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学教育论文篇1
一、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职业特点习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的理论知识,二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自己的专业方面,体育教师首先应掌握教育的科学性,懂得教育规律,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根据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系统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各种技术教材的基本教法、裁判法和测量统计法等,还必须掌握与人体有关的科学知识、保健学和营养学知识,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随着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体育教师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了要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哲学、数学、语言文学、理化、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阔视野,拓展科研领域,更好地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教育服务。
二、在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养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习惯。
体育教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在实践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是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样研究问题,撰写论文才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善于总结,多数总结也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不具有太大的价值。实际上教学、训练日记和总结,是改进教学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也是科学研究的资料宝库。教学训练日记中记载着学生和运动员实际完成的作业内容(教学训练内容)、数量、质量、心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等,都对科研工作有参考价值。因此重视写训练日记和体育工作总结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养成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习惯是进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阅读和收集的资料多,能使自己对所选题目相关的知识广博,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加思维的深度,对题目研究也能提供多方面的理论依据。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呢?“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表明在日常的学习、训练、阅读、听报告、上网和看电视,甚至在消遣性的浏览报纸杂志中,时常会碰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要随手记下来,以便用时查找。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资料要靠一点一滴地搜集、积累。最常用的搜集方法有:上网、订购、交换、索取、参观访问、通过互联网、***书馆、会议等。最重要的方法是阅读,要把搜集文献资料同看书学习、更新知识结合起来。此外,经常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证明,新的思想和想法来自工作实际外,也在日常工作的其他时间、地点一时得到启发,产生意念。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养成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记下闪现的有独到之见的念头,这是积累直接资料的很好的方法。
三、了解和懂得学校体育科研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学校体育科研实践证明,课题选择得好,对出科研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而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此还不够重视或者了解不深,因此在准备进行体育科研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要想提高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了解和懂得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
【中***分类号】R25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5-0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直接目标的一种新思维和新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有目的、有根据地找到施治的最佳证据,同时,也结合医务人员本人长期工作经验和临床技能,从而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和获得最好***效果前提下制定出合适的***方案,也即Vineis P所言“审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存在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对患者进行诊治” [1]。
EBM的概念提出后,医学教育界将此思维引入教学当中,由此促进了医学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进步,其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现了从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转变[2]。
在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是和临床紧密相联系的,是以疾病为对象提出问题,以学生主动学习、找到回答问题的线索为主线,贯穿了学生自学、讨论、获得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整个过程,这种教学法加强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联系,使医学生从刚入校门进行医学学科学习的时候便建立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动的学习思维,有利于医学生在初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量拓宽视野,培养其***学习并善于找到问题解决途径的终生学习能力,EBM思维下的PBL教学法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途径[3]。
1 《内经》课程教学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是一门记忆性、理解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其词义深奥、医理深邃,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识记能力和医学知识功底,很难讲解得透彻和深刻,特别是在现在,潜心于古籍医理研究者少,而对于学生,由于理解困难而对此门课程望而却步者众,教师讲解不易而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EBM思维下对《内经》的教学采用PBL教学法,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方法,采取教师优化部分条文讲解,重点提出典型问题,基于问题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寻获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证据,变深奥、抽象的文言医理为直观易懂的临床***依据和方案[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探索出一条解决目前《内经》教学面对问题的途径。
2 实现EBM与PBL教学法的高效结合
EBM的出现是和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使临床研究病例数量和质量得到扩增和提高,为EBM提供了足够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样本和***依据;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进展使EBM能从纷繁芜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最优化、最有价值的临床***证据。EBM的关键环节就是为疾病的***方案找到最好的证据,其起点是围绕临床提出问题,这和PBL教学法的目的相互一致,因此,EBM和PBL教学法的交叉点在于设立问题并围绕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要实现两者的高效结合,首先是重视设立问题即围绕某一特定疾病设立问题,然后,对于学生而言,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查询方法、文献检索等工具或手段寻获最佳证据,由学生组成小组学习并进行讨论,最后,通过教师对问题的点评和总结,加以必要的对课程的优化讲解,引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EBM与PBL教学法的作用。PBL教学法在强调个人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同样注重学习小组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和EBM的内在要求是相符合的。
3 EBM思维下在《内经》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具体路径
EBM与PBL教学法高效结合的前提是设立典型的、需要广泛思索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因此,首先,在课前教师需要结合《内经》找到某个病或证有关论述,针对这一病或证设立问题,遵循“知常达变”、“举一反三”原则,让学生提前预习并自学相关内容。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重要条文或内容进行优化讲解,可以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内容对某个病或证进行重点讲解,根据设立的问题,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接着,在课后,引导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和文献资源查找解决问题的证据,例如,目前高校都有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或PubMedline 等,学生可以到***书馆查阅,就可以迅速获得最新的和问题有关的研究资料,这个过程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回到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证据进行分组讨论,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和旁听者,分组讨论后,教师对各个小组查找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点评,注意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此时的教师是一名信息反馈的总结者。因此,整个PBL教学法的路径,学生是主体,教师充当教学过程的维护者和引导者,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4 EBM思维下在《内经》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实例
《素问・汤液醪醴论》里有“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论述,对于这一论述,教师在课前有必要对“鬼门”、“净府”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鬼门”相当于人体皮肤的汗腺、汗孔;“净府”相当于人体的泌尿器官“膀胱”、“肾”,“开鬼门,洁净府”表示发汗、通小便,使过多的潴留水液排出体外,这是《内经》重要的***水肿的法则,那么,在这里,教师可以围绕“高血压水肿的***”设立问题,首先围绕高血压这个疾病,需要了解,动脉血压如何产生?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高血压?高血压如何导致水肿?***上如何缓解高血压和水肿症状?学生就会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就会明白,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有:血管中的血液充盈量、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高血压”就是血压升高并超出了机体的正常调节范围,有一个统一的数值判定标准,长期高血压引起心源性水肿。那么,理论上,减少血管中的血液充盈量、减少心脏射血、降低外周阻力可以恢复正常血压,然而如何才能减少血容量?如何减少外周阻力?如何减少心脏射血?如何降低心率、减少搏出量?如何减轻水肿?学生就会进一步查阅资料,查找证据,并进行分组讨论。基本上,学生都能找到以下一些***思路。首先,是利尿剂的应用,体现《内经》“开鬼门,洁净府”***水肿的治则,其次,是血管舒张、减少外周阻力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应用,值得提出的是,这些***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但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有利。
在这一解决“高血压水肿的***”问题过程中,涉及到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在主动找证据的学习中,将《内经》“开鬼门,洁净府”的医理理解得更深刻和形象,提高了学生对《内经》课程的学习热情。
5 讨论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知识作用,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医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变化,缺点也逐渐显现,最突出的一点是使医学生毕业后***处理疾病的能力不足,不利于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
在EBM思维下采用PBL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医学教育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内经》古文多、内涵深的课程特点,首先精选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讲述内容,然后选取一些典型现代疾病和相关条文进行印证,围绕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原则设立问题,化古文为用现代医理易于表述的语言,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针对这些疾病的最优化的***方案,最后,让教师在课堂上一一分析,和《内经》里的有关表述进行对照讲解,加深对古文医理的理解,实践证明,采用PBL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将来学习其他课程时主动以EBM思维为指导,为其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我们在教学中也体会到,在我国目前医学院校教学体制下实行这种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表现在:第一, EBM思维下在《内经》课程中实行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技巧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中医、西医均有了解[5],甚至对临床经验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因为知识渊博、综合素质高、教学技巧熟练的教师才能提出典型的问题从而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第二,关于《内经》课程的课时安排,由于PBL教学法涉及课前预习、课堂讲述和点评、课后查找资料等,如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以及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力争讲透一个病或证对师生都是一种考验[6],但相信随着PBL教学法实施的完善和推进,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总之,在《内经》课程中实行PBL教学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内经》等经典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内经》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探索创新能力[7,8]。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Vineis P.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J] . J Med Ethics, 2004, 30(2):126-130
[2] 张涛,黄会云,朱朝阳,等. 基于循证医学思维应用PBL教学法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实践与评价[J]. 内蒙古中医药,2014,(1):113-114
[3] 郭琳,付勤.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2):31-34
[4] 郁保生,刘娟,郜文辉,等.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73
[5] 古丽丽,赵印震,魏攀,等. 中医视角下 PBL 教学法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1-22
[6] 张丽雪,许红,胡红云,等. PBL 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淮海医药,2014,32(1):97-98
[7] 王云艳, 何莉, 梅菲, 等. PBL教学与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37-38
[8] 刘旭东, 张红星, 蒋阳昆,等. PBL 教学法在肝胆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101-103
作者简介: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3
一、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如果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制成课件,配以画面、语音,这样的情境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精力集中、情感专注,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实体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他们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例如,笔者在讲授丰子恺的《中国画与西洋画》时,打印了拉斐尔的《圣母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梵高的《向日葵》等名画,在打开课本之前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进行对比,区别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同。由于笔者学校学生学的是建筑专业,对绘画了解甚多,他们拿到色彩绚丽的名画都很兴奋,很快就找出了答案。然后,再打开课本,看到列出中西作品的五个不同点,学生就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了该次课的教学内容,且教学效果非常好。语文课堂其实也是美育课堂,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
二、加强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美育教育与技能教育良好结合的切入点。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例如,可采用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也可以通过命题演讲,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安排学生排演课文情节短剧,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带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去感悟语文课堂带来的知识与快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当然,学生不仅仅是“听”这么简单,听完演讲后,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写作知识评议该次演讲所采用的文体、结构特点、写作技巧,然后,讨论该演讲的内容,共同探讨体现的内涵和现实意思等。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学会了“说什么”,而且还锻炼了“怎么说”,从而逐步提高了敢说、能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增加时事话题的讨论
现代职校学生,思想很难集中,如果教师单单讲解“之乎者也”,讲鲁迅的弃医从文,只会让学生与之背道而驰。在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找到学生们共同的兴趣点,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模仿电视节目《今日话题》,组织学生讨论网络游戏“三国杀”;以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为例,引发对核能、环境保护的思考;为培养学生爱国热情,讨论“台海形势”“南海问题”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话题,如“我看我的职业”“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有哪些”“假如就业学非所用”等,根据话题举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收集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四、增强课外活动的实用性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对于中职生而言,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辩论比赛、专题讨论、校企合作、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例如,学生写的不合规范的“请假条”,学生向广播站投递的广播稿,以及邀请老师参加主题班会的邀请书等,都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应用文教学的素材。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就会兴致所至,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要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内心感受,继而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从而相得益彰。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学习教育理论,渗透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拘泥于过去,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能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4
相关热搜: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是教育理论的基础学科,这样的一个学科定位,给教育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多少年来教育学教学总是“很理论(理论性强)”,让人感觉到听教育家、大师说话,总是似懂非懂,对于还没有登上三尺讲台的“未来的人民教师”——师范生带来死记硬背教育理论教条的苦恼,教育学很重要,但是总让人感觉不到它有多重要——对学习教育学一点兴趣都没有,教育学内容与实际教学教育需要远离了,学生只剩下为考取教师资格证而学习书面知识的动力,至于是不是有用,好像只有让“时间”来证明,实践性根本谈不上,多么神秘。那么,如何让教育学教学回归实践,在课堂上增强教育学的效果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教学的科学策略,让教育学、教育教学艺术等理论学科的教学成为师范生走向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
一、全面把握教材的系统结构,根据教育改革需要对教材去粗取精。
当代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教育理论不容易,必须合理调整教育学固有的繁杂的体系结构。赫尔巴特在创建教育学体系时,就意识到教育理论与应用的分化问题,他将教育学划分为“教育学的基础”、“一般教育学”(方***)和教育技能(教育学的特殊方面)等三部分。继赫尔巴特之后,赖恩把教育学划分为历史教育学和系统教育学两部分,在系统教育学中划分出基础论和实际论两大分支,明显是把应用教育学划分为实践论部分,然而又同时承认属于理论教育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和新型人才观,把新时期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整合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如: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条件、教师素质观、学生(人才)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教育的方法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方法等板块,让学生掌握教育技能,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教育行为习惯,突出当前教育学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的重点。那么,教育学新的理论结构就会成为师范生掌握教育理论的一个成功开端,使学生在纷呈复杂的教育学理论丛林中走向条理清晰的教育理论和行动实践。
二、教学过程把握“五个特性”,激发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教育植根于社会,形成了独特的活动规律,教育过程具有明显的哲理性、社会性、探究性、现实性和生活性的特点,在这些特性中,可以发现教育理论不是学生想象中高深莫测的、远离实际的理论,而是可以探寻和把握的理论,增强学习动力。
1.把握教育理论的哲理性,在思考中形成、完善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
在教育理论中要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就是一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在古代典籍里承传下来的很多教育原则都还很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借鉴。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笃行之,慎思之,明辨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
哲理的另一个特点是体现了教育理论的思辨性,也能深深激发学生思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教育方式与教育责任完成过程中言教与身教、经师与人师合一的重要性,其中“身教”要求既是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又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
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这些教育学家的论断千百年来发挥着不可磨灭的教育价值。
又如人们常说的“短板理论”——阐明了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以德育为首,品德素质起关键作用的道理。“短板理论”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它揭示了人才价值取决于最欠缺的品德水平。再如“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等这些在身边的生活中就能够感悟到的、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会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成为为人师者终身的教育思想,闪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
2.寻找教育理论的社会性。
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社会生活的缩影。如家庭教育要贯彻鼓励原则:“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比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思想,还有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又比如“教学必须遵循量力性原则”——学生的“力”在哪里?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包括承受能力)会怎样?根据“量力而行”的原理,学校为什么要减负?怎样给学生减负?教师如何发扬民主?等等。
学生常常问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为实现社会教育目的服务,教育的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的需求之间是否矛盾?例如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思考:杜威提出教育民主的根源与现实有何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教育理论根源的剖析缺乏深刻的认识。事实上,“杜威的民主社会思想广泛吸收了这些思想的精华,但是也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他既不要一个理想国式的等级社会,又不要卢梭式的纯粹自然人性化,而是去寻找一个人性的自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契合与平衡点,一个以社会成员共享利益,互相交流合作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已经淡化人的身份,人们不能够再依靠身份来获取社会财富,而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贡献的标准来获得个人的利益。在这个社会里能够互相交流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的联盟,而不是我们人为地去构造一个集体”。这样,深入理解教育培养人的个性和共性的统一目标的双重目标性就容易了。
再结合现在我们提倡的“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孩子获得起点公平的讨论,深入思考教育发展的价值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3.深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增强教育理论学科的探究性。
教育学课堂必须提出富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如“高考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法改革”、“教育公平就是起点公平吗”,等等。
教育学课堂的任务首先应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教育-社会问题的兴趣,进而把握好教育理论,并发挥教育理论的实际作用。再如让学生讨论一个需要广泛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话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如何给学生减负?高考要不要废除?高考制度应该如何改革?为什么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些问题就很能把书本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书本的知识结构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知识网络。
4.突出教育理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生活性,让师范生走进社会、走进教育。
比如:教师为什么要做到言传身教合一、为人师表?教师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如何加强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等等。我们在教育理论课堂中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通过历史案例资料来促进学生理解教育价值问题——教育是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的。如给学生提供对教师的社会使命的深刻认识的案例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这位老师一封信。这封信中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死;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很多学生反思这个案例之后认识到:从这位中学校长的信中,读懂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是通过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比如我们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生活的各种矛盾,在中小学学生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等事例可以启发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形成教育的生活艺术,通过个人表率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如教育均衡问题,需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民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说明了生活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古代教育家哲学家的言论中都能找到教育的良方。
三、深入课堂,回归实践检验,让理论找到“原点”。
理论最终会在实践中体现它的实际意义,课堂,包括名教师的课堂、普通教师的课堂、师范生自己的实习课堂,都可以寻找到理论的原形,透过理论的原形,再回到自己实践的原点,感悟理论的效用。
1.微格教学,学以致用,体验理论的效用。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这既是教育理论问题,又是最切合学生的实践问题。通过微格教学,把每个实习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录像展示给他们看,也可以通过录像与别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确立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基本素质发展方向和课堂价值取向,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育教学特色。
2.教学观摩,探寻教育理论的原形。
学生在观摩教学之后,通过名师和一般教师的教学案例的对照比较,寻找教学成功的标准,为自己实施课堂教学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让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有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以总结探索教育教学理论运用的过程。
(1)我是如何理解教育理论的?
(2)在他人的课堂上是否存在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3)有教育理论指导的课堂和无的放矢的课堂是否一样?
3.指导实习,反思教育教学理论的意义,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5
第一,对学生而言,按照规定不得不写毕业论文,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临界毕业而且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生既无心也无力重视论文质量。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又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段。过去这十多年,大学(大专)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从事毕业论文写作,难免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也使得学生无心专注于论文写作。其结果是,学生对论文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随便找些东西抄抄。这样的毕业论文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且还容易使得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以及应付了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其走进社会和今后的人生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流于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分散了学生参加实习和找工作的精力,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对教师而言,一方面自身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也心知临界毕业的学生不重视论文,即使倾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毕业论文,最后的结果仍然不会有显着的效果。临近毕业时,不仅学生忙,老师也非常忙碌,工作任务也非常重,既要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又要填报各种各样的表格。而且通常是一人负责多份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心里清楚毕业生对论文的态度,也同情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容易放松对论文的指导。最致命的是,面对一份份敷衍了事的毕业论文,“让指导老师觉得付出的根本没有价值,整个毕业环节就是指导老师在‘自编、自导、自演’,所以最后看到就是一张张极度疲惫的脸庞,烦燥敷衍的情绪也随之产生,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开始恶性循环。”[4]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必然要影响毕业实习等的指导工作,顾此失彼,最终不仅使老师疲惫不堪,影响教学质量,还背离了高职教育的目标。
第三,对许多高职高专学校而言,各级管理者不是不了解毕业论文的现状,也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府对高职高专学校就业率的考核越来越严,学校担心抓论文质量影响毕业生找工作,影响就业率,最后也不得不暂时将毕业论文质量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就业率下降,就会影响学校的招生。这也使得学校层面缺乏充足的动力去抓论文质量。
2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环节的改革之路
第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具有不同的学业标准,这些学业标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对于专科教育,《高等教育法》确定其学业标准为: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见,《高等教育法》在专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中并没有提及专科教育必须具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所以,取消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具有法律依据。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它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科教育旨在培养理论知识宽厚、适用领域广的人才,硕士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重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而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往往要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其职业或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专业知识上够用即可。因此,毕业论文适合于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但不适合高职教育。[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是培养各行各业实务型会计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事业单位等财务部门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目前这种多少具有研究特点的毕业论文显然不符合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
第三,目前这种以“毕业论文”为核心的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考核形式是从科研导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借鉴来的。这实际上是要求科研训练很少的学生在毕业时写出带有科研特征的毕业论文,同时又要求这样的论文要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界会计专科的管理者和教师不是没有意识到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且也投入了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去加强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如果不跳出“毕业论文”这种科研导向的毕业考核形式,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毕业论文不能保证基本的质量,在毕业环节设置毕业论文这一环节是否有必要;当论文质量的底线和标准越来越低时,毕业论文是否还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3改革建议
综上所述,高职
高专会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弊大于利。对于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环节来说,应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选择更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其他毕业考核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应以学生实习实践为基础,让学生结合实习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实习实践报告的内容,以实习实践报告来取代目前的毕业论文。这种实习实践报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包括: (1)个案分析。即让学生实习时碰到的一些个案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个案展开分析,撰写应用性报告。例如:从事财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外语能力等等;体会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分析实习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等。
(2)撰写实习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学生在掌握实习单位的材料后,可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一份有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3)为实习单位设计一套会计制度。即以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为背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单位的会计、出纳等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或局部的规划和安排。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可以是存货管理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管理控制制度,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等等。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必须了解其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通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才能优化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课堂效率,并不断地迎合课改进程,最终实现我国素质化教育进程的完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缺失
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伴随着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都趋于多元化,其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但对比于教育先进国家而言,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依旧存在较多困境,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缺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部分教学过程重形忽质,教师职能并未完全转变,学生也并未得以最大程度上的自主发挥,让小学生成长课堂型人才,而不是生活应用型人才.
笔者认为:对于小学数学缺乏生活化的现象,并不是没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而是其他影响过于严重,导致教师创设情境却无法应用,学生对于生活也缺乏一定的了解,通俗点来说,便是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无法点燃生活化教育的导火线.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
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教师的“辅助”与“主导”过程,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联想、有思考地去学习数学.
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生活实际作为教学“导火线”,其必须具备生活化、趣味化、探究化等特点,才能让学生去感兴趣地接受数学教学,更加认真、自主、合作地探究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其数学综合素质.
以“负数”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片以及配音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例如,上海多云0~8℃、南京阴有小雨-5~2℃、杭州阴天-3~6℃等.首先,采用游戏化教学,安排几位学生踊跃参与“天气预报”的播报,先预热教学课堂氛围;其次,把几个城市的温度用中文汉字书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思考,师:哪个城市的温度是最冷的?此类,看似一个生活化的问题,但对于个别学生依旧存有疑虑,教师让学生进行举手表决,让不确定、不知道的学生举手,让其大胆发言,说明理由,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让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刻温度的印象;最终,师:你们有谁会用数学的表达方式来书写南京和杭州的天气吗?解释其中这个符合“-”的意义.教师提倡各组学生推荐会的人,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选其书写最快,且解释“-”最为正确的学生为优胜小组.
整个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看似简单易懂,但却直接地实现了教师对于温度的教学以及“负数”教学的引导,使其更具备印象化,从而更好地为“负数”教学作下情境铺垫,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更加易懂化,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2 实践生活化数学问题
所谓实践课堂,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的实施.对于这种认识,无须去否定,但想要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生活化应用,则需走出课堂的教学实践,如此,才能让学生把所学所知直接运用到生活中.
以“找规律”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与课本进行“找规律”的一些诀窍、典型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对于“规律”有了初步认识.随后,教师有序地组织学生去操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两组实践“规律”活动.其一:让班级学生进行10人一组,以变化各自身高,相互列队,直接激发了学生之间的想象力、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出现“高低、高低......”、“高高、低低......”、“低高高......”等规律,让其他小组学生进行“找规律”比赛,哪组学生最先找出规律,教师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其二:结合学校的路灯,让学生进行“一小步”与“一跨步”的测量路灯之间的步数,结合每组学生的相关实践数据,教师进行归纳与分析,解释其中的“规律”特点,让学生了解任何规律是构建在一个参照体系中的,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参照体系,那么有规律也变得无规律.
为第二课时“找规律”课堂教学以及训练习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4).
[2] 倪晶.联系生活,回归数学之本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8(10).
[3] 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
[4] 刘玉萍;刘振梅;张乐江.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法 传新研究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200
1 引言
有一位伟人曾经这么说,“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原有的水平上逐步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小学教育的对象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的接班人。小学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加班人。所以提高小学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在这个方面,小学的教学法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小学教学的教学思想,但是需要更多的教学法的创新和教学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体制下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际上,小学的语文教育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开放,更加优化和有效。我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来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可是怎么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2 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课题。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光光是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加关键的一点,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怎么自学,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寻求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的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小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目的。古人也有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培养出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自学模式的教育,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具体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也就是让他们指导他们要学什么。第二步就是要学生进行自学了,基于老师的知道学生们可以依据课后问题和课文的提纲进行自己***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默读课文,然后依次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大概了解到学生最课文的了解程度,然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返回文章中,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在文中找到问题答案出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尽量多地去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继续深化自学,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培养学生在围绕具体的问题大家进行学习交流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形式可以多样,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自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升华,也就是时候,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课后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引导式的回答和分析,并且对重点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的回答和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点拨式的学习启发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寻找答案,互相谈论提炼答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中介结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最后的环节,作为老师要对整篇课文进行总结和解读,给出学生答案,这个阶段老师是主导,通过黑板板书,老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者的思维方式的轨迹,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老师还可以找一些和课文风格相近的文章,给学生进行自学的练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样要求老师也要选择好要学习的课文和内容,并且提出恰当的学习内容。使这样自学的学习模式得到锻炼和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更加充实,发展也更加全面,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奠定基础。
3 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的手段,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共通过对一个事物或者故事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情景教学首先要设计和创造一个学习或者生活的情景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情景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进行恰当的课前的兴趣引,展示学习的目标,交代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问题,点出有趣的地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用情感来感受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思想和其他,让他们逐渐进入情境,进入感情中,对学生动以情,晓以理,和作者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的理解了作者的初衷了。
4 总结
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的起步。对整个人的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本文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法的一些创新的探索,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杨道麟.试论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12):8-9.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理工类 创业教育体系 问题分析
中***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System
ZHAO Xunhao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132)
Abstract With the upgrading of the level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s are still inadequate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is not high enough,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entrepreneur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 sever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explor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level of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problem analysis
1 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1 创业活动较少
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比较重视实践能力,这样能够为他们的社会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但是只是单纯的实践活动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创业活动的支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创业质量水平,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许多高职院校学生有着比较高的创业理想,但是由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活动比较少,使学生没有对创业形成良好的认识。而且许多高职院校内虽然设置了一些修理厂、超市等,但是这些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的场所,并没有让学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1.2 创业教育理论不成熟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理论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其他类型的学校,都没有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论,这样就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发展能力。许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理论比较零散,学校没有制定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学生进行创业,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没有为学生创业开设相关的课程。高职学生没有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质量。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业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学校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结构体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在社会中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提升自身的创业水平。
2 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措施
2.1 建立创业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业教育平台,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找到自身的特长,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创建创业教育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创业知识素养,储备更多的创业技能,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创业中掌握该行业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发展。
2.2 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当前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教师应该要加大对创业教育题材的创新,通过开设相关的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创业理论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道路。创业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和教师对其有着充分的认识,掌握更多的创业理论,让更多理工类的学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3 制定完善的制度
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该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在制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制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创业当中,使他们对创业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创业表现良好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其相关的奖励,让更多学生能够自主创业,在社会中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创业教育制度,还需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许多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时,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需求,这样也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质量。
2.4 提供更多的创业活动
高职院校要想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不仅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创业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创业当中去,感受到创业过程的乐趣,从中找到自身的创业发展方向。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如果学校没有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会导致学生不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业技巧。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创业需要更多的活动支撑,在模拟的创业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善发展计划,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建立这样的创业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创业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创业知识。
2.5 创业教育体系建立
高职院校建立相应的创业教育体系,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创业行***体系,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的创业教育一般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理工类的学校来说,他们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建立创业行***体系,可以更好的保证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为教育提供更多的后援支撑,对于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有着交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建立创新教育活动课程。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对创业有着更加科学的认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模拟创业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来发到创业的水平。在创业中树立良好的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的满足今后创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2.6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质量,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掌握更多的市场发展动向,才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够促进创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3 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想改变自身的创业教育体系,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创建更加宽阔的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体系,可以对创业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毕业后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业技能,为今后的创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在建立创业教育体系时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业教育当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今后学生的创业做出科学的指导。
课题项目:高职工科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12C1079)
参考文献
[1] 王伟.浅析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青年文学家,2012.10(20):99-100.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9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由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合作,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探索教育规律、寻求教育策略方法的教育科学研究方式。它将教育研究的人文学科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对教育行动的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为教育行动而研究”是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教育实践的最佳方法和最优策略,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育行动的研究”是说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实践,是对教育教学行动本身的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是说研究的情境是真实的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不断改进教育行动的过程。“由教育行动者研究”是说研究的主体是教育行动者自身,而不是其他“局外人”。
比如“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其研究的特点主要是:第一,为了寻找“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相关行动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第二,主要是对“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这一教育行动进行研究,而不是对相关理论进行探究;第三,在“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行动中开展研究,而不是脱离实践行动,仅仅查一些资料、做一些思辨而已;第四,主要由申报课题的农村小学班主任、相关教师实施研究,他们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是改进相关行动的研究者。
此外,教育行动研究具有螺旋式递进的循环结构,这一轮的结束恰是下一轮的开始,如此往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行动因此而日趋完善和有效,教育实践也将由此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成果。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操作要点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对其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四阶段行动研究模式”(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六步骤行动研究模式”(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八环节教育行动研究模式”(回顾诊断筛选问题分析原因优选理论拟定设计实施行动效果监控审查反思)。这里仅结合课题实例,就“八环节教育行动研究模式”的操作程序作一简单说明。
(一)回顾诊断
“回顾诊断”是指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以批判性的、自我反省的形式,对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现实进行反思与评判。这种内省、批判性的分析过程,是查找和分析教育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改变盲目接受教育理论和传统经验的习惯。比如,某中学语文教研组对本学科期末考试成绩不满意,想要通过行动研究解决问题,那就需要对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诊断,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筛选问题
“筛选问题”是对学校或班级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进而确定一定时期内需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筛选问题是行动研究的基础,要注意民主与合作,倡导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和科研人员之间、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研究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实践性、代表性和研究价值。仍以某中学开展改进语文教学的行动研究为例,在认真查找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研组成员必须对问题进行分类、提炼,并从中选出一个急需解决、能够解决的关键问题,将其作为研究的课题。
(三)分析原因
确定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集中研究的问题之后,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一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然后才有可能“对因下药”,而不是“对症下药”,这是优选教育理论、采取适当行动、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比如某语文教研组确定了将要研究的问题,那他们就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到底是教学设计的问题,还是课堂组织的问题,抑或是课后辅导没跟上,等等。
(四)优选理论
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后,就要科学“用药”了。要从众多的教育理论中寻找最合适的教育科学理论或者他人的成功经验,作为研究、解决“自身”问题的指导思想。优选理论可以为解决筛选出的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和操作规范,保证行动研究的正确性。比如,假如上述教研组认为问题的原因出在“教学设计”环节,那就要认真学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指导。
(五)拟定设计
“拟定设计”即制定出行动研究的具体目的、研究假设、研究对象或范围、研究方法及步骤等。同时应该认识到,行动研究必须是自己能够做到的,拟定设计要与学校要求相协调,研究过程不能干扰学校的正常活动,而且所开展的研究行动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测量出相关结果。比如上述教研组,在“拟定设计”环节就要在语文教研员或其他有关研究人员的参与指导下,认真制订改进语文教学设计详细的行动计划。如果是已经批准立项的课题,就要对研究过程作进一步细化,制订出更加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六)实施行动
“实施行动”即在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科研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按照拟定的研究设计,创造性地选用自己优选出的教育理论,尝试解决筛选出的具体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行动”是研究行动,而不是一般的工作行动,尽管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完全一致,但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务必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要更加有意识地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并注意观察“行动”带来的变化。
(七)效果监控
在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观察和记录,注意收集相关数据和事实材料,同时又要关注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行动策略,以补救研究偏差,使行动研究更加有效。在实施操作中,“效果监控”与“实施行动”相伴而行。没有监控的行动容易出错,而不能及时“纠偏”的行动则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与研究的初衷相背离。
(八)总结反思
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课题行动研究,一般以一个学期为研究周期。学期结束后,研究者需要对这一周期研究行动的过程和效果做出总结和反思,为下个学期(周期)的研究行动作准备。比如前述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行动研究,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后,研究者(教研组)要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认真总结,概括、提炼出“有效语文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这便是这一研究周期的课题研究成果。
三、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应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合作原则。
行动研究的第一要义是实践。中小学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成果要经过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成长实践的检验。
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价值的高低,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看其能否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能否有效改进教育教学,能否真正提高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科学性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前提。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诊断问题要科学,分析原因要科学,选择理论要科学,研究设计要科学,实施过程要科学,提炼成果要科学,研究者要努力实现教育行动经验与科学的统一。
找教学教育论文篇10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是怎样的呢?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读,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体育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1.教学内容的开放。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呈现开放的特点。在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教学方法的开放。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学评价的开放。以前我们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由于运动能力受遗传和自身的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学生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优”,而有的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优”的情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
二、体育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
1.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能一味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教学过程,应当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交流体验。
2.面向全体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关注少数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新课程下,我们要转变这种观点,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学习的权利。
3.关注学生差异。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运动,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三、体育课堂应是和谐的、重情感的课堂
1.创设“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体育场地、活动器械、电教设施、美育挂***等是体育课堂的硬环境。体育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创造,才能使体育的物化环境“活”起来,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化”意味,才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这样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便会大幅度的提高。
2.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人格,沟通感情。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必须遵循“真实”“接受”“理解”三原则。教师不能把自己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矛盾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既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又主动地与教师交换意见。
四、体育课堂应是启发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
1.思维参与:设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再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某些项目教学时,教师先不进行示范\讲解,而是让学生先行主动去尝试,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讨论,围绕教学中心,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
2.情感参与。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身顺心违”现象:一些老师苦心经营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漠然视之。因此,教师唯有以情唤情,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出美丽的火花,才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高潮。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以外,还应具备下列新的教育理念。
①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创造个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并对学生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很好的保护。这不仅仅是教育评价、教育方法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观念不同的理解。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育教学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体育教师熟于扮演固定的角色,教师总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任人摆布的物体。而在不同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顽皮捣蛋。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其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就会丧失。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找教学教育论文10篇