,《美妙人生》展现出来的美,是包括导演在内的主创人员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造的产物,它不等同于生活真实,但是能够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也正是这部电视剧作品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这种成功的模式,应引起更多电视剧创作者的重视和深思。
美妙的生活篇9
关键词:美学 妙悟 自然 逸格
大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版***、经济、国力在当时的世界上盛极一时,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唐代文化灿烂辉煌,像诗歌、传奇小说、变文、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绘画上,一方面表现为大批的优秀画家有大量光耀千古的美术作品流传后世:如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明皇受***》,阎立本的《步辇***》、《历代帝王***卷》等。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艺术家们对美术理论研究的重视,形成了系统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如《贞观公私画史》(裴孝源)、《后画录》(僧彦)等。画论、书史等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形成独有的绘画美学观念。
一、“妙悟自然、离形去智”――张彦远“妙悟”的创作思想
张彦远,(公元618――公元907年)字爱宾,唐代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他出生在宰相家庭,学问渊博,擅长书画。曾任职官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卿。编写的著作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和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这是他关于美术创作境界的理论,“凝神遐思”,实际是指“守其神,专其一”。如果神不守舍,心烦意燥,那绝对画不出鲜活的作品来。他认为画家如果受制于外物,就不能专心致志,就是画“死画”,而不是画”真画”,“真画”须用心去画,而不能投机取巧。再者,“凝神”又非刻意而为之,凝心作画,而是不勉强,不做作,意到笔来,一气呵成。他说:“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这里所谓的“不凝于心”,就是指不刻意,自自然然,达到妙手天成的无痕境界。如:被尊为画圣的吴道子,用笔雄放遒劲,“点画之间,时见缺落”“真画一划,见其生气”,他能达到如此高超的“凝神遐思”与“不凝于心”的艺术境界,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与他“妙悟自然”息息相关的。“妙悟自然”,则指画家对客观描绘对象的艺术把握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主体(画家)对客体(大自然)的透彻理解和认识,以及主体的艺术操作都达到了熟练精巧,神乎其技的地步。它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师法自然,有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创造力,顺应自然,超越自然,使主观符合客观,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就显得更有活力,更有意趣,更有韵味。张彦远的“妙悟”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和谢赫“六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六朝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了绘画“六法”,成为中国后来绘画思想、艺术思想的指导原理。“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是模仿自然,它要求艺术家细心观察世界的形象,并把它表现出来。但是,艺术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否则就是自然主义。艺术家要进一步表达出形象内部的生命,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的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与和谐。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着山水画弹琴,并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山水画里有音乐的韵律。再说“生动”。谢赫提出这个美学范畴,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汉代,无论绘画、雕塑、舞蹈都是热烈飞动、虎虎有声的。画家喜欢画龙、画虎、画飞鸟、画舞蹈中的人物。雕塑也大多表现动物。所以,谢赫的“气韵生动”,不仅是提出了一个美学要求,而且首先是对于汉代以来的艺术实践的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达到对象的核心的真实,艺术家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这就是顾恺之论画时说的“迁想妙得”。一幅画既然不仅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神情,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形象内部去,这就叫“迁想”;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把握了对象的真正神情,是为“妙得”。“颊上三毫”,可以说是“迁想妙得”了――也就是把客观对象真正特性,把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了。后来山水画发达起来以后,同样有人的灵魂在内,寄托了人的思想情感,表现了艺术家的个性。
而“物我两忘、离形去智”乃是指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的最高境界,在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客观与主观,客体与主体的过渡、互渗,各自改变着原有的存在状态,忘却了各自的本来面目,在彼此的交融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物我交感中,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亦物亦我,物我两忘。作为物我同一的艺术形象的诞生,便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张彦远在《历代名画录―论画山水树石》中说“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吴道玄者,天付劲豪,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他所举例子,均说明了画家出神入化,形态逼真的艺术作品,并非真山真水,乃是艺术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的结晶。在艺术创作中,物我两忘的关键是“我”,是强调画家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心意的主导作用以及画家自我对于物的统摄作用。所以,“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充满了艺术创造的辩证法,它绝不是完全丢掉艺术创造的外在的东西,而是追求自然而然、无斧凿之痕的完美的艺术境界,是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和谐统一。
二、“神、妙、能、逸”――朱景玄的艺术批评理论
在绘画的审美批评中,最早该数南朝著名的评论家谢赫了,在他的《古画品录》中,谢赫已把不同绘画风格加以描述。而以“逸品”论画的是唐代画论家朱景玄,朱景玄,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与元和初年应举,曾官至翰林学士、太子谕德。撰有《唐朝名画录》。他认为:““神、妙、能、逸”四格, 是中国画的批评标准,其中,“神、妙、能”是常法,“逸”是不拘常法,非正宗之法。神品“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神品,回归应物象形,追求思与神合,以致“妙合化权,神形相即”。神品注重学养,是对对象的本质和作者寄予的精神的刻画 。妙品“画之于人,各因其性,不知所然,自心付手,曲尽玄微”,妙品高于能品。妙品追求灵气。“能者,形似也”,其要在于“性因动植,体侔天功”,“及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能品讲究趣味。能品,重再现,偏于客观;妙品,心中自有千山万岭,无数英雄豪杰,借笔墨精妙,绘胸中郁结,偏重于主观 ,非人为的即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能做到自然成画,便是艺术上的至美至巧。自然要求画者在作画时不能拘泥于物体的外部轮廓或是色彩因素,在对描绘对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凭主观的印象进行艺术创作,不能有过多的艺术修饰,亦或是刻意描绘成心中所想,强调创作的随意性,使观者也能体会到画中所表达的思想,产生感情上的交流 。同时,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表述了如下的绘画美学观点:“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名胜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其丽也,西子不能掩其妍;其正也,嫫母不能易其丑。故台阁标功臣之烈,宫殿彰贞节之名,妙将入神,灵则通圣,岂止开厨而或失,挂壁则飞去而已哉!”这段序言,是对《唐朝名画录》的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它从宏观上洞察绘画超于大自然的神奇功能,从画家创作主体的美学把握上论述画家心手并用的重要性,强调形象塑造物我相生的辨证关系,从妍丑的对照上来区分绘画作品的优劣,概括了唐代绘画作品的美学价值,为后世的艺术批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他的批评理论中,置神妙能三品于逸品之前,逸品虽已出现,但地位不高,只是三品之外的另一品。其观点遭到后世批评家的质疑,而逸品直到宋代,地位才得到了明确的认可和推崇。宋代的邓椿在他的《画继》里说“景真虽云:逸格不拘常法,用表贤愚。然逸品之高,岂能附于三品末?未若休复首推之为当也”。自宋黄休复后,逸品在绘画美学中居于首位,其在画论名著《益州名画录》中将绘画分为“逸”、“神”、“妙”、“能”四格,并将逸格置于其他三格之上。黄休复说:“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他所说的是一种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而逸格只是三种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自此逸格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地位得到了确定。
唐代绘画美学理论在整个中国绘画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内容广泛,系统完整,资料丰富,论说精辟,承前启后,把中国绘画理论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绘画理论思想,探讨了绘画本体、绘画社会功能、绘画形式要素、表达技巧、形式美的规则等问题,从崭新的角度诠释了“气韵生动”这个重要的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主张“物我两忘”的创作状态、体现出追求自然的审美理想,对后世文人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时朱景玄的艺术批评理论中以“神妙能逸”品论画的理论体系,促进了自然之妙的作品扎根于传统,推动着“逸笔草草”的文人画风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更为重要的是,以《历代名画录》为分水岭,中国绘画的美学观念和批评传统发生了本质的变迁,从谢赫的《古画品录》对绘画批评的外在九品转化为内在的含有道德判断、心里分析意味的自然、神、妙、精、谨细等品类,为后世文人画赋予了内在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8。
[2]朱景玄:《唐朝名画记》,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5.7。
美妙的生活篇10
[摘要]结论:探讨痣、瘢痕的***方法。方法:应用高频电刀加五妙水仙膏***痣、瘢痕200例,观察疗效。结果:基本痊愈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高频电刀加五妙水仙膏***痣、瘢痕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高频电刀;五妙水仙膏;痣;瘢痕;疗效观察
痣、瘢痕是一种色素障碍与皮肤增生性疾病。近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审美观增强、工作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美容行列消除痣和瘢痕,而且对***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要有高超技术,***后不留后遗症,复发率低。
1994年5月以来,我科应用高频电刀(西安泰川医疗器厂生产)加五妙水仙膏(江苏灌南县医院)***面部痣、瘢痕20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组200例,男30例,女170例;年龄10―45岁,平均24.5岁;病程1~20年。病变分布:以面部为主,皮损直径0.06―1cm。另设对照组30例。
1.2 ***方法:所有的病变区常规消毒,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5min,待麻醉起效后,高频电刀或激光切除突出的部分(不能损伤真皮层),然后再涂上五妙水仙膏。***2w后判断疗效。对照组用高频电刀切除病损区后,外涂消炎膏,病变区不需要外贴敷料。
1.3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消失,无感染,无瘢痕出现,表皮生长完好如初。未愈:3w后痣体、色素又重新长出,伤口延期愈合并感染,切除处有凹陷性痕迹。
2 ***结果
***组200例均痊愈(100%);对照组30例,痊愈20例(66.7%),未愈10例(33.3%)。***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见表1。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7岁,某大学研究生,2003年12月就诊。
20年缠绵面部鼻梁部有蚕豆大小黑痣,逐年增大。因其姐同样的面部黑痣手术后瘢痕复发,患者经过几个大医院的询问***,因黑痣巨大怕复发引起瘢痕组织增生而不敢接受***。黑痣渐渐长大,患者忧虑重重,苦不堪言,惧怕病情继续发展,后果严重,失去生活信心。于2007年8月来我院门诊检查:鼻梁右侧有一蚕豆大的黑痣,表面附有毛发生长,在局部显著突出,损害面容。
采用高频电刀平黑痣基底部切除,发现黑痣体已深入真皮层,不再电切深部,避免出现瘢痕。即外涂五妙水仙膏。7d后黑痣部分结痂,10d后给予结痂部分除掉,有少量皮肤凹陷。1月后长好皮肤完好无缺、美观。半年后复查,皮肤无瘢痕出现。患者十分高兴,面部恢复光彩。
4 讨论
黑痣出现在面额等体表处妨碍美观,可用手术切除,也可以用二氧化碳激光、电烙、电灼去除,但过深易致瘢痕形成。五妙水仙膏、水晶膏、冰醋酸等腐蚀药只能用于浅小的痣,且容易复发。
目前尚无理想***方法,五妙水仙膏对轻型病例有效,色素位置较深患者反复***可形成瘢痕,甚至发生兔眼。对于临床出现这种情况,笔者采取高频电刀加五妙水仙膏相结合方法***浅表痣、较大痣都取得了较大成功。
近几年来,要求面部美容者人数增多,而面部黑痣及突出性瘢痕及睑黄瘤、粉刺、囊性结节影响面部美观。单用激光或是腐蚀性药物复发率高。又难以达到美容的效果,而激光切除较大的病变区,五妙水仙膏又能起到激光不能达之病变区,而且能保护***区,起到进一步除去真皮内的色素痣、结痂、消炎、预防感染的作用。结合***在局麻下,双可以防止单纯用五妙水仙膏点痣引起的疼痛及疼痛性休克。7d后掉痂,自然痊愈,效果十分突出,对美容者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